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分型_第1頁
下肢骨折分型_第2頁
下肢骨折分型_第3頁
下肢骨折分型_第4頁
下肢骨折分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下肢骨折股骨頸骨折股骨頸骨折的分型常用的有以下幾種:按骨折部位分為:頭下型、經頸型和基底型按骨折線的方向分型外展型:Pauwels角<30度,股骨頭向外翻,外側鼓皮質有嵌插,為穩定型中間型:30度VPauwels角<50度,為不穩定型內收型:Pauwels角>50度,為極不穩定型按骨折移位程度的分型(Garden分型)Gardenl型:不完全性骨折Gardenil型:完全骨折,無移位GardenHI型:有部分移位GardenIV型:完全移位關于GardenHI型和GardenIV型,其主要區別是看髖臼骨小梁與股骨頭骨小梁有無移位。臨床上還有一個鑒別方法:Gardenlll型股骨頭往往低頭,即內翻畸形;GardenIV型股骨頭完全移位,骨小梁力線與髖臼骨小梁重排,側位x片上可見IV型往往伴有較明顯的前后移位。股骨轉子間骨折的分型AO/OTA分型A1轉子間簡單骨折A1.1沿轉子間線A1.2經大轉子部A1.3經小轉子下方A2經轉子部多塊骨折A2.1有一內側骨折塊A2.2有數塊內側骨折塊A2.3延伸至小轉子下超過1cmA3轉子間骨折A3.1反向簡單骨折A3.2橫行簡單骨折A3.3粉碎骨折Jensen-Evans分型(由Jensen于1975年通過改良Evans分型而來)基于大、小粗隆是否受累及骨折是否穩定首先分為順粗隆間骨折和逆粗隆間骨折兩類,前者分為五型I型:兩骨折塊,骨折無移位II型:兩骨折塊,骨折有移位,大小粗隆完整Ill型:三骨折塊,有大粗隆骨折lv型:三骨折塊,有小粗隆骨折V型:大、小粗隆同時骨折,為Ill型和lv型的合并R型:逆轉子間骨折,骨折線自大轉子下外方斜向小轉子內上方股骨粗隆下骨折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分型以Seinsheimer分類較為常用,它按骨折塊數目、骨折線部位和形狀,

將其分為五型:I型:骨折無移位,或移位V2mmII型:骨折移位為兩個骨折塊IIA:橫行兩骨折塊IIB:螺旋形兩骨折塊,小轉子與近骨折端相連lie:螺旋形兩骨折塊,小轉子與遠骨折端相連III型:三骨折塊IIIA:螺旋形骨折,小粗隆為第三塊骨折塊IIIB:螺旋形骨折,外側蝶行骨片為第三塊骨折塊IV型:粉碎性骨折,骨折塊4塊或以上V型:粗隆下骨折伴有粗隆間骨折I、II型及IIIB型屬于穩定性骨折,復位后內側及后側骨皮質相接觸,固定后相對牢固IIIA、IV、及V型屬于不穩定骨折,即使復位后也無法使骨折塊達到穩定的接觸,抗壓應力落到內固定器上,容易造成骨折處畸形或內固定失敗。股骨干骨折根據骨折的形狀可分為:橫行骨折、斜行骨折、螺旋型骨折、粉碎性骨折、青肢骨折Winquist將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按其粉碎的程度分為四型:I型:小蝶形骨片,對骨折穩定性無影響。II型:較大碎骨片,但骨折的遠、近端仍保持50%以上的皮質接觸。III型;較大碎骨片,但骨折遠、近端少于50%的接觸。IV型:節段性粉碎骨折,骨折的遠、近端無接觸。股骨遠端骨折Muller分型(即AO分型)根據骨折部位及骨折程度分為三類九型;A型骨折:關節外股骨髁上骨折A1型:簡單骨折,包括①骨突骨折②干骺端斜形或螺旋形骨折③干骺端橫形骨折A2型:干骺端楔形骨折,包括①完整楔形②外側骨塊③內側骨塊A3型:干骺端復雜骨折,包括①單一中間劈裂骨折塊②不規則,局限于干骺端③不規則,延伸至骨干B型骨折:部分關節內股骨髁部骨折B1型:股骨外髁矢狀劈裂骨折,包括①簡單,穿經髁間窩②簡單,穿經負重面③多骨折塊B2型:股骨內髁矢狀劈裂骨折,包括①簡單,穿經髁間窩②簡單,穿經負重面③多骨折塊B3型:冠狀面骨折,包括①前及外片狀骨折②單髁后方骨折③雙髁后方骨折C型:完全關節內髁間骨折,為髁間T型及Y型骨折C1型:非粉碎性骨折,包括①T型及Y型,輕度移位②T型及Y型,顯著移位③T型骨骺骨折C2型:股骨干粉碎骨折合并兩個主要的關節骨塊C3型:關節內粉碎性骨折髕骨骨折骨折分型

A型:無移位骨折B型:橫斷骨折C型:上極或下極骨折D型:粉碎性無移位骨折E型:粉碎性移位骨折F型:垂直骨折H型:骨塊骨骨折脛骨平臺骨折骨折分類(Schatzker分型):I型一單純外側平臺劈裂骨折。典型的楔形非粉碎性骨折塊向外下劈裂移位,此型骨折常見于無骨質疏松的年輕患者。如有移位,可用兩枚橫形松質骨螺絲釘固定。II型一外側平臺劈裂合并壓縮骨折。側方楔形骨塊劈裂分離,并有關節面向下壓縮陷入干骺端。此型骨折最常見于老年患者,如果壓縮超過5?8mm或存在膝關節不穩時,應切開復位,在干骺端植骨“整塊”墊高壓縮的平臺,用松質骨螺絲釘和外側皮質支撐鋼板固定。III型一單純外側平臺中央壓縮性骨折。關節面被壓縮陷入平臺,外側皮質完整。其易發生于骨質疏松者。如果壓縮嚴重或應力位X線片證實不穩,壓縮的關節面應植骨墊高,外側的骨皮質用支撐鋼板固定。IV型—內側髁骨折。此型骨折可以是單純的楔形劈裂或是粉碎和壓縮骨折,常累及脛骨棘。這種骨折傾向于內翻成角,應行切開復位,內側支撐鋼板及松質骨螺絲釘固定。V型一雙髁骨折。兩側脛骨平臺劈裂。鑒別特征是干骺端和骨干仍保持連續性。雙髁用支撐鋼板及松質骨螺絲釘固定。最好避免用體積較大的內置物固定兩髁。皿型一伴有干骺端和骨干分離的平臺骨折,除單髁或雙髁及關節面骨折外,還存在脛骨近端橫形或斜形骨折。由于骨干和干骺端分離,使該型骨折不適合牽引治療,大部分應用支撐鋼板及松質骨螺絲釘治療。如果雙髁均有骨折,每一側均應上鋼板固定。踝關節骨折一、 基本概念足的旋前和旋后運動是踝關節、距下關節、前足的聯合運動。當踝關節跖曲時,距下關節內翻、前足內旋,足內側緣抬高外側緣降低,足尖朝內稱為足的旋后。當踝關節背伸時,距下關節外翻、前足外旋,足外側緣抬高內側緣降低,足尖朝外稱為旋前。發生部位主要在跗跖關節。踝內翻是前足旋后的同時足外側連同足跟向內位移,反之為外翻。發生部位主要在距下關節。距骨的內收是在其冠狀軸水平內移,而內翻是失狀軸懸轉二、 分型1.Lauge-hanson分型旋后-外旋型:受傷時足處于旋后位,距骨在踝穴內受到外旋應力或足部固定而小腿內旋距骨受到相對外旋的應力,距骨在踝穴內以內側為軸向外后方旋轉,迫使外踝向后移位。o?前脛腓韌帶斷裂o.腓骨遠端螺旋斜行骨折(因為不是距骨直接撞擊外踝,而是以距腓、跟腓韌帶牽拉為主,骨折塊小,骨折應該在下脛腓聯合水平的由前下至后上的短斜形骨折)Io.后脛腓韌帶斷裂或后踝骨折

IVo.內踝骨折或三角韌帶斷裂(因為旋后位以距骨的直接撞擊為主,故骨折應是在脛距關節水平的有后下向前上的長斜形骨折)旋前-外旋型:受傷時足處于旋前位,距骨受到外旋應力,以外側為軸向前外方旋轉,踝關節內側結構受到牽拉破壞。I0?內踝橫行骨折或三角韌帶斷裂(骨折線位于踝關節水平間隙)II0?前脛腓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mo.踝關節水平以上腓骨短斜行骨折(距骨直接撞擊腓骨遠端而非韌帶牽拉,應力集中點靠上,骨折線高,在脛腓聯合以上,為外踝上方6-10cm,必有下脛腓分離)Vo.后脛腓韌帶斷裂或后踝骨折(脛骨后外側撕脫骨折)旋前-外展型:受傷時足處于旋前位,距骨受到強力外展或外翻應力,踝關節內側結構受到強力牽拉,外踝受到擠壓應力。o?內踝橫行骨折或三角韌帶斷裂(骨折線位于踝關節水平間隙以下)0.聯合韌帶斷裂或其附著點撕脫骨折mo.踝關節水平以上腓骨短,水平,斜行骨折(骨折線位于下脛腓聯合水平,即踝關節水平間隙上0.5-1cm,外踝成橫形骨折(或外側皮質可見蝶形骨片),距骨外移。)旋后-內收型:受傷時足處于旋后位,距骨在踝穴內受到內收應力,踝關節外側結構受到牽拉,內踝受到距骨的擠壓應力所致。o?外踝骨折牽拉撕托骨折(骨折線位于下脛腓聯合水平以下)o.內踝骨折(內踝受距骨的撞擊)2.Denis-Weber分型(手術分型)A型:外踝骨折線低于下脛腓聯合關節水平。可由內收應力引起的外踝撕脫性骨折,旋后應力引起外踝的斜形骨折,相當于旋后內收型。此型骨折下脛腓聯合未受損傷。孤立性外踝骨折即不伴內踝或內側韌帶損傷,這時距骨并不隨外踝移位,對此類骨折以保守治療為主。在雙踝骨折或合并內側韌帶斷裂的病例,距骨隨外踝向外移位,所以外踝必須解剖復位牢固固定,螺釘固定可向上經骨折線固定在對側腓骨皮質上,注意保持外踝向外15。的外翻。B型:外踝骨折位于下脛腓聯合水平,為外旋應力引起,約有50%發生下脛腓聯合損傷,相當于旋后外旋型。此型骨折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可用螺釘固定腓骨骨折。固定后檢查踝關節活動若下脛腓聯合不穩或者合并有后踝、內踝骨折時可用螺釘固定下脛腓聯合。因腓骨位于脛骨外后側,固定下脛腓聯合時螺釘的方向應向前30。左右;由于腓骨承受部分重力,螺釘方向應稍向上,提供垂直方向上的分力克服重力的作用、避免螺釘的折斷。此類骨折由于大部分病例下脛腓聯合后韌帶保持完整,在不伴內踝或外踝骨折時也可用“U”形釘在下脛腓聯合前方加以固定。在作下脛腓聯合固定時應將踝關節在背屈5。時固定,避免踝穴橫徑減小導致的活動障礙,也可避免踝穴過寬導致的踝關節不穩。C型:腓骨骨折高于下脛腓聯合水平。其中C1型主要由外展應力引起,腓骨骨折略高于下脛腓聯合,C2型主要由外展、外旋聯合應力引起腓骨骨折,骨折位置較多位于腓骨中下1/3水平,兩型均可合并后踝、內踝骨折或三角韌帶斷裂,相當于旋前外展、旋前外旋型。一般腓骨遠1/2處以下骨折,除C1型骨折線呈長斜形或螺旋形時可采用2?3枚螺釘固定,其余可采用鋼板固定,特別是粉碎性骨折,在復位時應注意對位準確并糾正短縮移位。堅強內固定后,下脛腓聯合即能隨之復位,并能保持穩定,一般無須固定下脛腓聯合。但當內側結構損傷無法修復、固定不夠牢固或內固定后檢查下脛腓聯合仍存在不穩定時,應考慮作下脛腓聯合內固

定術。當骨折在腓骨近1/2時,因下脛腓聯合韌帶、骨間韌帶、骨間膜廣泛損傷,腓骨即使固定后,脛腓下聯合仍極不穩定,應固定脛腓下聯合并避免早期負重,以防止螺釘折斷。距骨骨折距骨后突骨折距骨頸骨折距骨頭骨折距骨體骨折距骨頸骨折按骨折移位情況,Hawkins將其分為三型:I型:距骨頸骨折,骨折線垂直,無移位。II型:距骨頸移位,距下關節脫位或半脫位III型:距骨由踝穴及距下關節脫位跟骨骨折根據骨折線的走向分為不波及跟距關節面骨折和波及跟距關節面骨折兩類。不波及跟距關節面骨折:跟骨結節縱形骨折、跟骨結節橫形骨折(鳥嘴型骨折)載距突骨折、跟骨前端骨折、接近跟距關節的骨折波及跟距關節面骨折:外側跟距關節面塌陷骨折、全部跟距關節面塌陷骨折股骨頭缺血壞死分類法Steibery分類法于1992年被美國骨科醫師協會髖關節分會所接受,具體分期如下:0期:X線片正常,骨掃描和MRI表現正常或非診斷性I期:X線片正常,但骨掃描和MRI表現異常A—輕度(小于15%的股骨頭受累)B—中度(15%-30%的股骨頭受累)C—重度(大于30%的股骨頭受累)II期:股骨頭透亮或硬化改變A—輕度(小于15%的股骨頭受累)B—中度(15%-30%的股骨頭受累)C—重度(大于30%的股骨頭受累)III期:軟骨下骨塌陷(新月征)但無股骨頭改變A—輕度(小于15%的關節面,下陷小于2mm)B—中度(15%-30%的關節面受累)C—重度(大于30%的關節面受累)IV期:股骨頭變形下陷A—輕度(小于15%的關節面受累,下陷小于2mm)B—中度(15%-30%的關節面受累,下陷2—4mm)C—重度(大于30%的關節面受累,下陷大于4mm)V期:關節面間隙狹窄或和髖臼改變A—輕度(平均股骨頭受累嚴重程度同V期)B—中度(確定的相似,并估計有)C—重度(髖臼受累)皿期:退行性關節炎改變對于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疾病,明確骨壞死大小對決定治療方法及預后十分重要。而Steiberg分期最重要的特征是客觀測定壞死范圍,雖然此分期比以往的各種分期方法繁瑣。

Marous分期法:I期:髖無癥狀,X線片無表現或輕微密度增高(點狀密度增高)。II期:仍無癥狀或輕微,X線密度增高,頭無塌陷HIII期:癥狀輕微,有軟骨下骨折或新月征,一般多見扇形骨折,新月征少見。IV期:髖痛,呈陣發性或持續性跛行及功能障礙,頭扁平或骨質壞死。V期:疼痛明顯,死骨破裂,關節間隙變窄,骨質密度更加硬化。皿期:疼痛嚴重,有的疼痛較V期減輕,但股骨頭肥大變形,半脫位,髖臼不光滑,甚至硬化增生。pilon骨折分類Ruedi-Allgower分型一I型,簡單劈裂骨折,關節面沒有移位或輕度移位;II型,關節面移位明顯但粉碎程度較小;III型,關節面明顯移位與嚴重粉碎。跖跗關節骨折脫位的分型(一) Myerson分型由Myerson等(FootAnkle,1986,6:228)提出,它將跖跗關節骨折脫位分型如下:A型損傷(totalincongruity):A型損傷包括全部5塊跖骨的移位伴有或不伴有第二跖骨基底骨折。常見的移位是外側或背外側,跖骨作為一個整體移位。這類損傷常稱為同側性損傷。B型損傷(partialineongruity):在B型損傷中去,一個或多個關節仍然保持完整。B1型損傷的為內側移位,有時累及楔間或舟楔關節。B2型損傷為外側移位,可累及第一跖楔關節。C型損傷(divergent):C型損傷為裂開性損傷,可以是部分(C1)或全部(C2)。這類損傷通常是高能量損傷,伴有明顯的腫脹,易于發生并發癥,特別是骨筋膜室綜合征。(二) Quenu-Kuss分型1909年Quenu和Kuss首次提出,1982年Hardcastle改進,較實用,將跖跗關節骨折脫位分為三型。A型:同側性損傷(5根跖骨共同向背外側移位)。B型:孤立性損傷(第1跖骨、內側楔骨損傷)。C型:裂開性損傷(第1跖骨和其余跖骨分別向內、外側移位)。附圖是常用的Myerson分型

樓主跟骨骨折沒有sanders分型,我補充一下:sanders根據跟骨骨折片段的數量和ct冠狀位、軸位的特點進行分類。跟骨后關節面由平行于跟骨縱軸的A.B兩線分為3個等大的區域I型:所有無移位的關節內骨折II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