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試題-冀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八年級語文試題-冀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八年級語文試題-冀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八年級語文試題-冀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八年級語文試題-冀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班級姓名得分

改正

3.默寫詩文名句,并在括號內的橫線上填寫相應的作家名。(9分)

(1)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樂,。(《醉翁亭記》)

(2)后來啊/鄉愁是/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余光中《鄉愁》)

(3),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4)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

,,。(魯迅《故鄉》)

4.請仿照例句的句式和所用的修辭方法,寫出你對“家”的感受。(3分)

例句: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遠征,那么家是一輛舒適的馬車,家是恬靜

的小巷,家也是永恒的驛站。

仿寫:如果,那么,

5.一位外國學生用不太熟練的漢語表達了他對中國古典詩歌的贊嘆。請你在空

白處填上更貼切的詞語替換“漂亮”一詞(每處不超過4字),幫他準確表

達自己的意思。(4分)

中國的詩詞很漂亮,語言漂亮,內容漂亮,形式漂亮,讀完的感受也漂亮。

二、閱讀(50分)

(一)閱讀《醉翁亭記》中的一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題。(11分)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6.解釋加點字,并翻譯整個句子。(3分)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翳:

譯文:

7.這段文字是對全文的歸結,下面對文章主旨歸納正確的一項是()。(1分)

A.表達“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的情懷。

B.揭示“醉”與“樂”的統一關系。

C.表達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D.寄托被貶后的抑郁心情。

8.這段文字用了很多“而”字,朗讀時應分辨輕重。指出下邊一句中“而”字

哪個是輕讀,哪個是重讀。(將序號填在橫線上)(2分)

人知從太守游而①樂,而②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A.輕讀B.重讀

9.這段文字描寫了暮歸之時山間夕照全景,請用自己的語言把這一景色描述出來。(3分)

10.這段文字緊扣一個“樂”字寫,用之樂襯托游人之樂,又用游人

之樂襯托之樂,曲折地表達了的心情。(2分)

(二)閱讀曾鞏的《醒心亭記》,完成文后各題。(13分)

醒心亭記曾鞏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歐陽公作州之二年,構亭曰:“豐樂”,自為記以見其名之意。既又直豐樂之東幾百步,得山之高,構亭曰:“醒心”,使鞏記之。

凡公與州之賓客者游焉,則必即豐樂以飲。或醉且勞矣,則必即醒心而望。以見夫群山之相環,云煙之相滋,曠野之無窮,草樹眾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聞,則其心灑然而醒,更欲久而忘歸也。故即其事

[1][2][3]下一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