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輸電線路中雷電干擾識別方法綜述_第1頁
高壓輸電線路中雷電干擾識別方法綜述_第2頁
高壓輸電線路中雷電干擾識別方法綜述_第3頁
高壓輸電線路中雷電干擾識別方法綜述_第4頁
高壓輸電線路中雷電干擾識別方法綜述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壓輸電線路中雷電干擾識別方法綜述摘要:超高壓線路中雷電干擾識別一直是伴隨超高壓線路保護的關鍵問題。世界各國的科技工作者先后提出了許多方法,但仍不能很好地滿足當前電力變壓器保護的需求。文中對近年來各種判別方法的原理、優缺點、技術關鍵和應用現狀進行了較詳細的研究、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關鍵詞:暫態保護;雷電干擾;故障識別;0引言高壓輸電線路在遠距離、大功率傳輸電能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但由于輸電距離長、線路分布廣,地理條件復雜,氣象變化劇烈等因素,線路受雷擊幾率較高。同時,雷電沖擊通常為一單極性脈沖波,上升時間和下降時間都很短,而線路雷害的形成主要是在雷電過電壓的作用下線路絕緣發生閃絡,當閃絡轉變為穩定的工頻電弧時,絕緣已被損壞。因此絕緣發生閃絡前就使保護動作才有現實應用意義。由于雷擊與故障引起的暫態信號中都含有大量高頻分量,對于行波保護和暫態保護而言,必須能夠正確對非故障性雷擊、故障性雷擊和普通短路故障不同性質的高頻信號進行分類。正確、快速的雷電干擾識別技術對于行波保護和暫態保護的實用化具有重要意義[A]。雷電對線路的沖擊主要有兩種形式:感應和直擊[3-4]。雷電感應一般指雷擊發生在線路50m以外,當雷云接近輸電線路上空時,根據靜電感應原理,將在線路上感應出一個與雷云電荷量相等但極性相反的電荷,這就是束縛電荷。當雷云對地(輸電線路附近地面)放電時,由于放電速度很快,雷云中的電荷很快消失,于是束縛電荷將在輸電線路上感應出極性與雷電流(即雷云)相反的過電壓,電壓幅值一般不超過400kv,不會造成線路短路。雷電直擊包括了雷擊桿塔及塔頂附近避雷線、雷擊檔距中央的避雷線和雷擊導線3種情況,很可能會造成絕緣子閃絡或導線短路。若雷擊線路但并未造成線路短路就應視為雷電干擾,暫態保護不能誤動。另一方面,若雷擊線路并造成線路短路,則應以故障論處,暫態保護應迅速動作。由于直擊雷產生的過電壓比感應雷的要嚴重得多,所以在高電壓技術以及傳統的保護中,主要考慮直擊雷沖擊干擾的影響。但對于暫態保護來說,除了直擊雷會造成嚴重影響外,感應雷擊同樣會在線路上產生高頻暫態量,而且由于其發生的頻率高,所產生的危害甚至比直擊雷沖擊更嚴重[5]。因此,研究和分析感應雷沖擊干擾的暫態特點及其對暫態保護的影響是非常有意義的。因此,在進行暫態保護算法研究時必須分析以上各種情況下的暫態特征,并加以區分。圍繞超高壓線路中雷電干擾與短路故障的識別先后涌現出許多方法,本文較詳細地對各種判別方法的原理、優缺點及應用情況和前景進行了研究與分析。1閾值比較1.1幅值法幅值法識別雷擊的方法主要利用線路遭受雷擊前后電流幅值的變化作為識別雷擊的判據。當發生非故障性雷擊時,無論雷擊點位置如何,雷擊前后電流的變化量不會很大;而當發生故障性雷擊時,故障前后線路上電流的變化量將會很大,這與線路發生故障的情況相同,利用這一差別可識別非故障性雷擊和其他故障(包括故障性雷擊和短路故障)。幅值法利用線路行波到達前后線路上的電流值之差作為雷擊識別判據,設初始行波到達之前的電流值為I,初始行波之后到達的電流值為七,同時,設定判別閾值為I,若

TP1sec則判定為故障性雷擊或線路故障;否則判定為雷電干擾。該方法的顯著優點就是判別算法簡單,對CPU運算能力要求低。但現代高壓線路運行方式多樣,故障類型多變,該方法的局限性也越來越突出。1.2相模量比值法相模量比值法識別雷擊故障的主要依據就是:不同故障條件下,電壓行波呈現出來的模量大小不同。感應雷作用下,三相線路中的線模量遠小于地模量,據此作為雷擊干擾與故障(包括短路故障和雷擊性故障)的判據⑹不同運行狀況下的模量分析如下:a.繞擊雷在高壓線路中,由于存在避雷線,繞擊雷一般繞擊到線路的某一相,并由此相傳播a,同時,在其它相上產生感應耦合波七,這里u=ku,k.表示導線間的耦合系數,取值為0?0.3。P papaap這樣,當A相遭受雷擊時,其對地電壓為u;同時,B、C相對地電壓分別為u=ku和u=ku。A BABACACA由Clark變換可得u1、u2、u0。定義線模量與地模量的最大比值為=max{u0=max{u0}計算可得r>0.875。1反擊雷與繞擊雷相似,三相線路中線模量與地模量的比值也滿足二>0.875。感應雷盡管三相導線有多種排列方式,但導線間感應雷幅值只是相差一個相似系數k*,且k*eln.8,1.0」。/、1=1 ?-I1—17IJIIJIIX-J-^7,I '-JI~J /— I—*—I IFR |.r~l.X >/M— II—I■/— I II—IIA、-q, ~q > 。與前文對直擊雷的分析相似,感應雷的最大比值可計算得,V0.25。普通短路假定在故障發生前故障點的三相電壓分別為UA、UB、UC,,由不同故障類型的邊界條件可以求出z,,,—,,,故障點處的模量行波u、u與u的表達式,模量間的比值取決于波阻抗的比「1以及故障點的相電壓1f 2f 0f Z0uu在故障發生時的初始角。在各種短路情況下,計算得故障點處模行波分量的比*和—的最大值r滿足uu 1,>0.44。綜合以上分析得出:若r>0.875,判斷為直擊雷;1若r1V0.25,判斷為感應雷;若0.441<r<0.875,判斷為短路故障;12暫態波形識別文獻[7]研究發現:未造成故障的情況下,電壓行波圍繞原直流量上下交替變化,電壓行波在多次折反射后,由于色散最終將衰減為零;因雙極直流線路間存在電磁耦合,雷擊線路時的電壓行波在雷擊后起始的一段時間內變化一致;在雷擊造成故障或線路非雷擊短路的情況下,相當于故障點突然疊加故障激勵源,其電壓行波被突然截斷,此后的變化過程類似于直流激勵合閘電路的動態過程。在雷擊線路故障后起始的一段時間內,故障極電壓迅速衰減,而健全極電壓則上升。據此構成故障選極判據,在雷擊造成故障或線路短路情況下,初始電壓行波對應的小波變換模極大值的特征為極性相反、數值相等。據此特征構造故障行波的識別方法。文章先分別構造了輸電線路模型、電暈等值電路模型對原理進行分析。然后假定在線路中某處依次發生短路故障、非故障性雷擊和故障性雷擊。雷擊考慮了雷擊輸電線路、桿塔和避雷線檔距中央。在測量點分別對檢測到行波后一段時間內的電壓故障分量進行域波形分析。研究有新發現:非雷擊所致的短路故障接地短路故障時,故障點電壓迅速下降。在換流站調節動作前,健全極電壓變化主要是通過線路間耦合產生突變。在較短時間內,健全極電壓先上升后下降;故障極電壓則呈下降趨勢。雷擊未致短路故障分析了雷電波對輸電線路的沖擊,包括雷擊桿塔、雷擊避雷線檔距中央和雷擊輸電線路。根據雷擊桿塔未致故障時檢測到的有關電壓波形,由于絕緣子沒有擊穿,雷電波的傳播限于輸電線上。兩極電壓波形均同時圍繞原直流分量上下變化,變化趨勢比較接近。雷擊避雷線檔距中央時,電壓等級越高的輸電線路遭受雷擊之后形成的雷電入侵波幅值越高。雷擊避雷線時,雷擊點會出現極高的過電壓,沖擊電壓幅值很高時,導線表面電位梯度增大,超過周圍空氣的擊穿場強時,線路上就發生電暈放電,電暈放電是一種局部放電,它使波的能量逐漸消耗,波的幅值發生衰減。雷擊輸電線路檔距中央時,對于帶避雷線的輸電線路只有雷電波幅值小于一定值時才有可能發生雷擊輸電線路。但實際還與周圍環境有關,對于長距離輸電線路,雷擊導線也時有發生。由于雷擊未能使絕緣子閃絡,雷電能量只能在導線上多次折反射后衰減,與雷擊避雷線檔距中央類似。所不同的是,周圍空氣擊穿場強較高,沒有發生電暈放電,衰減時間要長些。雷擊所致短路將雷擊而致短路故障分為雷擊桿塔和雷擊輸電線路2種情況。雷擊輸電線路時,雷電波在快速上升的過程中,當雷電波電壓大于絕緣子閃絡電壓時,絕緣子擊穿。隨后發展成短路故障,故障極電壓行波被截斷,其后迅速衰減。故障極電壓分量與a的相關系數為0.1378,呈正相關;健全極電壓分量與b的相關系數為-0.3568,呈負相關。雷擊桿塔故障時,在雷擊點由于電暈部分放電,因此雷電波過程比雷擊輸電線路要長,由于桿塔塔頂電荷聚集比電暈放電要快,絕緣子仍然發生閃絡,隨后形成短路故障,故障極電壓行波迅速衰減。故障極電壓分量與a的相關系數為-0.070391,呈負相關;健全極電壓分量與b的相關系數為0.25587,呈正相關。雷擊造成故障時,絕緣子擊穿,在雷電過電壓最高點雷電波被截斷,此時變成短路故障。因此,故障性雷擊是非故障性雷擊與短路故障兩者的綜合。故障行波與非故障行波文章將短路或由雷擊引起短路的行波稱為故障性行波,將雷擊未造成短路引起的行波稱為非故障性行波。由前述非故障行波時域波形分析中可以得出非故障行波的特征為:故障時,故障極電壓行波呈下降趨勢,而健全極電壓行波則上下波動變化。兩者分別與直線a、b相關性的正負相反。雷電干擾的識別通過比較故障行波與非故障行波的特征可以看出,根據初始行波模極大值的大小和極性可區分故障性行波與非故障行波,為提高判據的可靠性,將初始行波后5s內電壓行波與直線a、b的相關性正負一致作為輔助判據。仿真證明了可靠性。得出以下結論:雷擊引起短路故障與普通短路故障時,故障行波波形有被截斷的突變特征,其小波變換模極大值很好地表征了這一突變前后的時域波形變化。而雷擊未致故障時,監測點檢測到的行波是雷電波干擾,行波波形沒有被截斷的突變。雷擊引起短路故障與普通短路故障時,故障極電壓行波呈下降趨勢,健全極電壓行波則因線路間的電磁耦合在雷擊起始后的一段時間內呈上升趨勢,兩極行波與原直流分量的相關系數的極性相反;雷擊未致故障時,健全極與雷擊極的電壓行波因線路間電磁耦合,行波波形變化趨于一致,兩極行波與原直流分量的相關系數的極性相同。該方法通過對各種雷電波和故障行波的分析與仿真,得出以下結論輕型直擊雷、重型直擊雷、感應雷或普通短路故障時行波分別呈現出的模量間大小關系、行波波形具有顯著的特征差異感應雷擊時三相行波波頭非常相似,而短路和直擊雷時三相行波波頭不相同重型直擊雷時波頭部分和截波處都突變劇烈,而輕型直擊雷和短路時波頭部分突變劇烈,但波尾部分相對平緩輕型直擊雷波尾時間要明顯小于短路故障行波的持續時間。基于上述特征差異,利用線路線模量與地模量行波波頭的大小比較來識別感應雷利用行波峰值兩側最大斜率的大小比較來識別重型直擊雷利用行波峰值。與其后釁時行波幅值。的大小比較來區分輕型直擊雷和普通短路故障。不僅識別出雷電干擾和短路故障,而且進一步將普通短路行波和導致短路的重型直擊雷電波相區別,這非常有利于提高利用故障初始行波的行波保護算法的可靠性。采用能反映信號突變和突變強度的小波變換實現了雷電干擾識別的實用算法,與行波啟動算法相結合,計算簡便,物理概念直觀清晰,兩個雷電波干擾識別判據相結合可提高識別可靠性。大量仿真證明了方法的魯棒性,但任有待工程實踐檢測。3能量分析判據3.1小波能量譜法文獻[8]利用不同故障條件下故障電流與雷擊感應電流反應到小波能量譜上的差異性來正確辨識雷電干擾和故障。具體分析如下:高壓輸電線路發生非故障性雷擊的情況下,線路上暫態電流的附加分量由雷電波產生并在線路兩側不斷發生折射和反射。由于雷擊沒有造成短路暫態電流中的高頻分量在很長的時間內,隨時間的推移而衰減較慢[9,因此暫態電流中高頻分量所占比例較高。高壓輸電線路發生故障雷擊的情況下,在行波初始波頭部分,行波中高頻分量占總能量比例較高,隨后由于雷電波在短路點截波,雷擊產生的暫態高頻分量迅速衰減,并且由于短路點附加電源的影響,高頻分量所占比例將有所降低。高壓輸電線路發生普通短路故障時,短路電流主要由短路點的附加電壓源和系統產生的工頻電流構成,普通短路故障情況下產生的故障電流行波中低頻分量應占較大比例。小波能量譜法以暫態電流中低頻分量與高頻分量能量比值作為雷擊識別判據。將信號的能量根據頻率空間的劃分經行了分解,在小波變換多分辨率分析的基礎上,提取暫態電流附加分量高、低頻段上的能量比構成雷擊識別判據。3.2高頻能量衰減比值分析法高頻能量衰減比值法是利用不同故障條件下,信號能量衰減速度差異進行雷擊識別的,具體分析方法如下:高壓輸電線路遭受雷電沖擊后,當線路沒有發生短路的情況下,在線路兩側采樣到的電壓和電流小波譜在各個尺度下隨著時間的推移并沒有明顯的衰減;而當發生短路故障時,其小波譜的各個尺度下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衰減,頻率越高的信號的波譜隨時間的衰減越快。高頻量衰減比值法利用小波變換提取不同時間段內相同頻帶的兩個時頻區域內的小波譜能量來識別非故障雷擊與雷擊故障、短路故障,該方法根據暫態電流中高頻分量衰減的速度特征作為非故障雷擊與故障的識別判據。利用小波變換提取暫態分量在兩個時頻區域R=[T,T+AT]X[某個高頻頻帶]和1 1 1R2=[T2,T2+AT]X[某個高頻頻帶]的譜能量,然后進行比較,如果其比值接近1,說明雷電沖擊沒有造成短路,如果接近0,說明雷電沖擊導致故障或發生其它普通短路故障。4小結對于利用暫態量的高壓線路保護,要使其保護正確動作,必須對未造成線路短路的輕型直擊雷、感應雷與造成線路短路的重型直擊雷、普通短路故障進行區別。很多新型方法已經被應用進來,推進了這方面研究快速向前發展。但以上方法各有優劣,徹底解決仍需進一步的研究。研究出識別原理可行、可靠的識別方法將有望解決長期困擾暫態保護的雷電干擾問題。參考文獻郭寧明.行波故障測距中的雷擊識別及定位研究[D].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08.郭寧明,郭宗仁.基于小波變換的輸電線路雷擊識別[A].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2007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C].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2007:7.王琪.雷擊架空輸電線路暫態電流行波仿真與模式識別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4.張正根.基于小波變換的高壓輸電線路雷擊過電壓識別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4.吳昊,肖先勇,鄧武軍.輸電線行波測距中雷擊與短路故障的識別[J].高電壓技術,2007,06:63-67.Okabe,S.;Tsuboi,T.;Takami,J.,"Analysisofaspectsoflightningstrokestolarge-sizedtransmissionlines,"DielectricsandElectricalInsulation,IEEETransactionson,vol.18,no.1,pp.182,191,February2011.司大軍,束洪春,陳學允,于繼來.輸電線路雷擊的電磁暫態特征分析及其識別方法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07:64-69.司馬文霞,謝博,楊慶,王荊.特高壓輸電線路雷電過電壓的分類識別方法[J].高電壓技術,2010,02:306-312.彭勇,王志新,陳軍,劉凱,胡建勛,吳田,劉庭,肖賓.輸電線路雷擊故障定位與識別[J].高電壓技術,2010,02:406-410.肖先勇,李逢,鄧武軍.雷擊與普通短路故障引起的電壓凹陷特征[J].高電壓技術,2009,02:309-314.Takami,J.;Okabe,S.;Zaima,E.,"StudyofLightningSurgeOvervoltagesatSubstationsDuetoDirectLightningStrokestoPhaseConductors,"PowerDelivery,IEEETransactionson,vol.25,no.1,pp.425,433,Jan.2010.趙軍,呂艷萍,王漢廣.基于多尺度形態分解的特高壓線路雷擊干擾識別新方法[J].高電壓技術,2009,05:994-998.廖學靜,肖先勇,唐啟紅,黃小佳,汪穎.采用小波能量譜的輸電線路暫態擾動的模糊識別法[J].高電壓技術,2009,10:2486-2491.Rachidi,F.;Janischewskyj,W.;Hussein,A.M.;Nucci,C.A.;Guerrieri,S.;Kordi,B.;Chang,Jen-Shih,"Currentandelectromagneticfieldassociatedwithlightning-returnstrokestotalltowers,"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IEEETransactionson,vol.43,no.3,pp.356,367,Aug2001.李海鋒,王鋼,趙建倉.輸電線路感應雷擊暫態特征分析及其識別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4,03:119-124.段建東,張保會,郝治國,哈恒旭.超高壓線路暫態保護中雷電干擾與短路故障的識別[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4,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