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泄漏專項應急預案_第1頁
液氨泄漏專項應急預案_第2頁
液氨泄漏專項應急預案_第3頁
液氨泄漏專項應急預案_第4頁
液氨泄漏專項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液氨泄漏專項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為了有效強化對我廠液氨的安全監督管理,防止因液氨泄漏造成人身傷亡及裝備損壞事故,最大限度地減輕液氨泄漏造成的危害和損失,特制定XXX電廠氨區液氨泄漏應急預案。1.2編制依據《消防法》(主席令[20XX]第6號)《職業病防治法》(主席令[20XX]第60號)《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令[20XX]第344號)《運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愛護條例》(令[20XX]第352號)《危險化學品名錄》(生產監督管理局公告[20XX]第1號)《劇毒化學品名目》(生產監督管理局等公告[20XX]第2號)《液體無水氨》(GB536-88);《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XX);《電力企業專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電監安全[20XX]61號)《湖南省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管理規定(試行)》《中國華能集團公司重大突發大事(事故)應急管理方法》《中國華能集團公司防止電力生產事故重點要求》《中國華能集團公司電力生產事故調查規程》《中國華能集團公司重大突發大事綜合應急預案》《華能湖南分公司突發大事綜合應急預案》《華能湖南岳陽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突發大事綜合應急預案》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XXX電廠處置氨區液氨泄漏事故的預防預警、應急處置和救援工作。2.應急處置根本原則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對氨區的監測、監控并實施監督管理,建立環境大事風險防范體系,主動預防、按時掌握、消退隱患,提高環境大事防范和處理力量,盡可能地防止或削減液氨泄漏大事的發生,消退或減輕液氨泄漏大事造成的中長期影響,最大程度地公眾健康,愛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切實履行企業主體的安全生產職責,把保障企業職工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作為首要任務,最大程度地削減液氨泄漏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以及財產損失。應急處置應以愛護人身安全為第一目的,同時兼顧裝備搶救和環境的防護,實行措施防止事故擴大和防止發生次生、衍生的環境大事。3.大事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1大事類型液氨在卸載過程中由于操作不慎或誤操作造成泄漏。儲罐、蒸發器、緩沖罐、閥門、管道及附件因腐蝕損壞造成泄漏。裝備失修、檢修工藝失控造成泄漏。液氨運輸槽車運輸量超限或裝備維護不當,發生泄漏。3.2危害程度分析氨是易燃,有毒,具有刺激性的危險化學品,當人體吸入低濃度氨對粘膜有刺激作用,吸入高濃度氨可造成組織溶解壞死。當中毒者顯現輕度中毒病癥時會顯現流淚、咽痛、聲響嘶啞、咳嗽、咯痰等;眼結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腫;胸部X線征象符合支氣管炎或支氣管四周炎。當中毒者顯現中度中毒病癥時上述病癥加劇,顯現呼吸困難、紫紺,胸部X線征象符合肺炎或間質性肺炎。當中毒者顯現重度中毒病癥時可發生中毒性肺水腫,或有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猛烈咳嗽、咯大量粉紅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可發生喉頭水腫或支氣管粘膜壞死脫落窒息。高濃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液氨或高濃度氨可致眼灼傷,液氨可致皮膚灼傷。氨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熱可能引發燃燒爆炸。3.2.7氨在泄漏汽化時將汲取大量熱,使溫度降低,在搶修過程中易使人凍傷。4.大事分級液氨泄漏事故級別分為四級:一般泄漏(Ⅳ級)較大泄漏(Ⅲ級)重大泄漏(Ⅱ級)(Ⅰ級)特大泄漏。4.1特別重大(Ⅰ級)儲氨罐和運輸槽車氨槽發生大量氨泄漏無法隔離,形成氨氣蒸汽云,有向廠外移動擴大趨勢。發生3人以上中毒(重傷)或死亡;因環境污染大事需疏散、轉移周邊群眾;直接經濟損失XXX0萬元以上;區域生態功能嚴峻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遭到嚴峻污染;因環境污染使當地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嚴峻影響;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事故;因液氨在貯運中發生泄漏,嚴峻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污染事故;電廠應急領導小組依據環境污染危害程度、恢復整治力量和社會影響等綜合因素,研討確定為特別重大(Ⅰ級)環境污染大事。4.2重大(Ⅱ級)貯罐開裂或氨站其它裝備發生嚴峻氨泄漏,系統隔離非常困難;泄漏發生過程中,情況發生突然改變,有可能造成嚴峻后果或預期后果可能擴大。廠區以外居民受到危害。發生1人以上、3人以下中毒(重傷)或死亡;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污染;直接經濟損失500萬以上,XXX0萬以下;因環境污染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較大影響;因環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庫及縣級以上城鎮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污染大事;電廠應急領導小組依據環境污染危害程度、恢復整治力量和社會影響等綜合因素,研討確定為重大(Ⅱ級)環境污染大事。4.3較大(Ⅲ級)貯罐開裂或氨站其它裝備發生較大氨泄漏,系統隔離較為困難。4.3.2廠區內有危害。發生3人以上中毒(輕度)或輕傷大事,無人員死亡和重傷;直接經濟損失XXX萬以上、500萬以下;因環境污染造成跨地級行政區域糾紛,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4.4一般(Ⅳ級)貯罐顯現滲漏、滴漏或氨站系統裝備法蘭、閥門有稍微泄漏氨氣。。發生3人以下中毒(輕度)或輕傷大事,無人員死亡和重傷;直接經濟損失10萬以上、XXX萬以下;因環境污染造成跨縣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群體性影響的;4.5本款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所稱的“以下”不包括本數。5.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由應急領導小組成立液氨泄漏大事應急指揮部,指揮部設安全監察部。總指揮:突發Ⅳ級液氨泄漏大事,現場總指揮由安全監察部主任擔任,接受安全應急管理辦公室及應急領導小組指示。突發Ⅲ級液氨泄漏大事現場總指揮由分管生產副總經理擔任,接受應急領導小組的指示;突發Ⅱ級液氨泄漏大事現場總指揮由總經理擔任;突發I級液氨泄漏大事上報華能湖南分公司及當地政府部門,現場總指揮先期由總經理擔任,開呈現場應急救援工作,如華能湖南分公司或政府部門另行任命總指揮,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幫助現場總指揮開展應急救援工作。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詳見綜合預案3.2條應急組織體系及職責。6.預防與預警6.1風險監測本單位對存在泄漏危險的液氨區域,執行定期巡查制度,同時布置高崗位值班員對液氨區域進行安全巡查;三期掌握室、液氨區掌握室分別設置電腦掌握系統,設置液氨監控自動報警系統,并建立24小時全方位視頻監控系統,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風險監測的責任部門為運行部,責任人為運行部主任。風險監測的主要對象是生產過程中可能導致液氨泄漏事故的安全管理薄弱環節和重要環節,強化對液氨區域的定期巡查,搜集各種事故征兆,對事故征兆進行訂正活動,防止該現象的擴展擴散,漸漸使其恢復到正確狀態,并建立相應信息檔案。風險監測所獲得信息的報告程序:當人員突然聞到氨氣的刺鼻味道或中毒,聽到液氨區域內裝備、管道發出“嘶嘶”的響聲,且泄漏處產生白霧狀,或液氨區域報警裝置發出警報、裝備設備壓力突然下降時,獲得的信息人應立刻報告值長,值長匯報給應急指揮部,應急指揮部通知現場指揮小組對報警情況進行核實,通知相關人員到位,開展事故分析和推斷工作。6.2預警發布與預警行動預警分級根據事故的嚴峻性和緊急程度,液氨泄漏大事由高至低分為Ⅰ級、Ⅱ級、Ⅲ級和Ⅳ級四種級別,四級預警如下:Ⅰ級預警,估計將要發生Ⅰ級液氨泄漏事故,大事會隨時發生,事態正在不斷擴散。Ⅱ級預警,估計將要發生Ⅱ級液氨泄漏事故,大事即將發生,事態正在逐步擴大。Ⅲ級預警,估計將要發生Ⅲ級液氨泄漏事故,大事已經接近,事態有擴大的趨勢。Ⅳ級預警,估計將要發生Ⅳ級液氨泄漏事故,大事即將接近,事態可能會擴展。預警的發布程序相關部門通過日常巡檢、自動化監測等發現的異樣情況或相關職能部門接到預警信息或收到氣象部門等發來的預警信息,立刻報送安全應急管理辦公室。應急管理辦公室立刻匯總相關信息,分析研判,提出預警發布建議,經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后發布。預警通知由公司應急管理辦公室通過傳真或短信、電話、辦公系統等方式發布。預警通知的內容包括液氨泄漏事故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預警事項、應實行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安全應急管理辦公室可依據事態的改變,提出變更預警等級建議,由應急領導小組批準后發布。預警發布后的應對程序和措施應對程序液氨泄漏預警信息發布后,各相關部門、應急管理辦公室、應急指揮部應立刻做出響應,啟動相應的專項應急預案、應急處置方案,履行各自所承擔的職責。應急管理辦公室應根據應急指揮中心負責人的要求或液氨泄漏預警級別的改變情況,適時提高或降低預警級別,并對應急工作狀態做出恰當調整。應對措施(1)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危化品管理的法律法規,儲存及運用前辦理儲存、運用答應證。(2)液氨系統操作人員(檢修、運行)必需經過危化品管理培訓,取得資格證前方可上崗工作,同時要嚴格執行操作規程。電廠定期組織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3)儲存氨的容器,必需進行定期壓力容器檢驗,外部檢驗每年一次,內部檢驗依《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進行。(4)系統安裝的全部裝備材料必需滿意存儲液氨及氨氣的需要,嚴禁運用紅銅、黃銅、鋅、鍍鋅的鋼、包含合金的銅及鑄鐵零件和備件。(5)系統應定期進行嚴密性實驗,確保系統不發生泄漏。(6)將氨系統閥門等裝備作為重要裝備強化檢修和巡察,一旦發現泄漏,立刻進行牢靠隔絕,并進行搶修。(7)氨站必需運用防爆電氣裝備,同時做好防雷擊措施,確保接地裝置良好。(8)蒸發器及緩沖罐在操作時應緩慢進行,防止因液氨快速膨脹造成高速氣流摩擦生熱,發生爆炸。(9)運輸槽車運輸時要灌裝過量,不能超壓超量(85%)運輸,運輸車輛應避開高溫時段,防止曝曬。(10)氨系統應設有緊急泄壓裝置及可供搶救時噴灑水霧的消火栓等消防設備。(11)氨站配備必要的正壓式空氣呼吸器、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化學防護服、防靜電服、安全防護眼鏡、橡膠手套等必需的防護用品和急救藥品;淋浴洗眼裝置能夠運用;氨站風向標轉動指示正確。(12)用專用器材和工具,禁止運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裝備和工具,同時應防止氨與氧化劑、酸類、鹵素等接觸。(13)消防和噴淋冷卻系統進行檢查和實驗,保證設備能夠正常運行。當有氨氣泄漏時運行人員可啟動噴淋裝置,對氨氣進行汲取,削減氨氣污染。(14)氨站運用的安全閥具有國家檢測機構出具的校驗合格報告。(15)保證氨氣檢測裝置和壓力檢測裝置正常工作。(16)保證氮氣吹掃工作的正確進行,氮氣裝置的牢靠運行。(17)氨站四周30m內嚴禁煙火,如確需動火,必需按規定辦理一級動火工作票。(18)強化氨區管理,嚴禁未經辦理相關手續的人員任意進入氨區。(19)定標準巡檢路線圖、啟動前檢查標準卡、標準操作票、卸氨操作票,氨站裝備(脫銷系統)檢修嚴禁無票作業,從而標準運行和檢修人員的工作行為,防止發生誤操作和習慣性違章。6.3預警結束應急領導小組依據事態的發展情況,確認大事隱患已經消退或得到掌握,且不滿意預警條件時,可以解除預警。應急管理辦公室將預警解除信息通過通信、信息網絡等方式通知各現場應急工作小組。7.信息報告公司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詳細報告程序按《突發性大事綜合應急預案》的“4.3信息報告與處置”的相關要求執行。8.應急響應8.1響應分級公司依據液氨泄漏大事的危害程度、影響范圍和掌握事態的力量,應急響應分為四級,分別為一級(Ⅰ級)響應、二級(Ⅱ級)響應、三級(Ⅲ級)響應和四級(Ⅳ級)響應,并與液氨泄漏大事級別相對應。一級(Ⅰ級)響應為最高級別。8.2響應程序響應啟動條件當確認事故(大事)發生時,安全應急管理辦公室分析相關部門報送來的信息,分析、推斷事故的性質、嚴峻程度,向應急領導小組提供決策參考看法,由應急領導小組依據實際風險和現有資源評估,分析、推斷信息,確定應急響應級別,發布應急預案啟動指令,啟動應急組織,通報相關信息。(1)突發大事到達Ⅳ級響應標準,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簽發突發大事Ⅳ級響應,啟動液氨泄漏大事專項應急預案,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現場總指揮由安全監察部主任擔任,接受安全應急管理辦公室及應急領導小組指示。現場總指揮立刻趕赴突發大事現場,組織協調突發大事的應急處置工作。(2)突發大事已接近或到達Ⅲ級響應標準,且有擴大趨勢,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簽發突發大事Ⅲ級響應,啟動液氨泄漏大事專項應急預案,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現場總指揮由分管生產副總經理擔任,接受應急領導小組指示。現場總指揮立刻趕赴突發大事現場,組織協調突發大事的應急處置工作。(3)突發大事已接近或到達Ⅱ級響應標準,且有擴大趨勢,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簽發突發大事Ⅱ級響應,啟動液氨泄漏大事專項應急預案,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立刻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現場總指揮由總經理擔任。現場總指揮立刻趕赴突發大事現場,負責指揮和協調突發大事的應急處置工作,并報告華能湖南分公司。(4)突發大事已接近或到達Ⅰ級響應標準,且有擴大趨勢,公司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簽發突發大事Ⅰ級響應,啟動液氨泄漏大事專項應急預案,上報華能湖南分公司及當地政府部門,現場總指揮先期由總經理擔任,開展應急救援工作,如華能湖南分公司或政府部門另行任命總指揮,公司應急領導小組幫助現場總指揮開展應急救援工作。響應行動啟動液氨泄漏Ⅳ級響應時處置行動:當發現液氨泄漏時,應立刻查明泄漏點,將泄漏部位與系統隔離。啟動液氨泄漏Ⅲ級響應時處置行動:(1)當發現液氨泄漏時,應立刻查明泄漏點,并將泄漏部位與系統隔離;通知消防隊現場監護,隨時救援。(2)當裝備在運行,且漏點較大時,關閉液氨儲罐出口閥。(3)當蒸發器及緩沖罐壓力下降至0.1MPa時,關閉蒸發器進出口閥,停運脫硝。(4)用氮氣置換,而后進行專業處理。8.2.2.3啟動液氨泄漏Ⅱ級響應時處置行動:(1)立刻開啟卸氨區、液氨儲罐區、蒸發區的噴淋裝置,消防人員同時開啟消防車噴淋,用大量水稀釋空氣中的氨氣;停止泄漏區域30米范圍內的動火作業,設置150米隔離帶。(2)關閉液氨儲罐出口閥。(3)當蒸發器及緩沖罐壓力下降至0.1MPa時,關閉蒸發器進出口閥,停止脫銷系統運行。(4)立刻用氮氣對系統進行置換。(5)進行消缺處理。啟動液氨泄漏In級響應時處置行動:(1)立刻開啟卸氨區、液氨儲罐區、蒸發區的噴淋裝置,消防人員同時開啟消防車噴淋,用大量水稀釋空氣中的氨氣。(2)專業人員立刻穿好正壓呼吸器,全面罩、防護服、手套、水鞋,關閉槽車液氨出口閥及氨氣進口閥。(3)視情況關閉液氨儲罐液氨進口閥及出口閥,停止脫銷系統運行。(4)連續大量水噴淋沖洗,稀釋空氣中的氨氣;氨站人員應立刻撤離現場,防止吸入氨氣,消防同時應做好氨站的警戒工作,在氨站上風口進行噴淋。(5)通知應急操作組、專業應急組、消防保衛組立刻到場,進行隔離和噴淋工作,疏散無關人員,建立150米警戒區。應急救援人員應站在氨氣漏泄點的上風處進行救援工作。(6)停止泄漏區域30米范圍內的動火作業,特別要留意關閉無線通信裝備,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假如有人身傷亡,根據保人身、保裝備的原則,搶救傷員。根據預警程序,其他各應急領導小組應在接到通知后立刻趕赴現場,按職責分工,開展事故處理。8.3現場處置現場營救(1)搶救者應做好個人防護,進入事故區營救人員時,做好個人呼吸系統和皮膚的防護,佩戴好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護衣、橡皮手套。(2)將被熏倒者快速移至暖和通風處,留意傷員身體安全,不能強拖硬拉,防止給中毒人員造成外傷。中毒急救當發現有人員顯現流眼淚、頭暈惡心、輕度昏迷、嘔吐心慌、甚至昏迷、休克等中毒病癥時,將中毒者頸、胸部鈕扣和腰帶松開,保持中毒者呼吸暢通,留意中毒者神態、呼吸狀況、循環系統的功能及心跳改變,同時用2%硼酸水給中毒者漱口,少喝一些檸檬酸汁或3%的乳酸溶液,對中毒嚴峻不能自理的傷員,應讓其吸入1-2%檸檬酸溶液的蒸汽,對中毒休克者應快速解開衣服進行人工呼吸,并給中毒者飲用較濃的食醋。嚴禁飲水。經過以上處治的中毒人員應快速送往醫院診治。沾氨處理(1)眼:切勿揉搓,可翻開眼皮用流淌水或2%硼酸水沖洗眼并快速開閉眼睛,使朋充滿全眼。(2)對于鼻腔、咽喉部位,向鼻內滴入2%硼酸水,并用硼酸水漱口,可以喝大量的0.5%檸檬酸水或食醋,以免助長氨在體內擴大。(3)對于皮膚,應卸下沾有氨的衣、褲,用水和2%硼酸水沖洗受影響的部位,被燒傷的皮膚應暴露在空氣中并涂上藥物。經過以上處治的人員應快速送往醫院診治。人工呼吸方法(1)最好采納口對口呼吸式,其方法是搶救者用手捏住中毒者的鼻孔,以每分鐘12-16次的速度向中毒者口中吹氣。(2)人工復蘇胸外擠壓法:將患者平仰臥在硬地或木板上,搶救者在中毒者一側或騎跨在中毒者身上,面對中毒者頭部,用雙手的沖擊式擠壓中毒者胸腔下部部位,每分鐘60-70次,擠壓時應留意不行用力過大防止中毒者肋骨骨折。8.4緊急疏散當氨泄漏無法掌握時,安全保衛及消防滅火救援組應依據風向標指示和液氨漏泄量的大小,立刻組織疏散、轉移泄漏污染區內和氨氣蒸汽云可能移動路徑范圍內人員至泄漏點上風處,或氨氣蒸汽云不會經過涉及的安全地帶,并立刻在氨站上風處設置150米隔離區。當氨泄漏無法掌握時,對外協調及通訊組立刻將泄漏情況向當地政府部門報告,協作地方政府做好周邊群眾的緊急疏散工作,同時做好新聞媒體工作。8.5留意事項應留意救人勝于救災的原則,同時力保搶險人員的自身安全,對無法掌握以及缺少防護裝備的毒害現場,切不行貿然進入事故現場施救。運用防護用具器材方面的留意事項:(1)進入現場人員必需配備適用的個人防護器具,液氨大量泄漏時,必需穿防化服或重型化學防護服,佩戴空氣呼吸器和橡膠手套;氣氨少量泄漏時,可佩戴全面罩過濾式防氨面具和橡膠手套,穿耐酸堿工作服。(2)泄漏現場應嚴禁火種。(3)應急處理時,嚴禁單獨行動,要有人監護(非正常工作時間,工程部主管需要在現場進行監護)。(4)現場必需有熟識工藝的本公司人員作現場向導或情況詢問。運用搶險救援器材方面的留意事項:正確運用搶險搶修工具,在到達爆炸范圍場所禁止運用非防爆器材。現場應急處置力量確認和人員安全防護等事項:應急處置力量以公司現有應急救援器材為主;救援時必需戴防護用品進入事故區域區,禁止在情況不明或無防護的情況下,盲目進入事故現場。進入事故現場,必需有監護人,嚴格禁止單獨行動,確保人身安全。應急救援工作結束后的留意事項:險情排解后,組織人員對現場進行認真的檢查,防止遺漏,再次造成事故。同時愛護好現場,以便查清事故原因,吸取教訓,制定防范措施,現場清理工作必需得到有關部門的同意前方可進行。其他需要特別警示的事項:保證救援電話的暢通;做好日常救援器材的檢查保養;應急疏散時清點人數;救援結束后的人員物資查點;停止一切明火作業。8.6擴大應急響應當事故有擴大的趨勢時,應急領導小組組長上報華能湖南分公司,依據實際情況發布擴大應急響應等級或啟動相應內部或外部應急預案,同時,依據需要向地方政府懇求提供交通、通訊、醫療、物資、人員等方面的保障和支持。8.7應急結束應急結束的條件液氨貯罐發生的泄漏、著火、爆炸得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