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五行”學說與現代設計創新_第1頁
傳統“五行”學說與現代設計創新_第2頁
傳統“五行”學說與現代設計創新_第3頁
傳統“五行”學說與現代設計創新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近年來,中國這個巨大的潛在市場已被全世界所矚目。而“五行”作為中國人民最古老的物質觀,至今一直對國人的審美觀與生活志趣都存在著巨大的影響。尤其對于高收入的人群,“五行”相生相克的觀念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奢侈品的選擇。文章由“五行”這個物質觀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相生相克的理論開始,分析對其從古至今對于中國藝術設計的影響,并將其應用于交通工具的設計創新當中。關鍵詞:“五行”相生相克設計創新交通工具設計一、 引言“陰陽五行”說是中國先人探索自然宇宙運動規律的學說。“陰”和“陽”被看作是推演宇宙運動生成的基本因子及構成事物均衡和秩序的內在保證,“五行”則被視為構成宇宙的五種基本元素,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宇宙的構成及其變化規律。所謂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古代人們以五者之間相互滋生,相互制約的關系來論述和推演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其復雜的運動變化規則。而“五行”學說中相生相克的理論,從古至今,無論在中醫藥理方面,還是居住環境方面的應用及研究都已趨于完善。對于藝術設計方面,“五行”相生相克的觀念,在古代被應用的較為廣泛,現代設計中,這種傳統觀念的應用卻并沒有得到重視。然而,它卻始終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中國消費者群體的消費潛意識當中。因此,將“五行”中相生相克的應用于現代設計的創新趨勢中,應能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二、 “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及理論(一) “陰陽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陰陽一詞最早見于金文,不過當時只是在原始意義上的連用而已。陰陽概念開始被用來解釋為“氣”,這個概念始于《國語,周說》“氣無滯陰,亦無散陽,陰陽次序,風雨時至”等的論述。‘陰、陽’是就生命之氣的流動性質而言的,輕者為陽,重者為陰,'五行’則是就生命之氣的運動類型而言的……”這里提到的“五行”與馬王堆漢墓帛書的《五行》不同,是經春秋戰國時期陰陽家的整合倡導,至漢一統天下之時而初步確立的。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并由此引申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滋養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不斷的相生相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五”,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這五類物質;“行”有兩層函義,一是指行列次序,而是指運動變化。(二) “五行配伍”的對應關系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物質為萬物本源,并根據五行的形象、顏色、屬性或引申意義為基石,把某種相同、相似或相近性質的事物,分別納入到“五行配伍”體系中,因此形成了內容涉及數、理、化、天、地、醫、音律、理發、度量等各個方面的體系。他們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下:五行:木、火、土、金、水。五音:角、徵、宮、商、羽。五臟:肝、心、脾、肺、腎。五官:目、舌、口、鼻、耳。五方:東、南、中、西、北。五色:青、赤、黃、白、黑。三、 “五行”學說相生相克的理論五行生克制化:五行的生克制化規律是五行結構系統在正常情況下的自動調節機制。(一)“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是:“木日曲直”:曲,屈也;直,伸也。曲直,即能曲能伸之義。“火日炎上”:炎,熱也;上,向上。火具有發熱、溫暖、向上的特性。火代表生發力量的升華,光輝而熱力的性能。“土愛稼穡”:春種日稼,秋收日穡,指農作物的播種和收獲。土具有載物、生化的特性,故稱土載四行,為萬物之母。土具生生之義,為世界萬物和人類生存之本,“四象五行皆藉土”,五行以土為貴。“金日從革”:從,順從、服從;革,革除、改革、變革。金具有能柔能剛、一變革、肅殺的特性。金代表固體的性能,凡物生長之后,必會達到凝固狀態,用金以示其堅固性。引申為肅殺、潛能、收斂、清潔之意。“水日潤下”:潤,濕潤;下,向下。水代表凍結含藏之意,水具有滋潤、就下、閉藏的特性。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并由此引申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滋養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在不斷的相生相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五”,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這五類物質;“行”有兩層函義,一是指行列次序,而是指運動變化。(二)“五行配伍”的對應關系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五種自然物質為萬物本源,并根據五行的形象、顏色、屬性或引申意義為基石,把某種相同、相似或相近性質的事物,分別納入到“五行配伍”體系中,因此形成了內容涉及數、理、化、天、地、醫、音律、理發、度量等各個方面的體系。他們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下:五行:木、火、土、金、水。五音:角、徵、宮、商、羽。五臟:肝、心、脾、肺、腎。五官:目、舌、口、鼻、耳。五方:東、南、中、西、北。五色:青、赤、黃、白、黑。三、 “五行”學說相生相克的理論五行生克制化:五行的生克制化規律是五行結構系統在正常情況下的自動調節機制。“五行”的生克論,最早源于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其學說不僅徹底的完成了原始陰陽、五行思想向神學的過渡,而且還上升了世界觀的高度。他的相生相克理論主要來源于《漢書,藝文志》中《鄒子》49篇,《鄒子終始》56篇。而現存的史料也僅有從《呂氏春秋》的某些文章中整理出他的相生相克的理論思想:五行生克論:生克,即相生相克。相生指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之間互相滋生和促進的關系稱作五行相生。(見圖1)相克,指的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相克即相互制約、克制、抑制之意。五行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稱之為五行相克。這種克制關系也是往復無窮的。木得金斂,則木不過散;水得火伏,則火不過炎;土得木疏,則土不過濕;金得火溫,則金不過收;水得土滲,則水不過潤。皆氣化自然之妙用。四、 “五行”相生相克理論在設計藝術中的應用(一)“五行”相生相克理論在古代藝術中的應用中國古代傳統服飾深受“五行”說影響,形成了獨特的服飾文化。古代帝王受命于天,反映在帝王服飾的形制、色彩、紋樣上,就是要“取法象數,依據“天象地法”裁制天子的服飾。天子之下有諸侯、9即、大夫、士、庶人五個等級,各級別的服制劃分要符合陰陽消長、四時匡行等秩序。中國古老的相宅術就是利用陰陽理論進行建房選址和建筑的。其中基本理論就是根據地質水文、地勢高低、寒暖向背、小氣候、植被、生態等情況決定建筑選址。《詩經大雅,公劉》有“相其陰陽,觀其流泉”之說,主張勘察東、西、南、北各方位是否適合建筑,陰陽是否諧調,水系是否貫通。而古代建筑文化中“尚中”的觀念根深蒂固。地中是大地之中,是“天地之所合”、“陰陽之所合”,“尚中”也是陰陽思想在建筑選址中的具體運用。工藝美術方面,也有類似陰陽五行學說的應用。例如,中國古代錢幣有五銖錢,它的形制是外圓內方,表達為天圓地方之意。青銅器中有八卦銅鏡,商代卦象卣器蓋上裝飾有卦象,上下爻皆陽,有乾之象,中二爻皆陰,有坤之象。這種裝飾符合“負陰抱陽”的原則,象征平衡和諧的意蘊。中國古代的車輿同樣是遵照“陰陽五行”的思想建造的。(二)“五行”理論在現代設計藝術中的應用對于現代設計中,“五行”理論的應用也已有前輩頗有建樹。早在五年之前即有“五行”與現代設計思維相關的學說出現(胡飛《'五行說”與現代設計思維》)。他借用結構主義“聚合體/結構段”((paradigm/syntagm)的概念,把五行配伍的對應關系劃分兩類,一類是《相似/對比”(similarity/contrast),即聚合體關系;一類是《接近/遙遠”,(contiguity/remoteness),即結構段關系。他認為這兩種關系在現代設計思維中的應用已非常廣泛。現代設計使用《五行”理論的例子是很常見的。例如cctv-3的臺標,《黃帝內經》中記載:古人的方位和現代講的地理方位剛好相反,按照五行相生的關系將木火土金水的關系連接起來,所形成的《3”字,正是cctv-3的臺標一一文藝頻道的彩帶。玉蘭油化妝品大面積的黑色也是符合“五行”的角度的:化妝品的行業五行屬水,黑色屬水,在許多女性化妝品包裝不敢用黑色時,玉蘭油卻獨樹一幟,品質加包裝吸引了女士的青睞。但對于相生相克理論的應用就不及古代應用的如此廣泛。五、案例:交通工具設計中《五行”相生相克理論的應用汽車作為現代工業最優秀的產物之一,它誕生了一百年之后的今天其自身無論在造型還是功能上都遇到了發展的瓶頸,能否通過分析的汽車的五行來進行創新?因此,在2013年中國汽車設計大賽中,我們團隊由這一方向出發進行嘗試。在設計之初,我們將汽車中原有的“五行”相關的特性進行了分析:金的特性:凡是肅殺、收斂等性質的事物,均歸屬于金;汽車的大多結構性材料都是金屬,如骨架、剎車盤、支撐結構、排氣管等在五行中屬金。土的特性:凡是生化、受納性質事物,均歸屬于土;汽車行駛接觸的地面屬土;此外,車的玻璃在材質上與陶瓷接近,成分上也屬土。火的特性:凡是溫熱、上升、光明等性質的事物,均歸于火;汽車發動機、變速箱、差速器都是屬火的部件。塑料在加工過程性質方面也是具有火的性質。木的特性:凡是生發、舒暢等性質的事物,均歸屬于木;在內飾中,大量運用的皮革材質,在五行之中屬木。通過對汽車中的材料五行分析,發現汽車這一事物五行之中“屬水”的元素較少甚至缺失。確立了設計目標之后,接下里的階段即是尋找匹配設計對象五行趨勢的材料。在整體的定位中,采用中國傳統哲學中“水”的概念,我們觀察水的各種形態,最終取冰雪融化的瞬間,其亦動亦靜的姿態和美感,最終完成了作品的外觀設計一一流水般質感的車身。(見圖2)在內飾設計的部分是體現“東方奢華”概念的主體部分,應既奢華又兼具東方精神。團隊對《流觴曲水”的概念進行延伸,擬態出相匹配的環境,從而構成內飾的基本格局。在研究了中國古典家具、古代生活方式和新材料的技術后,建議采用純木和水的搭配來體現東方韻味。將居于車內的新興高收入群體定位為當今時代的“君子”,《禮記?曲禮》中有:“博文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君子”是一種理想的人生狀態,寵辱不驚,詩意棲居。道德上訴求于儒,心性上回歸于道。在新型高收入群體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們的私人轎車應能擔負起除了身份符號以外的情感功能,即提供一處堪比世外桃源般安然放松的場所,從而詮釋出具有東方精神的奢華概念。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