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興一中2022高二語文5月月考模擬試題蘇教版_第1頁
浙江省嘉興一中2022高二語文5月月考模擬試題蘇教版_第2頁
浙江省嘉興一中2022高二語文5月月考模擬試題蘇教版_第3頁
浙江省嘉興一中2022高二語文5月月考模擬試題蘇教版_第4頁
浙江省嘉興一中2022高二語文5月月考模擬試題蘇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嘉興市第一中學2022學年第二學期月考考試高二語文試題卷滿分[100]分,時間[90]分鐘2022年5月一、本大題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北渚(zhǔ)眇眇(niǎo)修葺(qì)棲(xī)隱B.投箸(zhǔ)躑(zhí)躅衰鬢(bìn)濟(jì)滄海C.衣袂(mèi)廡(wú)門揖(jī)讓潺(chán)湲D.薜(bì)荔柏(bǎi)森森伯仲(zhòng)剡(shàn)溪2.下列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80后公務員小孫因一時貪念涉嫌受賄罪,面臨牢獄之災,這個教訓發人深醒。B.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幼時腸胃因受刺激而發生不適,即使時間較短也可能后患無窮,長大后心情容易焦慮和抑郁。C.日前,我市玉茗曲社在月河街德勤文化園舉行慶祝昆曲成功申遺10周年活動。沒有電子顯示屏,他們就將唱詞寫在紙上,由專人隨節奏拉動,考慮周到細質。D.人生路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難道一遇挫折就心灰意懶再無意于自己的理想和報負了嗎?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A.由于后備物資遲遲不能送達,增援部隊又被敵軍轟炸機阻截,在經過了五天三夜的激烈戰斗后,我軍部隊勢如破竹,節節敗退。B.漫長的背包拉練終于結束,回到寢室,同學們一個個人浮于事,誰也不肯起來了。C.中國的隱士形象,從譏笑孔子“是知津也”的長沮、桀溺,到“慣看秋月春風”的那位漁翁,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世間興替,不再掛懷。D.會場上,大家一個個昏昏沉沉,只有領導一個還在念念有詞,慷慨激昂。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過分強調單純智育,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B.李白非常擅長從生活中發現美,并用他的如椽巨筆把它抒發出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一句,我們似可見畫面中友人漸行漸遠,詩人卻依然翹首以望的悵然身影。C.據了解,近段時間,空氣濕度較小,人們容易有口渴、肌膚干燥之感,建議多喝水。另外,空氣干燥導致火險等級較高,野外用火注意安全。D.建于上世紀60年代末的大禮堂,據運港村黨支部書記介紹,1985年一家企業從村里租下禮堂,改作車間,導致禮堂受到嚴重破壞。5.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他們有著對人生短促同樣的憂慮,不過不同的是,;。①曹操在他的《短歌行》里詠唱出“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②李白面對人生的短暫,仕途的坎坷,唱出的是“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③一個相信人生雖然短暫,但并不意味著可以無所作為④一個則在承繼時人的“為樂當及時”的理念之外,還表達了欲統一天下的宏圖大志。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③6.從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是①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為?②予羈縻不得還。③夫晉,何厭之有?④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A.①③不同,②④不同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C.①③相同,②④相同D.①③相同,②④不同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貳于楚也(第二)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晉文公的妻子)C.肇錫余以嘉名(開始)D.佯狂不知所之者(代詞,地方)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則直前詬虜帥失信夜則以兵圍所寓舍B.挾匕首以備不測于是乘其厲聲以呵C.激于義而死焉佚之狐言于鄭伯D.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二、本大題3小題,共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題。2006年9月12日下午3時許,在新西蘭南部地區,從空中傳來兩聲“嘣嘣”的悶響,打破了人們平靜的生活。房屋突然開始顫抖,門窗上的玻璃在咯咯作響……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人們不知所措。不久,約翰山天文臺臺長艾倫到國家電視臺解釋說,一顆高速運動的小流星,于當天下午2時50分,闖入距首都惠靈頓300千米遠的克賴斯特徹奇市,在“極低的天空”穿行時產生了“音爆”。人們的不安情緒開始逐漸平復。那么,這所謂的音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音爆是一種空氣劇烈振動的自然現象。它是指以音速或超音速運動的物體,在與周邊空氣劇烈摩擦過程中,所產生的強烈的振動,以及同時產生的爆破式的巨大響聲。在自然界,流星引發的音爆時有發生。人類對音爆的認識,最早來自飛機。人類為戰勝音爆所做的各種努力,與空戰的歷史緊密相連。我們知道,早期的飛機由螺旋槳推進,其最高時速約為700千米/小時,雖說它比地上跑的汽車快得多,但與速度超過1000多千米/小時的聲速相比,飛機仍然很慢,故從未產生“音爆“現象。為了提高飛機的性能,讓飛機飛得更快,在空戰的時候具有更強的戰斗力,以取得制空權,英、美、德等國政府在二戰期間,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高速飛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速度更快的噴氣式飛機終于問世。可是在噴氣式飛機的試飛階段,并非一帆風順,而是事故連連。如1944年7月中旬,納粹德國王牌飛行指揮官泰菲爾德少校駕駛的ME-262戰斗機在加速過程中墜毀,泰菲爾德當場死亡,調查顯示,飛機速度接近聲速時突然失控。1946年9月,英國著名的哈維蘭公司首席試飛員小杰弗里,將D-H-108型飛機加速到聲速時,機身在劇烈振動中解體,小杰弗里不幸遇難……極少數死里逃生的駕駛員報告說,當飛機達到或超過聲速后,立刻險象環生;周圍空氣劇烈顫動,空氣阻力大得像一堵“墻”;飛機操縱桿也開始不靈便,所以機毀人亡事故頻頻發生。之所以發生這些事故,就是因為“音障”的存在。顯然,飛機在超聲速飛行中,音速是個“門坎”。所以,人們形象地稱之為音障。飛機的速度逼近音速的時候,飛機周圍的空氣的密度、壓強、溫度均發生突變,空氣阻力猛然增大,這就形成了音障。一旦突破了音障,空氣就會劇烈振動,從而引發音爆。后來,飛機設計師通過改變飛機外形設計,于1947年克服了音障,實現了超音速飛行,使得超音速飛機得以笑傲藍天。

所以,我們現在知道了,音爆是飛行物在克服音障的一剎那發生的,其聲音與飛行物的高度、速度、大小形狀均有關。越是貼近地面飛行,音爆引起的“嘣嘣”悶響和大氣震顫越強烈。在文章開頭所說的新西蘭音爆事件,起因于克萊斯特徹市上空的小流星,這顆小流星的體積僅在棒球到籃球之間,由于它是從離地面極低的天空穿過,所以才在地面上引起了嚴重的音爆現象。由于音爆會產生巨大的噪音,對人有巨大的副作用,所以這種現象還被軍事上利用。2022年9月底,以色列空軍對巴勒斯坦人實施了“音爆轟炸”。以軍噴氣式戰斗機在數日內,對加沙地帶進行了頻繁的超低空高速飛行。音爆產生的巨大震動,使房屋倒塌、玻璃震碎,還導致某些人流鼻血、心臟病發作,甚至導致一些孕婦流產,從而在巴勒斯坦平民,特別是兒童心理上留下了永久的創傷。9.下列對“音爆”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音爆是一種空氣劇烈振動的自然現象。飛行物越是貼近地面飛行,音爆引起的悶響和大氣震顫越強烈。B.音爆是指飛行物以音速或超音速運動時與周邊空氣劇烈磨擦而產生的強烈振動以及巨大響聲。C.音爆是飛行物的速度逼近音速時,因其周圍的空氣密度、壓強、溫度均發生突變,空氣阻力猛烈增大形成的。D.音爆是飛行物在克服音障的一剎那發生的,其聲音與飛行物的高度、速度、大小、形狀均有關。10.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新西蘭南部地區空中傳來的兩聲“嘣嘣”悶響,實際上是一顆高速運動的小流星在“極低的天空”穿行時產生的音爆。B.早期由螺旋漿推進的飛機,其最高時速與聲速相比仍顯得很慢,所以從未產生過“音爆”現象。C.速度更快的噴氣式飛機的問世,才使人類突破了音障,實現了超音速飛行,超音速飛機所以笑傲藍天。D.音障是飛機在超聲速飛行中必然遭遇到的一個“門坎”,飛機設計師通過改變飛機外形設計,于1947年克服了音障。11.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正確的一項是A.人類為戰勝音爆所做的各種努力與空戰的歷史緊密相連,因此,沒有空戰,就沒有人類對音爆的正確認識。B.能認識到音爆是一種空氣劇烈振動的自然現象,新西蘭南部地區聽到兩聲悶響的人們未必會不知所措和不安。C.雖然音爆產生的巨大噪音對人類有巨大的副作用,但用在軍事上卻能取得積極正面的效果。D.既然在自然界流星引發的音爆時有發生,那么生活在自然界的我們,對音爆現象耳熟能詳。三、古詩文閱讀(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每題3分,共6分)夜歸鹿門歌孟浩然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12.對這首詩語句的解說,恰當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江邊之景,寫了山寺傳來的鐘聲和渡頭搶渡回家的喧鬧。B.“人隨沙岸向江村”是說村民晚歸,沿著沙岸向江邊的村莊而去,與“余”的方向完全一樣,都是奔向內心安定的所在。C.“鹿門月照開煙樹”一句寫鹿門風景,朦朧的山樹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但透著清冷、寂寥,貼合詩人遁世的無奈心境。D.“惟有幽人自來去”,這“幽人”主要指龐公,是說詩人來到龐公棲隱處常常可以感受到龐公隱逸的精神,是寫詩人與龐公精神的交流。13.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詩的前兩句將悠然的鐘聲與塵雜的人聲相比照,喚起聯想,詩人在船上閑望沉思的神情、瀟灑超脫的襟懷,隱然可見。B.詩人將精美細膩的景物描寫與清高隱逸的情懷巧妙結合,融情于景,成功地展現了詩人隱逸的志趣。C.“忽到龐公棲隱處”中的“忽”字寫出了詩人微妙的感受,表達了詩人為自然所化,陶醉其中,與自然融為一體的超然境界,表現出隱逸的情趣。D.標題為“夜歸鹿門歌”,品讀詩句,“歸鹿門”的過程其實是是詩人從塵世雜俗歸向清幽自然的隱逸道路,塑造了一個孤高的隱者形象。(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每題4分,共8分)溪橋晚興鄭協①寂寞亭基野渡邊,春流平岸草芊芊。一川晚照人閑立,滿袖楊花聽杜鵑。注:①鄭協,南宋遺民。14.這首詩寫了哪些景物?寫景運用了哪些手法?15.有人說詩中的“閑”字表現了詩人閑適恬淡的心境,你同意這種說法嗎?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三)閱讀以下文言文,然后回答問題。(16~19每題3分)論毅力梁啟超天下古今成敗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敗?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蓋人生歷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順境亦居十三四。而順逆兩境,又常相間以迭乘。無論事之大小,而必有數次乃至十數次之阻力。其阻力雖或大或小,而要之必無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曰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驟嘗焉,而阻力猝來,頹然喪矣。其次弱者,乘一時之客氣,透過此第一關,遇再挫而退。稍強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強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難。非至強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終者也。夫茍其挫而不退矣,則小逆之后必有小順,大逆之后必有大順。盤根錯節之既破,而遂有應刃而解之一日。旁觀者徒艷羨其功之成,以為是殆幸運兒,而天有以寵彼也。又以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詎知所謂蹇焉幸焉者,彼皆與我之所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與否,即彼成我敗所由判也。更譬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間風潮之或順或逆,常相參伍。彼以堅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過之,而后得從容以度其順。我則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終不可得達也。孔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簀,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孟子曰:“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成敗之數,視此而已。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要其何以成要:概括,總括B.又常相間以迭乘迭乘:交替出現C.以為是殆幸運兒殆:大概D.冒其逆而突過之冒:冒失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A.其不退也愈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B.則小逆之后必有小順為之,則難者亦易矣C.庸詎知所謂蹇焉幸焉者置杯焉則膠D.成敗之數,視此而已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18.下列各句中,不屬于比喻論證內容的一項是A.更譬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B.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C.故彼岸終不可得達也D.我則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1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敗”的觀點,其中心論點隱含著兩個方面:一“成”,一“敗”,激人斗志,發人警醒;文章起勢突兀,開門見山。B.論證過程中,先從人生歷程的一般規律入手,闡明逆境與順境相間以迭,而逆境居十六七,而順境居十三四:這就明確了毅力的重要。 C.本文運用正反對比的手法,首先,作者反復進行成功與失敗的對比;然后,突出順境與逆境的對比;最后,將“未成一簣”的造山者與“雖覆一簣”的填土者對比。 D.為了便于讀者理解,作者又運用比喻論證的筆法,深入淺出地闡明了“非至強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終者也”,反之,是不可能達到彼岸的。20.根據原文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①又以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3分)②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2分)21.用斜線(/)給文言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斷句(3分)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于忠義蓋天性也22.填寫出下列句子的空白部分(每題1分,共8分)

①大閹之亂,,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②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亦以明死生之大,。(同上)③乘騏驥以馳騁兮,。(《離騷》)④惟草木之零落兮,。(《離騷》)⑤,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⑥,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⑦吳楚東南坼,。(《登岳陽樓》)⑧映階碧草自春色,。(《蜀相》)四、鑒賞寫作25分23.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寫一篇賞析文。要求:把握詩歌中意象的特點,結合表現手法,體會詩人情感;300字左右。初至巴陵與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其二)賈至楓岸紛紛落葉多,洞庭秋水晚來波。乘興輕舟無近遠,白云明月吊湘娥。嘉興市第一中學2022學年第二學期月考考試高二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命題人:盧娟審核人:朱文標D(A眇(miǎo),棲(qī),B箸(zhù),C廡(wǔ),揖(yī))B(A發人深省C細致D抱負)3.C(A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B人浮于事,指事少人多,或工作人員的數目超過工作需要D.舊時迷信的人小聲念咒語或說祈禱的話;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語。)4.C(A項缺少主語,“這”已經導致……。B搭配不當,美不能“抒發”;D主語贅余)5.A6.答案:C(①③為賓前,②④被動)7.答案:C(A貳,從屬二主;B夫人,那個人;D之,去,往。)8.答案:D(A中連詞,表承接;表轉折。B連詞,來;表修飾。C介詞,被;向。D句中停頓)9答案:C(張冠李戴,C項陳述的是有關“音障”的形成)10答案:C(噴氣式飛機在“試飛階段也事故連連”,到后來飛機設計師通過改變飛機外形設計才克服了音障,實現了超音速飛行)11答案:B(A項,空戰并不是人類認識音爆的唯一因素;C項,導致人流鼻血、心臟病發作、孕婦流產,尤其是兒童心理上留下了永久的創傷,這些都是“巨大的副作用”,與“積極正面”無關;D項推斷中的兩個“自然界”指的不是同一范疇)12.答案:A13.答案:B(沒有“精美細膩的景物描寫”。)14.亭基、渡口、春草、晚照、楊花、杜鵑啼鳴;動靜結合,反襯(以聲襯靜,以樂景寫哀情)。15.不同意。本詩表面上表現了詩人悠閑、恬淡、無所事事,閑立觀賞一川晚照的情景,其實內心卻是無比的凄涼、孤獨和悵惘,亭基寂寞,野渡無人,落日晚照,杜鵑啼血,再加上詩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遺民,因而故國之思,亡國之痛自不待言。16.D(冒:頂著,冒著)17.C(A均為句中停頓;B均為“那么”;C第一個句中停頓,相當于“也”,第二個兼語詞,“于此”;D均為“罷了”)18.D(為引文內容,不是比喻論證)19.D(根據原文,作者“譬諸操舟”,是想以此來闡明“以艱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過之,而后得從容以度其順”的觀點。)20.(1)又認為自己在遭遇上很艱難,因此所成就的事業不如他。(2)比如造山,還差一筐土,如果停止,那是我自己停止的。21.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于忠義/蓋天性也22.略23.賈至“嘗以事謫守巴陵(今湖南岳陽),與李白相遇,日酣杯酒”(辛文房《唐才子傳》)。在一個深秋晚上,他和李白、裴九駕輕舟同游巴陵勝景──洞庭湖,撲入眼簾的是一片蕭瑟的秋景:“楓岸紛紛落葉多,洞庭秋水晚來波。”湖岸邊一帶楓樹,紅葉紛紛飄落。“一葉落而知秋”,這里“紛紛落葉多”,落的又是耐霜的楓葉,可見秋風之緊,秋意之濃。澄澈的洞庭湖面,蕩漾著粼粼碧波。起首兩句,以悠揚的音韻,明麗的色彩,描繪了一幅洞庭晚秋的清幽氣象:秋風蕭蕭,紅葉紛飛,波浪滔滔,橫無際涯,景色幽深迷人。三位友人泛舟湖上,興致勃勃,“八百里洞庭”正好縱情游覽,讓一葉扁舟隨水漂流,不論遠近,任意東西。這是多么自由愜意,無拘無束啊!“乘興輕舟無近遠”句,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們放任自然,超逸灑脫的性格。他們乘興遨游,仰望白云明月,天宇清朗,不禁遐想聯翩。浩渺的洞庭湖和碧透的湘江,自古以來就流傳著一個凄惻動人的傳說:帝舜南巡不返,葬于蒼梧,娥皇女英二妃聞訊趕去,路斷洞庭君山,慟哭流涕,投身湘水而死。至今君山仍有二妃墓。二妃對舜無限忠貞之情引起賈至的同情與憑吊,自己忠而遭貶,君門路斷,和湘娥的悲劇命運不也有某些相似之處嗎?于是詩人把湘娥引為同調。“白云明月吊湘娥”,在天空湖面一片清明的天地,詩人遙望皎潔的白云,晶瑩的明月,懷著幽幽情思憑吊湘娥。氛圍靜謐幽雅,彌漫著一層淡淡的感傷情緒。“白云明月”,多么純潔光明的形象!它象征詩人冰清玉潔的情操和淡泊坦蕩的胸懷。整首詩的精華就凝聚在這末一句上,含蓄蘊藉,言有盡而意無窮。

詩人歌詠洞庭湖,即景抒情,吊古傷懷,寄托深而寓意長。全詩形象明朗,色彩鮮亮,章韻高亢,聲調昂揚,和諧完美地表現了蒼涼的情緒,可謂聲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