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生態文明建設
這一章共講四個大問題一、當前生態和環境愛護面臨的重大問題二、可持續進展戰略與建設資源節省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三、實現經濟進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四、堅持生產進展、生活富有、生態良好的文明進展道路一、當前生態和環境愛護面臨的重大問題(一)當前我國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二)當前我國資源環境是制約經濟進展的重要因素(三)當前我國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1.我國自然資源嚴峻短缺2.我國生態環境和固體廢物的污染嚴峻3.我國生態環境退化嚴峻1.我國自然資源嚴峻短缺
〔1〕水資源短缺我國人均水資源擁有量2098m3,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資源擁有量的1/4;且時空分布極不均衡,2023年有2163萬人口、1969萬頭大牲畜發生臨時性飲水困難。據猜測,我國人口在2030年將到達16億的頂峰,全國實際可利用水資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資源開發難度極大,我國將成為嚴峻缺水的國家。同時,水污染不斷加重的狀況又導致我國水資源形勢不斷惡化。〔2〕土地資源短缺截至2023年,我國共有耕地18.2574億畝。有關專家認為,中國的耕地面積要以18億畝為戒備線,16億畝為生存線,只有保持足夠的耕地,才能解決和保證13億到15億人口的吃飯問題。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推動,作為農業生產資料的耕地,總有一局部要用于城市建設和非農產業,耕地資源短缺的沖突將日益鋒利。〔3〕礦產資源短缺我國45種礦產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種重要戰略資源人均擁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人均煤炭、石油和自然氣資源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60%、10%和5%。我國現有的45種主要礦產資源的儲量,能夠保證2023年供給的只有6種。我國主要礦產資源的對外依存度已由1990年的5%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并且這種趨勢還在進展。2.我國生態環境和固體廢物污染嚴峻〔1〕水污染不斷集中全國七大水系竟有一半河段存在嚴峻污染問題。污染物排放量大,江河湖海嚴峻污染。劣五類水質占40.9%,全國75%的湖泊消失了不同程度的富養分化。大量受到嚴峻污染的江河水流入大海,又對我國的近海海疆造成了污染。
〔2〕大氣污染較為嚴峻據統計,中國目前每年排放二氧化硫近2023萬噸,居世界第一位,煙塵1000多萬噸,工業粉塵1000萬噸左右。全國酸雨區面積已占國土面積的1/3,為全球三大酸雨區之一。北方地區沙塵暴有愈演愈烈并向南方擴展的趨勢。光化學煙霧、細顆粒物已經在城市密集地區構成嚴峻的區域性污染。大氣氧化性增加,能見度降低。全球空氣污染最嚴峻的十大城市,中國占了7個。
〔3〕固體廢物污染漸漸增多2023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為204094.2萬噸,比上年增加7.3%;排放量為710.7萬噸,比上年削減9.1%。中國的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億噸,其中1.5億噸垃圾露天存放,帶來嚴峻的空氣污染,人均年產廢舊物資400公斤,城市人均垃圾以8%~10%的速度增長,全國城市有2/3被垃圾環帶包圍。3.當前我國生態環境退化嚴峻〔1〕草原和森林退化嚴峻全國90%以上的自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堿化的面積達1.35億公頃,占草原總面積的1/3,并仍以每年200萬公頃的速度增加。草原超載放牧、亂采濫挖嚴峻,鼠蟲災難頻繁,狀況堪憂。依據2023年全國第七次森林清查結果,我國森林掩蓋率才牽強到達20%。我國森林掩蓋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位。人均森林面積0.145公頃,缺乏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資源的短缺顯而易見。〔2〕水土流失越來越嚴峻中國歷來是水土流失大國,我們的母親河——黃河就是因河水攜帶大量泥沙呈黃色而得名,而長江也有變為“其次黃河“的跡象。2023年,現有水土流失面積356.92萬平方千米,占國土總面積的37.2%。其中水力侵蝕面積161.22萬平方千米,占國土總面積的16.8%;風力侵蝕195.70萬平方千米,占國土總面積的20.4%。沙化土地面積達174萬平方公里,并且有擴展之勢。
資源環境對經濟進展具有雙重作用,假設資源豐富,環境優良就會保證和推動經濟進展。假設資源匱乏,環境惡劣就會影響和阻礙經濟進展,甚至會損害經濟進展。1、我國經濟進展所必需的45種礦產品有5種主要依靠進口解決,15種需局部長期進口。這種狀況直接影響和制約著我國經濟的進展。〔四〕當前我國資源環境是制約經濟進展的重要因素
2.生物資源的過量消耗和物種的大量消逝,減弱了工農業生產的原材料供給力量,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協調進展。3.我國近些年消失的“電荒”、“煤荒”、“水荒”和“油荒”不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而且制約著我國經濟進展。4.生態環境問題給國家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經濟增長的局部或全部都損失掉。經濟增長的局部或全部都損失掉了,這實際上也就嚴地影響了我國經濟進展。
二、可持續進展與建設資源節省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當前建設資源節省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就是要著力完善制度和加強體制建設。〔一〕可持續進展觀〔一〕完善有利于節省資源愛護環境的法律和政策〔二〕加快形成可持續進展的體制機制〔一〕可持續進展觀1987年,世界環境與進展委員會在布倫特蘭的領導下,出版了《我們共同的將來》,這份權威報告以豐富的資料,論述了當今世界環境與進展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處理這些問題的具體建議,系統地闡述了可持續進展的思想。1994年3月,中國政府編制公布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資源、環境與進展白皮書》,首次把可持續進展列入我國經濟和社會進展的長遠規劃,標志著中國政府對可持續進展理論和戰略確實認和對全球可持續進展的參與。布倫特蘭委員會把可持續進展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滿足自身需求的力量的進展。這肯定義包括如下兩個概念,一是需求概念,特殊是全世界窮人的根本需求應賜予壓倒性的優先權,這是可持續進展的主要目標;二是約束概念,強調技術狀況和社會組織對環境滿足眼前和將來需要的力量施加的限制。可持續進展突出強調的是進展,把消退貧困當作是實施可持續進展的一項不行缺少的條件。同時強調把環境愛護作為進展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局部,作為衡量進展質量、進展水平和進展程度的客觀標準之一。這是可持續進展區分于傳統進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可持續進展還強調人與人關系的公正性:一是代際公正,二是代內公正。〔二〕完善有利于節省資源愛護環境的法律和政策1.完善有利于節省資源愛護環境的法律。2.完善有利于節省資源愛護環境的政策。(三)加快形成可持續進展的體制機制1.建立和完善自然資源全部權主體制度2.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愛護制度3.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制度4.建立和完善節省資源和環境愛護的目標責任制和問責制。5.建立和完善節省資源和環境愛護的監視機制。1.建立和完善自然資源全部權主體制度自然資源全部權是指自然資源全部權人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自然資源及排解他人干預的權利。在我國,自然資源的全部權主體主要是國家、集體和私人。要建設資源節省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需建立和完善自然資源的全部權主體制度,以制度來保障國家主體、集體主體和私人主體對自然資源的全部權。2.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愛護制度長期以來,我國的環境制度都是著重對環境污染的預防和治理,卻輕視了對生態環境的愛護。這表現在相應的法律上尤為明顯,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幾十部,而對于生態愛護方面的法律則屈指可數。因此,我們必需加緊制定關于生態環境愛護的法律,使愛護生態環境從預防開頭,降低愛護本錢,取得愛護成效。3.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制度
生態補償制度,是社會生產不斷進展與資源環境容量有限之間沖突運動必定產物,它通過“資源價值論”的觀念評價生態環境資源的現實價值,運用政府調控與市場化的運作方式,讓開發、利用和破壞生態環境資源的人們支付相應的經濟補償,用于生態建設和環境愛護,以便為社會進展供給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和生存環境。“規劃”強調,要依據誰開發誰愛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4.建立和完善節省資源和環境愛護的目標責任制和問責制要實行強有力的環保措施,各級政府要切實擔當對所轄地區環境質量的責任,實行嚴格的環保績效考核、環境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級政府要切實擔當對所轄地區環境質量的責任,實行嚴格的環保績效考核、環境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嚴格節能減排一票拒絕。5.建立和完善節省資源和環境愛護的監視機制
健全環境監管體制,提高監管力量。實施排放總量掌握、排放許可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實行清潔生產審核、環境標識和環境認證制度,嚴格執行強制淘汰和限期治理制度。實行環境質量公告和企業環保信息公開制度,鼓舞社會公眾參與并監視環保。三、實現經濟進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糊涂地生疏和正確處理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進展的相互關系。必需把掌握人口、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進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生態文明。三、實現經濟進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一〕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二〕堅持節省資源和愛護環境的根本國策〔三〕堅持掌握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養是我國的根本國策。
(一)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1.正確生疏節省資源愛護環境與經濟進展的關系,才能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2.只有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才能抑制先污染后治理的弊端。3.只有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才能解決制約經濟進展的“瓶頸”。4.只有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才能轉變單純追求GDP增長的傳統進展觀。當前,要實現經濟進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生態環境優先的指導方針,充分生疏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的重要性。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的首位,就是說,當兩者發生沖突或沖突時,要把資源與生態愛護放在優先地位。1.正確生疏節省資源愛護環境與經濟進展的關系,才能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只有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才能抑制西方國家在工業文明中〝先污染后治理〞的弊端。2.只有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才能抑制先污染后治理的弊端只有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加大愛護資源和環境的力度,才能打破制約經濟進展的“瓶頸”。3.只有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才能解決制約經濟進展的“瓶頸”我們今日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就是要轉變單純追求GDP增長的傳統進展觀,更加留意經濟和資源環境的協調進展。4.只有把節省資源愛護環境放在經濟進展首位,才能轉變單純追求GDP增長的傳統進展觀〔二〕堅持節省資源和愛護環境的根本國策1.堅持節省資源和愛護環境根本國策的提出和主要內容2.當前堅持節省資源和愛護環境根本國策的主要舉措1.堅持節省資源和愛護環境根本國策的提出和主要內容節省資源和愛護環境的根本國策是依據我國的根本國情和適應經濟社會進展需要漸漸提出和實施的。(1)堅持節省資源和愛護環境根本國策的提出1983年我國政府第一次正式把環境愛護作為一項根本國策。2023年3月,胡錦濤同志在中心人口和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在“高效利用資源、削減環境污染,留意質量效益的根底上,努力建設資源節省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2023年10月,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資源節省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奮斗目標。
〔2〕節省資源和愛護環境根本國策的主要內容一是增加節省意識和環保意識。二是轉變居民消費方式,樹立綠色消費理念。三是進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四是提高科學技術水平,為環境愛護供給技術支撐。五是建立和完善環境準入、環境淘汰、排污許可等制度。六是建立長效機制,促進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可持續進展。2.當前堅持節省資源和愛護環境根本國策的主要舉措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堅持節省資源和愛護環境的根本國策。要建設生態文明,根本形成節省能源、資源和愛護生態環境的產業構造、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掌握,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堅固樹立。(1〕把建設資源節省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進展戰略的突出位置。〔2〕把建設資源節省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落實到每個單位和每個家庭。〔三〕掌握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養是我國的根本國策1.我國掌握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養根本國策的提出和根本內容2.當前我國面臨的嚴峻人口形勢要求堅持實施掌握人口的根本國策3.堅持掌握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養根本國策的主要舉措1.我國掌握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養根本國策的提出和根本內容
(1)掌握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養根本國策的提出和進展
1971年我國國務院首次把掌握人口增長的指標納入國民經濟進展打算。1975年,毛澤東指出:人口非掌握不行。為此中國政府制定了“晚,稀,少”和“提倡一對夫婦生育子女最好一個,最多兩個”的生育政策,全面推行打算生育。1980年,鄧小平指出人口政策是帶有戰略性的大政策。黨中心實行了嚴格的生育政策,“提倡一對夫婦生一孩”。1982年打算生育定為根本國策。2023年打算生育成為國家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打算生育法》。目前的政策是鼓舞晚婚晚育,城市和興旺的農村地區實行一胎制,中西部地區和欠興旺農村地區實行一胎半制,父母雙方均是獨生子女的和其他符合法律法規規定要求的可以生育其次胎。〔2〕掌握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養根本國策的根本內容。我國現行的打算生育政策的根本內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2.當前我國面臨的嚴峻人口形勢要求堅持實施掌握人口的根本國策〔1〕我國人口形勢照舊嚴峻我國在21世紀上半葉將面臨著最大人口規模的挑戰。人口總量頂峰、就業人口頂峰、老齡化頂峰將相繼到來。浩大的人口隊伍將嚴峻制約我國的經濟進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人口過度增長、環境惡化,影響著人類的生存進展〔3〕人口過度增長、消費需求增長,導致生態失調〔4〕人口增長過快直接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長過快、過多就會增加社會負擔,降低人們的收入,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掌握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根本國策的重要舉措
〔1〕掌握人口數量〔2〕提高人口素養〔1〕掌握人口數量嚴格的打算生育政策顯示出了巨大的成效,有統計稱,“1971—2023年間,由于實行打算生育,全國少生了約4億人,誕生率下降到1.8%,為家庭以及國家節省了74000億元撫養費。當前仍要堅持打算生育的根本國策,要穩定低生育水平。只有這樣才能掌握人口,實現抱負人口目標。
〔2〕提高人口素養。提高人口素養主要是提高人的身體素養和文化教育素養。為此,應在以下幾方面著力:一是樂觀提倡優生。使人口的優質遺傳基因得到進展,讓劣質遺傳基因受到抑制。二是高度重視和大力進展教育、科學技術事業,努力提高人口科學技術素養。三是進一步改善醫療衛生條件,擴大集體福利,保障婦幼安康。四、堅持生產進展、生活富有、生態良好的文明進展道路〔一〕生態和環境關系中華民族的生存進展〔二〕文明進展道路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由之路〔一〕生態和環境關系中華民族的生存進展
1.愛護好生態和環境是中華民族生存進展的重要根底2.愛護生態和環境是提高中華民族生存質量的重要保證3.愛護生態和環境是提高中華民族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4.愛護生態和環境是對愛護人類生態環境的重要奉獻人類的生存、連續和進展,與生態環境親密相關。生態環境的惡化不僅會破壞人類的生存條件,甚至會導致人類文明的消亡,我國有不少地區由于植被破壞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石漠化日益嚴峻,嚴峻的污染已對人體安康產生嚴峻的危害。無論是維系人們根本生存的淡水資源、耕地資源,還是支撐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礦產資源都嚴峻短缺。這一問題在“”期間將更加突出。一個和諧的人類社會不行能建在資源枯竭和環境惡化的生態根底上。我們只有走文明進展之路,大力愛護生態和環境,才能愛護中華民族生存和進展的根基。1.愛護好生態和環境是中華民族生存進展的重要根底愛護資源和環境是提高中華民族生存質量的重要保證。要提高中華民族生存質量就必需改善環境、優化環境。使我們使用的水、呼吸的空氣不受污染,使我們人均能享有必要的森林和草原面積,使我們能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一切都需要我們節省資源和愛護環境。2.愛護生態和環境是提高中華民族生存質量的重要保證3.愛護生態和環境是提高中華民族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當今世界,資源、能源短缺,競爭特別劇烈,誰把握了資源、能源,誰就會在國際競爭當中處于有利地位。我國資源、能源短缺,很多重要資源達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在這種狀況下,我們必需大力愛護和充分利用能源、資源,嚴禁亂開發和高消耗,才能保持和提高國際競爭力。4.愛護生態和環境是對愛護人類生態環境的重要奉獻
我國是資源大國,我們的草原面積居世界第一位,煤炭資源居世界第三位,生物多樣性居世界第三位,濕地面積居世界第四位。除此之外,還有不少資源在世界資源中的也占較大比例。總之,我國是資源大國,愛護好我國的資源和環境,就是對愛護人類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重要奉獻。(二)文明進展道路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由之路1.生態文明的內涵2.生態文明建設理論3.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4.正確生疏和處理生產進展、生活富有、生態良好的涵義和相互關系1.生態和生態文明生態是指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存在狀態。生態文明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面協調、持續進展的社會和自然狀態。從進展進程來看,生態文明是一種新的文明,是比農業文明、工業文明更先進、更高級的文明,它是人類文明形態和文明進展理念、道路、模式的重大進步,是對造成生態環境危機的工業文明的歷史超越。中共十七大把建設生態文明作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這是黨第一次將生態文明作為關系社會主義建設全局的戰略任務加以明確。2.生態文明建設理論一是關于建設生態文明的思想。建設不僅要進展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而且要進展生態文明建設。二是關于統籌人與自然和諧進展的思想。必需統籌經濟進展和愛護自然的關系,要科學生疏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愛護和優化生態環境。三是關于實施可持續進展戰略的思想。既要考慮當前經濟社會進展的需要,又要考慮子孫后代的進展需要。四是關于建設兩型社會的思想。必需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愛護的關系,加快轉變經濟進展方式,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科學進展的抓手,加快形成節省資源能源和愛護生態環境的產業構造、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五是關于走文明進展道路的思想。堅持以生產進展為根底、以生活富有為目的、以生態良好為條件,走生產進展、生活富有、生態良好的文明進展之路。實現社會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實現社會進步和人的全面進展。十七大明確提出到2023年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根本形成節省能源和愛護生態環境的產業構造、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循環經濟形成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比重顯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掌握,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樹立。〔1〕從思想意識上實現三大轉變:從傳統的“向自然宣戰”、“制服自然”等理念,向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轉變;從粗放型的以過度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的增長模式,向增加可持續進展力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進展模式轉變;從把增長簡潔地等同于進展的觀念、重物輕人的進展觀念,向以人的全面進展為核心的進展理念轉變。
3.建設生態文明的根本要求〔2〕著力抓好五項工作:一是樂觀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二是深化節能減排。三是大力進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四是切實愛護和修復生態。五是解決損害群眾安康的突出環境問題。胡錦濤同志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實質上就是要建設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根底,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進展為目標的資源節省型、環境友好型社會”。4.堅持生產進展、生活富有、生態良好的文明進展道路〔1〕堅持生產進展〔2〕實現生活富有〔3〕保障生態良好“進展是硬道理”。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進展,而進展首先是生產進展。3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已證明,只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才能使我國經濟建設高速、持續增長,只有不斷地解放和進展生產力,才能為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進展供給物質根底。離開生產的進展,地區差距問題、就業問題、貧困問題等根本無法解決,因此。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不能放松。〔1〕堅持生產進展生活富有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民的由衷愿望,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核心內容,也是以人為本的科學進展觀的本質表達。鄧小平同志在闡述社會主義本質問題時,將解放和進展生產力的最終目的定位在實現人民群眾的共同富有上。加快進展根本目的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小學校園消防安全教育
- 口腔早期矯正課件
- 畢業設計中期檢查
- 2025屆河北省正定中學高三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 2025合作協議保險合同樣本
- 交通安全主題教育
- 2024-2025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練習卷及答案
- 2024-2025蘇教版科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 2025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課標練習卷簡答題100題及答案
- 2025高中地理教師課標考試模擬試卷附參考答案
-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設計策略課件
- 中藥飲片出庫單
- 國開2023春《語言學概論》形考任務1-3+大作業參考答案
- 宿舍樓施工方案方案
- 甲醇-水精餾塔
- 中國話劇史專題知識
- GB/T 15544.1-2023三相交流系統短路電流計算第1部分:電流計算
- GB/T 90.3-2010緊固件質量保證體系
- GB/T 18799-2020家用和類似用途電熨斗性能測試方法
- 科技公司涉密計算機軟件安裝審批表
- GA/T 1369-2016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評估導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