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民版必修2例題與探究專題一4.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_第1頁
歷史人民版必修2例題與探究專題一4.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_第2頁
歷史人民版必修2例題與探究專題一4.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典題精講例1封建社會重農抑商政策得以長久實行的根本原因是()C.中國人口多,吃飯是首要問題D.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專制統治思路解析:封建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的目的是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專制統治,根本原因則是自然經濟具有封閉、自給自足的特性。答案:A黑色陷阱:因為混淆了重農抑商政策能夠長期推行的根本原因和目的,從而錯選D項。如果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培養仔細、認真分析問題的習慣,就可以避免這樣的錯誤。變式訓練1古代中國歷代封建王朝所實行的最基本的經濟政策是()思路解析:重農抑商是中國封建王朝基本的經濟政策。答案:A變式訓練2《齊民要術·序》中說到:“舍本逐末,賢者所非。日富歲貧,饑寒之漸,故商賈之事,闕而不錄。”此段話()D.表明《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思路解析:依據“舍本逐末,賢者所非”“商賈之事,闕而不錄”分析即可。答案:B例2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雍正帝說)我國家休養生息,數十年來,戶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數,非率天下農民竭力耕耘,兼收倍獲,欲家室盈寧,必不可得……朕觀四民(指士、農、工、商)之業,士之外,農為最貴。凡士工商賈,皆賴食于農,以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爭尚華巧,必將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畝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光緒《大清會典事例》材料二:清代沿襲明制設置的鈔關,大有增加,計共設戶關26個,工關5個……清代稅關對商船戶繳稅亦極為苛重,全國又缺乏統一稅率,以致各關稅吏敢于巧立名目,動輒以商人違反規定為由,沒收財貨……李人龍奏稱,關稅害商,有單書之弊、盤貨之弊、包攬之弊、關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這樣的苛稅下,“商賈望見關津,如赴湯蹈火之苦”!——彭雨新《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史》材料三:(乾隆時人說)近日富商巨賈,挾其重資,多買田地,或數十頃,或數百頃。——李文知《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1輯請完成:(1)從材料一看,雍正帝是怎樣看待農工商之間的關系的?他的根據是什么?(2)材料二和材料三揭示了什么社會現象?這種現象對社會經濟發展將會產生什么影響?思路解析:解題時首先應審清題目,針對每一個設問,準確、全面地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逐一解答問題。第(1)問涉及材料一,考查的是雍正帝對農工商關系的看法,只需要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將其觀點和理由加以概括即可;解答第(2)問時,首先應依據材料二、三概括所反映的現象,然后從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相互關系的角度進行闡釋。參考答案:(1)觀點:重本抑末(重農抑商)。根據:他認為,農業為四民提供糧食,是本業;在人多地少的情況下,更需要驅民歸農,才能國富民安;工商業不能生產糧食,且與農業爭奪勞動力。(2)社會現象:清政府廣設鈔關,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對商人苛征重稅;大量商業資本投向土地買賣。影響:這種現象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土地兼并,影響了農產品和手工業品的流通,影響了商業資本的積累,不利于手工業生產規模的擴大,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進一步發展,對農業發展也是不利的。綠色通道:對于從材料中概括觀點、現象等類型的材料解析題,解題時必須依據設問詳細閱讀和理解材料,在此基礎上進行高度概括和歸納,切忌泛泛而談;對于材料中所示現象或觀點的評價,應注意要從時代背景、階級屬性等角度分析,不能簡單地僅僅依據教材內容進行解答。變式訓練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詔曰:“……方今世俗奢僭罔極,靡有厭足。公卿列侯親屬近臣……乃奢侈逸豫,務廣第宅,治園地,多畜奴婢,被服綺彀,設鐘鼓,備女樂,車服嫁娶葬埋過制。吏民慕效,寢以成俗,而欲望百姓儉節,家給人足,豈不難哉!”——《漢書·成帝紀》材料二:(西漢末年哀帝)下詔曰:“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鄭衛之聲興。夫奢泰則下不孫而國貧,文巧則趨末背本者眾,鄭衛之聲興則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樸家給,猶濁其源而求其清流,豈不難哉!”——《漢書·禮樂志》材料三:(東漢)王符在《潛夫論·浮侈》中說:浮侈之風興起,本末不足相供,則民饑寒,“饑寒并至,則安得不為非?為非則奸宄,奸宄繁多,則吏安能無嚴酷?嚴酷數加,則下安能無愁怨?”愁怨者多,“下民無聊,而上天降災,則國危矣”。——張豈之主編《中國歷史·秦漢魏晉南北朝卷》根據以上材料,評述兩漢時期的一些帝王和有識之士對當時浮侈之風的認識。思路解析:解答本題首先要閱讀材料,提煉關鍵詞;其次是結合材料反映的歷史時代進行評述。參考答案:認識:①認為浮侈之風是貴族豪門腐化所造成(原因),呈自上而下蔓延之勢(發展趨勢)。②浮侈之風腐化人心、摧傷道德。③浮侈之風可以導致國家敗亡。(影響)評價:①西漢時期的一些帝王和有識之士比較清醒地注意到浮侈世風的社會危害,并提醒社會上下警惕這種危害,表現出值得稱許的政治識見和歷史責任心。②其對浮侈之風成因的認識盡管未能揭示出真正的根源,但其中所含糾治浮侈之風應先自“上行”而后求“下效”的識見和勇氣還是值得肯定的。問題探究問題重農抑商政策又稱“重本棄末”政策、“強本弱末”政策、“進本退末”政策,自商鞅變法予以明確規定以來,為中國歷代王朝所執行,對古代中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談一談:我們應當怎樣評價古代中國的重農抑商政策?導思:理解這一問題可以運用一分為二的觀點進行分析和評價。既要肯定其在封建社會前期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鞏固新興地主政權的積極作用,又要結合封建社會后期的具體事例分析重農抑商政策的弊端。中國封建社會采取這種政策,歸根到底是由其經濟基礎決定的。統治者認為,發展工商業不如經營土地使生活有保障,還會加劇勞動力從土地上流失,造成種種社會問題。探究:綜觀古代中國歷代的重農抑商政策,我們不難發現:重農抑商政策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對于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例如,戰國時期的秦國,通過實施商鞅變法中重農抑商的規定,促進了經濟的躍進,壯大了秦國的實力,為統一全國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重農抑商政策的弊端日益暴露。自然經濟阻礙社會分工,難以形成完全意義上的商品生產。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產品的流通和交易又是必然的,而抑商政策阻礙了產品的流通和工商業的正常發展,打亂了社會經濟結構的內部平衡,妨礙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到了明清時期,這一政策的消極作用更加明顯。明朝中后期,生產力水平明顯提高,商品經濟空前活躍,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