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系吊線原則工藝_第1頁
軸系吊線原則工藝_第2頁
軸系吊線原則工藝_第3頁
軸系吊線原則工藝_第4頁
軸系吊線原則工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鋼質、鋼玻船舶工藝文件軸系吊線原則工藝亠、—1E4亠—、—1i-i伽1標記數量修改-描圖2字日期圖樣標記質量(kg)比例校對標檢描校共24頁第1頁審核m2審定日期軸系吊線原則工藝1.初步拉線:1.1在兩基準靶間穿入鋼絲,采用吊重物的方法進行拉線。鋼絲要求為彈簧鋼材料,無銹無痕、無扭曲;重物重量按25KG。調整基準靶鋼絲位置,使鋼絲通過兩基準點。此時,拉緊的鋼絲就是軸系的理論中心線。測量基準點間的距離,軸線左右偏差±1mm。用水平管測量兩基準點的高度差。偏差±1mm。根據拉線結果,確定舵槳座位置,安裝舵槳座。舵槳座下表面到舵槳軸線理論數值為500mm,要求偏差±3mm,否則,要重新調整軸系中心線。根據拉線結果,確定中間軸承座位置,安裝中間軸承座。中間軸承座上表面到中間軸線理論數值為212mm,要求偏差±2mm,否則,要重新調整軸系中心線。根據拉線結果,確定主機位置,安裝主機座。測量主機座面板到軸系理論中心線的垂直距離并記錄。理論數值為447mm,要求偏差±3mm,否則,要重新調整軸系中心線。所有檢驗合格后,在船體結構上做出兩基準點和兩基準靶點的位置標記,作為精拉線時參考。2.舵槳座的安裝2.1舵槳座面板在平臺上定位對裝,內外徑偏差<3mmoCO2氣體保護焊接,注意焊接變形。2.2面板與復板定位對裝,C02氣體保護焊接。采用多段焊。焊接時,兩人對稱施焊。復板預留30mm余量。2.3面板與復板焊接后測量面板平面度,偏差<3mmo做好前后左右的中心標志。2.5按照圖紙要求,精加工面板下平面及凹槽。2.6吊裝舵槳座上船。根據拉線確定的各基準點和舵槳座的標志確定舵槳座安裝位置。2.8硏割復板余量,與船底間隙<3mmo2.9多段定位焊舵槳座,復核軸線位置。2.10CO2氣體保護焊接。采用多段焊。焊接時,兩人對稱施焊。焊接區域的溫度不得超過250度,如超過應停止焊接,確保變形在公差以內。2.11焊接一遍時,再次復核軸線位置。焊接結束后,復核軸線位置,舵槳座下表面到舵槳軸線理論數值為偏差±3mm。舵槳座周圍的船底結構全部焊接結束后,定位焊舵槳座與船底結構間的搭接筋板。CO2氣體保護焊接搭接筋板。焊接時,兩人對稱施焊。焊接區域的溫度不得超過250度,如超過應停止焊接,確保變形在公差以內。2.15舵槳座與搭接筋板只焊接立焊縫。2.16舵槳座與搭接筋板焊縫全部結束后,焊接船底結構與搭接筋板焊縫。2.17主機座、中間軸承座的焊接也采用與舵槳座相同的焊接工藝。3.精確拉線:舵槳座,中間軸承座,主機座安裝焊接后,精確拉線。按照初拉線時留下的標記,并檢驗其位置的準確性,重新拉線。檢驗軸線的傾斜角度和主機座墊塊厚度滿足設計要求。根據精拉線的軸系理論中心線,安裝主機、中間軸承死墊。設備死墊安裝方法根據拉線確定的設備精確位置,確定機腳(以螺栓孔為中心)的相應位置,在此位置劃線確定死墊位置;拉線校核機座精度,盡可能用死墊高度來補償機座的高度誤差,因此每塊死墊實際高度與理論高度可能有差異,則每塊死墊加工前應編號,以免裝錯;3.3.3死墊機加工,上表面有1:100的斜度;死墊上船就位(注意斜度方向),將墊塊卡緊在機座上,用0.10mm塞尺檢查應插不進,否則應重新研配直到達到要求;按十字線位置對稱點焊固定,然后對稱焊焊牢.在拉線鋼絲拆去前,應在舵槳座,各中間軸承座,主機座面板做軸線標記。安裝舵槳制作螺孔位置樣板,根據樣板劃線鉆孔。舵槳吊裝,舵槳自身底座的十字線與船體基座十字線對正,舵槳就位;清理毛刺和鐵屑,涂密封膠,安裝密封墊;4.4用塞尺檢查舵槳自身底座與船體基座的吻合情況,0.2mm塞尺應插不進;4.5,收緊安裝螺栓;擰緊力矩為1900Nm安裝主機5.1預鉆裝配螺孔,注意鉆孔前應校核主機機腳的螺孔實際尺寸和位置是否和圖紙一致(其它設備的安裝也按此要求,以下不在重復);主機進艙并調節使精確就位;研裝活墊;安裝螺栓收緊。測量柴油機曲臂差,若超差應重新研墊.曲臂差要求:靠近飛輪處不大于0.05mm.,其它不大于0.03mm。短軸(主機飛輪后中間軸)及高彈安裝焊裝死墊;配鉆螺孔;打表根據飛輪確定短軸精確位置;研裝活墊;6.5安裝螺栓收緊;擰緊力矩為880Nm。安裝高彈.高彈的安裝要求:曲折值不大于0.10mm,位移值不大于0.10mm.中間軸安裝焊裝死墊;中間軸進艙就位;按軸系布置圖裝好校中工具,調節中間軸位置,使頂尖對中符合要求;研裝活墊;安裝螺栓收緊;拆去頂尖工具,安裝萬向節.8設備活墊安裝方法測量死墊上表面至設備機腳底面的高度差(每個墊塊應測量四個點),此尺寸為活墊的實際高度;活墊機加工,下表面有1:100的斜度,加工時應留出一定的研磨量(一般或根據施工者經驗和實際情況定);研活墊塊,研配精度為上下平面的接觸面用紅丹粉檢查,在25mm2的面積上接觸點應不少于3個點完工后的墊塊螺栓收緊前,用0.05mm塞尺檢查應插不進,否則應重新硏配直到達到要求.下水后,重新校核整個軸系的安裝情況,準確無誤后,安裝所有鉸配螺栓.復測柴油機曲臂差,并作記錄.其它注意事項及要求:主機飛輪端面與舵槳輸出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