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事故調查報告范文五篇三、事故原因和事故性質
分析、查明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間接原因及其它原因,明確事故性質。
四、事故責任認定及處理建議
1、根據責任大小和承擔責任的不同認定事故的直接責任、主要責任和領導責任;
2、提出對事故責任單位的經濟處罰建議;
3、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組織處理、紀律處分以及經濟處罰建議。
五、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總結事故發生單位和相關單位以及有關人員應吸取的教訓;
2、針對事故單位存在的問題,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和整改建議。
第二篇:事故調查報告
燃氣安全事故是指由燃氣引起泄漏、中毒、火災和爆炸等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的事件。按燃氣事故的性質可分為:燃氣泄漏事故、燃氣中毒事故、燃氣爆炸事故和燃氣火災事故等,而燃氣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則是一個極其嚴肅的問題,必須認真對待。真正查明事故原因,才能明確責任、吸取教訓,進而避免事故的重復發生。
燃氣安全事故調查處理的原則是:及時準確、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尊重科學。事故的具體調查工作必須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也就是“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過;防范措施不落實不放過;職工群眾未受到教育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未受到處理不放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吸取事故教訓,避免同類事故重復發生,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
一、事故報告制度
依據《安全生產法》以及國務院《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對安全生產事故作了詳細的報告規定:
(一)事故隱患報告
按照我國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一旦發現事故隱患,應立即報告當地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主管部門,并申請對單位存在的事故隱患進行初步評估和分級。
對重大事故隱患,經確認后,生產經營單位應編寫重大事故
隱患報告書,報送省級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并同時報送當地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
重大事故隱患報告書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事故隱患類別;②事故隱患等級;③影響范圍;④影響程度;⑤整改措施;⑥整改資金來源及其保障措施;⑦整改目標。
(二)生產安全事故報告
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
“有關人員”應當在自救、互救的同時,第一時間將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現場情況以及初步估計的事故原因報告本單位主要負責人或分管領導。
單位負責人或分管領導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于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燃氣主管部門(市燃氣管理處)、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市公安消防支隊等部門報告。
報告內容:發生事故時間、地點、事故的簡要經過、有無人員傷亡、已經采取的措施等。
事故發生后,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當妥善保護事故現場以及相關證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事故現場、毀滅相關證據。事故發生地有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立即派人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救援和事故取證調查事故原因。
二、事故調查組組成
事故調查工作通過事故調查組完成。
事故調查組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牽頭,燃氣管理部門、公安消防和質量監督等部門參加。
事故調查組成員應當具有事故調查所需要的知識和專長,并且與事故單位及有關人員沒有利害關系。
事故調查分級進行,因而事故調查組的組成也略有不同。
(1)輕傷、重傷燃氣事故由生產經營單位組織成立事故調查組,事故調查組由本單位安全、生產、技術等有關人員以及本單位工會代表參加。
涉及到燃氣用戶家中發生安全事故時,由縣、區安全生產監督、質量技術監督、公安消防和燃氣管理部門派人參加成立事故調查組。
(2)一般燃氣傷亡事故由事故發生縣、區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部門組織成立事故調查組;
(3)重大燃氣傷亡事故由事故發生市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部門組織成立事故調查組;
(4)特大燃氣傷亡事故由事故發生省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部門組織成立事故調查組;
事故調查組職責:
(1)查明事故經過、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情況;
(2)查明事故原因和性質;
(3)確定事故責任,提出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建議;
(4)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防止類似事故再次發生所需采取措
施的建議;
(5)寫出事故調查報告。
事故調查組成員應遵守的組織紀律:
(1)服從統一領導,對事故調查組負責;
(2)遵守紀律,保守秘密;
(3)不得擅自進行事故調查工作。
調查人員對工作不負責任,致使調查工作有重大疏漏,包庇事故責任者、借機對事故責任者進行打擊報復、索賄的行為,由行政監察機關對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三、事故調查方法(wwW.ZWB5.coM小學作文網)
事故調查組獨立開展事故調查工作,在事故調查過程中,一是有權向發生事故的有關單位、有關人員了解有關情況和索取有關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絕;二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礙、干涉事故調查組的正常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事故調查工作的客觀、公正。
調查分五個方面進行:
(1)現場調查:包括現場勘查、寫實、描述、實物取證等;
(2)技術鑒定:通過對現場物證、殘痕等進行技術研究、分析,必要時還要進行模擬實驗以確定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
(3)對當事人的問詢和談話筆錄,了解當時工作狀態和事故發生的經過;
(4)尸體檢查,了解遇難者的死因,為進一步查找事故直接原因提供依據;
(5)救護報告是事故現場的第一手資料,包括死亡人員的位置及狀態、設備和設施的狀態和破壞情況,為現場勘查和分析打下基礎;
(6)管理方面的調查包括:
1、企業及其主管部門對黨和國家“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管理”的方針和安全生產法規的執行情況;
2、企業安全管理機構的建立和安全管理人員的配備情況;
3、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執行情況;
4、《作業規程》及技術措施的編制、審批和實施情況;
5、對職工的培訓教育情況;
6、安全技術措施經費的提取和使用情況;
7、歷年來的安全情況。
全面調查,為事故原因的分析提供依據。
事故原因分析是調查事故的關鍵環節。事故原因確定正確與否將直接影響到事故處理。事故原因的確定是在調查取得大量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進行的。事故原因分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
篇三:20***年12月份燃氣安全事故統計分析報告
《20***年12月份燃氣安全事故統計分析報告》的數據主要來源于“中國燃氣安全網”,主要包括20***年12月份燃氣安全事故的統計總表、根據燃氣事故的傷亡人數做出的統計圖、分析燃氣事故原因的統計圖以及針對燃氣安全事故做出的總結分析及安全建議。
1.20***年12月份燃氣安全事故統計總表
2.安全事故傷亡人數統計圖
3.安全事故原因統計圖
4.總結分析及相關安全建議
(一)20***年12月份燃氣安全事故統計總表
(二)安全事故傷亡人數統計圖
(三)安全事故原因統計圖
(四)總結分析及相關安全建議
由上述燃氣安全事故的統計情況分析可知,在統計數據范圍內全國20***年12月份共發生燃氣事故36起,其中操作失誤引起的燃氣事故所占的比例最高,高達36%,其次是燃氣設備問題,占31%。此外,燃氣中毒事故也是頻頻發生,占總事件數的14%。因為這種種原因,短短的12月份就有9個人永遠的離我們而去,數十人還躺在醫院過公歷新年。燃氣本來就是為了方便我們人類,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而產生的,現在卻變成了我們部分人的催命索。但是,上述種種事故的發生都是可以避免的,而針對上面的各類事故,我們也相應提出相關的建議以預防事故的發生。
1.操作失誤
操作失誤是燃氣事故原因中比例最高的一項,而針對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普及燃氣安全知識,提高人們的燃氣使用安全意識。
1)社區和物業管理等相關部門要經常普及燃氣類的相關知識;提醒用戶們時刻提高警覺性,切勿再發生忘關掉閥門而又點燃明火的現象。
2)當燃氣設備出現問題時應及時找專業人員進行處理。
3)學校應該進行燃氣安全教育。
4)燃氣公司、燃具公司要對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
2.燃氣設備問題
應對措施:
1)改進生產工藝及設備。運用現代化的設備設施及生產工藝,盡量降低用戶使用中的危險因素
2)適當的利用材料還有設備的特性,應要求廠家在產品出廠時附帶配件的型號等。
3)相關負責部門和燃具公司應對用戶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檢測。
4)定期更換燃氣設備。
3.燃氣中毒
應對措施:
1)安裝燃氣報警器。
2)社區、學校定期進行燃氣泄漏方面的安全教育。
第三篇:事故調查報告
2023年3月17日凌晨2時左右,在長江澄通河段(張家港市境內),由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施工的滬通鐵路長江大橋29#主墩沉井持續吸泥下沉至—102m標高時,沉井內突發大規模涌砂涌水,導致沉井靠江心側井壁突然坍塌,造成2人死亡,4人失蹤。
事故發生后,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國務院國資委、江蘇省政府、中國鐵路總公司、蘇州市政府等單位領導分別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全力搜救失蹤人員,迅速查明事故原因,確保類似事故不再發生。江蘇省安監局、蘇州市安監局、公安局、交通局負責人,張家港市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等都在接報后的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指導協調事故救援和善后工作。
根據《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令493號)等有關法律法規,蘇州市政府成立了滬通鐵路長江大橋在建橋墩“317”坍塌事故調查組(以下簡稱:事故調查組,名單見附件一)。事故調查組由蘇州市安監局副局長王竟任組長,蘇州市和張家港市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并邀請檢察院派員參加。事故調查組聘請5位專家組成專家組,對事故成因進行技術分析。專家組由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巡視員、教授級高工鐘建馳任組長,馮兆祥、周新亞、薛照鈞、繆林昌為成員。事故調查組本著科學嚴謹、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注重實效的原則,認真開展了事故調查,形成事故調查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工程概況
滬通鐵路長江大橋位于長江澄通河段,江陰長江大橋下游45km,蘇通長江大橋上游40km。北岸為南通市,南岸為張家港市。大橋為滬通鐵路、通蘇嘉城際鐵路、錫通高速公路合建,按四線鐵路、六車道公路共通道建設,全長11076.262m。其中公鐵合建段長度6993、062m,單建鐵路長度4083.2m,主航道橋采用雙塔斜拉橋布置,主橋孔跨布置(140+462+1092+462+140)m。工程立項批文號:《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新建上海至南通鐵路項目建議書的批復》(發改交運〔2023〕481號)。合同工期:2023年3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共54個月。合同價款:75.18億元。
大橋29#墩采用倒圓角的矩形沉井基礎,沉井井身頂面平面尺寸為86.9m×58.7m。倒圓半徑為7.45m,沉井平面布置為24個12.8m×12.8m井孔,沉井總高115m(其中底節鋼沉井高56m,鋼筋混凝土沉井高59m)。沉井吸泥下沉與接高交替進行,沉井下沉采取空氣吸泥機吸泥下沉。沉井設計終沉底標高為—107.0m,事發時已下沉至—102.5m。
(二)參建單位情況
1.建設單位:中國鐵路總公司工程管理中心滬通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住所:江蘇省南通市崇川區姚港路12號,代表人:孔文亞,經費來源:資本金及銀行貸款,項目總投資:150.02億元。
2.勘察設計單位: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12月31日成立,注冊地址:武漢市漢陽區漢陽大道34號,法定代表人:張敏,技術負責人:高宗余,營業執照注冊號:420230000021690,公司業務范圍為:鐵道行業(橋梁工程)專業甲級;公路行業(特大橋梁)專業甲級;公路行業(公路)專業乙級;市政行業(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工程)專業甲級。可從事資質證書許可范圍內相應的建設工程總承包業務以及項目管理和相關的技術與管理服務。
3.施工單位: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2023年4月26日成立(前身為鐵道部大橋工程局,創建于1958年3月)。注冊地址:武漢市漢陽區漢陽大道38號;法定代表人:劉自明;營業執照注冊號:420230000021796。資質等級: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橋梁工程專業承包壹級、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專業承包資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隧道工程專業承包壹級、鐵路鋪軌架梁工程專業承包壹級、港口與海岸工程專業承包壹級。《安全生產許可證》證書編號:(鄂)JZ安許證字[2023]000263;有效期至2023年11月28日。2023年3月,成立中鐵大橋局滬通長江大橋項目經理部(非獨立法人);項目經理:高振東。
4.勞務分包單位:臺州方園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2023年11月05日成立,注冊地址: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北洋鎮北洋街,法定代表人:牟宣庭,營業執照注冊號:331003000055822,資質等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貳級、地基基礎工程專業承包叁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叁級,《安全生產許可證》證書編號:(浙)JZ安許證字[2023]098415—4/2,有效期至2023年04月29日。項目施工負責人為牟宣星。
5.監理單位:鐵科院(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為鐵道科學研究院下屬國營企業,成立于1998年11月30日,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其他),住所:北京市海淀區大柳樹路2號,法定代表人:侯慶華。公司持有住建部監理甲級資質證書,證書編號:E111007909-4/1,資質等級:房屋建筑工程監理甲級、公路工程監理甲級、航天航空工程(民用機場工程除外)甲級、鐵路工程監理甲級;持有交通部公路工程甲級資質證書,證書編號:交監公甲第295—2023號,資質等級:承擔全國范圍內一、二、三類公路工程、橋梁工程、隧道工程項目的監理業務;持有交通部特殊獨立大橋專項,證書編號:交監公橋第054—2023號,資質等級:承擔全國范圍內特殊獨立大橋項目的監理業務。公司派駐施工現場項目總監為戴福忠,事發標段監理小組負責人為蔣永升。
二、事故發生經過和救援情況
(一)事故發生經過
3月16日18時,滬通長江大橋HTQ—2標項目部安排白班與夜班進行交接班。根據當時的泥面數據和沉井姿態,技術部安排夜班對J3—2、J4—1、J4—2、J4—3、J4—4五個井孔吸泥;3月16日晚23時左右,J3—2、J4—1、J4—4停止吸泥,J4—2、J4—3繼續吸泥作業。3月17日凌晨2時左右,井孔水面突然迅速上涌,水位急劇上漲至距離沉井頂面2、6m(事后測量標高:+10.307m)處,井孔內外水頭差達10.547m(潮汐表顯示沉井外側水面標高—0.24m),北側井壁瞬間坍塌,連同附著在北側井壁內的三臺塔吊墜入江中。經事后清點,3名在北側井壁作業的人員及3名塔吊司機失蹤。
事發時,正在進行吸泥下沉作業,主要工作內容為吸泥、拆裝吸泥機等。當時,現場人員有:生產經理1人、技術人員2人、塔吊司機6人、作業人員52人,其中:李松松、張豪仁、李偉林分別在沉井北側三臺塔吊上作業,平一楓帶領龐代華、張萬雄在沉井北側井壁頂面進行泥面標高測量。
(二)事故救援情況
1.事故發生后,滬通長江大橋HTQ—2標項目部立即啟動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當即組織人員和設備進行現場救援,同時按程序向項目監理、建設單位、屬地政府主管部門及上級部門報告事故信息。為避免事故擴大,項目部組織人員撤離,封鎖事故現場,全力展開搜救工作。3月17日凌晨4時40分,搜尋到落水者龐代華,已死亡;4月8日,在施工水域搜尋發現李偉林遺體;其余4人失蹤。
2.接到事故報告后,國務院國資委安全處、江蘇省安監局、蘇州市安監局、張家港市政府、張家港市安監局、中國鐵路總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等單位有關領導立即趕到現場,了解事故情況并指導搶險救援工作。張家港海事局、南通海事局、常熟海事局,長航公安局蘇州分局、南通分局及張家港第六人民醫院等單位參與搜救。海事部門共出動各類船舶498艘次,出動人員1698人次。
3.中國中鐵領導、中鐵大橋局及中鐵大橋局四公司主要領導都在第一時間趕赴工地,指揮、部署搶險搜救工作。滬通長江大橋HTQ—2標項目部積極組織協調拖輪、警戒船、海事巡邏艇、拋錨艇、打撈船、浮吊等各類船舶16艘,組織輕潛、重潛18名潛水員展開搜救工作,參加搜救人員共達165人。同時,加固沉井上龍門吊機,打撈倒塌落水吊機,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三、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直接經濟損失
該事故造成2人死亡,4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約2119、93萬元。
死者:龐代華,男,49歲,身份證號戶籍:湖北省松滋市老城鎮蘆尾村十組,工人。
死者:李偉林,男,22歲,身份證號戶籍: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灘橋鎮太山村八組,塔吊司機。
失蹤者:張萬雄,男,48歲,身份證號戶籍:湖北省松滋市老城鎮大堰頭村七組,工人。
失蹤者:平一楓,男,24歲,身份證號戶籍: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新生東路96號,工人。
失蹤者:李松松,男,31歲,身份證號戶籍:江蘇省邳州市碾莊鎮桑元村8組383號,塔吊司機。
失蹤者:張豪仁,男,22歲,身份證號戶籍:四川省達縣萬家鎮五洞村13組,塔吊司機。
四、調查取證情況
(一)合同簽訂情況
1、中國鐵路總公司工程管理中心于2023年3月24日與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滬通長江大橋建設工程HTQ—2標段施工總價承包合同》。合同價款7517891457元。施工工期:1645天。
2、中國鐵路總公司工程管理中心于2023年3月24日與鐵科院(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中鐵武漢大橋工程咨詢監理有限公司簽訂了《滬通長江大橋建設工程HTQJL—2標段施工監理合同》。合同價款65661530元。服務期限:60月。
3、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滬通長江大橋HTQ—2標項目經理部于2023年9月30日與中鐵大橋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簽訂《經濟承包責任書》,責任書編號:承包第【2023】02號,承包價款367692萬元。承包范圍:以主航道橋28#墩—29#墩跨中分界,除29#墩鋼沉井制造、浮運、定位下沉、井壁混凝土灌注外南側(張家港側)上下部結構、橋面系及附屬工程、大小臨工程全部施工任務(含南引橋鐵路單建段下部結構部分)。
(二)滬通長江大橋施工安全管理情況
1、參建單位安全管理情況
(1)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有滬通長江大橋HTQ—2標工程安全管理領導小組,組長由中鐵大橋局副總經理、中鐵大橋局滬通長江大橋HTQ—2標項目經理高振東擔任。同時,各項目分部針對各自的特點也相應成立了領導小組。公司建立安全管理保證體系,項目部、項目分部、架子隊三級組織機構對項目施行分級管理;制訂《重大危險源辨識登記、公示與監管制度》、《大型機械設備管理辦法》、《隱患排查》等33個管理制度以及專項應急預案21個。公司建立有月度大檢查和專項檢查、隱患排查制度,開展定期與不定期檢查,針對存在的隱患問題,進行閉環管理;建立準入制度,規范協力隊伍選用,并對協力隊伍人員安全培訓和安全技術交底;根據《重大危險源辨識登記、公示與監管制度》要求,每月月底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辨識登記、公示、監管。
(2)滬通長江大橋鐵科院中鐵大橋監理聯合體監理項目部設置2個監理組、1個試驗室、1個測量組和1個專家組,采用直線職能制,實行監理項目部——監理組二級管理模式。監理項目部組建了安全檢查組,由安全監理負責人、安全監理工程師和施工監理負責日常檢查制度的落實,實施具體的監理檢查工作;監理項目部制定有監理工地例會制度、月檢制度、巡檢制度和專項檢查制度四項安全監理制度,明確從總監到監理員所有監理人員的崗位安全責任;編制了《滬通長江大橋沉井工程監理實施細則》、《安全監理實施細則》、《重大危險源安全監理實施細則》等共25份監理實施細則。
(3)滬通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的質量安全部負責大橋建設日常安全質量管理工作,配備人員5人,設部長1人,副部長1人,專業工程師3人。開工建設以來,指揮部先后制定了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工程質量管理辦法、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等13項安全管理制度,明確建設、設計、施工、監理以及第三方檢測單位的質量安全管理責任。指揮部對質量安全的監管主要采取日常抽查和專項檢查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自開工以來,指揮部共組織專項檢查29次,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采取會議通報、下發書面整改通知書要求責任單位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并書面回復等方式,指導督促整改工作。對重要問題的整改情況,指揮部派人現場復查確認。
2、監管部門安全監管情況
中國鐵路總公司于2023年5月19日批復滬通長江大橋開工報告,同意開工建設。根據鐵路建設程序,大橋建設指揮部向上海鐵路局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申請辦理了監督手續。2023年,根據國家鐵路局要求,上海鐵路局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向上海鐵路監管局移交監督資料,上海鐵路監管局開始履行監管職能。
2023年5月6日,滬通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向上海鐵路局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報送遞交了滬通長江大橋工程的了質量監督申報資料,上海鐵路局工程質量監督站于2023年5月13日發出滬通長江大橋質量安全監督通知書,并于2023年5月14日,在滬通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組織召開了滬通長江大橋工程首次監督會議,形成首次監督會議紀要(鐵質安監督上海站〔2023〕121號),決定對滬通長江大橋開展質量安全監督工作。
2023年5月13日,根據《國家鐵路局關于做好鐵路建設工程監督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國鐵工程監函〔2023〕156)號)要求,上海鐵路局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將滬通長江大橋的監督工作移交給上海鐵路監督管理局。
自2023年5月14日起,上海鐵路局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對滬通長江大橋工程開展監督檢查。2023年,監督檢查9次,提出各類問題192個。2023年5月13日之后,上海鐵路監管局監督檢查12次,提出各類問題238個;2023年至事故發生,共監督檢查4次,對原材料抽檢3次,提出各類問題75個。監督檢查完畢,上海鐵路局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和上海鐵路監管局均向建設指揮部下發鐵路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通知書。
五、事故原因分析
滬通鐵路長江大橋29#主墩沉井在下沉施工過程中發生了不可預見的涌砂涌水導致北側井壁瞬間坍塌,連同附著在北側井壁內的三臺塔吊墜入江中,3名在北側井壁作業的人員及3名塔吊司機墜入水中。
1、地質條件復雜,具有形成流砂的土層條件。根據工程地質勘探報告揭示的情況來看,刃腳至—102m標高時,土層由④4層進入⑤2層和⑤3層。④4為密實的粗砂,其厚度起伏變化較大,局部陡傾,該砂層的力學強度指標較好,地基承載力550kPa;⑤3細砂層,總體厚度較大,但夾有⑤2的粉砂層、⑤3—1粗砂層和⑤3—2礫砂層,⑤3—1粗砂層和⑤2粉砂層在空間呈透鏡狀分布,⑤2的粉砂層的承載力為200kPa,⑤3細砂層的承載力為300kPa,明顯低于④4層。29號墩沉井刃腳在—102m標高深度處同時出現有④4粗砂層、⑤3細砂層和⑤2粉砂層。29號墩位置處地質條件遠比28號墩的地質條件復雜,28號墩最后一段沉井(最終刃腳標高—97m)全部落在④4粗砂層中。地勘報告的地震波勘探資料揭示29號墩位處有物探異常,推測為砂層中夾有薄層粘土層。⑤3細砂層和⑤2粉砂層含有細顆粒的比例較高,粒徑小于0、25mm的細顆粒成分比例超過80%,這兩層土的不均勻系數均小于5,極易形成流砂,施工也極易出現翻砂。
2、沉井超深導致井內外存在較大的土壓力差。由于沉井內外土層標高有60余米的落差,形成較大的土壓力差。沉井的刃腳高度通常較小,不同于基坑工程,基坑施工周邊排樁設有一定的插入深度控制壓力平衡和水力梯度,而沉井刃腳施工過程中埋深較淺,在控制壓力平衡和水力梯度方面作用較弱,一旦平衡打破,其底部的細砂層極易涌入沉井內部,形成翻砂。
3、難以預見因素導致突發事件。29號墩地質條件復雜,沉井施工作業面積巨大,施工當日刃腳底平面標高約—102m,同一標高出現承載能力差異較大的土層,密實的④4粗砂層起伏變化,⑤3細砂層和⑤2粉砂層細顆粒豐富,不同層位土層的交界面出現局部陡傾,沉井深度超過100m,沉井內外土壓力差大,大直徑420mm吸泥機不停吸泥,當大直徑的吸泥機將④4粗砂層吸穿后,又難以及時發現沉井標高已進入⑤3細砂層和⑤2粉砂層,粗砂層與粉細砂交界面吸泥后可能形成通道,細顆粒土借勢形成流砂,諸多因素聯合作用打破了原有的應力平衡,導致涌砂涌水突發事件。
4、沉井內水位突升導致江心側井壁坍塌。沉井外的水和砂瞬間涌入井內,井內水位突涌上升,高出井外水位10、5m,在高水壓的異常工況下,沉井結構承受異常荷載,導致江心側井壁撕裂坍塌。
六、事故性質
事故調查組經調查取證和現場勘察,結合專家組意見,認定滬通鐵路長江大橋在建橋墩“317”坍塌事故是一起沉井在下沉施工過程中,現有技術手段難以及時發現超100米水深的地質變化,而發生的一起難以預見的非責任事故。
七、相關處理建議和整改要求
(一)雖然這是一起沉井在下沉施工過程中,由于現有技術條件所限,發生的難以預見的非責任事故,但造成了2人死亡、4人失蹤的嚴重后果,按照事故處理“四不放過”的原則,施工單位也要承擔事故的領導責任。
1、中鐵大橋局四公司副總經理陳建新,作為公司分管安全生產的領導,對此次事故負有領導責任,建議對陳建新同志誡勉談話,并按照公司期薪制考核文件對其經濟處罰。
2、中鐵大橋局四公司滬通長江大橋項目部項目經理程方宏,作為項目部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對項目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建議給予程方宏同志行政警告處分,并按照公司期薪制考核文件對其經濟處罰。
(二)建設單位要組織滬通鐵路長江大橋工程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等相關單位,認真開展安全生產警示教育,進一步提高各參與建設單位的安全生產意識。
(三)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要進一步加強對超大超深沉井基礎的研究。一是對潛在未知的風險深入研究。在深水和復雜地質下下沉超大超深沉井與普通沉井在下沉過程中有較大差異,面臨的風險會更大,需提高對項目安全風險的認識。二是開發和研究自動化程度高的設備,取代傳統的吸泥機下沉工藝;引進和開發主動下沉工藝工法,充分考慮在復雜地質下下沉超大超深沉井會遇到的各種障礙及不利因素。三是對深水、超大、超埋置深度基礎的復雜地質勘測,需擴大勘測范圍,以準確掌握地質情況。有必要開發新的觸探設備,以適應超水深超埋置深度的深層地質勘察。
附件:1、滬通鐵路長江大橋在建橋墩“317”坍塌事故調查組成員名單
2、新建鐵路上海至南通鐵路長江大橋29號墩沉井事故調查技術報告
滬通鐵路長江大橋在建橋墩“317”
坍塌事故調查組
2023年4月11日
第四篇:事故調查報告
受傷員工姓名:
性別:□男□女
年齡:
事故日期:
事故時間:
事故地點:員工正常工作;
事故發生時的工作:
就業時間:年月
傷害:相關項目前X
□燒傷□燙傷□燒傷(化學)
□割傷□撕裂□穿刺□摩擦□擠壓□骨折□擦傷□挫傷□觸電□職業病□其他:
□工廠急救病假1-3天
□請病假治療4-12天
□病假超過12天□截肢永久傷殘
其他:死亡
受傷部位:
□眼□頭□頸□背□胸□腹□臂□腕□手□指□腿□腳□趾□腸□其他:
提供的治療:(縫合、藥物或其他)
事故發生時的任務:
□操作機器:(機器名稱)□操作手工具□搬運材料□維修保養(機器)□維修保養(建筑)□其他(請描述)
請描述直接導致員工受傷的設備或物品:
事故結果:
員工在做什么?(操作機器并駕駛叉車)
列出使用的工具:無
列出使用的個人防護設備:無
員工多久從事一次這樣的活動?
□每日□每周□每月□每月少于一次□之前□
這個活動從來都不是正常工作的一部分嗎?
□是□否
員工對他們正在完成的任務是否有標準的操作程序?
□是□否
工人是否遵循標準程序?
□是□否
如果不是,請說明它是如何違反標準程序進行的
危險分析:下面列出了導致危險情況存在的誘發因素。請在相關項目前打個叉:
□機器或工具的缺陷。□未能檢查機器導致未能發現危險的存在。□未能正確使用機器或工具。□未能使用正確的機器或工具。
□機器的設計導致員工緊張或出錯。□機器或工具的質量導致危險情況。□機器或員工的位置導致危險情況。
□完成這個任務的工作場所不夠大。□沒有書面或已知的工作程序。□工序存在,但未預測到事故誘發因素。
□有工作程序,員工不知道。□存在工作程序,但員工不遵守。□員工不適合這項工作。
□工序中的任務太難執行。□工序中的任務是不安全的任務。□未規定工作所需的正確個人防護設備。
□工作程序中已標明正確的個人防護設備,但員工不知道其要求。□員工沒有正確的個人防護設備。
□員工有正確的個人防護裝備,但沒有正確使用。
□員工有正確的個人防護裝備,但未能有效防止危險。
□未規定此項工作所需的應急裝置。□已經規定了此項工作所需的應急裝置,但操作不便。
□管理層未發現或預測潛在的危險情況。□管理層未能采取正確措施來糾正已知的危險情況。
□監理未發現或糾正違反工作程序的行為。□監理人的安全責任不明確,或監理人不理解其安全責任。□其他誘發因素:
防止復發的建議:
□增加培訓□修改程序□修理設備□調整設備□增加防護或安全裝置
□工廠管理□維護□個人防護設備□監督□照明和通風設施的改善□其他:
行動計劃詳細說明:
負責人:
任務:
完成日期:
完成人:
位置:
日期:
第五篇:事故調查報告
20***年1月11日,在佛羅里達戴特納海灘的苯點廢水處理廠(苯點WWTP)發生爆炸和火災,導致兩死一燒傷。
美國化學安全與危害調查局確定維修工人在苯儲罐的頂部使用切割火炬作業的時候,點燃了從儲罐泄漏出來的蒸汽。火焰回閃到儲罐之中,導致儲罐內部發生爆炸,多個苯管失效,引發大火,吞噬了儲罐和三位從業人員。
一、事故原因
經過調查,美國化學安全與危害調查局確定了發生該起事故的根本原因和重要原因。
根本原因是:1)戴特納海灘市管理部門沒有在苯點WWTP廠對熱作業工作,開展適當的監控;2)苯點廢水處理廠雖然有一套危害通訊設備,但沒有進行與甲烷相關危害的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下肢深靜脈血栓治療護理
- 二零二五版房地產公司股權轉讓合同書模板
- 公司勞務派遣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APP開發協議模板合同二零二五年
- 收購公司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行車維修合同書行車維修收費標準
- 利用醫療大數據提高商業健康風險管理水平
- 健康管理技術以數據為核心的創新實踐
- 2025至2030中國虛擬衣櫥行業投資經營策略與銷售渠道展望報告
- 小學一年級教師年度考核個人總結(4篇)
- 節能評審和節能評估文件編制費用收費標準
- 2023-2024年《勞務勞動合同樣本范本書電子版模板》
- 中國居民口腔健康狀況第四次中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
- MOOC 數據挖掘-國防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中藥注射劑合理使用培訓
- 第13課+清前中期的興盛與危機【中職專用】《中國歷史》(高教版2023基礎模塊)
- 2024年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直屬事業單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蘇軾臨江仙課件大學語文完美版
- 《施工測量》課件
- 情緒健康管理服務規范
- 【環氧樹脂復合材料研究進展文獻綜述6000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