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氣管內插管術與呼吸囊(N4-N5操作培訓)》_第1頁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氣管內插管術與呼吸囊(N4-N5操作培訓)》_第2頁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氣管內插管術與呼吸囊(N4-N5操作培訓)》_第3頁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氣管內插管術與呼吸囊(N4-N5操作培訓)》_第4頁
醫(yī)院護理培訓課件:《氣管內插管術與呼吸囊(N4-N5操作培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氣管內插管術與呼吸囊N4-N5操作培訓臨泉縣人民醫(yī)院心內科一病區(qū)目錄/Contents010203氣管內插管術概述經口氣管插管步驟呼吸囊

氣管插管概述定義適應癥與禁忌癥分類并發(fā)癥AddYourTextinhere1、

含義

氣管內插管(endotrachealintubation)是通過口腔或鼻孔經喉把特制的氣管導管插入氣管內。

如把導管插入單側主支氣管即稱支氣管內插管(endobronchialintubation)。2、經口氣管插管適應癥

(1)因嚴重低氧血癥和(或)高CO2血癥,或其他原因需要較長期機械通氣,而又不考慮進行氣管切開的患者。?(2)不能自行清除上呼吸道分泌物、胃內反流物和出血,隨時有誤吸危險者。?(3)上呼吸道損傷、狹窄、阻塞、氣管食管漏等影響正常通氣者。(4)下呼吸道分泌物過多或出血需要反復吸引者。?(5)因診斷和治療需要,在短時間內要反復插入支氣管鏡者,為了減少患者的痛苦和操作方便,也可以事先行氣管插管。?(6)患者自主呼吸突然停止,緊急建立人工氣道行機械通氣者。?(7)外科手術和麻醉,如需要長時間麻醉的手術、低溫麻醉及控制性低血壓手術,部分口腔內手術預防血性分泌物阻塞氣道、特殊手術的體位等。?(8)?需機械通氣,因面部創(chuàng)傷無法佩戴面罩的患者。

氣管插管的禁忌癥

無絕對禁忌癥。但有喉頭急性炎癥,由于插管可以使炎癥擴散,故應謹慎;喉頭嚴重水腫者,不宜行經喉人工氣道術;?嚴重凝血功能障礙,宜待凝血功能糾正后進行;巨大動脈瘤,尤其位于主動脈弓部位的主?動脈瘤,插管有可能是動脈瘤破裂,宜慎重,如需插管,則操作要輕柔、熟練,患者要安靜,避免咳嗽和躁動;如果有鼻息肉、鼻煙部血?除了緊急搶救經鼻插管外,余同經口插管。3氣管內插管分類

根據插管徑路分為:

經口氣管插管(oralendotrachealintubation)

經鼻氣管插管(nasalendotrachealintubation)

根據插管時是否顯露聲門分為:

明視插管法(visualizedintubation)

盲探插管法(blindintubation)

4并發(fā)癥

(1)誤入食管。由于患者聲門暴露不清或呼吸道分泌物過多遮蓋咽喉部,使插管者看不清聲門致氣管插管誤入聲門。?(2)心律失常。插管時導管刺激會厭,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及交感神經系統(tǒng)過度興奮,而使一部分患者出現心動過緩或心搏驟停。?3、導管堵塞。分泌物、痰液或異物堵塞。?(3)喉痙攣。是拔管時并發(fā)癥最重的一種。它易發(fā)生于未完全清醒的患者。?(4)聲嘶及喉水腫。插管經過聲門,可使聲門創(chuàng)傷及聲帶受壓,引起聲帶及杓間黏膜水腫,影響聲帶運動而發(fā)生聲音嘶啞,多為短暫性的,拔管、聲帶休息、抗生素及激素治療后可恢復。?(5)聲帶麻痹。有單側或雙側聲帶麻痹,一側聲帶麻痹可能由于麻醉插管位置不當或氣囊膨脹過度,壓迫外展肌的神經末梢造成。?(6)潰瘍和肉芽腫。插管后常在聲帶和杓間區(qū)形成潰瘍及肉芽腫,多為插管時傷及聲帶或杓間區(qū)黏膜,插管時間過長局部受壓缺血或感染,插管固定不穩(wěn),使插管上下活動摩擦,造成局部黏膜形成潰瘍和肉芽腫,影響通氣。?(7)聲門、聲門下及氣管狹窄。多發(fā)生在較長時間的插管者。癥狀可發(fā)生在拔管后數周或數月。可表現為呼吸困難或無效咳嗽。???(8)氣管食管瘺。多發(fā)生在較長時間的插管者及氣囊壓力過高。?(9)鼻竇炎。多發(fā)生于經鼻腔插管者。10經口氣管插管流程

去枕平臥托雙下頜有心跳時體位——﹥開放氣道———﹥面罩給氧———﹥

保護口唇牙齒居中緩慢插入沿中線緩慢上翹進入口腔

———﹥舌體———﹥懸雍垂———﹥

(第一標志)

防止喉鏡過深上提喉鏡壓喉結輕柔旋轉導管會厭———﹥暴露聲門———﹥聲門裂———﹥(第二標志)過聲門裂6cm確認在氣管內插入導管———﹥深度插到位———﹥固定導管11(一)插管前物品準備1、操作人員戴帽子口罩(首先戴好)2、彎型喉鏡(必須隨時保證亮燈)3、氣管導管(檢查套囊是否完好)4、導引鋼絲(管芯距導管開口1cm)5、10ml注射器(用于套囊充氣)6、消毒的液體石蠟(潤滑導管壁)127、牙墊與膠布(用于外固定導管)8、吸引裝置及吸痰管(隨時可啟動)9、帶活瓣的復蘇球囊(須連接好氧氣)10、鋪兩塊無菌治療巾(注意無菌觀念)11、插管鉗和噴霧器(必要時)12、纖支鏡(必要時)13(二)擺放體位與開放氣道1、擺好體位:病人僅需取“去枕平臥位”,簡單方便,不用采取傳統(tǒng)的“經典式”或“修正式”體位;而術者站立于病人的頭頂部,視線與喉軸線平行。142、開放氣道:術者用雙手托病人雙下頜(大拇指放置于兩側鼻翼附近),打開口腔檢查并清除口腔內異物;插管全程應始終保持病人頭后仰,顯露喉結。3、必要時(指病人有心跳時),采用面罩給純氧1分鐘,以防插管過程中誘發(fā)病人心搏驟停。15(三)在解剖標志引導下用喉鏡暴露聲門裂4、保護口唇:隨手將右手拇指與食指交叉撥開上下嘴唇,保護好口唇牙齒。165、喉鏡置入口腔:術者左手持彎型喉鏡(握持手勢須正確),沿右側口角垂直進入口腔;然后將舌體推向左側,喉鏡移至口腔正中線上。喉鏡必須居中,否則將導致聲門裂暴露得不好。喉鏡進入口腔后,術者右手不需再保護口唇,應及時將右手移至病人前額,保持頭后仰。176、以解剖標志為引導深入喉鏡:喉鏡在口腔居中見到懸雍垂(第一標志)后,繼續(xù)慢慢推進喉鏡;待喉鏡尖端過懸雍垂后,喉鏡暫不深入,在原位上翹喉鏡。待喉鏡轉彎繞過舌根部后,即可見會厭(第二標志),喉鏡始終在會厭的上方繼續(xù)深入,直至喉鏡尖端抵達會厭根部。187、上提喉鏡暴露聲門裂:待喉鏡尖端抵達會厭根部后,即須向前上提喉鏡(沿45°角的合力),此時決不能以病人的牙齒為支點去撬門牙(可下壓喉結)。用力上提喉鏡即可使會厭隨之而抬起,暴露其下方的聲門,立馬見到左、右聲帶及其之間的裂隙。19上提喉鏡的三個前提條件:只有同時滿足下列三個條件,才能做“上提喉鏡”的動作——(1)喉鏡必須居中;(2)喉鏡必須在會厭的上方;(3)喉鏡尖端必須抵達會厭根部。20(四)直視下插管并調整深度8、直視下插入氣管導管:右手以握毛筆手式持氣管導管(握持部位在導管的中后1/3段交界處),斜口端朝左對準聲門裂,沿著喉鏡的鏡片凹槽在明視下送入導管;輕柔旋轉導管,使其順利地一次通過聲門裂進入氣管內。219、撥出管芯后再前進到位:待導管通過聲門裂1cm后,撥出管芯再前進,不允許帶著管芯插到位。準確的插管深度為:成人再送入5cm(小孩2~3cm),即聲門裂下6cm;此時套囊已完全通過聲門裂,而導管頂端距離氣管隆突至少有2cm(經X光胸片證實)。10、調整并確認插管深度后,往套囊內充氣5~10ml左右,具體充氣量可觀察小氣囊的張力;22(五)確定導管是否在氣管內?!11、盡管是在明視下插入導管,為確保萬無一失,仍必須同時采用兩種方法確定導管是否在氣管內:(1)出氣法——按壓病人雙側胸部,聽和看導管開口是否有溫熱氣流呼出;(2)進氣法——擠壓復蘇球囊,觀察兩側胸廓是否均勻抬起,同時聽診雙肺呼吸音均勻一致,而上腹部無氣過水聲。先放入牙墊再退出喉鏡,順序不能顛倒。23(六)確定后妥善固定導管12、確定導管在氣管內以后再進行固定,用兩條膠布十字交叉,將導管固定于病人面頰部;第一條膠布應把導管與牙墊分開纏繞一圈后,再將兩者捆綁在一起。要求牢固美觀。24(七)保持呼吸道暢通13、氣管插管成功后,應隨時吸痰、濕化和護理,始終保持人工氣道暢通;吸痰和濕化的方法要正確,注意無菌操作。2514、最后連接好人工正壓通氣裝置,主張先用復蘇球囊手動捏皮球,而不要急于接人工呼吸機;待使用復蘇球囊抑制掉病人自主呼吸,并調節(jié)好呼吸機參數試運行無誤以后,再過渡到人工呼吸機進行機械通氣26(八)特別提示1、氣管插管要求動作熟練、快速緊湊,時間在20秒鐘內完成(從打開喉鏡到球囊通氣,不包括插管前的物品準備)。2、如果氣管插管失敗或不順利,應立即停止插管、退出喉鏡和導管,不要再盲目地去亂捅;必須馬上改為面罩給氧,一分鐘后再次嘗試;以免因插管時間過長,造成病人心搏驟停,或者喉頭被捅水腫。第二次插管則重新開始計時計分,不受第一次插管時間延遲的影響。

273、確定導管是否在氣管內的動作,必須認認真真而不是裝模作樣地去作,這是為了對病人負責。如果是考試的話,自己察覺導管不在氣管內,可以給第二次插管機會再試;但如果檢查不認真,自己沒有發(fā)現導管已誤入食道,而渾然接上人工正壓通氣裝置,則不可能給第二次插管機會,因為此時病人已經被你“吹”死了!284、插管成功以后,盡管當時已經確認并固定了導管,但為了減少難以察覺的移位,在救護車上和患者移動過程中,仍應隨時確定氣管導管的正確位置(成人一般為20±2cm)。新指南推薦,急救人員應該使用呼氣末CO2濃度或食道檢測器反復地確認插管位置,簡單實用的方法為記住導管管身上的刻度、隨時觀察是否有移位。簡易呼吸囊送氣量成人:500~600ml/次兒童:150~200ml/次(8ml/每公斤)嬰兒:30~50ml/次送氣頻率成人:10-12次/分鐘(約5-6秒一次)8~10次/分鐘(已有高級氣道者)兒童、嬰兒:12-20次/分鐘(約3-5秒一次)

簡易呼吸囊輔助呼吸①接氧氣,調流量10L/分,確定管道通暢②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擠捏呼吸囊,時間>1秒,使胸廓抬起

u清潔不要將壓力閥彈簧拆開,可直接沖冼即可各部件依次拆開,用肥皂水擦洗,清水沖凈

u消毒1.面罩,連接導管浸泡于500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