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1—2012年度實習報告姓名:楊偉博學號:2009072015班級:水工0908地點:湖北宜昌、荊門學校:黃河水利學院水利系指導老師:王飛寒張夢宇劉光言實習時間:2011-05-18———2011-05-30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毛澤東目錄TOC\o"1-3"\h\u1786第一章三峽工程 725108第一節三峽工程概況 715729一長江三峽水利樞紐位置基本資料 726827二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基本資料 725626第二節長江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及可行性研究 86411一三峽工程在長江流域規劃中的地位與作用 826826二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綜合經濟評價 917478四三峽工程技術上可行性論證 1220060五水庫淹沒與移民安置可行性研究 139323六環境影響評價 1410101七國家承受能力及物價上漲對經濟分析 1410273一壩址的選擇確定 1531857二大壩的樞紐布置 1624948第四節施工導流方案 187620一導流明渠的施工組織 1813116二流明渠的三大工期 2111855第五節主體工程施工 2131378二土石方的施工可行性研究 2219839第七節峽工程建設管理體制 287434第八節三峽工程建設的思考 3118215一三峽后續工作 3127012二處理將引發的地質、生態等安全問題 318060中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大事時刻表 3226844第二章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 3417304第一節葛洲壩水電站的基本資料 3425789第二節葛洲壩的通航標準 3511119第三節葛洲壩的修建背景 3524162第五節葛洲壩施工布置 3924610第六節葛洲壩施工技術的可行性 4115371第七節葛洲壩的工程效益 4312804第九節葛洲壩工程的重大意義 4527502第三章隆水利樞紐工程 47989第一節興隆水利樞紐簡介 4726742第二節興隆水利樞紐工程管理 5032043第三節勞動競賽等文化活動 5321244三峽實習總結: 55三峽五級船閘泄洪孔五級閘門灌流式水輪機第一章三峽工程第一節三峽工程概況一長江三峽水利樞紐位置基本資料因為長江干流三段峽谷河段而得名。三峽全段長月200Km,上期四川奉節白帝城,下迄湖北南津關,有翟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選定的壩址為于西陵峽的三斗坪鎮,壩址地質條件優越,基巖為完整的花崗巖,(閃云斜長花崗巖)地形條件也利于布置水利樞紐建筑物和是工程場地的布置,是以個理想的高壩壩址。選定的壩軸線坐岸的壇子嶺及右岸的白巖尖之間,并穿過中間的中堡島,該島的左側是主和槽,右側為支溝,(稱后河)經國務院審查并報告全國人大審議通過的三峽工程放案是:水庫正常蓄水位為175m(相對于吳松基面,一下均同)初期蓄水位為156m,大壩高程185m;“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一級開發”系指從三峽到重慶之間的干流只修建三峽工程一件水利一級工程;“一次建成”指工程按合理工程一次建成,不采用有些大型工程初期先按較小規模建設后擴建的方式;“分期蓄水”指樞紐建成后水庫運行水位分期抬高,以緩水庫移民的難度,并通過初期蓄水位的運用泥沙淤積的實際觀測資料驗證泥沙試驗研究的成果;“連續移民”則指移民分批不分期,連續搬遷。二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基本資料三峽工程正常蓄水位175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為145m,枯季消落最低水位155m相應的總庫容、防洪庫容和興利庫容分別為393億m3、221.5、165。工程建成后,可將荊江河段的十年一遇提升到100年一遇,遭遇到一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時,輔以分洪措施課防止毀滅性的災害,發電方面,可安裝單機容量為70萬kW的水輪發電機組26臺,總裝機容量1820萬kW,年發電量為847億度,對緩和華中、華東、川東地區能源緊缺下的情況有重要的作用。航運方面,可改善長江特別是川江渝宜段(重慶至宜昌)的航運條件,對促進西南與華中,華東地區的物資交流和發展,長江航運事業具有積極的作用。還具有巨大的養殖、旅游等方面的效益,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效益顯著的綜合水利樞紐,是治理長江的一項關鍵工程。三峽工程由大壩,水電廠房、通航建筑物等主要的建筑物組成。選定的樞紐布置方案是:泄洪壩段位于河床中部,即原主河槽部位,兩側為電站壩段,及非泄流壩段,水電廠房為位于電站壩段后,另外在右岸留有擴機的地下廠房位置。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為175米,大壩壩軸線總長2309.47米泄流壩段總長為483米,設有23個7*9米的深孔,和22個表孔,深孔和表孔的高程分別為90m和158m做廠房安裝14臺水輪發電機組,右廠房安裝12臺,地下6臺。永久船閘為雙線5級連續梯形船閘,閘室有效尺寸為280m*34*5可通過萬噸級船船隊;升船機為單線一級垂直升船機,乘船箱的有效尺寸為120米*18米*3.5米可通過一條3000噸的客船另外施工期的臨時船閘一座,有效尺寸為240*24*4第二節長江三峽工程可行性論證及可行性研究一三峽工程在長江流域規劃中的地位與作用——興建三峽工程的必要性1959年所編制的《長江流域綜合利用規劃要點報告》和1988年完成的修訂補充報告,都論證并肯定了三峽工程在治理開發長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推薦作為近期開發的重點工程,其主要任務是解決長江中下游、特別是荊江河段的防洪;向華中、華東和川東地區供電;同時還可以顯著改善川江的通航條件。長江中下游地區,有耕地9000余萬畝,人口7500萬,是我國重要商品糧棉油基地,又是工商業較發達的地區。由于地面高程普遍低于洪水位數米至十數米,歷史上洪災頻繁而嚴重。建國以來,進行了大規模的防洪建設,完成了加高加固堤防土石方30余億m3,興建了荊江分洪等分洪工程,安排了一批分蓄洪區,修建了丹江口等有防洪作用的支流水庫,目前正繼續實施1980年制定的以防御1954年類似洪水為目標的平原防洪方案。上述方案完成后,干流堤防能防御10-20年一遇洪水,其中荊江河段只能防約10年一遇洪水。超過這一標準時,需運用分蓄洪工程,犧牲局部,以保重點。但分蓄洪損失很大,如遇類似1954年洪水,需分蓄洪約500億m3,淹沒農田約1000萬畝。特別是荊江河段,采取分蓄洪措施后,也只能勉強通過技城洪峰流量75000-80000m3/s。自1153年以來,宜昌洪峰流量大于80000m3/s的有8次,其中1860和1870年洪水,宜昌洪峰流量分別約為92500和105000m3/s,枝城洪峰流量均在110000m3/s左右。若這一類特大洪水再現,必將在荊江南岸或北岸潰堤,造成大面積農田和城市被沖毀、大量人口死亡的毀滅性災害。經反復論證,除興建三峽工程外,尚無其它切實可行的對策。三峽工程地理位置優越,可控制荊江河段洪水來量95%,武漢以上洪水來量的2/3左右。三峽工程建成后,有防洪庫容221.5億m3,可使荊江河段的防洪標準從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遇1000年一遇和1870年類似的洪水,配合分蓄洪工程,可避免荊江兩岸發生毀滅性災害;遇1931、1935、1954年型洪水,可攔洪120-200億m3,減少中下游淹沒農田250-300萬畝;并可減輕武漢市的洪水威脅,為洞庭湖區的根本治理創造條件。六、工程投資估算按照我國水電工程投資估算的有關政策、規程、規范、定額和1986年末物價水平,估算三峽項目的靜態總投資為361.l億元,其中樞紐工程投資為187.7億元,水庫移民投資為110.6億元,電網的輸變電投資為62.8億元。第一批機組發電前的靜態投資為169.2億元,其中樞紐工程投資111.l億元,移民投資43億元,輸變電投資15.l億元。經反復研究,這個投資估算數作為綜合經濟評價的基礎是可靠的。二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綜合經濟評價按照國家計委《關于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的暫行規定》。(-)國民經濟評價按影子價格和10%的社會折現率,對三峽工程本身的投入、產出和早建、晚建、不建三峽工程進行了動態經濟分析。三峽工程的凈現值(即產出總現值減投入總現值)為131.2億元,經濟內部收益率為14.5%。按規定,凈現值大于零,或經濟內部收益率大于10%,建設項目是可以接受的。說明從國民經濟總體角度衡量,興建三峽工程是有利的。對早建(假定1989年開工)、晚建(假定200l年開工)、不建(以其它工程替代)進行了綜合分析,成果表明,三峽工程早建方案費用總現值最小,晚建方案費用現值大于早建方案,但小于不建方案。說明三峽工程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二)財務評價根據國家現行的財稅制度和現行財務價格,分析了三峽工程的獲利能力和貸款清償能力。根據以電養電的方針和有關規定,設想的資金來源是:自有資金(包括葛洲壩電站和三峽電站投產后的收入)占64.7%;防洪、航運分攤的投資74.5億元,豁免本息,由國家基建投資占11.9%;國內貸款109.8億元,占17.5%,年利率9.35%;國外借款37.l億元(l0億美元),年利率8.5%。三峽工程從第12年起機組陸續投產后,本身收益可以基本滿足后期工程施工的資金需求,故籌措三峽建設資金的關鍵是前12年。前12年需要資金180.3億元,除去自有資金,實際需要籌措的資金總額為153.l億元,其中國家基建投資22.8億元,國內貸款76.8億元,短期債券5.0億元。按500kV末端上網電價9.3分kw·h(這一電價是按10%的投資利潤率測算的,低于新建水、火電站的電價)計算,財務內部收益率為11%,利稅率為12.1%,貸款償還期和投資回收期均為20.6年,即在工程全部竣工后的次年,就可以還清全部貸款和回收全部投資,說明三峽工程在財務上是可行的。三三峽工程三大效益防洪、發電、航運。(一)防洪效益大三峽水庫運行時預留的防洪庫容為221.5億立方米,水庫調洪可削減洪峰流量達27000-33000立方米/秒,能夠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是長江中下游防洪體系中的關鍵性骨干作用,使荊江河段防洪標準由現在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屬世界水利工程之最。(二)發電效益三峽水電站裝機容量1768萬kw,年發電量840億kw·h,主要供應華東、華中地區,小部分送川東,每年可替代煤炭約4000-5000萬t。是供華中、華東地區的一個最優電源點。它將為華東、華中地區供應可靠、廉價、清潔和可再生的能源,并對緩和兩地區的能源供應緊張、煤炭運輸巨大壓力和減少環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華東、華中地區工農業發達,但能源不足制約著經濟的發展。兩地區煤炭資源分別只占全國的3.6%和3.2%,目前即需從北方調入煤炭,進一步發展火電受到煤炭生產和運輸的制約。華東地區水能資源開發殆盡,華中地區剩余的水能資源70%集中在三峽河段。據兩地區電力發展規劃,從1986年起15年內兩地區需新增電力8000萬kw,30年內需新增1.7億kw,按興建三峽電站并盡可能建設核電,預測2000年兩地區從區外調入的煤炭仍分別達8500萬t和4475萬t,2015年分別達到1.7億t和1.15億t。若不建三峽,煤炭運輸將更為困難。(三)航運效益據有關方面預測,川江下水運量2030年為5000萬t。目前川江通過能力僅約1000萬t。主要原因是川江航道坡陡流急,在重慶至宜昌660km航道上,落差120m,共有主要礙航灘險139處,單行控制段46處。三峽工程修建后,航運條件明顯改善,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運輸成本可降低35-37%。不修建三峽工程,雖可采取航道整治輔以出川鐵路分流,滿足5000萬t出川運量的要求,但工程量很大,且無法改善川江坡陡流急的現狀,萬噸級船隊不能直達重慶,運輸成本也難大幅度降低。四三峽工程技術上可行性論證三峽工程設計所需的基本資料,包括水文、泥沙、地形、地質等,經過幾十年來的收集、勘測、整編、分析和審查,比較完整可靠。這次重新論證中,又補充進行了調查、勘測、設計和試驗研究工作,對近年來各方面提出的問題和意見,都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得出了明確的結論,認為工程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一)樞紐工程設計和施工三峽工程有優良的地形地質條件,主要建筑物設計與施工中的技術問題均可依靠國內力量解決,主要機電設備中除少量需引進外,絕大部分可以立足國內生產制造。地震和庫岸穩定三峽壩區和庫區地殼穩定,基巖完整,歷史地震活動輕微,經國家地震部門鑒定,壩址基本地震烈度為Ⅵ度。建筑物按Ⅶ度設防。建庫后可能產生的誘發地震,估計最高震級為5.5級左右,從最壞的情況估計,假定距壩址最近的九灣溪斷層發生6級地震,影響到壩區的最大烈度也不會超過Ⅵ度,不影響建筑物的安全。水庫庫岸基本穩定,經多部門平行調查,干流庫岸100萬m3以上的大、中型崩塌、滑坡體約140處,其中有22處建庫后可能失穩,但距壩址均在26km以遠。經計算、實驗,即使距大壩最近的新灘滑坡和鏈子巖危巖體整體滑入庫內,壩址處的涌浪最高為2.7m,不會影響建筑物的安全。由于建庫后水面拓寬,水深加大,滑坡對航道的影響較建庫前為小(三)工程泥沙問題三峽壩址多年平均輸沙量5.3億t,平均含沙量1.2kg/m3。借鑒三門峽、葛洲壩等工程處理泥沙問題的經驗,經過大量現場觀測、數學模型計算、模型試驗、已建工程的類比分析,工程泥沙問題已基本研究清楚。水庫汛期按防洪要求持低水位,以騰空防洪庫容并排沙,汛末蓄水至正常蓄水位。采用這種運行方式(俗稱“蓄清排渾”),水庫有效庫容可長期保留。據數學模型計算,防洪庫容可保留85%,調節庫容可保留90%。庫尾和壩區的泥沙淤積,可以采取綜合措施予以解決,航道、港口和建筑物運行的安全可有保證。如不考慮上游建水庫攔沙和調節洪水的有利影響,樞紐運用100年后,重慶市100年一遇最高洪水位約199m,不會影響主要市區。(四)人防問題三峽大壩設有大批低高程、大流量的泄水底孔,下游河道的安全泄量也很大,臨戰前可迅速降低水位運行。加之水庫為狹長的河道型,壩下游有40km的狹谷河段限制,據試驗,萬一大壩遭受核襲擊,潰壩損失可限制在沙市以上的局部地區,不致造成兩湖平原的毀滅性災害。五水庫淹沒與移民安置可行性研究三峽水庫淹沒區有耕地35.7萬畝(其中水田約11萬畝),柑桔地7.44萬畝,人口7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約占46%。推算到2008年,包括人口自然和機械增長、新城鎮占地移民等,規劃可能需遷安的移民總人數為113.2萬人。三峽水庫淹沒耕地和農業移民的總量雖大,但分散在沿庫岸長達2000km的范圍內,分屬于19個縣(市),淹沒耕地占各縣耕地的0.15-5.88%。根據調查和初步規劃,移民安置區361個鄉內,有需要改造的低產地200多萬畝,荒山草坡300余萬畝,可以改造、開發,用以安置移民;還可以利用水庫發展水產養殖,因地制宜地實行防護,結合當地資源興辦二、三產業等。移民安置的環境容量是足夠的。只要實行開發性移民方針并采取一系列相應的政策,結合庫區經濟發展統一規劃,移民可以得到妥善的安置。此外,建議三峽電站發電后,每kw.h電費中提取3厘錢作為庫區(含壩區)建設基金,促進庫區改變貧困面貌。目前,庫區19個縣(市)均已完成了初步的移民規劃,并已進行了74項移民工程試點,取得了積極的成效。六環境影響評價生態與環境專家組在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和長江水資源保護局分別組織60多個單位完成的有關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環境影響的論證報告。建壩引起的水庫淹沒和河流水文、水力情勢的變化是影響生態與環境的基本原因。三峽水庫是一座典型的河道型水庫,全長600余km,平均寬度1.1km,較天然江面寬度增加約一倍。庫容系數(總庫容與壩址年水量的比值)為0.09,而埃及阿斯旺水庫為2,丹江口水庫為0.55,因此,三峽水庫對河流天然徑流的調節不大,水庫各月下泄平均流量僅在枯水季節有變化,均在天然流量的變化幅度范圍之內。生態與環境專家組的綜合結論認為,大壩興建對生態與環境的有利影響主要在中游,不利影響主要在庫區,其中庫區移民環境容量是工程決策中比較敏感的制約因素,需要認真對待、慎重處理。并提出了對策和建議。七國家承受能力及物價上漲對經濟分析三峽工程的總投資僅占工程建設期(1989-2008年)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均以1986年不變價計算)0.73%和1.23%,低于寶鋼一期工程和攀枝花鋼鐵基地建設總投資所占份額。所需三大材料(鋼材、木材、水泥)消耗量占施工期國內生產總量的0.12%-0.33%,所需外匯約10億美元。國家完全有能力承擔。在國民經濟評價中,投入物和產出物均采用影子價格,并以規定的折現率計算出評價的主要指標,物價上漲對評價結論沒有影響。財務評價采用1986年末財務價格,若投入物價格上漲,則電價也同步上漲,因而對財務評價的結論也沒有重大影響。據估算,如投資上漲30%,電價需由9.3分/kw·h提高到12分/kw·h,這一電價仍是較低的,貸款償還期和投資回收期仍基本不變。八最終主要結論(一)、三峽工程在技術上是可行的;興建工程經濟上合理,財務上也是可行的。(二)、三峽工程有巨大的防洪、發電、航運效益,從治理開發長江和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考慮,興建三峽工程是必要的。(三)、從中下游防洪和華中、華東能源緊缺的需要出發,并考慮盡量避免增加移民安置的困難,三峽工程以早建為宜。(四)、建議國家提前對庫區投資(每年約1億元),幫助三峽庫區改變貧困面貌,促進經濟發展,并有利于今后三峽工程興建時的移民安置。(五)、建議盡快審查批準三峽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并繼續抓緊前期工作,開展初步設計工作。第三節三峽工程壩址選擇和樞紐布置一壩址的選擇確定選址三斗坪鎮為三峽工程的最終壩址,地形開闊,基巖完整,力學強度高,透水性弱,可滿足泄洪、發電、通航建筑物得布置,施工場地條件較好,可采用明渠導流,不影響施工期間的通航,河段地貌:長江枯水位41米,枯水河槽寬190--260米,左岸河漫灘寬200-300米,右岸河漫灘寬包括其中的中堡島和后河。共寬650到700米枯水河槽底部高程為10-30米,基巖面高程一般為0-26米,壩軸線上游220和下游300米處基巖面高程一般-6米到-10米得基巖深槽,兩岸的漫灘高程變化在41-65米之間。中堡島頂面高程70到80米,按高程65米計,島長579米,寬為90米,島右側后河寬為270米,河堤高程為50-55米。葛洲壩水庫蓄水后,水庫水位一般約為67米,壩址水面寬1000-1100米中堡島為長江上的一座孤島。壩址河谷兩段為溝梁相間的低山丘陵地形,山脊走向多為于河谷平行或正交。左岸岸坡坡角10度到15度,壇子嶺為臨江的最高山脊,高程為263米,右岸岸坡坡角為15度到25度,白巖尖為臨江的最高山脊,高程為243米。大壩的壩軸線位于壇子里和白巖尖之間,軸線方向為NE43.5度壩頂高程為185米處河段寬2300于米。二大壩的樞紐布置三峽大壩水利樞紐由大壩、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筑物等主體工程組成,還包括右岸預留的地下電站和右岸茅坪溪防護壩、西陵長江大橋。(一)、大壩各壩段布置。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頂高程為185m壩軸線全長為2039.47m大壩布置由左岸至右岸依次為1左岸非溢流壩段1-7號壩段前沿總長為140m左側和永久船閘之間的山體設混凝土防滲墻,2升船機壩段前沿長2m分為三個壩段中間航槽壩段長18m兩側壩段個長22m3左岸非溢流壩8號壩段,前緣長23.6m4臨時船閘壩段,前緣長62m分設三個獨立壩段中間壩段長24m施工期為閘前航道,完建后設兩孔沖沙閘,兩側壩段個長為19m5左岸非溢流壩9--18段前沿長192.91m其中9號壩段壩長為12.91m其余壩段個長為20m,6右岸廠房壩段前緣總長為581.5m自左向右依次為1-6號廠房壩段,做安裝場三號壩段,7-14號廠房壩段,除右端14號壩段長45.3m外,其余每一廠房都為38.3m平分為兩個壩段,鋼管壩段為長為25m,7左導墻壩段,前緣長32m設一個泄流排漂孔,壩段下面為左導水墻,導水墻總長為262m頂部設設泄流排漂孔泄水槽,泄洪壩段前沿總長為483m設23個壩段,每個壩段長為21m布置23個深泄水孔,22個表泄水孔,另外為了滿足三期的截流和導流泄洪要求,跨縫布置22個導流底孔,9縱向圍堰壩段前緣長68m,設2個壩段,右側壩段長32m設一個泄流排漂孔,右側為實體壩段長36m,做壩段上又緊接混凝土縱向圍堰,右壩段緊接混凝土縱向圍堰下游段圍堰體,長度為573.50m10右岸廠房壩段前緣總長為525m自左至右依次為有廠房左端排沙孔段,15-20號廠房壩段,右安四號壩段21-26號廠房壩段。有廠房左壩端排沙孔壩段長16米,各廠房壩段的實體壩段內設右端排沙孔,右岸非溢流壩段,1-7號壩段前緣總長140米其中壩段長20米,2-7號壩段長度均為課20米。(二)、電廠電站布置。三峽電站兩組壩后式廠房分設在泄洪壩段的兩側,總共裝機32臺,左岸電站裝機14臺,右岸裝機12臺,地下裝機為6臺,每臺裝機容量為70萬k(三)、垂直升船機布置。一線一級垂直升船機布置在左岸,右岸以左岸的非溢流壩八號壩段與臨時船閘相隔開,左側距離永久船閘約為1000米上游引航道右側設置長250m的導航隔流墻,下游引航道上端與臨時船閘下引航道公用,引航道下端與永久船閘下游引航道共用,升船機最大提升高度113米承船箱有效尺寸120*18*3.5承船箱帶水總重118000kn。升船機上閘首長125米其后為4個雙日字形的承重塔柱,前后塔柱間隔13.6米下閘首長32.5米。(四)、雙線五級船閘布置永久船閘為雙線五級梯級船閘,布置在左岸臨江最高峰壇子嶺的外側,船閘中心線與壩軸線交點離左岸電廠的距離為1234米五級船閘主題長1607米,下游引航道長2113米上游引航道長2772米線路總長6442米,(五)、臨時船閘布置臨時船閘為單線一級船閘,布置在臨時升船機的右側臨時船閘位置,兩者之間為左岸非溢流壩八號壩段,臨時船閘的中間壩段施工期為閘前引航道,上閘首緊挨其后,待施工通航期滿船閘停航后,該壩段用臨時疊梁門封堵,隨后澆筑該壩,并且設兩孔沖沙閘。(六)、導流明渠的布置中堡島的右側漢河設置導流明渠,混凝土縱向圍堰沿中堡島偏右位置布置,明渠同時需要滿足導流、截流、施工期通航的要求。茅坪溪防護工程包括,攔到三峽水庫的防護壩和排放防護壩背水面茅坪溪流域的水量的泄水建筑物,茅坪溪防護壩為三峽工程的組成部分,它與三峽大壩同時擋水。(七)、西陵長江大橋西陵長江大橋于1996年8月10日建成通車,是連接兩岸工地的主要通道。大橋全長1118.66米,單跨900米,橋面為四車道,兩側各設寬1.5米的人行道,橋面凈寬18米,橋梁樣式屬于第四代橋梁--懸索橋,它的特點是沒有橋墩,橋身承重由兩根鋼纜與橋兩端的兩個塔柱承擔,橋身可載重290噸。橋上的兩根主懸鋼索直徑57厘米,每根造價1億元人民幣,每一根鋼纜由10010根英國進口的鍍鋅鋼絲所組成。橋兩端白色主塔塔頂高程187.5米,僅比未來的三峽大壩高出2.5米。這座橋的顏色是橘紅色,其橋身顏色定為橘紅色的原因是:一、橘紅色鮮艷醒目,有利于導航。二、橘紅色代表了富貴吉祥。三、宜昌市是全國有名的柑橘之鄉。第四節施工導流方案一導流明渠的施工組織三斗坪壩址河谷寬闊,江中有中堡島將長江分為主河床和后河,適用于分期導流方案,長江為我國水運交通的動脈,施工期通航問題至關重要,分期導流方案必須結合施工期方案和樞紐布置方案,并一研究。最終確定導流為三期兩段導流。第一期圍右岸,一期導流時間為1993年10月至1997年11月,計3.5年,在中堡島的左側即后河,修筑一期土石圍堰,形成一期基坑,并修建茅坪溪小改道工程,將茅坪溪水引出一期基坑,子啊一期土石圍堰保護下挖除中堡島,擴寬后河,修建明渠導流,混凝土縱向圍堰,并預制三期混凝土碾壓混凝土圍堰的基礎部分混凝土,水還從主河床通過,一期土石圍堰形成以后。一期土石圍堰成以后的梳窄河床約為30%汛期長江寬約1000米當流量不大于長江的45000m/s時,河床流速為3m/s,因此船只只能在主河道內航行,一期圍堰全長為2502.36米,最大堰高為37米,堰體及堰基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滲墻,上接土工防滲膜,防滲形式,局部地質不良條件的地基可采用防滲墻及帷幕灌漿或是高壓旋柱樁的形式等措施。二期圍左岸,二期導流時間為1997年11月至2002年11月,共計是5年。二期上下游土石圍堰軸線長為1440米,和999米,最大壩高為75.5米,57米,基本斷面為石渣堤加風沙復式斷面,防滲體為1-2拍塑性混凝土防滲墻連接,土工合成材料基巖防滲采用帷幕灌漿,二期圍堰是在60米水深的中拋填建成工程量大、基礎條件復雜、工期緊迫、施工難度極大,是三峽工程中的最重要的臨時臨時建筑物之一。第三期再圍右岸,三期導流時間為2002至2009年,共計6.5年,總進度安排在2002年的汛期之末拆除二期圍堰,在在導流明渠中開始第三次截流,建造上下游土石圍堰,在其保護下,修建混凝土碾壓混凝土圍堰,并形成三期基坑,在三期基坑內修建右岸電廠房壩段,和右岸電廠房,三期截流和三期混凝土碾壓式三峽工程中的又一關鍵性技術性問題,在導流明渠在截流時,江水從泄水壩段內高程為56米得22孔導流底孔中宣泄,龍口口最大速度為6.13m/s技術難度與葛洲壩難度相當,碾壓混凝土圍堰要求在截流以后120天的時間內,從高程的50米澆筑到140m月最大澆筑強度達到39.8萬立方米每月,最大日上升高度為1.18米,且很快擋水,確保在90米水頭下安全運行,設計和施工難度為世所罕見,三期截流到水庫蓄水之前船只從臨時船閘航行,當流量超過,1200米每秒時上下游水位差超過六米是臨時船閘不能使用,長江斷航,經測算發生五月下半月至六月上半月,共計33天,斷航時間設置轉運碼頭,水陸聯用解決客貨航運問題,三期碾壓混凝土聞言建成以后,關閉底孔和泄水深孔,水庫蓄水至135m,第一批機組開始發電,永久船閘開始通航,水庫蓄水之后,三期碾壓混凝土圍堰與左岸大壩共同擋水,長江洪水有導流底孔及泄洪深孔宣泄,繼續在右岸基坑內建造大壩和電廠廠房,左岸建筑物上部結構同時施工,至工程全部建完。二流明渠的三大工期導流明渠全長3410米,寬350米,寬度約占整個長江江面的1/3,是三峽工程第一期工程完成的主要項目。它的設計通航流量為2萬立方米/秒,當江水流量超過2萬立方米/秒時,船舶通過臨時船閘。施工期間共完成土石方開挖2823.68萬立方米,約占三峽工程開挖總量的1/3。第一期工程5年(1992-1997年)。已于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而宣告完成。長江水位從原來66米提高到88米,沿線景觀不受影響,長江水運,航運不會因此受到很大影響。第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2003年6月,水位提升到135米。回水至長江萬州境內,張飛廟將被淹沒,長江的急流險灘再也見不到,水面平緩。第三期工程6年(2003-2009年)。其間,2006年水位提高到156米,屈原祠將被淹沒。2009年大壩竣工,再經過三年時間,即到2012年,最終壩上水位海拔高度將達175米,水位實際提升110米,回水將上溯到重慶境內,屆時,“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才真正形成。水庫正常蓄水后,鬼城豐都、石寶寨、白帝城等處水將淹至山腰,形成水霧繚繞,仙山瓊閣般的勝境。同時,由于水位的升高,這類景點的參觀游客還減少了攀登百級石梯之苦,瞿塘峽山峰都在海拔千米以上,峽谷感毫不減弱,夔門雄姿依舊。只是入口處的“粉壁堂”、“孟良梯”等需原樣移刻至高處。巫峽十二奇峰海拔高在900米以上,水位上升后,峽谷感亦不會減弱,“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第五節主體工程施工一土石方工程施工三峽主體工程土石方開挖量達到10400萬立方米,計70%以上需要爆破法開挖的巖石,其中水上開挖的9950萬立方米,水下為300萬立方米地下開挖為150萬立方米土石方填筑量為4150立方米此外,還包括,104米的毛坪溪瀝青防護的土石壩,這是目前我國最高的瀝青混凝土心墻防護壩,用于工程邊坡加固預應力枷鎖為6000萬噸每米,錨桿為160萬米,排水孔為22萬立方米,排水洞為30萬立方米,各種形式的防滲墻為22萬立方米,帷幕灌漿為29萬延,固結灌漿為29萬延m。總體工程量的特點是:1工程量大,強度高。2技術要求高,難度大。3開挖高差大,范圍廣。4施工的階段性與不不均衡性。二土石方的施工可行性研究1采用鑿裂法:優點在于工藝簡單,施工較安全、有效工作時間增多。2深孔梯段鉆爆技術。深孔鉆爆技術是三峽工程中土石開挖最主要的爆破技術,三船閘高邊坡開挖和加固,船閘高邊坡及基本特征1基本特征有邊坡及其坡面形式。2坡角和馬道設置。邊坡巖體主要由于是風化程度分為全分化帶和強分化帶弱分化帶,微分化和新鮮巖石帶,邊坡坡度按照不同的巖石帶的穩定性要求為:微新巖體:90度在閘室襯砌墻段弱分化巖體:1:0.5在閘室襯砌墻段以上強分化巖體:1:1.0全分化巖體:1:1.5邊坡在閘室襯砌墻以上每隔十五米高程設置5m寬的馬道,坡度為90度的邊坡不設置馬道,四明渠導流施工開挖主要的施工階段導流明渠開挖1993年5月開始到1997年月底具備過船的能力要求,工歷時50個月,比原合同前天了5個月,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施工,第一個階段為1993年5月-1993年9月主要進行的是82米高程以下的巖坡開挖和用鏟揚泥船進行的水下淤泥開挖,路上開挖主要用于一期土石圍堰填筑施工場地的回填,開挖量為41萬立方米,水下開挖的淤泥棄于長江中,開挖量為198萬立方米,第二階段為1993年10月-1994年6月,開挖高程為82米-70米的岸坡,開挖料主要用于一期土石圍堰的填筑,開挖量為268萬立方,同時用泥漿泵開挖泥沙,用于管道排到長江中,開挖量為63萬立方米,第三階段為1994年7月-1997年4月份基坑抽水后,進行堰內大面積的開挖,首先開挖混凝土縱向圍堰,及右岸碾壓混凝土圍堰的基礎部位,同時在1995年11-1996年4月的枯水期利用於灘作為臨時的擋水埂,進行一期土石圍堰外和堰壓部位的水下巖石開挖,堰內的開挖量為1749萬立方米,開挖量一部分用于茅坪溪壩的填筑,一部分棄于關門洞渣場。第四階段,從1997年5月-9月上旬,進行導流明渠下部得開挖,開挖工程量為157萬立方米。第六節主要開挖機械選用和生產效率擬定一基本資料三峽主題工程的混凝土量是2689萬立方米,最大年澆筑量為410萬立方米,超出了建成了國內外所有大壩的水平,三峽混凝土優質快速施工的關鍵是,采用大型高效的施工工具,提高綜合的機械管理,做好混凝土拌合,運輸,起吊和澆筑、平倉振搗等方案及施工并布置。二混凝土施工方案的確定1995年8月三峽開發總公司對混凝土的起重吊運,設備水平運輸等施工方案采用國際招標的方式采購,1996年三峽公司決定采用6臺塔帶機,10臺高架門機,兩臺攬機相結合的施工方案,加上4臺cc200臺吊機,設備不足由施工單位自行補充。三基本的原則適應性、先進性、經濟性、適配性、機動性、國產化。機械包括:開挖機械,鉆孔機械,運輸機械,等其他的機械。(一)、施工方案采用的主要混凝土澆筑機械的技術參數(1)、大型的塔機主要的技術參數:工作幅度R=80m時起吊20t混凝土,R=32m時起吊為60t重件,揚程:見下表。滿罐升降:60-100m/min空罐升降:80-100m/min空罐變幅:100-140m/min回轉速度:0.4r/min大車行走:20-25m/min大型塔機揚程起重量總揚程軌上的起吊高度軌下起吊的高度工作內容20t120m80-90m80m吊運混凝土60t100m80-90m0m吊重件40m40m吊重件30m70m吊重件國產大型塔機、塔帶機。最大仰角為+30度。最大俯角角為-30度。帶寬30英寸,帶速為3.15m/s,可運輸粒徑為150mm的四級配骨料。ROTEC公司TC2400型塔帶機主要的技術參數:工況澆筑安裝備注工作范圍起重量t/工作幅度30/8060/40皮帶機布料最大范圍起升高度+94+94-150-30起升范圍(m)240124回轉360完全回轉工作范圍起升轉速60t四倍速18無極調速30t二倍速3720t二倍速60空載75無極調速小車變速幅度(m/min)80無極調速回轉速度(rpm)0.5無極調速塔帶機(三)、輪胎吊皮帶機。主要的技術參數:最大的臂長:60.96m(距旋轉中心線)皮帶寬度:61cm.皮帶傾角:+30度,-15度皮帶30度角時臂長:51.19米最大運輸能力:4.5m3/min(運輸80mm骨料混凝土時)運輸混凝土最大粒徑:80mm生產生產率:2.0-2.5萬m3/臺月。4專用皮帶機理論生產率:專用皮帶機可用三峽游406mm、600mm、762mm和914mm四種規格,帶速為200-275m/min其運輸能力見下表。專用皮帶機運輸能力皮帶寬度混凝土骨料級配皮帶轉速(m/min)運輸能力(m3/min)18"(457mm)二230-275三230-27524"(610mm)二230-275三230-275四200-23030"(762mm)二230-275三230-27536"(914mm)二230-275三230-275四230-2755高架門機1高架門機理論生產率為14-15罐每小時,澆筑大體積混凝土吊6m3罐生產率為1.5-2.0萬m3/月臺,澆筑結構混凝土3m3罐(含電廠)生產率為0.8-1.0萬m3/月臺。2軌距:13.5m;門架凈空:>=6m.3安裝和調試時間為:1個月第七節峽工程建設管理體制三峽建設管理體制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準則,以項目法人為核心,實施招投標制度,建設監理制,合同管理制。一、項目法人責任制1項目法人的職責:組建機構、接納基金、籌資融資、生產運營、償還債務、保值增值、滾動開發。2項目發人的條件:應當具備有四種能力的條件,即行使職權的能力,承擔責任的能力,抵御風險的能力及約束自律的能力。主要有審查設計、招標發包、合同管理、協調外部、現場跳度、質量檢測、組織驗收、生產運營、資金籌資、投資控制、風險預測、對策因用應、審查監察(內部)等項的能力。3項目法人的組織機構:項目法人的代表為總經理,實施總經理負責制度。總經理由國務院國務院任免。三總師分管專業工作者,有總經理任免,公司內設置職能機構和項目機構,4項目法人的管理模式:為履行組織建設的職責,在三峽建設期間,對其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統一管理。以分項目管理為中心,一層數授權為基礎,項目管理機構負責項目現場的組織與協調;職能機構負責控制于支持。統一管理是指項目法人兼執建設管理單位職能,承擔項目法人的全部職責,擁有并運用四種能力。5項目管理機構的職權:自行組建的項目管理機構,行使于一般建設管理單位相似的職權,主要承擔建筑安裝、金結制造、工程監理的招標與發包、合同簽訂、現場實施、壩區管理。6確立項目法人的核心地位按照市場經濟運作得效益原則,經營項目的項目法人責任不要組織建設及控制造價,而且要對產生的運營及償還債務負責。項目法人必然在建設管理體制中處于核心地位。招標發包是項目法人的組織建設的手段或建設單位承攬任務的途徑;建設監理制是社會監理單位受委托,在項目法人授權的范圍之內,對承建合同實施監理,起到監督保障作用。設計、施工、監理都是項目法人按有關法律法規要求,通過個類政方簽定的合同來確認彼此的權責權利關系。最終經過招投標簽訂合同進入三峽工程施工現場的主要是施工隊伍有:葛洲壩集團公司、水電“三、七、八”聯營體、水電武警部隊、青云公司、三聯公司、鐵道部大橋工程局等國內著名的較強實力的施工隊伍。一期高峰施工工人達到2.5萬人,按照合同的施工現場執行施工的監理任務的有長江委,水電中南、西北、華東設計院等監理單位。目前監理人數達到860人。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三峽建委移民局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項目法人)三峽建委移民局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項目法人)三峽委辦公室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水利委員會庫區省、市、縣移民局庫區省、市、縣移民局工程建設部總公司職能部門現場設代工程建設部總公司職能部門現場設代公共項目部右岸項目部臨時船閘項目部導流項目部場壩項目部永久船閘項目部公共項目部右岸項目部臨時船閘項目部導流項目部場壩項目部永久船閘項目部職能部門建設部職能部門建設部施工監理施工監理施工監理施工監理施工監理施工監理施E 施工監理施工監理施工監理施工監理施工監理施工監理施工承包商施工承包商施工承包商施工承包商施工承包商施工承包商 施工承包商施工承包商施工承包商施工承包商施工承包商施工承包商第八節三峽工程建設的思考摘《中國水利報》一三峽后續工作據2011年《三峽(重慶)庫區移民工作報告》顯示,三峽后續工作目標所需的規劃投資總額為1238.9億元。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三峽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1849億元人民幣。三峽后續工作重點解決移民安穩致富、庫區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庫區地質災害防治等重大問題。為緩解長江中下游旱情,從2011年5月25日開始到6月10日,三峽水庫再次加大泄流量。5月26日,根據記者在宜昌市秭歸縣長江三峽水利樞紐鳳凰山水位自動測報站的目測,三峽水庫的水位已降至152.4米左右,而三峽水庫的最高蓄水位置為175米。抗旱補水作為三峽工程新增的功能,這種超常規的補水勢必影響三峽水庫的庫存量。據長江水利委員會的相關專家表示,如若6月10日長江上游來水不漲,中下游地區又無大范圍強降雨,三峽水庫極有可能面臨“無水可補”的局面。最近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50年來罕見干旱,讓人們的聚焦點再次投注在三峽工程上。5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2009年就已開始啟動編制的《三峽后續工作規劃》。根據記者了解,三峽后續投資額將達到1239億元。二處理將引發的地質、生態等安全問題(一)三峽水庫蓄水期間的地震、滑坡、巖崩、泥石流等。從至今還保存的敘利亞境內的最古老水庫壩算起,人類已有三千三百多年筑壩歷史,但建造壩高超過一百米、二百米甚至三百米的高壩,還只有五六十年的歷史。1936年美國的胡佛水庫地區發生地震,才引起人們的注意水庫誘發地震的問題,但當時認為只是一個孤立現象。六十年代情況發生了變化:1962年中國的新豐江水庫發生了6.1級地震;1963年世界上庫容最大的贊比亞和津巴布韋的卡里巴水庫發生了5.8級地震;同年意大利的VAIONT水庫發生地震的同時也出現山體崩塌和滑坡;1966年希臘的KREMASTA水庫發生了6.3級地震;1967年印度科依納水庫地區發生至今最嚴重的水庫誘發地震,地震強度為6.5級;(二)、生態問題。.三峽改變了長江水系的原有水分分布的時空格局,未來10年將因其一系列生態環境問,最主要的表現就是下游湖泊、河道珍稀水生生物滅絕、湖泊自凈能力下降、河道斷流、支流水系兩岸生態環境惡化(三)、三峽水庫兩岸的環境污染雖然蓄水前已經對庫區進行了垃圾清理,但是還有很多難清理的、隱埋的垃圾及廢料,一旦庫區開始蓄水,這個垃圾和廢料將進入水中。另外庫區還有1500多個屠宰場,900多所醫院衛生院,4萬多座墳墓,30萬平米的廁所都要進行防疫處理,清理難度之大,歷史少見。廢棄的化工原料,工業排放的有毒物和重金屬,其危害遠遠大于生活垃圾,主要表現在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染。一旦庫區內開始蓄水,這些垃圾、廢料就會進入水中,嚴重污染庫區內的水質和影響下游地區的飲水安(四)、三峽大壩的戰爭的安全古今中外,水庫大壩一直都是軍事對抗中的主要打擊目標,也是恐怖分子破壞和要挾的主要目標。筑壩壅水、破壩放水、水淹敵軍的戰例為數不少中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大事時刻表●1918年,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一文中提出了建立三峽工程的原始設想:“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2月長江水利委員會成立,著手開展長江的綜合治理。1955年開始全面開展長江流域規劃和三峽工程勘測、科研與計劃工作,1957年底基本完成。●1970年12月26日,長江葛洲壩工程批準興建,這是有計劃、有步驟地為建設三峽工程作實戰準備。●1992年4月3日,七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關于興建三峽工程的決議》,完成三峽工程的立法程序并進入實施階段。●1993年9月27日,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1994年12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鵬在宜昌三斗坪向全世界宣布三峽工程正式開工。●1997年11月8日,三峽工程勝利實現大江截流,第一階段建設目標完成。●1998年,三峽工程進入第二階段的建設。●2000年,三峽工程機組安裝奏序曲。●2002年10月10日,國務院三峽工程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樞紐工程驗收專家組會議在壩區召開,導流明渠截流前驗收工作正式啟動。●2002年10月21日,三峽大壩最關鍵的泄洪壩段已經全部建成,全線達到海拔185米大壩設計高程。●2002年10月25日,國務院召開長江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全體會議,同意樞紐工程驗收組關于在2002年11月份實施導流明渠截流的意見。●2002年10月26日,全長1.6公里的三峽左岸大壩全線封頂,整段大壩都已升高到海拔185米設計壩頂高程。●2002年10月29日,朱镕基總理主持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第11次會議,同意國務院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的意見,決定在11月6日進行導流明渠截流合龍。●2002年11月7日,世界上最大的水輪發電機組轉子在三峽工地成功吊裝,標志著三峽首臺機組大件安裝基本完成,從此進入總裝階段。●2002年12月16日,三峽工程三期碾壓混凝土圍堰開始澆筑。三期圍堰設計總澆筑量為110萬立方米,將與下游土石圍堰一起保護右岸大壩、電站廠房及右岸非溢流壩段施工,是實現三期工程蓄水、通航、發電的關鍵性工程。●2003年4月11日,三峽工程臨時船閘停止通航運行,長江三峽水域擬實行為期67天的斷航,至6月16日恢復通航。與此同時,翻壩轉運工作全面啟動。●2003年4月16日,三峽三期碾壓混凝土圍堰全線到頂,比合同工期提前55天達到140米設計高程。●2003年4月22日,三峽工程左岸臨時船閘改建沖沙閘工程開工。●2003年4月27日,三峽工程二期移民工程通過國家驗收。這標志著三峽移民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三峽庫區135米水位線下移民遷建及庫底清理工作已全面完成,達到三峽工程按期蓄水的要求。●2003年5月21日,國務院長江三峽二期工程驗收委員會樞紐工程驗收組正式宣布,三峽二期工程達到蓄水135米水位和船舶試通航要求。同意三峽工程6月1日下閘蓄水,并可以在2003年6月份實施永久船閘試通航。第二章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第一節葛洲壩水電站的基本資料葛洲壩水電站位于長江西陵峽出口、南津關以下3km處的湖北宜昌市境內,是長江干流上修建的第一座大型水電工程,是三峽工程的反調節和航運梯級。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00萬km2,為長江總流域面積的55.5%。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14300m3/s,平均年徑流量4510億m3。多年平均輸沙量5.3億t,平均含沙量12kg/m3,90%的泥沙集中在汛期。葛洲壩工程具有發電、改善航道等綜合效益。電站裝機容量271.5萬kW,單獨運行時保證出力76.8萬kW,年發電量157億kW·h(三峽工程建成以后保證出力可提高到158萬~194萬kW,年發電量可提高到161億kW·h)。電站以500kV和220kV輸電線路并入華中電網,并通過500kV直流輸電線路向距離1000km的上海輸電120萬kW。庫區回水110~180km,使川江航運條件得到改善。水庫總庫容15.8億m3,由于受航運限制;近期無調洪削峰作用。三峽工程建成后,可對三峽工程因調洪下泄不均勻流量起反調節作用,有反調節庫容8500萬m3建設地點湖北宜昌所在河流長江控制流域面積1000000km2多年平均流量14300m3/s設計洪水流量86000m3/s總庫容15.8億m3裝機容量271.5萬kW主壩壩型混凝土閘壩最大壩高47m壩頂長度2561m壩基巖石砂巖粉砂巖礫巖壩體工程量580萬m3(一期混凝土)主要泄洪方式泄水閘第二節葛洲壩的通航標準(三江航道)設計船隊:近期最大船隊為“三駁一頂”,即一艘2000馬力拖輪頂推三艘1500、1000噸船梭型船隊,三峽樞紐建成后最大船隊為“四駁一頂”,即一艘4000馬力拖輪推四艘3000噸駁船的船隊。三江正常通航航流量:45000m3/s;三江近期最大通航流量:60000m3/s;大江最大通航流量:200003/s;上游:▽66±0.5米下游:最高水位:▽61米最高通航水位:▽54.5米最低通航水位:▽39米第三節葛洲壩的修建背景興建葛洲壩水電站有其歷史原因。1960年代中期雖有“文革”、“備戰”等制約因素,但是,自毛澤東1964年五六月間提出“要下決心搞三線建設”的方針之后,翌年10月全國計劃會議提出1966年國民經濟計劃按照“大小三線建設和一、二線國防工業、戰備工程”為重點優先的安排的意見。宜昌及鄂西地區,十堰及鄂北地區都成為三線建設地區。至1967年夏已有十多個大中型企業興建于宜昌。之后,一大批國防軍工企業和科研單位落戶于宜昌山區。一下子增加這么多用電大戶,湖北全省及鄰近省份陷于電力嚴重短缺的困境。1970年5月,為了緩解華中地區工業用電十分緊缺的局面,武漢軍區和湖北省革命委員會向中央建議先修建葛洲壩工程。中央在研究了葛洲壩工程與三峽工程的關系,并聽取了對先建葛洲壩工程的不同意見后,于1970年12月26日批準興建葛洲壩工程,并指出這是有計劃、有步驟地為建設三峽工程作實戰準備。長江三峽段,坡度陡,落差大,峽長谷深,不但水利資源豐富,又有優良的壩址,是建設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的理想地點。毛澤東曾為此寫下了“高峽出平湖”的壯麗詩篇。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位于宜昌市區西部的長江干流上,壩址距三峽出口南津關2.3公里,距三峽大壩壩址37千米,距宜昌市中心4千米,因壩址橫穿江心小島葛洲而得名。這里的江中有葛洲和西壩洲兩個小島,把長江分割成三條水道。周恩來向全國人民提出了“為充分利用中國五億四千萬千瓦的水力資源和建設長江水力樞紐的遠大目標而奮斗”,同時他還指出:“若不修建長江三峽水力樞紐工程,長江防洪就得不到徹底解決,也更談不上綜合利用問題。我們修建三峽大壩,就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洪水的威脅,實現毛主席‘高峽出平湖’的宏偉理想,使它永遠造福于人民。”1958年二、三月間,周恩來在李富春、李先念兩位同志的陪同下,從武漢溯江而上,視察了三峽,踏勘了三峽的兩個壩區,之后便確定了長江的近期治理和遠景規劃。1970年冬,周恩來親自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和討論了長江三峽樞紐工程的組成部分——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有關問題。隨后,毛澤東批示“贊成興建此壩”。這年12月30日,正式開始建設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大壩建成后,抬高了長江水位,有效地改善了三峽天然航道。“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已不再是詩人的夸張和美好的幻想,如今已成為活生生的現實。第四節葛洲壩永久性建筑物布置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由船閘、電站廠房、泄水閘、沖沙閘及擋水建筑物組成。船閘為單級船閘,一、二號兩座船閘閘室有效長度為280米,凈寬34米,一次可通過載重為1.2萬至1.6萬噸的船隊。船閘、河床式廠房、泄水閘、沖沙閘、左岸土石壩和右岸混凝土重力壩。大壩全長2606.5m,兩側布置三江、大江兩線航道,航道與泄水閘之間分別布置二江及大江電廠。二江電站廠房裝有7臺低水頭轉漿式水輪發電機組,共96.5萬kW。大江廠房裝機14臺,單機容量12.5萬kW,共175萬kW。每次過閘時間約50至57分鐘,其中充水或泄水約8至12分鐘。三號船閘閘室的有效長度為120米,凈寬為18米,可通過3000噸以下的客貨輪。每次過閘時間約40分鐘,其中充水或泄水約5至8分鐘。上、下閘首工作門均采用人字門,其中一、二號船閘下閘首人字門每扇寬9.7米、高34米、厚27米,質量約600噸。為解決過船與壩頂過車的矛盾,在二號和三號船閘橋墩段建有鐵路、公路、活動提升橋,大江船閘下閘首建有公路橋。兩座電站共裝有21臺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大江電站裝機14臺、單機容量12.5萬千瓦,二江電站裝機7臺(17萬千瓦2臺、12.5萬千瓦5臺),總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每年可發電157億千瓦時。電能用分別用500千伏和200千伏外輸。二江泄洪閘是葛洲壩工程的主要泄洪排沙建筑物,共有27孔,最大泄洪量83900立方米/秒,采用開敞式平底閘,閘室凈寬12米,高24米,設上、下兩扇閘門,尺寸均為12×12米,上扇為平板門,下扇為弧形門,閘下消能防沖設一級平底消力池,長18米。大江沖沙閘為開敞式平底閘,共9孔,每孔凈寬12米,采用弧形鋼閘門,尺寸為12x19.5米,最大排泄量20000立方米/秒。三江沖沙閘共有6孔采用弧形鋼閘門,最大泄量10500立方米/秒。如果您是汛期到此,那么您將觀賞到:泄洪閘前,洪波涌起,驚濤拍岸。巨大的水頭沖天而起,濺起的水沫形成漫天水霧,即使您立于百米之外,也會感到水氣拂面,沾衣欲濕;如遇朗朗晴天,水霧反射的陽光,在泄洪閘前形成一道彩虹,直插江中,極為壯觀。三座船閘中,大江1號船閘和三江2號船閘為中國和亞洲之最。船閘各長280米、高34米,閘室的兩端有2扇閘門,下閘門兩扇人字型閘高34米,寬9.7米,重600噸,逆水而上的船到達船閘時上閘門關閉著,下閘門開啟著,上下游水位落差20米,船駛入閘室內,下閘門關閉,設在閘室底部的輸水閥打開,水進入閘室,約15分鐘后,閘室里的水與上游水位相平時,上閘門打開,船只駛出船閘。下水船過閘的情況下好相反。每次船只通過葛洲壩大約需要45分鐘。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峽出口南津關下游約3公里處。長江出三峽峽谷后,水流由東急轉向南,江面由390米突然擴寬到壩址處的2200米。由于泥沙沉積,在河面上形成葛洲壩、西壩兩島,把長江分為大江、二江和三江。大江為長江的主河道,二江和三江在枯水季節斷流。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橫跨大江、葛洲壩、二江、西壩和三江。第五節葛洲壩施工布置葛洲壩水利樞紐建成于1988年,前后經過18個年始成。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是一項綜合利用長江水利資源的工程,具有發電、航運、泄洪、灌溉等綜合效益。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將使壩的上游水位提高20多米,向上游回水100多千米,形成一個蓄水巨大的人造湖,同時也有效地改善三峽航道的險惡之情。為了保證建壩后的順利通航,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建有三座大型船閘,其中一號船閘建在大江上,面積相當于兩個籃球場那么大,比著名的美國田納西河上的威爾遜人字門還要大,可謂“天下第一門”。修建施工圖片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研究始于50年代后期。1970年12月30日破土動工。1974年10月主體工程正式施工。整個工程分為兩期,第一期工程于1981年完工,實現了大江截流、蓄水、通航和二江電站第一臺機組發電;第二期工程1982年開始,1988年底整個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在大壩合攏過程中,當龍口只剩20米寬時,滔滔的江水咆哮著、怒吼著,25噸重的混凝土塊一投下去馬上就被發狂的江水輕易沖走,沖了再投,投了再沖,就這樣一直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壩頭仍毫無進展。后來截流大軍用粗實的鋼絲繩把四個25噸重的混凝土塊聯成“葡萄串”,兩岸同時把兩幢公眾200噸的“葡萄串”拋入龍口,大壩才終于合攏。建壩后由于航道水位提高,一掃過去三峽航道上的險灘,使貨運量由400萬噸左右猛增到5000萬噸上。發電是建壩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大江和二江河道上各建一座低水頭經流站,二江電站的機組是中國目前最大的低水頭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葛洲壩水電站的電流不斷輸往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為了防止泥沙淤積,大壩兩邊還建造了兩座沖沙閘,用來束水沖沙。若無此裝置,壩的上游只需100年就會被泥沙填平,整個工程全部報廢。為了在特大洪水時泄洪,葛洲壩還具有泄洪閘,既下泄洪水,又對洪水起到緩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洪水對下游的危險。葛洲壩不僅僅是一項重要的水利工程,同時也是一座縱貫南北的長江大橋,其壩頂建有鐵路、公路和人行道,連接了鄂西地區的南北道路。游人參觀葛洲壩,可先到葛洲壩工程局接待室觀看大壩電動模型和大江截流彩色紀錄片,然后上壩飽覽壯麗的大壩風光。壩軸線長2595.1米,設計蓄水位高程66米,壩頂高程70米。大壩使上游水位抬升20多米,控制流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總庫客15.8億立方米。洪水季節回水110多公里,到達巴東以上;枯水季節回水210多公里,到達奉節縣城,可將三峽暗礁險灘淹沒,改善了川江航道。兩座電站的廠房,分設在二江和大江。二江電站設2臺17萬千瓦和5臺12.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為96.5萬千瓦。大江電站設14臺12.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175萬千瓦。電站總裝機容量為271.5萬千瓦。二江電站的17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的水輪機,直徑11.3米,發電機定子外徑17.6米,是當前世界上最大的低水頭轉槳式水輪發電機組之一。二江泄水閘共27孔,是主要的泄洪建筑物,最大泄洪量為83900米3/秒。三江和大江分別建有6孔9孔沖沙閘,最大泄水量分別為10500米3/秒和20000米3/秒,主要功能是引流沖沙,以保持船閘和航道暢通;同時在防汛期參加泄洪。擋水大壩全長2595米,最大壩高47米,水庫庫容約為15.8億立方米。此工程已成了宜昌市的一個主要的參觀點,每年都要接待數以萬計的參觀者。這座工程共需開挖回填土石方1.13億立方米,這等于是把一座高山搬走。澆灌混凝土共達1113萬立方米。如果說一輛卡車可運5立方米混凝土的話,那么這么多混凝土就需要200多萬輛卡車才能運完。所需金屬共7.75萬噸。這些金屬用來造船的話,可造萬噸輪七八艘。葛洲壩的功能之一是防洪。大壩總庫容量15.8億立方米,控制壩上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大壩剛建成,于1981年7月出現了百年來最大洪水7.2萬秒立方米的考驗,安然無恙。葛洲壩另一功能是發電。整個工程有兩座發電廠分設在二江和大江上,共裝機21臺,總271.5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為141億度,是世界大型水電站之一。葛洲壩建船閘三座和兩條航道,可通過萬噸級的輪船,為當今世界最大的船閘之一。第六節葛洲壩施工技術的可行性一、泥沙問題解決壩區引航道泥沙淤積,是保證航運暢通的首要問題。根據宜昌站二十五年泥沙測驗資料,平均每年泥沙輸移癖量約5.26億噸。根據顆粒分析:其中小于0.1毫米的沖瀉質泥沙4.64億噸;0.1~1.0毫米以上的粗沙、礫石、卵石約57萬噸,全部推移。懸移質汛期占90%,推移質更集中在汛期,枯季只占1~2%。為了解決水流條件與泥沙淤積的矛盾,參照我國多年來治河工程以及水庫沖淤的經驗,結合長江水量豐沛、含沙量不大的特點,考慮采用防淤堤把引航道與主流分開,并設置沖沙閘,形成有利于束水沖沙的人工航道,通過“靜水過船,動水沖沙”的途徑,解決引航道淤積問題。二通航問題川江航道全長660公里,水流湍急,灘險很多,有些灘險在洪枯期需設絞過灘,通過能力受到限制。葛洲壩水利樞紐建成后,汛期大洪水時,回水110公里,到巫峽下口的官渡口;非汛期回水180公里,到瞿塘峽下的黛溪。回水所及,正是川江航道最艱險的一段,這段航道得到了改善。建壩后,對于通航問題,除防止航道淤積問題已如前述外,主要有:引航道布置問題;船閘規模問題和南津關航道整治問題。一、引航道布置問題據長航資料,川江航運近期最大駁船為1500噸,吃水2.6米。現在營運的最大船隊組成,為二艘1500噸駁船,一艘800噸駁船,加拖輪,三駁一頂,船隊長163米,寬27米,要求航道最小水深2.9米,最小寬度90米,規劃遠景最大船隊為四艘3000噸駁船加拖輪,天平形船隊,長230米,寬31.6米,吃水3.30米。上游引航道直線段長度為1000米,三江下游航道寬為150米,水深減為4.5米,可以滿足通航要求。二、關于船閘規模地方航運部門規劃,一九九○年過壩貨運量為473萬噸(其中下水440萬噸)。三江船閘選用一大一小方案,大船閘長280米,寬34米,檻上水深5米;小船閘長120米,寬18米,檻上水深3.5米。三、南津關航道整治問題建壩后,船隊出南津關進入三江和大江航道,需繞開泡旋區或穿過泡旋區,航行有困難。整治標準:考慮到遠景三峽樞紐建成后,百年一遇下泄流量不超過45000秒立米。因此要求在5000秒立米時,能正常通航近遠期最大船隊,上游口門外500米范圍內,航道寬度為200米,能保證船隊安全航行。要求縱向流速不大于2米/秒,橫向流速不大于0.3米/秒。最高通航流量為60000秒立米,考慮船隊減駁減載,要求上游口門外500米范圍內,航道寬度為120米。三導流截流問題二江泄水閘消能防沖和導流截流問題三江泄水閘承擔著以下主要任務:1、永久性長期泄洪時,有良好的上下游水流銜接條件,保持有利的河勢;2、大江截流時過水,保證勝利截流;3、二期導流時,通過絕大部分的水流,消能防沖問題得到很好解決,保證建筑物安全;4、排泄推移質泥沙;5、加大導流過水能力,降低二期大江上游圍堰施工強度,使圍堰能在汛前搶修至設計高程。通過一九七三年以來的模型試驗研究和分析計算,二江泄水閘數量以25~28孔為宜,截流水頭可降為3米左右,采用一定措施,可以實現勝利截流,當通過71100秒立米流量時,單寬流量約120~140秒立米,下游消能防沖條件得到改善,可以做到安全導流。第七節葛洲壩的工程效益一發電方面設計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多年平均發電量157億度,實際運行結果,最大出力和多年平均發電量均可超過設計值,與火電比較,每年可節約原煤約1000萬噸左右,大體上相當于3~5個荊門熱電廠(裝機容量62.5萬千瓦)、一個平頂山煤礦(1979年年產量1047萬噸)、一條焦枝鐵路(近期綜合通過能力約1100萬噸)近期的功能。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近期具有發電、改善峽江航道等效益。它的電站發電量巨大,年發電量達157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節約原煤1020萬噸,對改變華中地區能源結構,減輕煤炭、石油供應壓力,提高華中、華東電網安全運行保證度都起了重要作用。僅發電一項,在1989年底就可收回全部工程投資。二航運方面葛洲壩工程建成后改善了川江200公里三峽峽谷航道條件,淹沒了100公里內的青灘、泄灘等急流灘21處,崆嶺等險灘9處,取銷單行航道和絞灘站各9處,使這一航道的水面比降降低,航道流速減小,為航運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航運安全度增加,宜昌至巴東的航行時間縮短區間;航運成本降低及小馬力船拖帶量提高。但也增加船舶(隊)過壩的環節和時間。三條船閘設計年通航時間320天。每于過閘時間51~57分鐘(大船閘)和30~40分鐘(中船閘),三江航道汛期停航流量60000秒立米(施工期45000秒立米),實際運行結果,船閘和航道的設計指標,除下游航道在枯水季有時達不到設計航深外,可達到設計值并略有提高。三水位改善葛洲壩水庫回水110至180公里,由于提高了水位,淹沒了三峽中的21處急流灘點、9處險灘,因而取消了單行航道和絞灘站各9處,大大改善了航道,使巴東以下各種船只能夠通行無阻,增加了長江客貨運量。自1981年6月通航以來,作為配合三峽工程建造的反調節航運梯級工程,極大地改善了長江三峽區域120公里水域的通航條件,大量貨船從此安全暢通地出入川江。1982年葛洲壩船閘貨物通過量不到400萬噸,之后每年有所增加,1994年突破1000萬噸。四水利工程效益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施工條件差、范圍大,土石開挖回填達7億立方米,混凝土澆注1億立方米,金屬結構安裝7.7萬噸。建成后發揮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提高了中國水電建設方面的科學技術水平,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進行水電建設的設計、施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煉油廠智能化與大數據應用考核試卷
- 電氣機械系統的智能化旅游應用考核試卷
- 糖批發企業市場競爭力評估與提升考核試卷
- 8-1數模轉換電子課件
- 朋友和我初二語文作文
- 汽車配件售后服務提升考核試卷
- 稀土金屬加工中的設備投資與經濟效益分析案例考核試卷
- 疏散通道的安全標識與規范設置考核試卷
- 碳素材料在化學合成中的催化作用考核試卷
- 手腕康復器材考核試卷
- 三聯圖書館管理系統2013壓縮版常見問題與解答
- 化妝品年度全套內部審核檢查計劃、內審記錄表及內審報告
- 小學英語課程與教學論(小學教育專業)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五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設計-紅蘿卜牙簽高塔的研究 全國通用
-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投標技術方案(純方案)
- 中藥養護記錄表
- 實驗室安全自查表樣表
- 外賣食物中毒起訴書
- xk5036數控立式銑床總體及橫向進給傳動機構設計論文大學本科畢業論文
- 小學五六年級青春期女生健康心理講座PPT
- 基于模型預測控制的無人駕駛車輛軌跡跟蹤控制算法研究共3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