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前沖刺2_第1頁
2022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前沖刺2_第2頁
2022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前沖刺2_第3頁
2022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前沖刺2_第4頁
2022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前沖刺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下載后可編輯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前沖刺22022年教師資格考試《中學綜合素質》考前沖刺2

單選題(共29題,共29分)

1.鑿壁偷光描述的是下面哪一人物?()

A.車胤

B.祖逖

C.王羲之

D.匡衡

2.“雪化了變成什么?”一個學生回答:“變成了春天!”這個富有想象力,又富有藝術性的答案卻被老師判為零分。該老師的做法忽視的是()。

A.學生的獨立性

B.學生的創造性

C.學生的完整性

D.學生的發展性

3.某學校安排音樂教師兼職法制教育。該學校的行為()。

A.正確,節約了教學資源

B.正確,有利于教師全面發展

C.不正確。學校應聘請從事法制教育的專職或者兼職教師

D.不正確,學校應取消法制教育

4.《二泉映月》是用下列哪一種樂器演奏的?()

A.古箏

B.二胡

C.板胡

D.琵琶

5.李、段、張、陳四人同時參加一次馬拉松比賽,賽后,他們在一起預測彼此的名次。李說:“張第一名,我第三名。”段說:“我第一名,陳第四名。”張說:“陳第二名,我第三名。”陳沒有表態。結果公布后,他們發現預測都只說對了一半。

由以上可以推出,競賽的正確名次是()。

A.陳第一,段第二,張第三,李第四

B.段第一,陳第二,李第三,張第四

C.李第一,張第二,段第三,陳第四

D.張第一,李第二,陳第三,段第四

6.東吳時期的吳中“八絕”在書、畫、算、相、棋、占夢、星象、候風等領域都有卓越的發展,其中善畫的是()。

A.曹不興

B.曹仲達

C.衛協

D.鐘繇

7.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此節氣之后,北極附近極夜范圍漸大,南極附近極晝范圍漸大。該節氣是()。

A.白露

B.秋分

C.寒露

D.霜降

8.“七色光,七色光,太陽的光彩,我們帶著七彩夢走向未來。”一束燦爛的陽光照射到下列哪種光學元件上,可以觀察到“紅、橙、黃、綠、藍、靛、紫”七色光?()

A.凹面鏡

B.凸面鏡

C.平面鏡

D.三棱鏡

9.下列選項中,與“魚:潛水艇”邏輯關系相同的是()。

A.飛機:鳥

B.鯊魚:泳衣

C.蝦:汽車

D.蝙蝠:雷達

10.隋唐設立三省六部制,其中負責學政的是()。

A.戶部

B.吏部

C.禮部

D.工部

11.總結了春秋戰國的數學成就,奠定了中國古代數學以計算為中心的特點的著作是()。

A.《周髀算經》

B.《黃帝內經》

C.《方圓闡幽》

D.《九章算術》

12.紙的出現是人類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下列人物中與紙的發明、改進直接相關的是()。

A.屈原

B.張衡

C.蔡倫

D.酈道元

13.國培計劃又開始了,小張老師非常想去進修培訓,但是教導主任卻告訴他,現階段是學校的成長壯大時期,急需張老師這樣的教學骨干,讓他以學校大局為重,不許他參加這次培訓,讓他過幾年再去參加培訓。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小張老師應以學校大局為重,放棄培訓

B.小張老師業務精良,不需要培訓

C.學校的做法侵犯了小張老師的參與管理權

D.學校的做法侵犯了小張老師的進修培訓權

14.秦老師剛接手一個新班,學生與他還有一些距離感。一天下課,為了拉近師生關系,他留在教室跟學生聊天。聊天過程中他了解到很多原來不知道的信息。快要上課了,學生還意猶未盡,對秦老師說:“老師,我來了這個班級這么久,您是第一位知道我是從外地孤身一人來這里學習的老師!謝謝您抽時間跟我們聊天!”這說明,()是師德的靈魂。

A.關愛學生

B.為人師表

C.終身學習

D.教書育人

15.下列不屬于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的是()。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璦琿條約》

16.找規律填數字是一項很有趣的活動,特別鍛煉觀察和思考能力。下列選項中,填入數列“1,3,7,15,31,(),127,255”空缺處的數字,符合該組數字排列規律的是()。

A.61

B.62

C.63

D.64

17.找規律填數字是一項很有趣的游戲,特別鍛煉觀察和思考能力。按照“4+2→28”“6+3→218”“8+4→232”“9+3→327”的方法,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A.10+2→820

B.10+2→512

C.10+2→520

D.10+2→805

18.與“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B.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C.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D.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9.下列選項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A.滿族主要分布在中國東三省,以黑龍江最多

B.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

C.壯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

D.云南是少數民族數量最多的省份

20.張老師新接手一個班級,老師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僅在學習上關心學生,還在生活上悉心照顧。張老師的做法體現了()。

A.依法執教

B.愛崗敬業

C.熱愛學生

D.廉潔從教

21.針對如何對待自己做過的錯題,王老師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最后同學們決定分組進行錯題整理,每組建立一個學科錯題本。組內成員分工進行整理,最后將做起來不順暢、掌握不牢固的題用黑筆寫到筆記本上,完全不會或者做錯的題用紅筆記到筆記本上。王老師的做法()。

A.正確,體現了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B.不正確,沒有為學生獨立完成學習任務提供機會

C.正確,是一種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學習方式

D.不正確,沒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2.在面對孩子的種種行為時,關老師雖然知道生氣時也要擺正心態,但總是難免出現“爆粗口”的狀況,引起學生的反感。面對這樣的情況關老師應該()。

A.依然如故,處之泰然

B.無心之舉,不必介懷

C.盡量避免,努力改正

D.積極改變,不再爆粗

23.張老師在考試過程中發現自已班的同學作弊,卻并未制止。張老師的行為()。

A.正確,有利于樹立教師威嚴

B.正確。有利于班級團結

C.不正確,張老師應立即制止

D.不正確,張老師應小聲提醒

24.公式"=Sum(A1:B2)”需要對()求和。

A.A1,B2

B.A2,B1

C.A1,A2,B1

D.A1,A2,B1,B2

25.歐洲文學長廊中有四個經典人物形象以吝嗇而聞名。下列作品中不屬于“四大吝嗇鬼”登場作品的是()。

A.《威尼斯商人》

B.《變色龍》

C.《死魂靈》

D.《慳吝人》

26.初一(1)班班主任張老師總是教育學生說:“作為學生我們不能只做書呆子,死啃書本,我們還要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課內課外活動,使自己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張老師的做法說明張老師具有()。

A.敢于創新的思想

B.素質教育的理念

C.應試教育的理念

D.公平教育的理念

27.《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22--2022年)》提出,把()作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A.堅持以人為本

B.服務科學發展

C.注重全面發展

D.滿足社會需求

28.小安多次在運動會田徑比賽中獲得冠軍,但他不喜歡學習文化課,陳老師找他談話:“有特長固然好,但沒有文化知識作為基礎,將來很難在社會中謀得一席之地。”陳老師的做法()。

A.不合理,不利于學生發展特長

B.不合理,違背了學生的興趣愛好

C.合理,學生必須在各個學科領域平均發展

D.合理,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

29.“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是對()的評價。

A.《水滸傳》

B.《竇娥冤》

C.《紅樓夢》

D.《西游記》

問答題(共4題,共4分)

30.數學課上,開始上課時老師說道:“今天我們要學習因式分解,鑒于這部分內容比較難,我們將用兩節課的時間學習這部分內容。”

“我不同意!”一個調皮的同學突然回答。

“為什么?”老師問道。

“這部分知識雖然比較難,但是我們在課外輔導班都學習過了。而且上節課您已經講了一些關于新課的問題,我們已經了解了一點,昨天晚上您也讓我們預習了,我們覺得一節課的時間就足夠了”。

老師聽完這位同學的解釋后,便向大家問道:“大家有誰贊同他的意見?”同學們一致舉起

了手。

于是這位老師說:“很好!我也同意大家的意見!今天我們就用一節課來學習因式分解。”課堂上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問題:

請從學生觀的角度,分析這位老師的行為。(14分)

31.那年由于工作調動。我到新的學校報到時,已經開學一個多月了。可我接手的是怎樣的一個班呀,課堂上總是亂哄哄的,搞小動作交頭接耳的,坐立不安的……令你應接不暇。下課鈴一響,幾十個孩子紛紛從座上彈起來,爭先恐后地沖向門口。我從事教學已有十六年了,在那段時間,幾乎試過了我所知道的一切方法,就是不能把這個班搞好。我暗暗地等待著時機,準備“殺一儆百”。功夫不負有心人,機會終于來了,號稱“大圣”的孫琦,課間把一塊快要融化的雪糕,扔在鄰班一男生的身上,來了個漂亮的“仙女散花”。先是其班主任氣咻咻地跑來告狀,下午其父母又來討說法。我帶著滿腔的怒氣。讓孫琦寫了一份2000字的檢查。一次在班會課上,我把孫琦叫到講臺上,讓他當眾讀自己的檢查,并讓其他同學來指出他的錯誤,希望別的同學能夠引以為鑒。

問題:

請運用新課改的學生觀分析該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32.創造主未完成之工作,讓我們接過來,繼續創造。

宗教家創造出神來供自己崇拜。省事者把別人創造的現成之神來崇拜。戀愛無上主義者造出愛人來崇拜。美術家,如羅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創造。

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愛人。他們所要創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真善美的活人,是我們的神,是我們的石像,是我們的愛人。教師的成功,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造學生,學生也創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倘若創造出丑惡的活人,不但是所塑之像失敗,亦是合作塑像者之失敗。倘若活人之塑像是由于集體的創造,而不是個人的創造,那么這成功失敗也是屬于集體,而不是僅僅屬于個人。在一個集體當中,每一個活人之塑像,是這個人來一刀,那個人來一刀,有時是萬刀齊發,倘使刀法不合于交響曲之節奏,那便處處是傷痕,而難以成為真善美之活塑像。

教育者也要創造值得自己崇拜之創造理論和創造技術。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點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對,可能萬象同毀;刀法如果用得對,則一筆下去-,萬龍點睛。

有人說:環境太平凡了,不能創造。平凡無過于一張白紙,八大山人揮毫畫他幾筆。便成為一幅名貴的杰作。平凡也無過于一塊石頭,到了米開朗基羅的手里,可以成為不朽的塑像。

有人說:生活太單調了,不能創造。單調無過于坐監牢,但是就在監牢中,產生了《易經》之卦辭,產生了《正氣歌》。單調又無過于沙漠了,而雷賽布競能在沙漠中造成蘇伊士運河,把地中海與紅海貫通起來。

可見平凡單調。只是懶惰者之遁詞。既已不平凡不單調了,又何須乎創造。我們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單調上造出不單調。

有人說:年紀太小。不能創造。見著幼年研究生之名而哈哈大笑。但是當你把莫扎特、愛迪生及沖破父親數學層層封鎖之帕斯卡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給他看,他又只好啞口無言了。

有人說:我是太無能了,不能創造。可是魯鈍的曾參,傳了孔子的道統;不識字的惠能傳了黃梅的教義。惠能說:“下下人有上上智。”我們豈可以自暴自棄呢!可見,無能也是借口。

有人說:山窮水盡,走投無路,陷入絕境,等死而已,不能創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難之玄奘,畢竟取得佛經;糧水斷絕,眾叛親離之哥倫布,畢竟發現了美洲;凍餓病三重壓迫下之莫扎特,畢竟寫出了《安魂曲》。絕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說:沒有勇氣,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氣探出來、走出來、造出來的。這只是一半真理;當英雄無用武之地,他除了大無畏之斧,還得有智慧之劍、金剛之信念與意志,才能開出一條生路。

所以,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讓我們至少走兩步退一步,向著創造之路邁進吧!

創造之神,你回來呀!只要你肯回來,我們愿意把一切——我們的汗,我們的血,我們的心,我們的生命——都獻給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熱情,便是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就能開創造之花,結創造之果,繁殖創造之森林。

(節選自陶行知《創造宣言》)

問題:

(1)第四自然段中說“刀法如果用得不好,可能萬象同毀;刀法如果用得對,則一筆下去,萬龍點睛”。這里所用的幾個比喻分別比喻什么?(4分)

(2)這篇《創造宣言》認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為獲得這一成功,教育者要注意哪些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