誡子書復習學案_第1頁
誡子書復習學案_第2頁
誡子書復習學案_第3頁
誡子書復習學案_第4頁
誡子書復習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誡子書》復習學案一、文學常識:1、本文選自_______,作者_______,是_______時期______家、_______家,與他有關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俗語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解釋下列句中加線字:君子之行()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意與日去()非學無以廣才()年與時馳()三、翻譯句子:1、靜以修身,儉以養德。2、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3、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4、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5、悲守窮廬,將復何及?6、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四、簡答題:1.對這篇短文的分析,錯誤的一項是()A.“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闡明了“淡泊”“寧靜”是實現人生理想的基本規定,強調他們是與人的志向有關的。B.“學須靜也”的“學”已經不只是一般的學習,而具有修養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靜”也不只是單純的寧靜,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C.“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從背面闡明了“淡泊”“寧靜”的重要性。D.“悲守窮廬,將復何及”體現了君子不與外界同流合污,獨善其身的良好愿望。2.本文作者重要從________和_______兩個方面進行分析論述的,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從這幾種方面又是怎樣展開論述的?3、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4、請從文中找出你喜歡的名句,并說說你摘錄的理由.5有關修身養性的問題,古人有過許多名言警句,請你任意寫出兩句。本文論述了多層關系:出自本文的成語:四、按規定背默:1、文中忠告孩子寧靜才可以修養身心、靜思反省的句子:2、文中強調苦學與成才關系的句子是:3、諸葛亮畢生經歷的總結,對兒子的教導與期望的千古名句:4、反應諸葛亮靜觀萬物、靜心思索和冷靜處世的思想及其心態的句子:5、文中常被人們引做“志當存高遠”的兩句話是:五、中考鏈接一、閱讀兩篇短文,思索問題。(甲)周公誡子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刹簧鳉e?(乙)諸葛亮《誡子書》1.解釋下邊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非學無以廣才()悲守窮廬()又相天子()2.這兩篇短文都是告誡子孫的文章,但中心內容不一樣。其中甲文周公告誡兒子伯禽的中心內容是:;乙文諸葛亮告誡兒子的中心內容是:。3.將下列句子譯為現代漢語。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乙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做“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這兩句話是:。二、閱讀兩篇短文,思索問題。(一)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耶!擔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認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二)《誡子書》全文5.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孫權勸學》的內容。6.仔細閱讀《誡子書》一文,說說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4分)①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耶!治經:②即更刮目相待。刮目相待:③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儉以養德:④淫慢則不能勵精。勵精:8.翻譯下列句子。(4分)①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認為大有所益。②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9.仔細閱讀《孫權勸學》一文,說說孫權是用什么措施勸呂蒙學習的?(1分)10.讀了以上兩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樣的啟發,請就其中一種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2分)《誡子書》復習學案答案一、文學常識:1、《諸葛亮集》諸葛亮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故事俗語略二、解釋下列句中加線字:品行,操守內心恬淡,不慕名利到達遠大目的沒有什么可以拿來,沒措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消失增長才能疾行,指迅速逝去三、翻譯句子:四、簡答題:1.D2.修養學習無論做人,還是學習,作者強調的是一種“靜”字:修身須要靜,學習須要靜,獲得成就也須要靜。把失敗歸結為一種“躁”字,把“靜”與“躁”進行對比,增強了論述效果。3、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告誡兒子要修身養性,生活節儉,以此來培養自己的品德,并注意愛惜光陰,鼓勵他刻苦學習4、示例:非淡泊(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談論了個人修養的問題,要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就必須要重視道德修養,不追求名利,保持寧靜的心態,集中精力去做事5、示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本文論述了多層關系:學與靜、才與學、學與志。7、出自本文的成語: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四、按規定背默:1、靜以修身;非寧靜無以致遠;學須靜也。2、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3、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4、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5、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五、中考鏈接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擴展屋子輔佐(2分,每空0.5分)在由于放在句首作發語詞,無實意就(2分,每空0.5分)3.不要由于受封于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要立德、修身(2分,每空1分,意對即可)4.(1)這六點都是謙虛謹慎的美德。(2)(假如)年華伴隨時間流失,意志伴隨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每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4分,每個分句0.5分,如沒有貫徹“夫、皆、馳、窮、復”等詞以及有關句式的得分不能超過該題分值的二分之一。)24.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2分)5.本文寫呂蒙在孫權勸說下開始學習,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長進的故事。(意對即可)6.告誡兒子要重視修身養性,生活節儉,以此來培養自己的品德。(意對即可)7.①研究儒家經典。經,指《易》《詩》《書》《禮》《春秋》。②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眼。③用簡樸來培養自己的品德。④振奮精神。勵,鼓勵,振奮。(每題1分)8.①你說事務多,誰比得上我事務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