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入學聯考語文試題_第1頁
福建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入學聯考語文試題_第2頁
福建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入學聯考語文試題_第3頁
福建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入學聯考語文試題_第4頁
福建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入學聯考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上學期入學聯考語文試題考生注意: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部編版必修下冊、選擇性必修上冊。一、課內基礎知識(18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書寫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怵惕(chù)

戶牖(yǒu)

大瓠(hù)

功虧一潰(kuì)B.自矜(jīn)

呺然(xiāo)

埏埴(shān)

風乎舞雩(yú)C.汗涔涔(céng)

窟窿(kū)

諦(dì)聽

喟然(kuì)D.柵欄(zhà)

杜撰(zuàn)

驚詫(chà)

怪誕(dàn)2.按照詞類活用分類,加點詞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3分)①君子食無求飽

②見賢思齊焉

③在明明德

④道芷陽間行

⑤項伯殺人,臣活之⑥不貴難得之貨

⑦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⑧其堅不能自舉也

⑨故賊人以利其身A.①④⑨/②⑧/③/⑤/⑥⑦

B.①④/②⑧/③⑤/⑥⑦/⑨C.①④⑤/②⑧/③/⑥⑦/⑨

D.①⑨/②⑥⑧/③/④/⑤⑦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3分)A.

克己復禮

B.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

C.

欲治其國者

D.

慮而后能得克終者蓋寡

若火之始然

吾其還也

物格而后知至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全都屬于古今異義的一項是(

)(3分)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②譬如平地

③復眾人之所過

④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⑤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

⑥強行者有志

⑦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⑧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

⑨可憐焦土A.①⑤⑥⑧⑨

B.③④⑥⑦⑨

C.①④⑥⑧⑨

D.②④⑦⑧⑨5.按照文言句式特點分類,下列句子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3分)①遂為猾胥報充里正役

②雖董之以嚴刑

③洎牧以讒誅

④鐘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⑤無惻隱之心,非人也

⑥大王來何操

⑦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

⑧加之以師旅⑨當察亂何自起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⑨

B.①③/②⑧/④⑦/⑤/⑥⑨C.①⑥/②/③④⑦/⑤/⑧/⑨

D.①⑥/②③/④⑦/⑤/⑧/⑨6.下列選項中對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語錄體散文集,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B.“小人”指地位低下的人,平民百姓;又指人格卑賤或見識短淺的人;“小人喻于利”中的“小人”指的是后者。C.老子,相傳姓李名耳,字伯陽,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道德經》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D.諸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統稱。周代將諸侯劃分為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將其封地稱作“家”。二、課內外閱讀(60分)(一)《紅樓夢》專題閱讀(本題共3小題,10分)7.下列有關《紅樓夢》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賈雨村中進士,任縣令,由于貪財被革職,到鹽政林如海家教林如海的女兒黛玉讀書。賈雨村托林如海求岳母家榮國府幫助。林如海的岳母賈母因黛玉喪母,要接黛玉去身邊。林如海便托賈雨村送黛玉到京。賈雨村與榮國府聯宗,并得林如海內兄賈政幫忙,得任金陵應天府。B.黛玉因將襲人不開門一事錯疑在寶玉身上而獨自悲泣。至次日,又恰遇餞花之期,眾姐妹在花園內玩耍,唯獨黛玉因滿地落花,勾起無限傷春情思。黛玉于是把那些殘花瓣拿去掩埋,不由自主地感花傷己,隨口念了幾句詩,寶玉聽到后痛苦不堪。C.寶玉與金釧兒說悄悄話被王夫人聽見,金釧兒被王夫人打后羞憤投井自殺,賈環向賈政誣告此系寶玉逼奸不遂引起。同時,寶玉又因留戀戲子蔣玉菡被告了狀。二罪并罰,寶玉因此挨打。D.薛姨媽之子薛蟠,為爭英蓮傷了人命,被告至應天府。剛到任的賈雨村判案時,一門子遞給他一張“護官符”,告訴他薛蟠是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人。賈雨村懼怕四大家族的勢力,胡亂判了此案。最后薛蟠奪走英蓮,又逍遙法外。8.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完成相關題目。(3分)單表到了初一這一日,榮國府門前車輛紛紛,人馬簇簇。那底下凡執事人等,聞得是貴妃作好事,賈母親去拈香,正是初一日乃月之首日,況是端陽節間,因此凡動用的什物,一色都是齊全的,不同往日。少時,賈母等出來。賈母坐一乘八人大轎,李氏、鳳姐兒、薛姨媽每人一乘四人轎,寶釵、黛玉二人共坐一輛翠蓋珠纓八寶車,迎春、探春、惜春三人共坐一輛朱輪華蓋車。然后賈母的丫頭鴛鴦、鸚鵡、琥珀、珍珠,林黛玉的丫頭紫鵑、雪雁、春纖,寶釵的丫頭鶯兒、文杏,迎春的丫頭司棋、繡枯,探春的丫頭待書、翠墨,惜春的丫頭入畫、彩屏,薛姨媽的丫頭同喜、同貴,外帶著香菱、香菱的丫頭臻兒,李氏的丫頭素云、碧月,鳳姐兒的丫頭平兒、豐兒、小紅,并王夫人兩個丫頭也要跟了鳳姐兒去的金釧、彩云,奶子抱著大姐兒帶著巧姐兒另在一車,還有兩個丫頭,一共又連上各房的老嬤嬤奶娘并跟出門的家人媳婦子,烏壓壓的占了一街的車。賈母等已經坐轎去了多遠,這門前尚未坐完。這個說“我不同你在一處”,那個說“你壓了我們奶奶的包袱”,那邊車上又說“蹭了我的花兒”,這邊又說“碰折了我的扇子”,咕咕呱呱,說笑不絕。周瑞家的走來過去的說道:“姑娘們,這是街上,看人笑話。”說了兩遍,方覺好了。前頭的全副執事擺開,早已到了清虛觀了。(選自《紅樓夢》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癡情女情重愈斟情》,有刪改)以上這段文字是賈母到清虛觀祈福出發時的場面描寫,《紅樓夢》中的場面描寫往往富有深意,你認為上面文字中有何深意?請結合文本簡析。(3分)9.作為“賈府四春”之一,探春是姨娘所出,身份并不高貴,但她通達事理、機敏過人,成為大觀園群芳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后世讀者喜愛。《紅樓夢》第五十五、五十六回通過描寫探春協理大觀園,展現了她的過人才干。第五十五回為《辱親女愚妾爭閑氣

欺幼主刁奴蓄險心》。有研究者說探春“表面上不動聲色,談話卻比王熙鳳更有機鋒”,你同意這一觀點嗎?請結合第五十五回的內容說說你的思考。(4分)(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材料一:2023年開年以來,ChatGPT當仁不讓成為網絡上最火熱的詞語。這不是人工智能第一次被大面積討論,但是這一次對ChatGPT的討論,卻明顯帶著更強的憂思;ChatGPT的能力進入了新聞、出版、寫作、教育等領域,離大眾生活與工作如此接近,以至于讓人有了一種恐懼,人是否會被人工智能取代?隨著ChatGPT使用者猛增,樂觀派認為這只是一款輔助性軟件,在處理文字、代碼等工作中能替代一些基礎性勞動,且更加規范優化,但在稍微精細的文獻需求、意見咨詢等方面還遠未成熟;悲觀派認為人類大量的文書工作恐怕都會遭遇威脅,而ChatGPT的成長速度驚人,恐怕很快會替代人完成更多的知識和文化生產。人文藝術這一代表著人類文明精粹的獨特領域,似乎已經不再是人類的專屬圣地。技術進步帶來藝術領域的憂慮,并不是第一次出現,而是在每一次飛躍性的技術變革誕生時,都不免出現。1839年,法國畫家保羅·德拉羅什在第一次看到照片時宣稱:“從今天起,繪畫已經死亡!”但從實際來看,照相術的出現將畫家從模仿和還原客觀事物的目標中解放出來,從此繪畫進入了新紀元,印象派、表現主義、野獸派、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流派大大拓展了繪畫的審美邊界,且對整個藝術領域都產生了深遠廣大的影響。技術占領了一塊領土,藝術便會由此開拓新的大陸。因此,技術和藝術并不是二元對立關系。但要看到,大的技術進步帶來的社會發展,也許會給某些行業帶來暫時性的沖擊,也許會對個體的職業生涯帶來挑戰。就如同工業時代誕生的多種機械化,從長遠來看催生了新的行業、新的工作,但是對當時的工人而言,還是面臨著個人謀生技能被取代的“技術性失業”境遇。ChatGPT對于人類社會的改變到底會到何種境地,對包括文化藝術領域在內的多行業的沖擊到底會有多么劇烈,現在沒有人可以充當準確的預言家。現代社會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為科技發展所帶來的各行業轉型震蕩進行減震和提供緩沖,并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人心的恐慌,迎接技術的曙光。(摘編自楊慧《從ChatGPT說起:技術革新與藝術憂慮》)材料二:ChatGPT背后擁有極為龐大的語料數據庫,具有重組各種數據的強大能力。如讓ChatGPT起草一份學術會議開幕式的致辭。拿到稿子后,覺得稿子太短,ChatGPT立即添上數百字;要求增加一些理論深度,ChatGPT迅速補上一堆相關的概念術語。當然,ChatGPT的能力并非局限于狹隘的語言表述,而是可以從事許多延展出來的工作。顯然,ChatGPT可勝任通常的文學生產,建設日常的文學環境,就像為一個公共大廳增添椅子或者為一個寓所增添冰箱。但ChatGPT能否跨過第二道門檻寫出一流的好文學?情節、人物、敘述語言、歷史背景……文學涉及的因素太多了,很難找到一個公約數作為普遍的標準,但一流的好文學必定是創新的文學。于是,我們可以從事“算法”的創新實驗。以“清風”一詞為例。“清風”銜接“明月”,這種組合幾乎沒有任何創新。漢語語料庫之中,“清風明月”的組合數不勝數。相對地說,“清風”銜接“糞便”,這種組合相當新穎——可是,這種創新難道沒有問題嗎?首先,美學標準就無法通過。必須意識到,創新周圍同時分布另外一批或顯或隱的尺度,美學的、歷史的、更大范圍的意識形態,如此等等。問題復雜起來了。創新不是一個內涵清晰的概念,一流的好文學如同水中的倒影搖晃不定,ChatGPT會不會感到為難?人工智能的“算法”必須事先確定一個目標。目標的模糊、搖擺乃至喪失可能使“算法”束手無策。“阿爾法狗”在圍棋對弈之中的杰出表現已經人所共知。這種表現同時取決于一個確鑿無疑的目標:按照圍棋的規則贏棋。如果將這個目標設定為“下出一盤讓對手心情愉悅的棋”,“阿爾法狗”的“算法”如何著手?什么叫作“心情”?如何定義“愉悅”?“心情”和“偷悅”是一個常數還是如同股票那樣在時刻浮動?這些問題未曾明確之前,“阿爾法狗”簡直無法開機。眾多經典作品成為經典的理由各不相同。事實上,這些理由至少包含了不同的天時、地利、人和。遠古時期無法誕生現今的長篇小說經典。這不僅因為當時語言簡樸、傳播媒介原始,同時還因為單純的社會關系無法提供曲折的情節作為長篇小說的軀干。“地利”的意義不難理解:一部作品通常首先在某種地域文化背景之中獲得肯定,進而贏得經典的榮譽并且踏上世界文學舞臺。改換一下地域文化背景,初始的成功甚至奇怪地消失了。當然,文學離不開“人”的經驗體會、“人”的歷史感受、“人”的不可代替的至親至愛至痛至恨之情,如此等等。這恰恰是ChatGPT所匱乏的。ChatGPT的“算法”能否復制出“人和”——包括形形色色的“個人”——擁有的所有經驗?哪一天如果ChatGPT可以提供眾多經典作品各不相同的理由,那么,文學的人工智能時代就真正到來了。(摘編自南帆《ChatGPT:文學與“算法”》)10.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ChatGPT的出現使得原來對人工智能的討論再掀起高潮,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憂慮。B.ChatGPT在替代人完成更多的知識和文化生產等方面已經成熟,這無疑是人們對此悲觀的原因之一。C.ChatGPT語料數據庫極龐大,重組數據的能力很強大,它能進入新聞、出版、寫作、教育等領域。D.任何一部經典作品都會體現某種地域文化背景,倘若換成另一種地域文化背景,那它就有可能成不了經典。11.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技術和藝術并不是二元對立關系”觀點的一項是(

)(3分)A.荷蘭小畫派時期的畫家如維米爾應用小孔成像投影裝置來輔助繪畫,從而提高了繪畫的寫實性。B.人們利用虛擬技術在動畫片的某個街區里面模擬一些有意義的畫面或者聲音,制作出需要的背景。C.Napster的出現令音樂進入網絡MP3時代,《21世紀經濟報道》稱:“此后,全球音樂產業陷入了長達10年的噩夢。”D.數字電影在電腦特效等后期技術上的突飛猛進,使電影可以展現越來越多無法直接拍攝出的奇觀異景。12.材料二認為,ChatGPT等人工智能目前并不能創作出經典作品。請結合材料說明理由。(6分)(三)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題。齊王問孟子曰:“或謂寡人勿取燕,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諸侯將謀救燕。齊王謂孟子曰:“諸侯多謀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對曰:“臣聞七十里為政于天下者,湯是也;未聞以千里畏人者也。《書》曰:‘徯①我后,后來其蘇②。’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若殺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毀其宗廟,遷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③,止其重器,謀于燕眾,置君而后去之,則猶可及止也。”齊王不聽。已而燕人叛。齊王曰:“吾甚慚于孟子。”陳賈曰:“王無患焉。”乃見孟子,問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陳賈曰周公使管叔監商管叔以商畔也周公知其將畔而使之與?”曰:“不知也。”陳賈曰:“然則圣人亦有過與?”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過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過則改之;今之君子,過則順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豈徒順之,又從為之辭!”(選自《資治通鑒·周紀三》,有刪改)[注]①徯(xī):等待。②蘇:解救,拯救。③旄倪(máoní):老人和幼兒。13.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陳賈曰A周公使B管叔C監商D管叔以商畔也E周公知F其將畔G而使之與14.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五旬而舉之”與“舉以予人”(《六國論》)兩句中的“舉”字意思相同。B.“何以待之”與“客得之,以說吳王”(《五石之瓠》)兩句中的“以”字意思不同。C.“系累其子弟”與“薄產累盡”(《促織》)兩句中的“累”字意思不同。D.重器,古代君王所鑄造的作為傳國寶器的鼎之類的器物。遷其重器,意味著滅亡其國家。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齊王跟孟子說,有人建議他不要攻占燕國,也有人建議他攻占燕國,還說如果不攻占燕國的話就會有天災。B.各國策劃援救燕國。齊王問孟子該怎么辦,孟子勸齊王停止戰爭,施行仁政,但齊王沒有采納孟子的建議。C.燕國人紛紛反叛齊國,齊王嘆息地說后悔沒有聽孟子的話,陳賈寬慰了齊王,并拜見孟子,為齊王犯錯找借口。D.孟子說,哪個國家更強大,燕國百姓就認為哪個國家能將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百姓就歡迎哪個國家。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5分)(2)天下固畏齊之強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動天下之兵也。(5分)17.孟子是如何反駁陳賈“圣人亦有過”的觀點的?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4分)(四)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18~19題。雨過山村

[唐]王建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鄉村四月

[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18.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王詩首句就透出山村風味,選取典型意象“雞鳴”“一兩家”。“雞鳴”和人家是村居特征之一。B.王詩寫詩人雨天經過山村,只見村民們都在忙農活,詩人閑得無聊,只好欣賞庭院中的梔子花。C.翁詩中“綠”寫樹木蔥郁,“白”寫水光映天。一“綠”一“白”,色彩明麗,都是靜景描寫。D.翁詩末句中“蠶桑”“插田”分別照應首句的“綠遍山原”“白滿川”。“了”和“又”極富表現力。19.有人說,這兩首田園詩將自然之美和勞動之美和諧地統一在畫面里。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五)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2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論語〉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這一比喻,說明功虧一簣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虧一簣是因為“____________”,而能夠持之以恒是因為“____________”。(2)《〈老子〉四章》中,老子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引出“自見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3)《大學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論身份高低,都應以加強個人品行修養作為根本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題。人們常將土樓等同客家土樓,之所以有這種說法,因為客家人遷徙至福建后確實建造了用于防御的高大一座座土樓。因客家土樓發現較早并得到廣泛宣傳,客家土樓的說法便

。事實上,福建土樓不僅僅有客家土樓,還有閩南土樓。在南靖土樓中,田螺坑土樓群居住人數多,生活氣息濃。人們在這里,仍可以觀察土樓內原汁原味的生活。推開土樓厚重的木門,仿佛進入了一片自成體系的小天地。周末早上8點,進門處,人們

聊著天;老人從菜地里摘回新鮮蔬菜,中年人忙著準備一家人的早餐,小孩們搬出凳子開始做作業……或圓或方的空間里,是一幅幅流動的生活景象,充滿溫暖的煙火氣。漫步村中,鵝卵石鋪就的鄉間小路上,處處

。陽光照射下的土樓,散發著一抹橙黃色的暖意。如果將鏡頭拉遠,從空中俯瞰,一座座龐大的、或方或圓的土樓,帶著土壤的膚色,散落在綠色深處的山巒與河流之間,像時光長河中的一顆顆明珠,見證著歷史的變遷;也訴說著中國傳統文化中一段段悠悠歲月。2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22.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2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構成及表達效果。(5分)四、寫作(60分)2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老子《道德經》有云:“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著名畫家徐悲鴻先生也曾提出繪畫要“致廣大,盡精微”。可見,人生的路上,我們要做大事,這是我們的追求;但是想要成就大事,也不能忽視細微,忽視根本。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此的思考與感悟。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新學期高二開學檢測語文參考答案1.B(A項中的“功虧一潰”的“潰”正確字形為“簣”;C項中“汗涔涔”的“涔”正確讀音為cén;D項中“杜撰”的“撰”正確讀音為zhuàn)2.A(①④⑨名詞活用為動詞,吃飯/取道/劫奪。②⑧形容詞活用為名詞,賢能的人/堅硬的東西。③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彰明。⑤使動用法,使……活。⑥⑦意動用法,以……為貴/以……為鑒)3.D(而:都做連詞,都表承接關系。A項,克:動詞,約束;動詞,能夠。B項,若:連詞,如果;副詞,好像。C項,其:代詞,他的;副詞,表示祈使)4.C(①“大學”古義:倫理、政治、哲學等方面的學問;今義:實施高等教育的學校。②“譬如”古今意義都是“比如”。③“眾人”古今意義都是“很多人”。④“不行”古義:行走不穩;今義:不可以。⑤“孺子”古今意義都是“小孩子”。⑥“強行”古義:勤勉而行;今義:強制實行。⑦“顛覆”古今意義都是“政權被推翻”。⑧“慮”古義:用繩結綴;今義:思考。⑨“可憐”古義:可惜;今義:憐憫,同情)5.B(①被動句

②狀語后置句

③被動句

④定語后置句

⑤判斷句

⑥賓語前置句

⑦定語后置句

⑧狀語后置句

⑨賓語前置句)6.D(“將其封地稱作‘家’”說法錯誤,“家”是卿大夫的封地,諸侯的封地稱作“國”)7.B(“襲人”應為“晴雯”)8.參考示例:通過場面描寫,揭示了賈府講究排場、奢侈無度的一面;賈母到清虛觀祈福,卻無莊嚴肅穆之感,暗示賈家必然衰敗。(3分,意思答對即可)9.參考示例:同意。本回中,年輕的探春剛開始理家,就碰上了棘手之事,探春冷靜應對。一句“你辦事辦老了的,還記不得,倒來難我們”,將探春心思縝密、聰慧敏捷、口齒伶俐的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與王熙鳳的快人快語、潑辣銳利相比,探春言行更加內斂,理正而色不厲,書中就說她“精細處不讓鳳姐,只不過是言語安靜,性情和順而已”。(4分,意思答對即可)10.B(B項,“ChatGPT在替代人完成更多的知識和文化生產等方面已經成熟”判斷不當,根據材料一中“在稍微精細的文獻需求、意見咨詢等方面還遠未成熟”和“而ChatGPT的成長速度驚人,恐怕很快會替代人完成更多的知識和文化生產”可知,ChatGPT在替代人完成更多的知識和文化生產方面并沒有成熟)11.C(C項表明的是技術進步帶來藝術領域的憂慮,體現的是技術和藝術的二元對立關系;因此,本項不能證明“技術和藝術并不是二元對立關系”)12.①ChatGPT等人工智能創作作品時只能按照事先確定的一個目標進行,并不能體現經典文學所涉及的情節、人物、敘述語言、歷史背景等。②經典文學作品在創新時所涉及的審美標準十分復雜,如或顯或隱的尺度,美學的、歷史的、更大范圍的意識形態,而ChatGPT等人工智能創作出來的作品無法通過其美學標準。③眾多經典作品成為經典的理由各不相同,但至少包含了不同的天時、地利、人和,ChatGPT等人工智能提供不了成為經典作品需要具有的這些要素。(每點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給分)13.ADE[(原文標點)陳賈曰:“周公使管叔監商,管叔以商畔也。周公知其將畔而使之與?”]14.A(A項,第一個“舉”譯為“攻克、攻占”;第二個“舉”譯為“拿、用”。B項,第一個“以”譯為“用、憑借”;第二個“以”譯為“用來”。C項,第一個“累”譯為“拘系、捆綁”;第二個“累”譯為“積累”。D項表述正確)15.D(“哪個國家更強大”錯誤,應該是哪個國家善待百姓,實行仁政,百姓就歡迎哪個國家)16.(1)(齊國)憑借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那里的老百姓)用竹筐盛著飯、用壺盛著漿湯來迎接齊軍,難道有別的原因嗎?(2)天下本來就畏懼齊國的強大,現在齊國土地又增加了一倍,如果不施行仁政,那么就會招致天下的討伐。[第(1)小題的關鍵點:“簞食”譯為“用竹筐盛著飯”;“壺漿”譯為“用壺盛著漿湯”;“他”譯為“別的原因”。第(2)小題的關鍵點:“固”譯為“本來”;“倍地”譯為“土地又增加了一倍”;“動”譯為“搖動、使不穩定”,這里可引申為“招致”。每小題關鍵點各1分,大意2分]17.①孟子反駁陳賈所列舉周公的事例說,作為弟弟的周公信任哥哥管權,沒有預料到管權會反叛,這種錯誤是可以理解的。②孟子又將古代和現在的君子做對比,古代的君子能夠正視錯誤且知錯就改,現在的君子知錯不改,還找托詞掩飾錯誤,以此反駁陳賈的觀點。(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參考譯文】齊王請教孟子:“有人建議我不要攻占燕國,有人卻建議我攻占它。(我想,)以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五十天就攻克了,這靠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只能是天意)。如果我不攻占它,一定會有天災。攻占它,怎么樣?”孟子回答說:“如果攻占它而燕國的老百姓很高興,那就攻占它,古人有這樣做的,周武王就是這樣。如果攻占它而燕國的老百姓不高興,那就不要攻占它,古人也有這樣做的,周文王就是這樣。(齊國)憑借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去攻打另一個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那里的老百姓)用竹筐盛著飯、用壺盛著漿湯來迎接齊軍,難道有別的原因嗎?就是為了跳出水深火熱的戰禍啊。如果新統治下水更深,火更熱,百姓又將轉而投奔別的國家了!”各國策劃援救燕國。齊王又對孟子問道:“各國都謀劃來討伐我,怎么辦?”回答說:“我聽說過只占有七十里而能統一號令天下的例子,就是商王湯;沒聽說過擁有千里之廣的國家而總是畏懼別人的。《尚書》說:‘盼望我們的君主,他來了我們就可以獲得解救。’現在燕國虐待它的百姓,大王前往征服它,燕國人民認為是從水深火熱中拯救了他們,都簞食壺漿前來迎接仁義之師。您如果殺了他們的父兄,抓捕他們的子弟,毀壞他們的祖廟,搬走他們國家的寶器,那怎么能行呢?天下本來就畏懼齊國的強大,現在齊國土地又增加了一倍,如果不施行仁政,那么就會招致天下的討伐。大王您應該立即下令,釋放被捕的老幼百姓,停止掠奪燕國的財寶,與燕國民眾商議,推舉新的國君,然后離開燕國,這樣做還來得及。”齊王卻沒有采納孟子的勸告。不久,燕國人果然紛紛反叛齊國。齊王嘆息道:“我真慚愧沒聽孟先生的話。”陳賈說:“大王不用擔心。”于是他前去見孟子,問:“周公是什么樣的人?”回答:“是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