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下中學勞動教育的實施策略_第1頁
立德樹人下中學勞動教育的實施策略_第2頁
立德樹人下中學勞動教育的實施策略_第3頁
立德樹人下中學勞動教育的實施策略_第4頁
立德樹人下中學勞動教育的實施策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為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體系,中國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針對當下青少年中廣泛存在的不熱愛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等不良現象,就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提出了若干具體意見。《意見》要求:“把準勞動教育價值取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增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報效國家,奉獻社會。”這從側面凸顯出了勞動教育的德育價值。在中學德育中,也要抓好勞動教育這個有效載體、寶貴契機進行立德樹人,不僅要培養學生基本的勞動技能,而且要樹立中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培養其熱愛勞動、熱愛勞動者,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等良好的行為與品德。一、立德樹人下中學勞動教育的必要性勞動教育是立德樹人教育背景下中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在中小學中落實勞動教育,能夠將黨的教育方針要求全面貫徹和落實到實際的教育實踐中,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到實際的學生教育中。勞動教育目前在學校、家庭、社會中的作用和地位,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弱化,勞動教育的規劃缺少系統性、綜合性,難以將勞動課程高效落實到實際的中小學教育各個環節中,使中小學生缺少勞動意識,勞動機會少,勞動技能缺失,出現了勞動教育的缺陷問題,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勞動意識,成為了中小學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目標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中小學的勞動教育,能夠培養學生對勞動的正確認知,在思想認識上提高對勞動重要性的重視,使中小學生成為勞動教育中的主體,主動形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者的觀念,奉獻自我,建設社會、建設國家,樹立起科學的勞動價值觀,為社會和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與發展貢獻力量,增強對勞動人民的情感,為未來的成長發展夯實基礎。二、立德樹人下中學勞動教育的實施策略1.在勞動教育中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集體觀念、團隊意識、合作意識等等不僅是學生在校學習與生活需要培養的道德品質,同時也是其長大后進入社會不可或缺的個人素養。中學生生活在班集體中,要具有班級主人翁意識,以班級之榮為榮,以班級之恥為恥,只有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勞動教育中集體校園勞動是一個重要的勞動實踐形式,也是激發與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的有效途徑。一是“掃好自家門前雪”——做好自己。班級都是由一個個學生組成,學生是班級的“細胞”,學生與班集體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優化了部分也就完善了整體。班級勞動與衛生中,如果每一個學生都管理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那么就耕好了整個班級的“責任田”。要求每一個學生都做好自己,把個人的勞動與衛生管理好,不扣班級的勞動與衛生分,不給班級抹黑,就是為班級做貢獻。以班級勞動與衛生為抓手,培養學生的班級主人翁意識與集體榮譽感,是班級德育的有效途徑。二是“管好他人瓦上霜”——服務集體。集體榮譽感,要求每個學生在做好自己的前提之上,熱心于班級事務,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服務集體意識。比如,在班級負責的學校公共區,勞動和衛生是班級的名牌,關系到班集體的精神面貌,也是班級間橫向勞動與衛生量化評分的關鍵區域。不僅要求負責衛生值日的學生清掃和整理好班級公共區衛生,同時還要求每一個學生共同關心和維護公共區衛生,發現班級公共區有果皮紙屑,都積極主動地進行打掃,爭取班級公共區衛生獲得優評,為班級勞動和衛生爭得光榮。又如,在班級黑板報的布置上,有寫字、繪畫、布置等特長的學生主動為班級服務,奉獻自己的勞動,為班級板報評比爭得光榮。2.在勞動教育中提升學生吃苦耐勞品質。“八榮八恥”中提出“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就要求學生具備辛勤勞動、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國家繁榮富強的支柱,不同的時代其具有不同的內涵,但是不管時代如何變化,艱苦奮斗精神始終不會過時。中學生是祖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者,要從小培養其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傳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勞動教育對中學生的勞動技能、勞動意志培養都十分重要,以勞動教育為途徑,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道德品行,也是中學德育的有效方法。一是開展體驗式體力勞動教育。“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當前的初中生大都在物質生活相對優越的環境之下,不愁吃、不愁穿,很少獲得體力勞動機會,尤其是很多從小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甚至都分不清禾苗與雜草,也不知道土豆、紅薯生長在地下。這不利于他們健康體魄的生長,也不利于吃苦耐勞品質的培養。教師可以布置勞動社會實踐作業,要求家長陪同孩子進行體驗式的勞動實踐,如到鄉下老家體驗翻地、除草、播種、挑水、澆水、采摘等體力勞動,讓孩子曬曬太陽、出出汗,感受勞動的辛苦。二是開展常態化生活勞動教育。很多學生從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溺愛生活,事事有人包辦代替,從來不知道勞動的辛苦,也養成了養尊處優的嬌慣品性,這不利于其自理能力與意志品質的培養。教師以家庭勞動教育為載體,做好家長思想工作,給學生布置常態化的家庭勞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煮飯、洗碗、拖地、抹窗戶、洗自己衣服、整理個人物品等等,在家庭勞動中培養吃苦耐勞品質,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的自理能力、家庭責任感與服務精神也能得到有效培養。3.在勞動教育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勞動教育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層面,就是要激發學生對勞動和對勞動者的熱愛情感,認識到勞動的社會價值,認識到各行各業的勞動無貴賤之分,都是社會運行與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念。在中學勞動教育中,要從勞動價值觀的培養著手來進行道德教育。一是熱愛勞動的情感。勞動是光榮的,每一個人都要通過勞動來實現價值,要培養中學生對勞動發自內心的熱愛,使之崇尚勞動、實踐勞動。一方面,要讓學生認識勞動的價值。在勞動課堂中通過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等方法給學生講述各行各業勞動在國家和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讓學生感受到勞動創造價值,勞動讓國家更強大,勞動讓生活更美好。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感受勞動的快樂。勞動是辛苦的,但同時也是快樂的;勞動的辛苦,是勞動過程中產生的疲勞感,而勞動的快樂則是勞動后的成就感和收獲感。通過家務勞動,烹飪一道飯菜,會讓學生胃口大開,這是勞動的快樂;將亂七八糟的雜物間打掃干凈、擺放整齊,這是勞動的快樂;和大伙一起齊心協力,將教室布置得漂亮溫馨,這也是勞動的快樂……通過勞動教育,培養起學生熱愛勞動、以勞動為榮的思想品德。二是熱愛勞動者。社會經濟的運轉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的奉獻,行業無高低、勞動者無貴賤。要通過勞動教育,糾正部分學生看不起“低”層次勞動、“低”層次勞動者的認識。勞動教育課堂中,教師以“如果沒有他們”為勞動教育的話題,討論各鐘“低”層次勞動與勞動者的社會價值:①環衛工人被譽為城市的“美容師”,想想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的城市、街道、社區將變成什么樣子?②從農村進入城市務工的人員被稱為“農民工”,他們在我們城市建設過程中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如果沒有他們,會有什么樣的影響?③辛勤的農民,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的社會會變成什么樣子?……由勞動者引發“頭腦風暴”,開展熱烈的討論,促進學生對各行各業勞動者尤其是社會底層勞動者價值的認識,使學生理解:不論哪個行業的勞動者,都是國家和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都是值得尊敬的。通過勞動教育,樹立學生對勞動者的正確認識以及熱愛情感,培養其尊重各行業勞動者的道德品質。4.在勞動教育中增強學生公共道德情感。中學生作為社會公民,必須具備良好的公共道德,擁有社會公德心,這是中學德育的重要內容。以勞動教育為載體進行公共道德教育,是中學德育教育的創新性途徑。一是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只有經過“汗滴禾下土”的勞動付出,才會有“粒粒皆辛苦”的感受和體會。針對很多中學生不懂得珍惜他人勞動成果,隨意地浪費、破壞他人勞動成果的現象,進行公共勞動體驗學習活動。如通過觀看環衛工人清掃街道的過程,以及體驗清掃街道工作的辛苦,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一個小小舉動,如垃圾不入桶、隨意丟果皮紙屑、亂涂亂畫等都會破壞環衛工人的辛苦勞動,也會增加他們的工作負擔,在勞動體驗過程中達到共情效果,自覺遵守愛護公共衛生環境的公共道德。二是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精神。教師通過社會勞動實踐教學,開展勞動綜合實踐活動,來到我們生活的小區、街道、公園等公共場所,進行公共服務的勞動活動,如清除黏貼在墻壁、柱子、街燈、公共座椅等地方的“牛皮癬”,拿著垃圾袋和鐵鉗收拾散落在草叢、縫隙中的果皮紙屑等。通過這樣的社會勞動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每一個社會公民都應該注重公共衛生,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等等,同時也認識到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小善意舉動,參與到鞏固服務的勞動中,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加美好。勞動社會實踐性學習活動給學生以良好的情境體驗式學習,讓學生通過觀看、訪問、調查以及親身參與的社會勞動,認識到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是每一個社會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質,深受認知與道德情感的啟發,規范與優化其公共行為,時時刻刻做好自己。5.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中小學的勞動教育實施,要圍繞著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加強實踐探索,以知行并重為原則,落實勞動教育的實踐,使學生在參與勞動、親手操作的過程中,提高實踐水平,教師可以結合勞動教育課程的內容,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訓練,讓學生結合勞動教育的知識,通過示范講解和學生的實踐練習,加強對勞動技巧的掌握,使學生在課堂上實現理論到實踐的過渡,在課下完成作業,實現理論到生活的延伸,鍛煉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知行合一,感受到勞動所帶來的收獲和快樂。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在培養學生勞動習慣的過程中注意強化學生的安全意識,做好安全防護,避免發生劃傷、碰傷等安全事故問題。教師要以學生的勞動習慣培養、勞動意識培養作為重要的切入點和落腳點,結合學校的日常勞動掃除日,讓學生們樹立起愛勞動的觀念,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組織和開展主題班會,加強對學生的勞動教育,使學生形成對值日掃除等日常勞動活動重要性的明確認識,擔負起一定的責任和使命,樹立責任意識、勞動意識,正確的樹立勞動觀念,在勞動技巧的示范和指導下,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掃地、拖地、擦桌子、擦黑板的任務。結合使用勞動工具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安全防護措施,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保證學生加入到日常的勞動活動中來,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團隊合作的意識,從內心深處培養學生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