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2016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真題_第1頁
江蘇揚州2016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真題_第2頁
江蘇揚州2016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真題_第3頁
江蘇揚州2016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真題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揚州2016年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真題絲綢之路上穿行千年的植物白雁①絲綢之路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它是一條古代中國腹地連接亞非歐商業貿易的通道。經過這條通道,中西方互通有無。一些具有傳奇色彩的植物,就通過這條通道

傳入了中國。②黃瓜名稱的改變就具有傳奇色彩。黃瓜最初叫“胡瓜”,公元6世紀前傳入中國。“胡瓜”為什么改叫“黃瓜”呢?原來隋煬帝因為有鮮卑血統而“諱胡”,所以將涉“胡”的字眼一律更換。按照五行學說,黃為土色,位在中央,因此黃色屬于中央之色。隋朝以鮮卑血統入主中原,為了宣示隋皇室統治的正統性,才無視“黃瓜”之綠色而改為黃色。③小麥的原產地是西亞和北非地區的兩河流域,而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小麥,出土于距今約四千年前的新疆小河墓地。大約一千年之后,小麥的身影又出現于小河墓地以東的吐魯番地區。能證明小麥是外來植物的事例還有很多。比如出土于中原黃河流域的甲骨文中有“來”和“麥”這兩個漢字,就保存了小麥由西向東傳入中原地區這一具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信息。“來”的繁體字是“來”,甲骨文字形之一,很明顯是一個象形字,像一株小麥的形狀,中間是直立的麥稈,上面是左右對生的麥葉,下面是麥根。“來”的甲骨文字形之二,上面的斜撇像成熟后下垂的麥穗。后來甲骨文被金文取代,“來”的金文字形將下垂的麥穗之形變為一橫,而且表示麥稈的一豎還穿透了這一橫,這就為字形的“訛變”埋下了伏筆。據此看來,“來”的本義是外來的小麥,引申為來去的“來”。“麥”的繁體字是“麥”,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來”,即麥子;下面是“夂”,像一只腳趾朝下的腳。甲骨文中的腳都是有方向性的,腳趾朝下就表示從外而來,因此整個字形會意為:麥子是從外地引進而來的作物。你看,這其中是不是充滿了傳奇性?④其實,具有傳奇色彩的植物還不止這些呢。大蒜的原產地是西亞和中亞,最遲在漢代傳入中國。它的最初用途是和西方一樣作為藥用的,后來又變成了辟邪之物。原產于印度的甘蔗傳入中國南方后,唐朝向印度學習熬糖法制作出了紅糖。唐代宗年間四川一帶人探索出了制作白糖的方法,然后再次傳回到了印度。⑤絲綢之路上穿行的植物還有很多。在這些植物傳奇變化的背后,還有很多文化遺產的奧秘等待我們去探索。⑥絲綢之路正以它博大的胸懷向世人述說著它的歷史……

(選自2015年7月第8期《科學大眾》,有刪改)14.結合全文,分析本文標題包含了哪些信息。(4分)[來源:Zxxk.Com]答:

15.文章分別從哪些角度說明了這幾種植物的“傳奇色彩”?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4分)答:

16.請指出第③段劃線句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答:

17.閱讀材料,談談你對第⑥節劃線句子的理解。(4分)

材料:“申遺”是某國家或地區以某一特殊文化遺產價值申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行為。申遺成功后,可使該遺產項目得到較好的保護。2014年中哈吉三國“絲綢之路”聯合申遺成功。答:

【參考答案】14.(4分),指出說明對象,絲綢之路上的植物;突出植物的變遷;寫出了不同地區的物種種的交流有歷史的厚重感。【評分要點及說明】答出1點得1分,答出2點得2分,答出3點得4分。15.(4分)名稱的改變,字形的演變,用途的轉變,方法的的交流。【評分要點及說明】每點1分。16.(4分)運用了舉例子的方法,具體說明了小麥是外來物種,使絲綢之路上植物的傳奇性增加了增加了文化色彩。【評分要點及說明】舉例子1分,說明小麥是外來物種1分,傳奇性1分,文化色彩1分。17.(4分)示例:絲綢之路以開放、包容的精神,促進各國之間接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與發展,向世人展示它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申遺成功,使人們重新關注絲綢之路,進一步挖掘其中的價值,使它得到更好的保護與傳承,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評分要點及說明】對“博大胸懷”分析1分,對“述說歷史”分析1分,結合材料分析2分,意思對即可。(2016江蘇揚州)孫子的麥收王旭烏云從南面的天空急急地飛過來,眼看就到頭頂上了,大老劉急忙抱起塑料布往麥場里跑,今天收的麥子,不能被雨水沖了。電話響了。誰的電話?真是添亂。哦,是兒子的,兒子大學畢業后,在城里工作,成了家,有了孩子。“爺……”“哎……是孫子喲。”大老劉心里灌了蜜,勞累頓時全散了。“我今天收麥了!”孫子高興地喊。大老劉一聽,恁小的孩子能收麥?上哪收麥?城里有麥子?收麥是很累人的活計,時間緊,天熱,活計重,活計臟,一個麥收等于兩個秋收,人們說“一麥兩秋”就是說收麥活重。大太陽底下如火烤,麥秸上有一層厚厚的灰,手一動,灰便飛起來。還有小蠓蟲子圍著頭飛來飛去,直打臉,往鼻子嘴里鉆。“你——收麥?累不累?”“一點也不累。好玩著呢!”好玩?收麥子好玩?割麥時要蹲在熟透的麥子邊,蹲累了,跪地上,跪累了,坐地上,一點點地往前欠著身子,一把一鐮才割四指遠,一天也就割畝把地。一天下來,渾身是灰,往床上一躺,像散了架子。“今天我和爸媽一起去體驗農家樂了,媽媽還給我買了一身運動裝,我穿上可好看了。帶上飲料,我最愛喝的。”“這不是旅游嗎?”“差不多,你猜我割了多少麥子?”這一問難住大老劉了,孫子一天能割多少麥子呢?半畝不能,有一間房子大的一片兒就不少了。他想著。“猜不到吧。我割了二百六十棵麥子!”孫子很有成就感。天哪,孫子能用棵來統計割麥的數量!“割那么多,累嗎?”大老劉算是明白了,孫子是玩,不是收麥子。“不累!媽媽一邊給我打著傘,一邊給我拿飲料,一會兒喂我一口,一會兒給我擦擦汗;爸爸接我割的麥子,我割一棵,爸爸計一棵,一共二百六十棵!”大老劉沒有回話,只“噢”了一聲。“爺,唐詩錯了!就那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咋錯了?”大老劉心里一疼,像是被誰狠狠地砸了一下,趕緊問。“我覺得,收麥一點也不辛苦啊!我把麥棵交給加工人員,他給我打了二萬零五十八粒麥子,可是哪有一點辛苦啊?所以‘粒粒皆辛苦’錯了!”烏云遮蔽了天空,遠處傳來了雷聲。大老劉愣了半天,才說:“明天你回來幫爺爺割麥子吧。”[來源:學#科#網Z#X#X#K]第二天,艷陽高照,真是麥收的好天氣!大老劉只帶了孫子一個人下了田。只一會兒工夫,孫子就臉色潮紅,汗珠直滴,動作也慢了下來,開始用求救的眼光看向爺爺。大老劉什么話也沒說。孫子越割越慢,終于割不動了。大者劉指著孫子割下的麥子說:“你數一數,今天你割了多少粒麥子?”孫子看著自己渾身濕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點點麥子,一下子呆住了……一進門,孫子就累得癱倒在地上,苦著臉說:“真是‘粒粒皆辛苦’啊……”看著孩子疲勞的樣子,爸爸媽媽噌的一下臉紅了,大老劉卻高興地笑了。(選自2016年第7期《微型小說選刊》,有刪改)18.請用合適的詞在下列方框中寫出“大老劉”的心理狀態。(4分)接到孫子電話時

——聽說孫子參加割麥時

——聽到孫子說勞動不辛苦時

——聽到孫子說“真是‘粒粒皆辛苦’啊”時。

19.請說說文中畫線句子的寫作意圖。(4分)答:

20.閱讀下列兩句話,聯系全文,回答問題。(5分)[來源:學§科§網Z§X§X§K]孫子看著自己渾身濕透的衣服和那割下的一點點麥子,一下子呆住了……爸爸媽媽噌的一下臉紅了。

(1)這兩句話中的加點詞都用了什么方法描寫人物?

(1分)

(2)簡要分析加點詞的內涵。呆住了:(2分)臉紅了:

(2分)21.《月跡》中的奶奶是一個高明的教育家,她注重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月亮,發現美,把孩子的心靈不斷帶進新的高尚境界。文中的“大老劉”也用這樣的方式教育了“孫子”。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對他們這種教育方式的認識。(80-100字,5分)【參考答案】18.(4分)欣喜;吃驚;沉重(傷心、郁悶);欣慰。【評分要點及說明】每空1分,同義詞或近義詞也可。19.(4分)寫字出了麥收的辛苦;與下文孫子愉快的農家樂勞動形成對比;為下文寫孫子體會到勞動的辛苦埋下伏筆。【評分要點及說明】答出1點得1分,答出2點得2分,答出3點得4分。20.(1)(1分)神態描寫。【評分要點及說明】神態描寫,得1分。(2)(4分)呆住了,寫出孫子的詫異,他體會到了勞動的辛苦,開始重新思考“粒粒皆辛苦”的含義。【評分要點及說明】寫出詫異,得1分,同義詞,近義詞也可;寫出“勞動的辛苦”或“重新思考”,得1分,意思對即可。臉紅了,為自己教育子女方式不當,使得孩子把勞動當成娛樂而羞愧;為自己溺愛孩子而羞愧;為自己沒有幫父親收麥而羞愧。【評分要點及說明】1點得1分,答出任意2點得2分。21.(5分)示例一:他們用引導的方式啟發孩子,我很贊成。這種方式鼓勵孩子積極自主探索,獲得知識,滿足孩子的求知欲望。如,我想了解手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