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輪發電機油系統循環沖洗作業指導書_第1頁
汽輪發電機油系統循環沖洗作業指導書_第2頁
汽輪發電機油系統循環沖洗作業指導書_第3頁
汽輪發電機油系統循環沖洗作業指導書_第4頁
汽輪發電機油系統循環沖洗作業指導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汽輪發電機油系統循環沖洗作業指導書1、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燃煤發電機組工程B標段#4機組,汽輪發電機組主機潤滑油系統、潤滑油凈化系統、頂軸油系統、儲存油系統及發電機密封油等系統安裝后的循環沖洗作業。2、編制依據2.1《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范第3部分:汽輪發電機組》DL5190.3—20122.2《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程第3部分:汽輪發電機組》DL/T5210.3-20092.3《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程第5部分:管道及系統》DL/T5210.5-20092.4《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統》DL5190.5—20122.5《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力發電廠部分)DL5009.1—20022.6《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電力工程部分)》2013年版2.7《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程第7部分:焊接》DL/T5210.7-20102.8《火電工程項目質量管理規程》DL/T1144—20122.9《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2.10電機組潔凈化安裝管理規定2.11汽機油系統潔凈化施工管理制度2.12《國家電網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規定》2.13燃煤發電機組工程(B標段)施工組織設2.14汽機房附屬機械及附屬設備安裝圖J03022.15汽輪機潤滑油凈化管道安裝圖J20032.16儲存油箱有關管道安裝圖J20042.17潤滑油箱排空管道安裝圖J20052.18汽輪機事故放油管道安裝圖J20062.19發電機本體密封油管道安裝圖J21022.20發電機密封油回油箱排煙管道安裝圖J21032.21上海汽輪機廠及相關廠家設備圖紙及資料3.工程概況及主要工作量:3.1工程概況:燃煤發電機組工程#4機組的潤滑油系統由主機潤滑油、發電機密封油、頂軸油三大系統組成。其主機潤滑油管路、發電機密封油、頂軸油管路均采用不銹鋼管,發電機潤滑油、頂軸油、密封油管道通過密封油回油箱和密封油集裝裝置與主機潤滑油系統連成一體,參與油循環的管道還包括如下內容:①潤滑油凈化管道;②儲存輸送油管道;③臨時沖洗管道;油循環沖洗共分四個階段進行。3.2主要工程量(一臺機組)序號名稱規格數量備注1潤滑油油管Φ406×1041m廠供不銹鋼管Φ273×875mΦ219×6101mΦ133×463mΦ114×459mΦ89×456mΦ73×427mΦ60×42mΦ48×691mΦ48×4104m廠供不銹鋼管Φ42×312mΦ34×512mΦ34×310mΦ27×35mΦ22×488m2臨時沖洗管道Φ21910m不銹鋼管Φ10820mΦ8920mΦ5720m3發電機密封油、潤滑油管道Φ11490m廠供不銹鋼管Φ8945mΦ8910mΦ7640mΦ6075mΦ34100mΦ2240m4潤滑油凈化裝置有關管道Φ10822m不銹鋼管Φ5730mΦ2520m5儲存油箱有關管道Φ108329m不銹鋼管Φ7680mΦ57120mΦ3240mΦ2530m4、作業人員的資格及要求4.1作業人員上崗前應經過專業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4.2作業人員應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和考試,懂得安全操作知識。4.3從事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經過體格檢查,合格者方可上崗。4.4作業人員應具有一定同類型機組的油循環的經驗。主責、作業人員按一定的比例配備。4.5參加作業人員必須對油循環管路系統相當熟悉,對作業的內容和要求有足夠的了解。4.6班組長負責組織作業人員進行施工作業,班組長是安裝質量與安全施工的第一責任者。4.7施工作業人員有安全否決權,凡有安全隱患的地方有權停止作業,待隱患排除后再進行作業。4.8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凡參加作業人員都應參加交底。4.9技術人員應對安全、技術進行詳細交底,交底結束應填好交底記錄以備存檔。4.10技術人員在施工活動中應進行必要的技術指導和安全監督工作。4.11作業人員應服從技術人員的技術指導,不得擅自作主隨意施工。4.12作業人員配備4.13作業人員配備序號工種人數(名)備注1技術員11)全面負責技術工作,參加相關圖紙會審,編制施工作業指導書、施工預算、技術、安全措施,并主持技術交底工作。2)深入現場指導施工,及時發現和解決施工中的質量隱患,按照指導書的要求指導施工。3)配合施工人員進行施工驗收的自檢工作。4)記錄、整理施工記錄和驗收記錄。5)對違章操作,有權制止,嚴重者可令其停工,并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2質檢員11)熟悉相關圖紙內容和有關質量標準,參加圖紙會審,技術交底。2)深入作業現場,掌握工程進度及質量情況,按照質量標準進行二級質量驗收工作,配合項目部質檢部完成三級質量驗收。3)對不能保證施工質量的方案提出否決建議,請有關領導部門處理。4)整理、匯總質量驗收記錄。3安全員11)全面負責安裝工作的安全及文明施工工作。2)參加對作業指導書的審核工作,參加安全交底雙簽字工作,在工作中認真檢查作業指導書的執行情況。3)深入一線施工現場,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和不安全因素,督促并采取防患措施。對違章作業人員,有權責令其停工并進行處理。4)做好事故的調查、分析和處理工作。4安裝工61)嚴格遵循作業指導書的工藝要求、質量要求和安全環境要求進行作業,嚴禁野蠻作業。2)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3)發生質量、安全事故應保護好現場,并迅速告知有關領導,做好處理工作。4)有疑難問題及時向技術人員、施工負責人請示解決辦法,對自己的施工質量全面負責,對不正確、不明確的指揮有權不執行。5)保管好施工所使用的材料,防止損壞、丟失。5操作工1負責操作行車6起重工2負責起重吊裝7架子工2負責腳手架搭設8電工1負責電源監護5、主要機械及工、器、具:5.1施工機具準備就緒,如濾油機應經過檢修、清理。5.2計量器具配備齊全,檢驗合格并在有效期內。5.3主要施工機械及工器具見下表:名稱規格數量備注壓力表1.0MPa4只主機油凈化裝置HCP-200A1臺空壓機1臺溫度計0-100℃2只板式濾油機2臺活動扳手1套對講機3臺6、施工準備:6.1.主要材料設備準備:6.1.1施工用消耗性材料到位,如清洗煤油、酒精、面粉、鋼絲濾油膠管、濾油紙、白布、清理用海綿、6.1.2油循環沖洗所用的潤滑油應足量,并有6.1.3用于吸附油箱中鐵屑的6.2技術準備:6.2.6.2.6.3施工現場條件準備:6.3.1油系統設備和管道安裝完成,驗收合格。施工現場必須配置砂箱、滅火器等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且嚴禁挪作它用。6.3.2按油循環沖洗系統圖布置好各沖洗設備和管路,6.3.36.3.4主潤滑油箱、儲存油箱(#3、#4機組共用)內部已清理干凈,6.3.5主潤滑油箱、儲存油箱的事故放油閥均已關閉嚴密,事故放油門手輪應設玻璃保護罩且有明顯標識,不得上鎖;并掛“嚴禁操作”警示牌。6.3.6供油系統中能限制循環沖洗流量和形成死角的節流孔板均已拆除,高壓頂軸油系統中的濾網濾芯均應拆除。6.3.7在油沖洗第一階段初期,取出潤滑油回油至主油箱的濾網,以防止系統回油不暢或濾網堵塞而滿油溢出,后期再將濾網裝入。6.3.8在油箱進油前應對主油箱內部的逆止門及內部油管路進行仔細檢查。6.3.9系統內油泵應具備試運條件,各臺電機包括排油6.3.10油系統周圍環境清理干凈,無易燃物,工作區域周圍無明火作業。7.作業程序(見附錄:一)8.作業方法工藝要求及質量標準:8.1潤滑油系統沖洗。8.1.1第一階段油循環沖洗:(見附錄二)a)將各潤滑油進油管路上的節流閥安裝臨時濾網組件(但不安裝濾芯)。將汽輪發電機組#1軸瓦—#6軸瓦、潤滑油進油管路跨接至潤滑油回油管,潤滑油暫不進入各軸承座,直接進入#1軸瓦—#6軸瓦潤滑油回油管道,(跨接采用活套式連接,方便拆卸,防止恢復時二次污染;在#1-#6軸承潤滑油進油管道節流閥上部位置加裝臨時法蘭,將節流閥出口至軸承座接口,用臨時法蘭堵板封閉牢固,將潤滑油進油臨時跨接管道接至回油管道上活套式法蘭位置,將螺栓緊固)。b)將發電機#7軸瓦、#8軸瓦、勵磁機#9軸瓦潤滑油進、回油管路進行跨接,跨接采用活套式連接,方便拆卸、使潤滑油不直接進入發電機端蓋軸瓦內或軸承座內。c)將通往密封油集裝裝置的所有閥門及油口進行隔斷(包括發電機密封油系統與密封油儲油箱連接的所有接口,及排煙風機進口與密封油系統相關聯的閥門隔離好)檢查氫側密封油箱進油閥和回油閥應該關閉。d)將交流潤滑油泵出口管路至潤滑油主過濾器進口處,用不銹鋼接管進行跨接,將溫控閥拆除,主機冷油器系統暫不參與本階段的油循環。e)將主油箱回油濾網抽出,油沖洗第一階段初期不裝,將潤滑油過濾器濾芯抽出。f)檢查系統及各裝置所有放氣門、排污門關閉且嚴密。g)確認事故油系統通道暢通,事故油池已具備投用條件后,將事故放油門關閉嚴密,8.1.2檢查系統狀態正確后,用板式濾油機向潤滑油儲存油箱注入重約19噸經質量檢驗合格的潤滑油,油位信號及油位指示器都能正常投用。8.1.3投用儲油箱潤滑油輸送泵,打開儲存油箱凈油箱閥門,利用輸送泵將潤滑油送至主機潤滑油箱,再通過主機油凈化裝置將潤滑油輸送至儲油箱污油箱,循環沖洗主油箱至儲油箱管路(注意!循環前必須將連接至小機A、B油箱補油門的兩只閥門OMAV50AA001、OMAV55AA001進行隔斷,以防止潤滑油從小機油箱溢出)。8.1.4根據(附錄:二)油循環沖洗系統圖,對整個系統管路進行檢查,閥門是否開啟,啟動交流油泵將出口壓力調整到額定值,采用A泵、B泵交替和A泵、B泵的方式對軸承外部進、回油母管進行沖洗,沖洗線路為:主油箱→各軸承進、回油管路及跨接管路→主油箱。8.1.5系統應從機組的調閥端至8.1.6上述8.1.4要求應輪流反復進行,循環沖洗應安排專人值班,對油溫、油位、沖洗8.1.a)開始啟動交流油泵沖洗時應多安排人員檢查各管路是否存在漏點。b)循環沖洗時可以利用主油箱的加熱棒進行高、低溫交差沖洗,采用溫差方法使雜物及時脫落,利用主油箱加熱棒進行加熱時,油位應該處于循環狀態且確保淹沒加熱棒。加熱油溫不得超過80℃,冷卻時油溫應降至30℃以下。c)油循環期間應加強對主油箱的油位的監視,油位發生變化時應立即檢查系統,分析原因。d)拆除所有濾油器上的濾網,以便盡可能增加進油量。e)加強對儲存油箱、主油箱的及時清理,是縮短油沖洗時間的有效途徑。f)在沖洗線路上經常用木錘對油管、焊縫處進行擊振,使得管壁附著物脫落。g)在沖洗期間,每周至少翻兩次油箱,將主油箱的油翻入儲存油箱,在主油箱清理干凈之后再將油翻回主油箱,再次沖洗同時對儲存油箱進行清理,反復多次加快油循環周期。向油箱充油時,應通過濾油機注入。8.1.8排煙風機投入使用,以去除油中的水份和煙氣。(根據環境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多少,決定停、啟排油8.1.9在用交流油泵8.1.10在沖洗時對A、B交流油泵進行輪換沖洗,徹底沖洗油管路,清除“死角”區域。8.1.11投用油凈化裝置。8.1.12在確認無較大顆粒雜質后,進行下一階段的沖洗工作。8.2第二階段循環沖洗:各軸承座進油沖洗。(附錄三:)8.2.1系統準備a)將#1-#6軸承安裝好油沖洗擋塊(詳見圖一),潤滑油暫不進冷油器,裝入主機潤滑油回油濾網。裝入各軸承進油濾網的粗濾芯,在沖洗一階段后,更換成細濾芯。圖一:b)不安裝上半軸瓦,安裝#1—#6軸承的進油沖洗擋塊,并用調整墊片將間隙調整好,在軸頸與軸瓦縫隙處用白布塞好,并蓋好各軸承箱上蓋。c)將發電機#7軸瓦、#8軸瓦、勵磁機#9軸瓦潤滑油進、回油管路進行復裝,將發電機#7-#9軸瓦中分面的潤滑油進油孔上,加裝臨時沖洗管路,使潤滑油順著彎管流到潤滑油回油腔室內,臨時用外擋油蓋對發電機汽端、勵端軸承座進行封閉。注意發電機軸瓦引出管的角度,防止油從軸承腔中沖出而進入發電機內部。d)投用A、B交流潤滑油泵進行潤滑油的交替沖洗。e)第二階段的沖洗線路為:主油箱→出口母管→各軸瓦→軸承箱→各軸承回油母管→主油箱。8.2.2投用直流油泵進行潤滑油的沖洗,徹底沖洗油管路,清除“死角”區域。8.2.38.2.48.2.5循環沖洗的油溫應控制在:低溫25-30°高溫8.2.6沖洗過程中應加強翻油對主、儲油箱8.2.7a)開始啟動交、直流潤滑油泵時應多安排人員檢查各管路以及潤滑油箱的油位。b)循環沖洗的油溫利用主油箱加熱棒進行加熱時,應注意及時補充油位并加強監視。防止油位過低導致加熱器干燒。c)加強對儲油箱、及主油箱油位的檢查,并對回油濾網及時清理,防止回油不暢而導致滿油溢出。8.3儲存、油凈化輸送系統管路沖洗:8.3.1系統準備:a)主機潤滑油箱油凈化管路沖洗,將所有放氣、放油門處于關閉狀態并掛牌上鎖。打開油凈化裝置進口OMAV10AA001和OMAV10AA003閥門,打開油凈化出口OMAV20AA001,開啟油凈化裝置對主機潤滑油箱油凈化管路進行沖洗、及主機油凈化至儲存油箱管路進行沖洗。8.4對頂軸油管進行沖洗:8.4.1系統準備a)將頂軸油泵出口母管的濾網拆除。b)將各軸承頂軸油支管和潤滑油回油管進行跨接,頂軸油暫不進入頂軸油模塊,輪流用三臺頂軸油泵對油管進行循環沖洗,此項工作在油循環第一階段后期進行。c)沖洗一階段后,恢復頂軸油管各軸承處的臨時接管,在軸承座內安裝沖洗管路,并使管口朝下,使頂軸油回油至各軸承箱。d)將發電機#7-#9軸瓦的頂軸油軟管接頭一頭連接緊固,一頭對準潤滑油回油口,固定牢固,循環沖洗時,頂軸油不進入軸瓦。8.4.2頂軸油沖洗順序為:頂軸油泵出口→頂軸油泵出口母管→各軸瓦頂軸油管路→各軸承箱→回油至潤滑油主油箱。8.4.3第二階段沖洗結束的標志為:潤滑油無較大顆粒雜質,無硬質顆粒及纖維等其它雜質。8.5第三階段油沖洗:(詳見附錄四)8.5.1主機油系統和發電機密封油系統循環沖洗。8.5.2系統準備:a)通往密封油系統的堵頭去除,將隔離的閥門開啟,使得密封油系統與大機潤滑油系統相連,將發電機#7軸瓦和#8軸瓦的密封油進油管路,和密封油回油管路分別用Φ60的管路進行跨接,先對其外部管路進行沖洗。安裝好汽端、勵端兩側的內迷宮環、外迷宮環及密封支座做好防護措施防止油溢入發電機內部。8.5.3對密封油系統進行沖洗還需注意下列要求:a)密封油系統的主油泵、事故油泵的就地,遠程控制,經試驗可靠,具備投用條件。b)發電機消泡箱的高油位報警裝置應能投用,發電機漏液報警動作訊號正常。c)密封油系統中所有監測儀表及控制系統工作正常。d)在沖洗時不得盤動轉子以防密封瓦支座與轉子的堵塞物損壞使油漏入發電機內部。e)油循環前所有排污閥全部關閉,在沖洗一端時間后,開啟排污閥進行排污。f)發電機迷宮環和軸頸之間裝入的粗于間隙的“O”形擋油橡膠管,并壓好。g)空側油管進行沖洗時密封瓦應進行短路循環。h)對密封油真空油箱進行跨接;對氫側回油箱進行跨接;密封油冷油器跨接(前期沖洗時油暫不經過冷油器),浮動油流量控制閥跨接。i)沖洗油應不經過壓差調節閥,用管路進行跨接。待油質合格后恢復壓差調節閥。8.5.4啟動密封油集裝裝置上的A、B密封油泵對密封油外部管道進行沖洗。在油循環沖洗過程中,經常對刮片式濾網進行清理、排污,以防濾網堵塞,導致差壓過大。8.5.5沖洗期間經常打開空側密封油回油箱U形管,及垂直管底部的排污閥將底部的污油放掉,油循環中提高濾網清理頻率,適時投用油凈化裝置以加快油質合格。8.5.6在沖洗一階段后,將密封油進油和回油跨接管拆除,將密封油進、回油管恢復,在端蓋上用接管,將密封油浮動油回至密封油氫側回油腔室內,參加整套油系統的的循環。利用密封油泵進行油循環。8.5.7投用密封油直流油泵,沖洗密封油直流油泵管路,徹底沖洗油管路,清除“死角”區域。8.5.8將密封油真空油箱、氫側回油箱、密封油冷油器、浮動油流量控制閥等管路恢復。8.5.9此循環開始階段應加強對氫側密封油濾網的清理工作,密切監視氫側回油箱的油位。需特別注意:嚴格控制密封油進油壓力及流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沖洗油進入發電機內部,打開發電機兩側漏液檢測排污門監視發電機內部是否進油。8.5.10在沖洗密封油管路時繼續沖洗主機潤滑油管路。8.5.11主油箱至輸送泵再至儲油箱的管路沖洗,和儲油箱至輸送泵再至主油箱的管路沖洗仍按第二階段的沖洗要求進行。8.5.12投用密封油排煙風機,以去除油中的水份和煙氣(如在保溫施工期間則暫時不投用)。8.5.13沖洗結束的標志為:潤滑油無較大顆粒雜質潤滑油清潔,及纖維等其它雜質。8.5.14循環沖洗中應注意以下幾點:a)開始啟動油泵時應多安排人員檢查各管路以及各油箱的油位。b)加強對軸承箱、儲油箱、真空油箱及主油箱油位的檢查。c)各濾網應及時清理,以加快油循環速度。在沖洗線路上經常用對油管進行擊振。8.5.15在停止沖洗修改臨時系統時穿插進行翻油,對個各油箱及軸承座進行清理。8.5.16第三階段沖洗結束的標志為:潤滑油無較大顆粒雜質。8.5.17在第三階段循環沖洗中應注意以下幾點:a)開始啟泵時應多安排人員檢查各管路以及各油箱的油位。b)循環沖洗的油溫利用主油箱加熱棒進行加熱時,應注意油箱油位。c)加強對軸承箱、儲油箱、及主油箱油位的檢查。d)各濾網應及時清理,以加快油循環速度。e)在沖洗線路上經常用對油管進行擊振。8.6第四階段循環沖洗:(見附錄五)8.6.1將整個油系統恢復至運行狀態,將各軸承箱(蓋)恢復進行油沖洗(各軸承進油濾網仍暫時8.6.2運用交、直流潤滑油泵、頂軸油泵、潤滑油輸送泵、密封油泵、油凈化裝置等對整個油系統進行沖洗工作,加強對8.6.3清理各處濾網,待油循環到油質符合要求為止,對各軸瓦進行翻瓦清理,徹底清理各軸承箱(座)、主油箱、密封油回油箱、儲8.6.4在汽輪發電機組整套啟動前,需將各軸承進油濾網取出,將進油調節閥濾網取出,各進油節流閥流量按制造廠要求的數值調整結束。8.7質量標準:從油箱取樣口取樣分析,油質達到NAS6級。即:每100毫升中含5~15μm的顆粒不超過32000個;含15~25μm的顆粒不超過5700個;含25~50μm的顆粒不超過1012個;含50~100μm的顆粒不超過180個;含大于100μm的顆粒不超過32個;9、工序交接及成品保護9.1涉及到油循環的設備、管道安裝完畢且驗收簽證后方可進行油循環。9.2油循環沖洗過程中每一階段循環確認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循環。9.3對油箱、濾網等進行清理時,應注意防止油對地面或其它設備造成污染,應采取妥善的防護措施。10、職業安全衛生和文明施工措施10.1油系統附近嚴禁電、火焊和明火作業,并掛“嚴禁煙火”警告牌。動火須辦理動火作業票。10.2備好砂箱,滅火器等消防用具,尤其是油箱附近及進油區域更應備有足夠的滅火工具,加強監視。油循環期間,油系統區域設安全圍欄,并掛好警示牌。10.3油箱進油前,事故油管應安裝完畢,排污閥和事故放油閥均已關閉嚴密并上鎖,并掛“嚴禁操作”警示牌。10.4任何人非經批準不得在油箱、油管上開孔,所有的閥門、閥頭不得隨意亂動。10.5由于油沖洗階段許多管口是敞開的,泵起動時應采用措施防止泵的過載。10.6運行中應經常檢查油系統是否漏油,由專人負責,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防油漏至高溫設備上引起火災。10.7油沖洗的每一個階段應觀察油箱油位及時補油至油箱最低油位以上。10.8密切監視發電機汽、勵端消泡箱油位,防止油位過高而溢入發電機內。10.9油沖洗期間不得盤動轉子,以防損傷軸瓦、密封瓦及軸頸和發電機的“0”形橡膠封條。10.10管道敲擊應用木錘或其它擊振器,而嚴禁使用鐵錘、鐵棍等硬性物體敲擊油管道。10.11堅持文明施工,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10.12每一系統進油前,必須經技術人員交底,系統檢查確認完好,安排好人員做好準備工作,方可進行。10.13停泵,掛“有人工作,禁止操作”牌,并辦理相關的作業票;10.14油循環的值班制度:在系統油循環期間現場必須有人值班,并明確責任人及責任區域,并將值班制度及值班注意事項,張貼在值班室內顯眼處;現場值班必須兩人或兩人以上,準備2個對講機,每30分鐘要全面巡查一次,并做好值班記錄。值班現場嚴禁吸煙(尤其夜間值班)以免引起火災,在現場如發生異常情況要及時處理并及時向上級匯報,立即通知安保部。10.15在復裝油管時,必須用壓縮空氣吹洗或用酒精對管道進行清理,確保管內暢通、無雜物時才能安裝,并隨時注意管口的密封工作,嚴防有雜物掉入管中,施工地點周圍保護清潔,管口用塑料膠帶密封以防雜物進入管道中使管內壁污染。10.16潤滑油管道安裝前統一考慮油沖洗臨時管道的安裝(嚴格按照制造廠提供的方案進行安裝),如果在系統安裝結束后,再進行臨時油管道的安裝,容易造成二次污染。10.17油管道內安裝的濾網全部由制造廠提供,在安裝前要仔細檢查濾網質量,不要由于濾網質量問題而影響到潤滑油清潔度。油循環沖洗中,油壓不得超壓,定期檢查油濾網防止濾網堵塞或破損,在各軸承進油管上安裝臨時濾網,待油循環結束后拆除。10.18油系統管道和油循環臨時管道安裝完成后,并采取油箱內加裝磁棒、交替變溫、木錘敲擊、清理油箱等措施,油質合格后,再進軸承座開始全系統循環。10.19油循環開始,現場應有完善的消防設施,施工區內不得有明火作業。10.20油循環時應盡可能投入全部裝置。油質合格后,油循環原則上宜繼續運行,直至機組試運。10.21油系統的清潔程度應采用油質化驗方法來判定,化驗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資質;油中的水分、顆粒度應符合規程、規范及制造廠要求。10.22油循環沖洗應急指揮機構:總指揮:副總指揮:指揮小組成員:10.23油循環沖洗應急電話:11、環境管理11.1施工現場揚塵管理。11.1.1運輸車輛限速行駛。11.1.2在運輸時采取覆蓋措施。11.2氧氣,乙炔管理11.2.1安全距離為8m。11.2.2專用倉庫,專人管理。11.2.3裝卸時輕拿輕放,防止撞擊,拖拉和傾倒,不能混裝。11.3固體廢棄物管理:11.3.1焊條頭及時回收,交倉庫統一管理。11.3.2廢電池由勞保庫統一回收11.3.311.3.4清理的廢油和污油應集中收集至廢油桶,集中回收處理。11.3.1環境保護:1)固體廢棄物控制:盡可能減少拖運軌道切割量,減少邊鋼料產生。拖運軌道切割產生的廢料集中存放處理。2)廢氣排放控制:現場不燃燒廢棄物。3)光污染控制:夜間焊接作業時,居民側應采取擋光措施。11.3.2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1)做好圖紙會審,合理申報計劃,減少損耗量;合理利用廢舊材料,平墊鐵利用金結加工邊角料。11.3.3節能與能源利用:1)現場焊機不用時關掉電源,支座弧形板與水箱應無間隙,減少焊接工作量。2)工具房等嚴禁使用大功率電器。3)嚴禁使用淘汰的施工設備、機具和產品。12.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范第3部分:DL5190.3-2012)的實施3.3.5設備安裝時,建筑物的保護應符合下列規定:第2款禁止在重要金屬結構上任意施焊、切割,必須進行時應制定措施,并經審批。第3款不得在建筑混凝土結構上使用大錘重擊、鑿開保護層在內部鋼筋上焊接、切割內部鋼筋、任意開孔;必須進行時,應采取措施并辦理審批手續。4.1.6制造廠整套供貨,現場不再組裝的設備,制造廠應確保內部組件的結構和性能與其供應的技術文件相符。6.1.5油管道閥門的檢查與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a)閥門應為鋼質明桿閥門,不得采用反向閥門且開關方向有明確標識。b)閥門門桿應水平或向下布置;c)事故放油管應設兩道手動閥門。事故放油門與油箱的距離應大于5m,并應有兩個以上的通道。事故放油門手輪應設玻璃保護罩且有明顯標識,不得上鎖;d)減壓閥、溢流閥、過壓閥、止回閥等特殊閥門,應按制造廠技術文件要求,檢查其各部間隙、行程、尺寸并記錄、閥門應做嚴密性檢查。6.1.6油管內壁必須徹底清掃,不得有焊渣、銹蝕、纖維和水分,油管清掃封閉后,不得在上面鉆孔、氣割或焊接,否則應重新清理、檢查并封閉。6.7.5油箱的事故排油管應接至事故排油坑,系統注油前應安裝完畢并確認暢通。12.1《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力發電廠部分)DL5009.1-2002全文均為強制性執行條文。12.2《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1.0.3建筑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工程專用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220/380V三相四線制低壓電力系統,須符合下列規定:

1.采用三級配電系統;

2.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

3.采用二級漏電保護系統。3.1.4臨時用電組織設計及變更時,必須履行“編制、審核、批準”程序,由電氣工程技術人員組織編制,經相關部門審核及具有法人資格企業的技術負責人批準后實施。變更用電組織設計時應補充有關圖紙資料

。3.1.5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經編制、審核、批準部門和使用單位共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3.4臨時用電工程定期檢查應按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對安全隱患必須及時處理,并應履行復查驗收手續。6.1.6配電柜應裝設電源隔離開關及短路、過載、漏電保護電器。電源隔離開關分斷時應有明顯可見分斷點。6.1.8配電柜或配電線路停電維修時,應掛接地線,并應懸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停電標志牌。停送電必須由專人負責。13.技術記錄13.1技術記錄各油箱封閉簽證;13.2潤滑油和密封油沖洗前檢查簽證;13.3潤滑油和密封油沖洗后簽證;13.4潤滑油和密封油系統沖洗后油質化驗報告;14.1附錄(一):汽輪發電機油系統循環沖洗作業程序:施工準備施工準備主油箱注油,啟動交流泵投輸送泵潤滑油母管沖洗投交流、直流油泵投頂軸油泵投密封油泵油管路恢復沖洗油質化驗合格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 投濾油機投濾油機、油凈化裝置附錄(二):潤滑油系統第一階段沖洗流程圖附錄(三):潤滑油系統第二階段沖洗流程圖附錄(四):潤滑油、密封油系統第三階段沖洗流程圖附錄(五):潤滑油系統第四階段沖洗流程圖14.2附錄一:重要環境因素及其控制計劃序號重要環境因素涉及的作業活動可能導致的環境影響控制計劃1水體污染系統化學清洗中污水排放、混凝土泵送車、運輸機械的沖洗、金屬試驗室顯、定液的排放污染水體運行程序和規章制度和實施管理方案2施工噪聲施工機械、混凝土振搗、腳手架(模板拆裝)及清理修復、非標制作噪聲污染運行程序和規章制度系統蒸汽吹管運行程序和規章制度和實施管理方案3無毒無害固體廢棄物的排放廢鋼材、廢木材、廢棉紗、廢手套、廢毛竹、廢棄的包裝物等,廢紙及其他生活垃圾污染土地污染水體運行程序和規章制度和實施管理方案4有害固體廢棄物的丟棄土建安裝施工、機組試運以及設備、機械維修保養清洗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油漆涂料桶、保溫材料、油棉紗、電纜皮、復印機墨盒等污染土地污染水體運行程序和規章制度和實施管理方案5粉塵的排放施工現場:場地平整、土堆、現場路面、木工房鋸末、切割、除銹、噴砂、打磨、保溫材料運輸和施工、管道吹掃污染大氣影響人體健康環境管理方案運行控制程序6化學危險品、油品的泄漏或揮發施工現場:各種油漆、稀釋劑、汽油、煤油、化學材料庫、其他作業點污染土地運行控制程序7資源能源的消耗施工現場:辦公用紙、鋼材、木材、水泥現場辦公區:辦公用紙、水電消耗資源環境管理方案運行控制程序8火災的發生現場油漆、稀釋劑、氧、乙炔氣瓶的使用、貯存污染土地(水體)運行控制程序批準:審核:編制:編制時間:14.3附錄一:作業條件的主要危險點(源)辨識及控制:序號工程名稱施工項目作業活動危險因素可導致事故現有控制措施及有效性汽機專業1潤滑油系統循環沖洗1.1潤滑油系統沖洗孔洞無蓋板墜落施工現場的孔洞采取圍欄或蓋板蓋嚴措施。室內孔洞不蓋嚴人員傷害嚴格檢查室內孔洞是否采取有效措施(蓋嚴)。管道破口打磨施工人員不戴眼鏡。人員傷害使用角向砂輪打磨破口必須戴好防護眼鏡。電源盤受電后無警示標志觸電帶電運行的電氣設備必須標有警示牌油系統安裝人員高空作業不扎安全帶。高空墜落高空作業人員按規定要求扎好安全帶,并掛在上方牢固地方。1.2設備吊裝吊點隨意更改。人員設備損壞設備的吊點應符合施工技術措施的規定,不得任意更改吊索及吊環應經計算選擇。氧氣瓶、乙炔瓶距離不符合要求?;馂谋?/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