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于取放的消防用新型滅火器的制作方法_第1頁
一種便于取放的消防用新型滅火器的制作方法_第2頁
一種便于取放的消防用新型滅火器的制作方法_第3頁
一種便于取放的消防用新型滅火器的制作方法_第4頁
一種便于取放的消防用新型滅火器的制作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種便于的消用新型滅的制方法1.本實用新型于消防器械技術域,具體為一種便取放的消防用新滅火器。背技:2.滅火器是專用來滅火的消防材,在日常生活中們會看到許多的火器,滅火器往往是直接放置在滅器箱內的,在發火情時,需要消防員打開滅火器箱門后,將滅火器向從滅火器箱內提,現有的滅火器的取過程不夠方便快,一定程度上浪了消防人員救援寶貴時間,現有滅器箱內一般沒有設穩定的固定結構如果滅火器箱外遭受碰撞,滅火器內的滅火器就會發碰撞,可能會影到滅火器的后期用。技實要素:3.(一)解決的術問題4.為了克服現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種便于取放的消用新型滅火器,解決現有的滅火器拿不夠方便快捷,費消防人員救援的貴時間,現有的滅器箱內沒有設置定的固定結構,到外力時,滅火器內的滅火器會發生撞不能安穩放置可能會影響到滅器后期使用的問題5.(二)技術方6.為實現上述的,本實用新型供如下技術方案:種便于取放的消用新型滅火器,包括框,所述外框內的下表面設置有個底板,左側所述板的上表面開設有孔,左側所述底的上表面與滅火本體的下表面搭接所述滅火器本體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個第二伸縮桿,側所述第二伸縮桿外表面套接有第二簧,所述外框內的下表面與固定的下表面搭接,左所述第二伸縮桿的端與固定板的上面固定連接。7.所述外框的面鉸接有門板,述門板的背面與限板的正面固定連,所述限位板的背面固定板的正面搭,所述外框內壁背面固定連接有四連接板,上側兩個述連接板正面的端與第二夾持板背面固定連接,左所述第二夾持板內的背面與滅火器體的背面搭接,述滅火器本體的正與殼體的背面固定接。8.所述殼體的右兩側面均卡接滑套,左側所述滑內套接有滑桿,側所述第二夾持板內的相對面均開設限位槽,左側所限位槽內壁的左側與滑桿的左端搭接所述殼體內壁的面與第一伸縮桿面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一伸縮桿正的一端與限位塊背面固定連接,側兩個所述連接板面的一端均與第一持板的背面固定接,左側所述第夾持板內壁的背面滅火器本體的背面接。9.作為本實用型的進一步方案所述門板的正面與手背面的一端固連接,所述第一伸桿的外表面設置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背面的端與殼體內壁的背面固連接,所述第一簧的正面的一端限位塊的背面固定接。10.作為本實用新的進一步方案:述滑桿的外表面卡有擋板,所述擋的左側面與第三彈簧的端固定連接。11.作為本實用新的進一步方案:述第三彈簧的左端滑套的右側面固連接,所述第三彈設置在滑桿的外面。12.作為本實用新的進一步方案:述限位塊的左右兩面分別與兩個滑相對的一端搭接,述限位塊的正面門板的背面搭接13.作為本實用新的進一步方案:述第二彈簧的頂端滅火器本體的下面固定連接,所述二彈簧的底端與定板的上表面固連接。14.(三)有益效果15.與現有技術相,本實用新型的益效果在于:16.1、該便于放的消防用新型火器,通過設置第夾持板、滅火器體、滑桿、限位槽、定板和限位板,需要取出滅火器體時,消防人員只要打開門板,使得位板與固定板分向上移動,同時板與限位塊分離,得限位塊向前移動滑桿分離,使得桿與限位槽分離此時可以向前移動火器本體取出滅火本體,當需要存滅火器本體時,防人員只需要將滅器本體放在底板上此時關上門板,得限位板擠壓固定板,同時門板壓限位塊,使得限位塊壓滑桿相互遠離動,使得滑桿與位槽接觸,此時完對滅火器本體的存過程,本裝置可在打開門板時直向前拉出取出滅火本體,方便了滅火本體的取放過程可以在存放滅火本體時對滅火器本進行限位,保證了火器本體的穩定置,一定程度上約了消防人員救援寶貴時間。17.2、該便于放的消防用新型火器,通過設置第彈簧,第三彈簧以在限位塊與滑桿分時,帶動兩個滑相互靠近移動與位槽分離,保證了火器本體得以取出18.3、該便于放的消防用新型火器,通過設置限塊,限位塊可以門板關閉時,向后移與滑桿接觸并擠滑桿與限位槽接,限制了滅火器本前后方向的移動,止了滅火器本體生向前傾倒的情。附圖說明19.圖1為本實用型正視的剖面結示意圖;20.圖2為本實用型左視的剖面結示意圖;21.圖3為本實用型正視的結構示圖;22.圖4為本實用型俯視的剖面結示意圖;23.圖5為本實用型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24.圖6為本實用型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25.圖7為本實用型c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26.圖8為本實用型d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27.圖9為本實用型e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28.圖中:1外、2第一夾持板、3滅火器本、4底板、5通孔、6門板、7限位塊、8第夾持板、9把手、10第一伸縮、11第一彈簧、12第二伸桿、13第二彈、14固定板、15限位板、16滑套、17滑桿、18殼體、19限位槽、20連接、21擋板、22第三彈簧。具體實施方式29.下面結合具體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細地說明。30.如圖1-9所示,本實用新型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便于取放的消防用新型滅火器包括外框1,外1內壁的下表面設置有兩底板4,左側底板4的表面開設有通孔5,左側板4的上表面與滅火器本3的下表面搭接,滅火本體3的下表面固定連有兩個第二伸縮12,左側第二伸縮桿12的外表套接有第二彈簧13,過設置第二伸縮12和第二彈簧13,第二伸縮桿12可以在第二彈簧13的作力下帶動固定板14向上移,保證了固定板14的定移動,外框1內壁的下表與固定板14的下表面搭接通過設置固定板14和限位板15,固定板14和位板15接觸時,可以對滅器本體3的移動起到限作用,避免了滅火本體3發生垂直方向的移,保證了滅火器體3的穩定放置,左側第二伸桿12的底端與固定板14的上表固定連接。31.外框1的正面接有門板6,門板6的背面與位板15的正面固定連接,限位板15的背與固定板14的正面搭接,框1內壁的背面固定連有四個連接板20,上兩個連接板20正面的一端第二夾持板8的背面固連接,通過設置第二夾板8和第一夾持板2,第夾持板8和第一夾持板2可以對滅火器本體3進行位,防止滅火器體3出現左右方向的移動保證了火器本體3的穩定放置左側第二夾持板8內壁的背面滅火器本體3的背面搭接,滅火器本體的正面與殼體18的背面固定接。32.殼體18的右兩側面均卡接滑套16,通過設置滑套16,滑桿17可以在滑套16內左右動,保證了滑桿17的穩定暢移動,左側滑16內套接有滑桿17,左側第夾持板8內壁的相對面均開有限位槽19,通過設滑桿17和限位槽19,桿17與限位槽19接觸時,以對滅火器本體3的移動到限制作用,避免了火器本體3發生前后方向移動,保證了滅器本體3的穩定放置,左側限槽19內壁的左側面與滑桿17的端搭接,殼體18內壁的背面與第一伸縮桿10背的一端固定連接通過設置第一伸桿10和第一彈簧11,第一伸縮10可以在第一彈簧11的用力下向前移動帶動限位塊7向前移動,保證了位塊7的穩定移動,第一縮桿10正面的一端與位塊7的背面固定連接,側兩個連接板20正面的一端與第一夾持板2的背面定連接,左側第一夾板2內壁的背面與滅火器體3的背面搭接。33.具體的,如圖1和圖2所示,門板6的正與把手9背面的一端固連接,通過設置把手9門板6可以通過把手9打或者關閉,方便滅火器本體3的存取過程,第伸縮桿10的外表面設置有第彈簧11,第一彈簧11背面的一端與殼體18壁的背面固定連,第一彈簧11的正面的一端與限塊7的背面固定連接,桿17的外表面卡接有擋板21,板21的左側面與第彈簧22的右端固定接,通過設置第彈簧22,第三彈簧22可以在限位7與滑桿17分離時,動兩個滑桿17相互靠近移與限位槽19分離,第彈簧22的左端與滑套16的右面固定連接,第彈簧22設置在滑桿17的外表面限位塊7的左右兩側分別與兩個滑桿17相對的端搭接,限位塊7的正面與門板6的背面搭接。34.具體的,如圖3所示,第二彈簧13的頂端滅火器本體3的下表面定連接,第二彈簧13的底與固定板14的上表面固定接。35.本實用新型的作原理為:36.s1、當需要取滅火器本體3時,消防人只需要打開門板6,使得限板15順時針旋轉與固定板14分離使得第二伸縮桿12在第二彈簧13作用力下向上動,此時帶動限板15在向上移動,同時門板6與限位塊7分離,此時一伸縮桿10在第一簧11的作用力下向前移動37.s2、同時帶動位塊7向前移動與滑桿17分離,時兩個滑桿17在第三彈簧22的作用力相互靠近移動,得滑桿17與限位槽19分離,此可以向前移動滅火器本體取出滅火器本3;38.s3、當需要存滅火器本體3時,消防人只需要將滅火器體3放入外框1與底板4接觸同時關閉門板6,此時門板6擠壓限塊7,使得限位7向后移動與滑桿17接觸此時滑桿17與限位槽19接觸,同限位板15逆時針旋轉與固定板14接觸擠壓固定板14向下移動,得固定板14與底板4接觸,此時滅火器體3存放完畢。39.在本實用新型描述中,需要說的是,除非另有明的規定和限定,語“安裝”、“連”、“連接”應做廣義解,例如,可以是固定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以是機械連接,可以是電連接;可是直接相連,也可通過中間媒介間相連,可以是兩元件內部的連通。于本領域的普通技人員而言,可以過具體情況理解述術語在本實用新中的具體含義。40.上面對本專利較佳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但是本利并不限于上述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各種變化。技特:1.一種便于取的消防用新型滅器,包括外框(1),其特征在于:述外框(1)內壁的下表面置有兩個底板(4),左側所底板(4)的上表面開設通孔(5),左側所述底(4)的上表面與滅火器本體(3)的下表搭接,所述滅火本體(3)的下表面固連接有兩個第二縮桿(12),左側所述第二伸縮桿(12)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簧(13),所述外框(1)內壁的表面與固定板(14)的下表面搭接,左側所述第伸縮桿(12)的底端與固定(14)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外框(1)的正面鉸接門板(6),所述門板(6)的面與限位板(15)的正面定連接,所述限位(15)的背面與固定板(14)正面搭接,所述框(1)內壁的背面固定連接有四個接板(20),上側兩個所述接板(20)正面的一端與二夾持板(8)的背面固定接,左側所述第夾持板(8)內壁的背面與滅火器本(3)的背面搭接,所述火器本體(3)的正面與殼體(18)的背固定連接;所述體(18)的左右兩面均卡接有滑套(16),左所述滑套(16)內套接有桿(17),左側所述第二夾板(8)內壁的相對面均開設有位槽(19),左側所述限槽(19)內壁的左面與滑桿(17)的左端搭接所述殼體(18)內壁的背與第一伸縮桿(10)背面一端固定連接,述第一伸縮桿(10)正面的一端與位塊(7)的背面固定連接下側兩個所述連板(20)正面的一端均與第夾持板(2)的背面固定連接,左側述第一夾持板(2)內壁的背面滅火器本體(3)的背面接。2.根據權利要1所述的一種便取放的消防用新型火器,其特征在:所述門板(6)的正面把手(9)背面的一端固定連,所述第一伸縮桿(10)外表面設置有第一彈簧11),所述第一彈簧(11)背面的一與殼體(18)內壁背面固定連接,所述一彈簧(11)的正面的一端限位塊(7)的背面固定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便于取放的防用新型滅火器,特征在于:所述桿(17)的外表卡接有擋板(21),所述擋(21)的左側面與第三彈(22)的右端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