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測試卷(分值120分)一、積累與運用。(28分)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3分)A.潰退(kuì)要塞(sài)遺囑(zhǔ)B.頒發(pān)輕盈(yínɡ)默契(qì)C.桅桿(wéi)仲裁(zhōnɡ)咆哮(páo)D.由衷(zhōnɡ)翹首(qiào)鐫刻(juān)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A.督戰撥款瀟灑自如振耳欲聾B.仲裁
由衷
銳不可當
眼花繚亂C.瀟灑
浩翰
白手起家
驚心動魄D.桅竿
默契
如夢初醒
夢想成真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雖然敵人來勢兇猛,簡直銳不可當,但我軍頑強戰斗,終于擊潰了敵人的瘋狂進攻。B.南京大屠殺,早已是所有正義力量的集體記憶,唯有日本右翼分子仍在夢中囈語。C.當年那位叱咤風云的大將軍,如今也已經垂垂老矣,真是歲月不饒人!D.1.7秒的時間對她似乎特別慷慨,讓她從容不迫地展示身體優美的線條,從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續到繃直的足尖。4.下面標點符號運用有誤的一項是()(3分)A.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獎由4個機構(瑞典3個,挪威1個)頒發。B.蘇東坡寫過這樣的詩句:“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盋.“現在請皇上脫下衣服,”兩個騙子說:“好讓我們在這個大鏡子面前為您換上新衣。”D.“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5.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_____永世長存。在歷史的天空中,當年的烽火連天、金戈鐵馬已經遠去,但_____是在世的老兵還是血染沙場的每一位英烈,都值得我們永遠______。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英雄人物始終是_____歷史的精神坐標。A.功勞即使銘刻標注B.功勛即使銘記標記C.功績無論銘刻標榜
D.功勛無論銘記標注6.詩句默寫。(3分)(1)李白《渡荊門送別》中“,”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2)?松柏有本性。[劉楨《贈從弟》(其二)]7.綜合性學習。(10分)某班將開展“話說安徽歷史人物”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1)【精彩主持】下面是該班主題班會上主持人的開場白,請你根據上下文將其補充完整。(2分)安徽人杰地靈,名人輩出,這里有三國時憑借文治武功統一中國北方的曹操;有用兵如神,令倭寇聞風喪膽的抗倭名將戚繼光;有善于運用文韜武略、削平群雄、建立明王朝的朱元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兩彈元勛”鄧稼先……(2)【名人專訪】安徽師范大學的李教授是研究曹操的專家,專訪組同學打算邀請李教授于10月25日在學校的階梯教室舉行“走近曹操”的專題講座,請你作為代表打電話預約李教授。電話撥通后,你對李教授說:(3分)(3)【新聞采擷】采編組的同學從網上擷取了一則新聞,請你仔細閱讀,完成下面題目。(6分)中新社安徽亳州2016年9月9日電“懸壺濟世,大愛無疆”,伴隨著禮器奏響的樂聲,“外科鼻祖”華佗誕辰1889周年祭祀大典9日在華佗故里安徽亳州舉行,【A】來自海內外各界的嘉賓祭拜并出席行禮。據了解,在華佗誕辰1889周年之際,【B】由中國知名企業、中醫院、科研單位、著名中醫……等共同發起、籌備成立的華佗大健康創新聯盟和國醫大師傳承工作室9日在亳州揭牌,這意味著華佗及其代表的中醫影響力進一步擴大。①請你為這則新聞加上一個合適的標題。(2分)②【A】句有語病,請你進行修改。(2分)③【B】句有重復累贅,應將____________刪除。(1分)二、閱讀與鑒賞。(42分)(一)閱讀下面課文,完成下列題目。(12分)新華社長江前線二十二日二十二時電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從一千余華里的戰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域。二十日夜起,長江北岸人民解放軍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青陽、荻港、魯港地區,二十四小時內即已渡過三十萬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地點在九江、安慶段。至發電時止,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這一路現已占領貴池、殷家匯、東流、至德、彭澤之線的廣大南岸陣地,正向南擴展中。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毫無斗志,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此種情況,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銳不可當;另一方面,這和國民黨反動派拒絕簽訂和平協定,有很大關系。國民黨的廣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聽見南京拒絕和平,都很泄氣。戰犯湯恩伯二十一日到蕪湖督戰,不起絲毫作用。湯恩伯認為南京、江陰段防線是很鞏固的,弱點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線。不料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東面防線又被我軍突破了。我東路三十五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起渡江作戰。所有預定計劃,都已實現。至發電時止,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戰中,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并控制江陰要塞,封鎖長江。我軍前鋒,業已切斷鎮江、無錫段鐵路線。8.結合全文,請簡要說說選文開頭畫橫線部分的句子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9.聯系上下文,從下列句子中任意選擇一句品味其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1)至發電時止,該路三十五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2)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占領揚中、鎮江、江陰諸縣的廣大地區。10.選文中畫波浪線句子采用了什么表達方式?結合選文內容分析其作用。(3分)11.選文在寫三路大軍的戰況時,詳寫東路軍,略寫西路軍和中路軍。請你結合全文說說這樣的詳略安排有什么好處。(3分)(三)閱讀文章,完成下列題目。(14分)直上九霄攬明月一舞衣袖,西昌城內,“嫦娥”翩翩啟程,飛向遙遠月宮。流傳千年的傳說,這一刻變為現實。飛天的嫦娥映襯著農歷九月十四的月亮,組成一幅美妙圖景。清晨的一場雨沒有阻擋住10時起出現的陽光,衛星按預定時間開始發射?!案魈栕⒁?,一分鐘準備!”18時04分,衛星發射進入一分鐘讀秒。發射塔架與火箭相連的線纜瞬間脫落,搭架擺桿迅速移開?!?0、9、8……”揚聲器里傳來最后的讀秒聲?!包c火!”“起飛!”18時05分04秒,乳白色的火箭噴射出橘紅色的熊熊火焰,火焰托舉著“嫦娥一號”衛星,騰空而起,飛向浩瀚太空。海拔1500米的西昌,有著“月亮城”之稱。此時,天邊出現了絢麗的晚霞,盡管夜幕尚未完全降臨,但農歷九月十四的月亮顯得格外明亮,天幕上組成了一幅奇妙的圖景。18時30分,南太平洋上的遠望三號測量船報告,星箭成功分離。緊接著,經過測算,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傳來數據,衛星進入近地點為205公里,遠地點為50930公里,周期為16小時的超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控制中心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驕傲的嫦娥只用了3年,就托舉著自主創新的嫦娥進入太空。1970年發射東方紅一號至今,中國的衛星與地球的距離均在8萬公里以內。而“嫦娥一號”離開地球的距離,整整38萬公里。這一數字,使“嫦娥一號”成為中國發射的距地球最遠的衛星,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據報道,從1958年前蘇聯發射“月球1號”探測器起,美蘇歐日在49年時間里123次探訪月球,實現了6次共12人的載人登月。24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衛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葉培建說:“盡管我們晚了,但在歷史長河中這四十多年的時間并不算長。能夠代表全國人民送中國的首位月球使者上天,是我們科技人員的榮幸與驕傲。”而據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杰介紹,從繞月探測工程2004年初正式立項,到現在“嫦娥一號”成功發射,中國航天人用了3年時間,就托舉著完全自主創新的“嫦娥一號”進入太空。節約的嫦娥14億元的花費,僅相當于修14公里高速路。欒恩杰還表示,“嫦娥一號”的成功發射,標志著中國的深空探測正式啟動。根據此前公布的規劃,中國探月工程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分步實施:一期工程實現繞月探測,二期工程實現月球軟著陸探測和自動巡視勘察,三期工程實現自動采樣返回。作為“三步走”計劃中的第一步,繞月探測工程于2004年初正式立項。欒恩杰介紹說,從2004年初立項研制到發射,總共用了3年半時間;工程總投資14億元人民幣,僅相當于目前國內修建14公里高速公路的費用。中國探月工程以好、快、省體現出鮮明的中國特色。詩意的嫦娥從“探月”改為“嫦娥”,還選在“月亮之城”。“這顆衛星最初叫‘探月一號’,后來改為‘嫦娥一號’這個詩意的名字。”繞月探測工程副總設計師龍樂豪說,“‘嫦娥’從‘月亮城’升起,這本身不就是件富有詩意的事情嗎?”神話傳說和古典詩詞中,“嫦娥”和她所居住的“月宮”,常常是代表著思念、愛慕等美好情感的意象。而且在“嫦娥一號”的升空地西昌,人們把美麗勤勞的彝家女子比作“月亮的女兒”。12.文章中運用很多說明方法,請找出兩個使用說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有什么好處(4分)13.這則新聞選用了四個小標題,請分析它們的作用。(4分)14.簡要分析“驕傲的嫦娥”這一部分的寫作特色。(3分)15.你認為中國首個探月衛星用“嫦娥一號”命名恰當嗎?為什么?(3分)(四)閱讀下面的選文,完成下列問題。(16分)對一只蝴蝶的關懷李漢榮①初夏的一個上午,我去河邊散步,看見河灣的岸邊一個小男孩和小女孩神情緊張專注,好像在討論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輕輕走近他們,才看見他們正在營救一只在水面上盤旋掙扎著的花蝴蝶。那蝴蝶也許翅膀受傷了,跌入水中又使翅膀過于沉重而無法飛行。小男孩將一枝柳條伸向水面,但柳條太短,小女孩又折了一枝柳條,解下自己的紅頭繩將兩根柳條接起來,終于夠著那只蝴蝶了,然而它仍然不配合,不知道趕快爬上這小小“生命線”。小女孩急忙摘下頭上的蝴蝶形發卡,系在柳條的一端,讓小男孩投向水面的蝴蝶附近,示意它:這是你的同伴來搭救你了,你不認識我們,你總該認識你的同伴吧。果然,那弱小的蝴蝶扇動幾下翅膀,緩緩地挨近這一只“蝴蝶”,緩緩地爬上這只“蝴蝶”結實的翅膀,小男孩慢慢地將柳條移向岸邊,蝴蝶終于上岸了,兩個孩子快樂得又說又笑起來。②我以為事情到此結束了,然而,兩個孩子又商量起了這只蝴蝶今后的生活。他們小心地把蝴蝶放在陽光下的草地上正開放著的一叢野薔薇花上,讓它一邊曬太陽,一邊汲取花蜜。但是,他們仍覺得這種安排不到家,他們擔心貪嘴的鳥啄食了這需要安靜療養的可憐蝴蝶,就采了幾片樹葉搭起一個簡易的綠色“避難所”,將蝴蝶護在里面。他們相信,待它安靜休息一些時候,傷口愈合,體力恢復,它就能重新飛舞在春天的原野上。③今天上午我本來是不準備出門的,想待在家里讀書或寫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我還是出門了。多虧我走出了門,在書本之外,我讀到了春天最純潔、最生動的情節。在我小小的文字之外、在生硬的鍵盤之外,兩個孩子和那只蝴蝶、那片水灣,組合成真正滿含溫情和詩意的意象。在我的思路之外,孩子們的思路才真正通向春天深處,通向萬物深處,通向心靈深處。④在回家的路上,我想了許多。首先我覺得我的善心比孩子們淡漠得多也少得多,或許我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生存、利益、臉面、尊嚴,而對其他生命和生靈的生存處境及他(它)們所受到的傷害,并不是太關心,即使關心,也不是感同身受和傾力相助,即使關心了,也并非完全不求回報??傊?,我覺得,僅就善良、純潔這些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而言,我們不是與日俱增,而是與日俱減。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人性中的“水土流失”也會逐漸加劇,而流失的,恰恰是善良、純潔這些人性的好水土,內心的河流漸漸變得混濁,泥沙俱下。細想來,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人性的好水土流失了,純真情懷少了,實用理性多了,率真少了,算計多了,在這一多一少的增減過程里,人們的情感和心靈,就漸漸出現輕度或重度的“荒漠化”了。由這樣荒漠化的人組成的人群和社會,豈不是大沙漠?那時不時呼嘯著撲面而來、飛沙走石、遮天蔽日的,莫不是人性和人心的沙塵暴?⑤那兩個可愛的孩子,他們是這個早晨的天使。他們對一只蝴蝶的同情、對事物的愛,是真正出自善良的天性和純潔的內心。除了愛,他們沒有別的動機,愛在愛中滿足了。不求回報的愛,才是大愛、真愛。不求回報的愛,也許才會獲得事物本身乃至整個大自然更豐厚的回報。16.文章中小男孩和小女孩對一只蝴蝶的關懷體現在三件事上,請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3分)→→17.文章第①段中畫橫線的句子運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其有什么作用?(4分)18.文章第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計算機二級考試學習過程的反思與總結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二級考試常見錯誤試題及答案
- 推動研究生培養中的學科交叉創新與實踐路徑
- 2025屆江西省昌江一中高三第二次調研物理試卷含解析
- 推動德育創新模式實踐方案
- 天然林保護修復行動方案
- 綠色激光技術應用試題及答案
- 龍門教師面試題及答案
- 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過程中應對策略試題及答案
- 面向2025年稅務師考試的準備建議試題及答案
- 2024北京首師大附中初二(下)期中數學試題及答案
- 供水管道施工方案
- 醫療器械研究預測報告2025-2028年
- 生物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課件-2024-2025學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級下冊
- 2024年上海嘉定區區屬國有企業招聘筆試真題
- 政府專職消防隊滅火救援理論基礎
- 中職高教版(2023)世界歷史-第11課-近代職業教育的興起和發展【課件】
- 新版人教PEP版三年級下冊英語課件 Unit 5 Reading time
- 2024年河南藝術職業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臨床護理實踐指南2024版
- 生豬屠宰獸醫衛生檢驗人員理論考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