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對口腔解剖與生理的認識口腔古稱口齒,包括口、齒、唇、舌等組織結構。其中口又包括頰、腭、懸雍垂、口骨(頜骨)、頷(下頜部)、涎腺等部位。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具有攝食、咀嚼、味覺、吞咽、語言及保護等功能。一、口腔的解剖及部位名稱口腔為五官之一,屬九竅、七竅、陽竅、空竅。清·喻嘉言《寓意草》:“人身有九竅,陽竅七,眼耳鼻口是也;陰竅二,前后二陰是也。”《簡明中醫辭典》:“空竅,泛指體表的孔竅,包括九竅、汗竅、津竅、精竅。”《醫部全錄·臟腑身形上·臟腑門·脾》:“夫口鼻耳目皆為空竅。”口腔解剖包括口、齒、唇、舌四者。以往對口的解剖認識僅指今之口腔黏膜而已,而對頰、腭、懸雍垂、口骨、頜、涎腺等內容,則歸屬中醫喉科和中醫外科的范圍。為了臨床和學習的需要,現將過去屬于喉科和外科的這部分內容劃歸口腔之中,這樣既符合實際情況,又擴充了現代中醫口腔的內容,更有利于中醫口腔科的規范化。(一)口的解剖及部位名稱口的解剖,主要包括頰、腭、懸雍垂、口骨、頷、口腔黏膜和唾液腺等結構。1.頰與解剖學同名。位于頜面部兩側,形成口腔的外側壁。也稱頤。2.腭與解剖學同名。口腔的上壁,分硬腭與軟腭兩部分。硬腭:即腭的前部分,以骨質為基礎。軟腭:即腭的后部分,由黏膜及肌肉組成。別稱玉堂、天花板。3.懸雍垂與解剖學同名。位于口腔中軟腭后緣,懸垂如小舌狀的軟組織。4.頷即解剖學之下頜。5.口骨構成口腔的骨骼,包括上頜骨與下頜骨。頜骨又稱牙槽骨、齦骨。(1)上頜骨:同解剖學。(2)下頜骨:同解剖學。又稱地閣骨、頰車骨、下牙床骨、頦,俗稱下巴骨。6.口腔肌膜即口腔黏膜。7.腮腺同解剖學。位于兩頰后下方。8.舌下腺同解剖學。位于舌下。(二)齒的解剖及部位名稱齒,又名牙、牙齒、戶門,生長于牙槽骨內。人在一生中有兩副牙,即乳牙和恒牙。牙齒按所在部位分,分為上齒、下齒、前齒、后齒。牙齒的組織結構包括牙冠、牙根、牙床(牙齦、牙周膜、牙槽骨)等。1.乳牙共20個,出生后6~8個月開始萌出,2歲左右全部長齊。2.恒牙共32個。一般在6~7歲開始萌出并替換乳牙,到12歲左右基本替換完畢,長出28個牙齒,只有真牙萌出較晚。3.真牙:解剖學之第三磨牙,屬恒牙的范疇,一般在18~25歲左右萌出。亦稱盡根牙、智齒、盤牙。4.上齒:長于上頜牙槽骨內的牙齒。5.下齒:長于下頜牙槽骨內的牙齒。6.前齒:暴露于兩側口角之間的牙齒。7.后齒:位于前齒兩側的牙齒稱后齒。8.門牙:解剖學之切牙。9.虎牙:解剖學之尖牙。10.槽牙:解剖學之雙尖牙。11.磨牙:同解剖學。12.牙冠:指牙齒暴露在口腔中的部分。13.牙根:又稱齒根。指牙齒埋于牙槽骨內的部分。14.牙根尖:即牙根的尖部。15.牙床:包括解剖學之牙齦、牙周膜及牙槽骨。16.齒齦:又稱牙齦。是牙床周圍組織,分上齦、下齦。(三)唇的解剖及部位名稱唇,古作,與解剖學名稱相同。又名口唇、唇口、飛門。于口之前端,分上唇與下唇。1.上唇:位于口之上,與鼻底及頰部相連,中央為人中,人中之中為龍泉,人中之旁為虎須。2.下唇:位于口之下,與頦部相連。3.唇紅部:界于口唇內側黏膜與外側皮膚之間的部位,色澤紅潤,故名。稱唇四白。4.口角:古稱吻,指兩側口角。(四)舌的解剖及部位名稱舌,甲骨文中寫為“”,象形字也。又名靈根、心竅。位于口腔之中。舌之整個可活動部分叫舌體,舌體與咽喉相連部分稱舌根。舌體依照部位和組織結構不同分為舌根、舌尖、舌旁、舌中、舌肉、舌骨、舌下血管和舌系帶等部位,均與解剖學名稱相同。1.舌體:指舌的整個部分。又稱舌本。2.舌根:指舌之根部。3.舌尖:舌之尖端。4.舌旁:舌之兩側。5.舌中:又稱舌心,指舌之中心部分。6.舌肉:舌以肌肉為本,故稱舌肉。7.舌骨:同解剖學。8.舌下血管:主要指舌下靜脈。古稱舌系。9.舌系帶:同解剖學。古稱舌柱。10.舌乳頭:即舌表面黏膜上的絲狀乳頭、蕈狀乳頭、輪廓乳頭和葉狀乳頭。二、口腔的生理功能口腔連貫咽、胃,為胃系之門戶,有攝取食物,磨碎谷物;分泌津液,幫助消化;辨別五味,助發語音;張口、閉口,保護防御等生理功能。1、攝取食物,磨碎谷物:口主迎糧。飲食水谷入胃,必先經口腔攝取,并經牙齒的咀嚼加工,舌的轉動幫助,才能下咽入胃。故《普濟方·口門》說:“蓋五味入口。”《普濟方·牙齒門》又說:“齒為戶門,摧伏諸谷。”因脾主口、主肌肉,腎主骨,齒乃骨之余,故口攝取食物、磨碎谷物的功能有賴于脾氣健旺、腎精充沛。2、分泌津液,幫助消化:舌下金津、玉液二穴,是津液之泉,涎液由此而分泌。口腔攝取食物后,金津、玉液二穴分泌涎液,經舌、頰將齒嚼碎的食物進行拌和,起化生之變。涎液乃氣血所化,《素問·宣明五氣論》說:“五臟化液……脾為涎,腎為唾,是謂五液。”故口腔有幫助脾胃行消化之功能,這一功能與脾胃運化水谷,化生氣血的功能密切相關。3、辨別五味,助發語音:舌能辨五味、知五谷。《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心氣通于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靈樞·脈度》亦曰:“脾氣通于口,脾和則口能知五谷矣。”這一生理功能與心脾關系密切。舌為心之苗,心藏神主精神意識;口為脾之竅,脾主運化水谷精微。故心氣和平,脾氣健旺,則舌能辨五味、知五谷。口腔有助發語音的功能,主要靠口、齒、唇、舌的通力協作。《靈樞·憂恚無言論》說:“口唇者,音聲之扇也;舌者,音聲之機也;懸雍垂者,音聲之關也。”說明口腔內各組織互相配合協助,才能使語言清晰流暢。4、啟閉口腔,保護防御:口腔由頜骨構成支架,頜骨周圍有肌肉,它們既構成了口腔的外形,又能自由地進行張口閉口運動,從而完成吐、納、言語以及呼吸等各種功能。生理上,口腔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鄂州市2024-2025學年普通高中畢業班質量檢查語文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利津縣聯考2025屆初三下學期九月份統一聯考語文試題含解析
- 西安音樂學院《地球物理測井與生產測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醫藥英文文獻閱讀與論文撰寫》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淮北師范大學《影視動畫燈光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末質量抽測生物試題含解析
- 環境污染治理與大數據應用考核試卷
- 衛生服務機構財務管理的考核試卷
- 碳排放減少與綠色生活方式考核試卷
- 果蔬銷售終端服務技巧與禮儀考核試卷
- 中集集裝箱安全培訓
- 名著導讀郭沫若《鳳凰涅槃》
- 鋼便橋專項施工方案
- 管轄權異議申請書(模板)
- 撤銷強制執行申請書
- 明框玻璃幕墻計算書
- 人教版高一數學必修一各章節同步練習(含答案)
-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荷葉圓圓》教案
- 彩鋼板安裝合同書
- 2023-2023學年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雙十中學八年級期中數學試卷
- 刻蝕設備與工藝介紹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