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介紹ppt_第1頁
中國人民大學介紹ppt_第2頁
中國人民大學介紹ppt_第3頁
中國人民大學介紹ppt_第4頁
中國人民大學介紹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人民大學

——從革命圣地走來的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7年,其間歷經陜北公學、華北聯合大學、北方大學、華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幾個主要階段:中國人民大學(RenminUniversityofChina)是一所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直屬于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學校的前身是1937年誕生于抗日戰爭烽火中的陜北公學,以及后來的華北聯合大學和華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一、陜北公學

★共中央于1937年7月底決定創辦陜北公學,并于8月任命成仿吾為陜北公學校長兼黨組書記。

★陜北公學的辦學宗旨和培養目標“實施國防教育,培養抗戰人才”★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原則★忠誠、團結、緊張、活潑中國人民大學二、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

◆1939年6月,中共中央決定四校聯合成立華北聯合大學,開赴敵后辦學。華北聯合大學在延安宣告成立,成仿吾任校長。◆教育方針是:為革命實際斗爭的需要而培養革命干部;注意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貫徹少而精和通俗化的原則。◆校訓是“團結、前進、刻苦、堅定”,實行軍事化管理◆它是中國共產黨在敵后辦起的第一所高等學府,被譽為“插在敵人心臟上的一把劍”。◆1941年8月至1943年1945年8月全面恢復以辦短期訓練班為主;從1945年8月至1948年8月,華北聯合大學共培養了政治、經濟、教育、文學藝術、外語、新聞等方面的干部約2000人。中國人民大學北方大學1945年11月成立▲宗旨:培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從事和平建國的各種專業人才;▲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大膽創新,把政治思想工作同教學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學風:自由思想、民主討論、互相學習、追求真理、實事求是;▲校風:實事求是、團結友愛、耐勞樸素、活潑愉快。中國人民大學三、華北大學

1948年春,中共中央決定將華北聯合大學和北方大學合并,成立華北大學,下設四部兩院:一部為政治訓練班,對知識青年進行短期政治思想訓練;二部為教育學院,培養中等學校師資和教育干部;三部為文藝學院,培養文藝干部;四部為研究部,從事研究和培養、提高大學師資;兩院是工學院和農學院。

1949年4月,華北大學遷入北平,1949年底圓滿完成為全國解放培訓干部任務。華北大學孕育了新中國一批各種類型的高等院校——1948到1949年期間,為適應文化教育發展的需要,一些下屬單位陸續脫離學校獨立辦學。工學院發展為北京工業學院(現為北京理工大學);農學院與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合并成立北京農業大學(現為中國農業大學);二部外語系同北平外事學校合并為北平外國語學校,后發展成為今天的北京外國語大學;三部離校后籌建、創立了中央戲劇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后更名為中國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以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青年藝術劇院、中央歌劇院、中國京劇研究院等。華北大學還抽調部分干部、教師分赴中原和廣東,籌建中原大學和南方大學。從1948年8月到1949年底,華北大學共為國家培養干部19194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人民大學四、中國人民大學為了培養具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素養和專業知識的新中國的建設人才,中共中央決定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并中國政法大學,調來華北人民革命大學部分干部組建中國人民大學。

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十一次政務會議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議,通過了《關于成立中國人民大學的決定》。1950年10月3日,以華北大學為基礎合并組建的中國人民大學隆重舉行開學典禮,成為新中國創辦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著名教育家吳玉章、成仿吾、袁寶華、黃達、李文海先后擔任校長。現任校長為紀寶成教授,黨委書記為程天權教授。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中國人民大學廣大師生秉持“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的辦學宗旨,始終奮進在時代前列,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勤儉辦學,艱苦奮斗,積極探索,求真務實,使學校成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為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被譽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面旗幟”。從1950年至今,國家歷次確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均位居其中。目前學校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自1950年命名組建以來的歷史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50年到1952年的初創階段。

第二階段是1953年至1965年在教育革命中曲折前進的時期。第三階段是從1966年到1976年的“文革”動亂時期。1966年開始的“文革”給中國人民大學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第四階段是從1977年迄今在改革開放中振興時期。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人大校訓:實事求是

人大精神:立學為民治學報國人大學風:明德博學求是篤行人大目標:塑國民表率育社會棟梁

中國人民大學師資力量學校有專任教師1700人,其中教授510人,副教授595人。學校擁有13名第五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和學科評議組成員,有13名教授入選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其中,黃達擔任委員會顧問,羅國杰、曾憲義擔任委員會副主任),人數居全國高校前列;有2人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9人擔任副主任委員;15人榮獲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的稱號;先后有388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有25位專家入選中央第一批“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或主要成員,是全國入選人數最多的高校。

十六大以來,中國人民大學已有王利明、曾湘泉、黃衛平、許崇德、史際春、秦宣、李景治等教授8人次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作報告,是參加學者最多的高校。6人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人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15人入選“跨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和“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8人入選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工程”,10人榮獲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66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0人被評為北京市教學名師,55人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

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地位學校目前共有普通本科生、研究生在校生18998人,其中本科生9571人,研究生9427人(含研究生單證教育的學生(MBA、MPA、法律碩士)),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接近1:1,是全國高校中這一比例最高的研究型大學之一;有成人教育本專科在冊生8千多人,其中75%以上是本科生;目前在校學習的外國留學生1165人。“九五”期間,學校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118項,在全國高校名列前茅。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37項,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75項,均居全國高校第一位;承擔北京市科研項目數位居北京市高校第一位;

2000-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北京市社科規劃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等各級各類項目1800余項,獲得經費1.5億元,立項數和經費數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居全國高校第一位;在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79項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學校共承擔12項,居全國高校第一位。中國人民大學是國內外學術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先后同32個國家和地區的118所大學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引進、翻譯出版了大量適應我國改革開放需要的教科書和學術著作,開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項目,主辦或承辦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聘請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經濟學家羅伯特·蒙代爾、約瑟夫·斯蒂格利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米切爾·斯賓思,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加里·貝克爾,當代金融發展理論奠基人、著名經濟學家羅納德·麥金農,轉軌經濟理論奠基人、著名經濟學家帕德瑪·德賽,就業與增長理論奠基人、著名經濟學家埃德蒙德·菲爾普斯,法國著名經濟學家讓-雅克·拉豐,聯合國經濟政策特別顧問、著名經濟學家賈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尼克拉斯·斯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日本一橋大學校長石弘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松浦晃一郎、土庫曼斯坦總統尼亞佐夫等知名學者為名譽教授,授予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經濟學家約翰·哈桑尼、阿根廷前總統德拉魯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新西蘭前總理、前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邁克·穆爾,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前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郜若素,著名宗教社會學家皮特?伯格等一批國際著名人士名譽博士稱號。

現設有研究生院、23個學院、21個科研機構和14個博士后流動站,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學院及深圳研究院;擁有6個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居全國高校第一;擁有13個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名列全國高校第一;擁有8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33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均居全國第一,在連續六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中,中國人民大學獲選16篇,在人文社科領域位居全國高校第一。中國人民大學現有25個學院、12個跨院系研究機構,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培訓學院、國際學院及深圳研究院。學校設有學士學位專業63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8個,碩士學位學科點149個(包括自主設置的30個碩士點),博士學位學科點150個(包括自主設置的22個博士點),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4個,博士后流動站15個;有成人教育專科專業7個,本科專業10個。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所組織的全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學科評估中(2007-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教育行政管理、法學、社會學、新聞傳播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7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排名全國第一,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三位,哲學、農林經濟管理、歷史學、工商管理、圖書館學、情報與檔案管理也取得了前五名的較好成績,充分展示了學校雄厚的學科發展實力。教育部學位中心第二輪一級學科評估,人民大學排名第一的學科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三位,第一、第二位分別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2002年4月28日,江澤民同志親臨學校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衷心祝愿中國人民大學“在新世紀創造新的成就,為祖國、為人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成為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世界知名的一流大學”。由中央文件明確提出國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僅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