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材料作文
審題訓練1﹑根據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一只蝸牛,很想做成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開始它想東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頂,可一計算,要實現這個計劃,至少需要3000年時間,只好忍痛放棄這個打算。后來它又想南下爬到長江邊上,看一看奔騰的江水,可一計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時間。蝸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暫,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終死在了野草叢中。
這是一個寓言故事,主人公蝸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沒有?最終是什么結果?沿著材料分析,會明確:蝸牛想干“驚天動地”的事,可因為兩個目標都太遙遠,使宏偉的計劃流產.放棄了大目標后的蝸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叢.蝸牛的悲劇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實際,好高騖遠,一是不肯腳踏實地,從平凡的小事入手來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蝸牛的悲劇對人來說應該吸取那些教訓,有哪些啟迪?這就是確定目標要恰當,勇于拼搏,永不放棄;正視現實,笑對人生;干大事要從小事做起,人貴有實干精神.心動不如行動2﹑
有人曾說世界上只有兩種動物能到達金字塔頂,一種是老鷹,一種是蝸牛。請以這句話所蘊涵的哲理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審題提示:
“到達金字塔頂”即意味著取得成功或目標實現;老鷹到達頂端,歸功于它有一雙矯健、敏捷的翅膀;蝸牛能到達頂端,則歸功于它的吃苦耐勞和執著精神。
立意提示:
1、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彌補先天的缺陷(著眼于蝸牛)
2、成功離不開超群的實力(著眼于老鷹)
3、如果你缺少優越的條件,你仍有成功的機會,只要你夠勤奮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擁有出眾的天賦,也不排斥仍需要堅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氣(著眼于老鷹和蝸牛)參考標題:
1、創業中的蝸牛精神(著眼于蝸牛)
2、凡人想成功,該走蝸牛路(著眼于蝸牛)
3、是只蝸牛又何妨(著眼于蝸牛)
4、用堅持向成功挺進(著眼于蝸牛)
5、成功源于對生命的執著(著眼于蝸牛)
6、執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寶劍(著眼于蝸牛)
7、超群的實力是成功的保證(著眼于老鷹)3﹑一棵有毒的樹矗立在路旁。第一種人大老遠看了,趕緊繞道而行,他們一點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會中毒。第二種人來到樹邊,看見這棵樹,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急著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第三種人有著不同的心態,愿意帶著慈悲的心去思索:這棵樹也有生命,不要輕易地毀掉。于是在樹旁圈上籬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至于第四種人,在看見這棵樹的時候,會說:“喔!一棵有毒的樹,太好了,這正是我要的!”他們開始研究樹的毒性,與其他藥材的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新藥。請根據以上材料,聯系生活實際,引出一個有意義的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審題立意提示:我們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樹”看作有缺陷、有過錯、對社會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販毒人員和各式各樣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樹”看作精華與糟粕共存的現象尤其是文化現象。怎樣對待這些人與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聯想到我們學過的課文,魯迅先生在《拿來主義》一文中,對傳統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共存的現象早就作過精辟的闡述,即存其精華,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話題作文“抓其一點不顧其余”的原則,我們可以只對其中一點立意。參考標題:
1、遠離毒品,小心交友(著眼于第一種人)
2、做人要有公德心(著眼于第二種人)
3、歸來吧,慈悲之心(著眼于第三種人)
4、我們要有創新精神(著眼于第四種人)
5、換個角度看問題(著眼于第四種人)
6、成功之道:化腐朽為神奇(著眼于第四種人)
7、答案是豐富多彩的(著眼于全部材料)
8、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著眼于全部材料)4﹑請看下面的作文材料: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廣為人知,郭沫若曾仿擬曹詩寫成《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熟萁已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上肥。不為同根生,緣何甘自毀?”曹植用“豆與萁”來比喻手足相殘,郭沫若則認為,若站在豆的一面,“可以感到萁的煎迫未免過火”,但若站在萁的一面,“又是富于犧牲精神的表現”。
請根據以上材料,聯系生活實際,引出一個合適的話題,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只要認真閱讀所給材料,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語句進行分析,就能化難為易了。材料中曹植的《七步詩》“廣為人知”,便點出了是一種傳統的認識法。而郭沫若的《反七步詩》“若站在豆的一面”和“若站在萁的一面”等語句,則運用了逆向思維,說明看問題應從不同的角度入手,角度不同,答案也會不同。這樣一分析,就不難確定出所給材料的主要意思:1、對待事物可有不同的看法。2、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也會不同。3、不能用傳統的眼光看待問題等等。
5﹑閱讀下面一則寓言,按要求作文。一個賣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樹下打盹,醒來一看,身邊的草帽不見了,抬頭一看,樹上的猴子都頂著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歡模仿人的動作,就把自己頭上的草帽摘下來往地上一扔,猴子見了也把頭上的草帽摘下來往地上一扔,他揀起草帽高高興興回家了,并把這件事告訴了兒子和孫子。很多年后,孫子繼承了家業。有一天也跟爺爺一樣在大樹下睡著了,草帽同樣被猴子拿走。他突然想起爺爺講的故事,就把頭上的草帽摘下來往地上一扔,結果樹上的猴子不但沒跟著做,反而沖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納悶,猴王出來了,說:“還跟我們玩這個,你以為就你有爺爺嗎?”請你以上述故事的寓意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本材料可以采用多角度立意法一是從孫子這個角度,可立意為:“在模仿的基礎上要進行創新”“要批判地繼承”“經驗主義要不得”等;二是從猴子這個角度,可立意為:“吃一塹,長一智”“要進行創新”等;三是把二者結合起來立意,可以從模仿與創新﹑經驗與創新﹑守舊與創新﹑繼承與創新等角度立異,論證它們之間的辨證關系,但重在論證要敢于創新.6、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一座荒蕪了的花園里。美麗的池子干得見底了。美麗的花木枯萎盡了。玫瑰死了,夜鶯好久沒有飛來了。除了蟋蟀在草叢中悲鳴,只有有毒的惡草與刺人的荊棘生長著。有一天,忽然有幾個人到園里來。
他們看見這座美麗的花園出現這樣的凄涼情況,個個臉上都顯出追慕惋惜的神色,幾乎要痛哭了。一個嘆氣道:“難道我們就任它長此荒蕪了嗎?”其余的人都毅然站起身來,答道:“不,決不!我們應該大家努力把它整理好。”于是他們討論怎樣改造這座蕪的花園的方法。一個人說:“應該先把惡草和荊棘砍除掉,然后才能把花木栽下。”另一個人說:“不然。應該先把花木運來,然后去砍除惡草和荊棘,因為——”
另一個人說:“我表示同意A君的話,惡草和荊棘如果不先除去,佳木好花是決不能栽種的。因為——”
其余的人說:“不然。你的話錯了。我贊成B君的意見。因為——”
他們各舉了許多理由,互相辯論著,還引了許多例子來證明他們的話,由早餐的時候一直辯論到正午,家家炊煙起了,還沒有停止;甚至于因為意見不合,互相謾罵……而且扭打了。荒蕪了的花園,還是照舊荒蕪著。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問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這則材料哪些角度較好,哪些屬于符合題意的呢?構思提示:“花園照舊荒蕪著”的原因是什么?切合題意:“空談不如實干”、“行動勝于空談”、“臨淵漾魚,不如退而結網”等
7、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太陽和風在爭論誰更有威力。風說:“我來證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兒穿大衣的老頭了嗎?我打賭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脫掉大衣。”于是太陽躲到云后,風就開始吹起來,愈吹愈大,大到成了一場颶風,但是風吹得愈急,老人把大衣裹得愈緊。終于,風放棄了。然后太陽從云拮走出來,對老人露出了燦爛的微笑。不久,老人開始擦汗,然后脫掉大衣。太陽對風說:“你看,還是溫和與友善,比憤怒和暴力有威力。”【提示】寫作時要注間以下幾點:第一,準確領會材料精神。不僅要詮釋“友善”的重要性,還要拿它與“憤怒”“暴力”作比較。第二,可以小處著筆,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可以大處著眼,談國家與國家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友善相待,不要戰爭,不要恐怖等等8、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動物園里來了一位哲學教授,向動物們傳授哲學。哲學教授講了好多空洞的理論,接著說:“任何事物都必須從基礎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須從底層做起。”有一只青蛙聽得不耐煩了,就向教授發問:“請問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須從底層做起嗎?”哲學教授瞄了青蛙一眼:“當然!井底之蛙!”青蛙反擊說:“正因為是井底之蛙,我才問你——難道打井也從底層做起嗎?”哲學教授啞口無言。動物們紛紛說:“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何況不是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構思提示
從整體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為二、客觀全面的哲理,可提煉出話題“怎樣看待事物”“要看到別人的長處”;從教授的言行上看,反映了理論與實踐、客觀與主觀的哲理,可提煉出話題“言與行”“理論要聯系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世事無絕對”;從青蛙的言行看,反映了相對與絕對、共性與特殊的哲理,可以提煉出話題“勇于質疑”“敢于挑戰”;從其他動物的議論中可以提煉出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不要小看他人”等。9、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梟逢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譯文:貓頭鷹遇見了斑鳩,斑鳩問它:“你要到哪兒去呀?”貓頭鷹說:“我準備搬到東邊去。”斑鳩問:“為什么呢?”貓頭鷹說:“村里人都討厭我的叫聲,因此我想搬到東邊去。”斑鳩說:“你改變叫聲,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變叫聲,即使搬到東邊去,東邊村里人照樣討厭你。”
(結果)梟搬到東邊村里人照樣討厭(原因)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立意:與其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
治標不如治本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還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當的方法贏得社會認同,在于完善自己。10、一個人有一張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這張弓射的又遠又準,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細觀察它時,說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觀毫不出色,真可惜!——不過這是可以補救的!”他思忖:“我去請最優秀的藝術家在弓上雕一些圖畫。”于是他請藝術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獵圖。“還有什么比一幅行獵圖更適合這張弓的呢!”這個人充滿了喜悅,“你正應配有這種裝飾,我親愛的弓!”說著,他就試了試;他拉緊了弓,弓卻斷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了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弓為什么會斷?原因在于獵人完全根據個人喜好、過分看中了弓的外表。
參考立意:①人們往往憑自己的主觀好惡來判斷或行動,結果卻往往適得其反;②重外表而輕內在,將會貽害無窮;③任何事物都會有殘缺,不必事事苛求完美11、半個多世紀前,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來教育學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兩塊面包,你得用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這句話是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說的。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嗎?當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蔥綠與鵝黃時,你會有一種特別愉快、特別舒暢的感覺嗎?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材料中“假使你有兩塊面包,你得用一塊去換一朵水仙花”是一個比喻,富有含義。
“面包”是用來吃的,維持身體的需要。擁有面包,就是有一定的物質生活;
“水仙”是用來看的,讓人精神愉悅。擁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①為什么“用一塊而不是兩塊去換”?這說明物質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礎。②吃一塊面包,用另一塊去換水仙,這說明人在擁有了一定的物質生活后,還要有高質量的精神生活,即在滿足了一定的物質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結合語段中的問題,我們發現材料還是側重第二層意思—在滿足了一定的物質生活之后,一定要有精神生活.寫作是無論從哪個角度切入,都應落到“面包”即“物質生活”﹑“水仙花”即“精神生活”上。12、豬八戒照鏡子
豬八戒坐在鏡子前照鏡子。鏡子中出現的它,長耳朵,翹鼻子,十分丑陋。它一見就十分惱怒,掄起鐵耙,將鏡子砸得粉碎。可當它再看時,無論大小,每一塊碎片里都有一個丑陋的它。
這則材料可橫向分解為三個立意角度:豬八戒、鏡子、豬八戒和鏡子。
從豬八戒的角度看,它自己長耳朵、翹鼻子,十分丑陋,卻責怪鏡子,遷怒于鏡子,足見它不能正確看待自己和他人。據此,可立意為:要正確對待自己的短處,或要正確對待別人的批評。從鏡子的角度看,盡管豬八戒將它打碎了,但它依然反映八戒的丑陋,并不因為被打碎而作絲毫的改變。依此可立意為:要學習鏡子不畏強暴、堅持真理的精神。從二者合一的角度看,豬八戒打碎鏡子,可以看成邪惡與暴力向真理挑戰;鏡子碎了仍反映八戒的丑陋,可看作真理是戰勝不了的。所以,其立意可為:邪惡與暴力是戰勝不了真理的。1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與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輕人跋山涉水歷盡艱辛去尋找寶物,最終在熱帶雨林找到一種能散放香氣,放在水里卻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這肯定是寶物,就滿懷信心地把香木運到市場去賣,可是卻無人問津,隔壁的木炭總是很快賣光,開始還能堅信自己的判斷,可是最終改變了想法,把香木燒成木炭,結果很快一搶而空,他很高興,回去告訴他父親。父親卻老淚縱橫。原來,青年燒成木炭的香木,正是這個世界上最珍貴的樹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塊磨成粉屑,價值就超過了一車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問題,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對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構思立意也是多樣的。下面提供幾種參考構思:(1)現實生活中,人才被埋沒的現象十分嚴重,往往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2)如果你是一個人才,你就不能被動的去等別人來發現你,而應該主動去實現你的價值,讓自己閃閃發光。(3)做事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不能墨守成規,思想僵化,要像材料中的年輕人那樣,改變想法,舍得放棄,才能達到“一搶而空”的效果。(4)每一個人都有一段“沉香”的經歷,但往往不能發現并珍惜它,反而對別人的“木炭”羨慕不已,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利令智昏、本末倒置,讓蠅頭小利蒙蔽了自己智慧的雙眼。
14、珍珠蚌殼里的夜,有多長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擺脫苦悶與憂傷/如果被昔日的淚水淹沒/我的生命不會閃光。請根據這首詩的含義及給你的啟示,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認真讀詩,我們了解到,“如果被昔日的淚水淹沒,我的生命不會閃光”是關鍵句,它告訴我們:生命離不開苦難,只有經歷了痛苦,戰勝磨難,才能鑄就生命的輝煌。作者的意圖就是要引導我們去思考:我們在面對困難和挫折、失敗和打擊時,應該怎么做呢?如果不能正視磨難,而是整日痛苦不堪,以淚洗面,那么我們就只能永遠沉淪下去,我們將一事無成,我們的生命就會黯然無光。可見,“珍珠”對應的本體是:成功與磨難,生命與挫折,讓生命在磨難中閃光。15、有人認為,世界上最痛苦的人有兩種:一種是走在最前面的人,一種是走在最后面的人。你同意這種觀點嗎?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
首先明確關鍵字詞:“最前”、“最后”、“痛苦”。
第一,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是痛苦的。林則徐“第一個開眼看世界”,屢遭排擠、迫害。哥白尼創立“日心說”,被燒死在羅馬廣場。
第二,走在最前和走在最后的人都不痛苦。陶淵明、李白,走在蠅營狗茍謀取官位的人群的最后,過著自得其樂的生活,不扭曲自己的人格,他們何來痛苦?譚嗣同是為變法而流血的第一人,高呼“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懷著為進步而獻身的熱望而死,他是幸福的。袁隆平、鐘南山走在科技的最前端,為全人類造福;劉翔跑在世界的最前面,站在主席臺的最前端,他面帶自信的笑容;牛頓、愛因斯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總結前人的理論,發現不足,不斷改進能夠獲得驕人的成就。丘吉爾學生時代功課在全校最后,鍥而不舍,努力奮斗,終成大器。第三,走在最前和最后的人既有痛苦,又有幸福。屈原始終站在政治斗爭的前沿,他為國家的衰敗而痛苦著,但最后能以死報國,他也是幸福的。范仲淹既在最前、又在最后,“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他永遠都是一個最痛苦的人,但也是最幸福的人。魯迅走在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最前面,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他既是最痛苦的,又是最幸福的。16、閱讀下面一首小詩,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楓葉上露珠紅紅地閃爍,在荷花上露珠有著淚滴似蒼白的透明。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襲。切合題意(1).露珠在楓葉上呈現紅色,在荷花上呈現白色——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思想、品性,環境影響人的成長
/環境改變人生(包括寫家庭教育、社會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可以)/不同的環境(位置、崗位、角色、生活)中表現出不同的人生價值(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不同的環境里有不同的人生(際遇),選擇能讓自己閃光的人生環境,而不要最后留下遺憾、傷感。(2).露珠在楓葉上,紅紅地閃爍;在荷花上,有著淚滴似蒼白的透明,——堅持自己的個性,保持本色,不要受環境的影響(從反面立意)(3).找準實現自我價值的位置
(4).借助了楓葉、荷花,露珠顯現出不同的色彩——借助外物(他人),成就自己。(從露珠這個側面考慮)(5).尋找合適的位置(6).露珠真實地呈現了楓葉、荷花的顏色——要真實地反映客觀現實世界17、依據下列材料,寫一篇文章。文體除詩歌外不限。不少于800字。哲學家在草地上給弟子上最后一課,問:“如何除掉這些雜草?”弟子甲說:“用鏟子鏟。”乙說:“用火燒。”丙說:“撒上石灰。”丁說:“連根拔去。”哲學家說:“都試一下。如果沒有除掉,一年后再來此相會。”一年后,都來了,哲學家未來。但他的弟子看到滿地茂盛的莊稼而無一根雜草,終于悟到了一個真理:欲無雜草,必須種上莊稼。
這個故事讓人明白:欲無必有,欲有必無。
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遠離假惡丑。這必須經過選擇、鑒別和心靈的“巷戰”,才會讓一個退出,另一個占據。提示“無”與“有”是兩個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無草”,則要“有莊稼”,這是含義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惡丑,莊稼喻真善美,此類題目審題時要注意化抽象為具體:如要使一個人沒有貪心,就必須用良心占據他的心靈;要使一個人沒有虛榮,就必須以真誠占據他的心靈;要使一個人沒有怨恨,就必須以寬容占據他的心靈;要使一個人不再麻木,就必須以清醒占據他的頭腦;要使一個人不再冷漠,就必須以愛心充斥自己的心靈等。關鍵要把握生活的大網,以小見大。18、據報載,一位中學生設計了一項航天項目實驗方案,自以為肯定能得到全國一等獎,結果只得了三等獎,發獎時,他竟不起立領獎;還有一位中學生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完成了一項發明創造的設計,當他得知工廠要投產時,卻單獨和廠方洽談,要廠方給他兩萬元人民幣,或送他出國留學。從所列出的審題結果中,選出最佳的一項:1、要有商品意識2、要不知足3、要重視精神文明建設4、要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沒有從材料的整體出發。沒有領悟材料的情感意向。沒有從材料本身出發,而是從頭腦中固有的概念出發。符合材料要求,為最佳立意。19、請根據這一段材料,寫一篇800字左右的議論文。
有人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做什么?”第一個工人不假思索地說:“砌磚。”第二個工人想了想說:“我在賺工資。”第三個工人卻說:“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特色的房子。”后來前兩個工人一生都是普通的砌磚工人,而第三個工人卻成了有名的建筑師。提示:三個人的回答道出了每個人對這一工作意義的認識。第一個工人把砌磚看成毫無目的的工作,既看不到工作的意義,又認識不到勞動的價值,自然是敷衍塞責,缺乏責任感與上進心。第二個工人是為了賺錢而工作,砌磚的目的就在于掙錢,自然是給多少錢干多少活,不思進取,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就難于發揮出來。第三個工人熱愛本職工作,把它看成是一種創造,他有濃厚的興趣,有強烈的進取心和高度的責任感,這樣的人怎能不成為有名的建筑師呢?參考立意:古之人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王進喜挖井,郝建秀織布,張秉貴站柜臺賣糖果,倪志福鉆研鉆頭,雷鋒開車……他們都熱愛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20、一把堅實的鎖掛在門上,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啪”的一聲鎖開了。鐵棒好奇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的力氣也打不開,你卻輕而易舉就把他弄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這是一則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鎖、鑰匙、鐵棒都有象征意義。請你根據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中的“鎖”“鑰匙”“鐵棒”都運用了比喻,都有一定的象征意義。“鎖”比喻為問題、矛盾;“鑰匙”和“鐵棒”比喻為兩種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①鑰匙——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說明做任何事情必須以了解為基礎,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事物的規律,才能把事情做好;②鐵棒——費了那么大的力氣也打不開——說明做事不講究方法,一味蠻干。所以,做事要講究科學的方法,就會事半功倍;一味蠻干,只會把事情辦糟。21、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資深會計,一位女大學生去應聘,因為沒有工作經歷被拒絕了,可她卻堅持參加筆試并且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經理親自復試,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經驗只是在學校掌管過學生會財務。經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會打電話通知你。”女孩點點頭掏出兩塊錢雙手遞給經理:“不管是否錄用,請都給我打個電話。”“如果沒被錄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請告訴我,哪些方面我沒有達到你們的要求,我好改進。”“那兩塊錢……”女孩微笑道:“給沒有被錄用的人打電話不屬于公司的正常開支,所以由我付話費。請您一定打。”經理笑了:“你把兩塊錢收回。我現在就通知你:你被錄用了。”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從材料我們可以看到,這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盡管沒有工作經驗,但是面試細節反映了她具有一個財務人員所應當具有的良好素質和人品。我們可以從“良好的素質和人品,有時比資歷和經驗更為重要”切入來構思作文。另外,我們也可以從女大學生應聘之所以成功的原因,選擇某方面切入來構思作文:⑴從堅毅的品格切入。她應聘一開始便遭拒絕,但卻毫不氣餒一再爭取。財務是十分繁雜的工作,沒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⑵從誠信的品格切入。明知外企要招聘的是“資深會計”,她卻能坦言自己沒有工作經驗,這種誠信的品格對搞財務工作尤為重要。⑶從直面不足的勇氣和敢于承擔責任的精神切入。即使沒被錄用,她也勇于直面不足,敢于承擔責任,要求聽到別人對她的批評意見。⑷從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切入。女孩自掏電話費,這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更是財務工作不可或缺的。當然,也還可以從人事經理善當伯樂,善于見微知著,從一個個細節發現一個優秀的人才切入來構思作文,等等。22﹑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想到越國去居住,于是有人對他們說:“你們將會貧窮不堪了。”這個魯國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發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窮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橫向立意: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脫離實際。反向立意:敢于嘗試、敢于冒險、敢于改革。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內容的基礎上,對原材料作合理的聯想,進行恰當的推理、引伸。“虧本生意做不得”,“無用武之地焉能致富”類比立意:辦企業、做生意,要根據當地的生產、消費、風土人情等情況,也要根據需要與可能,那么就要求我們考慮動機與效益,又要揚長避短,才能生財有道。23﹑《新京報》7月16日報道:包括今年文科狀元在內的北京90名學生入圍香港大學內地本科生錄取計劃名單。《北京晨報》7月12日報道:這些高分考生有多名已被北大、清華錄取。攜優良教育機制和高額獎學金的雙重優勢,港校火爆的招生陣勢引起部分社會人士和學者的擔憂。目前關于“北大、清華將被香港高校掃成二流”的觀點在網上引發的激烈爭論便是明證。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從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或其含意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其實,說到底,這一現象的核心折射出來的還是一個關于生存、競爭、發展的話題。針對目前“香港很多大學和外國個別大學到內地紛紛招生”“內地學生青睞香港高校,清華、北大淪為二流高校”的說法,人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譬如:①最好的學生進入最好的大學學習,對于名校的繼續發展和學生的自身發展是雙贏;②港校內地招生有助于打破高校壟斷;③內地名校不改革將喪失優勢;④內地名校遭遇國際化沖擊;⑤港校招生必將推動高校改革;⑥“百花齊放、齊頭并進”才能促進高等教育的良性發展;等等。同時也讓人們產生很多聯想,譬如:①鯰魚效應;②流水不腐,戶樞不蠹;③沒有永遠的第一;④發展才能進步,止步就會落后;等等。
24﹑地對天問道:“你是怎樣才贏得人間的贊美呢?”天回答道:“我無所不容,無所不納,所以我能忘我地無私奉獻,才贏得人間的永遠贊美。”地贊嘆道:“你包容萬物,容納眾生,無私奉獻,你真是無愧天之絕美呀!”天對地問道:“你是怎樣才贏得人類的贊美呢?”地回答道:“我無所不忍,無所不載,所以我能真誠無私地奉獻,才贏得人間的永恒贊美。”天贊譽:“你無所不忍,無所不載,無私奉獻,你真是無愧地之壯美啊!”智者說:“能容才大,能獻才惠,能忍才威,能載才美,能認識自己,能看清別人,這是人生大境界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從整體材料看,反映的是個人與集體、普遍聯系的哲理,可提煉出話題“品德是人生最美”“認清自己的位置”;從天與地的對話中可以提煉出話題“包容”“奉獻”“忍耐”“承載”等。25﹑一位富商,臨終前,見窗外的市民廣場上有一群孩子在捉蜻蜓,就對他四個未成年的兒子說,你們到那兒給我捉幾只蜻蜓來,我有許多年沒見過蜻蜓了。四個孩子飛速下樓,來到了廣場。不一會兒,大兒子就帶了一只蜻蜓上來。富商問,怎么這么快就捉來了一只?大兒子說,我是用你剛才送給我的那輛遙控賽車換的。又過了一會兒,二兒子也上來了,他帶來了兩只蜻蜓。二兒子說,我把遙控賽車租給了一位想開賽車的小朋友,他給了我三分錢,我只用兩分錢向另一位有蜻蜓的小朋友租來的。爸,你看這是那多出來的一分錢。富商微笑著點點頭。
不久,老三也上來了,他帶來了十只蜻蜓。三兒子說,我把遙控賽車在廣場上舉起來,問:誰愿玩賽車,愿玩的只需交一只蜻蜓就可以了。富商拍了拍三兒子的頭。最后到來的是老四。他滿頭大汗,兩手空空,衣服上沾滿塵土。富商問:孩子,你怎么搞的?四兒子說,我捉了半天,也沒捉到一只,就在地上玩賽車,要不是哥哥們都上來了,說不定我的賽車能撞上一只落在地上的蜻蜓呢。富商笑了,把兒子摟在懷里。
請認真閱讀上則材料,聯系實際,選取一個角度,自行立意,寫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擬,不要寫成詩歌。
從材料看,富商讓孩子捉蜻蜓的目的就是在他臨終前能夠享受到和人們一樣的快樂,那就是見一見自己許多年沒有見到的蜻蜓,這是對生命多么深切的眷戀啊!作為兒子,不管采取什么手段,只要能給臨終的爸爸帶來蜻蜓,帶來快樂即可。所以,前三個兒子,雖然不是捉,是換、租、拍賣,但目的達到了,就沒什么可責備的。那么,是不是四兒子沒有捉到一只蜻蜓,爸爸就不高興啦?也不是的,材料上說:“富商笑了,把兒子摟在了懷里。”說明,四兒子同樣給富商帶來了快樂,這個時候,蜻蜓的有無就顯得不重要了,關鍵是那充滿童趣的過程,給他們自己,也同時給臨終的父親帶來無上的快樂。
我們審讀材料,一定要整體把握材料的中心內涵,不能只抓住只言片語。像這則材料,如果只抓住前三個兒子聰明,有商品交換意識,或者是提高效率,會動腦筋,講方法,具有創新意識,這正是現代人所應具備的,而老四死腦筋,不會變通一下方法,是思想傳統、守舊、低效率的表現;或者肯定老四誠懇認真的態度,否定前三個兒子投機取巧、不勞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