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1.1延慶區——北京市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涵養區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關乎人民福祉。北京市延慶區是京西北重要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育和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擁有全市最大濕地保護區以及最多的自然保護地。生態本底良好,生物種類豐富,是全國第一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1]。近年來,延慶區通過對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統籌治理以及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諸多實踐,使森林覆蓋率增至61.7%,陸生野生動物30目95科450種,物種數量達到北京市物種總數的75%,成為北京市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涵養區。生物多樣性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標,延慶區應立足生態涵養區的功能定位和生態文明示范區的建設要求,采取更先進有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辦法,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提升生態本底,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生態文明建設典型模式。1.2生態網絡構建的方法和意義生態網絡又被稱為生態廊道,是由景觀生態斑塊構成,并由線性空間廊道連接結合的系統,對維持區域內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修復受損的自然生態斑塊具有重要作用[2]。生態網絡的構建可以分解為源地選擇和最小阻力模型構建2個步驟。目前研究中,源地選擇主要使用形態學空間分析法(MSPA)或主觀選擇法,最小阻力模型構建則是通過ArcGIS軟件構建阻力面并生成廊道。由于生態網絡可以連接孤立的生態斑塊,有效緩解生態斑塊的破碎化,提高生物在斑塊間物質交流、能量與信息傳遞的有效性,保障動物遷徙安全。因此,延慶區內亟待構建生態網絡,不僅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途徑,也可作為延慶區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中先進、典型的重點工程,并使之成為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措施。2研究區域概況延慶區位于北京市西北部,全域面積1995km2,北、東、南三面環山,西鄰官廳水庫。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中部凹陷形成平坦開闊的山間盆地。延慶區的母親河——媯水河自東向西流入官廳水庫。由于其地形特征,延慶區形成森林茂密的山區,以及平原林田密布、河網交錯的川區,并呈現“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生態空間布局。因其綠色本底良好,是北京市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涵養區,現有各類保護地16處,包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鴨湖市級自然保護區以及白河堡區級自然保護區等10個自然保護區(見圖1)。圖1延慶區自然保護區3研究方法3.1源地選擇自然保護區建設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最有效途徑[3]。由于延慶區自然保護區建設較完善,生物多樣性較高,但同時也存在保護區分布較為分散、棲息地破碎化的問題[4]。因此,選擇延慶區自然保護區作為生態源地(延慶區自然保護區位置數據來源于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政府網站),構建區域內自然保護區與生態廊道共同組成的生態網絡體系,旨在提高自然保護區的連通性,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功能效果,完善延慶區自然保護區管理體系,形成延慶區生物多樣性保護重點工程[5]。3.2最小阻力模型構建選取土地利用類型、坡度、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距道路距離以及距河流距離5個要素構建生物遷徙阻力面,各要素的阻力值和權重見表1。表1延慶區最小阻力模型評價體系表通過ArcGIS軟件的“要素轉點”工具將自然保護區面數據轉換成點數據。選取其中一個點作為“源點”,其他點作為“目標點”,通過“成本距離”工具得到距離柵格和回溯連接柵格,再使用“成本路徑”工具,得到“源點1”到其他目標點的最小成本路徑。之后,在除源點1的其他點中選取一個作為“源點2”,剩余點作為新“目標點”。參照以上步驟分析得到“源點2”到其他點的最小成本路徑,并以此類推得到所有自然保護區之間的最小成本路徑數據。3.3生態廊道分級與生態節點識別對各自然保護區之間的最小成本路徑數據進行重要性分析,劃分生態廊道級別。若一條路徑重復出現次數≥3,則此條路徑重要性較高,為一級廊道,其他路徑為二級廊道;識別一級廊道間的交點為一級生態節點,一級廊道與二級廊道的交點為二級節點。4結果分析4.1綜合阻力面基于各項阻力因子,構建延慶區綜合阻力面(見圖2)。由綜合阻力面圖可知,阻力值較高的區域主要集中在中部川區,其中延慶新城、康莊鎮、舊縣等建設用地較密集的地區阻力值最高,此類區域人類活動頻繁,植被覆蓋度較低,生物遷徙阻力較大。阻力值較低區域主要分布在延慶區外圍山區,以西部的野鴨湖市級自然保護區、西北部的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東部的大灘區級自然保護區等區域為代表。此類區域人類干擾較低,森林覆蓋度較高,生態環境良好,生物遷徙阻力較小,適宜動物遷徙。圖2延慶區阻力面4.2生態廊道通過最小阻力模型生成延慶區生態網絡如圖3所示。由于自然保護區多位于北部山區,因而生態廊道在北部山區密度較大,中部川區其次,南部山區密度最低,并形成廊道密度較高的西北部和東北部2個組團。其中,紅色一級生態廊道長度共255.54km,在西北部山區、川區濕地河流和東北部山區密度較高。以松山、玉渡山、太安山、野鴨湖和金牛湖保護區之間的淺山區和平原地區密度最高,該區域生態源地面積較大、聚集分布,是生物在中部川區濕地水域與北部林地山區遷徙的重要區域,生態廊道等級較高。另外,北部山區以太安山和白河堡保護區為中心,聯通東西部各保護區,形成東西向動物遷徙的重要廊道。藍色的二級生態廊道長度共343.34km,主要位于東部山區和中部川區。由于東南部蓮花山和中部金牛湖保護區位置較為獨立,二級生態廊道主要連接蓮花山和金牛湖2個保護區與其他保護區,成為南部山區和中部川區水網2個區域與東部自然保護區動物遷徙的主要通道。此外,二級廊道還分布于西北部和東北部2個廊道密度較高的組團內部,起到溝通連接組團內部保護區的功能,滿足生物在組團內部保護區之間短距離遷徙的需求。4.3生態節點由廊道相交所形成生態節點共26個(如圖3所示)。生態節點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區,其次是中部川區的河流濕地,南部山區節點數量較少。圖3延慶區生態網絡紅色一級生態節點共11個,其中3個位于中部川區,其余7個位于北部山區,1個位于南部山區。一級生態節點在西北部山區和西部川區濕地區域分布密集,主要為聯通西部和東北部自然保護區組團的生態廊道,與聯通西北部和川區及南部自然保護區的生態廊道相交的節點,作為動物在延慶區內遷徙時的重要“生態踏腳石”。藍色的二級生態節點共15個,其中11個位于北部山區,其余4個位于中部川區,呈現西北部山區、東北部山區和中部川區三組團分布的特征。其中,西北部和東北部自然保護區組團內的二級生態節點主要為組團內保護區間生態廊道的交點,其余二級節點為川區中部金牛湖與南部山區蓮花山2個自然保護區聯通其他自然保護區生態廊道上的交點。5結論與討論本研究以第一批生態文明示范區——北京市延慶區為研究對象,以延慶區內自然保護區為生態源地,通過構建綜合土地利用類型、坡度、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距道路距離以及距河流距離5個要素的阻力面。基于最小阻力模型構建了延慶區生態網絡,包括一級生態廊道255.54km,二級生態廊道343.34km,以及一級生態節點11個,二級生態節點15個,形成了連接各自然保護區,保障動物遷徙,有效保護和提高生物多樣性的延慶區生態網絡。針對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未來深入研究可以細化優化生態源地的選擇方法,例如選取自然保護區內核心保護區(原核心區和緩沖區)作為生態源地[6],或通過先進科學的生物多樣性預測模型選取生物多樣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數據隱私保護與網絡設計的結合試題及答案
- 藥劑學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葡萄糖作用2025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自主復習2025年初級會計師試題及答案
- 高三政治《國家與國際組織常識》專題練習西方政治體制的模式
- 電氣銷售面試題及答案
- 瞄準目標衛生管理證書考試試題及答案
- 縉云招聘面試題及答案
- 系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準備規劃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中的綠色計算理念試題及答案
- 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指南
- 2024秋期國家開放大學《鋼結構(本)》一平臺在線形考(階段性學習測驗1至4)試題及答案
- 人員素質測評理論與方法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期中試卷+ 答題卡(含答案)
- GB/T 44373-2024智能網聯汽車術語和定義
- 激光雕刻切割軟件LaserSoft操作說明書(多文檔版)
- mm立式矯直機輥系設計
- DL∕T 1248-2013 架空輸電線路狀態檢修導則
- 國際物流專員聘用協議
-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說課稿(全國實驗說課大賽獲獎案例)
- 2024年江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數學試題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