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設計說明_第1頁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設計說明_第2頁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設計說明_第3頁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設計說明_第4頁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設計說明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底基層水泥穩定碎石配合比設計說明一、設計依據1、《公路路面基層2、《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JTGE42-20053、《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材料試驗規程》JTGE51-20094、《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振動成型法施工技術規范》DB33/T836-20115、龍游縣沿江公路工程《兩階段施工圖設計施工技術細則》JTG/TF20-2015料穩定》二、原材料性質檢測水泥穩定碎石基層配合比設計采用原材料為:粗集料:采用蘭溪諸葛白云巖礦加工廠生產的(19~31.5)mm碎石、(9.5~19)mm碎石、(4.75~9.5)mm碎石細集料:采用蘭溪諸葛白云巖礦加工廠生產的石屑。(技術數據見附表)有限公司生產的P.O42.5。(技術數據見附表)前,依據《公路工程集料料試驗規程》JTG洗法進行篩分,各檔礦料篩分結果見表1。。(技術數據見附表)水泥:采用常山江山虎水泥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礦料級配設計E42-2005,對碎石及石屑采用水表1各種礦料水洗篩分結果通過以下各篩孔(mm)質量百分率(%)礦料31.5mm100.019mm9.5mm4.75mm0.42.36mm0.40.6mm0.40.075mm0.4(19~31.5)mm(9.5~19)mm(4.75~9.5)mm石屑8.70.67.6100.094.90.90.60.60.5100.0100.0100.094.7100.09.51.30.80.7100.099.5/69.634.68.4備注三、礦料級配設計根據礦料水洗篩分試驗結果,依據設計文件要求,進行礦料級配的設計。為了使水泥穩定碎石在保證力學強度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其溫縮、干縮開裂,同時提高其抗沖刷能力,礦料級配設計時,應增加混合料中粗集料含量,并限制粉料用量。本次礦料級配設計采用骨架密實型結構,具體級配設計結果見表2,礦料合成級配曲線圖見下圖。表2礦料級配組成設計篩孔尺寸(mm)材料參配比例31.5199.54.752.360.60.40.075通過質量百分率(%)100.0100.08.70.60.40.40.40.5(19~31.5)mm(9.5~19)mm21%29%94.97.60.99.50.61.30.60.8原材料級配(4.75~9.5mm100.0100.094.70.78.420%30%石屑100.0100.0100.099.569.634.6合成級配100.0100.079.38551.25432.121.510.92.85設計要求級配上限值352530261621158設計要求級配下限值級配中值100.0100.075804248011.52.5合成級配曲線四、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的確定依據《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DB33/T836-2011要求,采用振動壓實方法,確定設計礦料級配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4.1振動試驗儀參數設置振動試驗儀為上置式振動壓實設備,可近似模擬振動壓路機在材料表面的作業狀況,其儀器參數見表3。表3振動試驗儀參數設置振動頻率偏心塊夾角激振力面壓力振幅振動時間*(Hz)(°)(N)(MPa)(mm)(min:second)306068000.11.43:301.中等含水量以壓頭回彈跳起達到耦合2.較高含水量以試件擠出漿體狀態為振動時間控制條件。3.振動壓實效果以+30s高度無變化,制備成狀態為振動時間控制條件;備注型試件里碎石無擊破現象。4.2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確定3中的振動參數,采用振動壓實成型方法,分別按3%、4%、5%、6%和7%五個不同用水量確定水泥劑量為2.5%、3.0%、3.5%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以含水量為橫坐標,以干密度為縱坐標,在普通直角坐標系上繪制不同水泥劑量下的含水量-干密度關系曲線,凸形曲線頂點對應的含水量及干密度即為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不同水泥劑量下的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檢測結果見表表4不同水泥劑量下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水泥劑量(%)%)最大干密度(g/cm3)2.54.53.04.83.55.1最佳含水量(2.3402.3562.372五、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檢測根據振動試驗結果,按照《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GE51-2009試驗方法,采用設計預選的2.5%、3.0%、3.5%三個水泥劑量分別做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成型試件按照97%的壓實度控制。將成型好的試件用塑料袋包裹后放在標準養護室養生7天,20℃,于95%,在養生的最后5。養生溫度為相對濕度為大一天(第七天)將試件浸水。不同水泥劑量下的無側限抗壓強度檢測結果見表表5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結果強度強度標準差變異系數平均抗壓水泥劑量強度代表值要求值備注(%)(MPa)(MPa)(%)Rc0.90(MPa)Rd(MPa)2.53.03.53.14.54.90.140.320.474.527.119.594.24.44.6≥4.0≥4.0≥4.0不滿足、六配合比的選用根據無側限抗壓強度檢測結果可知:水泥劑量3.0%、3.5%時,試件的90%概率的強度代表值RC0.90于圖紙設計要求值4.0Mpa。綜合考慮工程情況,現場施工拌和及施工均大不均勻性,推薦該底基層配合比水泥劑量采用3.0%。表6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結果礦料比例(%)最佳最大水泥劑量含水率干密度(%)(%)(g/cm3)(19~31.5)(9.5~19)(4.75~9.5)石屑mm21mm29mm20303.04.82.356七﹑基層配合比設計確定底基層配合比水泥劑量采用3.0%,EDTA耗量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