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課堂練習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1頁
《大學之道》課堂練習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2頁
《大學之道》課堂練習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3頁
《大學之道》課堂練習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4頁
《大學之道》課堂練習 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大學之道》課堂練習選擇題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知止而后有定

定:堅定不移 B.慮而后能得

得:處事合宜

C.欲齊其家者

齊:完備 D.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論語》十二章)

B.皆以修身為本

仁以為己任(《論語》十二章)

C.欲治其國者

請問其目(《論語》十二章)

D.意誠而后心正

人而不仁(《論語》十二章)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致知在格物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庶人:指一般人。C.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怵惕:驚駭、恐懼。D.猶其有四體也四體:四肢。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詞類活用現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見賢思齊焉

②見賢思齊焉

③可以群

④遠之事君⑤鄰之厚,君之薄也

⑥擇善而從之

⑦草菅人命A.①⑤/②③⑦/④⑥ B.①②/③④⑦/⑤/⑥C.①⑥/②⑤/③④/⑦ D.①④⑤/②/③/⑥⑦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全都屬于古今同義現象的一項是(

)①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②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③回雖不敏④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⑤古之學者必有師②⑤ B.②④ C.①③ D.①④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先正其心A.見賢思齊焉 B.在明明德 C.自賊者也 D.先誠其意7.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明:彰明。B.欲齊其家者

欲:想要。C.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D.國治而后天下平

治:統治。8.下列對“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一句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從天子變成普通人,一概都因以修養自身為根本。B.從天子直到普通人,一概都以修養自身作為根本。C.從天子直到普通人,全都是把修身作為根本的人。D.從天子變成普通人,全都因把修身作為根本的人。9.下列選項中,對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宗旨

②明:美好的B.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①親:親近愛撫

②止:停止C.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

①靜:心不妄動

②安:平安D.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10.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提出“大學”的宗旨,并強調它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B.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才能獲得知識,進而使自己意念真誠。

C.做好“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修身”。

D.只要天子和庶民都以“修身”為本,就一定可以治理好國家。11.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B.“庠序”都是學校,其中,商代叫庠,周代叫序;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大學,是古代設在京城的全國最高學府。C.“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是我國封建社會正統教育的必讀書和科舉取士的初級教科書。南宋朱熹撰寫了《四書章句集注》,“四書”之名由此而來。D.周朝時期,周天子分給諸侯的地方,叫作“國”;諸侯封給大夫的地方,叫作“家”,也就是“采邑”;而周天子的轄區一般叫“天下”。二、翻譯(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答案及解析1.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知止而后有定

定:堅定不移 B.慮而后能得

得:處事合宜

C.欲齊其家者

齊:完備 D.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1.

C.“齊:完備”錯誤。“齊”,整治,整理;句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2.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論語》十二章)

B.皆以修身為本

仁以為己任(《論語》十二章)

C.欲治其國者

請問其目(《論語》十二章)

D.意誠而后心正

人而不仁(《論語》十二章)2.

A.第一個“于”,介詞,在;句意: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

第二個“于”,介詞,對;句意:還可以知道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

B.第一個“以”,介詞,把;句意:都應該以修養自身的品德為根本。

第二個“以”,介詞,把;句意:把實現仁德作為自己的任務。

C.第一個“其”,代詞,指自己;句意: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

第二個“其”,代詞,它的;句意:那么請問具體有哪些例子啊?

D.第一個“而”,連詞,表承接;句意:意念真誠后心思才能端正。

第二個“而”,連詞,表假設,如果;句意: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

故選B。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致知在格物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庶人:指一般人。C.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怵惕:驚駭、恐懼。D.猶其有四體也四體:四肢。3B庶人:普通百姓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詞類活用現象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見賢思齊焉

②見賢思齊焉

③可以群

④遠之事君⑤鄰之厚,君之薄也

⑥擇善而從之

⑦草菅人命A.①⑤/②③⑦/④⑥ B.①②/③④⑦/⑤/⑥C.①⑥/②⑤/③④/⑦ D.①④⑤/②/③/⑥⑦4.C①賢: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賢人。②齊:形容詞活用作動詞,看齊。③群:名詞用作動詞,提高人際交往能力,變得合群。④事:名詞用作動詞,為…做事事,侍奉。⑤厚、薄:形容詞用作動詞,變雄厚,變薄弱。⑥善:形容詞用作名詞,好的意見、建議。②草:名詞意動用法,把.…當作小草。故⑥/②⑤/③④/⑦分類正確。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全都屬于古今同義現象的一項是(

)①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②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③回雖不敏④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⑤古之學者必有師②⑤ B.②④ C.①③ D.①④5.C【解析]①“自省”,今同義,自我反思反省。②“終身”,古今同義,一生,一輩子。③“不敏”,古今同義,不聰明,常用來表示自謙。④“博學”,古義:廣博地學習;今義:學問廣博精深。⑤“學者”,古義:求學的人;今義: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先正其心A.見賢思齊焉 B.在明明德 C.自賊者也 D.先誠其意6.D先正其心正:使……端正見賢思齊焉 賢才在明明德明:動詞,彰明 C.自賊者也動詞,傷害 D.先誠其意誠:使……真誠7.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明:彰明。B.欲齊其家者

欲:想要。C.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D.國治而后天下平

治:統治。7.D

治:治理8.下列對“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一句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從天子變成普通人,一概都因以修養自身為根本。B.從天子直到普通人,一概都以修養自身作為根本。C.從天子直到普通人,全都是把修身作為根本的人。D.從天子變成普通人,全都因把修身作為根本的人。8.B9.下列選項中,對加點詞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宗旨

②明:美好的B.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①親:親近愛撫

②止:停止C.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

①靜:心不妄動

②安:平安D.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9.AB.止:達到的“至善”境界C.安:性情安和D知:外物之理10.下列對文意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段提出“大學”的宗旨,并強調它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B.只有推究事物的原理,才能獲得知識,進而使自己意念真誠。

C.做好“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修身”。

D.只要天子和庶民都以“修身”為本,就一定可以治理好國家。10.

D.“只要天子和庶民都以‘修身’為本,就一定可以治理好國家”錯誤。表意過于絕對,“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強調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應該以修養自身的品德為根本,并非以“修身”為根本,就能治理好國家,條件必要但不充分。

故選D11.下列對文化常識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論語》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而成。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B.“庠序”都是學校,其中,商代叫庠,周代叫序;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大學,是古代設在京城的全國最高學府。C.“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是我國封建社會正統教育的必讀書和科舉取士的初級教科書。南宋朱熹撰寫了《四書章句集注》,“四書”之名由此而來。D.周朝時期,周天子分給諸侯的地方,叫作“國”;諸侯封給大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