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上第五單元知識點梳理第17課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作者介紹: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1918年5月,第一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著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回憶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熱風》、《墳》、《二心集》、《華蓋集》等。二、寫作背景本文寫于“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后,中國近代本來就國運積弱,屢遭凌侮。“九一八”事變又在許多中國人心中投下失敗的陰影,國內悲觀論調的一時甚囂塵上。當時資產階級報紙《大公報》發表社論,指責中華民族失去了自信力,為國民黨反動政府推卸責任。針對這一觀點,魯迅先生憑著對社會現狀的洞悉,發出了中國人當自信自強的吶喊。本文選自《且介亭雜文》(《魯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版)。文中加點的語句,最初發表時被國民黨書報檢查機關刪去了。1934年,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在踐踏了東北三省之后,又向關內進通,亡國滅種的威脅迫在眉睫。帝國主義的奴役與中國古老的封建傳統相沖擊,使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力受到了極大摧殘,悲觀失望的情緒主宰了一部分人的頭腦。1934年8月27日《大公報》社評《孔子誕辰紀念》中說:“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力既已蕩焉無存,不待外侮之來,國回家固早已顏于精神幻滅之域。”針對這種錯誤論調魯迅在194年9月25日寫了這篇著名的雜文三、生字詞玄虛(xuánxū):原指道家玄妙虛無的道理;形容神秘莫測,使人摸不透;現在多指空而不切實,不可信。渺茫(miǎománg):時地遠隔,模糊不清。也指機率微小,如希望渺茫;也指煙波遼闊。麻醉(mázuì):用藥物或針刺使肌體暫時喪失知覺。比喻用某種手段使人認識模糊、意志消沉。摧殘(cuīcán):使蒙受嚴重損害。誆騙(kuāngpiàn):說謊話騙人。誆,欺騙,說謊話騙人。懷古傷今(huáigǔshāngjīn):懷古,思念往昔;懷念古代的人和事(多用作有關古跡的詩題);傷今,對現實感到悲傷。追念古代的事情,感傷現在的事情;指一種落寞、悲觀的思想情緒。埋頭苦干(máitóukǔgàn):專心一意地刻苦工作。舍身求法(shěshēnqiúfǎ):原指佛教徒不惜犧牲自己,遠道求經。后比喻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犧牲自己。前仆后繼(qiánpūhòujì):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緊跟上去。形容斗爭的英勇壯烈。注意區分“前赴后繼”。自欺欺人(zìqīqīrén):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不足為據(bùzúwéijù):不能作為依據。四、文章結構第一部分:擺出對方的論點和論據。第二部分:駁斥對方的論證。第三部分:號召廣大中國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學習,積極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同時寫出作者魯迅的觀點——從古至今都有不失自信力的中國人在。五、課后思考“中國的脊梁”指的是什么?魯迅為什么要反復強調“中國的脊梁”?“中國的脊梁”是指那些腳踏實地地為民族地進步而奮斗地人們,他們是使中國挺立起來地“脊梁”,他們往往來自于下層,代表著廣大民眾地利益。反復強調“中國地脊梁”,目的在于贊頌那些有自信力地中國人,強調他們才是民族生存和發展地中堅力量,才是我們民族地真正代表。懷疑與學問一、作者簡介顧頡剛(1893-1980),字銘堅,歷史學家,江蘇蘇州人,是我國“古史辨”學派創始人,現代歷史地理學家和民俗學的開拓者、奠基者,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長期從事教育工作和歷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懷疑與辨偽,有不少創見。編有《古史辨》、著有《漢代學術史略》《史林雜識初編》等。生詞識記兇險(xiōngxiǎn):1.(情勢等)危險可怕。2.兇惡陰險。視察(shìchá):察看,審察。輕信(qīngxìn):輕率地相信。虛妄(xūwàng):荒誕無稽。盲從(mángcóng):盲目地附和隨從。折扣(zhékòu):買賣貨物時,照標價減去一個數目,減到原標價的十分之幾叫作幾折或幾扣。流俗(liúsú):指社會上流行的風俗習慣(含貶義)。墨守(mòshǒu):固執拘泥,不會變通。成語:墨守成規,亦作“墨守成法”,意思是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戰國時墨翟(即墨子)善于守城,世人謂之“墨守”。后以“墨守成規”指固執舊法,一成不變。注意不要寫成“墨守陳規”,這個詞不存在。停滯(tíngzhì):受到阻礙,不能順利地進行或發展。不攻自破(bùgōngzìpò):無須攻擊,自己就會破滅。形容論點站不住腳,經不起反駁或攻擊。三、文體常識議論文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一種常用文體。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論據一般分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兩種。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等。議論文從論證方式看,一般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論證的基本結構層次:提出問題(是什么)分析問題(為什么)解決問題(怎么辦),即引論、本論、結論。常見的論證結構:總分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層進式結構、并列式結構。注意區分論點與論題,論題是有待證明的命題,它是議論的問題或對象。四、文學常識四書五經,是“四書”與“五經”的合稱。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部作品。其中,《論語》《孟子》分別是記錄孔子、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前者據說是孔子講授“初學入德之門的要籍,經曾子整理成文;后者據說是“孔門傳授心法”之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筆之子書,以授孟子”的。這兩部書與《論語》《孟子》一起表達了儒學的基本思想體系,是研治儒學最重要的文獻。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作品。《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集,現存305篇,由風、雅、頌三部分組成。《尚書》,“尚”即上”,《尚書》就是上代以來之書,它是中國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相傳成書于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圣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春秋》即《春秋經》,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春秋時期魯國的國史。談創造性思維一、作者簡介羅迦·費·因格,美國實業家、學者、創造學家,曾創立創意思考顧問公司,曾發表過《踢醒沉睡之心》《當頭棒喝》《創造性紙牌》等著作。二、生詞識記探求(tànqiú):探索尋求。汲取(jíqǔ):吸取。創意(chuàngyì):創出新意,也指所創出的新意或意境。壓榨(yāzhà):1.擠出汁水或內含物。2.比喻剝削或搜刮。根深蒂固(gēnshēndìgù):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行之有效(xíngzhīyǒuxiào):指某種方法或措施已經實行過,證明很有效用。孜孜不倦(zīzībùjuàn):勤奮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通常指教師或學生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持之以恒(chízhīyǐhéng):持續不間斷,老是那么一股勁地進行。不言而喻(bùyánéryù):不用說就可以明白。輕而易舉(qīngéryìjǔ):不需要作多大的努力就能辦到或對付。文化常識“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文化常識結而成的兵書。里面既有正面交鋒的策略,也有遠交近攻的妙計,根據情況的不同,它一共分為六大計,分別為“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并戰計”“敗戰計”,每條大計里邊都包含六個小的計策,這些計策都以四字或者三字的詞語作為名稱,很多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如“笑里藏刀”“調虎離山”“聲東擊西”等。創造宣言一、作者簡介陶行知(1891-1946),安徽歙縣人,教育家。他早年留學美國歸國后,終身致力于中國教育的改造,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在實踐中創立的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為中心的教育理論,是我國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豐碑。主要著作有《中國教育改造》《中國大眾教育問題》等二、生詞識記中傷(zhòngshāng):誣陷或惡意造謠,旨在毀壞人的名譽。懶惰(lǎnduò):偷懶,不喜歡費體力或腦力,不勤快。遁詞(dùncí):指理屈詞窮或不愿吐露真意時,用來支吾搪塞的話。魯鈍(lǔdùn):愚笨,不敏銳。懦夫(nuòfū):軟弱無所作為的人。豢養(huànyǎng):喂養;馴養,養育,供養;比喻收買并利用。豢,泛指喂養,以利益為餌來引誘人為其服務,任其宰割。灌溉(guàngài):把水輸送到田地里。繁殖(fánzhí):生物產生新的個體,以傳代。畫龍點睛(huàlóngdiǎnjīng):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后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生動有力。自暴自棄(zìbàozìqì):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墮落。山窮水盡(shānqióngshuǐjìn):山和水都到了盡頭。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宋·陸游《游山西村》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李八缸》:“茍不至山窮水盡時,勿望給與也。”走投無路(zǒutóuwúlù):投,投奔。無路可走,已到絕境。比喻處境極困難,找不到出路。文學常識八大山人朱耷(約1626一約1705),清初畫家,中國畫首一代宗師。譜名統禁,號八大山人、個山、人屋等不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權的后裔,本是皇家世孫。明亡后削發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道教,住持南昌青云圃(后改名“青云譜”)道院。擅書畫,花鳥以水墨寫意為主,形象夸張奇特筆墨凝練沉毅,風格雄奇雋永;山水師法董其昌,筆致簡潔,有靜穆之趣,得疏曠之韻。擅書法,能詩文,用墨極少。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他選擇背過身去,與世隔絕,在創作中安放自己孤獨的靈魂。朱耷六十歲時開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題詩作畫,他在署款時,常把“八大山人”四字連綴起來,仿佛“哭之”“笑之”字樣,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痛苦心情。其弟朱道明,字秋月,也是一位畫家,風格與其相近,但還要粗獷豪放。他的書畫署名為牛石慧,把這三個字用草書連寫起來,很像“生不拜君”四字,表達了對清王朝誓不屈服的決心。他們兩兄弟署名的開頭,把個朱字拆開,一個用“牛”字,一個用“八”字。這樣隱姓埋名,可謂用心良苦。練習題:1.下列各組詞語書寫和字的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壓榨(zhà)誆騙(kuāng)探求(tàn)根深蒂固(dì)B.玄虛(xuán)停滯(zhì)豢養(huàn)契而不舍(qiè)C.灌溉(gài)繁殖(zí)譬如(pì)求神拜佛(fú)D.模式(mù)懦夫(nuò)中傷(zhòng)反復推敲(qiāo)2.下列句子中的畫線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A.他在兒童文學領域,孜孜不倦,發表了不少作品。B.中國宣布裁軍30萬,使西方抹黑中國閱兵的“秀肌肉”論不攻自破。C.火車站的小偷前仆后繼,捉了這個又來了那個。D.青少年應該珍惜時間,努力學習,這個道理是不言而喻的。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廊坊、北海、南寧、南京、武漢、長沙、南昌、貴陽、合肥、西安、桂林列為2022年傳銷重點整治。B.基因成為戰略資源,基因科技的發展程度也反映著國家的科學水平。C.中國進入新時代,鄉村對有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喚著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D.亞洲的今天擁有世界67%的人口、1/3的經濟總量,是世界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之一。下列關于文體、文學知識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選自《且介亭雜文》,是魯迅先生的一篇駁論文。B.《懷疑與學問》的作者顧頡剛,文章主要論述的是懷疑精神在治學過程中的作用。C.《談創造性思維》作者羅迦·費·因格,英國實業家、學者、創造學家。D.《創造宣言》是一篇演講詞,作者陶行知,著名教育家和實踐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古詩文名句填空。(1)閑來垂釣碧溪上,(李白《行路難》)(2)起舞弄清影,(蘇軾《水調歌》)(3),邊秋一夜聲。(杜甫《月夜憶舍弟》)(4),憐君何事到天涯!(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5)云橫秦嶺家何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中生物一: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習題課
- 2025至2031年中國絹花工藝品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新疆體育職業技術學院《西方藝術里的故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中國聚氨酯膠粘鞋料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新疆藝術學院《音樂基礎常識》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信陽職業技術學院《即興思維與口語表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省平涼市2024年中考數學五模試卷含解析
-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市級名校2024屆中考數學考前最后一卷含解析
- 2025年員工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完整答案【典優】
- 2025工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附答案(鞏固)
- 人工智能在情緒調節與積極心理學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汽車冷卻系統課件
- 防脫洗發水培訓課件
- 2025春季學期國開電大專科《管理學基礎》一平臺在線形考(形考任務一至四)試題及答案
- 舟山西堠門大橋mmm課件
- 2024年四川省綿陽市中考化學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考語文復習閱讀專題 名著勾連整合及綜合訓練 課件
- 學校德育工作手冊(組織機構、職責、流程、制度、要求)
- 鐵路沿線危樹清理施工方案
- 2025年大學校園防詐知識競賽題庫200題(含答案)
- 《新能源乘用車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 第1部分:純電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