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課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課程標準:
了解中國古代科舉制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對近現代中國公務員制度的影響。《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第二單元官員的選拔與管理時空坐標一、晚清選官制度的變革1、科舉制度的變化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如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欲覓制器之器與制器之人,則或專設一科取仕,終身懸以為富貴功名之鵠,則業可成,藝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鴻章《致總理衙門書》(1864年)
鴉片戰爭結束后,國勢日衰,廢除八股取士成為許多有識之士的共識。1898年6月16日,康有為當面向光緒皇帝指陳八股科舉制度的危害,建議政府廢除八股考試內容,加快新教育建設的步伐,宏開學校,教以科學,等到學校盡開,再逐步廢除科舉考試制度。——王會曉《淺談維新派與頑固派關于廢除八股取士的爭論》①晚清時期,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科舉制度受到很大沖擊。②西學的傳播和洋務運動的開展。③維新變法運動和清末新政的推動。(1)背景:(2)表現:①1898年,清政府加設經濟特科,選拔經時濟變之才。②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結果:戊戌變法失敗后,所有考試悉照舊制。戊戌變法期間清末新政期間①1901年,各省書院一律改為大學堂,各府、州、縣學改為中小學堂。②多設蒙養學堂。③1905年,廢除科舉制,頒發各種教科書,于城鄉各處遍設學堂,將育人、取才合于學校一途。知識拓展1:袁世凱主張廢除科舉制、發展學堂的原因。科舉夙為外人詬病,學堂最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決然舍其舊而新是謀,則風聲所樹,觀聽一傾,群且刮目相看,推誠相與;而中國士子之留學外洋者,亦知進身之路,歸重學堂一途,益將勵志潛修,不為邪說浮言所惑,顯收有用之才俊,隱我不虞之詭謀,所關甚宏,收效甚巨。且設立學堂者,并非專為儲才,乃以開通民智為主,使人人獲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國,下得自謀其生。——袁世凱等《立停科舉推廣學校折》(1905年)換取列強信任;可使留學生為求功名而潛修所學,不受蠱惑;設立學堂可以培養人才,開啟民智,促進教育發展;總之,可維護清王朝統治。
1903年12月,清政府公布了......《奏定學堂章程》,......,即把學校教育分成初、中、高三級,最高一級為通儒院。通儒院或大學畢業生被授予進士功名,高等學堂畢業生授予舉人功名,中學堂和高等小學堂的畢業生則可以取得生員(秀才)的功名。新學制頒布前后,國內各類新式學堂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
——章開沅、朱英主編《中國近代史》2.選官制度的改革(1)改革背景:(2)官制改革:裁減冗署冗官,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陸續設農工商部、巡警部、學部等部門,瓦解了傳統的六部建制。科舉制度被廢除,急需要新的官制體系。(3)選官制度:①1904年初,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統一全國學制(癸卯學制),學堂選官制度由此正式設立。學制特點:1.學制系統完善;2.學制設置制度化;3.重視對實業教育的發展;4.指導思想仍是“中體西用”。
癸卯學制規定學堂的立學宗旨是“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文學為基……各適實用”,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該學制從縱向上劃分為三段七級,修業年限為26年,是修業年限最長的學制。第一階段為初等教育,包括蒙養院4年(或5年)、初等小學堂5年和高等小學堂4年。第二階段為中等教育,中學堂5年。第三階段為高等階段,設高等學堂,“以教大學預備為宗旨”,大學堂還設有通儒院,“為研究各科學精深義蘊,以備著書制器之所”修業年限為5年。該小學至從橫向上可以分為主系列的普通教育與分系列的師范學堂和實業學堂,實業教育首次納入學制系統,首次從制度上確立我國學校職業教育體系。
光緒三十年(1904年),晚清政府責令學務大臣制訂《考驗游學畢業生章程》,要旨是:今后每年舉行一次歸國留學生考試;考試分兩場,第一場在學務處,按學科門類考試,第二場在保和殿,以經史命題,“觀其學識,以宗旨純正,文筆明暢為合格”。考試分最優、優、中等三級,分別賜予進士、舉人、拔貢等出身,再分配官職。②不久,清政府又確立了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規定每年舉行一次歸國留學生考試,依考試結果分配相應官職。1872年赴美留學幼童結果:科舉制度廢除后,學堂選官制度和留學畢業生選官制度,是清朝官員選拔的主要方式。知識拓展2:晚清選官制度的發展與認識特點影響二、民國時期的官員選拔制度
民國時期的文官制度總體上以西方文官制度為藍本,帶有中西合璧的味道。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黨派性更加濃厚,一切文官均須為國民黨的一黨私利服務,成為實際上的“黨務員”。軍治色彩則在北京政府時期體現的最為明顯,軍閥之間相互割據,憑借自己的軍事勢力,制造政潮,以軍壓政。——摘編自陶繼波《民國時期文官制度發展概述》根據史料說明民國時期中國文官制度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民國時期中國文官制度確立的背景。特點:中西結合;黨派性強;軍治色彩濃厚。背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西方文官制度的傳入;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確立1.南京臨時政府時期(1912年)“五權”即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1)依據:孫中山的文官考試思想。①奠定了近代中國文官制度的基礎;對日后民國文官制度的建設產生了重要影響②對于提高文官素質,建立公平的用人機制有積極意義;③局限性:基本只停留在紙面上。(2)孫中山文官考試思想的內容:①官員選拔:以考試制度為主,也就是在"五權憲法"的框架之中,考試院主管人才的選拔和任用。②完善制度:建立文官的培養、任用、監察等方面的運行機制。(3)評價:2.北洋政府時期(1912——1927年)
(1)方式:選拔官員主要采用考試和甄別兩種方式。考試:報考條件民國男子年滿21歲者負責機構政事堂銓敘局考試類型文官高等考試、普通考試,司法官考試,知事試驗,留學畢業生甄拔考試甄別:對已經在文官職位上工作的人,通過檢驗畢業文憑、調查經歷、檢查工作成績、考察學時與工作經驗等決定其能否留任。意義:是舊人事制度向現代文官制度轉變的一個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行政的連續性與穩定性。
(2)結果:
僅在中央政府實行。但北洋政府時期,基本廢止了封建選官制度,建成近代中國文官法律制度雛形,對南京國民政府選官制度產生影響。3.南京國民政府時期(1927——1949年)成立后,一切公務人員之考試權皆屬于考試院;其不經考試院或不遵守考試法所特定之辦法,而行使考試權者,以越權論。考試院不提出質詢者,以廢職論……所有公務員均須依法律,經考試院考選、銓敘,方得任用。
——《銓敘制度》(1)背景:①1927年形式上統一全國;②選拔人才,鞏固統治;(2)措施:①人事制度:重新設計頒布,"官吏"稱謂逐漸被"公務員"代替。②公務員制度:1929年,國民政府制定《公務員任用條例》,1933年頒布的《公務員任用法》,標志著公務員制度建立。③考試法規:公務員選任由最高考試機關考試院負責。1929年頒布第一部《考試法》,允許女子參加考試,具有更強的開放性和平等性。此后又出臺一系列相關法規。
事實上,國民政府的公務員制度雖規定較詳細,卻并未能動搖其專制獨裁基礎,反而在吏治腐敗和專制事實面前,徒具形式,得不到嚴格執行。對此,國民黨六屆二中全會也不得不指出,"多年來官僚主義早已構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責、假公濟私為尤甚"。在當時,對政府官吏的貪污舞弊,不僅"不能批評,且須為之隱蔽"。因此,公務員制度及其有關法律規定多被踐踏,成效甚微。
——白鋼《政治制度史》①以北洋政府時期的文官制度為基礎,吸收和繼承了中國傳統考試監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華。②公務員的選任由最高考試機構——考試院負責③《考試法》允許女子參加考試,更具有開放性和平等性;④孫中山關于文官考試的思想主張,幾乎全部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得到確立⑤對一般在職人員,也采用甄別審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資格。(3)特點:評價:①正式建立了近代公務員制度,法律制度規定嚴密。考試內容和形式更加專業化和標準化,允許女子參加考試,具有更強的開放性和平等性。
②未動搖專制統治的基礎,實施過程漏洞百出,任用親信、拉幫結派現象始終無法禁絕,官僚主義、貪污舞弊現象依然嚴重。原因:①專制集權的傳統;②工業化水平較低;③公民文化和政治素養相對較低;④國民政府一黨專政,官僚主義嚴重;⑤中央與地方矛盾尖銳;⑥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相對較弱;⑦國內政局長期動蕩。知識拓展1:分析民國中后期(1937—1949年)公務員制度施行艱難,流于形式的原因。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干部制度和公務員制度概念辨析干部公務員【干部】新中國成立后,主要指中國共產黨組織、國家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作人員,以及國營企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和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公務員】指在各級政府機關中,行使國家行政職權,執行國家公務的人員。除行政機關外,中國共產黨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機關的工作人員均納入公務員隊伍。1.改革開放前(1949——1978年)1941年10月,中央明確規定,除軍隊干部外,黨的干部都在中央和各級黨委的領導下,由組織部統一管理。
——張鵬翔《黨管干部原則的實踐歷程與啟示》凡屬擔負全國各個方面重要職務的干部均應由中央加以管理。
——《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職務名稱表》1955(2)措施:包含國家干部人事管理體制、原則、機構,以及干部選拔、任用、考核、監督、交流、培訓等內容。①沿用舊制:沿用民主革命時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級黨委組織部門統一管理的干部制度。②建立新制: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級黨委組織部門統一領導、統一管理下的分類管理的干部制度。(3)內容:(1)背景:①建立新中國,初步完成全國統一;②社會主義建立和發展,需要新的干部制度服務新中國各項事業建設。③繼承民主革命時的經驗。2.改革開放后(1978——至今)(1)背景:①改革和進一步完善階段:在干部選拔、任用、考核、獎懲、離休、退休、培訓、工資、回避制度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②初步建立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干部管理制度:在堅持貫徹中國共產黨管理干部的根本原則下,我國逐步實現了干部管理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現代化,特別是在干部管理制度上不斷加強法制建設。(2)干部制度:①經濟體制改革對舊的干部制度帶來巨大沖擊;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中,國家需要一批專業化、高素質的干部隊伍;③建立公開、公平、科學的干部選拔制度,成為改革進一步前進的要求。黨管干部干部工作的根本原則,規定了干部工作的主體和體制,是黨的領導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重要體現,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履行黨的執政使命的重要保證。主要內容包括:由黨制定干部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由各級黨委管理和推薦重要干部,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黨指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進黨管干部方法,努力實現干部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加強對干部人事工作的宏觀管理和檢查監督,保證干部工作的健康有序進行。新建立的公務員制度,在公務員的范圍、職位體系、錄用、獎懲、培訓、工資福利與保險等各個環節借鑒了發達國家公務員制度的有益經驗,大體上是可以與國際接軌的制度,但又具有中國特色。如∶對公務員沒有"政治中立"的要求,沒有"政務官"與"事務官"之分,各級政府的組成人員包括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任免的人員,都在公務員之列。
——白鋼《政治制度史》(3)公務員制度建立過程①1993年,公務員制度開始推行。隨后,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建立。②200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標志著公務員制度正式形成,公務員考錄進入法制化階段。③2006年以后,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得到了全方位的推進和改善,考試錄用的規模和范圍在不斷擴大。(4)公務員制度——意義公務員政治、文化素質的不斷提升,為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年級歷史上冊 第13課《英國的新生》教學設計 川教版
- 人音版一年級音樂上冊(簡譜)第6課《聆聽 小青蛙》教學設計
- 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2.2《程序與傳感器》教學設計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教學設計2.2.3眾多的河湖
- 公司員工請假單
- 人教版生物八下 8.2用藥與急救 【教案】
- 九年級英語下冊 Unit 1 AsiaPerid Ⅱ Reading教學設計設計(pdf)(新版)牛津版
- 人教版歷史(2016)上冊教學設計第5課 青銅器與甲骨文
- 2024華潤怡寶飲料(六安)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四單元 14 小狗學叫配套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陜西省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真題2024
- 2024年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廣東省分行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河南省新鄉市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山東能源集團中級人才庫選拔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夏季四防知識考題及答案
- 第五單元:數學廣角-鴿巢問題(教學設計)-【大單元教學】六年級數學下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
- 2025年人民保險筆試題型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TPU膜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2024年內江市事業單位醫療崗招聘考試真題
- 造瘺口還納護理
-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讀書分享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