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編谷春德史彤彪
西方法律思想史〔第四版〕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第一章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對象、意義及方法
3第一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對象和范圍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對象和范圍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歐洲和北美主要國家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思想家的政治法律思想、觀點、理論和學說及其產生、開展和演變的規律。二、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主要內容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內容由兩大局部構成。第一局部內容是政治思想、理論、觀點和學說第二局部內容是法律思想、理論、觀點和學說34第二節西方法律思想史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與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關系西方法律思想史同西方政治思想史有著密切聯系,前者是在后者的根底上創立的。法律思想史側重研究和講授各種法學流派,政治思想史側重研究和講授各種政治學流派,當然有時二者的內容也有一定的交叉。二、西方法律思想史與外國法制史的關系二者聯系主要表現為都研究外國〔或西方〕的法律問題。二者區別在于西方法律思想史是思想史、理論史、學說史,屬于理論法學范疇。而外國法制史是法律制度史,屬于歷史法學范疇。三、西方法律思想史與西方哲學史的關系哲學史屬于哲學的范疇,哲學與法學是一般和特殊的關系。45第二節西方法律思想史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西方法律思想家絕大局部是哲學家,他們的政治法律思想絕大局部也包含在他們的哲學思想之中。四、西方法律思想史與西方法哲學〔法理學〕的關系西方法哲學〔法理學〕是從哲學的角度研究法律和法學的一般原理,是以橫的理論為線索來說明法學的根本問題的。而西方法律思想史是以縱的歷史為線索和人物來說明這些問題的。56第三節學習西方法律思想史的意義及方法一、學習西方法律思想史的重要意義學習西方法律思想史有助于正確認識和把握西方法律思想的產生和開展規律,擴充知識面。學習西方法律思想史有助于繁榮法學事業。二、學習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原那么和方法學習西方法律思想史應當堅持“洋為中用〞、“古為今用〞、“厚今薄古〞的原那么。學習西方法律思想史必須運用歷史分析的方法,聯系這些思想、理論、觀點和學說產生、存在和開展的當時社會背景和歷史條件來考察、分析和探索。671、西方法律思想史研究的對象和范圍是什么?2、西方法律思想史同政治思想史、外國法制史、西方哲學史、西方法哲學有哪些聯系和區別?3、學習西方法律思想史有何重要意義?7第二章古代西方法律思想概述9第一節古希臘羅馬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和開展一、古希臘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和開展〔一〕古希臘奴隸制國家產生和開展的三個歷史時期1、氏族制度的解體和奴隸制國家產生時期隨著奴隸制國家確實立和成文法典的制定和實施,這個時期開始出現了哲學思想、倫理思想和政治法律思想。2、奴隸制國家開展和鼎盛時期時間約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雅典城邦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完善,特別是民主制的建立和開展,極大地促進了哲學思想、倫理思想和政治法律思想的繁榮和開展,涌現了一批智者、哲學家和政治法律思想家及著作。910第一節古希臘羅馬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和開展3、奴隸制國家衰落和希臘化時期隨著古希臘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危機和衰落,古希臘文明包括其哲學思想、倫理思想和政治法律思想也開始出現了危機和衰落。這個時期古希臘文明包括其哲學思想、倫理思想和政治法律思想就還繼續有所開展且呈現出一些新特點。古希臘文化在歐洲乃至世界繼續發生影響?!捕彻畔ED的雅典和斯巴達二、古羅馬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和開展〔一〕王政時代時間約為公元前754年或公元前753年至公元前510年或公元前509年。這是古羅馬王政時代或氏族制度解體、國家逐步形成時期。1011第一節古希臘羅馬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和開展隨著王政時代的結束、羅馬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和成文法的制定,古希臘的政治法律思想也開始在羅馬國家廣為傳播。〔二〕共和國時期時間約為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27年。公元前450年制定和公布了?十二表法?。該法是羅馬早期習慣法的聚集,既有程序法又有實體法,既有民法、刑法又有宗教法的內容,是羅馬法的主要淵源之一。進一步肯定了平民的政治地位,擴大了平民的政治權利。隨著政治經濟的逐漸強大,羅馬走上擴張主義道路?!踩车蹏鴷r期時間約為公元前27年至公元476年。1112第一節古希臘羅馬奴隸制國家的產生和開展屋大維統治時,羅馬的社會穩定,經濟開展,貿易暢通,交通興旺。但是,由于繼續推行向外擴張的政策,致使羅馬的政治、經濟、法律都由極盛走向衰落。公元212年?卡拉卡拉敕令?的公布,使市民法與萬民法統一;公元129年?猶利安敕令?的公布,宣告了萬民法的終結;公元426年?瓦倫丁尼安引證法?的公布,結束了羅馬法學爭鳴開展的歷史。1213第二節古希臘羅馬法律思想的主要特點一、古希臘法律思想的主要特點(一)濃厚的城邦主義色彩〔二〕顯著的自然主義傾向〔三〕相當程度的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四〕較大的依附性總之,古希臘的政治法律思想是相當豐富的,是人類珍貴的法律文化遺產。在形式上,雖然它們有貴族政治和民主政治、人治和法治之爭,但本質上都是奴隸主階級意志的集中反映,都是為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穩固奴隸主階級政治、經濟統治效勞的。1314第二節古希臘羅馬法律思想的主要特點二、古羅馬法律思想的主要特點〔一〕實踐性突出〔二〕理論上開展〔三〕個人主義和世界主義傾向強化〔四〕專制主義傾向強烈〔五〕神權政治的出現1415第三節古希臘前期智者和蘇格拉底的法律思想一、前期智者的法律思想〔一〕哲學觀點一般來說,智者派成認物質世界的存在,對傳統事物傾向于疑心否認,不成認普遍真理的存在,否認抽象的正義原那么,以個人的感覺作為判斷事物的標準,導致主觀主義和相對主義?!捕痴斡^點在智者派中,有的〔普羅塔哥拉〕主張民主制,有的〔卡里克利斯〕主張貴族制。他們公開鼓吹“弱肉強食〞的邏輯。〔三〕國家和法律觀點智者派多主張自然法思想,希比亞把自然與法律對立起來,認為自然〔事物的本性、自然的規律〕是真正的自然法,與錯誤的、人造的世俗法律〔人定法〕是對立的,因為根據自然同胞是相互親近的,而法律那么統治人們,強迫許多人反對自然。1516第三節古希臘前期智者和蘇格拉底的法律思想普羅塔哥拉強調對于人們不重視公益、胡作非為的行為必須實行強制,而國家和法律在這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他還認為,城邦、法律和正義觀念具有相對性,但由于這種觀念是正確的,以及人人都能夠接受,所以,這種觀念又具有客觀的性質。二、蘇格拉底的法律思想〔一〕哲學觀點真理應該有客觀標準。美德就是知識,有知識就有美德。最高、最大的美德是政治美德。政治美德是管理城邦事務藝術,正是借助于這種藝術,人們才能成為優秀的政治家、首長、家長,對自己、對國家都有益處。蘇格拉底鼓吹神是衡量萬物的尺度,鼓吹靈魂不死和靈魂轉回。1617第三節古希臘前期智者和蘇格拉底的法律思想他第一次提出辯證法的概念,認為知識、行為、學問、道德、理論以及實踐應是統一結合的,反映了他的樸素、原始、粗糙和簡單的辯證法思想?!捕痴斡^點蘇格拉底從自然神論出發論述國家的產生。他認為城邦是適應人的生活產生的,是神的安排,是神方案的世界秩序。他主張城邦應由“知識貴族〞來統治。蘇格拉底堅決反對民主制,認為當時的雅典民主制已經衰落。統治不是享樂而是善行;統治的目的不在于滿足統治者個人的古怪嗜好和任性要求,而是為整個城邦造福。依靠知識來管理城邦事務,是到達普遍幸福的唯一可靠的途徑。而知識必須經過學習和訓練才能獲得,自動掌握是根本不可能的。1718第三節古希臘前期智者和蘇格拉底的法律思想〔三〕法律觀點蘇格拉底認為,法律同城邦一樣,都來源于神,是神定的原那么。法是正義的表現,也是強者的意志。法與城邦關系密切,是城邦自身的基石。法律沒有城邦不可能存在,城邦生活的道德組織也不可能沒有法律,法律與城邦內部是統一的。蘇格拉底把法分為自然法與人定法。自然法也就是自然規律,是神的意志,具有普遍性。人定法是國家政權公布的法律、條例、規定,具有易變性。無論是自然法還是人定法,都是正義的表現。正義既是立法的標準,也是立法的共同本質。無論是自然法還是人定法,人們都要堅決服從,嚴格遵守。蘇格拉底以自己的行動以身殉法,證明服從法律的必要性。1819第四節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法律思想一、伊壁鳩魯學派的法律思想〔一〕哲學觀點伊壁鳩魯反對唯心論、有神論,主張唯物論、無神論。他繼承并開展了德謨克利特的無神論和原子論,主張不可分割的、絕對充實的原子,既有大小、形狀的不同,又有重量的不同;由于內部的原因,原子在空間不僅有直線的,也有傾斜的運動。自然是按照自在規律開展變化的,無須神的干預。人應當從神和宗教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強調感性認識的作用,認為感覺本身是可信的。錯誤只在于人們對感覺所作的解釋和判斷?!捕硞惱韺W觀點根本原那么就是主張個人的快樂。1920第四節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法律思想“快樂〞絕非什么肉體的享受,而是理智的人,特別是賢哲們可以到達的善??鞓贰⑸?、幸福都是個人自覺努力的結果,是個人思想和行為方式獲得的成果?!踩痴斡^點主張國家起源于契約。人們訂立契約、成立國家的主要目的是確保人們相互間的平安,克服相互間的恐懼,防止相互間的損害?!菜摹撤捎^點法律同國家一樣,也是人們相互約定的產物。法律就是宣布正義。每一個地方和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正義,都有關于正義的自然觀念。這種“正義的自然觀念〞就是自然法,它是隨著人們相互交往的需求的不斷變化而不斷變化的。2021第四節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法律思想重視法律的遵守。但凡符合正義的法律大家都必須遵守;違反和破壞法律就是違反和破壞正義;為了擺脫恐懼以到達靈魂安寧與生活快樂,人們就必須遵守法律二、斯多葛學派的法律思想〔一〕哲學觀點自然界沒有任何東西是偶然發生的,自然界的全部開展過程都是被理性和普遍的自然規律決定著的。沒有任何自然現象本身是獨一無二的,現在發生的事情過去曾發生過,將來還會發生一切物體是由火、氣、水、土四種元素構成。物體之所以有差異,是由于在元素的混合上和在火所起的作用上有不同?!捕硞惱韺W觀點2122第四節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法律思想人的本性是整個自然和宇宙的一局部,要求人們按照自然生活,即按照理性、按照宇宙的自然法生活,過老實的、道德高尚的生活。要用理性抑制欲念到達寡欲,這是道德高尚生活絕對必要的因素,要節衣縮食,安其所樂〔三〕政治觀點人們相互間的自然吸引和自然聯系是公共生活的根底,國家是自然的聯合體,而不是人為的、約定的契約組織。四海之內皆兄弟,一切人都是統一的世界國家的公民,而每一個人那么是宇宙公民,大家都是同胞。在政治體制上,芝諾主張建立混合式的世界國家和世界法律,貶低單個城邦和法律的意義和作用,主張實行公妻制,反對家庭和個人婚姻。2223第四節伊壁鳩魯學派和斯多葛學派的法律思想〔四〕法律觀點自然規律是普遍的、通行的正義的表達,對人們的行為起著標準和準那么的作用。自然法是一切法律的來源,是判斷一切法律好壞的唯一標準,它高于其他一切法律。23241、古希臘法律思想有哪些主要特點?2、古羅馬法律思想有哪些主要特點?3、蘇格拉底的政治法律觀點是什么?4、伊壁鳩魯學派的政治法律觀點是什么?5、斯多葛學派的政治法律觀點是什么?24第三章古希臘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26第一節柏拉圖的法律思想
一、國家與法律的倫理根底——正義論正義論是柏拉圖國家和法律思想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倫理學和政治法律學是包含在哲學之中的,正義論應該是國家和法律的最高原那么。當理性支配意志和欲望時,人們便獲得了正義的德性。在一個理想的國家當中,應該具備智慧、勇敢、節制和正義這四種美德,這些美德分別屬于不同階級的人所享有,人是上帝用不同的質料分別制造的柏拉圖認為,國家正義存在于社會有機體各個局部間的和諧關系之中法律應該是同正義相一致的東西,維護法律就是維護正義,遵守法律就是服從了正義。因為正義應該在法律中獲得表達,比方選拔司法官2627第一節柏拉圖的法律思想
二、哲學王統治從維護正義的思想出發,柏拉圖認為,一個最理想的國家就是“哲學王〞統治的國家。但凡酷愛各種知識,求之不厭而永不自足者,當稱之為哲學家。哲學王更不能以搞權術為要務。只有那種為知識而知識的哲學家成為統治者,掌管和制定法律,這個國家才是最符合正義的國家。柏拉圖關于哲學王統治與中國古代的賢人治國,雖然最終都導向人治,但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三、理想國與政體理論在他看來,理想國或者城邦根源于人的需要,每個人無論是正義的還是不正義的,都有多方面的需要,理想國恰恰是為了滿足人們最根本的需要,即肉體的需要。2728第一節柏拉圖的法律思想
人們需要的滿足要靠每個人都掌握一門技藝,每個人都靠自己的技藝為他人勞動,而他人也為自己勞動。柏拉圖成認,現實中可能出現四種變態政體,依照優劣次序分別是:其一,軍閥政體,其二,富豪政體,其三,平民政體。到了后來的?法律篇?中,柏拉圖進而主張采取混合政體論,即采取吸收三種正常政體所長而構成的混合政體?!肮伯a、共妻、共子〞制度教育制度柏拉圖設計的上述理想國方案,曾兩次去敘拉古進行實驗,結果都以失敗告終2829第一節柏拉圖的法律思想
四、?法律篇?中的法律思想柏拉圖在法治與人治關系問題上,前期和后期主張是不同的??偟恼f來,前期?理想國?中更傾向于人治,而中后期的?政治家篇?和?法律篇?,特別是后期的?法律篇?更多地強調法治。柏拉圖經過親自改革的失敗和多半生的研究思考,認識到他的最優方案不可能在現實中真正得以實施,于是在?法律篇?中開始尋求次優方案,思想傾向也從人治向法治轉化。柏拉圖法治論有如下幾個方面內容:第一,關于法治的必要性。第二,重視研究法律的概念問題第三,重視立法工作第四,關于守法問題。柏拉圖特別強調官吏守法。2930第二節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一、正義論的法律觀他首先認為,人是城邦的政治動物,家庭、城邦的形成出自人類自然合群的本性。從倫理的角度來看,作為人應該具有善、美德和正義三種品質,其中,善是最根本的,美德和正義是圍繞著善而展開的正義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首先,正義可以分為“自然的政治正義〞和“習慣的政治正義〞。其次,正義更重要的是可以被分為普遍正義和個別正義兩大類。其中,個別的正義又可分為分配的正義和矯正的〔平均的〕正義兩種。所謂分配的正義,就是求得比例的相稱,即根據每個人的功績、價值來分配財富、官職、榮譽等,它是以成認人天生的體力和智力的不平等性為前提的。3031第二節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所謂矯正的〔平均的〕正義,反映的是人們之間的絕對平等關系,它以人的等價性為依據,它所強調的重心不在于前提、資格、時機等純形式方面的平等,而在于通過這種形式到達事實上的價值和利益的合理分配。而矯正正義有時又被稱為交換正義法律的制定和實施、法律作用的大小、法律變革與否、政體的選擇都要以是否符合正義為轉移,因為法律本身是從社會的政治正義演化而來的,正義的原那么必須寓于法律之中。二、法律的定義和特性法律是正義的化身和表達其一,平等性與普遍性其二,可變性與穩定性其三,正義性與權威性3132第二節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三、法的分類其一,根本法與非根本法其二,自然法與人定法其三,良法與惡法其四,習慣法與成文法四、國家〔城邦〕的起源及其特征亞里士多德提出了國家自然起源說。他認為,國家是自然開展的產物,“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人類在本性上應是一個政治動物〞人的結合有兩種形式:一是兩性的結合,二是命令和服從的結合,即自然的統治者和自然的服從者的結合,而家庭是這兩種結合的最原始形式。3233第二節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國家〔城邦〕這個至善的社會團體的根本特征:一是國家〔城邦〕比其他社會團體〔家庭和村坊〕的規模大、級別高,它是“高級的〞、“完備的〞、“至善的〞社會團體,是社會團體開展的終點。二是國家〔城邦〕在性質上〔本性上〕同其他社會團體有原那么的區別。三是國家〔城邦〕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完全獨立性、自我滿足性和自我生存性。五、政體分類及其主張1、政體的概念“政體可以說是一個城邦的職能組織,由以確定最高統治機構和政權的安排,也由以訂立城邦及其全體分子所祈求的目的。〞2、政體劃分標準第一,根據執政者人數的多少;第二,根據統治所趨向的目的。3334第二節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據此,亞里士多德首先把政體分為正常政體和變態政體。所謂正常政體,指不問統治者人數,只要該政體是為城邦整體共同的善而組成并有效能的政體。它包括統治者為一人的君主政體、統治者為少數人的貴族政體,以及統治者為多數人的共和政體。變態政體又稱不正常政體或腐敗政體,它包括為君主私人利益而凌駕于人民之上的僭主政體,為富有者利益而凌駕于平民之上的寡頭政體,以及為平民利益而對富有者進行限制的平民政體。3、政體主張人的一切行為都有過度、不及和適中三種狀態,過度和不及是惡性的表達,而適中那么是美德的特性。與之相聯系,任何城邦都有極富、極貧和中產階級三個等級。應該實行中產階級治國3435第二節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4、政體演變的原因及解決的方法主要原因是人們對平等的理解和要求不同亞里士多保護各種政體和維持各種政體的主要方法六、理想的國家制度〔一〕國家的目的人們建立國家〔城邦〕的目的在于利益,在于保證城邦全體人的幸福生活,而這種幸福生活的內容是,每個人都能共有適量的財富、強健的體魄和高尚的道德?!捕硣业囊幠业囊幠1仨毷侵械纫幠R粋€理想的國家〔城邦〕應有良好的地理環境、適當的氣候、豐富的資源、適當的人口、優美的民族性格。3536第二節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三〕國家的職能理想的國家〔城邦〕其根本職能是滿足人們的六種需要,即食物、藝術、軍隊、財政、宗教管理以及裁判公共利益。〔四〕政體的要素亞里士多德提出任何政體都是由三個要素構成的,即議事機能、行政機能和審判〔司法〕機能?!参濉池敭a管理制度亞里士多德認為,城邦既是公民的組合,又是財產的組合,所以,必須建立適合的財產管理制度。城邦在財產上的組合有三種方式:或者歸公,或者不歸公,或者局部歸公。3637第二節亞里士多德的法律思想七、法治的概念、理論根底“良法〞和“普遍服從〞構成了亞里士多德法治觀的根本內核,其中,“良法〞是前提,“普遍服從〞是法治所要到達的一種狀態第一,亞里士多德法治理論的人性論根底——人類普遍存在惡性第二,亞里士多德法治理論的認識論根底——眾人智慧優越于一人智慧。37381、簡述柏拉圖政體分類及哲學王統治思想。2、簡述柏拉圖?法律篇?中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3、簡述柏拉圖“次優國家方案〞的歷史意義。4、簡述亞里士多德關于法律定義與特性的理論。5、簡述亞里士多德法的分類思想。6、簡述亞里士多德法治觀的主要內容和理論根底。38第四章古羅馬波利比、西塞羅和羅馬法學家的法律思想40第一節波利比的政治法律思想一、政體的起源及循環波利比繼承了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政體理論,把政體分為兩類:一類是純粹政體,包括君主政體、貴族政體和民主政體;另一類是腐敗政體,包括暴君政體、寡頭政體和暴民政體。他認為,各種政體都是自然的產物,都是按照自然本身的規律循環往復的。二、混合政體波利比認為,為確保政治的安定,防止政體的變動,防止政體變動中所帶來的損害,就必須把三種純粹政體(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共和制)所包含的長處結合起來。4041第一節波利比的政治法律思想波利比所謂的混合政體論實際上就是貴族主義政體論。三、國家機關之間相互制約平衡波利比理想的混合政體中的三種構成成分,實際上是同一個國家的三種職能機關,每個國家職能機關彼此密切聯系,又都具有對其他機關的某種牽制和限制,都不能行使排他的專制和越權的職能。4142第二節西塞羅的法律思想一、國家的定義和起源〔一〕國家的定義和特點國家乃人民之事業,但人民不是人們某種隨意聚合的集合體,而是許多人基于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結合起來的集合體國家具有四個特點:〔1〕國家乃是共同結合起來的集體,是一法人團體,而不是任何其他的集團;〔2〕國家權力來自人民,而不是來自上帝或其他神;〔3〕國家乃人民的事業,國家應依法對人民進行統治;〔4〕國家的目的有二,精神目的就是維護正義,物質目的就是保護公共的利益。〔二〕國家的起源根據西塞羅的分析,國家起源于人們的協定。他說過,人民共同體〔即國家〕是基于人們的共同需要、共同利益和共同法律認識而訂立的一項協定。4243第二節西塞羅的法律思想西塞羅還詳細分析了人們的這種共同需要和相互聯系、結合的過程。二、政體形式西塞羅從上述國家概念出發,詳細分析了歷史上三種傳統的政體形式及其各自的缺陷。這三種國家體制又是經?!拜喕亘暫汀把h變更〞的。只有這三種國家體制適當地混合而成的第四種國家體制特別值得稱贊。三、羅馬共和國的國家機構〔一〕執政官(官員)西塞羅在?論共和國論法律?中十分強調設立執政官(官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法律要寫上公民不僅要服從、聽命于官員,而且要尊重、熱愛官員;官員也要熱愛、尊重公民。4344第二節西塞羅的法律思想官員的職責在于領導和發布正確的、有意義的與法律相一致的政令。執政官要依法對人民進行統治,并給予人民正當有益的指導。官員權力的行使不能超過人民授權的范圍。〔二〕元老院元老院由所有官員組成,它有占卜、立法之權,它的決議具有法律效力,它有權任命官員、派遣使節、發布作戰命令。元老院要受監察官和護民官的限制。〔三〕人民大會人民大會是羅馬國家的權力機構〔四〕護民官護民官由平民自己推舉出10人組成,他們作出的決定和提出的法案對平民均應有效。4445第二節西塞羅的法律思想〔五〕監察官西塞羅提出羅馬共和國除設立上述五種國家機構外,還應設立裁判官、財政官、市政官、審判官和指揮官,等等。由上述五種機構加上這些官職組成和諧、嚴密的羅馬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它們之間要相互牽制、限制,保持平衡四、法律的起源及定義西塞羅認為法律源于自然。西塞羅把法律同人的本性、理性和神明的靈智統一了起來,把法律看做是“最高理性〞和“神明靈智〞,法律代表公正,不公正不能成為法律。五、自然法與制定法4546第二節西塞羅的法律思想〔一〕自然法是最高的法律,不可改變,它適用于所有時代,產生于任何成文法和任何國家形成之前。主要特點是:普遍性,永久不變性,不能取消,不能廢止。自然法的主要內容和要求〔二〕制定法西塞羅心目中的真正法律必須是:與自然相符合的法律;能夠區分正義與非正義界限的法律;對善良的事能夠予以保衛的法律。一個國家沒有法律,就必然變得毫無意義。西塞羅還指出,制定法的開展有一個過程,最初是把民族慣例用文字表達出來,就像古代的?十二表法?和圣法那樣?!踩匙匀环ㄅc制定法的關系4647第二節西塞羅的法律思想自然法是最高的法律,制定法必須接受自然法的指導,其合法與否要依自然法判斷?!菜摹匙诮谭?祭司法)六、法律原那么〔一〕平等原那么法律對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平等的,否那么就是違反自然法,而自然法又是不可違反的〔二〕公開原那么西塞羅主張無論是立法還是司法都應該公開,竭力主張取消表決秘密的法律。〔三〕罪刑相適應原那么西塞羅在論述官員收受賄賂應受懲罰時,提出應堅持罪刑相適應原那么。4748第三節羅馬法學家的法律思想一、羅馬法學家集團的形成及其地位羅馬法學家在立法、司法、執法等方面顯示了自己的特殊作用公元426年東羅馬皇帝公布?引證法?,使法學家對法的解釋正式成為羅馬法的組成局部。公元426年,東羅馬皇帝正式任命五大法學家,是公元426年由東羅馬皇帝在?引證法?中任命的,他們是:蓋尤斯,主要著作有?法學階梯?;保羅;烏爾比安,曾任羅馬皇帝的司法大臣,著有?羅馬法學注釋?;帕比尼安,曾任司法大臣;莫德斯蒂努斯。?法學總論?(亦稱?法學階梯?)是以蓋尤斯的同名著作為藍本,依照?查士丁尼新律?精神,參酌其他法學家著作改編而成,于公元533年問世。它被查士丁尼欽定為羅馬私法的教科書,具有法律效力。4849第三節羅馬法學家的法律思想二、法的概念羅馬法學家都是斯多葛派追隨者,他們不僅把制定法與自然法相混淆,而且把道德與法相混淆,認為“法是正義、公平、公正的表現〞。三、自然法、萬民法和市民法〔一〕自然法?法學總論?時,自然法的定義就更加全面和系統。該書明確指出:“自然法是自然界教給一切動物的法律。〞〔二〕萬民法指羅馬人與其他所有民族共有的法。按照羅馬法學家的定義,萬民法是“羅馬人與古代文明民族共有的或在同他們的關系中逐漸創立的標準總和〞。4950第三節羅馬法學家的法律思想〔三〕市民法市民法是純粹為羅馬人所特有的法律制度總和,是調整羅馬公民個人關系的法四、公法和私法這是羅馬法學家對法所作的另一種分類。公法是保護公共的利益的,調整政治關系以及國家應當實現的目的,是有關羅馬國家穩定的法律,如憲法、行政法、宗教法、刑法等;私法是保護私人利益的,調整公民個人之間的關系,為個人利益確定條件和限度,涉及個人福利。五、法的淵源在蓋尤斯看來,羅馬法的淵源主要有:法律、平民會決議、元老院決議、君主諭令、有權發布告示者發布的告示、法學家的解答。5051第三節羅馬法學家的法律思想第一,法律是由人民批準和制定的。平民會決議是由平民批準和制定的。第二,元老院決議是由元老院批準和制定的,它具有法律的效力第三,君主諭令是由皇帝通過裁決、告示或詔書制定的。第四,告示是那些擁有裁決權的人制定的標準。羅馬共和國的執政官擁有這種權力。第五,法學家解答是那些被允許對法加以整理的人的意見和見解六、私法理論〔一〕人法羅馬法學家們都提出并論述了人法,即私法主體理論。5152第三節羅馬法學家的法律思想〔二〕物法羅馬法學家所說的物法,是指權利的客體,所有權的取得、變更和區分,以及繼承、債務等內容。取得個人所有的方式所有權,是指物的所有人對其權利標的物直接行使的權利?!踩吃V訟程序法“一切訴訟由審判員或裁判員受理。〞訴訟可分為“對物的訴訟和對人的訴訟〞對人的訴訟是以請求給予某物或做某事為標的訴訟,叫做請求給付之訴。有些既是為了追回其物又是為了取得罰金的訴訟,叫做混合訴訟。除此之外,還有公訴,這種訴訟是歷代羅馬皇帝制定的法律規定的,用于一切圖謀危害皇帝和國家的人。公訴,一般說來任何一個公民都可以提起。5253思考題:1、簡述西塞羅關于法的定義和自然法思想。2、簡述羅馬法學家集團的形成及其地位。3、羅馬法學家是怎樣論述自然法、市民法和萬民法的?4、羅馬法學家是怎樣區分公法與私法的?5、羅馬法學家的私法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6、波利比的政治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是什么?53第二篇中世紀西方法律思想第五章中世紀西方法律思想概述
56第一節中世紀歐洲封建制國家的產生和開展一、歐洲封建制國家的產生和開展〔一〕中世紀早期這是封建制度和封建國家產生和形成時期,時間大約是公元5世紀至10世紀?!吧袷チ_馬帝國〞僅是形式,實權仍掌握在各封建領主手中。這個“帝國〞沒有統一的集權政府和成文法律,習慣法起著重要作用。〔二〕中世紀中期這是封建制度和封建國家的開展時期,時間大約從10世紀至14世紀。歐洲封建化的過程已經徹底完成,封建的政治、經濟得到相當大的開展。在政治上表現的主要特點是:封建割據,領主間相互是附庸和納貢效忠的契約關系。正是通過這種關系與最高領主——國王發生關系。5657第一節中世紀歐洲封建制國家的產生和開展公元13世紀末14世紀初,以英國國會的召開和法國三級會議的召開為標志,歐洲便進入等級代議君主制階段?!踩持惺兰o晚期這是中世紀歐洲的衰落時期,時間大約是從14世紀到英國1640年資產階級革命以前生產力的開展要求沖破封建生產關系的束縛,用新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代替舊的封建的生產關系,以促使生產力的更大開展。在政治上,封建主階級為了挽救即將滅亡的命運,必然加強統治,加強對農民的鎮壓和盤剝,加強封建政權的集權化和專制統治,專制君主制代替了等級代議君主制二、歐洲封建社會法律思想的主要特點在長達一千余年的歐洲封建社會中,神學主義的政治法律觀一直占據著統治地位,是通過教父學、君權神授、神法等理論來表現的5758第一節中世紀歐洲封建制國家的產生和開展〔一〕教父學公元2世紀至8世紀由一批基督教父〔如奧古斯丁等〕創立的。它的主要內容是創立和闡述基督教義1、三位一體說。2、創世說。3、原罪說。4、天國報應說,亦稱末日審判說?!捕尘龣嗌袷谡搰醯臋嗔碜陨系鄣氖谟?,因此,王權不受教權的支配?!踩成穹ㄗ匀环ê腿藶榉ǘ际巧穹ǖ呐缮家纳穹ā_@里所說的“神法〞實際上就是基督教圣經。15世紀、16世紀發生的宗教改革運動,其性質是反封建運動,并未完全沖破神學政治法律觀的迷網。5859第二節基督教和?圣經?一、基督教基督教是指崇奉耶穌基督為救世主之各教派的統稱。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以及其他一些小的宗教派別。羅馬統治者起初對基督教采取鎮壓措施。公元313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公布“米蘭敕令〞,成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公元1054年,東西教會分裂,東部“正教〞〔亦稱“東正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教權根本上附屬于東羅馬帝國;西部“公教〞〔亦稱“天主教〞〕以羅馬教廷為中心。教權與王權進行了長期斗爭。伴隨著資產階級興起和民族國家的形成,基督教中產生了許多支派。近代以來,基督教勢力在西方國家逐漸擴大。5960第二節基督教和?圣經?二、?圣經?〔一〕?圣經?宣傳不重今世、注重來世,輕視富人,扶弱助貧〔二〕?圣經?宣傳政治權力是上帝批準的〔三〕?圣經?宣傳人人在上帝面前平等〔四〕?圣經?宣傳財產公有〔五〕?圣經?宣傳守法6061第三節宗教改革運動中的政治法律思想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產生和開展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是16世紀資產階級在宗教改革的旗幟下發動的一次大規模反封建的社會政治運動,表現形式是對以羅馬教皇為首的天主教會發動猛烈沖擊。以路德為首的一派建立了適應君主專制的新的教會與教義,得到市民上層和一局部德國諸侯的支持。以法國人加爾文為首的另一派在日內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式的長老制教會。宗教改革運動推動了農民反封建斗爭,推動了資本主義的開展。6162第三節宗教改革運動中的政治法律思想二、路德和加爾文的政治法律思想〔一〕路德的政治法律思想1、對羅馬教皇“救贖〞理論的批判和對封建教會的統治和特權的抨擊。2、確認世俗權力高于教會權力。3、反封建的不徹底性〔二〕加爾文的政治法律思想1、政治統治權的絕對必要性。2、教政關系。加爾文認為,教會和政府都需要,因為它們都是上帝所建。教會要同政府聯系,要為政府效勞。3、政體。加爾文傾向資產階級的但又帶有濃厚封建色彩的貴族主義共和制度,即日內瓦式的共和制度。62631、歐洲中世紀政治法律思想的主要特點是什么?2、?圣經?中有哪些政治法律思想?3、路德有哪些政治法律思想?4、加爾文有哪些政治法律思想?63第六章奧古斯丁、阿奎那和馬西利的法律思想65第一節奧古斯丁的法律思想一、神權政治論奧古斯丁在?懺悔錄?中提出:“神是最高的主宰〞,“神是萬物之源〞,“神是最高的實在,最高的善,最高的愛,最高的美〞,“不僅是真理的表達者,而且是真理本身〞。他提出了“神恩說〞。這些就是他的教父學的體系、神權政治論的綱要。二、對“原罪說〞的發揮人生來就有社會性,上帝造人的時候本來是要使他們彼此平等和自由的,但由于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違背神意犯下了罪孽之后,本性遭到破壞。人類從其祖先那里繼承了一種墮落的本性,人生來就是有罪的。因此,人類社會存在著不平等和奴役,這是人類罪有應得。6566第一節奧古斯丁的法律思想基督教為人們追求神的至善提供了條件,只有信仰上帝的人方能得到救贖。奴隸地位是由法律規定的,奴隸今世是不能得救的,只有“忍耐把解救的希望寄托于來世〞,即使是基督徒成了奴隸,他也要服從奴隸制,要以愛心伺候他的主人,通過上帝的恩典可以獲得最終的精神自由。三、“神國〞與“俗國〞奧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提出并闡釋“神國〞〔即“上帝之城〞〕與“俗國〞〔即“地上之城〞〕的對立,這是他的神學政治法律思想的主題和核心。他從人類歷史存在著兩個相互競爭的社會出發,認為存在兩座城,而這兩座城的興起,是本于兩種愛好。地上之城起于愛自己,而藐視上帝;上帝之城起于愛上帝,而藐視自己。前者求自己的榮耀;后者那么求上帝的榮耀。6667第一節奧古斯丁的法律思想奧古斯丁還從國家的目的對二者進行了區分。國家的目的是提供現世生活所需的利益,如健康、平安、友誼及和平。由此,我們可以將“上帝之城〞理解為人們的精神生活世界,“地上之城〞可以理解為人們的物質生活世界。在奧古斯丁看來,國家乃是懲罰及救濟罪犯的一種社會制度。在原始社會,人是平等的,遵守理智和正義,但后來人那么趨勢于墮落,有犯罪和不正當行為,必須置于他人管制之下。世俗國家為世俗目的效勞,沒有真理可言;只有上帝之國擁有真理,在上帝之國完全代替世俗國家之前,上帝之國應在教會中得到實現,因此,教會權力應大于世俗國權力、國王權力〔一〕“神國〞“神國〞也就是“上帝之國〞、“上帝之城〞,生活在“神國〞的人,除神和天使以外,還有上帝的選民。但凡死后經過“末日審判〞升到神國的靈魂便可以得到永生,到達至善。6768第一節奧古斯丁的法律思想奧古斯丁所說的“神國〞就是基督教王國,最初表達在希伯來民族身上,后來表達于教會和基督教化的帝國上面〔二〕“俗國〞“俗國〞也叫“世俗國家〞、“地上之城〞。奧古斯丁認為,“俗國〞是建立在人的低級本質的、世俗的、飲食的和占有的沖動之上的,是一個由于社會交往而聯合起來的人群,是由家庭開展而來的。但凡不能升到天國而在人間受罪的人,只能生活在俗國,即使將來可以進入天國的人,也要先在人間接受鍛煉和考驗。奧古斯丁所說的“俗國〞實際是指撒旦王國,它的歷史起源于天使們不服從,這一王國在亞述和羅馬這兩個異教帝國得到表達。但是“俗國〞不能等同于現存的人類各種體制,也不能等同于邪惡的勢力。相反,“俗國〞乃是上帝指定的糾正罪惡的暴力手段。6869第一節奧古斯丁的法律思想〔三〕“神國〞與“俗國〞的關系“神國〞與“俗國〞又是不可分的,相互聯系的,對今世和來世的人們是共有的,只有在末日審判時,“神國〞與“俗國〞才能完全分開。奧古斯丁傾向認為,教會代表神國,他給予教會以特大的權力,把拯救人類進入神國的責任賦予教會。四、“神法〞與“人法〞〔一〕“神法〞〔或“永恒法〞或“自然法〞〕奧古斯丁所說“神法〞即“永恒法〞,就是最高的理性,“天主的法律一成不變,不隨時間空間而更改,但隨時代地區的不同而形成各時代各地區的風俗習慣〞,“要為每一時代制定相應的法令〞“神法〞的主要特點“神法〞的根本要求6970第一節奧古斯丁的法律思想〔二〕“人法〞“人法〞也叫“現世法〞,是“神法〞的派生物,它必須服從“神法〞的要求。人法的產生也是人類原罪的產物“人法〞是維護和平和秩序的一種手段,它通過對犯罪的懲罰來維護和平與秩序。人法的主要特點五、戰爭與和平“盼望和平是人的天性〞。為對抗壓迫、對抗侵略、進行復仇而戰是正義戰爭。7071第二節阿奎那的法律思想
一、人類的天然不平等和統治與服從關系阿奎那的政治法律思想的根本出發點是建筑在自然界和上帝相和諧一致的根底之上。他認為,根據上帝的安排,自然秩序中不平等是普遍現象,社會中也是不平等的。在社會中有三種服從:一是無罪狀態下的服從,二是為贖罪而服從;三是宗教的服從,這是最高、最終的服從?!暗匚惠^高的人,必須依靠上帝所規定的權能來向地位較低的人貫徹自己的主張。〞只有才智杰出者才享有支配權、統治權;才智低下、體力較強的人天生適合當奴仆,服從統治。阿奎那將人的天然不平等和服從的政治關系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奴隸式的,在這種情況下,主人為了自己的便利而使用仆人。其次還有另一種服從的形式,主人依靠這種形式統治著那些為他們自身的福利而對他服從的人們。這種服從是在犯罪以前便存在的。7172第二節阿奎那的法律思想
二、神權政治論神權政治正是阿奎那的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內容。他認為,上帝主宰一切,一切歸結為上帝。世俗的秩序必須符合上天的秩序,塵世生活必須依附于精神的生活,政治必須隸屬于宗教,國家必須服從教會,皇帝必須服從教皇,人法必須服從神法。三、國家的起源和目的阿奎那因襲并發揮了亞里士多德的家庭制起源說的許多觀點,認為國家起源于人的天然的“合群性〞。阿奎那強調國家的目的是倫理性的,是為了謀求人的“公共幸福〞,就是過一種有德性的生活,以到達享受上帝的快樂的目的。阿奎那還強調,國家要提供條件保證公共幸福,而這些條件就是,促使社會團結一致,豐富的物質條件,堅持以行善為目標,其中物質條件是最重要的。7273第二節阿奎那的法律思想
四、正義統治與不正義統治阿奎那繼承并發揮了亞里士多德的政體理論,認為人類社會應由政治統治這種控制力量來維護秩序。他按照政治統治的目的不同,將政治統治分為正義統治與不正義統治。正義統治有三,即平民政治、貴族政治和君主政治。不正義統治也有三,即暴民政治、寡頭政治和暴君政治。阿奎那認為,君主制是最好的政體。阿奎那認為,正義的政權所憑借的統一的規模愈大,這種政權就愈加有益;在非正義的政權下,情況恰恰相反如何防止君主制蛻化為暴君政治五、法的產生、性質、特點和目的7374第二節阿奎那的法律思想
〔一〕法律的產生法律產生于自然,是對習慣確實定和認可,法律有自己獨立的產生和開展的過程和歷史?!捕撤ê头傻男再|和定義“法是人們賴以導致某些行動和不作其他一些行動的準那么或尺度。法這個名詞由‘拘束’一詞而來,因為人們受法的拘束而不得不采取某種行徑。〞就是說,法是行為的準那么、是非的尺度?!胺刹煌夂跏怯赡墙y治一個完整社會的‘君王’所表達的實踐理性的某項命令〞;“法律不外乎是對于種種有關公共幸福的事項的合理安排,由任何負有管理社會之責的人予以公布〞。這就是說,法律是后天的產物,是在人類社會中產生和存在的。〔三〕法律的根本特點7475第二節阿奎那的法律思想
“法律有兩個根本的特點:第一個是指導人類行動的規那么的特點;第二個是強制力量的特點。〞法律的具體特點〔四〕法律的目的“法就必須以整個社會的福利為其真正的目標〞六、法的類型〔一〕永恒法永恒法就是上帝的理性這種法律具有兩層含義:一是神或上帝的理想,起源于神的智慧;二是上帝的施政方案,對宇宙萬事萬物的合理安排?!捕匙匀环ㄗ匀环ㄊ怯篮惴▽硇詣游锏年P系,也就是永恒法在人類社會的表達,是人類社會的法。自然法的內容7576第二節阿奎那的法律思想
自然法的最主要特點,一是它的普遍性;二是它的不變性〔三〕人法人法也就是人定法,國家制定的法律。它是按照自然法箴規對人類世俗事物的具體安排。人法的必要性法與自然法的關系人法的根本特點根據不同的標準對人法進行了區分強調人法在適用時必須對它進行解釋。一個君主的地位是超過法律的,然而按照上帝的要求,君主還是要受法律特別是神法、永恒法、自然法的指導和約束的。7677第二節阿奎那的法律思想
〔四〕神法“神法〞就是“神衹法〞,實際指的是基督教圣經,包括新、舊約全書。它是自然法的增益、神恩的禮物,自然法和人法的補充,是禁止各項罪惡的安排,是用來指導人類精神生活的。神法所以必要的理由七、法律的制定與實施要遵循的原那么重視法律的實施和遵守7778第三節馬西利的政治法律思想一、國家的起源和目的馬西利繼承了亞里士多德關于國家起源和目的的思想,認為國家是在家庭的根底上發生的。國家包含著世俗的、宗教的各種內容,是實現人類生活的各種機能的“活生生的存在〞。二、人民主權在馬西利的政治法律思想中有比較明顯的人民主權觀點。他認為,在每一個共和國中,最根本的政治權威并不是政府,而是人類的立法者,而人類立法者就是人民、全體公民。政府必須嚴格遵照法律來進行統治,而如果它膽敢違背法律,就該受到全體公民的懲罰三、政體形式馬西利的政體思想也是因襲亞里士多德的。7879第三節馬西利的政治法律思想馬西利強調,統治者最重要的品質在于深謀遠慮,就是實用智慧,它與道德上的德行乃是不可分割的。一個完美或文明的共和國,是由一群深謀遠慮的人進行統治,也就是貴族政體,比民選的君主政體更為妥當。君主政體是一種在家庭中比在完美的文明社會中更適宜的政權類型,而貴族政體只是在最有利的條件下才成為可能四、法律的概念及分類法律是由人民制定的,法律反映的是人民的意志。他強調法律乃是掌握權力的人所制定的,包含有懲罰的兩項要點,一是命令和制裁,二是立法者的意志及執行這種意志的權力。馬西利把法律分為兩類。一類是神法。另一類是人類法。他否認存在著一種真正名副其實的自然法,因為理性除了人類之外不知道有任何其他的立法者,因而所有名副其實的法律都只能是人類法。7980第三節馬西利的政治法律思想五、立法權與行政權馬西利非常重視立法權,并將它置于其他國家權力之上。制定法律的人必須是市民自己。全體市民決定什么事情應該做,什么事情不應該做,并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馬西利把人類立法者的權力,不是簡單地歸于全體公民,而是歸于“全體公民或者它的最強大或最優秀的一局部人〞,同時主張人類立法者賦予統治者的立法權應有一定的限度,統治者應該將自己意志歸于“人類立法者或任何其他人的意志〞。行政權力以屬于少數人為佳,堅決主張將立法權與行政權分開,分別由不同的國家機關行使。8081第三節馬西利的政治法律思想六、教會與教會法馬西利是作為宗教自由的保衛者而聞名于世的。他認為,強制異教徒或不信宗教者是不允許的,是不妥當的。教會法不是真正的法律,它不具有國家強制力,它只能對教會內部事務、對僧侶教士信徒具有拘束力,塵世中的事務要靠人類法來解決,人類法對全體公民具有拘束力。81821、奧古斯丁是怎樣論述上帝之城與地上之城的?2、奧古斯丁是怎樣論述神法與人法的?3、阿奎那是怎樣論述正義統治與不正義統治的?4、阿奎那是怎樣論述法的定義和特點的?5、阿奎那將法分為哪幾種類型?6、馬西利是怎樣論述人民主權的?7、馬西利主張建立什么樣的政體?8、馬西利是怎樣分析神法與人類法的?82第七章馬基雅維里和布丹的政治法律思想84第一節馬基雅維里的政治法律思想一、人性馬基雅維里認為,現世的人是不合人情、自私的動物,這種人只注意權力、名譽、功利和平安。他完全否認了道德和宗教的作用。他認為獲得成功、取得權力和名譽是人生的首要目的,善只不過是到達這一目的的工具。二、權力政治手段和軍事手段是他關心的唯一課題。在?君主論?中,馬基雅維里開始就把政治學同神學、倫理學割斷,他認為宗教也只不過是政治的工具。要實現意大利統一完全要靠暴力,要以殘忍的手段進行欺騙甚至背信棄義。馬基雅維里政治學的根本內容就是權力,政治就是權力、權術。8485第一節馬基雅維里的政治法律思想獲得權力要么是依靠他人武力或君主自己的武力,要么就是由于幸運或者能力。君主依靠什么維持自己的權力呢?一是靠法律,二是靠軍隊。三、政體馬基雅維里同古代學者一樣歷數了六種政體形式,其中君主的、貴族的、共和的是好的,而暴君政治、寡頭政治和民主政治三種是不好的。以上六種形式是按照一定的順序改變的。馬基雅維里在?論提圖斯·李維的前十卷?中推崇共和制,但由于意大利人的“德行〞缺乏,現在還不能實行共和國制,而只能實行君主制。馬基雅維里把君主國分為世襲的君主國、全新的君主國、市民的君主國、教會的君主國。8586第一節馬基雅維里的政治法律思想四、軍隊與法律法律與軍隊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極端重要的,是國家的主要根底和有效統治方法。首先,馬基雅維里認為,法律是人類獨有的統治方法其次,馬基雅維里認為,武力是另一種統治方法。再次,馬基雅維里雖然認為法律與軍隊是兩種必要的統治方法,但比較起來,他對軍隊更為看重一些,因為軍隊更起決定性的作用五、統治權術統治權術是馬基雅維里政治法律思想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講統治權術問題時,是從“人性惡〞出發的。“一個君主要保持自己的地位,就必須知道怎樣做不良好的事情,并且必須知道視情況的需要與否使用這一手或者不使用這一手〞8687第一節馬基雅維里的政治法律思想〔一〕贊揚和責難〔二〕慷慨和吝嗇〔三〕仁慈和殘酷〔四〕愛戴和畏懼〔五〕守信和無信馬基雅維里還告訴君主要懂得,世界上有兩種斗爭方法,一種方法是運用法律,這是人類特有的;另一種方法是運用武力,這是屬于野獸的,而君主要特別善于運用野獸的方法,他就應當同時效法狐貍和獅子。運用政治手腕的方法和范圍盡可不同,但目的是同一的,即新君的安定,國家的穩固。國家只應問什么是有效或有害的,而不應當問什么是正當或不正當的。8788第二節布丹的政治法律思想一、地理環境對政治的影響他認為,氣候、水量、雨量、土地、財產以及星宿等同政治制度有緊密的因果性,是政治制度的“母胎〞。法國的孟德斯鳩就深受布丹這種思想的影響,并將其發揮為地理環境決定論。二、國家起源及定義布丹認為,家庭是人類社會聯系的首要和關鍵的形式,國家最終是從家庭產生的家庭有兩個特點:一是它以私有財產為根底,二是家庭表達了合法權威和政府的完美的原型國家的產生帶有家庭的特點?!皣沂怯啥鄶导易宓娜藛T和共同財產組成的合法政府,并被以擁有最高權力及理智所支配的團體。8889第二節布丹的政治法律思想三、國家的政體布丹認為,國家的政體有三種:君主制、貴族制和民主制。布丹認為,劃分國家的政體的標準只能根據主權者人權的多少來定,主權者是一個人即為君主制,主權者是少數人即為貴族制,主權者是多數人或全體民眾即為民主制。他還認為,不存在單一的最高權力,就不存在秩序井然的國家。他認為,法國國王是政治組織首腦,議會只不過是國王的參謀。四、主權理論主權主權理論是布丹最早獨立作出的,是布丹對政治學的最大奉獻。8990第二節布丹的政治法律思想〔一〕主權的概念和特點布丹強調,主權是國家問題的核心,主權與國家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主權的性質和特點是:第一,它是最高權力、絕對的權力、它可以絕對地和完全地支配人們的財富、生命以及整個國家的權力。第二,它不受法律限制,因為主權者是立法者,所以不能受法律限制。第三,它是永恒的,不受時間限制,終身有最高權力的人才是真正主權者。第四,它是不能轉讓的權力。〔二〕主權的內容第一,立法權第二,宣布戰爭、締結媾和條約的權力。第三,官吏任命權。9091第二節布丹的政治法律思想第四,最高裁判權。第五,赦免權。第六,提出有關忠節、服從的權力。第七,貨幣鑄造和度量衡的選定權第八,課稅權?!踩持鳈嗟南拗剖紫?,主權應該受到自然法的限制。其次,主權應該受到社會契約的限制。再次,主權應該受到國家根本法的限制。9192第二節布丹的政治法律思想五、法律思想〔一〕法律的性質和作用布丹非常強調法律的強制性,并將其與正義分開。〔二〕法的分類布丹把法分為:1、自然法2、神意法。3、根本法〔三〕法律與習慣布丹既把法律和命令分開,主權者制定法律,其他官吏發布命令;又把法律和習慣分開。法律來源于主權者,習慣來源于人民,習慣只有由主權者認可才有法律效力,才有強制力。92931、馬基雅維里政治學的根本內容是什么?2、馬基雅維里是怎樣論述法律與軍隊的關系的?3、馬基雅維里統治權術的根本內容是什么?4、簡析“目的總是證明手段是正確的〞。5、布丹認為地理環境對政治制度有哪些影響?6、布丹是怎樣論述主權的概念和特點的?93第八章近代西方法律思想概述95第一節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生和開展一、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尼德蘭資本主義經濟開展在歐洲來說是最早的尼德蘭的資產階級革命是以反對西班牙統治者爭取民族獨立的戰爭形式進行的;尼德蘭的革命是早期的資產階級革命,是不徹底的革命,是以資產階級同貴族的妥協而告終的。尼德蘭資產階級革命不僅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開展,而且也促進了科學文化的繁榮。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圈地運動和資本主義經濟的開展造成大批農民破產,農民同地主對抗,資產階級同封建勢力對抗。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也增加了。所有這些矛盾激化的結果,終于在1640年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9596第一節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生和開展這次革命的大體過程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過程中,革命營壘內部出現了代表不同階級利益要求的政治派別。在這個時期也涌現出一批思想家,他們比較系統地論述了自然權利、社會契約、自然法和民約法、政府的起源及解體、分權、法治等理論,對后來資產階級法學的開展產生了較大影響。三、美國獨立戰爭北美人民反對英國殖民統戰爭的社會原因和階級根底美國獨立戰爭時期,在資產階級內部存在兩個政治派別:一派是保守派,也就是以漢密爾頓等人為代表的聯邦主義派,他們代表大資產階級和大種植園主的利益。另一派是民主派,以杰斐遜、潘恩為代表,他們代表小資產階級和一般工商業資產階級的利益。9697第一節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生和開展美國獨立戰爭前后的政治法律思想除表達在上述兩派各自的代表人物的著作和演說中外,還表達在官方的文件、宣言,憲法及其他法律文件中。在這些宣言和各州的憲法中所反映和表達的政治法律思想主要有:天賦人權思想、社會契約思想、三權分立與權力制約平衡思想和法治思想等。四、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1789年以前,法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專制國家,封建制生產關系占據著統治地位。當時法國社會存在著三個等級,存在著鋒利的階級矛盾和階級對立。9798第一節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生和開展資本主義經濟的開展,階級矛盾的激化,特別是1788年發生的農業饑荒,促使1789年爆發了公開的革命。這次大革命涌現出三個主要政治派別,即立憲派、吉倫特派和雅各賓派,經歷了三個開展階段。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是沿著上升路線行進的。其最主要原因是人民群眾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堅決徹底,同時,也由于革命前產生的啟蒙思想為這次革命做了充分的理論準備。9899第二節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西方法律思想的主要特點一、用理性主義來替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作辯護二、一般都采用自然狀態、天賦人權、自然法、契約論觀點分析國家和法律的起源與目的三、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提出建立理性王國的政治綱領四、系統地提出民主、自由、人權、法治、分權、人民主權等理論五、多數思想家傾向唯物論和無神論99100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產生的原因及特點是什么?2、為什么說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是沿著上升路線行進的?3、近代西方法律思想主要有哪些特點?100第九章荷蘭格老秀斯和斯賓諾莎的法律思想102第一節格老秀斯的法律思想一、法律的概念和分類法律所指示的,只不過是所謂正義而已,同時這個正義是消極的意義多于積極的意義,是強調法律標準的禁止性多于許可性,在格老秀斯看來,許可性的法律行為,只是“法律的沉默〞。其次,法律是與權力相互對應的概念法律從總的方面分為自然法和意定法〔意志法〕兩大類。其中,意定法包括神命法和人為法;而人為法又包括國際法、國內法和地域法;國內法包括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二、自然法格老秀斯是近代西方啟蒙思想家中第一個比較系統地論述理性自然法理論的人?!惨弧匙匀环ǖ母拍?02103第一節格老秀斯的法律思想自然法是正當的理性準那么,它指示任何與我們的理性和社會性相一致的行為就是道義上公正的行為;反之,就是道義上罪惡的行為〔二〕自然法的特性第一,自然法凌駕于人定法之上,是最根本的、起決定作用的第二,自然法是以人的理性為根底的?!踩匙匀环ǖ膬热萜湟?,不得觸犯他人的財產其二,把不屬于自己的東西和由此產生的收益歸復原主。其三,應當賠償由于自己的過錯而引起的損失其四,應當履行自己的諾言,執行和遵守契約其五,違法犯罪應當受到處分103104第一節格老秀斯的法律思想三、國際法國際法是“支配國與國相互交際的法律〞,它是各國普遍接受用以保持人類社會的法律,它的目的在于保障國際社會的集體平安國際法存在的前提是國家主權。國家主權是指國家的最高統治權,即主權者行為不受別人意志或法律支配的權力就是主權。?戰爭與和平法?一書,側重從戰爭的角度研究了國際法的相關問題格老秀斯在國際法領域中提出了一系列較為完整的原那么,對國家主權調整的關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104105第二節斯賓諾莎的法律思想一、自然法與國家和法律的起源斯賓諾莎在?神學政治論?一書中,首先從批判地研究?圣經?入手來研究自然法和法律起源問題。在市民社會和國家產生以前,人類曾經長期生存在自然狀態下,受自然法的支配。自然狀態下,人們為了享有天然的自然權利,就必然進行爭斗。人類之所以要建立國家和法律,完全是出于人性趨利避害的要求。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資產階級國家和法制那么是基于人性要求的必然結果。二、法律的定義、分類與法治原那么“律是人給自己或別人為某一目的立下的一個方案。〞他首先把法律劃分為自然法和成文法,前者反映“物理之必然〞,后者以命令形式反映人的目的。105106第二節斯賓諾莎的法律思想在此根底上,斯賓諾莎又將法律劃分為神法和人法——他的目的是為了論證人法的重要性斯賓諾莎重視人法,堅決地主張服從法律。法律是人的理性的產物,也是節制人的欲望所必需的,服從法律是使人們過理性社會生活的必然要求。三、天賦人權與思想自由、言論自由第一位把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作為天賦人權進行論證的思想家自由是人的本性的一局部,人們在訂立契約的時候,向共同體轉讓的僅僅是自由行動的權利,而不是也不可能是轉讓自由思想和自由發表言論的權利。政府力圖控制思想言論自由會產生的害處政府保障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好處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相對性1061071、格老秀斯自然法思想有哪些內容和特點?2、為什么說格老秀斯是近代國際法之父?3、斯賓諾莎如何論述國家和法律起源?4、斯賓諾莎怎樣論證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是天賦人權?107第十章英國霍布斯和洛克的法律思想109第一節霍布斯的法律思想一、自然狀態與自然權利〔一〕自然狀態霍布斯從人的本性、目的和動機出發來描述自然狀態,認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欲望得到滿足,但人在體力、智力、生理、教育和經驗上是有差異的,所以每個人的欲望不可能一樣人們到達目的和希望也是平等的,人們的目的是“自我保存〞。在自然狀態下人與人的關系就像狼與狼的關系,經常處于戰爭狀態造成爭斗的主要原因〔二〕自然權利自然權利就是“每一個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運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109110第一節霍布斯的法律思想主要內容應是人的平等權利、自由權利和生命保存權利。二、國家的起源和本質國家是基于契約產生的?!皺嗬幕ハ噢D讓就是人們所謂的契約。〞契約所以有約束力,不是由于契約本身,而是由于人們畏懼毀約后會產生的不利后果。國家是在人們轉讓權利、訂立契約的根底上產生的,目的是對外相互幫助抗御外敵,對內謀求和平。取得主權,建立國家的方式有兩種三、君主主權和政體〔一〕君主主權主權者權力是契約授予的,主權者不是訂立契約的一方,不存在違反契約的問題,主權者不可被推翻。110111第一節霍布斯的法律思想主權者的權力無限反對分權,主張集權,其主權論是君主專制主權論〔二〕政體主張按照掌握統治權人數的多少來劃分政體。竭力推崇君主制,認為君主制有三點好處導致國家解體的原因四、法的概念及特點“法律,普遍說來都不是建議,而是命令,也不是任何一個人對任何另外一個人的命令,而是專對原先有義務服從的人民發布的那種人的命令;至于國法那么只是加上了發布命令的人的名稱。〞法的特點法的作用首先是約束統治者。其次,法律保障自由。111112第一節霍布斯的法律思想五、自然法與民約法〔一〕自然法的含義自然法講的是一種義務,即決定或約束人們做還是不去做某種行為的義務?!捕匙匀环ǖ母緝热荨踩匙匀环ǖ奶卣鳌?〕自然法在人的內心范疇中具有約束力,但在人的行為中卻不是永遠有約束力?!?〕自然法是永恒不變的?!?〕自然法所要求的只是努力,努力履行這些自然法規那么的人就是實現了正義。112113第二節斯賓諾莎的法律思想〔四〕自然法與民約法的異同原那么、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維護和平,為了人們的自我保全,都有同樣的約束力,都是一種行為規那么。不同點在于:〔1〕來源不同〔2〕表現形式不同〔3〕實施方式不同六、犯罪與刑罰〔一〕罪惡與罪行〔二〕犯罪原因一切罪行都來源于理解上的某些缺陷、推理上的某些錯誤,或是某種感情爆發?!踩彻锖退阶铩菜摹承塘P113114第二節斯賓諾莎的法律思想懲〔刑〕罰即公共當局認為某人做或不做某事是違法的行為,并為了使人們的意志因此更好地服從起見而施加的痛苦。〞刑罰的特征懲罰可分為神的懲罰和人的懲罰在人的懲罰中,可以完全宥恕一種行為,取消其罪行性質的東西,只能是同時解除法律的約束力的東西。具體有五種在人的懲罰中加重懲罰的情況114115第二節洛克的法律思想洛克倡導的那么是理性為根底的自由主義。一、自然狀態和自然權利〔一〕自然狀態他把自然狀態描繪為一個完備無缺的自由狀態,不是放任狀態,而是有規那么可循的狀態,自然法調整和處理人們的關系和財產。自然法狀態有三個缺陷。人類從無國家到有國家,從自然狀態過渡到政治社會是必然的。〔二〕自然權利1、生命權2、自由權3、財產權115116第二節洛克的法律思想在上述三種自然權利的根底上,洛克又進一步引申出了對抗權〔革命權〕、同意權。所以,對抗權和同意權也是自然權利的組成局部。二、國家起源及國家形式〔一〕國家起源國家起源于契約,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國家起源于人們的協議即契約,人們協議建立共同體的目的是保障生命、健康、自由、財產的自然權利,防止受到侵犯,抵抗本社會內或本社會外對自由的侵犯和危害。強調人們協議建國放棄的只是局部自然權利,即放棄執行自然法、單獨處分違反自然法者的權利,而其他自然權利,尤其是財產權是不能放棄的。訂立契約組成共同體是個歷史事實而非虛構116117第二節洛克的法律思想〔二〕國家形式1、民主制2、寡頭制3、君主制4、混合制〔復合制〕洛克主張君主立憲制,堅決反對君主專制三、分權及自由〔一〕分權國家權力分為立法權、執行權和對外權。對外權實際上也是執行權,所以洛克的分權不是三權而是兩權。立法權是在執行權和對外權之上的最高權力,沒有經過立法機關的批準,任何人的任何命令都不能具有法律效力。只有四種情況可以限制立法權117118第二節洛克的法律思想〔二〕自由1、自由的含義2、自由與法律。自由須以法律的規定為約束,而不是隨意怎樣做都行。四、自然法及法治〔一〕自然法他更多地強調自然法是理性法,自然法是不成文的,除在人們的意識之外無處可找。自然法不僅存在并且是淺顯、易理解的自然法的制裁形式118119第二節洛克的法律思想〔二〕法治洛克積極倡導法治。他斷言國家必須以正式的法律統治,而這一法律必須經正式公布并被普遍接受他強調法律的執行,有法律而得不到執行等于無法律。法律一經制定,任何人也不能憑他自己的權威逃避法律的制裁五、刑法公民社會的刑事法規是從自然狀態下懲罰自然法破壞者的權力轉化而來。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主張正當防衛1191201、霍布斯是怎樣論述自然狀態和自然權利的?2、霍布斯的自然法的概念及內容是什么?3、霍布斯的法的概念及特征是什么?4、霍布斯是怎樣論述犯罪與刑罰的?5、洛克是怎樣論述自然權利的?6、洛克的分權說及其局限性。7、洛克是怎樣論述自由及其與法律的關系的?120第十一章美國杰斐遜、潘恩和漢密爾頓的法律思想122第一節杰斐遜的法律思想一、天賦人權觀(1)人人生而具有天賦的不可剝奪的權利,這些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2)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民成立了政府,因此該政府的權力是來自人民的委托。(3)如果政府違背了人民的意志,人民有權廢除它和成立新政府。二、人民主權論“政府的正當權力,那么系得自被統治者的同意〞。如果政府濫用這些權力,那么人民有權收回委托給政府的權力。三、分權與制衡理論主張三權分立,目的在于防止政府蛻化為壓迫人民的暴政機關;同時也為限制政府權力,主張實行地方層層分權。122123第一節杰斐遜的法律思想一個國家的權力或一個政府的權力,都來自于人民杰斐遜領導成立了美國第一個全國性政黨民主黨〔開始稱共和黨,后改為民主共和黨〕,逐漸形成了美國的兩黨制。四、法律思想1、強調人權法案的重要性。2、立法權屬于全體人民。3、法律必須根據形勢的需要進行修改。4、法律必須得到嚴格的遵守123124第二節潘恩的法律思想一、天賦人權論潘恩認為人生來就是平等的,并且具有平等的天賦權利。公民權利就是“人作為社會一分子所具有的權利〞。公民權利是以個人天賦權利為根底的,但行使公民權利光靠個人的能力還不夠,還必須和社會攜手合作。公民權利都是與平安和保護有關的權利人類應該是自由的,要求給所有的人以平等的權利,而不管他們意見如何分歧,國家在任何情況下都絕對無權迫害或處分不同意見堅持反對社會不平等,認為社會不平等的根源和根底是私有財產“人民主權〞和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思想124125第二節潘恩的法律思想二、國家的起源政府和社會有不同的起源,社會是由我們的欲望產生,國家是由我們的邪惡所產生的,前者使我們一體同心,積極地增進人們的幸福,后者制止、約束人們的惡行,消極地增進人們的幸福。三、政體把政體分為君主政體、貴族政體、民主政體、代議制政體。代議制是最可取的竭力推崇建立共和國,認為代議制最適合于共和國的政體形式125126第二節潘恩的法律思想四、憲法思想1、憲法的含義。2、憲法的主要內容。3、憲法與政府的關系4、憲法的制定與修改五、法治思想1、主張憲制2、強調法律的作用3、分權思想4、主張政府和人民都必須嚴格遵守法律126127第三節漢密爾頓的法律思想一、聯邦主義理論竭力主張在美國應該實行以三權分立為根底的共和制,取消邦聯,實行聯邦制,并在美國的憲法中規定下來。實行聯邦制的好處二、分權與制衡理論繼承了孟德斯鳩的分權理論,并根據美國的社會實際,提出三權分立、相互牽制平衡的主張。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這三種權力相互分開,分別由不同的人和局部來行使。1、立法權:主張立法權由參、眾兩院組成的議會來行使。參眾兩院除行使立法權外,還對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工作進行監督,對違法的成員進行彈劾。127128第三節漢密爾頓的法律思想2、行政權:主張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行政機關,實行中央集權,賦予總統廣泛的權力3、司法權:主張司法獨立,同時還要竭力擴大司法權三、法律理論政府必須采取法治原那么,制定法律并使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守,同時必須有國家強制力作為法律的后盾,對違法者必須實施制裁。法律不能太多也不能朝令夕改,必須保持穩定。1281291、杰斐遜的天賦人權觀的主要表現是什么?2、杰斐遜有哪些法律思想?3、試分析潘恩的天賦權利的概念。4、潘恩的憲法思想有哪些主要內容?5、潘恩是怎樣論述法治的?6、漢密爾頓是怎樣論述分權與制衡的?129第十二章法國孟德斯鳩和盧梭的法律思想
131第一節孟德斯鳩的法律思想一、法學方法論法學方法論是指把法學作為一門科學如何進行研究的學問?!惨弧撤▽W的比較方法法學的比較方法是指對不同國家法體系、法思想、法制度進行比照研究的方法論?!捕撤▽W的歷史方法這是指運用歷史的觀點和歷史材料進行法學研究的方法論。二、一般的法、自然法、人為法與法的精神〔一〕一般的法“從最廣泛的意義上來說,法是由事物的性質產生出來的必然關系,在這個意義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們的法……法就是這個根本理性和各種存在物之間的關系,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包頭職業技術學院《電影藝術解析視與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光谷職業學院《C#程序語言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工程職業學院《鋼結構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生物醫學光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西安全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建筑物抗震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旅游職業學院《vc程序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生兒疾病篩查健康教育
- 江西理工大學《新聞節目播音主持》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計算機組成原理與匯編語言程序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建設職業技術學院《網絡及其計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基礎會計練習題及答案
- 鞋廠制革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方案資料(2022-2023新標準)
- 消防應急預案流程圖
- 老年患者營養支持途徑及配方選擇課件
- 2022年最新小升初英語試卷(含答案)
- 二環庚二烯(2,5-降冰片二烯)的理化性質及危險特性表
- “轉觀念、勇擔當、強管理、創一流”對標工作整改方案
- 模具試模通知單
- 全科醫師培訓的全科門診主要內容教學
- 蘇州納米所綜合考試要點
- 離子交換設備設計計算(有公式)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