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族聲樂問題研究
戲劇、歌劇和聲樂世界普遍存在著“正統字”的藝術訣竅。于是,認為要唱得出色,就是要“字正腔圓”,并把它作為演唱的標準來看。至于演唱者呢?對字正腔圓卻各有各的理解,有的同志還不求甚解地糊里糊涂的引用或宣傳。某些同志在介紹經驗、寫文章的時候,更搬出了字正腔圓來作為主要“訣竅”來談,似乎字正腔圓達到了,演唱就算上乘了。那末,什么叫“字正”呢?根據邏輯來談,正的對立面是不正,是歪,斜、曲、傾、倒、偏、等等之謂;從語音學概念來談,似乎沒有正與不正的名詞,而只有字音是否準確,調值(聲調)是否準確,輕聲、重字、變調是否合乎語言規律等等。所以,“字正”只不過是一種形容詞而已。再在歌唱藝術的要求來看,(也包括念白藝術)字音準、調值準、變調合理,這是最最起碼的要求。好象低幼兒童學說話一樣,要求準就行,因為準了,能讓聽眾懂了,這僅僅是第一步。第二步呢?演唱藝術與日常生活中的講話不同,要求要高一點,有藝術性,要在字音清楚的基礎上,把每句話的邏輯重字與感情重字相區別,突出感情重字(又名特意重字)處理幾組邏輯重字的熟重(又稱節律重字),再把虛詞、語助詞一筆帶過,這是第二步。第三步呢?則要把每句中中心思想通過語氣的徐疾、起伏、重要字的子母音寬實結合的程度表現出來,即要唱念得更生動一點,這是第三步。第四步呢?聰明演員會在體會角色,深挖內心感情,捕捉言外之意,通過唱念來制造意境,渲染感情,刻劃性格、用非常有魅力的聲音,使“字里傳情,字里含形”。能使聽者不見其人,而聞其聲已在頭腦中能見到栩栩如生般人物的形象,且會與人物同呼吸、同冷暖、同命運。發揮語言藝術、歌唱藝術的最高性能。它的全過程是:字音準確清楚,重字突出明了,語氣生動自然、字里傳情含形。更有寓不盡之意于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再一方面,歌唱的語言,不一定字字都準,為了藝術上需要及字音美聽或更帶音樂性,可以把某些字念成另外的字音,如古老戲曲中之有“上口字”、某些曲調中為了感情的需要、曲調的流暢,故意“倒字”、“倒聲”、“倒重字”、“倒音節”,這些“不正”的音恰恰是藝術上最需渲染夸大的關鍵之處,如果按照“字正腔圓”的要求,只能把藝術性降低,感染力削弱。在我國傳統唱法的許多論著中,也大量地談到了感情與字音的關系。例如明清時代李漁,在《閑情偶寄》中說:“口唱而心不唱,口中有曲而面上身上無曲,此所謂無情之曲,與蒙童背書,同一免強而非自然者也。雖腔板極正,喉舌齒牙極清,終是第二第三等詞曲,非登峰造極之技也。”因此,再看目前有多少歌者,只把樂譜中規定的音符、節奏唱出,字音很清楚,字字句句都能給人聽懂,他們與背書又有何不同之處,因為“字正”兩字蒙住了他們的雙目,而忽略了“曲情”、“字情”。雖然,字情是局部的,但曲情是由許許多多局部的匯合才組成。“一聲唱到融情處,毛骨蕭然六月寒”,內中必包括“字里傳情,字里含形”(形是人物形象或意境,或音樂形象在某個字音中的體現)因此,在傳統唱法里有這樣一句話“準于情,生于字,發為音腔”,也即是說情感常常要通過字來傳達出來,讀者不妨試試,在同一字的不同感情支配下,可以念出喜、怒、哀、樂、憂、驚、恐等等感情,這難道只求“字正”(準)所能獲得么?所以會產生“字正腔圓”這個藝訣,是因為昆曲在后世走上了凝固的道路,某些文人在填詞作曲時,只講究“以字行腔”“準于四聲而行腔”,把音樂降低為字音的附屬所致。而高明的昆曲作曲者,卻以“曲情”為前提,用情感來支配字音,如清代徐大椿在《樂府傳聲》中說:“先明曲中之意義曲折,則啟口之時,自不求似而自合,若世之止能尋腔依調者,雖極工亦不過樂工之末技,而不足語以感人動神之微義也。”這里“語以感人動神”說出了語言藝術性的最高目的。值得深思。為此,“字正”,絕不是演唱藝術的最高標準,也不是什么字都要正,更不是什么“中國聲樂藝術特點及傳統”,(外國歌唱也要把字音清楚作為基礎性技巧的)它是屬于聲樂藝術訓練中最起碼的開卷明義第一課性質的知識。對于“腔圓”這兩個字的理解,它比之“字正”還要難以理解,帶有一些紛雜的因素。下面也不妨來姑妄言之。首先從“腔”字的釋義來談,這是有許多不同含義可以解釋的,有把曲調也稱腔的,如“唱腔”、“行腔”、“高腔”、“低腔”、“長腔”、“腔調”等等;有把潤腔稱作腔的,如“筐格在曲,色澤在于腔”、“字領腔行,腔隨字轉”、“花腔”、“有調無腔”等等;有把樂曲源流歸屬稱作腔的,如“九腔十八調”、“二黃腔”、“西皮腔”、“梆子腔”等等;有把生理器管稱作腔的,如“鼻腔”、“喉腔”、“胸腔”、“頭腔”等等。諸如此類,似乎是可以各取所需地去理解。再把“圓”字來釋義,那純是一個形容詞,可以用于“圓滑”、“圓潤”、“圓渾”、“圓滿”、“圓熟”等等,如果把兩個字聯系起來看“腔圓”,那末,可以解釋“曲調圓滑”、“潤腔圓熟”、“發音圓潤”、“聲音圓滿”等等,更是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地去理解。但既指演唱而言,那末排除曲調因素,也尚有唱法上潤飾可解釋以及發聲上圓潤可解釋兩種。或者是籠統地泛指。但目前聲樂界所指“腔圓”,又似單指發音而言。再在發聲共鳴等的最高任務說,圓潤、圓滑、圓熟等等也并不是它的最終的目的。而是一種藝術的手段,讓聽者感到圓潤、圓滑、圓熟后,引起“動聽”,然后在初步得到“動聽”之后,還需要再進一步“動情”、“感人”、“化人”。為此,需要有一個“曲情”來主宰。要唱出豐富、真摯、充沛的情感,才能達到上述目的。藝訣中也有“不唱無情之曲,不為無情之唱”、“聲為情役,腔為情設”、“情之所至、音之所生”。更如清代徐大椿所云:“蓋聲者眾曲之所盡同,而情者一曲之所獨異,不但生旦丑凈、口氣各殊、凡忠義奸邪、風流鄙俗,悲歡思慕、事各不同,使詞雖工妙,而唱者不得其情,則邪正不分,悲喜無別,即聲音絕妙,而與曲詞相背,不但不能動人,反令聽者索然無味矣!”他進一步說明了聲音與感情的主屬關系,因此說,聲音的圓潤是要講究的,但絕非歌唱的最高目的。再在“潤腔”方面說,它是演唱藝術中絕不可少的,猶如骨骼之外尚有血肉皮毛發膚之設,不致象個癟三。它也是以情為中心的給潤飾、烘托、渲染、補充、豐富以彌補曲調表達感情之不足,調整字音與曲調的矛盾,刻劃性格及意境的襯托。它雖不可能獨立地存在,但卻有烘云托月,與曲調相輔相成的作用。所以,元代燕南芝庵講究“揾簪”、“擷落”等,(揾簪指裝飾,落指長音時有種種不同的迂回)明代王驥德更闡明了“色澤在于腔”(指潤腔),昆曲中更有“豁腔”、“疊腔”、“擻腔”、“橄欖腔”、“嚯腔”、“腔”、“滑腔”;京劇中也有“嗽音”、“疙瘩腔”、“顫腔”;河北梆子也有“砸夯腔”……大約有四十種之多。這些唱法上的用腔,從功能上看,大致有調整字音四聲的、處理力度變化的、純粹裝飾美化的、反映地方(民族)風味的、表現性格特色的、表現感情的等等。但是主要的都是圍繞著曲情而進行,使感情的表現達到維妙維肖,淋漓盡致。對于潤腔的設計,不是由作曲者規定,而由演唱者在二度創造中自己去發揮,有的人有調無腔,當然是不懂得曲外尚有腔的道理;有的人只會用習慣的幾種腔,那也是單調和膚淺的唱法;有的人不管什么感情,濫用各種各色的腔,造成畫蛇添足、嘩眾取寵、華而不實的傾向,這些都是不良的。一個好的演唱家,對于潤腔的應用上,必是“曲外有腔,恰到好處,腔無虛設,腔為情役”的。所以,對于潤腔,并不是“腔圓”兩字所能包括,并且也殊難用“腔純”、“腔豐”、“腔佳”、“腔滿”等等來形容。綜上所述,對于“腔圓”兩字的含義是極不明確的。即使照“聲音要圓潤”來說,要求又太低,忽略了曲情是主要的原則;如果說“潤腔要圓熟、要圓滿”,又未切中要害,或有玄虛之感,故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把概念都弄得模糊了。如何用科學的方法來對待演唱藝術中的術語、行話、藝訣,是對于民族遺產清理中的重要一環,務必要達到它的準確性。對不準確的應于澄清,對不恰當的或玄虛的,則應加以補充,對無益的則要淘汰。最后建議把“字正腔圓”作為初學者獲取演唱技術基礎時形容詞來處理,并應說明它的片面性及玄虛因素的存在,更不應該作為演唱藝術最高標準來看待;或者作為民族唱法的經驗來介紹。我們要求演唱上達到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園藝師考試土壤質量與管理試題及答案
- 園藝師職業發展趨勢探索試題及答案
- 買地板簽合同樣本
- 農業實踐活動帶來的啟示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業職業經理人考試知識結構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西安外事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一套
- 2024年花藝師考試考點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西安外事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考試題庫新版
- 2025年西藏那曲地區單招職業傾向性考試題庫完整
- 2024年花藝師考試作品選擇注意事項試題及答案
- 小兒川崎病護理查房課件
- 銀行流動性風險報告
-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研究生政治課程)復習重點
- 《行吊操作規程》課件
- 自然辯證法期末考試打印版
- 蘇洵《六國論》與蘇軾《六國論》、蘇轍《六國論》比較閱讀(附答案解析與譯文)
- 韻達快遞勞動合同
- 普通心理學(第六版)
- 衛健系統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專項行動工作方案
- 三年級音樂上冊 《法國號》課件教學
- 鄉鎮(街道)財政運行綜合績效評價報告及自評指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