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蝕股骨頭壞死中醫治療方案_第1頁
骨蝕股骨頭壞死中醫治療方案_第2頁
骨蝕股骨頭壞死中醫治療方案_第3頁
骨蝕股骨頭壞死中醫治療方案_第4頁
骨蝕股骨頭壞死中醫治療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骨蝕(股骨頭壞死)中醫診療方案一、診療(一)疾病診療1.中醫診療原則: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修訂版()(1)早期有跛行,髖膝酸痛,僵硬感,活動時痛,休息后好轉。(2)髖部活動受限,最早為旋轉受限,后來涉及屈曲、外展和內收,患肢肌肉萎縮。(3)后期呈屈曲內收畸形。(4)X線片示骨壞死變化。2.西醫診療原則(參考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制訂的《股骨頭壞死診療與治療的專家建議》addin<KingyeeNote><ReferenceID>00001505</ReferenceID><RefTypeID>00002</RefTypeID><Title>股骨頭壞死診療與治療的專家建議</Title><TitleTrans></TitleTrans><SecondTitle>中華骨科雜志</SecondTitle><PYear></PYear><SubAuthor></SubAuthor><Author>李子榮</Author><SdyAuthor></SdyAuthor><TtyAuthor></TtyAuthor><Volume>27(2)</Volume><NumVolume></NumVolume><Issue></Issue><Pages>146-48</Pages><PubDate></PubDate><PlacePub></PlacePub><Publisher></Publisher><Edition></Edition><TertiaryTitle></TertiaryTitle><TypeWork></TypeWork></KingyeeNote>)(1)重要原則①臨床癥狀、體征和病史:髖關節痛,以腹股溝和臀部、大腿為主,髖關節內旋活動受限且內旋時疼痛加重,有髖部外傷史、應用皮質類固醇史及酗酒史。③核素骨掃描示股骨頭內熱區中有冷區。④股骨頭MRIT1加權像顯示帶狀低信號影(帶狀類型)或T2加權像顯示雙線征。建議同時行Tl及T2加權序列,對可疑病灶可另加T2脂肪克制或STIR序列。常規應用冠狀位與橫斷位成像,為更精確預計壞死體積及更清晰顯示病灶,可另加矢狀位成像。⑤骨活檢顯示骨小梁的骨細胞空陷窩多于50%,且累及鄰近多根骨小梁,骨髓壞死。(2)次要原則①X線片示股骨頭塌陷伴關節間隙變窄,股骨頭內囊性變或斑點狀硬化,股骨頭外上部變扁。②核素骨掃描示股骨頭內冷區或熱區。③股骨頭MRI示等質或異質低信號強度,伴T1加權像的帶狀變化。兩個或以上重要原則陽性,即可診療為0NFH。一種重要原則陽性或三個次要原則陽性,其中最少涉及一種X線片陽性變化,即可診療為股骨頭可能壞死。(二)疾病分期采用1993年國際骨循環研究會(AssocIatIonResearchCIrculatIonOsseous,ARCO)提出的國際分期原則。股骨頭壞死的ARCO分期0期骨活檢證明為骨壞死,其它檢查正常。I期ECT或MRI確診,X線片、CT體現正常。依MRI所見,股骨頭受累分辨。I-A股骨頭受累<15%。I-B股骨頭受累15%~30%。I-C股骨頭受累>30%。Ⅱ期X線片體現異常(股骨頭斑點狀變化、骨硬化、囊性變、骨質稀少),在X線平片及CT上無股骨頭塌陷體現,髖臼無變化,根據股骨頭受累分辨:Ⅱ-A股骨頭受累<15%。Ⅱ-B股骨頭受累l5%~30%。Ⅱ-C股骨頭受累>30%。Ⅲ期X線片上出現新月征,根據正、側位X線片上新月征累及股骨頭的范疇。Ⅲ-A股骨頭塌陷<2mm或新月征<15%。Ⅲ-B股骨頭塌陷2mm~4mm或新月征l5%~30%。Ⅲ-C股骨頭塌陷>4mm或新月征>30%。Ⅳ期X線片體現為股骨頭扁平、關節間隙變窄,髖臼也顯示有骨硬化、囊性變及邊沿骨贅等變化。(三)分型采用日本厚生省骨壞死研究會(JapaneseInvestIgatIonCommIttee,JIC)修訂的股骨頭壞死的分型原則(見下圖)。分型體系由四種類型構成(A,B,C1,和C2),以股骨頭MRIT1加權的正中冠狀位面和前后位X線圖像為分型根據。A型指壞死區占據不大于或等于1/3內側負重面;B型指壞死區占據不大于或等于2/3內側負重面;C型指壞死區占據超出2/3內側負重面,然而C2型壞死區域向外延伸超出了髖臼的外緣,C1型沒有。負重面是髖臼外緣和淚點連線中點垂線以外的區域。(四)證候診療1.血瘀氣滯證:髖部疼痛,夜間痛劇,刺痛不移,關節屈伸不利,舌質暗或有瘀點,苔黃,脈弦或沉澀。2.腎虛血瘀證:髖痛隱隱,綿綿不休,關節強硬,伴心煩失眠,口渴咽干,面色潮紅,舌質紅,苔燥黃或黃膩,脈細數。3.痰瘀蘊結證:髖部沉重疼痛,痛處不移,關節漫腫,屈伸不利,肌膚麻木,形體肥胖,舌質灰,苔膩,脈滑或濡緩。二、治療方案(一)非手術治療辦法1.辨證選擇中藥口服湯劑或中成藥(1)血瘀氣滯證: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和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早期為主。治法:行氣活血,化瘀止痛推薦方藥:桃紅四物湯加減。桃仁、紅花、川芎、當歸、赤芍、生地、枳殼、香附、延胡索。中成藥:通絡生骨膠囊、川芎嗪片等。(2)腎虛血瘀證:以激素性股骨頭壞死為主。治法:補益肝腎,行氣活血推薦方藥:獨活寄生湯加減。獨活、秦艽、桑寄生、杜仲、牛膝、茯苓、骨碎補、黨參、當歸、芍藥、熟地、甘草、川芎。中成藥:通絡生骨膠囊,川芎嗪片等。(3)痰瘀蘊結證:以酒精性股骨頭壞死為主。治法:祛痰化濕,活血化瘀推薦方藥:桃紅四物湯合二陳湯加味。茵陳、生姜、半夏、桂枝、白術、茯苓、當歸、炙甘草、陳皮、川芎。中成藥:通絡生骨膠囊,川芎嗪片等。2.針灸治療:以局部選穴為主,配以遠端的穴位,重要有阿是穴、環跳、殷門、承扶、風市、委中、承山、承筋、跗陽、足三里、陽陵泉、關元、太溪、懸鐘、涌泉等。3.手法治療:大致分為四個階段(1)髖關節局部放松:①操作辦法:患者可取俯臥位和側臥位,術者應用中醫推拿的揉捏法、滾法和拿法,作用于髖關節周邊肌肉軟組織:臀大肌、臀中肌、梨狀肌、髂腰肌、內收肌等。穴位:有環跳、秩邊等。術者可應用肘部操作。時間以10分鐘為宜。②操作要點:手法要柔和、均勻、持久和有力,以達滲入入里的目的。③注意事項:不可用力過大,以免造成局部軟組織水腫、淤血。(2)手法牽引下髖關節活動:①操作辦法:患者仰臥位,術者應用手法牽引可增加髖關節的間隙,同時配合向外、向上、向內和環轉髖關節活動。活動范疇可根據患者承受力逐步加大。時間為10分鐘為宜。②操作要點:牽引要適度,與患者溝通,逐步增加牽引力度和活動范疇。③注意事項:牽引力度不適宜過大,以免損傷膝關節及踝關節。(3)輔助髖關節活動:①操作辦法:患者仰臥位和側臥位,操作者在患者放松的狀況下分別輔助患者做屈曲、后伸、內收、外展、內旋、外旋動作,并逐步加大力度。可根據患者活動受限的程度和方位,對應增加活動的時間。②操作要點:操作前檢查患者髖關節功效并閱讀x光片,理解患者功效受限的狀況。操作時由緩到快,由輕到重,逐步加大活動范疇。③注意事項:囑患者放松,不要緊張;操作時忌力度過猛,損傷髖關節。(4)放松和自主活動①操作辦法:患者仰臥位,在放松的狀況下,由操作者指導患者自主做直腿抬高、髖關節屈曲、外展、內收、環轉、蹬空屈伸動作。②操作要點:醫生必須指導患者對的的活動辦法。③注意事項:患者在自主活動中不適宜活動過快、過分。4.康復訓練:(1)扶物下蹲法:單或雙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等寬,慢慢下蹲后再扶起,重復進行3-5分鐘。

(2)患肢擺動法:單或雙手前伸或側身扶住固定物,單腳負重而立,患肢前屈后伸內收,外展擺動3-5分鐘。

(3)內外旋轉法:手扶固定物,單腳略向前外伸,足跟著地,作內旋和外旋運動3-5分鐘。

(4)屈髖法:患者正坐于床邊或椅子上,雙下肢分開,患肢重復作屈膝屈髖運動3-5分鐘。

(5)抱膝法:患者正坐床邊、沙發、椅子上,雙下肢分開,雙手抱住患肢膝下重復屈肘后拉與主動屈髖運動相配合,加大屈髖力量及幅度。

(6)開正當:正坐于椅、凳上,髖膝踝關節各成90度角,雙足并攏,以雙足尖為軸心作雙膝外展,內收運動,以外展為主3-5分鐘。

(7)蹬車活動法:穩坐于特制自行車運動器械上,如蹬自行車行駛同樣,速度逐步加緊,活動10-20分鐘。

上述功效鍛煉辦法應注意下列肢微熱不疲勞為度,每次時間因人而宜,每天早晚進行鍛煉,自動為主,被動活動為輔。動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循序漸進,貴在堅持,爭取早日康復。5.其它療法:根據病情需要和臨床實際,選擇蠟療、帶刃針療法、鉤活術療法、中藥熏洗療法、中藥關節腔注射等治療辦法。其它如數碼經絡導平治療儀等亦可選用。6.原發疾病治療:主動治療原發疾病,如腎病、皮膚病等。(二)手術治療1.打壓支撐植骨術(1)適應證:ARCOⅡ期C型,ARCOⅢ期A~B型。(2)手術辦法:采用仰臥位,手術操作在C型臂X線機監視下進行。①髓芯減壓、病灶去除:大腿外側股骨大轉子下方做縱行切口,暴露股骨大轉子,于大轉子下方沿股骨頸中軸向壞死區中心鉆入導針至股骨頭軟骨下。透視擬定定位精確后,沿導針擴大骨隧道,沿骨隧道盡量徹底去除壞死骨,注意操作過程不要穿破關節面。②打壓、支撐植骨:病灶去除完畢,充足沖洗骨隧道后,經隧道填充松質骨粒(自體骨或者同種異體骨),并用植骨棒適宜打壓改善或糾正塌陷的股骨頭輪廓,然后植入對應的干燥異體腓骨及螺釘。2.死骨去除、血管束與帶血管骨瓣植入術(1)適應證:ARCO分期ⅢC期,年紀<50歲。(2)手術辦法:采用仰臥位,髖關節SmIth-Peterson's切口。①分離帶血管大轉子骨瓣:于粗隆間股外側肌深面分離旋股外側血管橫支分支,切取所支配的約2×2×2cm左右大轉子骨瓣,鹽水紗布包裹,置于肌間隙中保護備用;②病灶去除:顯露并切開關節囊,脫出股骨頭,清理滑膜。掀開股骨頭軟骨破裂處,去除死骨、肉芽組織,用高速磨鉆打磨硬化骨(壁)至均勻滲血。③髂骨取骨:用骨刀于髂前上棘后方的外側鑿開皮質骨,刮匙松質骨備用。若取游離髂骨瓣,則根據所需骨瓣大小鑿取帶雙皮質的髂骨瓣。④同種異體松質骨和自體髂骨松質骨混合植骨:根據死骨空腔的大小,取異體松質骨條剪碎成小顆粒狀,與髂骨松質骨混合,適宜打壓植入股骨頭內軟骨下,塌陷糾正。⑤大轉子骨瓣植入:于股骨頭前外方頭頸交界處用骨刀開一種大小約1x1cm軟骨窗,將骨瓣植入,并輕輕錘擊,使骨瓣位置穩定無松脫。若需植入髂骨瓣,則將髂骨瓣修整后,放置于頭頸交界正外上方提供支撐作用。3.人工關節置換術(1)適應證:ARCO分期Ⅲ、Ⅳ期患者,疼痛明顯伴有跛行。(2)手術辦法①側臥位,患側向上,采用后外側切口,鈍性分離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暴露髖關節囊,切開關節囊,行髖關節脫位,用電鋸行股骨頸截骨,取頭器取出股骨頭。②髖臼置換,用小號髖臼銼銼除髖臼軟骨,然后使用適宜的髖臼銼擴大髖臼,修整完畢后用定位器擬定方向,取出已滅菌的髖臼假體,置入后加以固定。③股骨頭置換,用髓腔開口器打開髓腔,接著用擴髓器及髓腔銼擴大髓腔,將大小對應的假體牢固地打入髓腔。沖洗傷口,去除全部的骨碎片,內旋復位,各方面活動關節,觀察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度,效果滿意后,清點物品,逐級關閉切口。以上手術術后根據病情,選擇進行防止感染、對癥及支持治療等。(三)其它治療辦法1.中藥血管灌注術:通過行股動脈穿刺插管至旋骨內、外側動脈及閉孔動脈,直接將溶栓藥品以及擴血管藥品在介入系統(DSA)監視引導下注入股骨頭供血動脈,使血管內形成的脂肪栓及小血栓溶解,阻塞的微小血管再通,同時使局部血管擴張,微循環缺血改善,疏通髖關節附近的微血管,繼而增加側支循環和改善股骨頭營養,使壞死的骨質逐步被吸取,或骨細胞增生,新骨形成,股骨頭得以修復。但也有眾多弊端,如不適合高齡患者,因該類患者多伴有動脈硬化,血管脆性大,易發生意外。同時易使內膜增生引發血管閉塞,加重病情。2.根據病情及臨床實際,也可選用鉆孔減壓、植骨、鉭棒植入、干細胞移植等治療辦法。(四)護理:辨證施護,涉及脫離致病因素的接觸環境,如戒煙戒酒,傷口換藥等。三、療效評價(一)評價原則1.采用髖關節HarrIs評分原則隨訪內容分數隨訪內容分數⒈疼痛⒉□無畸形,無下列畸形4□無44□固定性內收畸形<10°0□活動后稍有疼痛,不需服止痛藥40□固定性伸直位內旋畸形10°0□活動后輕度疼痛,偶需服止痛藥30□雙下肢長度差別≤3.2cm0□活動后中度疼痛,需常服止痛藥20□固定性屈曲畸形<30°0□稍活動后明顯疼痛,偶服強烈止痛藥10(有其中一項則不得分)□臥床不敢活動,常服強烈止痛藥0⒊活動度(屈+外展+內收+外旋+內旋)⒋行走時輔助□210°~300°5□不用11□160°~209°4□走長路時須用手杖7□100°~159°3□走路時總要用手杖5□60°~99°2□用單拐4□30°~59°1□用兩根手杖2□0°~29°0□用雙拐0⒌系鞋帶,穿襪子⒍坐椅子□容易4□任何高度椅子1h以上5□困難2□只能坐高椅子,0.5h以上3□不能0□坐椅不能超出0.5h0⒎上汽車⒏跛行□能1□無11□不能0□輕8□中5□重0⒐行走距離⒑爬樓梯□不受限11□自如4□1Km以上8□基本自如,但須扶欄桿2□500m左右5□勉強能上樓1□只能臥床0□不能0HarrIs評分法四個等級:優≥9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2.股骨頭壞死保髖療效評價原則百分法。臨床評價(60分)疼痛(25分)□A.無痛25分□B.輕微20分□C.輕度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