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匯智聯恒2014-20182014-2018年中國電力環保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指導報告匯智聯恒2014匯智聯恒20142014-2018年中國電力環保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戰略指導報告報告目錄報告目錄 1圖表目錄 10第一章 2012-2013年中國電力環保行業綜述 18第一節 電力環保行業定義 18第二節 電力環保行業發展背景 18一、 環境保護形勢嚴峻 18二、 大氣污染治理面臨較大壓力 18三、 環保投資成為擴內需重要方面 19第三節 電力環保行業發展環境 20一、 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20二、 行業宏觀經濟環境分析 24第四節 電力環保行業發展概況 67一、 電力環保行業發展概況 67二、 電力環保行業發展特點 68三、 電力環保行業投資特性 68第二章 2012-2013年中國火電煙氣脫硝市場分析 71第一節 火電煙氣脫硝市場分析 71一、 火電行業NOx排放情況 71二、 火電行業NOx控制方法 71三、 火電煙氣脫硝市場規模分析 74四、 火電煙氣脫硝市場競爭分析 80第二節 火電煙氣脫硝催化劑市場分析 83一、 SCR脫硝催化劑的分類 83二、 SCR脫硝效率與催化劑用量的關系 84三、 SCR脫硝催化劑市場競爭狀況分析 85四、 SCR脫硝催化劑市場拓展難度分析 86五、 “十二五”SCR脫硝催化劑市場容量預測分析 86六、 SCR脫硝催化劑存在問題分析 89第三章 2012-2013年中國火電煙氣脫硫市場分析 90第一節 火電煙氣脫硫市場發展概況 90一、 火電行業SO2排放情況分析 90二、 火電煙氣脫硫市場發展歷程 90三、 火電煙氣脫硫市場影響因素分析 91四、 火電煙氣脫硫市場面臨的問題 94第二節 火電煙氣脫硫市場分析 97一、 火電煙氣脫硫市場規模分析 97二、 火電煙氣脫硫市場競爭格局 98三、 火電煙氣脫硫主要企業及其市場份額 102四、 火電煙氣脫硫市場盈利水平分析 106五、 火電煙氣脫硫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108六、 “十二五”火電煙氣脫硫市場容量預測 109第三節 火電煙氣脫硫設備市場分析 111一、 循環流化床鍋爐市場分析 111二、 脫硫風機市場分析 111三、 煙氣換熱器市場分析 112四、 吸收塔市場分析 113五、 除霧器市場分析 113六、 引風機市場分析 114七、 濕式球磨機市場分析 115八、 除塵脫硫器市場分析 115九、 真空皮帶脫水機市場分析 117第四章 2012-2013年中國火電煙氣除塵市場分析 118第一節 火電煙氣除塵市場分析 118一、 火電煙氣除塵市場發展概況 118二、 電除塵行業發展分析 118三、 袋式除塵行業發展分析 121四、 火電煙氣除塵市場前景分析 123第二節 火電煙氣除塵設備市場分析 124一、 火電煙氣除塵器的分類與比較 124二、 火電煙氣除塵器結構分布 126三、 電除塵器市場分析 126四、 袋式除塵器市場分析 127第五章 2012-2013年中國電力環保工程分析 128第一節 電力環保工程招標分析 128一、 電力環保工程招標技術標準 128二、 電力環保工程招標模式分析 128三、 電力環保工程招標監管體制分析 132第二節 電力環保工程造價分析 133一、 火電煙氣除塵工程造價分析 133二、 火電煙氣脫硫工程造價分析 133三、 火電煙氣脫硝工程造價分析 133第三節 電力環保工程建設情況分析 134一、 電力環保行業投運項目分析 134二、 電力環保行業擬建項目分析 139第六章 2012-2013年中國電力環保技術分析 140第一節 火電煙氣除塵技術分析 140一、 電除塵技術開發應用分析 140二、 袋式除塵技術開發應用分析 141第二節 火電煙氣脫硫技術分析 144一、 主要煙氣脫硫技術的分類 144二、 煙氣脫硫技術水平分析 151三、 煙氣脫硫技術發展階段 152四、 選擇煙氣脫硫技術的基本原則 157五、 適應中國現狀的煙氣脫硫技術 158第三節 火電煙氣脫硝技術分析 169一、 煙氣脫硝技術分類 169二、 低氮燃燒技術分析 170三、 SCR脫硝技術分析 172四、 SNCR脫硝技術分析 177五、 脫硝技術對比 179第七章 2012-2013年中國電力環保行業主要企業經營分析 181第一節 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181一、 企業概況 181二、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185三、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85四、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86五、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86六、 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186第二節 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187一、 企業概況 187二、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190三、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90四、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91五、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91六、 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191第三節 山西通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92一、 企業概況 192二、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197三、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197四、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198五、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198六、 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198第四節 中電投遠達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199一、 企業概況 199二、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02三、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202四、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203五、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203六、 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203第五節 浙江菲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4一、 企業概況 204一、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07二、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207三、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208四、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208五、 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208第六節 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209一、 企業概況 209二、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12三、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212四、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213五、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213六、 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213第七節 山東山大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4一、 企業概況 214二、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17三、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218四、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218五、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218六、 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219第八節 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19一、 企業概況 219二、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21三、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222四、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222五、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223六、 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223第九節 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223一、 企業概況 223二、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25三、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226四、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226五、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226六、 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227第十節 北京國電清新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227一、 企業概況 227二、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233三、 企業盈利能力分析 233四、 企業償債能力分析 234五、 企業運營能力分析 234六、 企業成長能力分析 234第八章 2014-2018年中國電力環保行業授信風險及機會分析 235第一節 行業環境風險及提示 235一、 國際宏觀環境對行業影響及風險提示 235二、 國內宏觀環境對行業影響及風險提示 236三、 央行貨幣及銀行業調控政策 237第二節 行業政策分析及提示 239一、 產業政策影響及風險提示 239二、 環保政策影響及風險提示 240三、 能源規劃影響分析及風險提示 241第三節 行業市場風險及提示 241一、 市場供需風險提示 241二、 市場價格風險提示 242三、 市場競爭風險提示 242第四節 行業授信機會及建議 244一、 總體授信機會及授信建議 244二、 子行業授信機會及授信建議 245三、 區域授信機會及建議 248四、 企業授信機會及建議 249
圖表目錄TOC\h\z\c"圖表"圖表1:脫硫脫硝行業政策 20圖表2:2012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一覽表 32圖表3:2013年1-9月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一覽表 37圖表4:我國中長期電力需求增速單位:億千瓦時 42圖表5:2013年GDP初步核算數據 44圖表6:我國GDP環比增長速度 44圖表7:2014-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預測單位:萬億元 45圖表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6圖表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7圖表10:2009-2013年公共財政收入 48圖表11:人民幣實際和名義有效匯率2013年升值情況 49圖表12:2009-2013年年末國家外匯儲備 50圖表13: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表 50圖表14:2011-2012年存款準備金率歷次調整一覽表 52圖表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 53圖表16:2013年1-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數據 54圖表17:2009-2013年貨物進出口總額 56圖表18:2013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單位:億美元 56圖表19:2013年主要商品出口數量、金額及其增長速度 56圖表20:2013年主要商品進口數量、金額及其增長速度 57圖表21:2013年對主要國家和地區貨物進出口額單位:億美元 57圖表2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月度同比% 59圖表23:2013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60圖表24:2013年各月份其他指標環比數據表 61圖表25:2009-2013年建筑業增加值 62圖表26: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63圖表27: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 64圖表28:2013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單位:億元 64圖表29:居民消費價格上漲情況% 65圖表30:2013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單位:% 65圖表31:中國制造業PMI分類指數(經季節調整) 66圖表32:2013年度脫硝公司累計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情況 74圖表33:2013年度脫硝公司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情況 77圖表34:老機組改造市場容量 79圖表35:新機組加裝市場容量 79圖表36:2013年火電廠煙氣脫硝催化劑生產廠家產能情況 85圖表37:新建機組脫硝催化劑初裝市場容量 87圖表38:老機組脫硝催化劑初裝量市場容量 88圖表39:脫硝催化劑更換市場容量 88圖表40:2013年脫硫公司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情況 99圖表41:煙氣脫硫特許經營市場競爭情況 101圖表42:2013年脫硫公司累計投運量 102圖表43:2013年脫硫公司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情況 104圖表44:脫硫公司簽訂合同的脫硫工程容量情況 105圖表45:脫硫特許經營市場主要企業及其市場份額 106圖表46:“十二五”脫硫裝置建造市場容量預測 110圖表47:2013年主要火電廠袋式除塵器企業機組容量 122圖表48:電力環保行業擬建項目分析 139圖表49:NID煙氣循環硫化床脫硫技術工藝原理圖 148圖表50:煙氣循環流化床脫硫技術(CFB-FGD)工藝原理 150圖表51:爐內煅燒(噴氨)循環硫化床煙氣脫硫 151圖表52:幾種煙氣脫硫工藝經濟性能比較 157圖表53:燃料分級燃燒反應方程式 171圖表54:SCR煙氣脫硝系統典型工藝流程簡圖 173圖表55:催化劑的結構和性能 176圖表56:SNCR脫硝工藝流程圖 178圖表57:煙氣脫硝成熟技術比較 179圖表58: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組織架構 183圖表59: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榮譽 184圖表60:2010-2013年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基本財務信息統計單位:萬元 185圖表61:2010-2013年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企業盈利能力指標統計 185圖表62:2010-2013年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企業償債能力指標統計 186圖表63:2010-2013年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企業運營能力指標統計 186圖表64:2011-2013年北京國電龍源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企業成長能力指標統計 186圖表65:龍凈環保公司組織架構圖 188圖表66:公司發展歷程 189圖表67:2010-2013年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基本財務信息統計單位:萬元 190圖表68:2010-2013年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盈利能力指標統計 190圖表69:2010-2013年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償債能力指標統計 191圖表70:2010-2013年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運營能力指標統計 191圖表71:2011-2013年福建龍凈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成長能力指標統計 191圖表72:公司組織架構 194圖表73:2010-2013年山西通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基本財務信息統計單位:萬元 197圖表74:2010-2013年山西通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盈利能力指標統計 197圖表75:2010-2013年山西通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償債能力指標統計 198圖表76:2010-2013年山西通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運營能力指標統計 198圖表77:2011-2013年山西通寶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成長能力指標統計 198圖表78:2010-2013年中電投遠達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基本財務信息統計單位:萬元 202圖表79:2010-2013年中電投遠達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盈利能力指標統計 202圖表80:2010-2013年中電投遠達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償債能力指標統計 203圖表81:2010-2013年中電投遠達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運營能力指標統計 203圖表82:2011-2013年中電投遠達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成長能力指標統計 203圖表83:公司組織架構圖 206圖表84:2010-2013年浙江菲達環??萍脊煞萦邢薰净矩攧招畔⒔y計單位:萬元 207圖表85:2010-2013年浙江菲達環??萍脊煞萦邢薰酒髽I盈利能力指標統計 207圖表86:2010-2013年浙江菲達環??萍脊煞萦邢薰酒髽I償債能力指標統計 208圖表87:2010-2013年浙江菲達環??萍脊煞萦邢薰酒髽I運營能力指標統計 208圖表88:2011-2013年浙江菲達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成長能力指標統計 208圖表89:公司組織架構圖 211圖表90:2010-2013年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基本財務信息統計單位:萬元 212圖表91:2010-2013年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盈利能力指標統計 212圖表92:2010-2013年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償債能力指標統計 213圖表93:2010-2013年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運營能力指標統計 213圖表94:2011-2013年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成長能力指標統計 213圖表95:2010-2013年山東山大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本財務信息統計單位:萬元 217圖表96:2010-2013年山東山大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盈利能力指標統計 218圖表97:2010-2013年山東山大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償債能力指標統計 218圖表98:2010-2013年山東山大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運營能力指標統計 218圖表99:2011-2013年山東山大華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成長能力指標統計 219圖表100:2010-2013年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基本財務信息統計單位:萬元 221圖表101:2010-2013年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盈利能力指標統計 222圖表102:2010-2013年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償債能力指標統計 222圖表103:2010-2013年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運營能力指標統計 223圖表104:2011-2013年武漢東湖高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成長能力指標統計 223圖表105:公司組織架構 225圖表106:2010-2013年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基本財務信息統計單位:萬元 225圖表107:2010-2013年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盈利能力指標統計 226圖表108:2010-2013年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償債能力指標統計 226圖表109:2010-2013年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運營能力指標統計 226圖表110:2011-2013年湖南永清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成長能力指標統計 227圖表111:公司組織架構 230圖表112:公司資質證書 231圖表113:公司榮譽及證書 231圖表114:2010-2013年北京國電清新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基本財務信息統計單位:萬元 233圖表115:2010-2013年北京國電清新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企業盈利能力指標統計 233圖表116:2010-2013年北京國電清新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企業償債能力指標統計 234圖表117:2010-2013年北京國電清新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企業運營能力指標統計 234圖表118:2011-2013年北京國電清新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企業成長能力指標統計 234版權申明本報告是北京匯智聯恒咨詢有限公司的研究成果。本報告內所有數據、觀點、結論的版權均屬北京匯智聯恒咨詢有限公司擁有。未經北京匯智聯恒咨詢有限公司的明確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以全文或部分形式(包含紙制、電子等)傳播。不可斷章取義或增刪、曲解本報告內容。北京匯智聯恒咨詢有限公司對其獨立研究或與其他機構共同合作的所有研究數據、研究技術方法、研究模型、研究結論及衍生服務產品擁有全部知識產權,任何人不得侵害和擅自使用。本報告及衍生產品最終解釋權歸北京匯智聯恒咨詢有限公司所有。免責聲明本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北京匯智聯恒咨詢有限公司認為可靠,但北京匯智聯恒咨詢有限公司對這些信息本身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盡管北京匯智聯恒咨詢有限公司相信本報告的研究和分析成果是準確的并體現了行業發展趨勢,但所有閱讀本報告的讀者在確定相關的經營和投資決策前應尋求更多的行業信息作為依據。讀者須明白,本報告所載資料、觀點及推測僅反映北京匯智聯恒咨詢有限公司于最初發布此報告時的判斷,北京匯智聯恒咨詢有限公司可能會在此之后發布與此報告所載資料不一致及有不同觀點和推測的報告。北京匯智聯恒咨詢有限公司不對因使用此報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損失負任何法律責任。
2012-2013年中國電力環保行業綜述電力環保行業定義電力環保行業是指由于發電過程中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過于嚴重,進而引起國家的重視而產生的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煙塵、氮化物進行處理的設備制造業及環保工程的總稱,主要包括電站除塵行業、電站脫硫行業和電站脫硝行業。電力環保行業發展背景環境保護形勢嚴峻"十一五"期間,我國環境保護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環境質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我國環境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這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傳統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過環境容量,致使一些地區環境質量達不到國家規定的標準。二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一些新的環境問題也在不斷地產生,特別是危險化學品、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電子垃圾等等,這些污染物的產生都帶來一些新的問題。特別是在損害人體健康方面,這類污染物的危害更大。三是水和大氣的環境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好,土壤的污染問題現在又凸顯,必須把土壤污染防治作為環保工作的又一重點,所以我國的環境形勢依然是嚴峻的。大氣污染治理面臨較大壓力我國仍然處于發展中國家水平,人們的生活水平不高,就業形勢嚴峻。因此,各級政府依然把發展經濟當作首要任務。"十一五"期間,煤炭的消耗相比"十五"期間增長了10億噸,根據"十二五"的需求情況,預計煤炭的增長量還會達到10億噸左右。根據環保規劃,"十二五"期間,SO2排放量需累計下降8%,NOX排放累計下降10%,單位國內生產總值CO2排放累計下降17%。由此可見,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國家節能減排的政策驅動下,我國大氣污染治理面臨的壓力較大。環保投資成為擴內需重要方面加大環保投入,不僅形成了污染治理設施,增加了污染治理能力,為改善環境質量提供了條件,而且由于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將帶動建材、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等工業的市場需求,也帶動了建筑業、物流業、安裝業和設計咨詢業等服務業的市場需求,創造了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了利稅,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拉動了經濟的發展。比如,建設一個2×300MW火電機組的脫硫設施,需要鋼結構1200噸,建筑筋800噸,水泥3000噸。同時,可拉動配套設備、儀器儀表、材料等市場約3500萬元,建設施工費用1200萬元,設計、調試等服務市場約500萬元。發達國家的研究表明,環保投入對其他相關產業的放大倍數為8-10倍。加之,隨著我國環保事業不斷發展,環保產業已經成為為污染防治、污染減排、污染治理,以及清潔生產、綠色消費、循環經濟等提供產品和服務的重要產業。環保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正在成長為我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梢?,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環保投入的不斷增加,由環保拉動的內需市場也在不斷擴大,環保投資在拉動內需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電力環保行業發展環境行業政策環境分析(一)行業監管體制電力環保行業實行行業主管部門宏觀調控與行業協會自律管理相結合的監管體制。行業主管部門為發改委、環境保護部、工信部及省、市各級相關部門,主要負責行業發展規劃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中國環境保護機械行業協會是環保行業自律性管理組織,負責制定行業規范及行業標準,建立行業自律性機制。(二)行業相關政策動向1、脫硫脫硝行業政策中國在"十一五"初就把解決煙氣脫硫問題納入國家大政方針并成為治理火電行業和化工行業首要解決的問題,隨后出臺一序列政策加大對二氧化硫的治理。但從2009年以來,中國對氮氧化物的治理政策成為繼脫硫之后的重點,特別是2009年3月份環保部發布的《2009-2010年全國污染防治工作要點》、5月份國務院發布的《裝備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2011年7月環保部出臺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將脫硝工作擺上日程。圖表SEQ圖表\*ARABIC1:脫硫脫硝行業政策時間來源法規主要內容2005年5月發改委《關于加快火電廠煙氣脫硫產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通過三年的努力,建立健全火電廠煙氣脫硫產業化市場監管體系;主流煙氣脫硫設備的本地化率達到95%以上,煙氣脫硫設備的可用率達到95%以上;建立有效的中介服務和行業自律體系。2007年5月發改委、環??偩帧度济喊l電機組脫硫電價及脫硫設施運行管理辦法》現有燃煤機組完成脫硫改造后,其上網電量在現行上網電價基礎上每千瓦時加價1.5分錢。對脫硫設施投運率在90%以上的電廠,將扣減脫硫設備停運時間所發電量的脫硫電價款;投運率在80%-90%的,扣減停運時間所發電量的脫硫電價款并處1倍罰款;低于80%的,扣減停運時間所發電量的脫硫電價款并處5倍罰款。2007年5月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到2010年,萬元國內生產總位能耗由2005年的1.22噸標準煤下降到1噸標準煤以下,降低20%左右;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笆晃濉逼陂g,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549萬噸減少到2295萬噸。2007年7月發改委《關于開展火電廠煙氣脫硫特許經營試點工作的通知》火電廠將國家出臺的脫硫電價、與脫硫相關的優惠政策等形成的收益權以合同形式特許給專業化脫硫公司,由專業化脫硫公司承擔脫硫設施的投資、建設、運行、維護及日常管理,并完成合同規定的脫硫任務。此次試點工作主要依托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所屬電力企業開展。2008年8月十一屆全國人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將循環經濟重大科技攻關項目的自主創新研究、應用示范和產業化發展列入國家或者省級科技發展規劃和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并安排財政性資金予以支持。2008年11月發改委緊急落實新增1000億元中央投資工作方案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包括:燃煤鍋爐改造等項目共229個,總投資228.2億元,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11.6億元。項目實施后可形成約1100萬噸標準煤的節能能力。2009年3月環保部《2009-2010年全國污染防治工作要點》全面開展氮氧化物污染防治。以火電行業為重點、開展工業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在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新建火電廠須同步建設脫硝裝置,2015年年底前,現役機組全部完成脫硝改造。研究扶持政策,捉高氮氧化物污染防治技術水平。2009年5月國務院《裝備制造業振興規劃》振興裝備制造業中十大領域重點工程中包括脫硫脫硝設備,對相關設備的稅收受惠也有相關說明。2009年6月環保部《火電廠氮氧化物防治技術政策》(征求意見稿)明確了我國火電廠氮氧化物防治的必要性,對相關減排技術進行了比較分析,提出了控制技術的選擇原則。2009年6月環保部《火電廠煙氣脫硝工程技術規范,選擇性催化還原性》(征求意見稿)規定了選擇性催化劑還原法火電廠煙氣脫硝工程的設計、施工、安裝、調試、驗收和運行維護等技術要求。2009年7月環保部《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在煙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三個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限制方面,新標準均做出了更為嚴格的規定。2010年1月環保部火電廠氮氧化物防治技術政策控制重點是全國范圍內200MW及以上燃煤發電機組和熱電聯產機組以及大氣污染重點控制區域內的所有燃煤發電機組和熱電聯產機組。2010年2月環保部火電廠煙氣脫硝工程技術規范選擇性催化還原法標準規定了火電廠選擇性催化還原法煙氣脫硝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運行和維護等應遵循的技術要求,可作為環境影響評價、工程設計與施工、項目鞠躬環境保護驗收及建成后運行與管理的技術依據。2010年5月環保部、發改委等9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到2015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形成區域大氣環境管理的法規、標準和政策體系,使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下降,重點企業全面達標排放,建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2011年1月環保部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第二次征求意見稿)2003年12月31日前建成投產或通過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的燃煤鍋爐執行200mg/m3,其他情況執行100mg/m3。2011年7月環境保護部、國家質檢總局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脫硝標準嚴格執行,除W火焰爐、循環流化床鍋爐以及2003年12月31日前建成的鍋爐外,其他機組都將執行100mg/m3的標準,現有機組2014年7月1日起執行。資料來源:匯智聯恒2、《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2011年7月,環保部批準并公布了《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2011)》,該標準自2012年1月1日起實施。其對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如下:自2014年7月1日起,現有火力發電鍋爐及燃氣輪機組執行下表規定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氣黑度排放限值。自2012年1月1日起,新建火力發電鍋爐及燃氣輪機組執行下表規定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煙氣黑度排放限值。自2015年1月1日起,燃煤鍋爐執行下表規定的汞及其化合物污染物排放限值。重點地區的火力發電鍋爐及燃氣輪機組執行下表規定的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具體地域范圍、實施時間,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規定。在現有火力發電鍋爐及燃氣輪機組運行、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及其后的運行過程中,負責監管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對周圍居住、教學、醫療等用途的敏感區域環境質量進行監測。建設項目的具體監控范圍為環境影響評價確定的周圍敏感區域;未進行過環境影響評價的現有火力發電企業,監控范圍由負責監管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企業排污的特點和規律及當地的自然、氣象條件等因素,參照相關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確定。地方政府應對本轄區環境質量負責,采取措施確保環境狀況符合環境質量標準要求。不同時段建設的鍋爐,若采用混合方式排放煙氣,且選擇的監控位置只能監測混合煙氣中的大氣污染物濃度,則應執行各時段限值中最嚴格的排放限值。(三)行業最新發展規劃《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200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細則,規劃期為2009-2011年。規劃的總體指導思想是要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大規模開展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工作;通過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礎配套件和基礎工藝水平;通過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和產品更新換代,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努力推進裝備制造業由大到強的轉變。實施細則中,明確將污水污泥處理設備、脫硝脫硫設備等環保設備制造行業納入到規劃中。規劃實施細則的政策措施有十條,其中第一條(發揮增值稅轉型政策的作用)和第六條(調整稅收優惠政策)將對煙氣脫硫脫硝行業構成利好,第八條(落實節能產品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的實施,將會使發電企業安裝脫硫設備的進度大大加快,從而對脫硫脫硝將產生直接的推動。行業宏觀經濟環境分析(一)電力行業經濟環境分析1、電力工業是重要的基礎產業電力工業是從事電力生產和經營的工業。它是通過消耗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和水、風等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等,獲取電能這一優質的二次能源,并且實現將電能供應給廣大電力用戶的能源轉換和加工產業。由于能源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因此,電力工業同煤炭、石油等產業一樣,是向國民經濟、向社會提供電能這一基礎物質和商品的基礎產業。同其它能源形式相比,電能具有轉化容易,使用方便、靈活的特點,因此,它可以廣泛地應用在各種生產活動和生活中。同時,電能的經濟效益非常明顯。由于電力技術的不斷改進和發展,電力工業在實現將一次能源轉化為電能時,其轉換效率正逐步提高;此外,電能向其它能源形式轉換時,也具有很高的轉換率。因此,廣泛地使用電能,不僅能夠提高生產領域的生產技術水平,而且能大幅度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節約社會資源。此外,電能還是一種沒有污染的“清潔”能源。使用電能代替其他能源,可以大大改善工作、生活環境和勞動者的勞動工作條件。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辦公自動化技術、自動控制技術、現代通信、電子商務活動、家庭電器以及電化教育手段等的廣泛普及與應用,促使社會經濟和人民生活用電日益增長,電能已成為其他能源不可代替、不斷擴大應用領域和替代其他能源的能源產品,它已經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行業以及社會生活各方面,成為不可缺少的社會基本必需商品。正因為如此,自電力生產產生以來,全球范圍的電能使用量不斷擴大,社會對電能的需求持續增長,電能在人類所使用的各種能源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上升。目前,在一些發達國家,電能的使用率已占據能耗總量的30%以上,預計隨著社會的發展,將提高到40%~50%。從世界能源消費變化的總趨勢來看,電能最終將成為主要能源而占據諸能源之首,成為最終能源市場上的基本能源商品。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先行發展的基礎產業。由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需要資源的投入,而國民經濟增長帶來的生活水平提高,也是以資源消耗為前提的。而能源的使用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社會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電力增長的速度超前于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由此決定了電力工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優先地位。為了反映電力工業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國際上通行的方法是采用兩者的平均增長速度之比,即“電力彈性系數”來說明電力增長的先行關系。它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用來測算、檢驗電力工業發展與國民經濟發展兩者是否協調合理的指標。從世界各國發展的實踐看,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階段,電力工業的發展速度都高于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即電力彈性系數大于1。有些國家在某些特定的發展階段,甚至出現了電力彈性系數超過2的情況。例如美國在1920~1960年的40年間,電力彈性系數平均為2,到了60年代為2.31;英國70年代為2.29;原蘇聯的電力彈性系數相對較低,60年代為1.27,70年代為1.36,80年代為1.16,但均大于1。電力發展速度超前于國民經濟發展速度,是國家進行宏觀經濟管理時需要注意的重要問題。電力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基礎能源產業,是國民經濟的第一基礎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戰略中的優先發展重點。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和基礎產業,電力行業對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重要作用。與社會經濟和社會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它不僅是關系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大問題,而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穩定密切相關。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對電的需求量不斷擴大,電力銷售市場的擴大又刺激了整個電力生產的發展。中國電力工業自1882年第一座火電廠投產至1949年,發展緩慢,基礎薄弱。50年代以來,經過40年的建設,中國電力工業由小到大,從沿海到內地,從城市到農村,從主要依靠國外設計、提供設備到基本立足國內,建成了火力發電、水力發電和其他新能源發電的各種發電廠。到1989年,500千瓦及以上發電廠全國總計6600座;正在興建中的兩座核電站即將投產(其中,秦山核電站于1991年12月并網發電);建成了覆蓋全國絕大部分地域的電力系統,輸電線路443141公里,變電設備37138萬千伏安,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和相當規模的電力工業體系1949~1988年,中國電力的年平均增長率達13.2%。1953~1957年,在恢復原有發供電設備的基礎上,建設了一批新電廠,每年平均裝機50萬千瓦。1958~1965年,每年平均裝機達150萬千瓦以上。在此期間,裝機容量和發電量的平均年增長率分別為17%和18%,電力工業超前于國民經濟的發展,電力彈性系數達到2.0以上,保證了工農業的迅速發展。1966~1975年,電力工業未能以應有的速度發展,電力彈性系數下降到1.3以下,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從1970年起出現缺電的局面。1978年以來,電力工業重新得到持續發展,每年平均裝機容量達到450萬千瓦以上。1990年,全國總計發電裝機容量為1.35億千瓦,年發電量達6105億千瓦時。其中水力發電裝機容量3458.33萬千瓦,占25.6%。全國總計發電裝機容量和總發電量分別由1949年占世界第21位和25位上升到1990年均列于世界第4位。1949年中國的輸電線路主要是110千伏及其以下的電壓等級,僅東北有1條220千伏級線路。到1989年,中國電網除已有220千伏骨干線路外,還建成了330千伏輸電線路3097公里、500千伏輸電線路7114公里,構成輸電干線。1989年,中國第一條±5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葛洲壩-上海,1080公里)建成投入運行,實現華中電力系統與華東電力系統互聯,形成中國第一個跨大區的聯合電力系統。近年來,中國國民經濟的高速發展,拉動著電力工業不斷向前邁進,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中國電力工業發展的發展也進入了新的增長期。到2007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71822萬千瓦,比上年凈增加近1億千瓦,增長15.15%;電網重點建設項目進展順利,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歷時10年的三峽輸變電主體工程全面建成并通過驗收,標志著三峽西電東送線路全面投產。2010年全國電力投資達到7051億元?!笆晃濉崩塾嬐顿Y達到32020億元,其中,電網投資14747億元,電源投資17274億元。其中,電網投資占電力投資比重為46.05%;水電、核電和風電等清潔發電投資為8507億元,占電源投資的49.25%。2、電力工業的關聯性強由于電能目前還是一種不能大規模儲存的能源,因此,電力的生產、輸送和消費都是通過電力網絡同時完成的。因此,在電力生產的過程中,既不存在半成品,也不存在庫存品。為了使電力生產、流通和消費等環節能夠很好地相互銜接,電力工業需要采用大量的自動化控制技術和設備,以實現發、輸、售、用各環節的相互緊密配合,比例協調統一的進行。為了確保電網自身的安全和穩定運行,保證供電的數量和質量,必須嚴格保持發電、輸電、供電與用電之間的動態平衡,這是電力行業生產經營中區別其他行業的又一重要特征。由于電力用戶的需求具有波動性,電力生產經營必須根據用戶的需要,隨時生產、隨時輸送和使用,因此,電力生產經營一方面要對電力負荷進行預測,及時應付用電量的變化,維護整個設備系統的正常運轉。另一方面,還必須保留一定的備用容量,但又不能過多地保留備用生產能力,以防止資源的浪費。由于電力工業的發展依靠外延擴大再生產,而且投資巨大,因此,電力工業生產經營能力的增加,必須依靠按比例地新建發供電設備、擴大電網容量。正因為電力工業具有很強的關聯性,長期以來,在各國電力工業的傳統管理體制中,大都采用了垂直一體化的管理模式。通過這種管理方式,來實現發、輸、供的有效協調及動態管理。3、電力工業具有很強的規模性電力工業是具有明顯規模效益的產業。即電網是連接電力生產、電力輸送和電力供應的基本設施。電力生產和消費必須依賴電網才能實現,即電力的生產、電力的傳輸、電力的供應都是通過電網來完成的。通過電網,電力從生產到消費才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所有以網絡為基礎的產業一樣,電力工業具有十分明顯的規模經濟特征。即在電網建設的初期,不僅建設投資大,而且由于網絡規模小,其技術性能和經濟效益也相對較低。隨著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不僅能逐步降低投資,而且能逐步改善電網的技術性能,提高經濟效益。各國電力工業發展的歷史已經證明,不斷擴大電網能獲得許多優點:一是能夠更好地實現各地區之間互通有無、互為備用,從而減少整個電網內的發電備用容量,節約投資;二是隨著電網規模擴大,可以在不同地區間互相提供支援,增強整個電網抵抗事故的能力,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三是隨著電網覆蓋范圍的增加,可以利用時差錯開不同地區的峰谷用電,壓低尖峰負荷抬高電網低谷負荷,改善電網負荷率提高發供電設施的利用率;四是大電網能承受較大的沖擊負荷,可以提高供電的可靠性和供電的質量。此外,大電網通過將水電、核電等其它電力生產方式連接起來,從而根據不同電力生產的特點,實行經濟調度,優化電源結構、合理利用不同能源和提高經濟效益。同時,大電網也為大容量、高參數的大機組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因此,發展電網是發展電力工業的重要內容。各國在電力工業發展的實踐中,都十分注重大規模電網的建設,并以此為基礎來決定電力工業的管理模式。由于電力工業是以網絡設施為基礎,而且發展大規模電網既能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又能提高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改善電能質量,提高電力工業的整體效益。因此,從理論上講,它具有明顯的強自然壟斷的特點。因此,在電網建設和管理上,通常是由少數幾家甚至一家企業來投資經營,國際上除日本、美國等少數國家以外,多數國家的電網都是由國家投資興建。在管理上,也都是采取了少數或獨家經營方式。多年來,我國除農村小電網外,大電網也都是由國家統一投資、建設和運營的。即使在電力工業市場化改革后,這一特點也將基本保持不變。2012年我國電力市場增長趨緩,總體平衡寬松。1、電量增長先抑后揚,總體回落明顯。主要呈現出四個特征:一是電量增速明顯回落。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2年全社會用電量累計達495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5%,增速較上年回落6.5個百分點,自2010年以來首次出現低于GDP增速。用電占比達到73.7%的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3.9%,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僅為51%;而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增速分別達到11.5%和10.7%,對全社會用電增長的貢獻率合計達到49%。二是電力供需平衡寬松。由于用電需求增長趨緩,全國大部分地區未出現長時間高溫高濕天氣,同時水電出力快速增加,電煤供應狀況明顯好于上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穩,其中華北、華東、華中電力供需平衡,西北、東北電力供應有富余,僅南方電網上半年受干旱影響電力供需形勢偏緊,最大電力缺口達到653萬千瓦。三是電量增長先抑后揚。2012年進入二季度,全社會用電增幅急速回落,火電機組利用小時加速下滑,一、二、三季度受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速趨緩的影響,全社會用電增速分別為6.8%、4.3%和3.9%,呈逐季回落態勢,相比2010年、2011年而言,用電量增速基本在低谷徘徊。以10月份為分界線,隨著國內經濟溫和復蘇,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開始回升,重工業生產運行提速,火電發電量增加較快,10、11、12月份,當月用電增速回升到6.1%、7.6%和8.9%,四季度用電增速顯著上升,拉動了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速企穩小幅回升。四是火電發電量低速增長,水電發電量快速增長。根據電監會統計,2012年全國發電量4.96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5%,增速較上年下降6.51個百分點?;痣姲l電量自11月份開始才結束了4月份以來的持續負增長態勢,全年達到3.91萬億千瓦時,同比僅增長0.3%;水電發電量86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3%。2、利用小時數“水火”分化,整體下滑。受電力需求總體不足的影響,2012年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出現下滑,其中水電利用小時同比大幅增長,火電利用小時同比大幅下降。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全年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4572小時,同比降低158小時,其中水電3555小時同比提高536小時,火電4965小時同比降低340小時,核電7838小時同比提高79小時,風電1893小時同比提高18小時。3、基建新增裝機規模減少,火電新增容量明顯下降。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2年全國新增裝機容量8700萬千瓦,同比減少3.2%,其中火電新增5100萬千瓦同比減少13.4%,水電新增1900萬千瓦同比增加55.1%,風電新增1537萬千瓦同比減少3.9%,核電新增66萬千瓦同比減少39.4%。截至2012年底,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11.44億千瓦,其中火電8.19億千瓦,水電2.49億千瓦,風電6237萬千瓦,核電1257萬千瓦。4、電企效益出現轉機。電改十年來,電力企業積極轉方式、調結構,優化存量資產,降低財務成本,戰略轉型積蓄的發展能量和經營成果不斷釋放,加之受2011年底電價調增翹尾和2012年煤價大幅下降的“雙重利好”影響,電力企業特別是火電企業自2008年以來的長期虧損局面得到有效遏制,經營狀況明顯改善,發電行業總體經營形勢轉折向好。估算2012年五大發電集團利潤總額達到460億元,創發電集團成立以來歷史最好水平。圖表SEQ圖表\*ARABIC2:2012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一覽表指標名稱計算單位2012年同比增長(%)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億千瓦時495915.5第一產業億千瓦時10130第二產業億千瓦時366693.9輕工業億千瓦時60834.3重工業億千瓦時299783.8第三產業億千瓦時569011.5城鄉居民生活億千瓦時621910.7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億千瓦11.448.2其中:水電億千瓦2.498.3火電億千瓦8.196.6核電萬千瓦12575.5風電萬千瓦623732.76000千瓦及以上供電標準煤耗率克/千瓦時326-3全國線路損失率%6.620.1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小時4572-158其中:水電小時3555536火電小時4965-340核電小時783879風電小時189318電源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億元3772-3.9其中:水電億元127731.5火電億元1014-10.5核電億元7781.8風電億元615-31.8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億元36930.2發電新增設備容量萬千瓦8700-3.2其中:水電萬千瓦190055.1火電萬千瓦5100-13.4核電萬千瓦66-39.4風電萬千瓦1537-3.9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萬千伏安18208-14.8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千米32251-10.9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2013年1-9月份,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全國用電市場延續2012年以來中速增長態勢,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高速增長。上半年水電多發、火電發電量低速增長,但7月份以來全國水電發電量連續三個月同比負增長,大部分水電大省水電發電量負增長,為火力發電留出了市場空間,9月份全國火電發電量增速仍然超過10%;水電、火電、核電設備累計利用小時均比上年同期回落,風電發電量快速增長、設備利用小時同比明顯增加。電網投資同比快速增長,電源投資微增,其中核電投資下降幅度較大?;ㄐ略霭l電裝機容量較上年同期增長超過三成,西南水電集中投產帶動水電新增規模創同期新高;電源項目在建規模同比大幅減小。全國跨省區送電量保持平穩增長;9月份,四川水電外送、陽城送江蘇、東北送華北電量增加帶動全國跨區送電量同比快速增長,但南方電網“西電東送”電量連續三個月同比負增長,三峽電廠送出電量大幅下降。1-9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394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個百分點。分產業看,1-9月份,第一產業用電量7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1%,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2.0%;第二產業用電量2868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72.7%,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66.1%;第三產業用電量475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9%,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2.1%,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17.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52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2.7個百分點,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13.3%,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16.2%。分地區看,1-9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7.2%)的省份有13個,其中增速高于10%的省份為:新疆(32.1%)、青海(12.6%)、重慶(12.6%)、安徽(12.5%)和云南(11.5%);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最低的三個省份分別為黑龍江(1.8%)、吉林(2.4%)和山西(3.0%)。1-9月份,全國工業用電量281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5個百分點;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71.5%,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64.4%。其中,輕、重工業用電量分別為4816億千瓦時和23382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6.7%和6.4%,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和3.8個百分點。1-9月份,全國制造業用電量209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7個百分點。9月份,全國制造業用電量241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8%,增速比上月下降2.1個百分點;全國制造業日均用電量80億千瓦時/天,比上月減少2.0億千瓦時/天,已經連續四個月超過80億千瓦時/天。1-9月份,化學原料制品、非金屬礦物制品、黑色金屬冶煉、有色金屬冶煉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合計121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1%;合計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30.9%,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為22.5%。其中,化工行業用電量29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建材行業用電量22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8%;黑色金屬冶煉行業用電量402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6%;有色金屬冶煉行業29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建材和鋼鐵行業用電增速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5.0和10.9個百分點,化工和有色行業用電增速回落1.5個和1.3個百分點。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386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2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發電量431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2%,增速比上月降低5.2個百分點。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58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20.3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水電發電量783億千瓦時,同比降低5.7%,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58.0個百分點;分省來看,在水電裝機較多(超過1000萬千瓦)的7個省份中,僅有四川(9.6%)、云南(23.1%)和湖南(1.9%)實現正增長,降幅較大的是貴州(-45.0%)、湖北(-25.1%)、廣西(-25.1%)和青海(-20.8%);水電發電量最多的三個省分別為四川(178億千瓦時)、云南(165億千瓦時)和湖北(122億千瓦時),其合計水電發電量占全國水電發電量的59.4%。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火電發電量3111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9月份,火電發電量33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0%,增速比上月降低8.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5.9%。分省來看,火電發電量增速超過25%的省份有新疆(57.9%)、湖北(46.2%)、青海(44.8%)、江西(28.8%)、陜西(26.2%);上海(-0.6%)、北京(-3.3%)、甘肅(-9.3%)、黑龍江(-9.5%)、吉林(-11.5%)的火電發電量出現負增長。1-9月份,全國核電發電量8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7%。6000千瓦及以上風電廠發電量99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6%;其中,內蒙古風電發電量268億千瓦時,占全區發電量的比重達到10.7%。1-9月份,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3385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55小時,降幅與1-8月份基本持平。分類型看,1-9月份,全國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2638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150小時;在水電裝機容量最大的7個省份中,四川同比增加317小時,湖南、青海、云南、廣西、湖北、貴州分別降低138小時、149小時、163小時、215小時、457小時和747小時。全國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3703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6小時(1-8月份為降低18小時);在火電裝機容量超過3000萬千瓦的10個火電大省中,除浙江、山東利用小時提高175、34小時外,其他省份均比同期有所下降。全國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5796小時,比上年同期降低12小時。全國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1522小時,比上年同期增加138小時;分省來看,風電設備利用小時較高(超過1900小時)的省份有青海(2171小時)、新疆(2101小時)、重慶(2061小時);在風電裝機超過200萬千瓦的省份中,除河北、江蘇外,其他省份利用小時均有所上升。1-9月份,全國跨區送電完成180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9%。其中,華北送華中(特高壓)7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7%;華北送華東12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5.6%;東北送華北12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7.0%;華中送華東6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1%,華中送南方18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1.8%;西北送華北和華中合計32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8.8%;三峽電廠送出電量67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2.3%。1-9月份,全國各省送出電量合計577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4%。南方電網西電東送電量94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其中,送廣東8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送廣西7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4.7%。1-9月份,全國基建新增發電生產能力5457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產1319萬千瓦;其中,水電1866萬千瓦、核電221萬千瓦、風電647萬千瓦、太陽能發電321萬千瓦,分別比上年同期多投產929萬千瓦、221萬千瓦、59萬千瓦和290萬千瓦;火電新投2402萬千瓦,比去年同期少投180萬千瓦。9月份,新投產重點電源項目主要有:華能糯扎渡水電站1臺36萬千瓦機組、三峽溪洛渡水電站2臺70萬千瓦機組、中電投山西神頭電廠和大唐淮北虎山電廠各一臺60萬千瓦級“上大壓小”機組。分省來看,1-9月份,新投產電源項目主要集中在以下省份:云南(1119萬千瓦,其中水電1074萬千瓦)、江蘇(536萬千瓦,其中火電511萬千瓦)、四川(516萬千瓦,其中水電417萬千瓦),三省合計新增容量占全國新增容量的39.8%,其他省份新增容量均少于400萬千瓦。1-9月份,電網建設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14839萬千伏安,線路長度26202千米,分別比上年同期多投產1283萬千伏安和4191千米;新增特高壓直流±800千伏糯扎渡送出工程輸電能力125萬千瓦,輸電線路長度1434千米。圖表SEQ圖表\*ARABIC3:2013年1-9月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一覽表指標名稱計算單位1-9月同比增長(%)全國發電量億千瓦時386886.8其中:水電億千瓦時58434火電億千瓦時311166.5核電億千瓦時80311.7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億千瓦時394527.2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億千瓦時7760.1第二產業用電量億千瓦時286896.5其中:工業用電量億千瓦時281986.4其中:輕工業用電量億千瓦時48166.7重工業用電量億千瓦時233826.4第三產業用電量億千瓦時475810.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億千瓦時52308.9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容量萬千瓦1163089.5其中:水電萬千瓦2307912.4火電萬千瓦842407.2核電萬千瓦146116.7全國供電煤耗率克/千瓦時321-3全國線路損失率%6.250.1全國供熱量萬百萬千焦2004292.9全國供熱耗用原煤萬噸118200.5全國供電量億千瓦時2222314.7全國售電量億千瓦時129511.2全國線損電量億千瓦時22416.3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小時3385-55其中:水電小時2638-150火電小時3703-6全國發電累計廠用電率%5.3-0.07其中:水電%0.4-0.02火電%6-0.16電源工程投資完成億元2386其中:水電億元917火電億元632核電億元409電網基本建設工程投資完成億元2545發電新增設備容量萬千瓦5457其中:水電萬千瓦1867火電萬千瓦2402核電萬千瓦221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萬千伏安14839新增220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千米26202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4、電力工業是技術和資金密集型行業電力企業是明顯的技術密集型企業和資金密集型企業。這首先是因為電力生產、傳輸、消費的同時性和電能無法儲存性,為了確保電力的生產、輸送和消費的平衡與穩定,必須采用大量的自動化技術設備。其次,電力生產與消費依賴于分布廣泛的電網傳輸系統和供電網絡,這些網絡設備的建設、維護和運營也需要大量的技術設備和投資;再次,電力工業屬于外延擴大型行業,即企業的生產能力由設備的容量所決定,企業要想擴大生產能力就必須投資增加裝機容量。所有這一切,都使得電力設施的建設,電力生產的運行,電力設備的維護等需要采用大量的高新技術,都要有大量的資金支持。這也使電力工業成為基礎產業中,需要投資最大,資金占用比率最高的行業之一。由于電力設備專用性強,資金占用量大,因此,電力市場的進入和退出是十分困難的,即進入和退出都有很強的“壁壘”。而在電力工業內部一旦出現過度競爭,其競爭所產生的分化現象,也會導致大量“沉淀資本”的出現,這不僅會給電力工業帶來不利影響,同時也會影響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這也導致了長期以來各國對電力工業競爭的限制。5、中國電網建設發展的趨勢與前景規劃未來中國經濟增速趨緩,預計2014年GDP增速為7.5%左右,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為7%左右。結合用電量增速及國家政策等情況,預計2014年國家電網投資增速將比13年加大,特別是配網等方面將加大投入。預計2014年配網(110kV及以下)的投資將超過1500億元。配電自動化2013年投資在30-40億元左右,預計在兩網的加大投入下,2014、2015年配電自動化的投資將分別為100億元左右、150-200億元,配電自動化將迎來一輪高的景氣周期。預計2014年特高壓項目總量在千億左右規模(分兩年左右建設投資),預計將拉動平高電氣、許繼電氣等公司的業績。城鎮化的發展將使行業保持一定增速,行業內部存在集中度提升、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級的趨勢。高壓變頻行業價格戰結束,未來將受益于節能減排。低壓變頻行業幾乎無增速,但行業內國產產品正逐步替代進口產品,特別是通用型市場。在國家推出的多項政策的刺激下,多晶硅價格企穩,上游、電站仍是首選。建設堅強智能電網要求設備具有數字化、信息化和在線檢測等功能,“十二五”期間,配合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電氣成套設備的智能化發展將成為重點。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數據處理技術、信息傳感器技術、通信和數據存儲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等的發展及各學科間的融合,電氣成套設備的智能化逐步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智能化成套設備使整個輸配電系統的保護、控制、監控、測量等集中起來,實現配電網絡自動化,為廣域監測和診斷系統奠定了基礎,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配電網智能化更新改造,極大地增加了電氣成套設備智能化升級改造。目前在國內各級電網中,配電網的基礎設施建設最為薄弱。由于配電網投資不足,設備老化和技術性能低劣、高耗能設備多、電能損耗率高,一般地區配電網損耗在l5%-20%,個別地區達到30%,造成能源大量浪費和環境污染。針對上述情況,國家專門出臺部分政策予以引導。目前,該項政策還主要集中于農村電網改造領域,要求“十二五”期間,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是“智能化的升級”,重點開展新能源分散接入、配電自動化等試點建設?!爸悄茈娋W建設也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商機?!薄笆濉逼陂g,國家電網公司智能化建設將投資2860億元。2012年建設17個智能電網綜合示范工程,163座充換電站和910臺交流充電樁,智能變電站1329座,改造132座,建設26萬戶電力光纖到戶,在26個省級公司推廣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建設8個省級智能電網調度技術支持系統,推廣應用3700萬只智能電能表。南方電網公司也將推動智能電網建設作為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由此而帶來的技術進步、設備升級等必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智能電網相關領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中國電力設備企業加強對外合作,國外買家對中國制造也越來越感興趣。中電聯國際合作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國電力企業對外合作步伐明顯加快,根據數據統計,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現在歐美經濟形勢仍然不明朗,買家相對較審慎,但新興市場如印度、俄羅斯和東南亞地區,對電力產品需求仍然旺盛。近年來中國的電力企業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承接了許多海外項目,直接拉動了電力裝備的輸出,同時,中國的電力裝備可靠、穩定,且在價格上有較大優勢,整體形成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中國電力設備企業‘走出去’的形勢良好。6、電力工業“十二五”發展思路及目標:一、 未來我國電力工業需求預測考慮國民經濟及其發展階段、經濟結構和經濟布局調整、一次能源需求、重點行業發展、居民生活用電、需求側管理與節能等影響因素,采用多種電力需求預測方法,經綜合分析,預計,2010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4.19萬億千瓦時、“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1%,最大負荷達到6.58億千瓦、“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1.2%。2015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5.99~6.57萬億千瓦時,“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7.5~9.5%,基準方案推薦為6.27萬億千瓦時、年均增長8.5%;最大負荷達到9.94~10.90億千瓦、“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8.6~10.6%,基準方案推薦為10.4億千瓦、年均增長9.6%。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85~8.56萬億千瓦時,“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4.6~6.4%,基準方案推薦為8.20萬億千瓦時、年均增長5.5%;最大負荷達到13.17~14.36億千瓦,“十三五”年均增速為4.8~6.7%,基準方案推薦為13.77億千瓦,年均增長5.8%。電力彈性系數“十二五”期間為0.99,“十三五”為0.80左右。西部地區電力需求增速高于東部地區。2015年規劃目標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4.37億千瓦左右,年均增長8.5%,其中,水電2.84億千瓦,抽水蓄能4100萬千瓦,煤電9.33億千瓦,核電4300萬千瓦,氣電3000萬千瓦,風電1億千瓦,太陽能發電200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及其他300萬千瓦。全國110千伏及以上線路達到133萬公里,變電容量56億千伏安。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總規模將達到4.74億千瓦,占總裝機的比重為33%,比2010年提高6.3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發電量1.52萬億千瓦時左右,占總發電量的比重為24.1%,比2010年提高3個百分點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可替代化石能源5億噸標煤,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1.9%左右。2020年規劃目標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8.85億千瓦左右,年均增長5.6%。其中,水電3.3億千瓦,抽水蓄能6000萬千瓦,煤電11.6億千瓦,核電9000萬千瓦,氣電4000萬千瓦,風電1.8億千瓦,太陽能發電2000萬千瓦,生物質、潮汐、地熱等500萬千瓦。全國110千伏及以上線路達到176萬公里,變電容量79億千伏安。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總規模將達到6.85億千瓦,占總裝機的比重為36.3%,比2015年提高3.3個百分點;非化石能源發電量2.2萬億千瓦時左右,占總發電量的比重為26.9%,比2015年提高2.8個百分點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可替代化石能源7億噸標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14.1%左右。綜合考慮各種影響我國中長期電力需求的因素,體現一定包容性,給出我國中長期電力需求增速的高、中、低推薦方案。圖表SEQ圖表\*ARABIC4:我國中長期電力需求增速單位:億千瓦時2010(實績)2020203020402050高方案419998000011500013500015000012.0%6.7%3.7%1.6%1.1%中方案419997500010500020000113100012.0%6.0%3.4%1.3%0.9%低方案41999700009500010700011600012.0%5.2%3.1%1.2%0.8%信息來源:國家能源局根據預測,2020年以前,我國仍然處于工業化高級階段向初級發達經濟階段轉型的過程中,電力需求將繼續保持較快速度增長,年均增速不會低于6%,到2020年全國需電量將達到7-8萬億千瓦時左右;2021-2030年,我國將從發達經濟階段的初級階段向高級階段過渡,電力需求年均增速將放緩到3.5%左右,到2030年全國需電量將達到10-11萬億千瓦時左右;2031-2050年,我國經濟社會將處于高級發達經濟階段,我國步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電力需求年均增速進一步放緩至1.0%左右,到2050年全國需電量將達到12-15萬億千瓦時。(二)電力環保行業宏觀經濟環境分析1、GDP增長情況2013年,面對極為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科學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國民經濟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5688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7%,二季度增長7.5%,三季度增長7.8%,四季度增長7.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56957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249684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262204億元,增長8.3%。從環比看,四季度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木工藝品的創新設計理念考核試卷
- 租賃業務的服務質量評價與改進考核試卷
- 森林公園生態旅游市場分析與預測考核試卷
- 涂料在醫療器械涂裝的應用與要求考核試卷
- 魯濱遜漂流記讀后感初二語文作文
- 塑料鞋消費趨勢與流行元素考核試卷
- 滑動軸承的疲勞裂紋擴展研究考核試卷
- 建筑消防工程安全評估考核試卷
- 水果種植園農業產業鏈優化考核試卷
- 無線家庭視聽解決方案考核試卷
- 《立體裁剪電子教案》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高等教育行業發展策略及投資改革創新模式分析報告
- 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及處置制度模版(3篇)
- 《教育系統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指南》知識培訓
- 牡蠣養殖及深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14-2024年高考語文真題匯編之詩歌鑒賞含答案解析
- 49-提高臨邊防護欄桿有效合格率(清泉建筑)
- 防腐木平臺施工方案
- 金融科技金融大數據風控平臺開發與應用方案
-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 專項24-正多邊形與圓-重難點題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