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變法運動_第1頁
維新變法運動_第2頁
維新變法運動_第3頁
維新變法運動_第4頁
維新變法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粉碎了洋務運動富國強兵的美夢。許多人認為,要改造中國,不僅要改革軍事和國防,更要改革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推行新政。維新變法運動第七課小組討論并解決:1、公車上書;(1)什么是“公車”?它是誰在什么時候發動的?在哪里發動的?(2)這次上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次上書起了什么作用?2、公車上書失敗后,維新派為了進一步推動變法運動的發展,開展了哪些活動?《天演論》的主要觀點是什么?有何進步影響?3、“維新變法”變的是什么?要在中國實行什么制度?4、維新變法運動是如何開展的,這條道路能行得通嗎,為什么?

面對著中國遭受外國侵略的史實和洋務運動的失敗,康有為、梁啟超等中國一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從封建時代的古書中找不到答案。他們開始懷疑儒家經典,并從外國書中了解到日、俄通過變法而強盛;所以他們主張變法維新,救亡圖存,形成資產階級維新派。維新派的出現一、公車上書時間:1895年春背景:《馬關條約》簽訂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機發起人:康有為、梁啟超內容:反對議和,請求變法影響: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思考:維新派和洋務派的思想主張有何不同?拒和遷都練兵變法你知道“公車”的含義嗎?

公車上書

封建政府用車馬接送被征舉的讀書人,后來用“公車”作為舉人入京應試的代稱。康有為像梁啟超像二、警世洪鐘《天演論》1、維新派的主要活動創辦報刊組織學會開辦學堂譯述西方著作如《天演論》開設學堂,培養維新志士創辦報紙,宣傳維新思想組織學會,壯大變法力量論戰交鋒,擴大變法影響

四項措施2、嚴復的主要政治思想—推進了維新變法運動的發展嚴復及其著作《天演論》三、短暫的“百日維新”(又稱戊戌變法)

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1、變法開始的標志:光緒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

在維新派宣傳鼓動下,光緒帝支持變法2、主要內容及其影響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開放言論,取消多余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發展農工商業訓練新式陸海軍創辦報刊,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廢除八股文從變法內容看都有什么積極作用?有沒有觸犯哪些人的利益?3、戊戌政變-變法失敗?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囚禁光緒帝,捕殺維新志士,廢除新法(只保留京師大學堂),戊戌變法失敗。譚嗣同像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譚嗣同絕命詩戊戌變法失敗了,逃走的和留下的人,都是光明磊落的,肝膽相照,像昆侖山一樣巍峨高大。

為什么?

我認為他們的選擇都是光明磊落的,正如譚嗣同所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去留肝膽兩昆侖”。然而譚嗣同用自己的鮮血來喚醒民眾、激勵后人,愿意為改革流血犧牲的精神更讓人欽佩。

戊戌變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⑴主觀:資產階級的維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勇氣,只采取改良的辦法;把希望寄托在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嚴重脫離廣大人民群眾.⑵客觀: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勢力過于強大。它對中國當時的社會造成的影響是:⑴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有利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⑵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出的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具有進步意義。小結:維新變法運動:時間:性質:背景:過程:失敗原因1898年資產階級改革(1)19世紀末,民族危機空前嚴重;(2)19世紀末,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3)民族資產階級成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

興起:公車上書高潮:百日維新失敗:戊戌政變

(1)民族資產階級的軟弱;(2)封建頑固勢力的鎮壓維新變法運動經過興起發展高潮失敗

公車上書

四項措施

百日維新

戊戌政變你知道嗎?維新派與頑固派的論戰1.論戰內容:(1)要不要維新變法(2)要不要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3)要不要提倡西學,改革教育制度2.論戰的性質:資本主義思想和封建主義思想的正面交鋒3.論戰的作用:(1)一些知識分子開始擺脫封建思想束縛,擴大了維新派的影響及維新思想的傳播。(2)西方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在中國傳播開來。什么叫君主立憲?用憲法限制君主權力的政治制度,是資產階級專政的一種形式1.戊戌變法的性質: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也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和一場資產階級思想啟蒙運動。2.戊戌變法的作用:⑴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有利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⑵資產階級維新派提出的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的主張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具有進步意義。3.失敗的原因:⑴主觀:資產階級的維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勇氣,只采取改良的辦法;把希望寄托在沒有實權的皇帝身上,嚴重脫離廣大人民群眾。⑵客觀:慈禧太后為首的封建頑固勢力過于強大。4.歷史教訓:資產階級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是行不通的。三.戊戌變法的評價(影響)練習維新變法運動的背景是:⑴甲午戰爭以后,帝國主義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華民族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⑵19世紀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