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終端陳列技巧一、陳列6大基本要點二、陳列區域劃分三、陳列案例分析是一種視覺表現手法;運用各種道具、結合時尚文化及產品定位、運用各種展示技巧;將商品的特性表現出來;陳列要隨展示目的、展示方法以及購物方式的不同而變化。何為陳列?陳列9大要訣量集易齊潔聯時亮色
一、“量”,作為陳列的首要原則來說,“量”自然有其重要的意義。俗話說:“貨賣堆山”,意思就是說商品陳列要有量感才能引起顧客的注意與興趣,同時量感的陳列也是門店形象生動化的一個重要條件;
二、“集”,同類別商品要集中陳列在鄰近的貨架或位置。集中陳列的要求也是“量感陳列”的體現,同時讓顧客能更容易的按照集中的類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品牌或品種;
三、“易”,易拿易取易還原是商品好陳列的條件之一。因為即使再美觀、大氣的陳列,若顧客拿取不方便,或者拿了放回去極為麻煩,那么再好看的陳列也無法起到促進銷售的目的;
四、“齊”,是說商品陳列時盡量保證一個品牌或系列的商品能配套齊全,同時集中陳列,這樣才能讓顧客有更大的選擇余地,在陳列上也能體現整齊、美觀的效果;
五、“潔”,衛生、整潔是顧客對商品陳列乃至整個賣場環境的一個要求。賣場人員在陳列商品的同時要及時清理商品及貨架或堆碼位置的衛生,將商品上的灰塵及時擦拭干凈,體現商品的新鮮度;
六、“聯”,很多商品在顧客心目中是有關聯性的,當顧客購買某一樣商品時他會需要與之相關的商品來配套或者經過賣場人員的精心安排他會發現買了甲商品再加件乙商品會是個不錯的搭配,這樣關聯的商品陳列就顯得很有必要;
七、“時。賣場人員要遵循“先進先出”的陳列原則,當貨架上陳列在前排的商品被顧客拿空后,補貨人員應該先將后排的商品推到前排;
八、“亮”,即是說商品陳列的位置要盡量擺放在光線較好、視覺效果好,亮度足夠的位置,以保證商品的易見易找;
九、“色”,很多顧客在賣場購物屬于沖動型購買,而引起顧客沖動購買欲望的因素除開價格、品種、量感等原因外,商品外包裝的美觀及視覺上的沖擊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陳列商品時賣場人員應注意各種商品陳列時的色彩搭配,冷暖色調組合適宜,避免同種色彩的不同商品的并列集中陳列,以免造成顧客視覺上的混淆,包裝雷同的商品更要注意區分開來。陳列方式按設計系列陳列按色系劃分陳列按商品分類陳列以人為本陳列以貨為本陳列特價/促銷品的陳列陳列主題季節的變換以及公司主題推廣套系按系列劃分,突出產品系列感材料按面料及手感劃分產品陳列區域上貨時間按上貨先后順序劃分突出新品色彩由淺至深,有暖到冷。賣場色彩規劃要從大到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糕點烘焙的環保生產理念考核試卷
- 電機在電力質量改善的應用考核試卷
- 生物質能源在農村能源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江蘇省宿遷市2025年初三5月第二次聯考化學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交替傳譯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遂寧能源職業學院《外國語言文學導論(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揚州市職業大學《現代計算方法與工具》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宿州學院《合唱與指揮基礎(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市重點名校2025年初三下學期在線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烏海市2025年初三3月質量調研數學試題含解析
- 湖北公務員面試模擬28
- 華為戰略解碼解讀
- 莊子課件完整版本
- 拆除電廠工廠合同模板
- 穴位注射療法
- 河南省2018年中考英語真題(含答案)
- 出版業數字出版內容策劃與多媒體融合試題考核試卷
- 股東借款轉為實收資本協議書
- GB/T 25052-2024連續熱浸鍍層鋼板和鋼帶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許偏差
- 人造草坪采購鋪設項目 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中國乙醛產業發展方向及供需趨勢預測研究報告(2024-2030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