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牽引免耕播種機免耕播種技術_第1頁
拖拉機牽引免耕播種機免耕播種技術_第2頁
拖拉機牽引免耕播種機免耕播種技術_第3頁
拖拉機牽引免耕播種機免耕播種技術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拖拉機牽引免耕播種機免耕播種技術

0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全程機械化保護性農業是一種國際最先進的農業技術。最大的優勢是改善耕地質量,防止土壤侵蝕,環境保護,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其核心技術就是對耕地進行免耕或少耕、秸稈殘茬覆蓋、合理深松、使用化學藥劑機械化噴施,防治病蟲草害,達到抗旱、保水、培肥地力、持續增產增效,同時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1開發新型耕作方式保護性耕作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由美國最先發起,其興起原因是美國的大規模機械作業人為地改變了自然環境,很多植被被嚴重破壞,為沙塵暴的肆虐橫行創造了滋生環境,使人們認識到保護自然環境的必要性,由此而發起的新型耕作方式。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大力推進,為了適應現代化生產的腳步,逐漸研制出相應的配套機具—機械化免耕播種機,逐年在旱作區示范推廣。2適宜免耕播種的氣候條件雙遼市處于吉林、遼寧、內蒙三省交界,是吉林省重要糧食產區之一,雙遼市的耕地,旱田以沙崗地居多,而且十年九旱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宜實施免耕播種。2.1農業經濟發展攔路虎雙遼市屬于天然雨養農業區,每年的春旱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情,靠天吃飯已經成為制約我市農業經濟發展的攔路虎。現在全球變暖,加上工業排放的嚴重污染,中國的南澇北旱也是年年發生,北方地區已經不僅僅是春旱播種難的問題,伏旱、秋旱現象頻繁發生,嚴重制約著我市作物的產量,改變以往的常規耕作方式已經勢在必行,探索抗旱農業栽培技術已經迫在眉睫。2.2土地的生命特性雙遼市市區以北以旱作農田為主,70%以上的耕地面積為中低產田,大多以黑土和風沙土為主,其本身土壤有機質含量就低,需要每年補充大量有機肥才能高產,再經受風蝕、常年干旱的困擾,土地的生命已經奄奄一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市種植業結構調整步伐很快,花生、雜豆等小雜糧的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其殘留的根莖很少,受冬春季節風蝕流失嚴重,表層細土全部變成了沙塵暴,被席卷一空,年年如此,形成惡性循環,土壤耕層幾乎沒有了,只剩下貧瘠的土地。只有加大化肥的投入量,才能基本保持產量,同時對糧食和土地造成了嚴重污染,亦增加了農民的投入,對農民的收入有害而無益。2.3生產力的提高雙遼市土地板結、產量低的另一個原因主要是土地有機肥不足,土壤營養不平衡。由于化肥的推廣使用,增產作用遠遠超過有機肥,農作物產量的提高幾乎全部依賴化肥,使土地的生產能力達到了頂峰,近乎于崩潰。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大大降低了有機肥源的產生,農民已經不愿意刻意積造農家肥,如此的掠奪式生產,使土壤有機質含量逐年下降,直接導致土壤板結、養分失衡、中微量元素嚴重缺乏,已經無法再讓土地增產。恢復和補充土壤養分是千秋萬代的事情,必須把從土壤中拿走的養分還給土壤,讓土地自給自足。3高產模式與高產機制保護性耕作就是維持還原土地原有的能量,盡量減少對土地的傷害,讓其保證自給,降低投入,提高產量。3.1覆蓋土地的自然損害。自然充分利用作物自產的根茬、秸稈覆蓋在土地表面上,盡量減少土地的裸露面積,讓大風無法直接將表土刮走,降低地力的自然流失速度。通過覆蓋土地可以阻擋土壤60%以上的土被大風蝕掉。另外,上面有覆蓋物的土壤也可以阻擋水分自然蒸發,防止大雨水時形成地表徑流,增加水分的自我保持。3.2改變耕作方式,增加土地被覆蓋物數,增加微生物量采用的常規機械起壟、機械播種,破壞了土壤的肥力梯度,使原有的耕層被破壞,底層生土上翻,破壞了土壤原有的生殖結構,水分被大量蒸發,出苗率降低。在免耕作業條件下,不破壞土壤耕層,往年的作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了各種根孔,利于水分下滲和空氣交換,為土壤中蚯蚓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經過3~5年免耕作業的土地,土壤中蚯蚓數量可以增加3~10倍。充分改善了土壤結構,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通氣性,利于形成土壤團粒結構。3.3秸稈除草,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秋收以后殘留的覆蓋層直接起到減少水分蒸發、緩解地表徑流、提高土壤自我保水能力,充分利用地表水分。農作物收獲后,剩余的秸稈根莖殘留地里,里面含有殘余水分,在自然降水的時候,可以吸收自身重量2.5~4倍的水分。秸稈殘茬在田間自然腐化,直接還田,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免耕技術可以提高土壤自身蓄水能力16%~19%,提高自身水分的利用率12%~16%,充實有效地利用自身存留的水分,提高抗旱能力。3.4體現了土壤養分平衡的功能進行免耕作業只把作物的果實摘走,其余歸還土地,經過陽光照射,雨水、大風腐蝕,直接變成了土壤中的有機質,實現了土壤養分平衡的養分歸還目標。土壤中有機質被微生物有效分解后,變成了作物生長的腐殖質。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狀,在免耕施肥時,投入一些微量元素,最終保持了土壤的生產能力,保證土壤持續、穩定地為作物提供各種養分,讓作物在均衡營養情況下茁壯成長。3.5減少人為耕作對土壤結構的影響采用保護性耕作的目的就是不耕、不耙、不翻,省肥、省工、省力,減少人為耕作對土壤結構的破壞,防止機械進地頻率過高造成的土地板結。同常規的作業相比,免耕作業全年要少耕作3~4次,降低了機械作業的投入成本。4保護農業的關鍵要素用拖拉機牽引免耕播種機進行田間作業,其作業方式簡單快捷,淺顯易懂,大家易于接受。同時也要注意幾個關鍵技術環節。4.1機械化耕作,簡化工序,提高出苗率免耕技術就是春季用拖拉機牽引免耕播種機,在往年秋收以后有殘茬和秸稈等覆蓋物的地表完成一次性播種作業,不需要機械重復耕作,只要機手熟練操作機械作業,簡化工序,出苗率高,工作成本低。4.2小麥在15cm以上,不同秋季收獲作物時,人工收獲的要保留30%以上的半秸稈或整稈覆蓋地面。玉米根茬在20cm以上,小麥在15cm以上,不能進行春秋季節滅茬作業。如果是大型玉米收獲機收獲的,秸稈直接粉碎還田,秸稈不應粉碎太小,全部留在地面覆蓋,總的原則是地表多留存一些覆蓋物,有利于保護土壤不被風蝕,又能保證來年春季播種墑情。4.3機械化噴射農藥法保護性耕作后期管理工作非常少,確保做好除草和防治病蟲害工作。即使用機械化噴灑藥劑,根據地塊大小每次可噴灑6~12壟,化學藥劑可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藥劑,也可以進行人工間苗和人工除草與機械噴灑相結合的方式。4.4深松作業,影響土地的持續增長對于土地板結和剛開始實行保護性耕作的土地,每2~4年進行一次深松作業,促使土壤疏松,增加自然降水滲入量,提高土壤的含水量,但不破壞耕層,有機質不丟失。深松只是穿過底層土壤,疏松土質,打破梨底層,降低了水分蒸發的損失。5保護性耕作有利于農業的發展,符合社會的特性經過多年的保護性耕作,可以達到土壤滋養的目的,而且改善了自然環境,降低了農民的工作強度,提高了經濟效益,但保護性耕作也不是完美的,對作物也有許多不良的影響。5.1用肥料覆蓋,降低表面溫度由于地表有覆蓋物,阻擋陽光的直接照射,必然降低地表溫度。因為不重新起壟,耕地接受陽光照射的表面積減小,也影響地溫的提高。5.2田間作業技術由于地表有覆蓋物、地表不平等原因,影響播種、施藥等田間作業質量,要求有配套適用的免耕機具,同時駕駛員也要有熟練的田間操作技術,并及時做好田間管理。5.3雜草不容易控制由于地面有秸稈殘茬,利于雜草的滋生;同時覆蓋物也影響到除草劑的噴施質量和效能的發揮。除草劑的使用量要高于常規的田間用量。5.4機械產品保護環境初顯成效現在的很多人對保護性耕作的認識還不夠,只是認識到免耕的表面:降低勞動強度,省時、省工、成本低等粗淺階段,還沒有認識到多年的保護性耕作對土地營養和地力提高所帶來的深度效益,以及對大自然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作用。隨著保護性耕作的大面積推廣開展,雙遼市農機總動力已經達到55萬kW,拖拉機保有量22100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8500臺(50馬力以上),配套農具44300臺(件)。春季機械深松整地40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