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管理學基礎Yangtzeuniversity“124”教學內容體系計劃與決策的能力四大關鍵能力兩大基礎--管理基礎知識與先進管理思想一條主線--以培養管理崗位綜合管理技能為主線組織與人事的能力領導與溝通的能力控制與信息處理的能力我們的學習目標綜合管理技能基層管理崗位管理系統基礎先進管理思想計劃與決策能力組織與人事能力領導與溝通能力控制與信息處理能力下一頁第1講導論
1.什么是管理?
2.什么是管理者?
主要解決三個問題3.什么是管理學?
知識點點睛管理是掌與握之術。掌以求拓展,握以求合力;創新權變,張弛有度;目標執掌,成功在握。
——主講教師的話一、何謂管理?
1.含義:對于管理的認識不一,主要有:⑴過程論:管理是由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活動構成的過程。(法約爾,1916年)⑵協調論:管理是通過……來協調資源,以實現組織目標。平衡⑶整合論:管理就是整合資源實現預期目標。局部與整體⑷決策論:管理就是決策。(H·西蒙)。⑸教育論:管理就是“教育”。(毛澤東)
共同的目標體系和價值標準⑹有效論:更有效(效率+效果)走進管理正確地做正確的事管理職能計劃確定目標制定戰略組織決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誰做控制對活動進行監控,確保計劃完成領導指導和激勵參與者解決沖突導致實現組織目的導致管理者企業沒有高素質的管理者,就等于航行在大海中的船由外行掌舵?!髦v教師的話二、何謂管理者?關于管理者的傳統觀點:強調職位、職權、下屬;關于管理者的現代觀點:強調對組織富有貢獻的責任。管理者的定義:管理者是指履行管理職能,對實現組織目標負有貢獻責任的人。王健林、尹明善、郭廣昌、陳峰、董文標柳傳志、傅成玉、俞敏洪、田溯寧、江南春、虞峰、馬云、徐冠巨
TargetMedia聚眾傳媒
文學青年從納斯達克歸來
樓宇廣告分眾傳媒華東師大畢業語言學1973董文標第一家民營銀行現任中國民生銀行董事長、行長徐冠巨傳化集團董事長人格、品德、智慧、意志
虞峰FocusMedia分眾傳媒1986年,獲得復旦大學哲學學士學位,畢業后在上海教育學院任教;1991年,獲得復旦大學哲學碩士學位;1993年,出任上海中旅免稅品進出口公司總經理;1999年,進入中歐管理學院念EMBA;2000年,創辦了上海電洋數字傳媒科技有限公司;2003年初,進軍樓宇視頻行業,成立聚眾傳媒;2006年1月,分眾與聚眾合并。按管理者層次分類負責制定企業的現行政策,并計劃未來的發展方向執行企業組織政策,指揮一線管理人員或操作人員工作一般只限于督導操作人員的工作,不會指揮其他管理人員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第一線管理者管理者的素質政治與文化素質基本業務素質身心素質素質指管理者處理人事關系的技能,理解、激勵他人并與他人共事的能力
指管理者掌握與運用某一專業領域內的知識、技術和方法的能力。對復雜環境和管理問題的觀察、分析能力,對全局性的、戰略性的、長遠性的重大問題處理與決斷的能力;對突發性緊急處境的應變能力等。其核心是一種觀察力和思維力管理者的技能技術技能人際技能概念技能有效的管理者=成功的管理者
?活動類型傳統管理溝通人力資源管理網絡關系平均的管理者32%29%20%19%成功的管理者13%28%11%48%有效的管理者19%44%26%11%平均的、成功的和有效的管理者四種活動的時間分布最有成績的管理者組織中提升最快的管理者返回何謂“管理學”?1.研究對象廣義狹義管理學是11個學科門類之一,是一門綜合性學科研究對各項專門管理普遍適用的原理與方法。2,學科特點2,學科特點很強的綜合性交叉學科很強的動態性很強的實踐性一門軟科學3.研究內容體系*常見的比較通行的是職能型:以管理職能為框架(總論+分論)*據此,7次課的計劃安排如下:第1講導論第2講西方管理思想與理論的形成與發展第3講中國的管理思想與管理實踐第4講管理決策與計劃第5講組織設計與人員配備第6講領導、激勵與溝通第7講管理控制與管理創新第2講西方管理思想與管理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一般分為五個階段:
1早期古代管理(18世紀中以前)2早期傳統管理(18世紀中~19世紀末)3古典管理理論階段(19世紀末~20世紀初)4現代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30年代~60年代5當代最新管理理論階段(20世紀60年代以來.一.西方早期古代管理思想分權管理思想分級反映的法制管理思想“民主”管理思想分權——集合”*主要反映在史籍和宗教教義中,代表性的有:《圣經》巴比倫《法典》古希臘時期古羅馬帝國時期《君主論》馬基雅維利向耶穌學管理二.西方早期傳統管理思想主要針對市場經濟與工業化,代表人物有:1.亞當·斯密①勞動分工理論(專業化、協作,社會化大生產)②資源配置理論(“看不見的手”)③“經濟人”的觀點(認為“利已”是市場經濟的“潤滑劑”)2.查爾斯·巴貝奇①發展了勞動分工理論②提倡利潤分配制度③首創“合理化建議制度”3.羅伯特·歐文①重視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②被尊稱為“人事管理之父”三.西方古典管理理論*主要有兩大理論體系1.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主要思想(1)科學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2)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科學管理經驗管理;(3)實施科學管理的基礎是勞、資雙方的思想變革。*主要作法:(1)動作研究與工時定額定額管理(2)作業標準指導卡標準化管理(3)差別計件工資制經濟核算(4)科學地挑選和培訓職工職工培訓(5)勞動與管理分離
管理專業化*貢獻與不足:(1)使推行“泰勒制”的國家和地區生產率提高2~3倍(2)人類歷史上首次提出了“科學管理”的思想(3)管理工作分離促進了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4)忽視“人性”,把人當“經濟人”、“機器人”(5)僅局限于“生產管理”、“車間管理”、“作業管理”2.法約爾的古典組織管理
*經營與管理,認為企業經營包括六項活動,管理只是其中之一,管理活動具有五項職能,如下圖:
經營技術活動商務活動財務活動管理活動會計活動安全活動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行為科學理論(一)行為和行為學概述行為科學:研究人類行為的交叉性、綜合性的學科。
人類行為學研究要回答的基本問題:行為是什么?人類行為的基本規律是什么?個體行為群體行為行為科學(二)行為科學的理論來源和研究方法判斷二是它是否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一是它是否以行為作為其研究對象;研究是否屬于行為科學兩條標準:觀察法測驗法實驗法典型個案法文獻調查法數學模型法統計調查法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生物學和醫學行為科學研究方法來源行為科學行為科學直接理論來源自然科學社會科學
四.現代管理理論*主要有兩大理論體系:1.行為科學理論*主要思想(1)管理的重要目的是妥善處理人際關系,調動人的積極性(2)行為\動機\需求,三者綜合達到管理目的(3)綜合應用社會學、心理學、人性學、人機工程學、工業衛生學等多學科知識*產生:梅奧霍桑試驗《人際關系學》《人際關系學》的主要觀點(1)積極性“士氣”“滿足度”(2)“社會人”觀念(3)“非正式組織”的存在行為科學理論,重視研究人的心理、行為等高效率地實現組織目標的影響作用。這些研究,起源于以梅奧(G.E.Mayo)為首的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與西方電氣公司合作進行的霍桑實驗(1924-1932)。該實驗的結論是:職工是“社會人”而非“經濟人”,企業中存在著“非正式組織”;新型的領導能力,在于提高職工的滿足度。霍桑效應引起了管理學者對人的行為的興趣。該理論主要研究個體行為、團體行為與組織行為,從而促進了行為科學理論的發展。1.梅奧的“社會人”:霍桑實驗該理論認為,人的需求分為生理的需求、安定或安全的需求、社交和愛情的需求、自尊與受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實現的需求等5個層次,當某一層次的需求滿足之后,該需求就不再具有激勵作用。在任何時候,主管人員都必須隨機制宜地對待人們的各種需求。2.馬斯洛(A.H.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AbrahamHaroldMaslow,1908-1970)美國心理學家,1943年出版《人類動機的理論》閱讀材料: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飯、穿衣、居住、醫療等。要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于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
①物質上;②經濟上;③心理上。也叫歸屬與愛的需要,是指個人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是對友情、信任、溫暖、愛情的需要。①社交欲;②歸屬感。滿足這種需要就要求完成與自己能力相稱的工作,最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在能力,成為所期望的人物。社交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生理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分為自尊、他尊和權力欲三類,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評價以及尊重別人。也分①渴望實力、成就、適應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及渴望獨立與自由;②渴望名譽與聲望社交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生理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保養老保健待遇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生理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生理的需要是人們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飯、穿衣、住宅、醫療等。若不滿足,則有生命危險。這就是說,它是最強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層需要,也是推動人們行動的強大動力。顯然,這種生理需要具有自我和種族保護的意義,以饑渴為主,是人類個體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當一個人存在多種需要時,例如同時缺乏食物、安全和愛情,總是缺乏食物的饑餓需要占有最大的優勢,這說明當一個人為生理需要所控制時,那么其他一切需要都被推到幕后。(1)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要求勞動安全、職業安全、生活穩定、希望免于災難、希望未來有保障等,具體表現在:①物質上的:如操作安全、勞動保護和保健待遇等;②經濟上的:如失業、意外事故、養老等;③心理上的:希望解除嚴酷監督的威脅、希望免受不公正待遇,工作有應付能力和信心。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較高一級,當生理需要得到滿足以后就要保障這種需要。每一個在現實中生活的人,都會產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實力的欲望。(2)安全需要社交的需要也叫歸屬與愛的需要,是指個人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是對友情、信任、溫暖、愛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細微、更難捉摸。它包括:①社交欲。希望和同事保持友誼與忠誠的伙伴關系,希望得到互愛等;②歸屬感。希望有所歸屬,成為團體的一員,在個人有困難時能互相幫助,希望有熟識的友人能傾吐心里話、說說意見,甚至發發牢騷。而愛不單是指兩性間的愛,而是廣義的,體現在互相信任、深深理解和相互給予上,包括給予和接受愛。社交的需要與個人性格、經歷、生活區域、民族、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都有關系,這種需要是難以察悟,無法度量的。(3)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為自尊、他尊和權力欲三類,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評價以及尊重別人。與自尊有關的,如自尊心、自信心,對獨立、知識、成就、能力的需要等。尊重的需要也可以如此劃分:①渴望實力、成就、適應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獨立與自由;②渴望名譽與聲望。聲望為來自別人的尊重、受人賞識、注意或欣賞。滿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導致自信、價值與能力體驗、力量及適應性增強等多方面的感覺,而阻撓這些需要將產生自卑感、虛弱感和無助感?;谶@種需要,愿意把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受到別人重視,借以自我炫耀,指望有成長的機會、有出頭的可能。顯然,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但基本上的滿足就可產生推動力。這種需要一旦成為推動力,就將會令人具有持久的干勁。(4)尊重的需要馬氏需要論自我實現(成為自己能力所能達成的人)生理(食物等)安全(一份安定的工作等)社交(朋友等)自尊(認同感等)OHT3-28人的五種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無意識的。對于個體來說,無意識的動機比有意識的動機更重要。對于有豐富經驗的人,通過適當的技巧,可以把無意識的需要轉變為有意識的需要。馬斯洛還認為:在人自我實現的創造性過程中,產生出一種所謂的“高峰體驗”的情感,這個時候是人處于最激蕩人心的時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諧的狀態,這時的人具有一種欣喜若狂、如醉如癡、銷魂的感覺。試驗證明,當人呆在漂亮的房間里面就顯得比在簡陋的房間里更富有生氣、更活潑、更健康;一個善良、真誠、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體會到存在于外界中的真善美。當人們在外界發現了最高價值時,就可能同時在自己的內心中產生或加強這種價值??傊?,較好的人和處于較好環境的人更容易產生高峰體驗。*發展:(1)人性理論:X、Y理論(2)需求理論:需求層次理論、雙因素理論數量管理理論-運籌學,系統分析,決策科學化*主要思想(1)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實現“最優化”(2)最優化的主要手段是“建模”與“求解”(3)基礎是廣泛應用科學思想、科學方法、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貢獻:極大地提升了管理科學化的廣度和深度*不足:①將管理過于簡單化②重“物”輕“人”X理論與Y理論X理論他們討厭工作并且躲避它;OHT4-1Y理論必須強迫他們或以懲罰相威脅,以使他們努力完成企業的目標;他們消極被動,撥一撥才動一動,缺乏責任感。他們視工作如游戲一般自然;最能激發他們的是內心的工作快感,而不是壓制;通過對個人主動精神和積極行動獎勵,能使他們認同企業的目標;他們接受并且爭取挑重擔;他們對解決企業的某種問題富有創見。Z理論強調組織管理的文化因素,并認為組織在生產力上不僅需要考慮技術和利潤等硬性指標,而且還應考慮軟性因素,如信任、人與人之間的密切關系和微妙性等。Z理論則強調在組織管理中加入東方的人性化因素,是東西方文化和管理哲學的碰撞與融合。
H理論目前管理界還提出了H理論,H即Haier,海爾創造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H理論”是:主動變革內部的組織結構,使其適應員工的才干和能力,而最終實現人企共同發展。激勵理論的比較自我實現尊重社交安全生理OHT3-30馬斯洛赫茨伯格激勵因素保健因素麥格雷戈Y理論X理論五、當代最新管理理論階段
--20世紀60年代以來*1961年,H·孔茨,《哈佛商業評論》,“論管理理論叢林”管理理論叢林:行為科學學派、管理科學學派、決策理論學派、系統管理學派、權變主義學派、經驗主義學派。*90年代以來的發展趨勢(七個轉變):
1.管理科學→管理藝術
2.硬管理→軟管理
3.手段人→目的人
4.集權→分權
5.競爭→協作
6.理性→直覺
7.外延→內涵第3講中國管理思想與實踐TEXTTEXTTEXTTEXT2.中國近代管理思想與實踐(19世紀中-20世紀中)1.中國古代管理思想與實踐(19世紀中以前3.中國現代管理思想與實踐(20世紀中以來)*分為三個時期:一、中國古代管理思想精要
*形成背景:(1)中國兩度成為世界中心(2)秦代以來的中國統一(3)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4)偉大工程的組織管理(5)宏大的戰爭實踐與理論*代表作
《周禮》《孫子兵法》《老子》《齊民要術》……澀澤榮一:“義”與“利”車之兩輪鳥之雙翼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gg
1.順道:“循軌”、“蹈矩”、“守?!?.重人:重人心向背、重人才歸離3.人知:“和為貴”,天時→地利→人和,“無私者容眾”,“已所匆欲,匆施于人”4.守信:五常之一,“誠信為本,慈悲為懷”,“誠工”、“誠賈”5.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事半功倍”,“利器”中國古代管理思想要點:6.對策:“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實例:諸葛亮、“田忌賽馬”、“丁謂修宮”7.求實:“實事求是”“守正”、“量力”8.節儉:“勤儉持家”、“勤儉建國”9.法制:“法家”,韓非子、李斯二、新中國成立以來企業管理思想與實踐*分為四個時期:1.“照搬”時期(建國初期)2.“探索”時期(50年代末~60年代初)3.“倒退”時期(“文革十年”)4.“改革、開放”時期(79年以來)三、中國企業管理思想與實踐的發展趨勢
1.計劃經濟→市場經濟
封閉型→開放型2.傳統企業制度
現代企業制度3.行政官員管理
“專家”管理4.單一化
多元化5.重物的管理
重人的管理6.經驗管理
科學化、現代化管理Decision-makingDecision-makingDecision-making海爾是否要進入房地產行業?巨人集團為何倒塌?聯想的跨國婚姻能成功嗎?……企業的成功來自于一個個成功的決策該不該跳槽?去民企還是國企?考研還是就業或是創業?“圣賢書”重要,還是“窗外事”重要?在無數個人生的十字路口,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人生的成功來自于一個個英明而果斷的決定但這都需要智慧無數個選擇組成了人生的全部……13第4講決策與計劃一、決策的含義和分類*狹義決策:是指抉擇,即“拍板定案”。廣義決策:是指人們確定未來行動目標和行動方案,并從兩個以上可能實現目標的行動方案中選擇一個較為滿意的方案的分析決斷過程。有關決策理論:古典決策理論、行為決策理論、現代決策理論*現代決策要點:超前性,目的性,可選擇性,過程性,動態性、可行性*決策要素:
(1)決策者(2)目標(3)自然狀態(環境)(4)備選方案(5)后果(6)評價標準二、決策原理與原則*決策原理:原理一:參與同一決策的人數越多,每位決策者分擔的責任越小。原理二:決策者素質一定的情況下,個人決策比集體決策失誤的可能性大。原理三:決策人數越少,決策成本越低。原理四:決策人數越少,決策“推銷”成本越高。原理五:決策者越超脫,越能從新的角度觀察、提出決策中存在的問題。總之,決策中存在兩對矛盾:(1)決策者越少→責任集中、明確,效率高,但易失誤?。?)決策者越少→決策成本低,但“推銷”成本高!*決策原則:1.集體和個人有機結合原則——民主集中制2.滿意原則——“有限理性”原則3.層次原則——分解協調原則4.整體效用原則——系統原則三、科學決策的程序分六步完成(一)調查研究,提出目標外部調研,環境分析→機會與風險內部調研,診斷分析→優勢與劣勢(二)區分目標,確定目標*區分為三類:剛性目標、彈性目標、爭取目標*建立目標結構體系:層次結構和權重確定(三)擬定方案系統分析→系統設計→方案篩選(四)評估備選方案*單目標評估→單排序*多目標評估→總排序(五)抉擇方案(狹義決策)*三種可能:選其一,綜合出一,重新提出新方案(六)實施和審查方案*試驗實證(試點)→反饋修正→重新決策兩點說明:(1)并非所有決策都要經過上述步驟(2)現代決策要處理好決策者與分析者的關系四、決策的具體化——計劃1.計劃的要素*傳統認識(5W1H),現代計劃(5W3H1If)IFnot——不這樣做會怎樣?(關于計劃的策劃)why——為什么?(目的、意義、原因)what——做什么?(具體任務、活動內容)who——誰去做?(落實到人)where——在何地做?(空間、地點落實)when——在何時做?(時間、進度安排)How——怎么做?(手段、措施、途徑)Howeffect——效果如何?(計劃實施后的結果)Howmuch——如何更好?(多方案選優)2.計劃的形式目的與使命目標與宗旨戰略政策程序規則規劃預算:數字化的方案(計劃)3.計劃的原則與程序*編制計劃的原則:(1)系統平衡原則:組織與環境、組織內各層次、各部門(2)權變靈活原則:種類、范圍、期限、繁簡、方法等(3)群眾參與原則:全過程(目標、編制、執行等)*計劃編制程序:計劃大綱
計劃初稿
計劃草案
計劃
4.常用的計劃方法*現代方法:(1)運籌學方法(如網絡計劃技術)(2)投入產出分析法(常用于宏觀計劃)(3)經濟計量模型法(微、宏觀)(4)系統動力學方法(如“世界末日模型”)(5)滾動計劃方法(適用面廣)(6)目標管理方法(適用面廣)gg如果一支足球隊,讓你當教練,你會如何設計這支球隊?1,看有多少資源(了解球隊)2,設計球隊職能(前鋒中場后衛守門員)3,誰能勝任每一個具體部門的工作(人員配備)4,根據競爭對手調整隊型(組織變革)5,引進球員或培訓球員(人力資源開發)6,建立球隊職業精神(組織文化)思考:第5講組織設計與人力資源管理一、組織與組織職能1.組織:*作為名詞,指組織體系(一群人,共同目標,規則);*作為動詞,指組織活動——組織管理職能;“組”——分組、分類、分工;“織”——編織、編排、組合?!敖M織”——“整——分——合”。2.組織職能*指在有了共同目標與計劃之后,把實現目標和計劃所不可缺少的業務活動進行分類,建立組織機構,配備適當人員,明確他們之間的分工協作關系及各自的職責和權限,形成規章制度等各項活動。*具體講,組織職能包括:①建立組織結構;②確定責、權;③配備人員;④明確關系⑤形成規章;⑥組織創新。二.組織結構設計*組織結構設計是組織職能的核心工作。1.任務*表述一:“圖”+“書”“圖”——繪制(設計)組織機構圖(部門構成及其關系)“書”——編制職務說明書(各職務內容、責、權、關系及勝任條件)*表述二:設計“六大結構”——部門結構、職位結構、職責結構、職權結構、信息結構、人才結構。1993聯想集團組織結構總裁PMC生產基地進出口部技服部業務一部財務部國內業務部行業一部金融部行業二部評測部銷售如何帶隊伍 組織結構及崗位總經理銷售部市場部技術部生產部軟件部綜合部1994聯想電腦公司組織結構如何帶隊伍 組織結構及崗位長江大學管理學院總經理室企管辦發展規劃部客戶關系部綜合管理部信息管理部市場部商務部技服部財稅部研發部采購部制造部物控部質控部運輸部產品部1997組織結構大區管理部中央區華東區西南區西北區北方廠中南區國際業務部如何帶隊伍 組織結構及崗位2.組織設計依據(1)組織戰略:組織是為戰略(目的、宗旨、使命等)服務的。(2)外部環境:體制環境、政策環境、市場環境等。(3)企業制度:產業制度、領導制度、企業治理框架。(4)技術特點:先進性、連續性、自動化程度。(5)組織規模及所處階段現代企業組織制度監事會股東會董事會高層經理(Boardofshareholders)…權力機構(BoardofDirectors)…決策機構(SeniorManagers)…執行機構(BoardofSupervisors)(監督機構)法人治理結構(Governance)法人治理結構,是指公司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運作規則,即通過公司權力機構、決策機構、執行機構、監督機構形成各自獨立、權責分明、相互制約,并以法律和公司章程加以確定和實現的權責關系。gg(1)合理確定管理幅度原則*管理幅度:直接指揮和監督的下屬數量。*管理幅度有限性原理:任何主管的管理幅度總是有限的。因為主管處理的關系數(C)與下屬人數(N)成幾可級數關系:格拉丘納斯公式:C=N[2N-1+(N-1)]N13581012C11810010805210247083.組織設計原則*影響管理幅度的因素:①工作能力(成正比)②工作內容與性質(成反比)③工作條件:計劃性、規范(標準、規章)化、地點相近性、助手配備情況、信息溝通手段(成正比)④工作環境穩定性(成正比)*確定管理幅度的方法:①經驗數據法(上層3-5人,中層5-10人,基層10-15人);*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的關系:成反比?!板F型結構”與“扁平型結構”的優缺點。xg(2)統一指揮、分級管理原則
①等級鏈(上、下級關系)要清晰
②統一指揮(一個上級)
③統一領導(一個主管)
④不越級指揮(3)責、權、利、力對等原則
①責、權要對等
②責、利要一致③責、力(能力)要相當
④集權、分權與授權(4)因事設職與因人設職相結合原則“因人設職”的必要性:組織需要、人本原理“因人設職”的限定性:不設“虛職”職權利益能力600職責三、常見的組織結構形式
1.直線—職能制(常規型)*適應范圍:大中型企業及各類組織*優點:統一指揮+職能專業化*缺點:橫向協調難,易集權。*直線與參謀的關系處理。高層主管職能部門職能部門中層中層職能職能基層2.事業部制(分權型)*適應范圍:大型企業或組織*優點:①各級積極性②總部戰略性③組織適應性*缺點:①機構重疊②分散主義,易失控*模式:產品事業部、地區事業部、顧客事業部、業務事業部高層主管職能職能事業部C事業部A事業部B職能職能基層單位……3.矩陣制(彈性)*適應范圍:環境多變,中心任務不穩定的企業或組織*優點:①彈性、適應性②增進組織內學習③有利于橫向溝通*缺點:①臨時觀念強、責任心差②雙重領導,下級無所適從總經理職能Ⅰ職能Ⅱ職能ⅢA項目組B項目組C項目組4.虛擬制(系統式)ly*為完成特定任務,按要求把若干相互獨立的組織組成一個既緊密又松散的組織體系。*典型模式:“虛擬公司”、“戰略聯盟”、“虛擬高?!钡取?成功例子:曼哈頓工程、阿波羅登月、三峽工程等。四、人員配備與人力資源管理
1.任務:*通過分析人與事的特點,謀求人與事的最佳組合,實現人與事的不斷發展。*為每個崗位配備合適的人,為每個人安排適合的工作。2.原則:⑴因事擇人,任人唯賢(德才兼備)。
⑵用人之長,避人之短。
⑶適時使用,能職相當。
⑷用人不疑,信任監督。
⑸疑人“慎用”,具體分析。
⑹結構合理,整體高效。
⑺全面考核,公正評價。
⑻合理流動,動態平衡。第6講領導、激勵與溝通
一、領導與領導方式理論1、領導的含義——什么是領導?*五種不同的認識:(1)領導是指揮部下的過程。(2)領導是對制定和完成企業目標的各種活動施加影響。(3)領導是在常規指令之外,所施加的影響力。(4)領導是領導者、追隨者和環境特征的函數。(5)領導是指指揮、帶領、引導和鼓勵部下為實現目標而努力的過程。*領導者與管理者的區別與聯系:(1)管理者是被任命的,領導者可以是,也可能不是;(2)管理者的影響力來自正式權力,領導者的影響力可以不來自權力(3)管理者最好(應該)是領導者,領導者并非一定是管理者。*領導者特質(理論)
區分領導者與非領導者的六種特質1.進取心高努力水平,高成長渴望,恒心,高度主動2.領導愿望強烈的領導傾向,樂于承擔責任3.誠實與正真真誠無欺,言行高度一致4.自信高度自信,感染下屬5.智慧信息能力,決策能力6.工作相關知識對公司、行業、技術的廣博知識
*中國古代的認識:智、信、仁、勇、嚴*有領袖魅力的領導者的關鍵特點:(1)自信(2)遠見(3)清楚表述目標的能力(4)對目標的堅定信念(5)環境敏感性(6)作為變革的代言人出現(7)不循軌蹈矩的行為
2、領導方式理論——如何領導?(1)領導方式的連續統一體理論基本觀點如下圖:fx
(命令型)(民主型)管理者的自由空間
下屬的自由空間以管理者為中心的領導以下屬為中心的領導一切由領導決策下屬單純接受領導提出方案向下屬征求意見領導提出問題向下屬征求意見后再做出決策領導允許下屬在上級允許范圍內自由行動領導向下級“推銷”其決策領導提出決策草案供討論修改領導提出限制條件由集體決策領導方式的連續統一體(2)管理方格理論基本觀點如下圖:是研究企業的領導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論
對人的關心1.99.95.51.19.1
123456789
低對生產的關心高987654321高底管理方格圖中,1.l定向表示貧乏的管理,對生產和人的關心程度都很??;9.l定向表示任務管理,重點抓生產任務,不大注意人的因素;1.9定向表示所謂俱樂部式管理,重點在于關心人,企業充滿輕松友好氣氛,不大關心生產任務;9.9定向表示理想型管理,對生產和對人都很關心,能使組織的目標和個人的需求最理想最有效地結合起來(3)領導方式的權變理論---菲德勒權變理論
*基本觀點:S=f(L,F,E)
領導方式領導者特征追隨者特征環境特征
權變理論認為,在企業管理中要根據企業所處的內外條件隨機應變,沒有一成不變、普遍適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從系統觀點來考察問題的,理論核心是通過組織的各子系統內部和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系.二、激勵與激勵理論
1、關于激勵*激勵=“激”+“勵”
激發、刺激(以無到有)加強、放大(從小到大)*激發、調動和強化下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如何激勵?*存在著兩大理論:
內容激勵理論:需求層次理論、雙因素理論、三種需要理論等過程激勵理論:期望——概率理論、社會比較(公平)理論、強化理論、挫折理論等
(1)需求層次理論(馬斯洛)自我實現需要尊重需要社會需要gg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心存喜樂,認真活在當前下。
——馬斯洛
(2)雙因素理論(赫茨伯格)
滿意不滿意傳統認識有無激勵因素滿意沒有滿意有無保健因素沒有不滿意不滿意
(3)期望—概率理論(弗魯姆)*激勵力=對行為后果的期望強度×實現后果的概率取值為[-1,1][0,1]*含義:人總是渴求滿足一定的需要并設法達到一定的目標。這個目標在尚未實現時,表現為一種期望,這時目標反過來對個人的動機又是一種激發的力量,而這個激發力量的大小,取決于目標價值(效價)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積公式說明:假如一個人把某種目標的價值看得很大,估計能實現的概率也很高,那么這個目標激發動機的力量越強烈個人努力→取得績效→組織獎勵→滿足個人需要程度期望理論側重于“外在目標”。馬斯洛需要理論著眼于“內在缺乏”。本質上這兩種途徑是互相關聯和一致的,都認為激勵的過程是在于:實現外在目標的同時又滿足內在需要的滿足。注意:內心已經建立了有關現在的行為與將來的成績和報償之間的某種聯系。因此,要獲得所希望的行為,就必須在他表現出這種行為時,及時地給予肯定、獎勵和表揚,使之再度出現。
(4)公平理論——社會比較理論(亞當斯)橫向比較:
要將自己獲得的“報償”(包括金錢、工作安排以及獲得的賞識等)與自己的“投入”(包括教育程度、所作努力、用于工作的時間、精力和其它無形損耗等)的比值與組織內其他人作社會比較,只有相等時他才認為公平。
Op/Ip=Oc/Ic
其中:Op表示自己對所獲報酬的感覺;Oc表示自己對他人所獲報酬的感覺;
Ip表示自己對個人所作投入的感覺;Ip表示自己對他人所作投入的感覺.
縱向比較: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與目前所獲得報償的比值,同自己過去投入的努力與過去所獲報償的比值進行比較。只有相等時他才認為公平。Op/Ip=Oh/Ih.其中Oh表示自己對過去所獲報酬的感覺;Ih表示自己對個人過去投入的感覺.
*不公平感的三種來源:分配不公(地區間、行業間、崗位間)心理不平(心理承受能力、社會承受能力)機會不均(社會機制)*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初次分配以效率為主,二次分配以公平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游泳救生員職業發展中的技能要求試題及答案
- 農作物種子繁育員學科知識試題及答案
- 游泳救生員實操技巧的試題及答案
- 另類視角2024裁判員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農作物種子育種理論試題及答案
- 軸瓦表面處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模板)
- 銅加工設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全方位解讀
- 2024年種子繁育員考試真題及答案
- 高標準農田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范文參考)
- 實驗14 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特點-中考物理必考實驗專項復習
- 7 請到我的家鄉來(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
- 護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及警示
- B超健康知識講座課件
- 煤炭倉儲協議合同
- 政 治薪火相傳的傳統美德 教案-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2025-2030中國腦芯片模型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3.1偉大的改革開放+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2025屆山東省濟南市高三下學期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四川)公需科目(心理健康與職業發展主題)題庫及答案
- 肺功能課件完整版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