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 古代埃及 分層作業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2023~2024學年)_第1頁
第1課 古代埃及 分層作業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2023~2024學年)_第2頁
第1課 古代埃及 分層作業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2023~2024學年)_第3頁
第1課 古代埃及 分層作業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2023~2024學年)_第4頁
第1課 古代埃及 分層作業 初中歷史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上冊(2023~2024學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古代亞非文明第1課古代埃及基礎鞏固【知識點1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1.下面是九年級某班同學制作的歷史學習卡片,其中有一處錯誤,該處是()文明名稱出現時間著名人物文明代表文明類型古埃及文明約公元前3500年圖特摩斯三世金字塔海洋文明A.文明代表 B.出現時間 C.著名人物 D.文明類型【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對古埃及文明的了解。據所學知識可知,尼羅河貫穿埃及南北,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在尼羅河下游陸續出現了若干個小國家,在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古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故A、B、C正確,不符合題意。古埃及位于尼羅河流域,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屬于大河文明(農耕文明),故D錯誤,符合題意。2.古埃及人把自己的國家稱為“黑色的土地”,有時也稱之為“泛濫之國”。古埃及人如此稱呼自己的國家是由于()A.古埃及完全處于沙漠之中 B.尼羅河漲落帶來肥沃的土地C.古埃及人都屬于黑色人種 D.古埃及位于肥沃的兩河流域【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尼羅河對古埃及文明的影響。由材料“黑色的土地”“泛濫之國”并結合所學可知,尼羅河貫穿古埃及南北,每年尼羅河定期泛濫,當洪水退去后,兩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農業生產,B符合題意。A與史實不符,排除;古埃及人稱自己的國家為“黑色的土地”是由于洪水之后兩岸留下的黑色淤泥,排除C;古埃及位于尼羅河流域,D錯誤,排除。故選B。3.在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古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當時,其統治范圍地跨()A.非洲、亞洲 B.非洲、歐洲C.亞洲、歐洲 D.歐、亞、非三洲【答案】A【解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古埃及版圖向北延伸至敘利亞和小亞細亞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游,向南擴展到尼羅河“第四瀑布”。敘利亞和小亞細亞交界處,以及幼發拉底河上游屬于亞洲部分,因此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的統治范圍地跨非洲、亞洲。故選A。4.古埃及人根據當太陽和天狼星在地平線上同時升起時,尼羅河就漲水的經驗,制定了太陽歷。由于需要測量尼羅河的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的兩岸土地,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計算需要,古埃及人發展了數學。這表明古埃及文明()A.受益于文明的交流互鑒 B.凝聚了順應自然的智慧C.以農耕經濟為本 D.是當時最先進的文明【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古埃及文明的科學和文化成就。由材料可知古埃及人制定太陽歷依據的是觀察到的自然現象,發展數學是因為需要測量尼羅河水位和兩岸土地,這些都表明古埃及文明凝聚了順應自然的智慧,故選B。題干僅提到古埃及人根據自然環境制定了太陽歷和發展數學,并未提及文明交流,排除A;從天文、尼羅河漲落方面不能看出古埃及以農耕經濟為本,排除C;D無法由材料得出,排除?!局R點2金字塔】5.古代埃及人組建了一支建筑團隊,從設計師到工匠、從工程隊隊長到普通工人,再加上形形色色的后勤人,大金字塔正是他們通力合作的成果。這從側面反映了古埃及()A.法制傳統源遠流長 B.社會經濟水平較高C.自然環境較為惡劣 D.王權逐漸走向衰落【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古埃及金字塔的修建所反映的歷史現象。由材料可知,古埃及已經出現了建筑團隊,其中有設計師、工匠、工程隊隊長、普通工人和后勤人,多樣的職業及其勞動成果——金字塔,都從側面反映了古埃及的社會經濟水平較高,B正確。法制傳統、自然環境和王權在材料中都沒有體現,排除A、C、D?!局R點3法老的統治】6.胡夫金字塔修建時至少有10萬人參加,花費了20年時間,意味著要對全國的人力物力資源進行大規模的組織和調用。這說明古埃及()A.文明走向衰落 B.成為強大封建帝國C.外族入侵嚴重 D.國王權力至高無上【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古埃及國王的權力。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墓,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調集了全國的人力物力資源,這說明國王的權力至高無上,因為只有國王權力至高無上才能調集全國的人力物力資源,D正確;材料沒有涉及文明走向衰落,排除A;胡夫在位時,古埃及還是奴隸社會,排除B;材料沒有涉及外族入侵,排除C。故選D。7.下圖建筑是某個古文明的象征。隨著時間的推移,此建筑越修越小。對這一變化理解正確的是()A.統治者開始重視民生 B.統治者思想趨于理性C.統治者權力逐漸衰落 D.統治者喜好別的建筑【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古埃及王權的衰落。圖中所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由“此建筑越修越小”及所學知識可知,這反映了王權的逐漸衰落。故選C。能力提升1.當尼羅河水量豐富時,古埃及經濟發達,政治穩定。反之,當尼羅河水量不能滿足農業需要時,古埃及經濟就會受挫,并間接影響政局,導致王權變動頻繁。材料強調的是()A.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B.尼羅河是古埃及文明的文化符號C.農業是古埃及文明的經濟基礎 D.自然環境影響古埃及文明的發展【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尼羅河對古埃及文明的影響。據材料可知,尼羅河水量的多少影響古埃及社會的發展與穩定,表明自然環境影響古埃及文明的發展,D正確。題干材料無法證明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排除A;“古埃及文明的文化符號”指的是古埃及的文明成果,尼羅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河流,不是古埃及文明的文化符號,排除B;題干強調的是尼羅河對埃及經濟和政治的影響,而不是強調農業的地位,排除C。2.“埃及因為有了文字,賬本和合同書才成為可能。法律文書可以用文字記錄下來,官員們可以上報文書給國王,國王也可以給官員們頒布命令。”這說明()A.古埃及的商品經濟發達 B.古埃及發明了楔形文字C.文字推動埃及文明發展 D.古代埃及官員精通法律【答案】C【解析】材料“埃及因為有了文字……國王也可以給官員們頒布命令”說明古埃及文字是其文明的重要部分,文字推動了古埃及文明的發展。故選C。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面壁畫發現于一位埃及書記官的墳墓,他大概生活在公元前15世紀晚期。從下往上看這幅壁畫,其用圖像的方式記錄了一次豐收的場景。在最下面一層,從左往右看,平民正用鐮刀收割麥子。然后,麥子被裝進用繩編成的籃子里運走。運麥子的人所經過的地方,有人在海棗樹下休息,有人用耙子耙麥子,為麥子脫殼。到了畫面的第二層,從右往左看,人們趕著牛去軋麥子,使麥粒和麥殼分離,然后將麥子揚起,使之隨風落下,從而將麥殼清除。接著人們把這些糧食送到書記官面前。最后,這些糧食被打包、裝船、運走。(1)從以上圖片和文字介紹中,你能獲取哪些歷史信息?(寫出四點即可)【答案】答題點:壁畫發現的地點,壁畫主人生活的歷史時期,壁畫中的生產者、生產工具、收獲的農作物,勞動的分工、收獲的過程等。【解析】三步分析法解題第一步:分析設問從以上圖片和文字介紹中(答題依據);獲?。芰σ螅?;歷史信息(答題方向)第二步:提取關鍵信息第三步:轉化答案發現于一位埃及書記官的墳墓壁畫發現的地點生活在公元前15世紀晚期壁畫主人生活的歷史時期平民正用鐮刀收割麥子生產者、收獲的農作物鐮刀、籃子、耙子等生產工具收割麥子……運走……趕著牛去軋麥子……送到書記官面前……被打包、裝船、運走勞動分工、收獲的過程據此及材料,從這幾個方面豐富、完善答案即可材料二在近3000年的法老時代,古埃及人始終保持著其民族固有的文化傳統,以象形文字為例,古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就創造了文字,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就已形成了完整的象形文字體系,象形文字對保持古代埃及文化的穩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古埃及人相信死亡只是來世的一種準備,最為重要的在于要把死者在來世所用的東西準備好,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古埃及一直盛行厚葬之風。在古埃及人的浮雕和繪畫作品中,人像造型必須遵照嚴格的側頭正胸式的基本法則,即表現人站立、行走時,頭和面孔必須以側面形式表現,雙肩和胸部以正面形式表現,而腳又是側面的?!幾粤詈裘鳌豆虐<拔拿鞯膫鹘y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埃及文明的特點?!敬鸢浮刻攸c:①傳承悠久;②厚葬風氣濃厚;③藝術自成體系?!窘馕觥咳椒治龇ń忸}第一步:分析設問根據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