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運城市出生缺陷監測分析_第1頁
河北省運城市出生缺陷監測分析_第2頁
河北省運城市出生缺陷監測分析_第3頁
河北省運城市出生缺陷監測分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運城市出生缺陷監測分析

出生缺陷是一種嚴重的危險兒童身心健康疾病。本文利用2001~2005年本轄區出生缺陷監測資料,分析轄區出生缺陷發生的基本情況,為更好地落實干預措施提供依據,達到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目的。1數據和方法1.1出生缺陷監測網資料2001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廣州市海珠轄區出生缺陷監測網的資料。本轄區有4所出生缺陷監測醫院,采用全國統一的出生缺陷登記卡、監測方案及上報程序,并有嚴格的監測數據質控體系。1.2監測對象監測對象為孕28周~產后7天的圍產兒。將轄區內監測醫院出生缺陷登記卡輸入計算機,建立數據庫。1.3處理數據利用SPSS進行統計描述和χ2檢驗。2結果2.1圍產期出生缺陷本轄區2001~2005年度共監測圍產兒14319例,上報出生缺陷兒248例,其中圍產期出生缺陷234人,孕28周前出生缺陷14人,共存在267例缺陷,其中單發畸形232人,多發畸形16人。5年總出生缺陷發生率為163.47/萬,由2001年的100.61/萬上升至2005年的200.06/萬,出生缺陷發生率呈上升的趨勢。見表1。2.2性心臟病入院人員總出生缺陷267例缺陷涉及到25種出生缺陷病種,排在前5位的分別是先天性心臟病56例、多指38例、唇腭裂32例、外耳其它畸形25例、并指11例,共162例,前5位占總出生缺陷的65.32%。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逐年上升,近兩年來躍居出生缺陷的首位。見表2。2.3新生兒出生缺陷圍產兒死亡率高圍產期出生缺陷兒234例中,死胎27例,死產3例,活產204例,其中產后7天內死亡6例,出生缺陷死亡率153.85‰;非出生缺陷圍產兒14071例,圍產兒死亡49例,非出生缺陷圍產兒死亡率3.48‰;出生缺陷圍產兒的死亡率明顯高于非出生缺陷圍產兒,其中部分出生缺陷兒的死亡是由于優生優育的原因要求治療性引產導致的。上報的248例出生缺陷兒中,屬嚴重致死性出生缺陷32例,其中胎兒水腫綜合征11例、神經管畸形7例、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5例、先天性腦積水4例、染色體異常3例、其它2例。2.4病例對照診斷情況248例出生缺陷兒中,產前確診47例,占18.95%,其中孕28周前確診14例,孕28周前產前診斷率為10.38%;產后確診201例,占81.05%。產前確診的疾病順位依次為先天性心臟病、總唇腭裂、先天性腦積水、胎兒水腫綜合征。產后確診疾病順位依次為先天性心臟病、多指、外耳其它畸形、唇腭裂。先天性心臟病56例,其中產前診斷7例,均為B超診斷,先天性心臟病宮內診斷率僅為12.5%。多指畸形38例,均為產后診斷。唇腭裂32例,產前經B超診斷13例,宮內診斷率為40.63%。2.5出生缺陷發生率本轄區城鎮圍產兒13516例,出生缺陷兒213例,出生缺陷發生率157.59/萬;農村圍產兒803例,出生缺陷兒21例,出生缺陷發生率261.52/萬。經χ2檢驗χ2=5.09,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6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生率男性圍產兒7496例,出生缺陷兒138例,出生缺陷發生率184.10/萬;女性圍產兒6819例,出生缺陷兒92例,出生缺陷發生率134.92/萬;另外性別不明圍產兒4例,均為出生缺陷兒。不同性別圍產兒出生缺陷發生有顯著性差異,經檢驗χ2=5.46,P<0.05。2.7出生缺陷發生率孕母年齡為24歲以下、25~29歲、30~34歲者所生圍產兒出生缺陷發生率在152.39/萬~164.38/萬之間,3個年齡組出生缺陷發生無統計學差異;孕母年齡35歲以上所生圍產兒數709例,發生缺陷兒22例,出生缺陷發生率310.30/萬。孕母年齡34歲以下及35歲以上出生缺陷發生有顯著性差異(χ2=10.01,P<0.01),35歲以上出生缺陷發生高于低年齡組。2.8感染疾病和接觸藥物248例出生缺陷兒中,22例早孕期有過病毒感染疾病,占8.87%;有11例服用過藥物,占4.44%;有2例接觸過農藥,占0.81%;有5例有異常生育史,占2.02%。3規范新生兒、健康生活,降低出生缺陷3.1出生缺陷發生率逐年上升,出生缺陷的現狀堪憂2001~2005年總出生缺陷發生率為173.20/萬,由2001年的100.61/萬上升至2005年的218.25/萬,出生缺陷發生率呈上升的趨勢,高于全國2004年128.4/萬,也高于1999年廣州市出生缺陷發生率115.10/萬。近年來出生缺陷率的上升一方面說明轄區監測醫院更重視出生缺陷兒的監測工作,同時也說明產前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為更多缺陷兒的發現提供了可能,也更能反映出生缺陷發生的真實情況,出生缺陷的高發應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3.2出生缺陷病種發生變化,先天性心臟病躍居出生缺陷的首位先天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先天畸形之一,是我國城市0~5歲嬰幼兒死亡的首要原因。5年來轄區內出生缺陷病種前3位依次為先天性心臟病、多指、唇腭裂,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逐年上升,2001~2005年先天心臟病發生率39.11/萬,高于全國2000年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率1.61‰。近兩年來先天性心臟病躍居出生缺陷的首位,占出生缺陷兒總數的20%~30%,已成為影響轄區出生人口素質的重要原因。而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除與遺傳因素有關外,近年還發現環境因素特別是妊娠期的感染、環境的污染和理化因素的接觸增多可能為先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3.3加強科學培訓,提高出生缺陷的宮內診斷水平2002年衛生部頒布了《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相繼成立了產前診斷機構,醫院的產前診斷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有些嚴重畸形的產前診斷率還不高。2001~2005年轄區出生缺陷兒產前確診率僅為18.95%,孕28周前產前確診率為10.38%,其中先天性心臟病宮內診斷率僅為12.5%。提示出生缺陷的診斷水平在不斷提高,但產前診斷,特別是孕28周前的產前診斷質量仍有待提高。同時有必要加強邊緣學科(即功能科室)的建設和B超醫師的專項培訓工作,規范產前診斷技術,提高產前診斷水平,確實提高宮內診斷水平,及早發現缺陷兒,適時終止妊娠。3.4重視高齡產婦的保健,降低分娩風險監測資料顯示,高齡產婦的出生缺陷發生風險增加,這與年齡增大,卵子老化、染色體畸變機會增加有關。因此,首先應加強優生優育的宣傳,提供早生、優生服務,生育年齡最好在32歲以下,以23~27歲最適宜。同時應加強高齡孕婦的管理,加大健康教育和宣傳力度,提高高齡孕婦圍產期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3.5突出重點,確立以減少嚴重致死性出生缺陷為干預突破口,開展出生缺陷三級預防出生缺陷的防治是綜合的系統工程,應根據轄區內可預防的嚴重且高發、干預效果確切的出生缺陷為重點,確立以地中海貧血、神經管畸形、先天性心臟病、多指及唇腭裂5種出生缺陷為目標疾病,利用完善的婦幼保健網絡,針對目標疾病制訂易推行的干預措施在全區推廣,做到重點突出、針對性強、干預到位,確實降低出生缺陷。3.5.1預防為主,做好出生缺陷的一級預防廣泛持久開展社會宣傳和健康教育,將出生缺陷的嚴重危害和預防措施等科學知識列入“新婚學校”、“孕婦學校”、“科學育兒班”的教學內容;將預防出生缺陷的科普知識列為群眾健康教育的重點內容,將預防工作提前到婚前、孕前,創造良好的妊娠環境,杜絕父母親的不良嗜好,在妊娠期避免有毒有害物質的侵襲,減少病殘兒童的出生。3.5.2提高孕期保健的質量,做好二級預防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我區婦幼保健工作的意見》,嚴格按照圍產保健服務程序及服務內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