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哈密衛與帝明武宗
一、哈剌灰和哈剌灰的語音及流變唐朝是伊州。這個地方通常是九姓的移民和漢族。宋朝仍為伊州,居民多回鶻和焉耆遺民“龍家”人,自成一地區,并不歸屬高昌回鶻。元朝期間,哈密始稱“哈梅里”,獨立于高昌回鶻之外,元朝政府的官方文書稱高昌回鶻為“畏兀兒”,往往將“畏兀兒”和“哈梅里”二地并列。元朝前期,西北宗王海都和都哇發動叛亂,哈梅里多次遭難,城池毀壞,生業凋敝。元朝后期,宗王納忽里受封為威武西寧王,鎮守哈梅里,后改稱威武西寧王為肅王,哈梅里為哈密。納忽里死,其弟安克帖木兒繼位。元朝時期,哈密的主體居民為回鶻,元朝也稱他們為“畏兀兒”,其部主要居住在哈密城及其北的村鎮,以農耕為主要生業。西北宗王海都和都哇叛亂期間,大批原居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縣)和普剌(今新疆博樂縣)的撒拉森人東遷至哈密,他們信仰伊斯蘭教,多數經商,少數務農。他們居住在哈密城西的村鎮中,實際上是我國撒拉回回的祖先之一,但明朝則直稱他們為“回回”。哈密的東南,今新疆的東南角和青海的西北角,為撒里畏兀兒人的居住區,元朝冊封宗王出伯為威武西寧王,率部鎮守其地,后又封卜煙帖木兒為威武西寧王,統管撒里畏兀兒諸部,大批蒙古統治者長期與撒里畏兀兒生產和生活在一起,逐漸被其同化。14世紀末期,東察合臺汗經常派兵征討撒里畏兀兒地區,撒里畏兀兒人和被其同化的蒙古統治者被迫北遷至哈密東南,這些被撒里畏兀兒同化的人自稱為karahur,hur為藏族對回鶻的稱呼,漢語音譯為“霍爾”。Kara為蒙語“高貴”、“黑色”的意思,回鶻語意與蒙語相同。因此,karahur的漢語音譯為“哈剌灰”,漢語意譯為“高貴的畏兀兒”、“畏兀兒貴族部落”。由于哈剌灰人與哈密的肅王納忽里同族同宗,所以不斷北遷,游牧于哈密東南的草灘和村落中,成為哈密的第三個居住民族。他們的信仰與撒里畏兀兒相同,為藏傳佛教——喇嘛教。過去有專家把“哈剌灰”理解為“哈剌回”,認為他們是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這是不正確的。總之,元末明初哈密地區的民族成份,正如《明史·西域一》中的記載:其地種落雜居,一曰回回,一曰畏兀兒,一曰哈剌灰,其頭目不相統屬,王莫能制。哈密三族的政治態度及相互關系是:回回與以吐魯番為都城的東察合臺汗國人宗教信仰相同,傾向于東察合臺汗國。畏兀兒、哈剌灰皆信佛教,與哈密王族信仰相同,皆輔助哈密王族,與回回格格不入,時時提防東察合臺勢力的東擾。明朝初建,都督濮英領兵經略河西,當地的元朝殘余勢力,包括豳王別兒怯帖木兒、國公阿桑爾只等人率眾逃奔哈密,受到肅王納忽里的保護。肅王納忽里與明朝為敵,除保護河西逃來的元朝余孽外,還阻遏和搶劫西域諸國派來明朝的使者。明太祖大怒,派兵討伐哈密。《明史·西域二》記載:時西域回紇來貢者,多為哈梅里所遏;有從他道來者,又遣兵邀殺之,帝聞之,怒。八月,命都督僉事劉真偕宋晟督兵討之。真等由涼州西出,乘夜直抵城下,四面圍之。其知院岳山夜縋城降。黎明,兀納失里驅馬三百余匹突圍而出,官軍爭取其馬,兀納失里率家屬隨馬后遁去。真等攻破其城,斬豳王別兒怯帖木兒、國公省阿桑爾只等一千四百人,獲王子別里怯、部屬千七百三十人,金、銀印各一,馬六百三十匹。“西域回紇”指東、西察合臺汗國及其屬下的小國,因這些國家都通用回鶻文,所以明朝這樣加以統稱。“哈梅里”為哈密的異譯。“兀納失里”為納忽里的異譯。這次征伐哈密,明軍大勝,所俘除兀納失里的兒子“別里怯”之外,還有兀納失里的幼小孫子脫脫。經此一戰,哈密王納忽里為了討好明朝,接連遣使朝貢。明朝也不究既往,對其善待有加。納忽里死,其長弟安克帖木兒繼位。安克帖木兒對明朝的態度十分恭謹,自繼位后,幾乎每年都遣使朝貢。明成祖永樂二年春,安克帖木兒又遣使朝貢,并表請賜爵,明朝即冊封他為忠順王:六月甲午,封哈密安克帖木兒為忠順王。時安克帖木兒遣使來朝,表請賜爵。上命禮部尚書李志剛會太子太傅、成國公朱能等議,志剛等議曰:“安克帖木兒兄忽納失里,元封威武王,改封肅王。忽納失里卒,安克帖木兒繼為肅王。今既內屬,宜仍王爵而改封之。”上曰:“前代王爵,不足再論。今但取其能歸心朝廷而封之,使守其地,撫綏其民可也。”遂封為忠順王,遣指揮使霍阿魯禿等賫敕封之,并賜之彩幣。1“忽納失里”即兀納失里,為“納忽里”的異譯。“永樂二年”相當于公元1404年。自這年六月,安克帖木兒歸屬明朝,被封為忠順王后,哈密即成了明朝的領土,其王代表明朝,守衛其地,撫綏其民,成為明朝的官員之一。次年,安克帖木兒被蒙古高原的韃靼首領鬼力赤殺害,無子可以繼位,于是明朝即將早年俘入內地現已長大成人的脫脫送歸哈密,襲爵為忠順王;同時任命哈密三族首領為都督,輔助脫脫:(永樂)三年,王尋為鬼力赤毒死,無嗣。其兄子脫脫幼俘入中國,命襲王爵,賜以金印、玉帶,遣使送還其國,令為西域之喉襟,以通諸番之消息。凡有入貢夷使方物,悉令至彼,譯表以上。管轄三種夷人,一種回回,一種畏兀兒,一種哈剌灰,俱生韃,各授頭目為都督等官,輔守疆土。2“永樂三年”為公元1405年,這年除以脫脫繼任為忠順王外,明朝還任命哈密三族的大首領為都督,令他們襄助忠順王,守土治民。明朝在哈密設置的官僚機構有所加強。哈密總扼西域入明的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但是北有瓦剌,西有東察合臺汗國,強鄰虎視,地廣人稀,實力孤弱。明朝自封安克帖木兒為忠順王,將迎轉西域入明使者,探聽西域諸國動靜的任務交給他后,他雖比較盡力,但受強鄰的牽制,非但不能稱明朝之意,甚至連自己也慘遭強鄰的暗算,死于非命。安克帖木兒之母原為瓦剌公主,哈密王家的貴族也與瓦剌首領多有姻眷關系,與明朝素有隔閡。當明朝將脫脫送回哈密,讓其繼位為忠順王時,安克帖木兒之母,也就是脫脫的祖母,居然與部分貴族一起,無視明朝主權,竟然將脫脫驅逐出境。明成祖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加強對哈密的控制,除勒令哈密王母與貴族迎回脫脫外,立即在哈密設置邊防軍事機構——衛所,派置官員和駐防士兵。《明史·西域一》記載:四年春,甘肅總兵官宋晟奏:脫脫為祖母所逐。帝怒,敕赍其頭目曰:“脫脫朝廷所立,即有過,不奏而擅逐之,是慢朝廷也。老人昏耄,頭目亦不知朝廷耶?即迎歸,善匡輔,俾孝事祖母。”由是脫脫得還,祖母及頭目各遣使謝罪。三月,立哈密衛,以其頭目馬哈麻火者等為指揮、千百戶等官,又以周安為忠順王長史,劉行為紀善。3“永樂四年”相當于公元1406年,這年三月,明朝設置了“哈密衛”,它是明朝最為西邊的軍事衛所,由忠順王主持衛所事務,明朝派駐的長史、紀善等官員加以輔導和監督,衛所將士則多由哈密本地番兵充任,少量內地派駐的將士則保衛明朝官員的安全,訓練哈密番兵。不知什么時候,估計大約二三十年后,哈密衛中朝廷派置的官兵皆已不見,一定是撤回后再未派遣,哈密衛的事務全由忠順王及其兄弟輩、明朝冊封的忠義王管理,哈密三族的首領各任都督,輔助忠順王和忠義王守護地方,治理民眾。哈密衛一直平穩地存在了67年,直至明憲宗成化九年(1473年),始被移居吐魯番的東察合臺汗阿力襲破和攻占。此后,東察合臺汗們先后多次與明朝爭奪哈密,甚至出兵騷擾河西走廊,哈密回回寫亦虎仙在一系列的變亂中起了極惡劣的作用。二、陰通哈仙的阿黑麻15世紀中葉,東察合臺汗阿力的勢力日蓋強大。他遷居吐魯番,不斷向四方擴張。因為哈密地處絲綢之路中段的樞紐,控制西域與明朝之間的經濟交流和貿易往來,阿力早已垂涎三尺。明英宗天順四年(1460年),哈密忠順王卜列革死,無子繼位,王母弩溫答失里攝政,部屬不服。瓦剌多次侵襲,哈密損失慘重。明憲宗成化九年(1473年),阿力乘機出兵哈密,攻占其城,將王母弩溫答失里及哈密忠順王的金印都擄至吐魯番,派妹婿牙蘭率兵鎮守哈密。明朝的哈密衛因而廢止:(成化九年四月丙寅),吐魯番速檀阿力侵哈密衛,據其城。初,速檀阿力累引兵劫掠哈密諸部地,已略盡。正月,圍其城,破之,執其王母,奪朝廷所降金印,遂留居之。4據此可知,吐魯番速檀(王)阿力早就逐漸蠶食了哈密城四周之地,而攻占哈密城,俘虜哈密王母,搶奪明朝所賜哈密忠順王的金印,則是成化九年(1473)春初的事。當時的吐魯番地域不大,實力不強,它是如何侵吞哈密的?哈密失陷后,其三族居民的去向又如何?《明憲宗實錄》記載:(成化十二年四月庚辰),兵科給事中章鎰等言:“方今災異屢現,邊防多事……又如速檀阿力,陰通哈密叛臣,吞滅其圍,虜其王母、金印,雖朝廷遣使經略,迄無成功。哈密遺種,寄附我邊,日增月益,在在有之。”5據甘肅都督同知李文派遣的密探偵知,吐魯番“速檀阿力所部精兵不過三百,馬步兵不滿二千”,其所以能迅速侵占哈密,是因為“陰通哈密叛臣”的緣故。這個“哈密叛臣”,即指哈密的回回首領寫亦虎仙,是他率領其家族和屬下“為虎作倀”,或為阿力出謀劃策,或與阿力里應外合。哈密失陷以后,堅決抵御吐魯番入侵軍的畏兀兒和哈剌灰居民紛紛內逃至肅州(今甘肅酒泉市)以西不遠的苦峪避難,有的更東逃至甘州(今甘肅張掖市)境內暫住;寫亦虎仙為首的回回,則大多成了吐魯番速檀阿力的順民,安居于故鄉哈密。寫亦虎仙也因“功勞卓著”,深受阿力的賞識,成了吐魯番東察合臺汗的座上貴賓。吐魯番速檀并不因占領哈密而感到滿足,此后數年,他屢次發兵東侵赤斤、罕東兩衛所,搶掠財物,驅擄人口,使此二衛所的蒙古族居民遭受了巨大的損失。阿力還揚言要東攻肅州和甘州,以致使河西走廊的局勢處于緊張的狀態中。成化十五年(1479年)秋,吐魯番速檀阿力死,統治集團上層內訌,國內大亂,勢力遽衰。成化十八年(1482年)春末,寄居甘肅苦峪的哈密都督罕慎,聯合赤斤衛和罕東衛的蒙古將士,率眾突襲哈密,一舉收復境內八城。于是,明朝重設哈密衛,令罕慎鎮守其地;后又加封罕慎為忠順王,提高他的權位。罕慎收復哈密,主要靠本部的畏兀兒和哈剌灰二族之力,而哈密回回則原是哈密失守的罪人,本應遭到清算。但是哈密回回善于見風使舵,利用罕慎向吐魯番請求送回王母弩溫答失里及忠順王金印之機,奔走效力,奉迎罕慎,因此,其頭目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很快成了罕慎的心腹。罕慎遣使明朝,多派哈密回回頭目為使者。而寫亦虎仙則退居幕后,教唆和指揮哈密回回們行動。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東察合臺后王羽奴思之子阿黑麻漸強,曲先(庫車)、察力失(焉耆)、吐魯番等地皆為其所有。阿黑麻野心勃發,虎視哈密。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秋,阿黑麻設計殺害忠順王罕慎,占領哈密,甚而遣使明朝,要求冊立他為哈密王。《殊域周咨錄》記載此事說:弘治元年,阿黑麻稱罕慎非脫脫族,何得王哈密?哈密我當王。欲殺罕慎,畏未敢發。乃為好語詒罕慎曰:“吾為爾聯姻,爾為王益安,無外侮。”罕慎喜,許之。阿黑麻至哈密,誘罕慎頂經結盟,遂殺罕慎。亦未敢顯言據哈密,即遣使入貢,言:“罕慎病死國亂,乞遣大通事和番,立我為王,居哈密,領西域職貢。”兵部尚書馬文升言:“外夷北虜最強,屢入貢,乞通使,我不聽。阿黑麻小夷,且與哈密各有分地,不可輙通使,亦不得王哈密。彼若入貢,我亦不拒。請敕阿黑麻,諭令送王母及金印還哈密。”6阿黑麻之所以膽敢帶領少量隨從,親至哈密,假稱聯姻,誘殺罕慎,是因為哈密的回回作其內應。又,他之所以遣使明朝,要求立他為哈密王,主要的借口也是哈密回回擁護于他。在這一事件中,寫亦虎仙于幕前幕后進行了許多活動。《殊城周咨錄》又說:弘治元年,哈密奸回見罕慎非貴族,阿黑麻系同類,相勾引,假以求親,誘殺罕慎。罕慎死,奄克孛剌襲授都督,管領殘眾。番酋求和以主哈密(番酋,阿黑麻也),詔不從其請,但許入貢,且降璽書,遣哈密頭目寫亦虎仙往賞諭之,諭令歸金印、城池,時王母已故。7由以上記載可知,當時的寫亦虎仙,才是哈密回回大頭目。事件之前,是他率眾勾引阿黑麻誘殺罕慎,占領哈密的,他早已是阿黑麻在哈密的內奸;事件之后,他又以明朝使者的身份,派去與阿黑麻進行交涉,首次混跡為明朝的官員,為他今后進入明朝的宮廷創造了條件。明朝多次遣使責備阿黑麻,阿黑麻大怒,想要發兵侵襲明朝邊境。其部將牙蘭曾多年駐守哈密,反復失敗,無有戰功。他的妻子又是寫亦虎仙之妻的姐姐,二人關系親密,于是聽從寫亦虎仙的勸說,建議阿黑麻交還哈密諸城及哈密王金印。阿黑麻深思之后,采納了牙蘭的意見,以寫亦虎仙的從兄弟寫亦滿速兒為使者,至明朝獻納哈密大小八城、哈密王的金印及哈密居民五百余人。明朝不費一兵一卒,復得哈密,即選拔安定王之侄陜巴為王,分別以哈密三族頭目奄克孛剌、阿木郎、寫亦虎仙為都督,重建了哈密衛。寫亦虎仙到處張揚和吹噓,阿黑麻之所以歸還哈密的城池和金印,全是他三寸不爛之舌的功勞,明朝受其蒙騙和迷惑,開始對他刮目相看。阿黑麻獻哈密城池和金印后,明朝給予的賞賜僅為彩段五表里,金織衣一襲,阿黑麻大為不滿。弘治六年(1493年)四月,阿黑麻率眾夜襲哈密,殺都督阿木郎,擒哈密忠順王陜巴,逐都督奄克孛剌。阿黑麻授意寫亦虎仙隨奄克孛剌東逃甘肅苦峪。同年十一月,明將許進率罕東衛、赤斤衛和明朝邊軍突襲哈密,重新將其收復。但因孤城難守,明軍“全勝而回”,只是扶助奄克孛剌等統率哈密難民返回家園,耕種自守。弘治九年(1496年)三月,阿黑麻親自率眾再次襲破哈密,逼使哈密都督奄克孛剌投降,命親信撒他兒駐守哈密,監督奄克孛剌。不久,奄克孛剌密結瓦剌小列禿部,襲殺撒他兒,收復哈密。奄克孛剌以寫亦虎仙為使者,至明朝獻功和進貢,明朝對奄克孛剌和寫亦虎仙大加賞賜。寫亦虎仙在回途中長居肅州(今甘肅張掖市),購置田地和房屋,并與被拘禁在肅州的原阿黑麻使者火者馬黑木勾結,甚至將女兒許配給他為妻,與吐魯番速檀(王)阿黑麻的關系由此更進了一步。由于阿黑麻與明朝交惡多年,西域貢使斷絕,商旅不通,又長期得不到明朝優渥的賞賜,為了改變這種不利情況,阿黑麻遣使明朝,獻出哈密城池和被俘的哈密王陜巴及其百姓。于是,明朝又以陜巴為哈密王、畏兀兒首領奄克孛剌、哈剌灰首領拜迭里迷失、回回首領寫亦虎仙為都督,再設哈密衛。三、即于明武宗的初心,索回植物之家,以勞歷程哈密忠順王陜巴死后,其子拜牙即繼位,正德三年(1508年)四月,派遣寫亦虎仙等人為使者,到明朝進貢方物,前后兩次皆受到了明朝的優待。《明武宗實錄》記載:壬辰,哈密使臣寫亦虎仙等來朝貢方物,不與通事皮俊等偕來,身指邊鎮文移投進鴻臚寺。大通事王永疏請究治奸弊,上命禮部看祥以聞。至是,寫亦虎仙亦奏永有所需求,且妄加凌辱。禮部言:“哈密乃邊境藩籬。既已向化入貢,所遣使臣理宜懷輯,倘失其信,恐生他釁。”時永方在豹房供奉,實恃寵橫恣。有旨令勿窮治,特戒永后宜加慎,以全大體;寫亦虎仙命禮部并大通事善諭之。8“通事”今稱“翻譯”,“大通事”即是“翻譯長”。這次入貢時,因為寫亦虎仙違規,沒有與邊關的通事皮俊一起入京,遭到大通事王永的揭發,本該受到究治。明武宗下旨“勿予窮治”,且聽取寫亦虎仙的反訴,特別訓戒王永“后宜加慎”,可見對他是很優待的。寫亦虎仙在京逗留半載有余,大肆售賣夾帶的私貨和朝廷賞賜之物,被鴻臚寺官員所揭發,但仍得到朝廷和明武宗的寬宥。《明武宗實錄》記載:十月甲戌,大通事王善等奏:“哈密使臣寫亦虎仙等來貢,夾帶私物,虛糜供給,所賜盡于京師鬻之,其屬留邊者俱未沾及,宜加禁治……”禮部奏覆:“各夷朝貢,例許稍挾私貨以來,蓋羈縻遠人,宜俯順其情,而不可過防,以傷其向化之心也。且哈密城池之復,寫亦虎仙亦與有勞,今效順以來,須加寬假,以示恩意,其獲賜而鬻之者,亦宜從便,蓋所得鈔錠數多,輸之于彼,既無所用;而載之于途,大有所費。宜移文彼處鎮巡等官,聽其量帶方物來京貿易,但不可入境市物,以勞驛傳。其留邊夷使之賜,審無欺尅,聽其自便可也……”上是之。9值得引起我們注意的是,明朝在寬宥寫亦虎仙時,特別提到追念其代表明朝出使吐魯番,索回哈密城池和哈密王金印之功,可見寫亦虎仙在明朝的朝廷和明武宗的記憶中,已經留有比較深刻的印象了。寫亦虎仙是個膽大妄為之人。他見自己兩次受到額外優待,深知朝廷不熟悉邊疆之事,可欺之以方,竟于次年謊報自己的功勞,騙取朝廷的賞賜:(正德四年四月)庚寅,哈密衛都督寫亦虎仙奏:“成化、弘治等年,于速檀阿黑麻處自備已貲,贖取陜巴及所奪金印并被擄人口,諸賜糧。”戶部議:“行甘肅鎮巡等官核實,先年果為中國效勞,量為體恤。”報可。10從這件事情沒有下文可知,明朝一定從甘肅鎮巡官那里核實,往年寫亦虎仙并無自己出貲,贖取哈密城、印及百姓之事,所以沒有給予賞賜和補償。弘治年間,吐魯番阿黑麻攻占哈密,令子真帖木兒、妹婿牙蘭駐守其地。明軍突襲哈密,牙蘭遁逃,真帖木兒被擒,明朝將其長期管押于甘州(今甘肅張掖市)。正德初年,真帖木兒之兄——吐魯番速檀滿速兒不斷遣使明朝,進貢方物,態度比較恭順,一再要求釋放其弟,明朝答應了他的請求:(正德)七年冬,詔差哈密三都督奄克孛剌、寫亦虎仙、滿剌哈三送真帖木兒回完聚。11護送真帖木兒的三名使者來到哈密,奄克孛剌即留在哈密,輔佐忠順王拜牙即;真帖木兒即由寫亦虎仙和滿剌哈三送歸吐魯番。寫亦虎仙早年即已投歸吐魯番,這次出使吐魯番,給了他一個直接報效滿速兒的好機會;滿剌哈三又是他屬下的回回首領,早年與吐魯番也有勾結。這時兩人密報甘肅荒旱連年,人口死亡,城堡空虛,慫恿滿速兒侵擾明朝邊境。于是,滿速兒連年率兵侵擾河西地區,使該地遭受了慘重的損失。首先,寫亦虎仙充當滿速兒的馬前卒,誘騙哈密忠順王拜牙即投降于吐魯番,滿速兒因此不費一兵一卒,唾手取得哈密,將其作為入侵內地的據點:正德元年,陜巴尋卒,子速檀拜牙即襲為忠順王,淫酗不道,屬夷謀害之。寫亦虎仙因送真帖木兒回番,乃與番潛謀誘其王云:“番主怪你行事不公,且來殺爾,可先投免禍。”忠順王懼,乃欲往投順。奄克孛剌不從,王持刀殺之,奄克孛剌逃至甘州,告其情。火辛哈即乘機同誘王往歸土魯番,當被拘留。火辛哈即先回國,番酋滿速兒隨令頭目火者他只丁同寫亦虎仙、滿剌哈三領兵占據哈密。鎮巡官遣撫夷千戶馬馴前往探聽。寫亦虎仙乃曰:“城池、金印在他人之手,我豈敢言奉誰之王?”及稱吐魯番要犯甘肅。夷人撞八十久住哈密,備知寫亦虎仙通番謀害之情。12接著,寫亦虎仙受滿速兒派遣,與吐魯番首領牙木蘭、他只丁、馬黑木、馬力奶翁一起,領兵搶掠肅州的王子莊、苦峪、赤斤等地。這時,滿速兒有一妹妹,擬嫁哈密忠順王拜牙即;寫亦虎仙挽他只丁為媒,向滿速兒求娶其妹為妻。滿速兒大怒,拘押寫亦虎仙。寫亦虎仙懼怕,設計讓滿速兒假裝獻還哈密城印,他將向明朝索取一千匹段子的賞賜,另給他只丁五百匹作謝禮,滿速兒才釋放了他,并派人到總督甘肅軍務的左都御史彭澤傳話,愿獻哈密城印,以求重賞。彭澤想草草結束哈密一案,早日回京,當即先賞白梭布三百匹,許其歸還城印和忠順王拜牙即后,再得重賞。彭澤向朝廷奏報實情,朝廷遣使攜帶一批賞物至吐魯番。滿速兒嫌賞物少,只將哈密城交哈密都督滿剌哈三掌管,將金印交明朝使者帶回,將拜牙即仍舊拘管于吐魯番,同時責令寫亦虎仙隨明使回朝,討取寫亦虎仙所許的一千段匹。寫亦虎仙進至甘州,賴著不肯回朝。滿速兒得不到一千段匹,重又占據哈密。正德十一年(1516年)四月,滿速兒令牙木蘭率兵內侵肅州和甘州,先命斬巴思密約甘州城廂寄住回回阿剌思罕兒、寫亦虎仙等人為內應。寫亦虎仙早有準備,與其子米爾馬黑麻密鑄銅鐵炮7個、頭盔4頂、鐵甲2副、大刀4把,密謀發難。不料斬巴思被甘肅兵備道陳九疇捕獲,阿剌思罕兒等八人和寫亦虎仙父子同時被逮入獄。牙木蘭揮兵急攻嘉峪關,殺明將芮寧、楊松,甘州形勢吃緊。陳九疇即殺斬巴思、阿剌思罕兒等八人,因寫亦虎仙掛有明朝使者的頭銜,陳九疇不敢擅殺,將其父子押赴京城定罪,始以“謀叛”的罪名,擬判死刑。寫亦虎仙即以西域珍寶和女人納賄于倖臣錢寧,不但未被處死,反得優待,供奉于會同館;后得多次受明武宗召見,說以天方教理,密獻房中秘術,最終甚至成了明武宗身邊的紅人。《殊域周咨錄》記載此事的經過說:(正德)十一年四月,牙木蘭謀劫甘州,令夷人斬巴思等以書約阿剌思罕兒,待番兵至時,即與甘州關廂寄住回子放火開城。斬巴思等藏番書入關,被獲。兵備道陳九疇遂搜得寫亦虎仙日前謀造鐵盔四頂、甲二副、銅鐵炮七個、大刀四把,其子米爾馬黑麻藏在酒主張子義家井內。后番入寇,至嘉峪關,射死參將芮寧,甘州大亂。九疇乃殺斬巴思等八人。番酋尋又求和,且差頭目虎刺力帶領從人前來投遞番書,歸罪寫亦虎仙,尋遂西去。九疇乃以捷奏。上詔科道官往勘,擬寫亦虎仙謀叛律。寫亦虎仙納賄倖臣錢寧,捏詞具奏,法司會問,改擬奏事不實罪。寫亦虎仙與馬黑木、侄婿米爾馬黑麻(二人同名)遂交結錢寧,俱送會同館安歇。寫亦虎仙等巧為蠱惑,誘引上常幸會同館。13無論吐魯番速檀滿速兒多次侵占哈密,還是多年侵擾河西走廊的重鎮肅州和甘州,寫亦虎仙都是滿速兒的奸細,明朝的罪人。他在明朝西北邊疆所犯的罪行,無疑是十分深重的。但是,由于明武宗寵任佞臣錢寧和江彬,寫亦虎仙得以賄通錢寧,逃脫罪責;又通過回回僧人于永的推薦,多次得到明武宗的召見;不久寫亦虎仙落腳的會同館,竟成為明武宗經常游幸的場所。顯然,安置會同館的寫亦虎仙等家人中的年輕美貌的女子,對明武宗產生了特殊的作用。《殊域周咨錄》卷十二《哈密》記載:其侄婿馬黑麻交結權臣,傳升近侍,忠惑先帝,瀆亂天宗。所謂“忠惑先帝,瀆亂天宗”,無非指進獻西域回女,受寵于明朝宮廷之事。據《萬歷野獲篇》卷三記載,明武宗宮中有回妃數人,她們一定是馬黑麻所進獻的。由于寫亦虎仙父子及其婿、侄婿等進獻西域美女、珍寶,密呈房中秘戲方伎,大得明武宗青睞,《明史》卷三百二十九《哈密衛》記載:(寫亦虎仙)與其婿得侍帝左右,帝悅之,賜國姓,授錦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氮化考試題及答案
- 藥劑學實踐操作試題及答案
- 西醫臨床考試應用能力試題及答案
- 音視頻通信網絡設計要點試題及答案
- 針對性強化護士資格證考試的試題及答案
- 網約車司機試題及答案
- DB3206T 1090-2024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管理規范
- 加油站項目投資前景分析與市場調研
- 財務會計試題及答案指導
- 高職院校提升辦學能力的路徑與實踐探索
- 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之十大熱點主題及寫作導引
- 2025年重慶中考押題道德與法治試卷(一)(含答案)
- 腫瘤的內分泌治療護理
- 東北三省三校2025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合模擬考試數學試題及答案
- 污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案
- 2025年山東魯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屬駐陜西煤礦企業招聘(15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屆上海市浦東新區高三二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班會
- 2025-2030彩色不銹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山西省華遠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江蘇省鹽城市東臺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