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鎖閉裝置安裝使用說明書_第1頁
外鎖閉裝置安裝使用說明書_第2頁
外鎖閉裝置安裝使用說明書_第3頁
外鎖閉裝置安裝使用說明書_第4頁
外鎖閉裝置安裝使用說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道岔鎖閉之外鎖閉分動外鎖閉道岔轉換設備的特點在道岔內鎖閉轉換設備已經不能適應提速需要的時候,分動外鎖閉道岔轉換設備應運而生。外鎖閉道岔轉換設備消除了內鎖閉方式的缺陷,適應了列車的提速要求。外鎖閉裝置先后出現了燕尾式和鉤式兩種。分動外鎖閉的定義:當道岔由轉轍機帶動轉換至某個特定位置后,通過本身所依附的鎖閉裝置,直接把尖軌與基本軌或心軌與翼軌密貼夾緊并固定,稱為道岔的外鎖閉。即道岔的鎖閉主要不是依靠轉轍機內部的鎖閉裝置,而是依靠轉轍機外部的鎖閉裝置實現的。由于外鎖閉道岔的兩根尖軌之間沒有連接桿,在道岔轉換過程中,兩根尖軌是分別動作的,所以又稱分動外鎖閉道岔。分動外鎖閉道岔轉換設備的特點:1、 改變了傳統的框架式結構,使尖軌的整體剛性大幅度下降。2、 尖軌分動后,轉換起動力小,而且一根尖軌的變形不影響另一根尖軌,由此造成的反彈、抗勁等轉換阻力均減小很多。3、 兩跟分動尖軌在外鎖閉裝置作用下,無論是在起動解鎖,還是密貼鎖閉過程中,所需的轉換力均較小,避開了兩根尖軌最大反彈力的疊加時刻。4、 同時承擔兩根尖軌彈性力的過程是在密貼尖軌解鎖以后到斥離尖軌鎖閉以前這一較短的時間內,而此時正是電動機功率輸出的最佳時刻,使電氣特性和機械特性得到良好的匹配。5、 外鎖閉裝置一旦進入鎖閉狀態,車輛過岔時,輪對對尖軌和心軌產生的側向沖擊力基本上不傳到轉轍機上,即具有隔力作用,有利于延長轉轍機及各類轉換部件的使用壽命。6、 由于兩根尖軌間無連接桿,所以密貼尖軌很難在外力作用下與基本軌分離,可靠的保證了行車安全。7、 由于密貼尖軌與基本軌之間由外鎖閉裝置固定,克服了內鎖閉道岔靠桿件推力或拉力使尖軌與基本軌密貼易造成4mm失效的較大缺陷。分動外鎖閉道岔尖軌轉換采用分動方式,設多個牽引點(9號和12號提速道岔兩個牽引點,18號提速道岔三個牽引點,30號和38號道岔六個牽引點),做到尖軌全程密貼,以防止尖軌反彈。還做到多點檢查尖軌密貼情況。可動心軌也采用多點牽引(12號、18號兩點牽引,30號、38號三點牽引)。外鎖閉裝置安裝使用說明書

1概述道岔作為鐵路線路連接的重要設備,是軌道中最薄弱的環節之一,隨著鐵路運輸向高速重載方向的發展,重軌和大號碼道岔的采用,對轉換設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鎖閉裝置,能有效地克服尖軌在密貼時的轉換阻力,可靠地鎖閉道岔尖軌和基本軌(可動心軌和翼軌),即使連接桿折斷,外鎖閉裝置仍在起著鎖閉作用,外鎖閉能夠隔離列車通過時對轉換設備的振動和沖擊,提高轉換設備壽命和可靠性。我廠從1991年初開始生產外鎖閉裝置,其結構為燕尾式外鎖閉裝置(總成見圖1)通過在廣深準高速鐵路和和60kg/m鋼軌提速道岔推廣使用,能充分滿足我國鐵路提速的需要,現已推廣使用5000多組,但燕尾式外鎖閉裝置從結構受力上和安裝調整方面不適應我國鐵路道岔的實際狀態,對道岔尖軌的拱腰、翻背、吊板和尖軌爬行等病害的適應能力差,卡阻現象時有發生,故障率較高。根據我國鐵路道岔外鎖閉的使用經驗和國外外鎖閉技術的發展,目前我國尖軌正在推廣使用199年1月通過了鐵道部運輸局技術審查新一代的鉤形外鎖閉裝置(簡稱鉤鎖)。鉤鎖(總成見圖2)鎖閉方式為垂直鎖閉,鎖閉更加可靠,鎖閉后鎖閉力通過鎖閉鐵、鎖閉框直接傳給基本軌,使鎖閉鐵和鎖閉框基本不承受彎矩,且鎖閉鐵、鎖閉框、鎖閉桿、鎖鉤、尖軌連接鐵材料全部為優質碳素結構綱鍛造并經適當熱處理后,具有良好的綜合機械性能,避免了原尖軌部分燕尾式外鎖閉裝置的鎖閉鐵因承受彎矩和鑄造缺陷而出現的斷裂現象,且安裝調整方便、對道岔的適應能力強。可動心軌部分仍大量采用燕尾式外鎖閉裝置,總成見圖3,心軌鉤鎖已于1999年8月通過了部科教司組織的技術審查,并在秦沈客運專線60kg/m鋼軌18號道岔上采用,目前正在鄭州局進行試驗,總成見圖4。圖132圖II■r丄,■—■-——J I —■-—J Jt.-圖3

圖4外鎖閉裝置工作原理2.1鉤形外鎖閉裝置工作原理鉤形外鎖閉裝置解鎖、轉換、鎖閉過程:初始狀態如圖1,右側密貼尖軌處于鎖閉狀態,左側斥離尖軌與基本軌保持要求的開口,密貼尖軌鎖鉤同時被鎖閉鐵和鎖閉桿卡住不能落下,斥離尖軌鎖鉤的缺口卡在鎖閉桿的凸起處不能移動(外鎖閉裝置有空動時除外),從而保持斥離尖軌與基本軌的開口基本不變;解鎖狀態如圖5所示,鎖閉桿向左移動,斥離尖軌向密貼位移動,同時密貼尖軌處鎖閉桿相對鎖鉤移動,當鎖閉桿凸起與密貼尖軌鎖鉤缺口對齊時,鎖鉤落下卡在鎖閉桿凸起內,尖軌與基本軌解鎖;鎖閉桿繼續向左移動,通過鎖鉤帶動斥離尖軌和密貼軌同步向左移動,當鎖閉桿帶動道岔轉換至左側尖軌與基本軌密貼時(見圖6),開始進入鎖閉過程;鎖閉桿繼續向左移動,m濟黠暢戦歌斛脳 鎖確 嬸 財軌圖5射址 熾 m-般卿號瞇嫌瞇鎖洲圖6左側鎖鉤沿鎖閉桿斜面向上爬起,當鎖鉤升至鎖閉桿凸起頂面時,進入鎖閉狀態(見圖7),同時右側尖軌繼續向左移動至規定開口,完成轉換過程。伽肝w伽肝w帥喪輔瞅朕黠鎖瞇.紳負圖72.2燕尾式外鎖閉裝置工作原理與鉤鎖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只是由垂直鎖閉改為了水平鎖閉。轉轍器部分的外鎖閉安裝順序及要求3.1用螺栓M20、防松墊、彈墊、螺母M20按圖7所示將鎖閉框裝于基本軌上(可不擰緊螺母)。3.2用螺栓M20、防松墊、彈墊、螺母M20按圖7所示將尖軌連接鐵裝于尖軌上。

3.3將鎖閉桿按圖8所示位置裝入鎖閉框內后,將鎖鉤放在鎖閉桿上,并在鎖鉤孔內涂潤滑脂。3.4撥動鎖閉桿,當鎖鉤孔對上尖軌連接鐵的孔后,穿上銷軸、并用平墊圈、彈墊和螺母M20擰緊后,穿入開口銷(見圖9),將鎖閉鐵插入鎖閉框方孔內,固定螺栓一頭鉤住基本軌,另一頭穿入鎖閉框和鎖閉鐵孔內,帶上平墊圈、彈墊和螺母M20。圖93.5撬動尖軌使裝有鎖閉鐵側處于密貼狀態,另一側處于自開狀態,用手托起鎖鉤,撥動鎖閉桿至如圖10所示位置。圖103.6按照序號3、序號4的方法安裝另一側鎖鉤、銷軸、固定螺栓和鎖閉鐵。3.7通過左右撥動鎖閉框調整鎖閉桿與轉轍機動作桿平行后擰緊固定鎖閉框的螺母,并通過安裝裝置的動作拉桿將鎖閉桿與轉轍機的動作桿連接在一起。3.8通過在鎖閉鐵和鎖閉框中間增減調整片保證基本軌和尖軌密貼(參見圖11),且尖軌與基本軌在鎖閉桿中心處應留0.2~0.8mm的間隙。

i_ii_i圖113.9檢測道岔開口:首先通過調整安裝裝置動作拉桿使兩側開口相差不超過3mm,然后檢查道岔開口符合規定要求,若開口大于表中最大值時,可通過減少密貼調整片,同時在尖軌連接鐵和尖軌間加調整墊調整(見圖12),如一動左側道岔開口為161mm時,可通過減少2mm密貼調整片,加2mm調整墊將道岔開口調整為159mm。feEiI5卩feEiI5卩FT'rP圖123.10檢查在各牽引點鎖閉桿中心處插入4mm厚、20mm寬的鋼板,外鎖閉裝置不得鎖閉,且不得接通轉轍機內表示接點;在相臨兩牽引點間任一位置插入10mm厚、20mm寬的鋼板,不得接通轉轍機內表示接點,若不滿足要求可通過增減調整片調整,滿足要求后擰緊固定鎖閉鐵的螺母。3.11在鎖閉框上裝定位螺栓和彈墊,并將限位塊和可調限位塊用M12螺栓和彈墊緊固在鎖閉桿上,可調限位塊與鎖閉框間應留有1~3mm的間隙,保證其不影響道岔開口,將限位鐵用M20X65的螺栓固定于鎖閉桿上(見圖13)。H?!L\鍛朋耳mH?!L\鍛朋耳m峨礪帥IE勵欄因Lh|iALui打川imn圖133.12銷軸及各摩擦面涂潤滑油。3.13將防松片分別穿在鎖閉框、尖軌連接鐵處的螺栓和防松片上后加開口銷;固定螺栓頭部裝防松蓋,并通過平墊圈調整螺母插入防松蓋的深度大于5mm.

心軌燕尾式鎖閉裝置安裝順序及要求4.1將鎖閉鐵、齒板、絕緣板、T形螺栓、絕緣管用M30X90的螺栓、螺母按圖14所示固定于鋼枕上。III■I|;■"flrtihHinIII■I|;■"flrtihHin圖14將滑塊窄面靠近鎖閉鐵側放入道岔拉板內,通過銷軸和開口銷裝上接頭(見圖15)。圖15將鎖閉桿、鎖塊穿入鎖閉鐵內,并將鎖塊用銷軸和開口銷與接頭連接(見圖16)。圖16通過調整齒塊與齒板的齒距調整心軌與翼軌密貼,心軌與翼軌在鎖閉桿中心處應保留0.2~0.8mm的間隙,若不能滿足要求可通過旋轉滑塊調整。通過調整安裝裝置動作拉桿調整兩側鎖閉量均勻。在第一牽引點鎖閉桿中心處插入4mm厚、20mm寬的鋼板,外鎖閉裝置不得鎖閉,且不得接通轉轍機內表示接點。銷軸及各摩擦面涂潤滑油。維護及保養1.巡視設備無外界干擾和異狀,斥離尖軌與基本軌之間無異物,各部無意外磨損。道岔密貼狀態良好,尖軌基本軌的豎邊部分無肥邊。尖軌爬行不影響外鎖閉裝置正常轉換。外鎖閉裝置的緊固件、開口銷無松動、無脫落。銷軸、各摩擦面、緊固件涂潤滑油。2.季檢查巡視的各項內容。檢查尖軌道岔開口、密貼,心軌的密貼及鎖閉深度,不符合要求的進行調整,檢查在尖軌各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