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對歐洲文化的認識2012-8-1414:20:02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時間:2011年10月13日江時學:感謝各位在百忙中參加我們所網站主辦的討論會。網站搞這個活動的目的是想活躍我們的學術空氣和豐富網站的內容。十七屆六中全會的主題是如何推動中國文化大發展和大繁榮。作為研究歐洲文化的科研人員,我們有義務搞清楚歐洲文化是怎么回事?首先,我們來回答這樣一個看起來十分簡單的問題:什么是文化?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文化是一個無所不在、婦孺皆知的詞。我在A?克魯伯和C?克拉克霍恩撰寫的《評文化的概念和定義》(1952年)(A.L.KroeberandC.Kluckhohn:Culture:ACriticalReviewofConceptsandDefinitions,Cambridge,PapersofthePeabodyMuseumofAmericanArcheologyandEthnology,HarvardUniversity.Vol.,XLVII-No.1,1952,pp.41-79.)一書中看到,1871?1951年期間出現了164種關于文化的定義。我還在I?賈米森撰寫的《資本主義與文化:英、美制造業企業的比較分析》(1980年)(IanJamieson:CapitalismandCulture:AComparativeAnalysisofBritishandAmericanManufacturingOrganizations,Gower,1980,p.9.)一書中看到,被人類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和其他領域的學者使用的定義,也有160種之多。你們在研究歐洲文化時,究竟是如何定義文化的?邙楊:文化的概念應從兩個角度看。從一般的學科角度看,特別是社會學,文化主要體現為價值觀、規范、認同以及符號體系。從歷史的角度看,應特別注意到文化是一個被使用的概念,含義有變化。從英語詞源學上看,文化起初有“培育、培養”之意,后來,在浪漫主義時期,又著重指精神層面的發展,再到后來,文化概念又包含了傳統、生活方式的含義。因此,文化概念從歷史角度來說不是一個客觀的、可以被明確界定的概念,要注意到它在具體使用時候的界定方式,不應用單一的方式來看待文化概念。同時,還應該注意的是,精英文化在哲學觀念、政治觀念等方面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而大眾文化含義則更側重于生活方式及基本的生活價值觀。趙晨:文化是一個筐,什么都能往里裝。學術研究中的一個常見現象是,當經濟、政治等其它因素無法做出有力解釋的時候,學者們就會求諸文化,歸結為文化因素。田德文:文化是一個整體概念。按照泰勒最初的定義,在人類社會中,所有通過學習而獲得的,以及習慣性的東西都應該屬于文化。20世紀之后,這一概念逐步縮小。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美國的社會學家DavidPopenoe,他將文化概括為價值觀和意義體系。中國的文化概念,最早出現在《易經》里。《易?賁卦?象傳》稱:“(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這兩個字形成一個整體詞,則始于西漢。如“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說苑?指武》),“文化內輯,武功外悠”(《文選?補之詩》)。簡單地說,在中文語境中,“文”意為“好”,取褒義,“化”是一個動詞,意為將“不文”變成“文”。因此,在中國人的習慣思維中,“文化”是指社會中文明的方面。而西方的文化概念多強調一個民族特有的賦予客觀事物意義和價值的方式。張海洋:有位教授說過,“文化是人類社會中所有非生物意義上的存在”。文化實際上表現為本體論和認識論,文化既是本體論和認識論的來源,也決定著本體論和認識論的核心,實際上影響著人類日常生活中最為基本的生活方式。江時學:據說在18世紀,歐洲的貴族在談論歐洲上流社會人士的教養與非歐洲人或歐洲的窮人的原始人品之差異時,經常使用“文化”一詞。18世紀末,德國歷史學家赫爾德率先將culture這個詞用作名詞,并認為所有民族都有一種“文化”。歐洲有那么多國家,我們可以說歐洲只有一種文化(及歐洲文化)嗎?如果有,那么歐洲文化的特點是什么?趙晨:文化具有相對性,要看它的參照物是什么。比如說歐洲文化,主要是就其規模而說的,是人們在談及東亞文化或美國文化的時候,才說歐洲文化。而歐洲文化內部自然存在著英國文化、法國文化、德國文化等不同文化。實際上即使在一個國家內部,文化也同樣存在差異性,州與州不同,縣與縣,甚至鄉與鄉都有自己的特點。邙楊:歐洲文明中的理性主義和自由主義是西方文化傳統的核心部分。田德文:文化與文明都是人為概括的概念。如中國文化,就是一個大的概念。我們所說的歐洲文化,指的是多樣性中的共同性,即歐洲區別于其它文化的特性,如在政治上的民主制度和法制觀念,經濟上的自由市場經濟等。張海洋:可以從兩個層面上來理解。首先從國家層面,可以看到其共性;再者從歷史層面,從古拉丁文化再到古羅馬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歐洲文化是在不斷地變化與演進當中,是“一個動態平衡的存在”。江時學:國際上許多人在分析南美洲與北美洲的發展時常說,南北美洲在歷史上曾經都是歐洲的殖民地,只是宗主國不同而已。而北美洲(美國和加拿大)早已成為發達國家,南美洲則依然是發展中國家。其根源是兩個地區的文化不同,而文化不同的原因與其歷史上的宗主國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不同有關,因為美國和加拿大的宗主國英國信奉的是新教,而南美洲國家的宗主國(西班牙和葡萄牙)信奉的是天主教。這兩種不同宗教產生的文化不同,所以南北美洲的經濟發展業績也不同。你們如何看待這一觀點?如果說天主教文化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那么如何理解歷史上葡萄牙和西班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國家這一事實?張海洋:現代化后歐洲文化的特點正如田德文老師所說。(政治上的民主制度和法制觀念;經濟上的自由市場經濟等)現代化之前的歐洲文化,一是理想的普世主義,另一個是反霸權存在的文化,有一種尊重少數多元的精神蘊含其中。楊解樸:我們歸納文化的普世意義何在?田德文:任何人歸納的文化均有其人為性。有可能被認同,也有可能并不被理解。赫爾德將文化稱為民族精神,他認為所有民族的精神都是平等的。李靖堃:有人說,歐洲文化除了基督教與工業革命,沒有其他的共性,怎么看待這個問題?田德文:無論是基督教,還是工業革命,它本身是個性中的共性。基督教與工業革命都屬于一種概括范疇。基督教有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之分,工業革命在各國的進程和形態也都不同。因此,即使是如此概括,也只能在“共性”的意義上來進行理解。邙楊:不宜用純客觀的固定觀點去看歐洲文化,文化特性的表達受多種歷史因素的影響。不存在一個辭典式定義,來定義歐洲文化是什么。近代以來,雖然形成了關于歐洲文化的某種歷史敘事,但這種敘事傳統亦受到后現代學派的許多挑戰。江時學:歐洲所的社會文化研究室在國內是獨一無二的。能否說說社會文化室研究的重點是什么?田德文:首先是以戰后問題為主,但不劃分絕對的界限。主要做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政治文化研究,最近結項的院重點課題“歐洲政治文化研究”對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和北歐國家的政治文化進行了研究;第二,從比較政治學的視角,對歐洲政治意識形態和政治觀念進行研究;第三,歐洲認同研究,歐洲一體化的過程中,“歐洲”的概念是一個人為建構的過程;第四,中歐關系中的文化交流與觀念因素研究;第五,歐洲民族認同的相關研究。楊解樸:我們也做了有關民間組織、公民社會及宗教問題的研究。趙柯:研究文化應加入經濟文化研究。經濟文化,即人們在從事經濟活動過程中的指導思想和價值觀念。邙楊:從經濟發展的政策層面來看,德國在二戰后重塑經濟體系時,受到社會市場經濟理念的影響。江時學:文化與經濟有著密切的關系,歐洲文化的哪些特點是有利于或不利于促進其經濟發展的?能否說的具體一點?最好舉出一些例子?楊解樸:德國文化中的結社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國家壓力,令民間、個人承擔的責任更大,個人責任感變強。另外,還有志愿工,他在無償付出的同時也促進著經濟的發展。趙晨:比較英法的“納稅人”一詞:在英文中,意為“納稅人”(taxpayer),潛在涵義是個人因為納稅,所以對于國家來說,處于道義上的高地,強調的是個人應對應享有權力。在法文中,它是lecontribuale,意為“貢獻者”,強調的是個人對國家的義務。相對來說前者的文化意義偏向個人主義,后者偏向集體主義。不同的政治文化對經濟生活產生了不同影響,比如法國在歐債危機中的攤款數額并不比德國少多少,同樣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法國國民對政府的批評要比德國少得多,對歐洲的救援計劃也沒有太多非議。江時學:我不懂德語,但我不久前看到一篇文章,說是德語的“債務”與“罪惡”意思相近。這在一定程度上能不能說明,在德國的文化環境中,德國人一般不太愿意負債,從而使德國的負債率低。這或許還能說明,為什么德國人不愿意替希臘人還債。邙楊:關于文化與經濟問題,有兩點應加以研究:第一,歐洲當代的創新精神狀態如何,特別是在新技術條件下的創新精神狀態如何;第二,歐洲當代的一些觀念,如環境保護觀、可持續發展觀等對經濟發展的意識形態影響。趙柯:文化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歐洲文化中信任強于其他文化,對在經濟運行過程中降低成本有利。張海洋:市場經濟的發展有一些重要因素,理性主義帶來科學與技術進步,打破權力崇拜及等級制度,推動社會層面上的發展。江時學:國際上許多人在分析南美洲與北美洲的發展時常說,南北美洲在歷史上曾經都是歐洲的殖民地,只是宗主國不同而已。而北美洲(美國和加拿大)早已成為發達國家,南美洲則依然是發展中國家。其根源是兩個地區的文化不同,而文化不同的原因與其歷史上的宗主國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不同有關,因為美國和加拿大的宗主國英國信奉的是新教,而南美洲國家的宗主國(西班牙和葡萄牙)信奉的是天主教。這兩種不同宗教產生的文化不同,所以南北美洲的經濟發展業績也不同。你們如何看待這一觀點?如果說天主教文化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那么如何理解歷史上葡萄牙和西班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國家這一事實?趙晨:資本主義興起與新教興起密切相關。田德文:西葡擴張是前現代產物,與文化、宗教等因素無直接關系。邙楊:新教中的個人主義、以及后來的創新精神與美國資本主義發展有關。同時要注意到美國與南美在社會組織方式上的差異,如美國的公民社會較為發達,而南美天主教對社會等級制有較強的影響。不應將經濟發展單一地歸結為文化影響。另外,早期美國巨大的規模,也比小國更有發展優勢。趙柯:在13世紀和14世紀,歐洲奉行重商主義,此外西班牙首先發現金銀,因此西班牙與葡萄牙當年的輝煌偶然性野戰了很大的比重。張海洋:應探討西班牙無資本主義時的航海原因,當時英國女王與哥倫布的協議上,顯示當時哥倫布的航海原因是為了傳播天主教,是一種宗教性的擴展。張浚:航海擴張原因,因為奧斯曼土耳其封路,東方香料無法運輸到西方國家。為了打開通往東方財富另一條路,才有了航海之行,去尋求一條不通過奧斯曼土耳其的航路。張海洋:當時英國女王與哥倫布的協議的相關史料上未提到香料問題。當時西班牙的政治體制是雙王共治。宗教普世的理性主義與利益追求的先后無法考證。但它們之間的對立是有據可查的。江時學:德國社會學家韋伯曾認為,東亞得不到發展的原因是東亞的文化落后。今天,東亞被認為是世界經濟的主要動力之一。中國和韓國在快速發展,但中國人還是在信奉儒家文化,韓國人亦非例外。你們認為韋伯的理論過時了嗎?田德文:韋伯的理論是解釋全球化進程之前東亞資本主義不能發展的原因,用其解釋目前的情況有過時之處。韋伯認為,資本主義在中國未能起來發展,有其政治原因,如過早統一而形成的官僚制度制約,儒教對中國人的思想禁錮是很大的,它鼓勵人追求道德自我完善而不是追求金錢。韋伯理論的合理之處在于它可以解釋統一兩千年的時間里中國沒有出現資本主義制度,但它無法解釋中國在全球化進程后的發展。邙楊:關于韋伯理論的解釋力問題,應注意他理論里關于資本主義發展中文化因素的作用的解釋,是一種相關性的解釋,而非單一因素的因果性解釋。因此,要根據具體國家所涉及的各種因素影響來綜合討論資本主義發展問題。楊解樸:如果中國經濟已發展,其標準是什么?(人均),也許有生之年我們也趕不上發達國家。趙晨:我們如今的思想,儒教文化已不占統治地位。今天中國的思想意識要比韋伯時代的中國要更多元化,儒家思想僅占一小部分,所以事異時移,韋伯邏輯的前提已經不存在,所以自然不能再簡單套用其結論。陳新:新興國家的整體實力超過西方七國后,規則會不會被打破?田德文:新興國家的實力超過發達國家之后我認為規則會變,但是這種規則會朝向使得全球經濟更合理的方向改變。江時學:下面再說說文化因素對中歐關系的影響。文化因素對中歐關系有影響嗎?什么影響?是好的影響還是不好的影響?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好的?田德文:影響是有的,分幾層面:首先歐洲人眼里的中國或者中國人眼里的歐洲,與雙方的文化有直接關系。同時,雙方對于對方行為存在不少誤讀。如傾銷這個問題,就有文化因素蘊含其中,比如歐洲人認為傾銷違反規則,是不對的。中國人認為自己沒有過錯,自己對自己的東西有著定價權。還有歐洲人對于中國發展的敵意,這與意識形態息息相關,在他們眼里,中國是一個陌生的形象。江時學:中歐關系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加強雙方的了解和溝通。在這方面,文化交流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才能加強文化交流?希望你們提出的建議要有可操作性,不是一般性的原則。田德文:這個問題可以歸結為四個字“文火慢燉”,通過長期的接觸來增進了解、加強互信。邙楊:應從三個方面看:第一,雙邊文化交流,不能只停留在官方層面上,應該在民間廣泛開展起來。第二,要以自身的文化產業打開對方的市場,文化產品是文化傳播的載體。第三,關于國家形象問題,我個人認為,我們自身對于塑造國家形象并非成功,今后應該從系統角度來全面考慮。楊解樸:加強媒體作用,我們往往將對外報道導向正面,外方媒體則多將對我國的報道導向負面。張浚:中歐關系發生不良事件后,雙方態度有變化。中方對歐方看法變好,歐方對中方看法則變壞。我國官方媒體關于歐洲的文章大多流于表面,“向上看”。外國官方媒體關于我方的評論文章則大多是針對我方發展的深刻評估,“向前看”,看的是中方發展的可持續性及影響。目前是一個“有對話,無溝通”的狀^態。張海洋:有關國家形象的問題,經多方采訪,得出了一個結論:各部門有數以億計大筆預算,但對國家形象理解各不相同,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國家形象的認識和理解。彭殊祎:外方對于中國的新聞報道據說只能從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2025學年(下)第一次階段性檢測高二語文(學科)-學生用卷
- 疫情防控員協議合同協議
- 電動自行車租賃合同協議
- 申請長期無固定合同協議
- 環境咨詢服務合同協議
- 白酒合作經營合同協議
- 電腦維修協議合同書
- 電子商務行業合同協議
- 電商平臺售票合同協議
- 電線來料加工協議合同
- 2024年全球及中國通信用氮化鋁陶瓷基板行業頭部企業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4年護士資格證考試內外科基礎護理試題及答案
- 慢性病管理的重要試題及答案
- 業務轉讓合同協議
- 銷售差價提成管理制度
- 《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與演變化課件-2
- 2025-2030中國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必考題
- 2025年許昌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一套
- 2025年安陽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2019-2024歷年真題考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5陜西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