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送審本)項目名稱:廢石(棄石)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單位:貴州省大興錦鑠混凝土有限公司(蓋章)4表》編制說明。、性質、規模和距廠界距離等。建設項目基本情況 1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 6環境質量狀況 9評價適用標準 12 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 24環境影響分析 26建設項目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 40結論與建議 42附件2中介機構承諾函附件6建筑用地規劃許可證附圖1項目地理位置圖附圖2外環境關系圖附圖3項目平面布置圖項目水系圖附表1環境保護措施一覽表附表2環保設施投資一覽表附表3環境保護驗收一覽表附表4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基礎信息表1情況 (表一)項目名稱廢石(棄石)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單位貴州省大興錦鑠混凝土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聯系人通訊地址貴州省銅仁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內聯系電話傳真/郵政編碼554300建設地點貴州大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立項審批部門貴州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發展局批準文號2019-5222292-30-03-173777建設性質新建■改擴建□技改□行業類別及代碼C303磚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m2)6500綠化面積(m2)600總投資(萬元)其中:環保投資(萬元)8環保投資占總投資比例評價經費(萬元)/預投產2019年工程內容及規模:一、項目背景建筑用砂石在建筑行業有著非常廣泛的用途,可用于道路、堤防、房屋等的修筑,還可用于房屋裝修等,在建筑行業扮演著及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和農村的基礎工程建設不斷加快,對建筑砂石料有著強力需求,對拉動砂石料加工行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銅仁市周邊房地產開發等建筑行業中,大量的廢石料被遺棄,這不僅在資源上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且對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響。針對這一情況,貴州省大興錦鑠混凝土有限公司籌資100萬在貴州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內的混凝土攪拌站北側新建廢石(棄石)綜合利用項目,將銅仁市周邊的廢石料進行綜合利用,可作為混凝土攪拌站的骨料。該項目的建設不僅有利于資源的充分再利用,也有利于環境的改善。為滿足攪拌站的需求,建設單位擬在攪拌站內北部配套建設一條年產30萬方砂料生產線。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國務院令第682號《國務院關于修改〈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決定》,該項目需要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為此,貴州省大興錦鑠混凝土有限公司特委托重慶市江津區成碩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承擔本項目的環評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經現場踏勘和資料收集,根據本項目的工程特點和項目所在地區的環境特征,按照環評技術規范及環境影響報告表編制說明的要求,編制了本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表。二、編制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04月24日修訂,2015年01月01日起實施);(2)《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3)《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修訂);(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修訂,2018年(5)《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日施行);(6)《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訂、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訂,2011年3(8)《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訂、施行);(9)《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2009年8月27日修訂施行);(10)《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修正)(主席令74號,2009年8(11)《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2013年修訂,2016年3改);(12)《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2016年7月2日修訂、2017(13)《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國發[1996]31號令,19963);(14)《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12年2月29日修訂,2012年7月1日施行);(15)《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5〕17號;(16)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3]37號),2013年9月10日發布;(17)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5]17年4月2日發布;(18)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國發[2016]31號),2016年5月28日發布。(HJ/T169-2018,2019年3月1(20)《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2.1-2016,2017年1(21)《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HJ2.2-2018,2018年12月1(22)《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19-2011,2011年9月1(23)《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T2.3-2018);(24)《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2016年1月7日施行);(25)《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2019(26)《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09,2010年4月1日施行);(27)《防治城市揚塵污染技術規范》(HJ/T393-2007)。(28)《貴州省環境保護條例》(2009年3月26日頒布,2009年6月1日起施行);(29)《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6月21日會議通過,自20174(30)《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生態環保部1號令,2018年4月28修訂);(31)《貴州省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分級管理目錄(2018年本)>的通知》(黔環通〔2015〕269號);(32)《貴州省水功能區劃》(黔府[2015]30號);(33)《貴州省水污染物防治條例》(2018年2月1日施行);(34)《貴州省大氣污染物防治條例》(2018年11月29日施行)(35)《貴州省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2018年1月1日施行);(36)《貴州省土地管理條例》(2015年修訂)(37)現場踏勘及其它資料。三、項目建設內容及規模項目名稱:廢石(棄石)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單位:貴州省大興錦鑠混凝土有限公司建設地點:貴州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項目性質:新建項目總投資100萬元,占地面積6500m2,回收銅仁市周邊建筑行業的遺棄石料用于生產砂料,項目不涉及礦山開采,年產量30萬方。本項目屬于回收利用廢石進行生產,變廢為寶,能夠減小甚至消除廢石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對環境保護起正面效應。建設項目工程內容主要包括:本項目原有設施包括值班室1間、共40m2,mmmm及材料倉庫2400m2,裝載機1臺、挖掘機1臺等,項目新建設施包括購置打砂設設項目總平面布置見附圖2)。本項目不設計礦山開采,不設置炸藥庫及柴油庫 (罐)。表1-1項目主要設施一覽表工程分類工程內容規模備注主體工程生產線工場m本項目用地均是在原有場地進行規劃,無新增土地。棄石堆場堆砂場輔助工程40m2均可依托混凝土攪拌站原有設施機修車間100m2配電房40m2辦公生活樓2400m2實驗室及材料倉庫320m2環保工程初期雨水收集池150m2均可依托混凝土攪拌站原有設施垃圾收集池3m2危險廢物暫存間50m2降塵噴水點設置2個降塵噴水點,分別位于皮帶輸送口和打砂機口新增水炮噴霧設置1個水炮噴霧位于皮帶輸送口新增廠區鋼架遮擋篷1500m2堆砂場擋篷依托原有設施四、原輔材料表1-2原輔材料一覽表序號原輔材料單位用量備注1廢石(棄石)萬方/年0外購2電度/年120000由市政電網供給3新鮮水m3/a3000由市政供水五、公用工程給水:項目用水由當地自來水管網提供。廠區內配備給水系統,供水能力按生產、生活所需設計,滿足廠區各系統的用水需求。參考省內用水標準選用用水定額,項目用水情況見下表1-3:56表1-3項目用水情況類別單位指標間年用水量參考折標系數年耗能量(噸標準煤)廠區10m3/d300d3000m3/a0.857kgce/t0.257tce合計3000m3/a0.257tce排水:本項目排水系統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由截、排水溝引流直接排入項目所在地周邊的雨水管網;本項目營運期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經現場踏勘發現,項目所在地的污水管網已接通,生活污水經生化池預處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三級標準后,進入市政污水管網排入銅仁市燈塔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排放。本項目用電以設備耗能為主,項目用電設備總裝機功率為50kW,由當地供電所供應。項目用電情況具體見表1-4:表1-4項目用電情況類別計算負荷間日用電時數年耗電量參考折標系數年耗能量(噸標準煤)廠區50kW300d1.229kgce/kWh14.748tce合計12.748ce七、勞動定員及工作制度勞動定員:項目營運后定員24人,其中管理人員5人,普通工人19人,在廠區只設有食堂,不設置住宿。工作制度:全年工作天數300天,每天一班制,每班工作8小時。夜間不生產。八、項目產業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版)(2013修正)》,本項目屬于鼓勵類中的第十二條(建材)中的第10小條“礦石碎料和板材邊角料、石粉綜合利用生產及工藝裝備開發”,符合產業政策要求。本項目位于貴州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回收銅仁市周邊建筑行業的遺棄石料用于生產砂料,屬于回收利用廢石進行生產,變廢為寶,能夠減小甚至消除廢石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對環境保護起正面效應。2019年10月16日,本項目已取得了貴州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發展局的備案證明(項目編碼:2019-522292-30-03-173777),同意本項目的建設。7因此,本項目的建設符合產業政策的有關規定。九、“三線一單”符合性分析(1)生態保護紅線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黔政發〔2016〕32號)和查閱貴州省生態保護紅線目錄,本項目用地不在劃定的生態紅線范圍內。因此,本項目的建設符合生態保護紅線要求。(2)環境質量底線本項目屬于城鎮地區,區域內空氣質量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限值要求;大梁河、周邊水庫水質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限值要求;地下水水質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Ⅲ類標準限值要求;聲環境質量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限值要求。根據本項目的工程分析和環境影響分析,項目排放的廢氣經處理后排放量較小,對周圍空氣質量影響不大;生活污水經生化池預處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8978-1996)中的三級標準后,進入市政污水管網排入銅仁市燈塔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排放,不會改變項目周邊的水體功能。項目產生的固廢均可得到合理處理處置。采取環評提出的防治措施后,本項目的建設不會突破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質量底線。(3)資源利用上線本項目屬于(C303)磚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項目,項目使用的資源主要為水資源和電力資源。用水由當地自來水管網供應,用電由當地供電所供給,本項目的年用水量和電量不大,當地自來水廠和供電所能夠滿足本項目的用水、用電需求。因此,本項目建設是符合當地資源利用上線的管理要求的。(4)環境準入負面清單本項目為(C303)磚瓦、石材等建筑材料制造項目,根據貴州省生態環境廳關于印發《貴州省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清單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黔環通本項目為第十九條、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中,51石灰和石膏制造、石材加工、人8造石制造、磚瓦制造,屬于“綠色通道(綠線)”項目,故本項目符合負面準入清單的要求。十、選址的合理性分析項目所在地根據銅仁市總體規劃為城市規劃工業用地,符合銅仁市總體規劃。已取得銅仁市大興新區規劃建設局同意,因此項目建設是符合規劃的。項目位于省道201旁,區域交通方便,離城區較近,居民住戶較少,原為山地,污染物排放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外環境對本項目也沒有影響,適合選址。從平面布置圖可以看出,生產區、原料區及修理車間等均遠離居民,辦公生活區靠近居民住戶一側,且中間均有綠化帶隔離。項目所在地的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次主導風向為東風,居民住戶在主導風側風向,生產對居民住戶影響較小。同時廠區的綠地率達到20%,特別是在料場和攪拌站旁邊綠化面積很大,可以更大程度的降低粉塵和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因而本項目在總平面布置上是很合理的。綜上所述,本項目的選址是合理的。十一、項目總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本項目選址于貴州省銅仁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根據總平面布置及結合現場來看,本項目總體布局呈長方形,所用場地為原混凝土攪拌站的北部原料堆場劃分而來,現場左側為入場道路,交通方便利。經處理達到要求的石料就地作為混凝土攪拌的骨料,不需額外的運輸即可利用。廢石原料堆場位于項目的東側,可由東側場地外的道路傾倒廢石原料;中間為生產工場,破碎的砂料用輸送帶傳送至堆砂場作為混凝土攪拌的骨料備用。總體來看,辦公樓與生產場地分開設置,距離較遠且中間設置有綠化帶,有利于減輕項目粉塵和噪聲對職工的影響;本項目主要堆放及加工車間按“原料堆放區-生產區-成品堆放區”沿線布置,與實際生產工序相對應,可縮小原料在廠區的搬運距離和次數,廠區空間得到有效合理利用,總體布局符合環保要求。詳見附圖3項目平面布置圖。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情況及主要環境問題:本項目為新建項目,利用原混凝土攪拌站北側的空地和堆場劃分為廢石(棄石)綜合利用項目的生產用地,無與本項目有關的原有污染源。9建設項目所在地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簡況(表二)自然環境簡況(地形、地貌、地質、氣候、氣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樣性等):1.地形、地貌、地質銅仁市處于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度的斜坡地帶,西北高,東南低。在遠離河谷的山原面上巖溶、丘陵、洼地較多,地面起伏不太大,全境以山地為主,占全區總面8%,其次是丘陵占28.3%,壩子及其它地貌面積僅占3.9%。以梵凈山為主峰的武陵山脈成為銅仁市東西部的分水嶺,全市最高海拔2572米,最低海拔205米,喀斯特地貌發育典型。其中江南臺隆又可分銅施臺凹和梵凈臺凸兩個次一級構造單元,出露地層主要有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和二疊系地層,其次為震旦系、三疊系和老弟三系地層。以梵凈山為中心的穹窿構造的臺升,使梵凈山為主峰的武陵山脈(包括梵凈山2572米、老嶺山1523米、佛頂山1869米)成為銅仁地區東西兩部的分水嶺《東部有流入洞庭湖的沅江水系,地貌為低山丘陵,河流切割較淺,平源起伏地面或剝夷面保存較廣,風化殼厚度大,沿岸多河谷壩子;西部有流人長江流域的烏江水系,地貌為巖溶山原,河谷多以峽谷形式嵌人山原,山高谷深,相對高差可達600—800米,在遠離河谷的山原面上巖溶丘陵洼地分布較廣,地面起伏不大,一般相對高差200—300米,喀斯特發育,山巒疊嶂,河谷幽深,地勢高差懸殊,垂直分異明顯。根據地質勘探資料、銅仁市所在區域出露地層有古生界的寒武系、奧陶系、志留系、二迭系、缺失泥盆系和石炭系,尚有中生界的三迭系及新生界的第四系,其中以古生界的各系地層分布最廣,背斜核部多分布寒武系、奧陶系地層;向斜軸部為中上志留系—下三迭地層。巖石均為沉積巖,多為碳酸鹽巖,以石灰巖、白云巖為主,次為碎屑巖、砂巖、頁巖、粘土巖等。巖層總厚度3500米以上,其中可溶性巖石露出占66.2%。地表有溶痕、溶溝、漏斗、洼地、干谷、峽谷、溶盆、石芽、穿洞和瀑布等,地下有溶洞、暗河、伏流等。多數喀斯特地區土層淺薄、石灰性較強、易受干旱。本項目選址于貴州省銅仁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園內無斷層發育,場地地質構造簡單,環境質量現狀良好,交通便利,無重大環境制約因素。2.氣候、氣象項目區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多年平均氣溫14.4℃至18.5℃,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6.1℃至29.1℃,最冷月(1月)為l.5℃至7.3℃,年平均氣溫15.9℃,年平均日照時數1095.9小時。全年無霜期為295天,多年平均有霜日期大致在75天左右。災害性天氣主要有伏旱、春秋冰凍災害、洪災等。區內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245.7mm,最大年降雨量1747.3mm,但時空分布不均。年降水量1100~1400mm,年內降雨量在時空上分布不均勻,雨季集中在4~10月,降雨量累計1068.5mm,占年降雨量的85.8%,枯水期(11月至翌年3月),降雨量累計為177.2mm,僅占年降雨量的14.2%。由于受季風影響,區內夏季盛行偏南氣流(夏季風),各月平均風速為1m/s左右,炎熱多雨;冬季盛行偏北氣流(冬季風),寒冷干燥少雨。夏季風與冬季風往往在境內交鋒,形成陰雨或雷雨天氣。降水量在季節分配上主要集中于春夏兩季,占全年總降水量的80%左右,尤以夏季為最,占全年總水量的50%以上;冬季降雨最少,占總降水量的6%~9%。每年進入10月以后就會出現霧天,全年有霧天氣多于40天。3.水文銅仁市河流均屬亞熱帶雨原性河流。河源地勢高,落差大,溪河多,河網密度為0.2—0.25千米/平方千米。長10千米,流域面積2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2條。河流水系分沅江水系和烏江水系。東部的沅江水系有錦江(含大、小江)、松桃河、車壩河、舞陽河;西部烏江水系有六池河、石阡河、印江河、馬蹄河、壩坨河及洪渡河流以外,其余均發源于武陵山脈。主要河流均沿地勢向東、北東和北三面迂回流人湖南省或重慶市,一般呈放射狀。全區大小水庫、山塘446處,總蓄水撤為26050萬立方米。錦江河發源于貴州省梵凈山南麓,屬沅水一級支流。途經麻陽郭公坪、錦和、高村、呂家坪等13個鄉鎮,全程117公里,流域面積7558平方公里,是麻陽農業生產和城鎮居民生活的重要水源。4.植被及生物多樣性土壤:區域內土壤主要為黃壤,黃壤屬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條件下發育而成的土壤,土壤在風化作用和生物活動過程中,土壤原生礦物受到破壞,富鋁化作用表現強烈,發育層次明顯,全剖面成酸性,黃壤通過耕作,施肥等一系列農耕技術措施,表層有機質分解,土壤酸度降低,肥力不斷提高,演變形成高度熟化的黃壤,適于偏酸性速生樹種的生長。植被:根據《貴州省植被》,銅仁市屬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Ⅰ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亞帶—ⅠA貴州高原濕潤性常綠闊葉林地帶—ⅠA(3)黔北山原山地綠林馬尾松櫟林柏木林地區—IA(3)b思南鳳岡丘陵山地常綠櫟林柏木林及石灰巖植被小區。受人類活動影響,項目區域現有植被類型簡單、次生性強,主要為植被類型為常綠針葉林、山地灌叢及農田植被。常綠針葉林以馬尾松、柏木、杉木為主;山地灌叢以火棘、莢蒾、竹葉椒為主;農田植被以玉米小麥(油菜)為主的一年兩熟的作物組合及以水稻油菜(小麥)為主的一年兩熟的作物組合為主。隨著區域城市化建設進程,區域生態系統逐漸由森林及農田為主的生態系統,轉變為城市生態系統。野生動物:由于受人類活動影響,區域內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有限,區域野生動物為常見種類,主要有青蛙、常見鳥類等。經現場踏勘,項目所在地未發現國家及地方保護的珍稀野生動植物。項目所在地位于貴州省銅仁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根據現場踏勘,在本建設項目區域周圍200米范圍內,無重要軍事設施、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或歷史文化保護地,也無社會關注的具有歷史、科學、民族、文化意義的保護地。狀況 建設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質量現狀及主要環境問題(環境空氣、地面水、地下水、聲環境、生態環境等):本項目建設地點位于貴州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屬于城鎮地區,根據《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分類,本項目所在地屬于二類功能區。根據《2018年銅仁市環境質量公報》,銅仁市空氣質量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7.2%,綜合指數為2.89,空氣環境質量現狀良好。(1)地表水經現場踏勘發現,項目所在地西側1781處為大梁河,大梁河下游為天生橋水庫,為高新區和川硐鎮取水點。東側3095m處為帽子坡水庫,東南方向2926m處為涼灣水庫和茅坪水庫。(見附圖4項目所在地水系圖)。對照《貴州省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2015版),大梁河、帽子坡水庫、涼灣水庫和茅坪水庫等水質均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體。根據《2018年銅仁市環境質量公報》,項目所在區域的主要地表水體質量良好,大梁河、帽子坡水庫、涼灣水庫和茅坪水庫等水質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為農灌用水。其中大梁河下游天生橋水庫水質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作為高新區及川硐鎮取水點。(2)地下水經現場踏勘發現,評價區域內無地下水出露泉眼分布。根據《貴州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區域地下水水質可滿足《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Ⅲ類標準限值要求。本項目建設地點位于貴州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根據《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分類屬于2類功能區,項目聲環境質量執行2類標準要求。目前,項目所在地噪聲源主要為周邊道路交通噪聲和工業企業噪聲,聲環境質量現狀可滿足《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類標準限值要求。根據《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項目所在地土壤環境執行第二類用地的篩選值。根據《貴州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區域土壤環境可滿足《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二類用地的篩選值要求。境項目所在地屬城鎮地區,環境受人為活動干擾明顯,評價區域內生態系統多樣性程度低。經現場踏勘,評價區域內無特殊生態敏感區,無國家級保護的各類珍稀、瀕危動植物分布,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一般。主要環境保護目標(列出名單及保護級別):本項目評價范圍內無自然保護區,周圍無需要特別保護的文物古跡、風景名勝地,也未發現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資源和古樹名木。主要環境保護目標詳見表3-1。表3-1主要環境敏感保護目標影響要素保護目標名稱方位/距離規模保護級(類)別環境空氣1#桐子坪居民點西側436m332人《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二級標準2#尖巖村居民點西南側1200m128人3#尖巖村居民點南側58m60人高新區產業園宿舍點東北側520m聲環境1#桐子坪居民點西側436m332人《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2#尖巖村居民點西南側1200m128人3#尖巖村居民點南側58m60人高新區產業園宿舍點東北側520m水環境地表水馬巖河東南側約3270m處《地表水環境質量標(GB3838-2002)Ⅱ類標準帽子坡水庫東側約3095m處涼灣水庫東南方向2926m處茅坪水庫東南方向2926m處大梁河西側約1781m處天生橋水庫西南側2809m處地下水項目廠界200m范圍內的地質水文單元《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07)Ⅲ類標準生態環境項目廠界外擴200m范圍內以不破壞生態系完整性為標準用標準 四)環境質量標準1、環境空氣質量環境空氣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中的二級標準。表4-1各項污染物的濃度限值序號污染物項目平均時間濃度限值單位二級1二氧化硫(SO2)年平均60μg/m324小時平均μg/m31小時均500μg/m32二氧化氮(NO2)年平均40μg/m324小時平均μg/m31小時平均200μg/m33一氧化碳(CO)24小時平均4mg/m31小時平均mg/m34臭氧(O3)μg/m31小時平均200μg/m35總懸浮顆粒物(TSP)年平均200μg/m324小時平均300μg/m36氮氧化物(NOx)年平均50μg/m324小時平μg/m31小時平均250μg/m37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10μg)年平均0μg/m324小時平均μg/m38顆粒物(粒徑小于等于2.5μg)年平均5μg/m324小時平均5μg/m32、水環境質量大梁河、帽子坡水庫、涼灣水庫、茅坪水庫、水質均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標準,標準限值詳見表4-2所示。表4-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值標準類別項目標準值單位Ⅱ《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pH6~9無量綱CODmg/LBOD53NH3-N0.5陰離子表面活性劑0.2石油類0.05硫化物0.1(以P計)0.1總氮(以N計)0.5地下水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的Ⅲ類標準。標準限值詳見表4-3所示。表4-3地下水質量標準值項目pHCODMnNH3-N(以N計)砷鎘鋅總大腸菌群單位無量綱mg/Lmg/Lmg/Lmg/Lmg/LMPNb/100mL標準限值6.5-8.5≤3.0≤0.5≤0.01≤0.005≤3.03、聲環境質量聲環境執行《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中2類標準,標準限值詳見表4-4所示。表4-4環境噪聲標準值等效聲級LAeq:dB[A]環境噪聲2類晝間60夜間50污染物排放標準項目的非甲烷總烴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中的排放限值,標準限值詳見表4-5所示。惡臭氣體執行《貴州省環境污染物排放標準》(DB52/864-2013)表4新建無組織排放限值及《惡臭污(GB14554-93)表1排放限值,標準限值詳見表4-6、表4-7所示。表4-5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污染物名稱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最高允許排放速率(kg/h)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排氣二級監控點濃度(mg/m3)非甲烷總烴周界外濃度最高點4.0顆粒物3.5周界外濃度最高點表4-6貴州省環境污染物排放標準污染物最高允許排放濃度(mg/m3)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監控點濃度(mg/m3)硫化氫周界外濃度最高點0.05氨氣20表4-7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污染物單位二級新擴改建臭氣濃度無量綱20經現場踏勘發現,項目所在地的污水管網已接通,生活污水經生化池預處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三級標準后,進入市政污水管網排入銅仁市燈塔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排放,標準限值詳見表4-8所。表4-8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單位:mg/L)污染物名稱三級標準COD500BOD5300400NH3-N-動植物油施工期噪聲執行《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標準限值詳見表4-9所示。營運期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GB10所示。表4-9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單位:Leq[dB(A)]環境噪聲晝間70夜間55表4-10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單位:Leq[dB(A)]類別標準值晝間夜間2類6050體廢物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執行《貴州省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DB52/865-2013)。生活垃圾執行《生活垃圾產生源分類及垃圾排放》(CJ/T368-2011)標危險廢物執行《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單中的相關標準。總量控制指標根據國家“十三五”規定的總量控制污染物種類,即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綜合考慮本項目的排污特點、所在區域的環境質量現狀等因素,本項目的總量控制指標分析如下:1、項目生產使用電能,屬于清潔能源,項目在生產過程中主要廢氣污染因子為粉塵,不涉及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故本評價無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建議。2、本項目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生產用水主要是用于降塵,用量較小,全部揮發后不會形成徑流。場內的生活污水經生化池處理后進入銅仁市燈塔污水處理廠,總量納入該污水處理廠。綜上,本項目不設總量控制指標。20分析 一、工藝流程簡述:本項目為新建項目,施工期主要需要平場和設備安裝及調試,堆砂場、辦公樓、危廢暫存間、機修車間等建構筑物均可依托混凝土攪拌站原有設施。項目選址點范圍內地勢較平坦,挖填方基本平衡,不會產生土石方遺棄問題。施工期場地平場后只需增設打砂機等設備后即可開始進行廢石綜合利用生產。本項目不設置采礦區,不涉及爆破。本項目不設置采石區,生產使用原料從銅仁周邊棄方場回收工地建設過程中遺棄的石料進行生產。項目營運期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見圖5-1。圖5-1工藝流程及產污節點圖生產工藝簡述本項目回收銅仁周邊建筑項目工地建設過程中遺棄的石料進行生產,不設置采石區,主要工藝流程為:從棄石場收集遺棄石料—運輸至廠區—機械破碎—機械篩分—分級堆放—混凝土攪拌項目使用。該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主要為噪聲、揚塵和機械排放的尾氣,項目不涉及爆破問題,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21本項目為新建項目,施工期主要需要平場和設備安裝和調試,堆砂場、辦公樓、危廢暫存間、機修間等建構筑物均可依托混凝土攪拌站原有設施。施工期短,約為3個月,在該過程中有廢水、廢氣等污染物產生。具體分析如下:1、施工揚塵和車輛尾氣施工揚塵:本項目為新建項目,施工期產生的氣體污染物主要為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和施工機械排放的尾氣。施工期間,揚塵主要由以下因素產生:在干燥有風的天氣,運輸車輛帶到施工場地周圍的泥土被過往車輛反復揚起。材料的運輸、裝卸和攪拌過程中會有大量的揚塵散落到周圍的環境空氣中。建筑材料堆放期間由于刮風引起揚塵污染,尤其是在風速較大或汽車行駛較快的情況下,揚塵的污染較為突出。揚塵受重力、浮力和氣流運動的作用,可以發生沉降、上升和擴散,在自然風作用下道路產生的揚塵一般影響范圍在100m以內。據調查,施工作業場近地面揚塵濃度可達1.5~30mg/Nm3。車輛尾氣:主要來自于施工機械和交通運輸車輛產生的尾氣,排放的主要污染物為NOX、CO和碳氫化合物等。機動車輛污染物排放系數見表5-1。以載重車為例,其額定燃油量為30.19L/100km,按表5-1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系碳氫化合物:134.0g/100km,所有汽車尾氣都為無組織排放。本項目施工過程中廢水主要為少量施工廢水及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本項目施工階段,工程內容較簡單,施工用水主要用于混凝土攪拌,該部分水進入混凝土中不會產生污水。另外用于清洗施工工具的清洗廢水約0.5m3/d,可用于現場的灑水降塵。因此本項目施工廢水對環境的影響不大;根據本工程建設施工計劃和施工進度安排,估算本次施工人員約10人,本項目施工期間施工人員不在廠內住宿,場地內不設施工營地。施工人員用水定額為50L/(人·d),用水量為0.5m3/d,污水產生量為用水量的85%,為0.43m3/d,施工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SS、BOD5、COD、NH3-N、TP等,生活污水22經攪拌站原有的生化池處理后進入市政管網。施工期噪聲主要是施工現場的各類機械噪聲、施工作業噪聲。根據施工進度安排,可把一些施工進程分為兩個階段:場地平整和設備安裝,由于不同階段使用不同設備,產生的噪聲也有所差別。各施工階段的主要噪聲源及噪聲級見表5-2。表5-2項目施工期主要施工機械噪聲源強表單位:dB(A)噪聲源距聲源1米處聲級值運輸車輛推土機設備安裝664、固體廢棄物施工期固廢主要為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產生量為0.2kg/(人*d),施工期生活垃圾產生量為0.18t,收集到原有垃圾收集池中,定期委托環衛部門統一清運處置;在廠區平場過程中,廠區填方和挖方基本平衡,廢磚頭、廢水泥塊等建筑垃圾均可用于場地填方。因此,在施工期間不產生遺棄土石方和建筑垃圾;二、營運期氣污染物根據本工程的特點,項目營運過程中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有粉塵、道路揚塵、運輸車尾氣等。(1)車輛運輸在運輸車對收集的石料進行運輸進入場地的過程中,會產生少量的粉塵和汽車尾氣。要求石料在裝載過程中不高于車廂并加蓋篷布,減少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量。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較少,對環境危害較小。(2)砂石加工砂石加工主要分為初級破碎、二級破碎和過篩三個過程,這三個過程均會產生大量的粉塵,類比襄樊職業技術學院的聶國朝在《中國知網》總第04期發表的《采石場大氣污染物源強分析研究》中的數據可知,砂石在初級破碎過程中粉塵產生量為0.15kg/t (產品),二級破碎和過篩粉塵產生量為0.30kg/t(產品)。通過計算,本項目砂石加工(破碎與過篩)過程中,粉塵產生總量為:13.5t/a。評價要求在破碎機、篩分機處設23置降塵室,并在破碎機入口處、皮帶傳送出口處設置灑水噴頭,同時,破碎的產品經皮帶傳輸,無組織排放的粉塵再通過設置的水炮噴霧裝置進行增濕降塵,粉塵排放量可綜合降低約85%,則排放量為2.02t/a。(3)道路揚塵據有關調查顯示,車輛行駛產生的揚塵,在完全干燥情況下,可按下列經驗公式計式中:Q——汽車行駛的揚塵,kg/km·輛;V——汽車速度,km/hr,本項目礦區內取10km/hrW——汽車載重量,噸,本項目平均值取10t。P——道路表面粉塵量,kg/m2,本項目平均值取0.3kg/m2。表5-3不同車速和地面清潔程度時的汽車揚塵單位:kg/輛·km0.10.20.30.40.55(km/h)0.02830.04760.06460.08010.094710(km/h)0.05660.09530.318615(km/h)0.08530.24030.28410.477820(km/h)0.25830.32000.37880.6371通過計算,一輛汽車行駛的揚塵量為0.198kg/km·輛,本項目汽車在礦區內平均行駛約200m,每年飽和汽車運輸次數按1.6萬次,本項目道路揚塵產生量為0.63t/a,通過對道路進行灑水降塵,粉塵排放量可減少約80%,排放量為0.13t/a。(4)堆砂場起塵本項目破碎及堆砂場為1500m2,在起風、干燥天氣時,將會產生堆場揚塵,堆砂場粉塵產生量采用經驗計算公式:Q=1.479×10-2×e-0.43w×Ap式中:Q—堆砂場起塵量,mg/s;W—物料含水率,%,砂石含水率為5%;Ap—原料堆場面積,m2,堆砂場面積為1500m2。由此可估算堆砂場起塵量約2t/a(按旱季200天計)。堆砂場依托攪拌站原有的24鋼架棚,堆場周圍設有擋墻,大大降低了堆砂場起風時產生的揚塵。采取措施后估算堆砂場起塵量約0.23t/a(按旱季200天計)。(5)汽車尾氣項目進出運輸車輛,會產生少量尾氣,其中含CO、碳氫化合物、NOx等污染物,機動車輛污染物排放系數見表5-1。以載重車為例,其額定燃油量為30.19L/100km,按表5-1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系數測算,單車污染物平均排放量分別為:CO:815.13g/100km;NOX:1340.44g/100km;碳氫化合物:134.0g/100km,所有汽車尾氣都為無組織排放。(6)食堂油煙本項目運營期依托混凝土攪拌站原有食堂,其油煙排放執行《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中相關的標準限值要求。本項目共有職工人數24人,項目運營期間食堂就餐人數為24人/d,目前人均食用gdkgd為2.5%,則油煙產生量約為78g/d。食堂設一個灶頭,由于本項目灶頭數屬小型規模,本環評要求建設單位安裝的油煙凈化器的凈化效率不低于60%,油煙凈化器排風量不低于1000m3/h,油煙廢氣處理后引至樓頂高空排放。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油煙凈化器以日工作2h計,則油煙排放量為23.4g/d,排放濃度為0.117mg/m3,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 (試行)》(GB18483-2001)的排放限值要求。2、水污染物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生產廢水及生活清洗污水。(1)廠區雨水本項目為砂石加工廠建設,項目在運營期廠區處于露天狀態,在遇到降雨時,廠區將形成地表徑流,雨水經溝渠收集后經初期雨水收集池處理后回用于道路灑水降塵。(2)生產廢水項目砂石生產防塵、道路防塵灑水等生產用水,主要是噴灑地面和砂石,不形成地面徑流,無廢水排放。(3)生活廢水項目設衛生間,故有沖廁污水產生;項目投入生產后共有職工24人,均不在場內住宿,職工生活用水量按80L/人.日計算,年生產300天,實行一班制(8小時),則25項目生活用水量為1.92m3/d(576m3/a),廢水系數取0.8,則生活污水量為1.53m3/d(460.8m3/a)。比同類型項目可知生活污水污染物濃度為:COD:250mg/L、BOD5:160mg/L、SS:200mg/L、氨氮:30mg/L。經現場踏勘發現,項目所在地的污水管網已接通,生活污水經生化池預處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三級標準后,進入市政污水管網排入銅仁市燈塔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排放,廢水污染物排放情況見下表5-4。表5-4本項目廢水污染物排放情況一覽表廢水來源廢水量(m3/a)指標污染物名稱CODBOD5NH3-N生化池460.8排放濃度(mg/L)200250.0930.0540.0440.013、噪聲本項目噪聲源主要來源于破碎機、空壓機等生產設備運行噪聲,以及運輸車輛產生的交通噪聲,聲壓級在80~110dB(A)之間,詳見表5-5。表5-5項目設備噪聲一覽表學號設備名稱噪聲值聲源位置衰減處理方式1挖掘機、裝載機85dB(A)移動噪聲源距離衰減2空壓機85dB(A)礦山安裝減震墊、距離衰減3打砂機110dB(A)礦山安裝減震墊、距離衰減4水泵85dB(A)礦山安裝減震墊、距離衰減5汽車80dB(A)移動噪聲源距離衰減4、固體廢棄物本項目從項目的棄石場收集遺棄的石料進行生產,不設置采石場,不涉及表土剝離,項目固體廢棄物主要為初期雨水收集池泥沙、生活垃圾和衛生間污物。(1)初期雨水收集池泥沙項目運營期,初期雨水收集池將會產生一定量的泥沙,根據混凝土攪拌站以往的泥沙產生量來估算,初期雨水收集池泥沙產生量為10t/a,該部分泥沙粒徑較小,含泥量較小,定期清掏,可回收利用。26(2)生活垃圾運營期生活垃圾主要為辦公產生的廢棄物,生活垃圾的產生量按0.5kg/(人*d)計,共有24名員工,則年產生量為3.6t/a。生活垃圾經統一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運至當地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理。(3)廢機油項目在機械維修過程中將有少量廢機油(廢礦物油,HW08)產生,類比相關行業廢機油產生量,產生的廢機油量為24kg/a。廢機油在廠區的危廢暫存間(面積50m2)暫存,定期交由有資質的相關單位處理。5、生態影響本項目為收集項目的棄石場遺棄石料進行加工生產,不另外設置采石場采石,該項目進行過程中回收棄方場的石料生產,對周邊生態環境影響較小。27項目主要污染物產生及預計排放情況(表六)類型排放源(編號)污染物名稱處理前產生濃度及產生量(單位)排放濃度及排放量(單位)大氣污染物施工場地施工揚塵1.5~30mg/Nm3,少量1.5~30mg/Nm3,少量車輛尾氣NOX:1340.44g/100km;碳氫化合無組織排放碳氫化合物:134.0m營運期車輛運輸粉塵無組織排放無組織排放砂石加工粉塵無組織排放,13.5t/a無組織排放,2.02t/a道路揚塵粉塵無組織排放,0.63t/a無組織排放,0.13t/a砂堆起塵粉塵無組織排放,2t/a無組織排放,0.23t/a汽車尾氣尾氣NOX:1340.44g/100km;碳氫化合無組織排放碳氫化合物:134.0m食堂油煙油煙78g/d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廢水NH3-N、COD等污水量0.5m3/d不外排生活污水0.43m3/d依托原有生活污水收集及處理系統處理營運期初期雨水淋溶水等經初期雨水收集池處理后回用于道路灑水降塵妥善處理,對環境影響小生活污水(460.8m3/NH3-N、COD等1.53m3/d依托原有生活污水收集及處理系統處理生產廢水SSNH3-N等不形成地表徑流不外排固施施工場地建筑垃圾4t全部用于平場填方28體廢物工期施工人員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運至銅仁市海創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營運期職工生活垃圾3.6t/a初期雨水收集池泥沙回用于砂石產品機械維修廢機油24kg/a危廢暫存間暫存后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噪聲施工期施工機械噪聲00dB(A)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要求營運期生產設備噪聲dBA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要求其他/29分析 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為新建項目,施工期主要需要平場和設備安裝和調試,堆砂場、辦公樓、危廢暫存間、機修間等建構筑物均可依托原有。項目選址點范圍內地勢較平坦,挖填方基本平衡,不會產生土石方遺棄問題。施工期場地平場后只需增設打砂機等設備后即可開始進行廢石綜合利用生產。本項目不設置采礦區,不涉及爆破。1、施工期廢氣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為新建項目,施工期產生的氣體污染物主要為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和施工機械排放的尾氣,施工期短,施工場地較為平坦,挖填方量較小,項目地勢開闊,利于廢氣擴散。為更好地保護周邊環境,本環評對施工期產生的廢氣提出以下防治措施:1)施工期建材的裝卸要輕拿輕放,粉狀筑路材料的堆放地點應選在施工場地下風向處,減少堆存量并及時利用,堆放時應采取防風防雨措施,必要時設置圍欄,并定時灑水防止揚塵,遇惡劣天氣加蓋氈布。2)施工現場粉狀材料如水泥、石灰等應罐裝或袋裝,禁止散裝運輸,運輸過程中車輛不要超載,用篷布覆蓋。3)在施工過程對運輸道路定時進行灑水抑塵,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適當增加灑水次數。4)當出現風力≥4級天氣情況時應停止施工,并做好遮掩工作。5)盡量避免機械大規模集中施工,防止局部區域單位時間污染物排放量偏高,不利于污染物的及時擴散。在采取上述相關措施之后,可將施工期氣體污染物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大大降低。2、施工期廢水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施工過程中廢水主要為少量施工廢水及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本項目施工階段,工程內容較簡單,施工用水主要用于混凝土攪拌,該部分水進入混凝土中不會產生污水。另外用于清洗施工工具的清洗廢水約0.5m3/d,可用于現場的灑水降塵。因此本項目施工廢水對環境的影響不大;根據本工程建設施工計劃和施工進度安排,本次施工人員約10人,本項目施工期間施工人員不在廠內住宿,30場地內不設施工營地。施工人員用水定額為50L/(人·d),用水量為0.5m3/d,0.43m3/d,施工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SS、BOD5、COD、NH3-N、TP等,生活污水經攪拌站原有的生化池處理后進入市政管網。為更好地保護周邊環境,本環評對施工期產生的廢氣提出以下防治措施:1)在工程期產生的生活污水禁止外排,初期雨水可導入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淀處理后回用于廠區灑水抑塵。2)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泥土由于松軟易受侵蝕,在于降雨時會隨地表徑流進入周邊水體,對周邊水環境造成危害,要注意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泥土的處理。3)施工材料如油料、化學品等有害物質堆放場地應設圍擋措施,并加蓬布覆蓋以減少雨水沖刷造成污染。4)施工過程中,盡量選用先進的設備、機械、以有效地減少跑、冒、滴、漏的數量及減少機械維修次數,從而減少含油污水的產生量。在不可避免的跑、冒、滴、漏油過程中盡量采用固態吸油材料(如棉紗、木屑、吸油紙等),將廢油收集轉化到固態物質中,避免產生過多的含油污水,對滲漏到土壤的油污應及時利用刮削裝置收集封存,并運至有資質的處理場集中處理。施工期的機械修理及維護應送至擬建項目附近的現有的有資質的各類機修企業委托修理和維護,不在施工現場設置機修場所;對收集的浸油廢料采取打包密封后,外運至附近具備這類廢物處置資質的處置場。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施工過程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程度大大降低。3、施工期噪聲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周邊200m范圍內無居民點、學校、醫院等敏感點。施工期噪聲污染源主要是運輸車輛及施工機械,這些機械的單體聲級一般在80~95dB(A)之間。由于施工平臺距離周邊環境敏感點較遠,通過加強施工管理、距離衰減后,噪聲對外界環境影響很小。為進一步降低噪聲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本環評建議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施工機械的維護保養,避免由于設備性能差而導致機械噪聲增大。4、施工期固體廢棄物環境影響分析:施工期固廢主要為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產生量為0.2kg/(人*d),施工期生活垃圾產生量為0.18t,收集到臨時垃圾收集池中,及時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處置;在廠區平場過程中,廠區填方和挖方基本平衡,不產生遺棄土石方;31在廠區構筑物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用于廠區填方,不外排。營運期環境影響分析:本項目回收項目土石方棄方場遺棄的石料進行生產,不設置采石區,主要工藝流程為:從棄方場收集遺棄石料—運輸至廠區—機械破碎—機械篩分—分級堆放—太陽谷項目使用。該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主要為造成、揚塵、機械排放的尾氣、生活污水、噪聲和生活垃圾,項目不涉及爆破問題,具體分析如下:1、運營期大氣影響分析:根據本工程的特點,項目營運過程中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有粉塵、道路揚塵、運輸車尾氣等。(1)車輛運輸在運輸車對收集的石料進行運輸進入場地的過程中,會產生少量的粉塵和汽車尾氣。要求石料在裝載過程中不高于車廂并加蓋篷布,減少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量。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較少,對環境危害較小。(2)砂石加工砂石加工主要分為初級破碎、二級破碎和過篩三個過程,這三個過程均會產生大量的粉塵,類比襄樊職業技術學院的聶國朝在《中國知網》總第04期發表的《采石場大氣污染物源強分析研究》中的數據可知,砂石在初級破碎過程中粉塵產生量為0.15kg/t(產品),二級破碎和過篩粉塵產生量為0.30kg/t(產品)。通過計算,本項目砂石加工(破碎與過篩)過程中,粉塵產生總量為:13.5t/a。評價要求在破碎機、篩分機處設置降塵室,并在破碎機入口處、皮帶傳送出口處設置灑水噴頭,同時,破碎的產品經皮帶傳輸,無組織排放的粉塵再通過設置的水炮噴霧裝置進行增濕降塵,粉塵排放量可綜合降低約85%,則排放量為2.02t/a。(3)道路揚塵據有關調查顯示,車輛行駛產生的揚塵,在完全干燥情況下,可按下列經驗公式計算:32式中:Q——汽車行駛的揚塵,kg/km·輛;V——汽車速度,km/hr,本項目礦區內取10km/hrW——汽車載重量,噸,本項目平均值取10t。P——道路表面粉塵量,kg/m2,本項目平均值取0.3kg/m2。表7-1不同車速和地面清潔程度時的汽車揚塵單位:kg/輛·km0.10.20.30.40.55(km/h)0.02830.04760.06460.08010.094710(km/h)0.05660.09530.318615(km/h)0.08530.24030.28410.477820(km/h)0.25830.32000.37880.6371通過計算,一輛汽車行駛的揚塵量為0.198kg/km·輛,本項目汽車在礦區內平均行駛約200m,每年飽和汽車運輸次數按1.6萬次,本項目道路揚塵產生量為0.63t/a,通過對道路進行灑水降塵,粉塵排放量可減少約80%,排放量為(4)堆砂場起塵本項目破碎及堆砂場為1500m2,在起風、干燥天氣時,將會產生堆場揚塵,堆砂場粉塵產生量采用經驗計算公式:Q=1.479×10-2×e-0.43w×Ap式中:Q—堆砂場起塵量,mg/s;W—物料含水率,%,砂石含水率為5%;Ap—原料堆場面積,m2,堆砂場面積為1500m2。由此可估算堆砂場起塵量約2t/a(按旱季200天計)。堆砂場依托攪拌站原有的鋼架棚,堆場周圍設有擋墻,大大降低了堆砂場起風時產生的揚塵。采取措施后估算堆砂場起塵量約0.23t/a(按旱季200天計)。(5)汽車尾氣項目進出運輸車輛,會產生少量尾氣,其中含CO、碳氫化合物、NOx等污染物,機動車輛污染物排放系數見表5-1。33以載重車為例,其額定燃油量為30.19L/100km,按表5-1機動車污染物排放系數測算,單車污染物平均排放量分別為:CO:815.13g/100km;NOX:1340.44g/100km;碳氫化合物:134.0g/100km,所有汽車尾氣都為無組織排放。(6)食堂油煙本項目運營期依托混凝土攪拌站原有食堂,其油煙排放執行《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中相關的標準限值要求。本項目共有職工人數24人,項目運營期間食堂就餐人數為24人/d,目前人均食用油用量系數約為130g/人?d,食用油用量約為360g/d,烹飪油煙揮發率為2.5%,則油煙產生量約為90g/d。食堂設一個灶頭,由于本項目灶頭數屬小型規模,本環評要求建設單位安裝的油煙凈化器的凈化效率不低于60%,油煙凈化器排風量不低于1000m3/h,油煙廢氣處理后引至樓頂高空排放。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資料,油煙凈化器以日工作2h計,則油煙排放量為7.5g/d,排放濃度為0.375mg/m3,滿足《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的排放限值要求。2、運營區水污染物影響分析:項目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生產廢水及生活清洗污水。(1)初期雨水本項目為廢石綜合利用項目,在運營期廢石堆場和生產場地處于露天狀態,在遇到降雨時,將形成地表徑流,雨水經溝渠收集后經初期雨水收集池處理后回用于道路灑水降塵。(2)生產廢水主要是項目砂石生產防塵、道路防塵灑水等生產用水,主要是噴灑地面和砂石,不形成地表徑流,無廢水排放。(3)生活廢水項目設衛生間,故有沖廁污水產生;項目投入生產后共有職工24人,均不在場內住宿,職工生活用水量按80L/人.日計算,年生產300天,實行一班制(8小時),則項目生活用水量為1.92m3/d(576m3/a)。廢水系數取0.8,則生活污水量為1.53m3/d(460.8m3/a)。343、運營區聲污染影響分析:本項目噪聲源主要來源于破碎機、空壓機等生產設備運行噪聲,以及運輸車輛產生的交通噪聲,聲壓級在80~110dB(A)之間,詳見表7-2。表7-2項目設備噪聲一覽表學號設備名稱噪聲值聲源位置衰減處理方式1挖掘機、裝載機85dB(A)移動噪聲源距離衰減2空壓機85dB(A)礦山安裝減震墊、距離衰減3打砂機100dB(A)礦山安裝減震墊、距離衰減4水泵85dB(A)礦山安裝減震墊、距離衰減5汽車80dB(A)移動噪聲源距離衰減4、運營期固體廢棄物分析:本項目從項目的棄石場收集遺棄的石料進行生產,不設置采石場,不涉及表土剝離,項目固體廢棄物主要為初期雨水收集池泥沙、生活垃圾和衛生間污物。(1)初期雨水收集池泥沙項目運營期,初期雨水收集池將會產生一定量的泥沙,根據混凝土攪拌站以往的泥沙產生量來估算,初期雨水收集池泥沙產生量為10t/a,該部分泥沙粒徑較小,含泥量較小,定期清掏,可回收利用。(2)生活垃圾運營期生活垃圾主要為辦公產生的廢棄物,生活垃圾的產生量按0.5kg/(人*d)計,共有24名員工,則年產生量為3.6t/a。生活垃圾經統一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運至當地生活垃圾填埋場處理。(3)廢機油項目在機械維修過程中將有少量廢機油(廢礦物油,HW08)產生,根據攪拌站廢機油用量來估算本項目的廢機油產生量,產生的廢機油量為24kg/a。廢機油在廠區的危廢暫存間(面積50m2)暫存,定期交由有資質的相關單位處理。5、運營期土壤環境分析:(GB36600-2018),項目所在地土壤環境執行第二類用地的篩選值。參考《貴州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體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項目區域土壤環境可滿35足《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第二類用地的篩選值要求。項目運營期區域場地已分區域做好防滲及硬化措施,正常工況下,工業場地不涉及大氣沉降對土壤環境的影響;不涉及廢水地面漫流、垂直入滲對土壤環境的影響。加強對污水管道的維護,嚴禁廢水隨意漫流排放。廠區內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單、《危險廢物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等危險廢物處理的相關標準、法律法規的要求,參照《危險廢物安全填埋處置工程建設技術要求》、《危險廢物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 (GB18598-2001)進行防滲設計。通過采取上述的土壤環境防控措施,項目建設對周圍土壤環境影響較小,項目建設是可行的。6、環境風險分析環境風險評價目的是分析建設項目存在潛在危險、有害因素,預測項目運行期間可能發生的突發性事件或事故引起易燃易爆等物質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與環境影響和損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應急與減緩措施,以使建設項目事故率、損失和環境影響達到可接受水平。本項目生產過程需用到的原材料和配料經與《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09)及《危險化學品名錄》(2015版)進行對照,均不在標準中所列物資范圍內,因此本項目無重大環境風險源,其對環境產生的風險影響主要有:(1)火災風險影響根據本項目的特點,本項目火災的特點主要有:人員較集中,火災隱患較大。因此建設單位要重視各建筑物的防火安全設施的配置,配建高效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防排煙系統,并設置安全疏散通道,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防范措施如下:①本著“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防火設計規范,防患于未然;②建立風險防范機制,落實消防環保設備和措施:通過簽訂風險防范安全管理責任書等形式,落實管理責任制;③落實風險防范經費,備齊消防和環保設備、用品,并做好日常管護,確保各項用品、設備完好,功能正常,避免事故后果的擴大,降低風險的程度和影響;36④車間內杜絕火種,嚴禁吸煙。(2)生化池環境風險經現場踏勘發現,項目所在地的污水管網已接通,生活污水經生化池預處理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三級標準后,進入市政污水管網排入銅仁市燈塔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排放。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生化池主要存在兩點環境風險:一是污水下滲污染地下水;二是管網堵塞導致污水漫入地表后影響附近的地表水水質。防治措施:一是加強防滲措施,為防止污染地下水,根據《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08)的要求,生化池防水混凝土可通過調整配合比,或摻加外加劑、摻合料等措施配制而成,其抗滲等級不得小于P6,本項目的生化池采用地下混凝土結構,符合防滲要求;二是要加強對污水管網的日常檢查工作,發現管網破損應立即維修處理,確保污水得到及時有效的疏通。(3)編制突發事故對策和應急預案發生環境事故后,由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根據事故情況,對事故的影響和危害性進行判斷,若為一般事故,只需啟動一級應急救援的相關程序,由現場值班的專職、兼職消防人員以及操作人員組成一級應急隊伍,開展搶險救援行動。若事故規模較大、危害較嚴重,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迅速成立現場應急救援指揮部,由公司經理以及專業人員組成,并根據事故現場搶險救援的需要,在專職和兼職應急救援人員的基礎上,組建各搶險救援、醫療救護、警戒、通訊、信息發布等專業隊伍,全面投入應急救援行動中。建設單位要按照《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編制突發環境應急預案,項目區內環境風險突發事故應急預案如下:表7-3環境風險突發事故應急預案序號項目內容及要求1危險源情況詳細說明危險源類型、數量、分布及其對環境的風險2應急計劃區生產區、綜合辦公區、生化池等3應急組織建設單位成立應急指揮小組,由相關人員擔任小組長,負責現場全面指揮,專業救援隊伍負責事故控制、疏散、救援和善后處理,事故臨近地區相關部門實施全部工作4應急狀態分類應急響應程序規定環境風險事故的級別及相應的應急狀態分類,以此制定相應的應急響應程序。一旦發生事故,相關人員需立即撥打110報警電話,并及時通知周圍居民,以便相關部門第一時37間組織施救,防止事故環境危害的擴大5應急設施設備與材料事故的應急設施、設備與材料等;防有害物質外溢、擴散;中毒人員急救所用的一些藥品、器材;必要的防毒面具6應急通訊通告與交通規定應急狀態下的通訊、通告方式和交通保障、管理等事項。可充分利用現代化的通信設施,如手機、固定電話、廣播、監視電視等7應急環境監測及事故后評價由專業人員對環境風險事故現場進行應急監測,對事故性質、嚴重程度所造成的環境危害后果進行評估,吸取經驗教訓避免再次發生事故,為指揮部門提供決策依據8應急防護措施事故現場:控制事故發展,防止擴大、蔓延及連鎖反應;對危險區進行隔離;清除現場廢物,降低危害;相應的設施器材配備9應急劑量控制、撤離組織計劃、醫療救護與保護、公眾健康事故現場:事故處理人員制定現場及臨近裝置人員的撤離組織計劃和緊急救護方案;臨近地區:制定受事故影響的臨近地區內人員的疏散組織計劃和緊急救護方案應急狀態中止恢復措施事故現場解除事故警戒,公眾返回和善后恢復措施人員訓練與演習應急計劃制定后,平時安排事故相關人員進行相關知識訓練并進行事故應急處理演習;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公眾教育信息發布對臨近地區公眾開展環境風險事故預防教育、應急知識培訓并定期發布相關信息記錄和報告設應急事故專門記錄,建立檔案和報告制度,設專門部門負責管理更新程序適時對應急預案進行更新營運期間發生以上環境風險事故的概率較小,在采取相應防范措施后可將風險事故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從環境風險角度分析,本項目的實施是可行的。7、環境管理建設單位應加強環境管理,設立專門的環境管理機構,對本項目相關的環境問題進行綜合管理。管理機構著重環境管理制度、計劃的設立、修改與監督執行,加強工作人員環境意識和能力的培訓及環保設施的管理與監測工作的組織,確保環保資金到位。38建設項目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預期治理效果(表八)類型排放源(編號)污染物名稱防治措施預期治理效果大氣污染物施工場地施工揚塵加強管理,勤灑水《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車輛尾氣加強項目區的綠化措施,種植抗污染能力強的植被營運期車輛運輸粉塵限速行駛,加蓋篷布砂石加工粉塵噴霧設備進行除塵,道路揚塵粉塵灑水降塵砂堆起塵粉塵鋼架遮擋篷,加強管理,限速行駛,灑水汽車尾氣尾氣加強項目區的綠化措施,種植抗污染能力強的植被食堂油煙油煙油煙凈化器《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小型標準要求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廢水NH3-N、COD等回用于混凝土攪拌對環境影響不大生活污水依托原有生活污水收集及處理系統處理《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三級標準營運期初期雨水淋溶水等經初期雨水收集池處理后回用于道路灑水降塵對環境影響不大生活污水(460.8m3/NH3-N、COD等依托原有生活污水收集及處理系統處理《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三級標準生產廢水SSNH3-N等不形成地表徑流對環境影響不大固施施工場地建筑垃圾全部用于平場填方對環境影響不大39體廢物工期施工人員生活垃圾生活垃圾池集中收集《生活垃圾產生源分類及其排放》(CJ/T368-2011)營運期職工生活垃圾初期雨水收集池泥沙定期清掏《貴州省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DB2013)機械維修廢機油危廢暫存間暫存后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滿足《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要求噪聲施工期施工機械噪聲選用低噪聲施工設備,合理設計施工總平面布置滿足《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要求營運期生產設備噪聲通過采用減震、隔聲及場界修建圍墻等降噪措施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2類標準要求其他/40 一、結論(1)項目名稱、地點、建設單位及性質項目名稱:廢石(棄石)綜合利用項目建設單位:貴州省大興錦鑠混凝土有限公司建設地點:貴州銅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項目性質:新建生產規模:30t/a項目總投資100萬元,占地面積6500m2,回收銅仁市周邊建筑行業的遺棄石料用于生產砂料,項目不涉及礦山開采,年產量30萬方。本項目屬于回收利用廢石進行生產,變廢為寶,能夠減小甚至消除廢石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對環境保護起正面效應。建設項目工程內容主要包括:本項目原有設施包括值班室1間、共40m2,mmmm,實驗室及材料倉庫2400m2,裝載機1臺、挖掘機1臺等,項目新建設施包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樓梯合同協議書
- 干股協議書合同
- 合同協議書 樣品
- 小紅書合作合同協議書
- 沙船分配協議書
- 中介買房合同協議書
- 燒烤配攤協議書
- 超市飲料供應商合同協議
- 水泵防盜協議書
- 校園霸凌協議書
- 四川宜賓環球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如何設計高質量的課件:制作教學指南
- 2025年農村商業銀行人員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含答案)
- 2025年江蘇省新高考高三聯考數學試卷試題(含答案詳解)
- 2025年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八校聯考中考零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生物技術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 工程第一次監理例會會議紀要
- DBJ-T13-200-2025 福建省樁基礎與地下結構防腐蝕技術標準
- 2022長大橋梁養護指南 第 2 部分:機電系統維護管理指南
- 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級下冊英語Unit 1 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2025年保安證考試題及答案南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