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變新進展_第1頁
血流變新進展_第2頁
血流變新進展_第3頁
血流變新進展_第4頁
血流變新進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液流變學檢測的新進展北京眾馳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楊軍京前言血液流變學檢測在臨床日益廣泛的應用及其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體內血液粘度異常改變是一種基本的生理病理反映,也是了解健康狀態的重要信息在預防醫學、老年醫學、亞健康等領域越來越顯示出重要的意義血液流變學研究意義1、生理意義:血液粘度增高與降低,直接關系著人體組織血液供應的減少與增加,從而直接影響人體組織的器官的代謝及功能狀態。另一方面,對出血后止血有重要生理意義。2、病理意義:當人體患病時,影響血液粘度變化,導致“血液高粘滯綜合癥”。這種綜合癥是多種病理過程的中間過程或者“橋梁”,而且往往出現“單行線橋”現象,即一旦出現某種程度的高粘滯綜合癥,則通過正反饋方式而擴大,使缺血缺氧更趨嚴重。4、目前,尚沒有能替代物理檢測血液粘度的更好方法因此,血液流變檢測不僅對于相關疾病的診斷和早期預防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其檢測方法也是目前不可替代的,我們應該予以正確認識和重視。3、亞健康:血液粘度的增高使血液循環速度減緩,新陳代謝功能降低,導致人體處于“即無疾病又無精力”的狀態,即:亞健康狀態?!拜p預防重治療”是對健康認識的誤區,通過改善血流變,可促使亞健康狀態轉向健康狀態。因此,血液流變學對人體亞健康狀態也起著重要的揭示和指導作用。血液流變學的基本概念血液流變的檢測和質量控制血液流變檢測的新進展一、血液流變學的基本概念研究血液及組成成分的流動與變形規律的學科稱為血液流變學,它是生物流變學的一個分支。按其研究范圍可以分為:宏觀血液流變學、細胞流變學、分子流變學等。1、層流:流體在管道中流動時,并不是一種整

體的運動,而是分為許多層次進行運

動,各層之間的速度是不同的。2、粘性:由于層流之間存在相對運動,任意兩接觸面上就會產生磨擦力,流體具有內摩擦力的這種性質稱為粘性。3、粘度(η):粘度是量度流體粘性大小的物理量,流體粘度越大,流動性越小。(mPa.s)4、切變率:流體在剪應力作用下發生變化的速率,稱為剪變率。(S-1)5、切應力:流層在單位面積上所受到剪切發生應變的力,稱為剪應力。

6、牛頓流體:當溫度一定時,流體所受的剪應力與速度梯度成一種線性比例關系,符合牛頓粘性定律,這樣的流體稱為牛頓流體。如:水、酒精、血漿等。特性:該流體不含有大顆粒分子物,其粘度不隨切變率變化而改變的流體。10100200(S-1)1(mpa.)30252015105……7、非牛頓流體:如果流體的剪應力與變形速度之間的關系不符合牛頓粘性定律,這種流體就稱為非牛頓流體。如油漆、糖漿、全血等。特性:該流體含有大顆粒分子物,其粘度隨切變率變化而改變的流體。10100200(S-1)1(mpa.)30252015105.......................8、表觀粘度:是描述非牛頓流體粘性大小的物理量,它不是物質常量,既與物質有關且隨剪變率而變化。對同一非牛頓流體,不同的剪變率下有相應不同的表觀粘度。9、相對粘度:溶液或懸浮液的粘度與相應的溶劑或懸浮劑粘度之比,稱為相對粘度。如血液粘度與血漿粘度之比,為全血的相對粘度,其沒有單位。10、比粘度:某種流體的粘度與標準參照液(通常以水)粘度之比稱為比粘度。血液的比粘度為血液的表觀粘度與水粘度之比。比粘度也是一種相對粘度。11、還原粘度:全血粘度與紅細胞壓積的比值,既單位紅細胞壓積時的全血粘度值。這樣把紅細胞壓積整體對血液粘度的影響轉化為單位紅細胞壓積對血液粘度的影響,其大小差異就主要來自紅細胞的流變特性,如變形性、聚集性等。12、相對指數:全血粘度與血漿粘度之比,用于衡量紅細胞對全血粘度的影響。是一個無量鋼的純數。13、紅細胞聚集指數:用于衡量紅細胞聚集性以及全血低切粘度高低的重要指標。是一個無量鋼的純數。14、紅細胞剛性指數:是衡量紅細胞變形性的指標,剛性指數愈大,紅細胞變形性愈差。是一個無量鋼的純數。15、紅細胞變形TK值:是衡量紅細胞變形性的指標,TK值愈大,細胞變形性愈差,全血粘度愈高。是一個無量鋼的純數。16、血沉方程K值:排除紅細胞壓積影響的血沉相關值,更好的反映紅細胞的沉降率。17、血沉(ESR):即紅細胞在血液中的沉降速率,它與血漿粘度,與紅細胞間的聚集性有很大關系。(mm/h)18、壓積(Hct):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的比容積。(%)血液流變學臨床常用參數全血高切變率粘度全血低切變率粘度血漿粘度血沉紅細胞壓積血小板聚集率纖維蛋白原血液狀態與血流變參數反映血液濃稠的指標:紅細胞壓積,血漿成分(蛋白、脂類)反映血液粘滯的指標:全血粘度,血漿粘度,還原粘度反映血液聚集的指標:全血低切變率粘度,血沉,血小板聚集率反映血液凝固的指標:纖維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二、血液流變的檢測和質量控制*毛細管粘度計(壓力傳感式)*錐/板粘度計(寶石軸承)血液流變學的檢測方法毛細管粘度計:(壓力傳感式)

利用一標準毛細管在相同條件下,液體粘度不同,流過一定體積的液體所需時間不同,粘度越大所需時間越長,粘度與時間成正比,其測量結果是同水的比粘度。優點:1.該粘度計適用于測量粘度較低的“牛頓液體”,如:血漿、血清;

2.制造成本低廉。缺點:不適于測量“非牛頓液體”,如全血。精度及重復性難以保證,現國際、國內的全血測試中已被淘汰。AB...錐板式流變儀:由一個圓平板(液池底面)和一個同軸圓錐組成,待測樣品放在圓錐和圓板間的間隙內;圓錐在不同切應力控制下受到待測流體的內磨擦阻力而形成特定切變率,繼而通過粘度公式:粘度=剪切應力/切變率測量流體的表觀粘度。中心軸錐板定心罩驅動磁場寶石軸承光耦光柵粘度=剪切應力剪切速度(切變率)角度q1時間tω=液池高分辨率的PID伺服技術剪切應力與驅動磁場的電流成正比

h=rtanq≈rqγ=v/h=

rω/rq

=ω/qq1=360/200齒=1.8

q=3

·γ=v/h·v=r

ω。。。血液流變檢測的質量控制1、檢測方法是質量控制的前提*毛細管式(壓力傳感式)流變儀--血漿*錐板式流變儀—全血和血漿

1、原理局限性:血液是非牛頓流體,血液的粘度隨切變率變化而改變,血液在毛細管中流動,距軸心不同半徑處切變率不同,故管中各處粘度也就不同,用毛細管粘度計測量全血粘度,所得結果只是某種意義上的平均,得不出在某一特定切變率下的粘度。故用毛細管粘度計測全血粘度是有其原則的局限性,或者可以這樣理解:對牛頓流體來說,切應力與切變率之比是個常數,是個線性問題,而做為非牛頓流體的血液,粘度隨切變率改變,是非線性問題。用只能解決線性問題的儀器去解決非線性問題,必然影響測量精度,產生誤差。毛細管(壓力傳感)式血流變測試儀檢測全血的局限性AB...2、應用局限性:血流變儀粘度計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大部分趨于正常)高切粘度(紅細胞的變形性)中切粘度低切粘度(紅細胞的聚集性)因此,毛細管粘度計可以用來測定牛頓流體血漿的粘度而不適用于血液這樣的非牛頓流體。錐板流變儀特性由于間隙高度與半徑成正比,速度也與半徑成正比,而切變率為速度與高度之比,從而使切變率與半徑無關,處處相等,使得對應于確定的轉速就得到確定的切變率。該儀器能在確定的切變率下測量各種液體粘度,故既適用于牛頓流體,更適用于測量特定切變率下非牛頓流體的表觀粘度。h

V=rωh=rtanq≈rqγ=V/h=rω/rq=ω/q

h:錐板與平板間隙高度

q:錐板與平板間夾角ω:錐板角速度

γ

:切變率

v:錐板轉速

r:錐板半徑q

..2、測試速度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根據國際血流變學標準化委員會建議:測量含有大顆粒分子物流體(全血)的粘度時,須快速完成測量,以避免大顆粒分子物(紅細胞)的聚集沉降現象所導致液體分層造成的測量失準。

因此,全血粘度測試速度的快慢絕非只是影響了工作效率,它會直接影響到儀器測試精度及重復性的優劣。..3、血流變儀的切變率測試范圍對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保證測量精確度和重復性的前提下,應采用全量程逐點測量方式。a、根據國際血流變學標準化委員會建議:血流變學的全血測量應參考切變率200s-1∽1s-1的粘度的變化,即:全量程測量。因為高切變率200s-1和低切變率1s-1時的粘度能充分反映出紅細胞的變形性和聚集性以及非牛頓流體—全血的非線性。否則,對臨床的應用價值就非常局限。

b、逐點測量,即:全血粘度測量是在切變率200s-1∽1s-1范圍內逐點測量每個切變率對應的粘度值;而非簡單的局部選點測量。如此才能保證檢測結果有良好的重復性。因此,為了使血流變的檢測結果更具有臨床應用價值,滿足診斷需求,我們應當選擇科學有效的儀器檢測方式。10100200(S-1)1(mpa.s)30252015105全量程、逐點測量:局部選點測量:…..….........................501504、溫度控制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溫度越低粘度越高,溫度越高粘度越低。(2)、儀器所在環境溫度對檢測結果的影響(1)、儀器自身測試溫度對檢測結果的影響5、全自動檢測對于減少人為操作檢測誤差,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避免血樣對操作者的污染等均有積極的作用,值得提倡和推廣。6、儀器自動進樣方式對檢測結果的影響(1)、拉緊式蠕動泵會產生管路變形拉長,影響進樣量,導致重復性誤差。(2)、擠壓式蠕動泵不會產生管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