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_第1頁
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_第2頁
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_第3頁
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_第4頁
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元代的金融元太祖鐵木真(左)和元世祖忽必烈(右)元順帝(1320年-1370年),,是元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北元的第一位皇帝。◆雖然宋代和同時期的金朝紙幣和紙幣管理制度已經出現,但是元朝是中國古代貨幣史上紙幣最盛行以及紙幣管理制度最完善的時期。◆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統一的紙幣,是元代貨幣制度的最大特點。第一節元代的貨幣一、元朝的貨幣制度是紙幣本位制。市場流通的貨幣,以紙幣為主,政府規定公私均用紙幣,但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區域也有少量的白銀(銀元寶)、新鑄銅錢、鐵錢、前朝的舊銅錢、實物(貝、鹽)貨幣(云南)等其它貨幣流通,但政策是推行紙幣,并反復多次禁用錢幣和銅器,搜繳銅材、銅器和銅錢。大朝通寶銅錢大朝通寶鐵錢元世祖中統元寶

元世祖至元通寶(1285年鑄)元貞通寶銅錢元成宗鐵穆耳元貞年間(公元1295-1297年)鑄行元武宗至大元寶銅錢元武宗至大年間(1308--1311)所鑄元武宗至大通寶銅錢元武宗至大三至四年(公元1310-1311年)鑄行皇慶元寶銅錢元朝仁宗皇慶年間(公元1312-1313)年間鑄造至正通寶銅錢至正通寶是元朝順帝至正年間鑄行的錢幣,大小均有,并且部分錢幣背面鑄有八思巴文。在我國錢幣史上具有特殊意義。元順帝至正(1341~1368年)權鈔至正權鈔錢都是大錢,面額分五分、壹錢、壹錢五分、貳錢五分、五錢等五種。天啟通寶

元末徐壽輝、陳友諒、明玉珍天完政權天啟元年(1358年)始鑄。大義通寶

元末起義將領陳友諒漢政權大義年間(公元1360-1361年)鑄1、可見,元朝雖然總體上看是以紙幣為唯一的法定通貨,但是政府在若干時期也允許或鑄造銅錢流通。而民間始終使用銅錢,禁而不止。2、元代普遍用白銀作為貨幣。元代白銀貨幣的形式仍以錠為主,呈扁平砝碼狀,大的五十兩,上面多陰刻地名、監納、庫使、庫副、提舉司、秤子、銀匠等名稱。(1)至元十三年(1276年)開始將銀錠稱為“元寶”。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13年的揚州元寶(五十兩銀錠)元順帝至元5年(公元1339年)興國路銀礦稅五十兩銀錠元代“大朝通寶”銀錢(2)蒙古帝國和元朝還曾鑄造過“大朝通寶”“至元通寶”、“元貞通寶”銀錢及一種寺廟所造的銀質供養錢。至元通寶銀錢“天啟通寶”錢,銀質,是元末紅巾軍領袖徐壽輝于天啟元年(1358年)鑄造的銀錢。(3)至元以后,元朝實施不兌現的紙幣制度,官方禁止使用白銀和銅錢,但民間仍然行用,而且至元13年(1276年)以前,官府所發行的中統鈔等紙幣也以白銀為貨幣本位,以兩為貨幣單位,以銀錠作為紙幣發行準備金。此時的貨幣制度可視為虛銀本位制,白銀確立了它的貨幣地位,并成為元代民間的通貨之一。

3、元代唯一的法幣是紙鈔。紙鈔的發行和演變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仿行時期。☆第二階段為中統鈔發行流通的時期。

元代“中統元寶交鈔”(一貫文)元代至元通行寶鈔☆第三階段是至元寶鈔和中統鈔并行的時期。☆第四階段是中統鈔改為至正交鈔,并與至元寶鈔并行的時期。至元交鈔的發行無發行準備,不能兌現,屬于紙幣本位制度。中國的紙幣從宋金時期可兌現的信用貨幣演變為元代不可兌現的信用貨幣,說明元代的貨幣制度已經發展到了較高的水平。二、元代的紙幣管理

13世紀初,元朝政府頒布了我國歷史上較完整的紙幣管理條例,從而建立了較完善的紙幣管理制度:

1、葉李的《整治鈔法條畫》和1284年中書省奏行的《至元寶鈔通行條畫》(中國最早的紙幣條例)這兩個“條畫”。2、制定有關紙幣發行的一系列規定:(1)規定交鈔、寶鈔等紙幣為法償貨幣,公私交易、財政收支均用紙鈔,禁止民間實物交易,由此建立紙鈔投放與回籠的渠道;禁止金屬貨幣和宋金、蒙古舊鈔流通以確立元政府紙鈔的法幣地位。(2)規定紙幣與白銀掛鉤,建立虛銀本位制。(3)規定中統(交、寶)鈔、至元寶鈔分為不同的面額以適應不同規模的交易需要。

3、制定有關紙幣流通的一系列規定:(1)完善紙幣形制,不分界,不定期限,不書年月日,不限地區和用途,規定交鈔、寶鈔等紙幣可以無限期流通,準許外國使用。(2)規定舊鈔、破鈔可以隨時兌換為新鈔、好鈔以方便人民,進而推廣紙鈔的使用。(3)規定政府用紙鈔收兌金銀的價格,禁止私人買賣金銀和金銀流出海外以便政府能夠集中金銀準備。(4)規定各級政府設置印造寶鈔庫、燒鈔東西二庫、寶鈔總庫(中央)、平準行用庫、諸路官鈔都提舉司、昏鈔庫(地方)等紙幣管理機關,分別負責印造、保管紙鈔,買賣金銀和紙鈔來維持紙鈔的價值。

(5)規定紙幣發行權由中央政府壟斷,嚴禁偽造交鈔、寶鈔等政府紙幣。

4、制定針對管鈔官員的管理制度,檢查、約束管鈔官員,并懲治為謀取私利而徇私舞弊或瀆職的管鈔官員及相關官員。三、元朝鈔法在中外幣制史上的意義和地位:1、元朝的鈔法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制度,馬克.波羅游記有詳細記述,這遠比當時歐亞各國的幣制進步。2、元代鈔法的規定具體而完善。其有關紙幣具有無限法償能力、設立平準庫來買賣金銀以維護鈔值、集中現銀于國庫并建立紙幣發行準備金的規定,直到20世紀30年代仍為歐美各國所仿行。3、從貨幣理論上分析,元代鈔法的各項安排是先進的,符合貨幣流通規律。其中心思想是重視民情,以銀為本,加強保證,調控貨幣流通,平衡幣值,保障貨幣信用,力求貨幣暢通穩定。4、總而言之,元朝建立了全國統一的虛銀本位制和實際的紙幣本位制度,結束了五代十國至遼宋夏金300多年幣制分散混亂的局面,帶來了中國幣制的重大變革,元代的紙幣管理思想已達到了較為成熟的水平。5、元代的紙幣制度對明代中前期的幣制和周邊國家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元朝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