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復習指導_第1頁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復習指導_第2頁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復習指導_第3頁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復習指導_第4頁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復習指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復習指導第一章緒論第一節重點解析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是一門由分析化學、生物化學、電子計算機技術和臨床醫學等學科相互滲透結合逐漸形成的理論與實踐性較強的邊緣學科。是高等醫學檢驗專業的一門主干學科。一、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的性質與任務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既是一門研究人體健康和疾病時生理生化過程的醫學基礎理論學科,又是一門應用各種技術和方法分析機體健康和疾病時體液或組織樣品中各種化學成分的醫學應用技術學科,它在醫學理論和醫學實踐中均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闡明有關疾病的生物化學基礎和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生物化學變化;在闡明疾病生化診斷的原理方面,偏重于論述疾病的生化機制,故又稱為臨床生物化學。另一方面開發應用臨床生化檢驗的方法和技術,對檢驗結果的數據及其臨床價值作出評價,用以幫助疾病的診斷以及采取適宜的治療,偏重于臨床生化實驗室的應用,國內稱為臨床生化檢驗學。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人體器官、組織、體液的化學組成和進行著的生化過程,以及疾病、藥物對這些過程的影響,為疾病診斷、病情監測、藥物療效、預后判斷和疾病預防等各個方面提供信息和理論依據。二、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的研究進展近20年來,在疾病臨床生物化學方面的研究進展主要表現在缺血性冠狀動脈疾病、肝膽系統疾病、腎臟疾患、呼吸系統疾病、脂代謝疾病、神經與精神疾病、糖尿病及內分泌疾病以及骨代謝標志物、電解質與酸堿平衡、治療藥物監測、自由基與NO測定等方面。臨床生化檢驗方法學的進展,主要表現在生化分離與分析技術、生化自動化分析與酶法分析、臨床生化診斷試劑盒、方法學的高新技術含量、全面質量管理、分子生物學技術等方面。三、臨床生物化學檢驗與臨床醫學的關系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原理和方法,探討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并應用于臨床診斷和疾病防治,是臨床醫學和檢驗醫學的共同要求和迫切愿望。1.與探討疾病發生機制的關系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從分子水平研究人體內在疾病狀態下的生化變化和代謝異常,有助于從本質上闡明疾病的發病機制,研究闡明了健康和疾病的某些特征,同時,健康和疾病的多樣性的研究又開拓了臨床生化及檢驗學研究的新領域。反過來,人類對健康和疾病的認識又將從孤立地研究生化過程變化的方式改變為全面系統地研究細胞內復雜的網絡式生化變化的模式,這對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的研究來說是一種突破性進展。2.與臨床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關系目前,臨床開展的生化檢驗項目已達300余種,而且,許多檢驗項目已進入分子水平,對臨床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價值越來越高,主要表現為:①疾病診斷和早期診斷;②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預后。③治療效果監測。④治療藥物檢測。⑤探討疾病的機理。隨著臨床生化檢驗技術的發展,用于診斷疾病、判斷病情、療效觀察等生化項目和先進方法不斷涌現,使得臨床生物化學檢驗的領域更加多姿多彩。第二節習題練習一、A型題【A1型題】目前,我國大醫院多已開展了新的缺血性冠狀動脈疾病診斷組合是肌紅蛋白、肌鈣蛋白T或I、CK-MB質量LDH和AST及CKLDH-1和AST及CK-MBLDH-1和AST及CK-MB及其亞型LDH-1和CK及CK-MB在肝炎輔助診斷中應用最廣泛的酶是ASTALTALPGGTCHE在膽紅素臨床研究中還觀察到膽紅素在急性肝炎和嚴重肝病時都升高膽紅素在急性肝炎和嚴重肝病時都降低膽紅素在急性肝炎恢復期升高,嚴重肝病時降低膽紅素在急性肝炎恢復期降低,嚴重肝病時升高膽紅素在急性肝炎恢復期和嚴重肝病時都升高在原發性肝癌診斷標志物研究方面肝纖維化的指標已進入臨床試驗的是AFP及其異質體異常凝血酶原GGT同工酶丙酮酸激酶同工酶、巖藻糖苷酶(AFU)III型膠原與II型膠原對腎小球損傷標志物的研究已推廣應用的是肌酐,尿酶尿素氮及低分子量蛋白尿酶及尿微量蛋白尿微量蛋白、轉鐵蛋白尿酶及低分子量蛋白我國研究的TC測定參考方法具有獨創性,它是酶法免疫測定HPLC法電泳法ALBK法【A2型題】不再是呼吸系統疾病重要監測指標是血漿HCO-3pH、PCO2、PO2血清抗胰蛋白酶IgG、IgMIgA、IgE下列標志物不可以提供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動態變化指數是骨堿性磷酸酶I型前膠原C端肽和I型膠原交聯N端肽尿膠原砒啶交聯脫氧砒啶父聯鈣、磷、鎂及甲狀旁腺激素二、B型題【B1型題】(9~13共用備選答案)糖基化血紅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B-羥基丁酸、乙酰乙酸血糖、胰島素及C肽胰島素細胞抗體、谷氨酸脫MM酶抗體和評估胰島素抵抗乳酸糖尿病診斷糖尿病酮癥的監測糖尿病并發癥糖尿病分型診斷糖尿病的治療檢測【B2型題】(14~19共用備選答案)光譜技術HPLC技術半自動、全自動電泳技術生化自動化分析代謝物酶法測定離子選擇電極干化學分析生物芯片技術、生物傳感技術在微量代謝物、藥物檢測方面特別被急診室廣泛采用是適合臨床分離蛋白質、同工酶的是適合臨床大規模常規檢測的是溫和、快速、無污染的檢測方法是將其高科技、復雜的實驗構思全部完成在生產階段三、C型題(20~23共用備選答案)酶試劑法測定離子選擇電極法測定兩者均可應用兩者均不可應用血清鈉、鉀測定血清氯、鈣測定血清總蛋白、清蛋白測定血清ALT、AST測定四、X型題臨床生物化學檢驗是理論與實踐性較強的一門邊緣學科研究人體生理的基礎學科研究人體健康和疾病時生理生化過程的一門醫學基礎理論學科分析機體健康時體液或組織樣品中各種化學成分的一門醫學技術學科分析疾病時體液或組織樣品中各種化學成分的一門醫學技術學科臨床生物化學的主要作用是闡明有關疾病的生物化學基礎闡明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生物化學變化闡明疾病生化診斷的原理論述疾病的生化機制促進臨床醫學的發展臨床生化檢驗學的主要作用是開發應用臨床生化檢驗的方法和技術對檢驗結果的數據及其臨床價值作出評價用以幫助疾病的診斷以及采取適宜的治療偏重于臨床生化實驗室的應用促進臨床生物化學診斷試劑的發展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對臨床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價值主要表現為疾病診斷和早期診斷判斷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預后治療藥物和治療效果監測探討疾病的機理E.促進新藥品的開發應用近10年來用分子生物學技術對神經系統疾病的研究,并取得進展的有如苯丙酮尿癥、舞蹈病、老年性癡呆線粒體肌病和腦肌病遺傳性共濟失調、神經肌肉疾病神經纖維瘤、癲癇X連鎖智力低下及肝竇狀核變性第三節參考答案一、A型題【A1型題】1.A2.B3.C4.E5.D6.C【A2型題】A8.E二、B型題【B1型題】C10.B11.E12.D13.A【B2型題】14.B15.G16.C17.D18.E19.H三、C型題20.C21.C22.D23.A四、X型題24.ACDE25.ABCDE26.ABCDE27.ABCD28.ABCDE第二章臨床生物化學實驗技術第一節重點解析一、光譜檢驗技術利用各種化學物質都具有發射、吸收或散射光譜譜系的特征,以此來確定物質性質、結構或含量。在臨床生物化學檢驗中,光譜分析是一類十分重要的技術,應用極為廣泛。它既可以研究物質的結構分析,也可以對特定物質進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根據物質對光譜響應特征的不同,可把光譜檢驗技術分為發射光譜分析技術、吸收光譜分析技術和散射光譜分析技術三大類。可見-紫外光分光光度法利用朗伯-比爾定律作為化學反應定量的基礎,應重點掌握該定律的應用、使用條件和各個變量間的關系,從而根據已有的結果計算需要的變量。吸光系數是表示物質特性的常數,是物質鑒定的基礎,根據物質的吸光系數可以進行定量測定,但應注意其使用的條件。在化學反應中盡量選擇吸光系數大的物質,可以提高測定的靈敏度。在分光光度法的建立中,應掌握波長的選擇、雙波長測定的原理和抗干擾的原理。在可能的情況下應選擇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的顯色劑,同時需要應用適當的校準方式和計算方程式。在定量分析中,大量使用分光光度計。該類儀器屬于比較精密的分析計器,使用要求比較嚴格。其中單色光的純度和波長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測定結果的準確性和精密度。在使用前和使用過程中應進行光源的檢查和波長的校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光源輻射出具有待測元素特征譜線的光,通過原子化器,被其中待測元素的基態原子所吸收,根據吸收而導致輻射特征譜線光被減弱的程度來測定待測元素的含量。與其它分析方法比較,它具有靈敏、準確、分析速度快、干擾少、無需化學反應和測量元素含量范圍較廣等優點。由于其檢測靈敏度較高,操作環節比較多,而且每種元素需要一種的光源燈,因此在臨床實驗室一般較少應用于常規分析。熒光分析法是利用某些物質吸收了一定波長的光能后,分子從基態躍遷到激發態,此類電子經與同類分子或它種分子相互碰撞,消耗相當,而下降至第一電子激發態的最低振動能階。最低能階下降到基態,同時發射出比原來所吸收的頻率較低,波長較長的光能,稱為熒光。利用元素的原子所發射的共振熒光波長的差異,可確定元素的種類或物質分子中某種結構,從熒光的強弱可以測定物質的含量。熒光分析定量是基于熒光物質的稀溶液,在一定的溫度下,當激發光的波長、強度、熒光測定波長以及液層厚度一定時,所測得的熒光強度F與該溶液中熒光物質的濃度C成正比,F=kC。采用標準曲線法或直接比較法,對熒光物質進行定量。熒光分析法靈敏度高,可以進行微量分析和定量測定較微量的物質。但該方法影響因素較多,因此,在進行熒光分析時應嚴格控制各種條件才能獲得靈敏、準確的分析結果。二、電化學分析技術電化學傳感器在臨床生化分析的應用中占據著主導的地位。其原理是將電極浸入待測溶液中組成原電池,其中一支電極的電極電位與待測離子的活度有關,其關系服從Nernst方程,此電極稱為指示電極;另一支電極是電位已知并且恒定的所謂參比電極,目前最常用的參考電極有甘汞電極和銀-氯化銀電極。離子選擇電極法根據標本情況又可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直接法是用離子選擇電極直接測定生物體液中的被測物質;間接法則是將標本進行預稀釋,然后再進行測定,使得標本的使用量更少。間接法由于將標本進行了預稀釋,可以控制其離子強度,也就是控制其活度系數,但間接法由于標本被稀釋,測定結果比直接法低。ISE具選擇性好、靈敏度高,、線性范圍寬、溶血、脂血及黃疸不影響測定,對有色、渾濁溶液都可進行分析、設備簡單,分析速度快,易于自動化,標本用量少等優點,在臨床上應用廣泛。三、電泳技術電泳技術應用廣泛,在生物化學實驗技術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用于蛋白質、核酸等的分離、鑒定和定量。目前已經發展到自動化的電泳系統,整個電泳過程包括點樣、電泳、脫色、掃描定量都實現了自動化操作。同時用半干膠技術取代液體緩沖液,使得電泳操作更規范簡便,電泳結果重現性更好。應掌握電泳的原理、影響因素、各種電泳的特點和使用范圍。四、常用免疫分析技術隨著單克隆抗體的開發和使用、各種標記技術的發展使得免疫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由于免疫分析技術具有特異性好、快速、靈敏度高等,使得熒光分析法其應用范圍十分廣泛,在臨床生物化學中可以對內分泌激素、蛋白質、多肽、核酸、神經遞質、受體、腫瘤標志物、血藥濃度等血清微量物質進行定量測定。免疫比濁分析分為散射免疫比濁分析和透射免疫比濁分析,應掌握它們的原理、適用條件、影響因素和臨床應用。酶免疫分析是將酶催化的放大作用與抗原、抗體的免疫反應相結合的一種標記免疫分析技術。與放射免疫分析相比其最大優勢在于避免了放射性核素對人體的損害、核素標記的抗原或抗體批間差異大,酶標記物具有明顯較長的有效期和不需特殊設備等。近年來在EIA中又引進了放大系統,派生出熒光酶免疫分析、增強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等,使檢測的靈敏度大大提高,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應掌握均相EIA和非均相EIA的原理,各種方法的優缺點和應注意的問題。化學發光免疫分析近十年來得到了很大發展,與微粒子發光免疫分析生物發光免疫分析、增強化學發光分析和電化學發光等以其靈敏度高、檢測速度快、操作簡便、所用試劑對人體無危害的優點,成為非放射性免疫分析技術中最具有發展前途的方法之一。主要掌握它們的原理和在臨床中的應用。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以鑭系元素為標記物,是一種全新的非放射性標記免疫技術和超靈敏度的檢測技術。其主要特點是以稀土元素銪(Eu3+)標記抗原或抗體為示蹤劑。利用增強液的熒光放大作用和時間分辨熒光測量法排除樣品或試劑中非特異性熒光物質的干擾,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熒光信號測量的特異性和檢測方法的靈敏度、操作方法簡便、標記物制備容易、穩定性好、不污染環境和易于自動化等優點。五、其他檢驗技術離心機是利用物質的高速旋轉時產生強大的離心力,使置于該旋轉體中的懸浮顆粒發生沉降或漂浮,從而使某些顆粒達到濃縮或與其他顆粒分離的目的。離心機的種類繁多,用途各異。在使用中應掌握離心力的換算,沉降系數的意義和表示方法,離心機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高效液相層析法是用特制微粒(〈10um)充填的層析柱作為固定相,通過高壓使液體流動相快速通過層析柱而達到快速有效分離液相中各種物質的層析技術。它具有分離效果好、分析速度快,檢測靈敏度高等特點。在醫藥衛生和生物化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蛋白質、糖類、核酸、氨基酸、生物堿、類固醇和類脂等大分子以及高分子聚合物度能用HPLC測定。放射免疫分析是利用了現代放射性測量技術的高度敏感性和精確性,靈敏度高,是一種超微量的分析技術。同時,由于其分析原理是基于抗原與抗體間高度專一性的結合反應,因而它具有很高的特異性,能從組分十分復雜的樣品中準確地測出某一特定組分的含量而不受其它組分的干擾。其分析原理是:用放射性核素標記配體或結合劑,在配體與結合劑之間競爭性或非競爭性的可逆性結合反應,形成配體-結合劑復合物,其反應遵循質量作用定律。放射免疫分析根據結合反應原理及方法學設計原理的不同有許多類型。主要用于激素、微量蛋白等的定量測定,在臨床中應用較廣。生物傳感器是指固定化的生物體內成分(酶、抗原、抗體、激素等)或生物體本身(細胞、細胞器、組織等)為敏感元件組成的傳感器。生物傳感器這種新的檢測手段與傳統的生物化學相比具有以下的主要特點為①生物傳感器是用選擇性好的生物體材料作為敏感材料,因此一般不需要進行樣品的前處理,一般也不需另加其他試劑,使用簡便、快速、準確;;②由于它的體積小,可以實現連續在位檢測,聯機操作;③響應快,樣品用量少,且由于敏感材料是固定化的,可以反復多次使用;④傳感器連同測定儀器的成本遠低于大型的分析儀,便于推廣普及。生物傳感器根據利用的生物物質的不同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利用酶、細胞內小器官、細胞、組織等具有輔酶特性物質的生物催化傳感器。酶傳感器、微生物傳感器和組織傳感器屬于此類;另一類是利用抗體、結合蛋白質、激素受體、DNA、RNA等具有親和性物質的傳感器。免疫傳感器、受體傳感器、DNA傳感器屬于這類。生物芯片是指采用光導原位合成或微量點樣等方法,將大量生物大分子比如核酸片段、多肽分子甚至組織切片、細胞等等生物樣品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如玻片、硅片、聚丙烯酰胺凝膠、尼龍膜等載體)的表面,組成密集二維分子排列,然后與已標記的待測生物樣品中靶分子雜交,通過特定的儀器對雜交信號的強度進行快速、并行、高效地檢測分析,從而判斷樣品中靶分子的數量、種類等信息。根據芯片上的固定的探針不同,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蛋白質芯片、細胞芯片、組織芯片,另外根據原理還有元件型微陣列芯片、通道型微陣列芯片、生物傳感芯片等新型生物芯片。如果芯片上固定的是肽或蛋白,則稱為肽芯片或蛋白芯片;如果芯片上固定的分子是寡核苷酸探針或DNA,就是DNA芯片。生物芯片技術應用于疾病的診斷、新藥開發、基因測序、基因表達分析、尋找新基因、突變和多態性研究等諸多方面。生物芯片技術雖然還處在初期發展階段,它的飛速發展正在逐步改變著人們對生物體的認識,隨著這一技術的深入發展,它將對臨床疾病診斷、疾病發生機理的認識和新藥開發都將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手段。但仍然存在著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技術成本昂貴、復雜、檢測靈敏度較低,重復性差、分析泛圍較狹窄等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樣品的制備、探針合成與固定、分子的標記、數據的讀取與分析等幾個方面。第二節習題練習一、A型題【A1型題】1.可見-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理論基礎為朗伯-比爾定律B.Nernst方程式C.Rayleigh方程式D.Heidelberger曲線以上均不是2?分光光度法中A代表透光率B?散射光強度吸光度物質的濃度以上均不是3.測定微量元素含量常用可見-紫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熒光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法電泳技術4.關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敘述正確的為干擾少應用范圍廣,一種光源可檢測多種元素為了改善檢出限,盡可能使用寬的狹縫儀器通電后可立即檢測以上均正確5.熒光分析的靈敏度通常可達10-6g/l10-10g/l10-16g/l10-13g/l10-4g/l熒光分析中溫度升高可引起Rayleigh散射Mie散射自熄滅現象溫度效應熒光強度增大目前分辨率最高的電泳支持體為瓊脂糖凝膠醋酸纖維素薄膜淀粉膠聚丙烯酰胺凝膠以上均不正確自動化特種蛋白分析儀多采用散射比濁分析技術透射比濁分析技術熒光分析技術電化學分析技術酶免疫分析9.ELISA又稱均相EIA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熒光分析法D?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E.非均相EIA目前最好的血藥濃度檢測方法為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高效液相層析法酶免疫分析法生物傳感技術免疫比濁分析【A2型題】關于吸光系數的敘述錯誤的為吸光系數指吸光物質在單位濃度及單位厚度時的吸光度在給定條件下,吸光系數是表示物質特性的常數在吸光度與濃度(或厚度)之間的直線關系中,吸光系數可代表檢測的靈敏度摩爾吸光系數是物質的濃度為lmol/l,厚度為lcm時的吸光系數以上物質濃度指樣品中被測物,而非顯色液中被測物濃度。下列說法錯誤的為紫外光的波長范圍為200—400nm雙波長法只能消除干擾組分的干擾雙波長法中欲測組分在兩波長處的吸光度相差愈大,靈敏度愈高吸光峰對應的波長稱為最大吸收波長雙波長法中干擾組分在兩波長處的吸光度最好相等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為提高靈敏度下列做法錯誤的為選擇最靈敏的吸收線B?使用較寬的狹縫采用較小的電流采用最佳的火焰類型及狀態調整光源關于熒光分析錯誤的為可對物質進行定量分析可確定物質分子中某種結構屬于發射光譜分析法不能定性溶劑可影響熒光分析有關電解質分析儀的敘述錯誤的為為了延長儀器的壽命,不用時應關閉儀器應保持電極很好的水化,增加電極的穩定性儀器啟動后,清洗管路,進行兩點校準每天測定后對電極進行必要的保養電極膜上附著的蛋白質應去除關于毛細管電泳敘述錯誤的為粒子運動受電場和電滲流的影響B?正離子向負極移動負離子也可向負極移動電滲作用可通過中性物質的速度測定使用高壓電場帶來的產熱難以克服17.下列說法錯誤的為聚丙烯酰胺凝膠分辨率高等電聚焦電泳用兩性電解質作為介質中的緩沖成分聚丙烯酰胺凝膠不具有分子篩的功能瓊脂糖凝膠的最適濃度為0.5—1.0%醋酸纖維素薄膜不吸附染料18.關于免疫比濁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為散射比濁法中散射光強度與復合物的含量成正比加入的抗原或抗體應過量才能維持復合物的相對不溶解性透射比濁法中測得的光通量與復合物的量成正比顆粒的大小和形狀影響比濁結果散射比濁法是免疫比濁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19.下列不屬于生物傳感器的為Na+電極酶電極組織電極微生物電極免疫電極關于離心技術下列說法錯誤的為離心技術主要用于濃縮或分離物質8000rpm以下稱低速離心機分析型離心機有光學系統而制備型離心機無使用離心機最重要的是平衡沉降系數是顆粒在單位離心力下的沉降速度【A3型題】〔題21-23共用題干〕分光光度法屬于精密儀器,使用前要進行檢查校正關于光源的說法正確的為不需要檢查光源波長選在580nm進行檢查檢查時應縮小狹縫換新燈泡時不需重新調整以上均不正確若光源正常,則可見到白色光斑光斑明暗不均光斑邊緣模糊明亮均勻光斑藍色光斑關于波長的說法正確的為可用鐠釹玻璃校正溫度對波長的精度無影響標準重鉻酸鉀溶液不能用來校正波長D?波長精度在±6~±7nm可不調整E.不能通過光源檢查來篩選波長二、B型題【B1型題】〔題24-28共用題干〕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散射比濁法熒光分析法電化學分析技術電泳技術指出檢測下列物質常用的技術鋅的檢測DNA的檢測蛋白質的分離與鑒定血清鈉的檢測微量蛋白的檢測【B2型題】〔題29-34共用題干〕麗春紅S考馬斯亮藍R250溴化乙啶伊紅結晶紫F.SDS過硫酸胺四甲基乙二胺I?冰醋酸一乙醇J.甲叉雙丙稀酰胺制備聚丙烯酰胺凝膠的催化劑制備聚丙烯酰胺凝膠的加速劑醋酸纖維素薄膜常用的染料核酸電泳常用的染料蛋白質電泳中為消除或減少電荷對蛋白質移動的影響常加入三、C型題〔題34-38共用題干〕直接參與發光反應的標志物以催化反應或能量傳遞參與發光的酶標志物C兩者均是兩者均不是辣根過氧化物酶三聯吡啶釕標志物吖啶酯I堿性磷酸酶稀土元素銪(題39-43共用題干)激發光發射光C?兩者均有D兩者均無下列生化檢驗技術在檢測過程中有哪些光參與熒光分析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酶免疫法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四、K型題分光光度法中如何消除或減少干擾⑴用雙波長法⑵用掩蔽劑⑶采用聯立方程式⑷用顯色劑45.影響熒光分析的因素有⑴溫度⑵溶劑⑶溶液的PH值⑷濃度46.ISE法的核心為⑴電極電位與待測離子的活度的關系服從Nernst方程式⑵溶液的PH值要適當⑶要保持標準液與標本之間具有相同的離子強度⑷敏感膜對被測離子選擇性響應47.熒光分析定量的基礎為⑴熒光物質為稀溶液⑵激發光強度與熒光物質濃度成正比⑶在一定條件下,熒光強度與熒光物質的濃度成正比⑷根據發出熒光的波長定量48.免疫比濁分析是⑴測定方法遵循比爾定律⑵應按照雷萊方程式⑶利用散射光強度或對入射光減弱的原理進行定量分析⑷能直接用比爾定律測定五、X型題49.分光光度法中常用雙波長法消除干擾,下列敘述正確的為干擾組分在兩波長處的吸光度最好相同欲測組分在兩波長處的吸光系數有顯著區別干擾組分在兩波長處的吸光度有顯著區別欲測組分在兩波長處的吸光系數相同50.下列敘述正確的為熒光分析的靈敏度大于分光光度法物質濃度愈高,熒光強度愈強發射光波長小于激發其發出熒光的激發光波長利用元素的原子所發射的共振熒光的差異可確定元素的種類51.ISE的特點選擇性好靈敏度高線形范圍寬溶血不影響測定52.離子選擇性電極法的影響因素有離子強度溶液的PH值溫度干擾離子影響顆粒電泳遷移率的因素有A.帶凈電荷的數量緩沖液C?電場強度電滲54.測定葡萄糖可應用電化學分析技術生物傳感技術熒光分析法以上均正確分光光度法中定量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標準曲線法直接比較法標準加入法外標法HPLC經常采用的檢測器是紫外或紫外-可見分光檢測器熒光檢測器示差檢測器D電化學檢測器離心技術中影響顆粒沉降速度的因素有介質的粘滯度顆粒直徑離心加速度顆粒偏離球形的程度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采用的標記物為放射性物質稀土元素酶地高辛第三節參考答案一、A型題【A1型題】A2.C3.B4.A5.D6.C7.D8.A9.E10.B【A2型題】16.E17.C18.C19.A20.B11.E12.B13.B14.D15.A16.E17.C18.C19.A20.B【A3型題】21.B22.D23.A二、B型題【B1型題】24.A25.C26.E27.D28.B[B2型題】29.G30.H31.A32.C33.F三、C型題34.B35.D36.A37.B38.D39.C40.B41.A42.D43.C四、K型題44.E45.E46.D47.B48.A五、X型題49.AB50.AD51.ABCD52.ABCD53.ABDAB55.AB56.ABCD57.ABCD58.B第三章臨床酶學檢驗技術略第四章臨床生化檢驗全面質量控制第一節重點解析臨床生化檢驗全面質量控制(TQC)是利用現代科學管理的方法和技術檢測分析過程中的誤差,控制與分析有關的各個環節,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可靠。也稱為實驗室質量保證。一、全面質量控制的內容全面質量控制的內容主要包括標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的三個質控。分析前質量保證的內容主要為:①人員的素質和穩定性;②實驗室的設置和工作環境;③實驗儀器的質量保證;④檢測方法的選擇和評價;⑤試劑盒的選擇與評價;⑥病人準備;⑦標本的采集、處理和儲存;⑧實驗室用水等。分析中質量控制的內容主要包括:①標本的正確處理和應用;②項目操作規程的建立;③室內質控和結果分析;④登記和填發報告等。分析后質量評估的內容主要有:①運送實驗報告;②室內質控的數據管理;③參加室間評質;④病人投訴調查;⑤臨床信息反饋等。二、標本采集與處理1.血標本采集前應注意的事項標本采集前影響血液成分變化的因素主要有生理、飲食、藥物和采血時間等。采血時間宜在早晨空腹6?12小時后進行,這樣血漿組成物質的濃度相對比較穩定,其分析的結果才具有代表性。血標本采集時應注意的事項應盡量避免溶血。防止溶血的辦法有:①抽血器和容器必須干燥潔凈,因為紅細胞遇水即會溶血,應盡量使用一次性抽血器;②不用或短時間使用止血帶,忌長時間壓迫血管;③抽血后取下針頭再將血液沿容器壁徐徐注入容器內,切勿用力過猛;④若需血漿可用抗凝管作容器,應輕輕倒轉容器與抗凝劑混勻,切勿用力振搖。血標本采集后應注意的事項采血后應盡快分離血清(漿),一般不應超過2小時,并及時測定,必要時可置冰箱保存。三、分析儀器的質量保證(一)分析儀器的性能檢查波長校正在更換光源燈、重新安裝、搬運或檢修后,以及儀器工作不正常時,都要進行波長校正。就是正常工作的儀器,每隔一個月也要檢查一次,這樣才能保證讀數與通過樣品的波長符合,保證儀器的最大靈敏度。2.線性檢查包括儀器線性及測定方法線性兩個方面的檢查。線性誤差表現為溶液的濃度與吸光度不成線性關系,出現正偏離或負偏離的現象。這種偏離,一是溶液本身不符合比耳定律,這種現象叫做化學偏離;二是儀器本身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吸光度測定值與濃度之間不成線性關系,這種現象叫做儀器偏離。儀器偏離的因素很多,如雜光、有限寬帶、檢測器噪聲、環境條件的變化、波長的變動、比色杯的誤差、輻射光的非平行性、檢測器本身的非線3.雜光(雜散光)檢查在吸光度測定中,凡檢測器感受到的不需要的輻射都稱為雜光,雜光對吸光度測定法的準確性有嚴重的影響,雜光的來源有:①室內光線過強而漏入儀器,儀器暗室蓋不嚴;②儀器本身的原因,如單色器的設計、光源的光譜分布、光學原件的老化程度、波帶寬度、以及儀器內部的反射及散射等;③樣品本身的原因,如樣品有無熒光、樣品的散射能力強弱等。雜光檢測方法:①紫外光區用12g/L的氯化鉀溶液,在220nm處測其透光度,即為雜光量;②可見光區插入譜釹濾光片,在585nm處測定,其測定值即為雜光水平。小于1%T為合格。穩定性檢查當電源電壓在220-230V范圍內變化時,儀器讀數漂移不應超過透光度標尺上限值的±1.5%。在電源電壓不變的條件下,在3分鐘內其讀數漂移不應超過標尺上限值的±0.5%。5.重復性檢查在波長、工作狀態、電源電壓、比色杯等合格的前提下,可進行重復性檢查。用重鉻酸鉀溶液(30、60、90、190mg鉻/L)在波長440nm,將各濃度管連續測3?5次,各濃度管中最大差值誤差小于1%T為合格。6?靈敏度檢查將重鉻酸鉀液配制成30和32.5mg鉻/L及120和122.5mg鉻/L的4種應用液(濃度差兩組各為2.5mg鉻/L)。波長440nm,以水校零點,將上述應用液連續測3次吸光度,2.5mg鉻/L濃度差的吸光度值差不小于0.01。(二)分析儀器日常工作狀態監測監測方法在可見光區范圍內,常用硫酸鎳水溶液。該液在440nm?700nm之間有吸收峰,峰值在510nm。檢查時,在400、460、510、550及570nm處測定硫酸鎳溶液的透光度值,記錄并保存。待一定時間后用該溶液再檢測。比較前后兩次的數據,即可知儀器的工作狀態。每天監測均應任選一法校正波長。一般應每月監測一次。當400nm及700nm處雜光增強時,可能的原因包括:①激發光源陳舊,變黑或表層模糊不清。透鏡有灰塵。③色散元件失效等。如510nm處透光度減弱,可能原因為光源燈絲故障,比色池出光縫失靈或光柵損壞。硫酸鎳溶液的制備:將硫酸鎳溶于0.1%的硫酸中,用量的多少以在510nm處所測得的透光度達80%T為準(以0.1%硫酸校零點),配好后密封備用。監測的意義在400、700nm處的測定可以監測雜光,這些波長處的測定值升高說明雜光增加,其中任一值增加3%就需要進行檢修。510nm處的測定值可以監測帶寬,這個波長的測定值減小說明帶度加大。光源強度減弱或波長不準可以產生這種結果,如降低2%T,對于帶寬為20nm的儀器就需要修理了。460與550nm處的讀數主要作為監測波長之用,稱二次波長校正。這兩個波長的讀數相互關聯,一個升高另一個就降低。如460nm的測定值(透光度)降低,而550nm的測定值升高,說明透過比色杯樣品的波長小于波長度盤指示的波長。反之,如460nm的測定值升高,而550nm的測定值降低,說明透過比色杯樣品的波長大于波長度盤指示的波長。(三)分析儀器的質量管理分析儀器的質量管理包括①建立儀器的相關記錄;②建立儀器的操作程序;③建立儀器的檢定與校準程序;④儀器的比對確保結果的一致性。四、臨床生化實驗室內質量控制室內質控(IQC),旨在檢測和控制常規工作的精密度和準確度,提高常規工作中天內和天間標本檢測的一致性。能及時地、準確地報告檢驗結果。(一)控制物控制物又稱質控品,質控品應具有的特征是:①人血清基質,分布均勻;②無傳染性;③添加劑和調制物的數量少;④瓶間變異小,酶類項目一般瓶間CV%應小于2%,其它分析物CV%應小于1%;⑤凍干品其復溶后穩定,2-8°C時不少于24小時,-20°C時不少于20天;某些不穩定成分(如BIL,ALP等)在復溶后4小時的變異應小于2%;⑥在實驗室的有效期應在一年以上;⑦合理的成本。質控品的使用和保存應①嚴格按質控品說明書操作;②凍干質控品的復溶要確保所用溶劑的質量;③凍干質控品復溶時所加的量要準確,并盡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④凍干質控品復溶時應輕輕搖勻,使內溶物完全溶解,切忌劇烈震搖;⑤質控品應嚴格按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方法保存,不使用超過保質期的質控品;⑥質控品要在與患者標本同樣測定條件下進行測定。設定靶值分①暫定靶值的設定:根據20次或更多獨立批次獲得的至少20次質控測定的結果,計算出平均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