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_第1頁
九下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_第2頁
九下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_第3頁
九下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_第4頁
九下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課導入北京霧霾倫敦霧都工業革命帶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人們既感受從未有過的歡欣,也體驗到很多新的痛苦。工業化國家社會發生了哪些變化?九年級下冊世界歷史第二單元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第6課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一、人口增長和大眾教育合作探究一工業革命與人口的關系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工業革命的發展使社會具備了提倡個人的自由發展和獨立生存權利的經濟基礎,人口增長出現了明顯變化。在工業革命時期后的50年人口更是加速增長,幾乎增長了一倍。威廉姆斯用“人口爆炸”來形容19世紀英國人口的增長。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引起死亡的疾病、瘟疫、饑荒、地方性戰爭有所減少,人口增長至少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作用的結果。——摘編自舒小昀著《歐洲的歷史與文明》請回答工業革命促進人口增長的因素有哪些?⒈工業革命促進工農業發展,生活水平提高;⒉醫療衛生條件改善,出生率上升和死亡率下降;⒊政局穩定。英國產業結構和勞動力結構變化工業革命使勞動力結構發生什么變化?⒈農業人口減少,從事工業和商業的人數增加;⒉婦女成為工業勞動者。19世紀中期以后,為了適應工業化發展的需要,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化教育。法國和德國---最早建立起國家教育體系。中等教育---法國開設政府資助的中等教育免費義務教育---英國法國對兒童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系統教育體系---德國建立由初等學校、中等學校、大學組成的系統教育體系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歐美各國的大眾文化水平,促進了社會發展。二、城市化城市化興起的主要原因:隨著工業和商業的發展,農村人口不斷流向城市,城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19世紀的歐洲仍然以農業為主,但城市人口卻迅猛增加。到19世紀末,大不列顛社會成為世界上最城市化的社會:10個英國人中有9個住在城市里。在別處雖然城市人口比率并沒有這么高:法國70%的人口仍然居住在農村,西班牙這個數字則是80%。但各處的城市人口都在激增。

19世紀中期以后,城市衛生條件開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設施建設起來,街頭照明日益完善,還出現了馬拉松的軌道公共客車和有軌電車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隨著城市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三、社會問題1、社會矛盾激化材料:

在工業革命條件下,廣大工人每天在惡劣的環境中長時間從事高強度的勞動,獲得的收入卻難以糊口,他們對不公平的社會現狀越來越不滿。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問題?在工業革命下,工人階級工作環境惡劣,工人生活日益困苦,貧富差距在擴大。隨著社會矛盾日趨尖銳,工人的反抗斗爭日益強烈。2、環境污染環境污染是工業化帶來的另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工廠排放大量的廢氣和廢水,嚴重污染了大氣和河流,影響著人們的身體健康。1952年12月5日至9日,倫敦上空受反氣旋影響,大量工廠生產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廢氣難以擴散,積聚在城市上空。倫敦被有濃厚的煙霧籠罩,交通癱瘓,行人小心翼翼地摸索前進。市民不僅生活被打亂,健康也受到嚴重侵害。許多市民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直至12月9日,一股強勁而寒冷的西風吹散了籠罩在倫敦的煙霧。據統計,當月因這場大煙霧而死的人多達4,000人。此次事件被稱為“倫敦煙霧事件”。材料展示:近100多年來,全世界已發生數十起環境污染造成的嚴重公害事件,如英國倫敦曾多次發生的煤煙型煙霧事件,美國洛杉磯的光化學煙霧事件,日本水俁灣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俁病)和神通川流域的慢性鎘中毒等。近年來發生的嚴重環境污染事件還有: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爾(Bhopal)市農藥廠異氰酸甲酯毒氣泄露事件造成嚴重環境污染,有數萬人中毒,數千人死亡,并使當地的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的切爾諾貝利(現位于烏克蘭)核電站爆炸事件,不僅對當代的人體健康帶來極大威脅,對后代和生態環境也造成了嚴重影響,10多年來因這次事故已造成約6000人死亡。從上世紀初至今,全世界發生公害事件60多起,公害病患者達40萬—50萬人,死亡10多萬人。設問:材料說明了什么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1)自工業化以來就逐漸形成了環境污染問題,積弊深遠。環境污染主要表現在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噪音污染等。(2)由于環境污染而形成的問題,已經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因此構建生態文明、倡導“綠水青山”即為“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已成為更多人的共識。堅持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道路。材料:英國人開始反思空氣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臺。以后,英國又出臺了一系列的空氣污染防控法案……80年代,交通污染取代工業污染成為倫敦空氣質量的首要威脅。為此,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來抑制交通污染。包括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網絡、抑制私車發展,以及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整治交通擁堵等。2003年,《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的能源未來,創建低碳經濟》正式提出利用清潔能源技術,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