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現場安全管理_第1頁
作業現場安全管理_第2頁
作業現場安全管理_第3頁
作業現場安全管理_第4頁
作業現場安全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作業現場安全管理1.加強明火區管理,電氣室、公共場所、值班室內禁止吸煙。 煤磨系統、脫硝系統、油站、油庫、電氣室或其他易發生易燃易爆區域是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劃定的禁火區。火災三要素為可燃物、助燃物、點火源。要避免火災,必須要防止三要素同時存在,因此,一要防止可燃物、助燃物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二是防止有點火源的存在(多數是明火)。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的能源主要有明火、高溫表面、摩擦和撞擊、絕熱壓縮、化學反應熱、電氣火花、靜電火花、雷擊和光熱射線等。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的生產場所,對這些著火源都應引起充分的注意,并采取嚴格的控制措施。由于火源管理不慎發生的事故有很多,因此,應從安全技術和安全管理幾方面采取措施,加強火源管理:(1)在生產過程中嚴格控制工藝參數,防止超溫,防止因乙炔氣的聚集而發生爆炸。(2)在易燃易爆作業區都要按動火管理制度要求,創造安全的作業條件后,才能允許作業,控制的辦法是嚴格履行動火審批制度,辦理相應級別的動火作業許可證,現場監護人員和現場救援設備必須到位。(3)在火災爆炸危險場所,必須根據物質的危險特性正確選用不同的防爆電氣設備;(4)危化品生產裝置必須有可靠的避雷設施;(5)有靜電積聚危險的生產裝置須采取有效的消除靜電措施,乙炔輸送作業應控制流速,采取導除靜電措施;(6)禁止在危化品作業區域內使用手機等非防爆電子產品;(7)不允許用鐵制工具敲打管線、地面;(8)工作崗位應穿防靜電服裝,嚴禁穿帶鐵釘的鞋;(9)經常檢查防雷防靜電接地線,定期檢測接地電阻,保證其完好,定期對防雷防靜電接地線進行檢測。2.上班時間,不準睡覺干私活、離崗和干與生產無關的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都強調了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義務和權力。很多調整勞動關系、勞動標準和勞動行為的規范條文,不但闡明了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實行勞動保護的若干規定,同時也闡明了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要嚴格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加強安全衛生教育,遵章守紀、禁止違章、防止事故發生。在上班時間睡覺、干私活、脫離崗位和干與生產無關的事很容易導致事故的發生,而且是違章違紀的行為。水泥生產是連續性生產,工藝復雜、工藝條件嚴格,而且工況在不斷變化,生產總是在波動中不斷調整的,客觀上需要勞動者嚴格遵章守紀,要求操作者集中精力觀察生產變化,了解上下各工序變化,對變化的生產環境、條件及時進行調整,保證生產順利進行。總的來說,各崗位工藝控制,設備操作還是人員手工操作,異常情況需要操作人員細密監視來發現,并及時作出判斷和處理。顯然,如果操作人員在上班時,睡崗、離崗、串崗和丟開崗位干別的事,那么,這個崗位事實上成了無人操作的崗位,一旦生產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既無人發現,也無人處理,或者處理不及時,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3.在班前、班上不準喝酒進入生產廠區內從事生產作業活動的員工,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要有正常反應能力,這樣才能正確地接受指令,準確地處理問題,保證生產安全進行。喝酒,使人的血液中酒精濃度上升,酒精對人的影響,最主要的是抑制大腦的神經功能,可能出現意識、智能和運動障礙,大量的酒精可能使人產生頭昏、惡心、嘔吐、神智不清、嗜睡不醒、胡言亂語、動作失調等癥狀。有資料分析,當人體血液中酒精濃度達0.35‰,人的各種能力開始明顯降低。同時,喝酒會加速血液循環,加之酒精與毒物聯合作用,會使某些毒物中毒作用加劇。事實表明,班前、班上喝酒造成不少機毀人亡的事故,因此,員工應加強自我控制,遵守勞動紀律和安全管理規定,班前、班上不要喝酒。就酒精對人體的影響,英國的交通管理部門曾經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首先挑選了5位,教齡在20年以上且無交通違章記錄的老司機。要求設置了僅汽車通過的障礙,詢問司機們司機們,能否通過,他們經過仔細觀察判斷,回答有難度,但應該可以通過。后來全部準確無誤的通過了預設障礙。然后,給每位司機喝了一杯酒,并把障礙的位置做了調整,但實際距離沒有任何改變。并詢問司機們能否通過,經過仔細觀察,回答說應該可以通過,但在實際通過時有兩人撞倒了障礙。在喝了三杯酒后,同樣把障礙的位置做了一些放大。同樣詢問他們能不能通過,他們連觀察判斷都沒有做,馬上回答說這鐘障礙,閉住眼睛都能通過。最后通過時,所有的司機全部撞倒障礙物。可見酒精對人的判斷能力和控制能能力影響有多大。4.不準使用汽油、等易燃液體擦洗設備、用具和衣物。柴油擦洗時應遠離火源。汽油和一些苯類、醇類、醚類、酮類溶劑都屬于易燃液體,它們具有閃點低、易揮發、爆炸下限低、最小點火能量小等特性,其蒸氣能與空氣形成爆炸性物質,遇火星、靜電火花、高熱、氧化劑易造成火災、爆炸。5.不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不準進入生產崗位國家對勞動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非常重視,法律明確規定了對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保護措施。《安全生產法》第三十七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第四十九條規定“從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我國相關部門還制定了勞動防護用品管理規定,明確用人單位應免費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防護用品,并且規定不得以貨幣或其他物品替代應當配備的勞動防護用品,同時,要求用人單位應對員工進行防護用品正確使用和維護方面的進行教育和培訓。對一些特殊防護用品,要建立健全購買、驗收、保管、發放、使用、檢查、更換、報廢制度,保證防護用品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和作用,以真正達到保護勞動者的目的。對工廠員工的保護首先應從生產裝置和勞動環境以及作業方式上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努力提高生產裝置的本質安全。但是受科技水平和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制約,當本質安全程度不能完全避免危險發生時,防護用品就成了減少對員工造成傷害或減少職業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線。有些員工對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存在嫌麻煩、圖省事的思想,也因此導致很多傷害事故的發生。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操作時必須正確穿戴工作服、帽、鞋、口罩、手套等護具。工作服應做到三緊:袖口緊、下擺緊、褲口緊。尤其是女工,不準把長發露出帽子外面,防止被機械轉動部分纏住,造成傷害。操作轉動設備時,因工作性質則嚴禁戴手套操作。6.安全裝置不齊全的設備不準使用安全裝置即安全保護裝置。生產設備和機械的安全保護裝置是保護設備和機器安全運行的裝置,也是保證安全操作必不可少的保護裝置。在生產設備、機器運行中出現異常、發生故障甚至危險的情況下,安全保護裝置會及時發出警報或指示信號,使其能得到迅速處理,或切斷電源或自動停機,防止設備、機器承受可能的超載、油壓過低、油溫異常升高、異常振動和軸向推力過大等可能引發重大事故發生,或可能導致燃燒爆炸、設備損壞等嚴重影響安全生產或危及職工生命的事故發生。因此,安全生產中安全保護裝置是必不可少的。水泥安全保護裝置通常有:安全閥、爆破片、阻火器、啟動聯鎖保護裝置、超溫報警裝置、過載保護裝置、行程限位開關等。雖然說安全保護裝置本身不是生產裝置,但可以說是保護生產的裝置,是生產設備本質安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部分。若這些安全裝置不全或不靈,我們就無法按工藝指標正常操作。輕則影響產品的產量質量,重則發生人身傷亡事故。為了生產而設置的池、坑、井、溝和設備孔洞上的安全圍欄和蓋板,也是一種安全裝置,也必須齊全、牢固。然而,在生產中,由于人們認識不到安全保護裝置的重要性,經常發生一些由于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保護裝置不全而引起的事故。7.不是自己分管的設備、工具不準動用現代化大生產,生產企業內部從管理到生產分工都很細,企業內的職工各有崗位和職責。生產企業只有將職工組織到一個按規范運行的有機整體中,才能順利完成生產經營任務。在這個有機整體中每位職工則必須是經過培訓而具備獨立作業資格的人。同時,不同的工種、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職責,需要不同的技能,工廠員工應在自己職責范圍內進行操作。直接從事生產作業的職工,都要使用不同工具,分管不同的設備。不同設備、工藝過程和環境條件都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不分管或不在分管時間內,對這種變化不清楚、不了解,如果擅自動用不屬于自己職責范圍內的設備、工具,不但違反企業的勞動紀律,同時還極易導致事故的發生。因為隨意亂動不屬于自己分管的設備、工具而發生的事故也很多。如,某化工廠一名徒工與師傅一起同行至工廠門口,離開師傅自己去私自開啟路旁的未熄火的小鏟車,把小鏟車開動后,因不會掌握方向盤、不會制動,他開始驚慌失措,鏟車向對前面行走的1名電氣技術員開去,將其撞死。又如,湖南某化肥廠造氣車間,自動機崗位1名氫氣工,脫崗去下灰崗位玩弄柴油機車。由于不熟悉機車性能,到了終點不會停機,造成機車出軌,連人帶車跌落到4m深的水泥灰斗下,脊椎嚴重損傷,造成全身癱瘓。8.檢修設備時安全措施不落實,不準開始檢修水泥行業事故統計分析表明,檢修過程中的事故率比其他時間高得多,檢修開始沒有作好充分準備,安全措施不落實是重要原因之一。設備交出檢修,必須按下列程序進行:(1)必須有上級下達的檢修任務通知;(2)大、中型項目應有專門的檢修方案;(3)必須停機,并有效切斷動力電源,掛牢警示牌,做好現場與中控的聯系;(4)物料要徹底排放干凈,設備內部無預料;(8)配備合格的防護用品和工、器具。(9)有明確的人員分工:項目負責人、安全員和各分項目負責人;(10)明確檢修項目內容和涉及范圍;(11)參加檢修人員對本項目施工進程中的危險性進行預評價,針對項目危險性制定消除危險的措施,補充到方案中逐一落實,并對參加檢修人員進行安全交底;(12)動火、動土、進入容器和高處作業等危險性較大的檢修,施工前均應制定專門的安全措施,做好組織上、技術上和物資上的準備和措施,辦理審批手續,取得批準的許可證才能開始施工。要特別提示的是:搶修作業也必須有檢修方案和認真履行各項專項許可證審批制度,以避免事故的發生。9.停機檢修后的設備,未經徹底檢查,不準啟用任何設備在啟動之前都必須認真檢查,證明確無異常才能開動。設備經過檢修,許多部件、輔助設施都經過拆裝和修理,變化較大,檢修后的設備,要開動須徹底檢查。由于檢修后的設備,不認真檢查就倉促啟用,引發了許多深刻的教訓。檢修后的設備要開車前應進行如下檢查:(1)檢查任務規定的項目和中途追加的項目是否都已檢修完畢。(2)因檢修工作需要臨時拆除的平臺、欄桿、防護罩蓋板、棚板、指示儀表、報警、聯鎖、安全閥、扶梯等安全裝置和設施是否已經復位。(3)檢修的設備、容器、是否指定專人檢查,工具、材料或人員是否遺忘在設備內或尚未全部出來。(4)現場是否清理完畢,是否做到了“工完料凈場地清”,物品擺放是否符合定置定位要求。(5)各檢修項目質量驗收是否合格。10.未辦高空作業許可證,不系安全帶,腳手架、跳板不牢,不準登高作業按照國家標準規定,凡距墜落高度基準面2m及其以上,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稱為高處作業。另外還有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動火作業許可證、臨時用電作業許可證、清庫作業許可證、預熱器清堵作業許可證、交叉作業許可證、篦冷機清大塊作業許可證、管線打開作業許可證。從事高處作業的施工人員必須辦理《高空作業許可證》,落實安全防護措施后方可施工。《高空作業許可證》審批人員應赴高處作業現場檢查確認安全措施后,方可批準高處作業。高處作業前,高處作業人員應查驗《高空作業許可證》,檢查確認安全措施落實后方可施工,同時應按照規定穿戴防護用品。登彩鋼瓦、瓦棱板等輕型材料作業時,必須鋪設牢固的腳手板,并加以固定,腳手板上要有防滑措施。高處作業所發生的危險主要是墜落,防止墜落發生的基本安全措施就是要系安全帶,腳手架、跳板要牢靠。辦理高空作業許可證,就是要督促各項防范措施的落實。需要強調的是,登高作業還必須要戴好安全帽。12.未安裝觸電保安器的移動式電動工具,不準使用觸電保安器也稱漏電保安器、漏電保護器。它是為防止漏電造成觸電危險或防止單項觸電事故所采用的保護裝置。移動式電動工具有手電鉆、手提電砂輪、手持電動縫紉機、電刨、電扳手、電吹風、電刮刀、電剪刀、行燈、振動器、電烙鐵,甚至包括電爐、移動式電風機、移動式電切割機、電焊機、移動式皮帶運輸機等等都是移動式電動工具或設備。它們可移動,在現場使用很方便,但也有敝端,如:為便于移動電源線不固定安裝;不能隨時接入接地網;電源線盤繞、摩擦等受損機會大大增加,引線、插頭、插座和電器外殼破損機會多,發生漏電、觸電機率增加。不安裝觸電保安器使用移動式電動工具,發生過許多觸電事故。13.未取得安全作業證的職工,不準獨立作業;特殊工種職工,未經取證,不準作業《安全生產法》第二章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保障中第二十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當由有關主管部門對其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職。”第二十一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