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資源學教學中滲透辯證法_第1頁
在動物資源學教學中滲透辯證法_第2頁
在動物資源學教學中滲透辯證法_第3頁
在動物資源學教學中滲透辯證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在動物資源學教學中滲透辯證法

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目標是人才培養。大學必須回歸學校的基本職能,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影響作為評估所有工作的基本標準。自然辯證法是利用唯物辯證的觀點研究自然界發展的最一般規律,研究自然科學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人類認識自然界的最一般規律和方法的科學,它的研究以科學史和各門自然科學與技術具體內容為基礎一、滲透變化過程中的發展和關系理論,以及辯證法中的自然觀(一)資源的含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為了使學生對動物資源學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教學之初,我們首先引入資源的概念。現在一提到“資源”,人們很容易聯想到人類是如何利用,能否為人類服務,是否滿足人類的物質和精神需求。如果這樣理解“資源”的概念,就會產生以人為中心的意識,認為人類作為自然界的主人可以主宰一切。事實上,資源是創造人類社會財富的源泉。馬克思認為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是自然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其中自然資源主要包括氣候、生物、水、土地和礦產等五大門類由此可見,資源的含義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攫取、利用和占有,人類過度行為導致的自然生態的失衡,都對在當代建立什么樣的自然觀用于指導人類的行為提出了新的要求(二)動物資源資源動物自然辯證法中的自然觀,包括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系統自然觀和生態自然觀。資源動物和動物資源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含義,二者不能混淆。資源動物指在當前條件下,直接或間接滿足人類物質或精神需求的動物,例如我們十分熟知的具有上千年人類利用歷史的雞、犬、牛、羊、馬等動物。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人類對自然界了解的深入,資源動物的種類也在增多,比如黃粉蟲、陽澄湖大閘蟹、克氏原螯蝦(俗稱小龍蝦)、羅非魚等。近年來,隨著一些國家和地方野生動物數量的減少,人工養殖開始興起,像梅花鹿、林麝、娃娃魚、穿山甲等。以上例子中的動物現在我們都把它們歸為資源動物。資源動物強調的是動物,其判定依據為是否為人類所識別并加以利用。它們占動物界的比例很小,種類是明確的。盡管資源動物隨著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入,它們的數量和種類也在發展,但是它的發展是單向的。動物資源指對人類具有實際或潛在用途或價值的動物的遺傳材料、個體或其部分、群體、生物學特征以及演化中的任何組成部分。例如用于腫瘤研究的HeLa細胞系,家兔的兔肉及兔毛、農田中害蟲的天敵蜘蛛、蜜蜂授粉的習性、古代爬行動物進化到鳥類的強力證據始祖鳥化石等。動物資源強調的是資源,涵蓋自然界中所有的動物,只要能夠成為創造人類社會財富源泉的動物,我們都可以稱為動物資源。因此,理解動物資源的概念時,要結合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系統自然觀和生態自然觀,這樣才能使培養的人才具有多維度思維和動態意識。(三)要重視對人類造成的危害我們看待問題要從事物的整體出發,考慮問題需要更加全面;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或者某一方面。例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人民深惡痛絕的“四害”(蒼蠅和蚊子、老鼠、麻雀),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只看到了“四害”傳播疾病影響人體健康,與人類爭奪糧食等。現在我們再重新審視這“四害”的時候發現,對人類的危害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從另一方面講,它們作為生態系統中的一員,是生物鏈中的一環,是不可或缺的。如麻雀不僅吃糧食,也捕食危害農業和林業的昆蟲。所以說,動物對人類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并不能全盤否定。這也提醒我們,看待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既要看到事物的消極面,也要看到它的積極面。自然界中的事物無時無刻不在運動、發展和變化中,沒有一成不變、絕對靜止的,事物的“害”和“益”有時是相互轉化的。小龍蝦(克氏原螯蝦)原產于北美,20世紀30年代從日本引入我國南京。引進初期,小龍蝦由于食性雜、抗逆性強,沒有天敵的制約,很快就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泛濫成災,對當地生態系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嚴重影響了當地的生產生活,成為典型的“害蟲”。21世紀初,當小龍蝦被開發為地方美食以后,野生小龍蝦再難覓蹤跡。各種小龍蝦美食幾乎在一夜之間風靡大江南北,迅速占領了我國人民的餐桌,與小龍蝦相關的產業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的支柱性產業。短短幾十年間,小龍蝦完成了從“害”到“益”的“華麗轉身”。二、動物資源學和或稱非典型肺炎科學觀是人類對“已知自然”所產生的運動、變化和發展規律的總結,同時又是人類認識“未知自然”的工具。在動物資源學的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學生應用掌握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怎樣形成和樹立正確的科學觀,成為推動學生運用科學思維方式的重要環節。有些動物目前對人類沒有經濟價值,但是它們的某些生物學特性直接或間接危害著人類或者經濟動物的生命健康,如福壽螺導致的廣州管圓線蟲病、釘螺傳播的血吸蟲病等。在動物資源學中,鑒于這類動物對人類影響的顯著性或是作為潛在的資源,我們將這類動物也作為教學內容的一部分。授課中講解這些動物時,要引導學生進行規律性的總結。首先要明確引發疾病的病原體,其次了解它的生物學特性和傳播途徑以及傳染病的相關基本特征。要求學生遇到類似問題時,尤其是某些突發事件時,能夠利用掌握的知識明辨是非,了解規律,增強意識,知道如何處理。2002年末,非典型肺炎(SARS)在短時間席卷了全球,并奪走了774人的生命。在此病暴發期間,包括政府行政人員和醫院醫護工作者在內的許多相關人員沒有或缺乏相應的防護意識,人為造成了該疾病的傳播和擴散,一度引起了社會的恐慌。如果我們具備這些知識,掌握了與傳染病相關的規律特點,甚至了解其發展趨勢,我們不僅能解釋已知的事實,而且也能提供新的知識,具有預測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事物未來的發展做出符合邏輯的預判三、從民以食為天,動物中帶液技術是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發展起來的,是人類借助勞動手段包括工具、技能、方法在內的技術與自然的物質進行交換結合動物資源學教學,我們指引學生用自然辯證法的技術觀解決那些資源動物帶來的不利因素。民以食為天,食用價值是資源動物帶給人類最為突出的貢獻。然而,人類在享用這些動物的同時,也承擔著巨大的風險。這些動物所攜帶的病原體隨時會給人類致命的一擊,如禽流感、豬瘟、瘋牛病等。食以安為先,我們要引導學生更多關注食品安全問題,指導他們開發一些保證人類食用安全的技術,同時去探尋如何保證資源動物的健康,怎樣改善資源動物的居住環境,等等。四、將辯證法思想融入到實踐經驗中,培養了學生實踐書讀萬卷,不如路行千里。學習再多的理論,如果沒有實踐的機會,也是枉然與白費。在授課之初,我們讓同學們以自己家鄉的動物資源為主題,完成一份課外作業,形式和內容不限。時間上要求同學們利用節假日和周末回家期間進行走訪調查,在學期結束的時候完成。從同學們的調查內容看,也能反映出我國地方性區域發展的具體情況,特別是河北省的動物養殖狀況。綜合2016—2018年的作業分析,目前資源動物的養殖中傳統動物養殖占60%,特種動物養殖占40%。傳統動物主要是滿足人們日常食用所需要的豬、牛、羊、雞、鴨、鵝、魚等。近年來,特種動物養殖的種類增加得非常快,包括9個動物門類(圖2),占常見動物門類的69%(僅有原生動物、刺細胞動物、扁形動物和線形動物等4個門類沒有涉及)。同學們在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分析和總結問題的時候,無不體現著自然辯證法的思想。面對養殖戶十分困惑的“散養”和“圈養”矛盾,同學們會首先指明無論哪種方式養殖,其結果(如蛋、肉、皮、奶等)的價值是一樣的。同時,他們根據具體的種類給出每種養殖方式的優劣,讓當地養殖戶根據自己的目的和利益決定如何去養。聽到當地居民對蝗蟲抱怨的時候,同學們想到“害”和“益”的轉變,甚至大膽提出幫助他們著手建立蝗蟲養殖基地,開通線上銷售渠道,讓老百姓足不出戶就可以變廢為寶。特種動物養殖中,當前包括今后一段時期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養殖戶技術的不足;同學們恰恰相反,理論知識很豐富,但是實踐經驗不足。此次的實踐將同學們和養殖戶聯系起來,搭建一座知識和實踐的橋梁。這座橋梁不僅彌補二者的不足,更為培養具備實踐檢驗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人才開通了蹊徑。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要“省”和“悟”,為學生思維的成長鋪路。動物資源學這門學科多學科交叉性和極強的實踐性特點,決定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思考怎樣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自然辯證法正是揭示自然界的一般規律和科學的方法,動物資源學中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