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7設計原理》復習資料第1章設計的含義P2設計含義(廣義上的設計,是蘊含于宇宙萬物之中的一種追求平衡與有序的力量,是人類試圖統一和支配一切的沖動和需要。而“設計”,即“design”一詞,有其語源學上的歷史含義。我們現在所說的設計,一般指的是“現代設計”。現代設計經過工業革命以后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形成自己特有的含義、特點和形態。)P2設計是人類所具有的一種和宇宙一樣古老的,對秩序和規律的渴望和沖動,他是一種人性的反映,一種對人類生命節奏和內心靈魂的終極關懷。P3瓦薩里的“disegno”概念指控制并合理安排視覺元素,如:線條、形體、色彩、色調、質感、光線、空間等,它涵蓋了藝術的表現、交流、以及所有類型的結構造型,使disegno成為藝術核心范疇。P4設計是人類為實現某種目的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P6設計開始被視為解決功能、創造市場、影響社會、改變行為的手段,而不僅僅是功能與外形的問題了。P6現代設計是與大工業化生產和現代文明密切相關,與現代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P6現代設計不僅僅提供給人類良好的人機關系,提供舒適、安全、美觀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提供給人類方便的工具,同時也是促進人類在現代社會方便交流的重要手段P7現代設計一般包括以下幾大的形態(現代設計的基本形態包括環境設計、產品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染織服裝設計、非物質設計。)廣義的設計是一種人類對秩序和規律的渴望和沖動第2章設計元素P10現代設計的一般過程包括幾個基本元素(線條、空間、明度、色彩、肌理、材料)是設計中幾個主要的元素P10線條是設計中最基本也是最容易產生錯覺的元素,它實際上純粹是知覺上的產物。P10線條的類型和特性:從性質上、線條可分為實際、隱藏和精神的線,實際的線是在自然界或圖畫中實際存在的線,可能在形狀、分量、特征、效果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同。P10從方向上,線條可以分為水平線、垂直線和斜線。從形式上,線條可以分為直線和曲線。P11線條方向的特征。水平線使人想到遙遠的地平線,像征著平靜和安寧;垂直線有上升感,猶如摩天大樓或巍峨的高山;而對角線是危聳的,好似劃過天際的閃電P13二維平面上的幻想空間(5點)可畫圖表示1) 重疊:重疊是營造空間深度幻覺的一種簡單方法(可畫圖表示)如圖,其空間關系因為重疊而顯得一目了然,每一圖形都掩蓋了另一圖形的一部分,因為這個圖形在另一個的上面或前面,這樣,空間深度感出現了;2) 大?。焊淖儓D形的大小,是表現物體間距離的最明顯和最自然的方法。(可畫圖表示)如果相同的圖形以不同的大小重復出現時,小的圖形自動開始往后退,其空間效果明顯;3) 垂直定位:垂直定位是一種空間處理方法,在紙面或格式上位置的上升表示深度的隱退。物體位置越高被認為越遠。4) 透視:透視法是在二維平面上構建三維空間的數學體系,透視法可分為線性透視和空氣透視,線性透視又包括一點透視、兩點透視、三點透視和多點透視;(可畫圖表示)一點透視是物體在視平線上只有一個消失點;兩點透視是將物體的觀測角度移向一側,物體在視平線上有兩個消失點;三點透視一般用于超高層建筑的俯視圖或仰視圖,物體或建筑有三個消失點;多點透視是在設計工具、建筑或其他物品時,經常用到的方法,除垂直線外,所有平行線都會聚集到一個消失點上;空間與光線的關系被稱為空氣透視,與近處的事物相比,遠處的事物看起來細節總不是那么清晰,色彩也更暗淡一些?!猏O5)錯視空間:錯視空間也叫矛盾空間,是一種假設的空間,在真實空間里不可能存在,是人為制造出來的錯視空間,矛盾空間的視點是矛盾的、多變的,可以從多個視角進行觀看,但結合起來卻無法成立,互相矛盾,使人產生不合理的視覺效果。P17左下創造空間的方法,通常有減法和加法,以及綜合運用,或根據一定的模式進行變化創造。P191912年,艾伯特?孟塞爾(Albertmunsell)創建了一套色彩理論,被認為是現代體系中最科學的一種。P19右上色彩的性質:色相、明度、純度P21左中倒數2、3段(肌理包括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還可以分為觸覺肌理和視覺肌理)P21肌理又稱質感或質地,是物質表面所呈現出來的色彩、光澤、紋理、粗細、厚薄透明度等多種外在特性的綜合表現。肌理作為物質的“表皮”,表現為一種可視、可觸的特性,展現物質材質本身的實體感覺。材料 是產品的造型和功能賴以維持的條件。材料可以分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材料又可分為(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還可以分為(傳統材料、新興材料)設計中常用的材料有木材、金屬、陶瓷、染織材料、玉石、塑料、玻璃、復合材料等P22看1、材料的特質 了解(1)木材一般分為硬木和軟木,硬木大多是落葉樹,雕刻難度大,細節容易處理,不易斷裂;軟木包括很多針葉樹,容易著色、上蠟、滾油或將其拋光形成軟軟的光亮的表面。木材在紋理、色彩、肌理和處理性上有著多樣的變化,木材的紋理讓人看到生命成長的歷程,木材的色彩給人以溫暖、舒適的感覺,木材的肌理激發著設計師的創作靈感,這種與生俱來的溫暖感和充滿生機的感覺正是木材的獨特魅力。識記:明度,三大面(亮面,暗面,中間調),三大調(明調,暗調,中間調),艾維斯色相環(紅,黃,藍), 1912年孟塞爾色彩理論。第3章設計原則P26設計的一般原則有統一與多樣、平衡與節奏、比例尺與尺度等P26統一性是所有原則中最基本的一條P26右倒數1、2開頭第一句(獲得統一的方法有重復和連續)P27右倒數2、3開頭第一句(多樣性的精髓在于對比,多樣性的設計原則是對立和過渡)P28平衡的分類:結構平衡、視覺平衡。P28平衡是一種挑戰,是一種需要,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理想狀態P32左節奏具體可以分為流動節奏、度量節奏、回旋節奏、高潮節奏。P34比例指的是事物的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可以是構圖,可以是人體,也可以是一個建筑或房間。P36尺度所指的大小與度量單位有關。建筑師的圖紙和各種地圖都有比例尺,一般是在圖紙最下方,看圖紙的人可以依照這個比例將圖紙上的標記與他所以代表的現實中的建筑物對應起來。談到人的尺度時候,我們將人體作為單元。第4章設計思維與方法P39思維是受社會所制約的、同語言緊密聯系的、探索和發現嶄新事物的心里過程,是對現實進行分析和綜合中間接概括反映現實的過程。廣義上講,思維就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判斷等認識活動的過程。思維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活動,是從社會實踐中產生的。p394.1設計思維有科學思維和藝術思維兩種 4.1.2一切突破常規的思維活動都可以稱為創造性思維,設計思維是一種創造性思維。設計思維是科學思維和藝術思維的結合。P40創造性思維的特征:獨特性、多向性、跨越性、綜合性。同時設計思維也是一種創造性思維P41設計思維的類型(1、程序性設計思維2、典范性設計思維3、敘事性設計思維)P42設計方法(主要有功能論方法、藝術論方法、系統論方法、頭腦風暴法、逆向思維法、切割法、整合法等)P43形態是造型設計中的第一要素。點、線、面是純粹的形態,在造型學上稱為原理性的基本形態。P44系統論方法就是把設計對象以及相關的設計問題,如設計程序和管理、設計信息資料的分類整理、設計目標的擬定。第5章設計程序P46現代設計活動是一項復雜的社會性行為,設計與生產、消費構成了一個循環往復的結構,必須超出自身的范圍而考慮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各個層次的需求,他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負有重要的社會責任。P46靈感觸發:設計師總在意想不到的時候,以前的印象和積淀集體迸發,從而發現某種新的關系,產生新的想法,賦予它們以新的形式,這種現象就叫“靈感”。P47設計過程:靈感的觸發是設計中的關鍵點,決定著整個設計的成敗和成就大小,然而,整個設計活動,是一個系統完整的過程,包括界定、創新、分析、制作、反思、整合等多個階段。P50設計三部曲:1、問題概念化;2、概念視覺化;3、設計商品化P51一般設計程序:1、明確目標;2、情報收集、分析形成觀念;3、設計構思與視覺化;4、生產;5銷售與反饋。第6章設計師P53P54、設計師的類型分為(企業設計師、獨立設計師)內部工作關系和職責分為(總設計師、主管設計師、設計師、助理設計師)P57設計師對形態、空間的認識、創造和表現的能力都是關鍵的,設計問題的解決和設計的創意,都要通過形態和造型表現出來。P57創意能力是設計師最重要的能力,是天才設計是和平庸設計是的根本區別,設計史上偉大的設計師和精美絕倫的設計作品,都是源于他們非凡的創意能力,因此,設計師的教育一定要特別注重設計師創意能力的培養。P58設計師的社會責任(1、人性化設計;2、綠色設計)P59綠色設計起源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反消費運動,矛頭直指對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巨大的消費主義、樣式主義和“有計劃廢止制”的設計模式。第7章設計的技術特征P62技術,作為物質生產的手段,是與社會生產實踐同步生產的,它是人對自然界有目的性改造的手段。P62兩次科技革命:一是40年代以原子能技術、電子技術、合成化學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二是 20世紀80年代以來,正在發生的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科技革命,包括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光纖通信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海洋技術、空間技術、生物技術等新的學科技術,這些新技術學科的發展與科學的發展密切相關,或者說就是科學發展的產物,它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人類的生存與生活狀態??茖W技術對社會和人類生活的貢獻和影響是通過產品的設計和生產實現的。P64科學技術進步帶來新材料的運用,一種新材料的誕生往往給設計造成重大影響,例如軋鋼、輕金屬、鍍鉻、塑料、膠合板、層積木等。各種優質鋼材和輕金屬被應用于設計,建筑業也采用標準預制單元構件(如水晶宮和埃菲爾鐵塔),表明鋼鐵已由傳統的輔助材料變成了造型主角。P65人機工程學是研究人機器及其工作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學科,是20世紀4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跨越不同學科領域,應用多種學科原理、方法和數據的一門邊緣學科。其中心內涵是使設計更加宜人化,符合人的生理與心理需要,研究中心是“人—機—環境”系統。第8章設計的藝術特征P69中國六藝:禮、樂、射、御、書、數。P70設計的藝術特征:自由美和依存美P71設計的藝術手法(1、藝術創造;2、藝術抽象;3、藝術造型;4、藝術裝飾;5、藝術解構)P75事實上,在現代設計發展史上,裝飾主義是與功能理性主義一直并存著的另一大設計思想源流,它貫穿整個現代設計史,與功能主義這相對立而存在,交替互動重共同演繹了現代設計的發展歷程。第9章設計的經濟特征P77設計經濟學:現代設計是為社會經濟生活服務的,其實用價值,為生活的品質就是經濟性的具體表現。經濟性又是設計、生產、制作的一項基本原則。設計作為物質生產活動,它直接受到經濟規律的制約,從設計、生產到流通、銷售、反饋等一系列的過程都是如此。設計中對材料的選擇和利用,對生產技術和工藝的選定,對產品的實用價值和審美價值的雙重關注,都是與經濟規律有關。實用價值是設計的基本價值,精神價值、審美價值、文化價值、持有價值、榮譽價值等是商品的附加價值。現代設計,作為生產活動和商業活動的一部分,具有商品屬性,因而具有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設計的使用價值,是設計的基本價值,設計產品最終都要進入人們的生活,供給人們使用,瞞住人們各種需求,無論是精神還是物質的。P81設計管理(1、設計企業管理;2、設計師管理;3、設計項目管理)P85設計管理營銷策略(1、企業形象設計策略;2、產品創新設計策略;3、率先進入市場策略;4、集中策略;5、多元化和通用化策略)145重點第10章設計的文化特征P87人類文化分為的三大部分:器物文化、行為文化、觀念文化。P88工藝文化和設計文化作為人本質力量的具象化,是人類文化的集中體現。設計文化是人類造物的文化,是人類按照自己的尺度,根據客觀規律和審美規律改造客觀世界,計劃和安排生活,以滿足人們使用和審美需要的造物文化。P89設計與生活方式(當代設計關注的核心一是生活方式、二是文化、三是情感)P90設計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可以通過三種方式:一是通過新的科學技術設計發明新的產品,新的產品帶來了人們新的使用方式和生活方式;二是通過新的科技和設計改良產品的形態和使用方式,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三是通過設計提高產品的高附加值,提高產品的精神品位和象征價值,引導和塑造人們的精神品位、情感心理、個性風格,從而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第11章工業產品設計P97產品設計的基本要素和要求(1、需求;2、功能;3、造型;4、技術條件)P97-98現代產品設計的基本要求(1、功能性要求;2、審美性要求;3、經濟性要求;4、創造性要求;5、適應性要求)第12章環境藝術設計102環境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是對人類活動空間進行的設計,其中心課題是協調“人—建筑—環境”的相互關系,形成完整、和諧、美觀、舒適宜人的人類活動空間。P103解決難題(人類城市規劃設計中的實驗主要包括去中心化、城市復興、文脈主義)P104建筑設計的過程(1、條件分析;2、設計構思;3、確定設計方案;4、方案深化)P107室內設計四個主要內容:1)空間設計2)裝修設計3)陳設設計4)物理環境設計第13章視覺傳達設計P111左第3段(6)隸書:印刷隸書源于手寫的隸書。隸書是出現于戰國,形成于秦代,是秦代的一些下層辦事人員,為了省時、快速,不完全按照小篆的筆畫、結構書寫而逐漸形成的一種新字體。因為這種字體多為下層官吏、徒隸等使用,所以被稱為隸書。到了漢代,隸書發展稱為一種全新的漢字字體,并取代了小篆成為通用字體。隸書的主要特點:完全打破了小篆的結構,形成了點、橫、豎、撇、捺等基本筆畫,筆畫講究波勢挑法;結構勻稱、棱角分明,字形扁方,整齊美觀;圖畫性完全消失,字體完全符號化。所以說,隸書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嶺。印刷體隸書,秉承了手寫隸書的形式特點,典雅、莊重、渾厚、優美,具有很強的文化性和藝術性,適合用于標題和正式性、藝術性、裝飾性文字印刷中。(4)加強字腳體:又叫埃及體,是19世紀20年代出現在美國廣告中用于標題、海報等媒體上的展示字體。由于當時轟動世界的埃及尼羅河文化遺跡的發現就在這一時期,所以這種字體又被稱為“埃及體”?!凹訌娮帜_體”是以羅馬字體為基礎,而改變羅馬字體的襯腳,使其更為厚重、粗壯有力。MEMPHIS、KARNAK、CAIRO都屬于這一類字體,具有類似的基本特征。P114CI的設計中的字體,標準字體分為企業名稱的標準字體、印刷用標準字體P117-119CI設計(CIS包括MI企業理念識別、BI企業行為識別、VI企業視覺識別)VIS視覺識別系統(基礎系統包括企業名稱、企業標志、企業標準字體、企業標準色、象征圖案;應用系統包括事物系統、環境系統、服裝系統、交通運輸系統、禮品系統、廣告傳播系統、展示陳列系統、包裝系統)第14章染織服裝設計P121染織工藝(1、印染:包括印花和染色;2、織造)P122染織圖案造型的基本形式(小標題)第15章非特質設計P127非物質社會是一個提供服務和非物質產品的社會,是物理現實和社會現實充分信息化的社會,是一種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的、以知識為中心的社會。P129非物質設計的特征(1、服務化;2、情感化;3、互動化;4、共享化)第16章現代設計史略P138工業革命的機械化大生產,讓傳統的手工藝人被生產工人代替,這樣藝術與技術分離,技術工人從事生產而不關心產品的藝術性,英雌造成工業產品的粗陋和非人性化P139-140新藝術運動:19世紀后期至20世紀初,威廉莫里斯領導的英國工藝美術運動傳到法國和比利時,興起了一場席卷歐美的設計運動——新藝術運動。新藝術運動在德國稱之為“青年風格”,在奧地利稱之為“分離風格”,在意大利稱之為“自由風格”或“花草風格”,在法國、西班牙稱之為“現代風格”,在斯堪的納維亞各國則稱“工藝美術運動”P143流線型風格:流線型運動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流行的一種式樣設計運動,從交通工具外形設計開始,波及幾乎所有的產品,外形都以圓滑流暢的流線體為主要形式,形成了以流線型風格為主的工業設計特征。流線型本是空氣動力學中的一個術語,指在高速運動時具有降低風阻特點的圓滑流暢的形狀。由于它的形式會使人聯想到速度感和機器的活力感,便成為一種現代精神的象征,從而受到美國設計師們的青睞,成為產品外形設計的重要源泉。P144現代主義建筑運動:在“形式依隨功能”設計理念的指導下,建筑設計界出現了所謂的“新建筑”六項原則:一從功能出發;二是強調建筑材料與建筑結構的特性,使其相互適應;三是突出經濟原則,為大眾服務;四是反對任何形式的裝飾;五是著重對空間進行考慮;六是建筑設計的基礎是邏輯性、科學性,而不是裝飾性。20世紀以后,鋼鐵、水泥和平板玻璃逐步取代傳統的木料、石料和磚瓦,成為現代建筑的主要材料。而鋼筋混凝土澆灌技術的推廣、大型建筑機械的運用,使大型預制件框架結構稱為可能,這樣建筑結構便有更為廣闊的室內空間。其中,以美國的賴特設計的流水別墅、法國的柯布西耶設計的朗香教堂、德國的密斯設計的巴塞羅那椅和西格拉姆大廈為代表。P145德國烏爾姆設計學院:1953年成立,該學院以理性主義設計、技術美學思想為核心,大力倡導系統設計原則,培養出新一代設計師。烏爾姆設計學院將工業設計完全建立于科學技術的基礎上,在設計觀念上是一個很大的轉折,是現代設計理性、科學研究的開端,引發了設計的系統化、模數化、多學科交叉化的發展,對設計理性化風格的形成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在教學改革中發展起來的包括字體、圖形、色彩計劃、圖表、電子顯示終端等全新視覺系統,成為世界各個國家仿效的模式。烏爾姆設計學院的設計原則在與布勞恩公司的合作中得到實現,并產生出“布勞恩原則”,成為德國高度幾何化、理性化、功能化、高質量設計的典型。P146美國消費主義現代設計:二戰后美國的綜合國力處于最鼎盛階段,20世紀50年代經濟的繁榮促成了消費的高潮,從而產生了“計劃廢止制”:在設計新的汽車式樣時,必須有計劃地考慮以后幾年之間不斷更換部分設計,使汽車最少每兩年有一次小的變化,每三或四年有一次大的變化,造成有計劃的“式樣”老化過程,即“有計劃的商品廢止制”?!坝杏媱澋纳唐窂U止制”的目的在于以人為方式有計劃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內失效,造成消費者心理老化,促使消費者不斷更新、購買新的產品。P147后現代設計(后現代主義設計主要特征表現為一是對于現代主義、國際主義風格的反思、反叛、分析和探索,試圖能在現代主義設計基礎和結構之上找到一條適合新時代和人們審美心理的發展之路;因而各種設計探索運動和風格層出不窮,后現代主義、解構主義、新現代主義、高科技風格等成為這一時期讓人耳目一新的設計風格和思潮,引發了設計師們經久不息的熱情。二是對于設計觀念和設計理念的更深層次的探索。以往對于優秀設計的評價標準已大打折扣,健康、安全、舒適和發展已成為現代設計的新要求,人性化設計和綠色設計成為工業設計的主要內容,并引發了眾多的設計潮流和趨勢的出現,可持續發展原則成為工業設計的基本準則。)P149大眾文化是后現代主義時期的主流文化,是信息社會和消費社會的產物。波普設計是波普藝術思想在設計領域中反映。波普設計是一個反對現代主義的設計運動,反對現代主義設計的重功能、重理性、嚴謹而呆板的特點和講究完美、整潔、高雅、形式單一的傳統。波普設計追求大眾化、通俗化的趣味。強調設計趣味的新穎、奇特,在形式上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視覺資源,從罐頭盒、汽水瓶、包裝紙、牛仔褲等最常見的生產產品和生活垃圾,到就廣告、電影明星形象等都可以作為設計的素材和模仿形象,然后采用夸張、變形或組合、不規則的形式以及艷俗的色彩,表現出強烈的通俗、樂光的可消費性和即時性。第17章設計心理學,設計心理學:與設計有關的是行為心理學、完形心理學、精神分析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等。P150行為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初起源于美國的心理學流派,主張心理學應該研究可以被觀察和直接測量的行為,反對研究沒有科學依據的意識,放棄了結構主義將意識分析成精神或心理元素的內省法,主張以實驗的方法研究心理學。這里提到的行為包括“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外顯行為是指可以直接觀察到的人的一切活動;內隱行為是指通過儀器設備可以測量到的個體活動,如內分泌等。完形心理學,也稱格式塔心理學,誕生于1912年,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反對當時流行的結構主義元素說和行為主義“刺激—反應”公式,認為經驗或行為是渾然一體不可分解的,整體形態和屬性,并不等于各部分之和,意識不等于感覺元素的集合,行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環。完形心理學家對知覺、問題求解和思維感興趣,并提出“場論”。在研究方法上,他們兼收并用了內省和客觀觀察的方法。完形心理學起始于視覺領域的研究,研究揭示了很多人類視知覺和視覺思維活動的特點與規律,為本質上主要是視知覺活動的設計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P153設計消費心理(現代消費者的需求特征:1、需求的多樣性;2、需求的發展性;3、需求的層次性;4、需求的時代性;5、需求的可誘導性;6、需求的系列性和替代性)P154一般消費者購買商品的行為,經過注意階段、興趣階段、聯想階段、欲望階段、比較階段、依賴階段和行動階段 7個階段第18章設計美學,設計美學是技術美、功能美、形式美、藝術美等范疇的有機融合。P159形式美的法則(1是變化與統一。也叫多樣統一,是一切藝術與設計領域中形式美的總體法則。變化是由運動造成新形式的呈現;整體的統一是任何設計構圖的基本要求。2是對比與協調。對比能產生生動活潑與鮮明的個性;協調能產生協調、穩定與柔和的品質。3是對稱與均衡。對稱是一種變幻中的不變性,使事物在空間坐標和方位的變化中保持某種不變的性質;均衡是兩個以上要素之間構成的均勢或平衡狀態,如在大小、輕重、遠近、明暗或質地之間構成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筒燈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米面食品類加工專用機械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電光源用透明石英玻璃管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地熱能發電裝備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電磁波污染防治設備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羽毛撣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葉酸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塑料瓶蓋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唇膏和唇膏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吡咯烷酸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耳穴壓豆治療失眠
-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下冊實驗題專項訓練含答案
- 【學考試卷】2023年6月 福建省學考英語真題及答案
- 建筑施工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分析及預防
- 《民宿管家》課件-項目四 創意策劃與活動組織
- 政策評估的理論、模型與方法
- 國家稅務總局個人所得稅培訓
- 2024年江蘇省南通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招聘20人歷年高頻考題難、易錯點模擬試題(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吲達帕胺片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
- 無人機故障應急預案
- 工程設備安裝及調試、運行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