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1第二十一章糖尿病患者的康復
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梁娟全國高職高專衛生部規劃教材疾病康復《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2基本概念流行病學特點臨床分型慢性病變及并發癥概述《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3基本概念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是一組以持續性高血糖為特征的、由遺傳基因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代謝障礙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及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導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電解質和水等代謝紊亂。臨床主要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輕等“三多一少”癥狀,或伴有多種急性和慢性并發癥,占死亡病因的第5位,是嚴重致殘性疾病。概述流行病學特點糖尿病是僅次于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之后的第三大非傳染性疾病,屬發病率最高、增長速度最快的疾病之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及死亡率都呈現一個逐步上升趨勢。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資料表明,全世界已有糖尿病人1.48億,預測到2025年將達到3億。大多數國家糖尿病的患病率與死亡率都逐年增加,亞洲的發達國家如日本,同期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5倍,死亡率增加2~3倍。有關資料表明,1995年發展中國家糖尿病患病人數占全世界的60%,到2025年預計將占80%。由此可見,糖尿病已經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4概述我國糖尿病的流行病學特點患病率逐年升高近年增長速度加快。全國糖尿病患病率1979年為0.67%,1995~1997年為3.21%;糖耐量低下患病率1995~1997年為4.76%。不到20年的時間內,從小于3%的糖尿病低患病率國家迅速跨入世界中等患病率國家行列。全國現有糖尿病和葡萄糖耐量異常(IGT)患者500萬人以上,總數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②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且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③不同層次的糖尿病及糖耐量低下患病率有所差異。④我國糖尿病的流行具有民族特點。某些民族特異遺傳素質和環境及生活習慣可能與糖尿病的發生有關,各民族患病率有所不同,如寧夏回族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漢族,新疆維吾爾族患病率高于其他民族。《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5概述目前認為,糖尿病是一種多基因、多因素疾病,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確切病因尚未明確。1型和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有所不同,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有:①糖尿病陽性家族史;②年齡增長;③肥胖,體重指數(BMI)≥25;④腰圍/臀圍(WHR)男性>0.90、女性>0.85;⑤分娩巨大胎兒的母親;⑥脂肪代謝紊亂(尤其高甘油三脂血癥)等。《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6概述臨床分型1997年美國糖尿病協會提出新的糖尿病分類標準,將糖尿病簡要歸納為四種類型。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IDDM)發病較急驟,主要是由于胰島β細胞被異常自身免疫反應選擇性破壞,體內胰島素缺乏,必須終身接受胰島素治療。1型糖尿病患者多數在青少年時期發病,容易發生酮癥酸中毒,而且大多數患者需要終身依靠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NIDDM)起病較緩慢,主要由于肥胖等原因導致體內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或由于骨骼肌、脂肪和肝臟等體內胰島素的靶細胞出現胰島素受體異常或缺陷,造成對胰島素的抵抗,使靶細胞攝取與利用葡萄糖減少,導致血糖升高。《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7概述其他特殊類型糖尿病
①遺傳缺陷導致細胞功能受損;②遺傳缺陷導致胰島素抵抗;③胰腺外分泌病變;④內分泌疾病;⑤藥物及化學誘導;⑥感染,主要為病毒感染,如先天性風疹、柯薩奇病毒、巨細胞病毒感染等;⑦免疫介導的罕見病類,如僵直綜合征伴糖尿病,抗胰島素受體抗體生成導致糖尿病。妊娠糖尿病(GDM)妊娠后發生糖尿病,而非糖尿病患者妊娠。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后血糖恢復正常,但仍有在產后5~10年有發生糖尿病的高度危險性。因此,在妊娠結束后6周以上,應復查并按血糖水平再進行分類。《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8概述慢性病變及并發癥急性并發癥酮癥酸中毒非酮癥高滲性昏迷低血糖昏迷《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9概述急性并發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酮癥酸中毒常見的糖尿病危重并發癥,也是內科常見急癥之一。由于體內胰島素極度缺乏,抗胰島素激素增加,組織細胞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導致血糖顯著升高,脂肪分解加速,產生高酮血癥和代謝性酸中毒及明顯水、電解質紊亂,嚴重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甚至昏迷,如不及時救治可導致死亡。1、2型糖尿病均可發生酮癥酸中毒,但1型糖尿病是胰島素絕對缺乏,常表現為無誘因酮癥酸中毒;2型糖尿病發生常有誘因,如在某些應激情況下也可發生,且隨病程延長,胰島細胞衰竭越嚴重,越容易發生酮癥酸中毒。臨床發病誘因①各種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膚感染等;②胰島素應用不當,如:長期用量不足或突然中斷;③飲食不當,暴飲暴食;④精神刺激等其他因素。《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10概述非酮癥高滲性昏迷高滲性昏迷是糖尿病的嚴重急性并發癥,大多發生在老年2型糖尿病。主要表現為血糖極高、脫水及血滲透壓增高,但沒有明顯的酮癥酸中毒癥狀,病人的神志可以正常,但多嗜睡、朦朧,嚴重者不省人事及深昏迷。值得注意的是發生高滲性昏迷病人中,半數發病前無糖尿病病史,或不知患有糖尿病,即使有糖尿病也多為輕癥2型糖尿病,不需要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病人。原因一是體內胰島素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對抗胰島素增加及肝糖釋放增加,導致嚴重高血糖;二是老年人、腎動脈硬化、腎糖閾增高、葡萄糖排出障礙,導致血糖明顯增高。《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11概述非酮癥高滲性昏迷臨床發病誘因所有能引起血糖增高的因素,如各種感染合并癥、各種應激因素、各種增加糖異生或血糖生高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糖攝入過多、合并某些糖代謝障礙的內分泌疾病(如甲亢)、肢端肥大癥、皮質醇增多癥、嗜鉻細胞瘤等;所有能引起脫水的因素:利尿劑、水攝入量不足、失水過多(如嘔吐、腹瀉)、脫水治療、透析治療、大面積燒傷病人;腎功能不全。《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12概述低血糖昏迷
糖尿病患者是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但比正常人更容易發生低血糖,低血糖比高血糖的危害性大,有的甚至導致昏迷和死亡。低血糖對人體的危害加重糖尿病:低血糖時體內胰升糖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及腎上腺素均顯著增多,尿糖增多,使血糖不易控制。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反復低血糖或嚴重低血糖時,可使患者腦功能受損,表現為記憶力減遲、反應遲鈍等,如果不及時搶救,昏迷6小時以上,可造成不可逆性腦組織損壞,甚至死亡。導致心功能損害:低血糖發生時,特別是已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易使心臟功能受損,供氧受阻礙,產生心律紊亂。《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13概述慢性并發癥糖尿病性心臟病心血管并發癥是糖尿病最重要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性冠心病與非糖尿病冠心病在臨床癥狀上大致相同,主要表現為心肌梗死、心絞痛、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但還有如下特點:動脈粥樣硬化早,進展較快,糖尿病患者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倍以上;糖尿病患者中無痛性心肌梗死多見,心肌梗死面積較大,易發生嚴重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心臟破裂、猝死和嚴重心律紊亂。《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14概述糖尿病性心臟病糖尿病性心肌病:早期可無癥狀或癥狀較輕,可有疲倦、乏力、頭暈、失眠、心慌、多汗等,隨病情進展,患者在過度勞累后自覺氣短、呼吸困難,甚至紫紺,到后期可出現心臟擴大,奔馬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糖尿病心臟植物神經病變:由于機體代謝紊亂,神經滋養失常導致心臟植物神經病變。初期主要累及迷走神經,后期可累及交感神經。《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15概述糖尿病性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壓患病率高達40%~80%,發病年齡早,男女均隨年齡增長及病程延長而增高,高血壓可加速糖尿病血管并發癥的惡化。2型糖尿病患者中60%同時伴有高血壓,1型糖尿病患者血壓生高則是出現腎臟病變的征兆。糖尿病腎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發癥,也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標,也是判斷DN預后的重要指標。UAER﹤20μg/min為正常白蛋白尿期;UAER20~200μg/min,即微量白蛋白尿期,臨床診斷為早期糖尿病腎病;當UAER持續﹥200μg/min或常規尿蛋白定量﹥0.5g/24h,即診斷為臨床糖尿病腎病。《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16概述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眼部并發癥很多,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為常見,糖尿患者致盲率為普通人群的25倍,也是世界上眼科四大致盲原因之一。患糖尿病后應定期檢查眼底,非增殖期病變出現臨床有意義黃斑水腫,或病變已進入增殖期,及時進行治療能使絕大多數糖尿患者免于失明。《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17概述我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分期分期表現1期微血管瘤,出血2期微血管瘤,出血并有硬性滲出3期出現棉絮狀軟性滲出4期新生血管生成,玻璃體出血5期機化物增生6期繼發性視網膜脫離,失明《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18概述糖尿病性多發性神經病變糖尿病對周圍和中樞神經均可造成損害,以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病變最為常見,其診斷標準必須符合下列條件:糖尿病診斷明確。四肢(至少在雙下肢)有持續性疼痛和感覺障礙。雙拇趾或至少有一處振動覺異常。雙踝反射消失。主側(按利手側算)腓總神經感覺傳導速度低于同一年齡組正常值1個標準差。《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19概述臨床表現糖尿病的癥狀可概括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1型和2型糖尿病有不同的特點:1型糖尿病可發于任何年齡,以兒童和青少年多見,多為起病急,突然出現多尿、多飲、多食、明顯消瘦等癥狀,容易發生酮癥酸中毒,且易合并各種急慢性感染,必須依賴外源胰島素維持生命,終身接受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多見于35歲以上,多起病緩慢、隱匿,部分患者體重超重或肥胖,臨床癥狀不明顯,多數患者在飲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藥治療后可穩定控制血糖,多無酮癥酸中毒傾向。《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20概述并發癥隨糖尿病患病時間的延長,體內代謝紊亂如得不到很好控制,可導致多種并發癥,如眼、腎、神經、心臟以及周圍血管等并發癥,慢性并發癥已成為致殘和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常見的慢性合并癥有:大血管病變,包括冠心病、腦血管病、腎動脈硬化、肢端壞疽等;微血管病變,如糖尿病腎病和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以周圍神經病變最為常見,表現對稱性肢端感覺異常;其他病變,如青光眼、白內障、糖尿病足等。《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21概述診斷標準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咨詢報告與國際糖尿病聯盟于1999年正式公布了新的診斷標準:有典型癥狀和一天內任何時候血糖﹥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可確診。如果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為正常空腹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110mg/dl)而﹤7.1mmol/L(120mg/d)為空腹血糖受損(IFG);2小時血糖﹤7.8mm01/L(140mg/dl)為糖耐量正常;2小時血糖﹥7.8mm01/L但﹤11.1mm01/L為糖耐量減低(IGT)。空腹血糖過高和糖耐量減低均屬于血糖調節異常,是正常血糖代謝與糖尿病之間的中間狀態,是發生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22概述康復功能評定胰島功能評定血糖測定空腹血糖檢測是了解體內血糖濃度及糖代謝狀況的常用指標。目前我國普遍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此法具有特異性高、干擾小、結果準確、操作簡單、便于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使用等優點。方法靜脈血漿葡萄糖(VPG),毛細血管全血葡萄糖(CBG)和靜脈全血葡萄糖(VBG),臨床以前兩種最常用。《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23測血糖要同時測空腹及餐后2小時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反映飲食負荷后血糖的濃度,輕癥或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可正常,但餐后2小時血糖常﹥11.1mmol/L。當胰島素抵抗持續存在時,空腹血糖升高晚于餐后2小時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比空腹血糖更敏感,是現代糖尿病診斷、治療和監測的敏感指標,有著非常重要意義。正常值:鄰甲苯胺法:空腹血漿葡萄糖為3.9~6.4mmol/L,一般兩次空腹血糖≥7.0mmol/L即可診斷為糖尿病。空腹血糖7.3~7.8mmol/L為輕度增高;8.4~10.1mmol/L為中度增高;超過10.1mmol/L為重度增高。《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24康復功能評定尿糖測定正常人尿液中可有微量葡萄糖(0.56~5.0mmol/L/24h),但尿干化學試帶法檢查常呈陰性反應。當血糖﹥8.8mmol/L,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大限度即腎糖閾,或因近端腎小管回吸收功能障礙時,尿糖增加,糖定性試驗呈陽性反應,稱為糖尿。血糖增高性糖尿見于糖尿病,主要是因胰島素分泌量不足,或胰島素抵抗使體內各組織器官對葡萄糖利用率降低所致。《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25康復功能評定葡萄糖耐量試驗檢查人體血糖調節功能,用于判定個體對葡萄糖負荷能力。目前主要用于血糖水平處于邊緣狀態和妊娠情況下診斷糖尿病及糖耐量減低,或用于流行病學研究篩查糖尿病及糖耐量減低高危人群。一般不作為常規檢查。方法:試驗前3天,每天糖攝入量不少于150g,試驗前一天夜間禁食10小時以上(可以飲水)。用75g葡萄糖溶于300ml溫開水,口服并約5分鐘飲完。在服用糖水前及服糖水后30、60、120、180分鐘取血標本送檢血漿葡萄糖水平。正常糖耐量:空腹﹤6.38mmol/L,30、60分鐘﹤11.1mmol/L,120分鐘﹤7.77mmol/L,180分鐘﹤6.38mmol/L。《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26康復功能評定血清C肽測定由于胰島
細胞在分泌胰島素的同時也釋放C肽,C肽與外源性胰島素無抗原交叉,且生成量不受外源性胰島素影響,很少被肝臟代謝,因此,C肽測定可以更好地反映
細胞生成和分泌胰島素的能力。參考值:空腹C肽0.3~1.3mmol/L。釋放試驗:口服葡萄糖30~60分鐘出現高峰,其值為空腹C肽的5~6倍。《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27康復功能評定糖化血紅蛋白測定糖化血紅蛋白(GHb)是血紅蛋白(Hb)與葡萄糖非酶催化縮合成的,與血糖濃度呈正相關,可用于了解較長時間內糖尿病的控制情況,能反映測定前6~8周平均血糖水平,作為糖尿病長期控制好壞的評價和監測指標。參考值:電泳法為5.6~7.5mmol/L;微柱法為4.1~6.8mmol/L;比色法為1.41±0.11mmol/L《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28康復功能評定胰島素釋放試驗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不足。測定空腹,尤其進食后胰島素水平,觀察高血糖刺激下胰島素的釋放可以進一步了解胰島細胞的功能。正常空腹胰島素10~20mu/L(RIA法)。胰島素峰值在30~60分鐘,峰值達基礎值的5~10倍,180分鐘時降至空腹水平。胰島素曲線一般與糖耐量曲線的趨勢平行。《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29康復功能評定殘障評估糖尿病的康復評估包括功能障礙、活動限制、參與局限三個層面。出現臟器并發癥后,評估內容可參照相關的臟器功能障礙的章節,如合并腦卒中的患者參見腦血管意外的康復,合并心肌梗死參見冠心病的康復,合并周圍神經損傷參見周圍神經損傷的康復等。《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30康復功能評定運動耐力評估糖尿病患者在進行康復治療前,應充分詢問病史,結合體檢,對其運動耐力進行評定。運動耐力試驗的目的是確定糖尿病患者的心臟負荷能力及身體運動耐力,以保證康復治療的安全性。年齡超過40歲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有10年以上糖尿病史或有高血壓、冠心病及腦血管病的癥狀和體征者,都應進行運動耐力試驗。運動試驗的方式多采用運動平板和功率自行車,合并感覺異常、下肢潰瘍、足部畸形等可改用上肢功量計。運動試驗的具體方法參見心肺功能評估。還應在運動耐受性試驗或運動療法前后檢查血糖,注意低血糖的發生。監視血糖水平對中、重型糖尿病患者運動療法的實施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否則極易發生意外。《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31康復功能評定糖尿病足的評定神經檢測SWME檢測用尼龍單絲探針對足部進行刺激,評估足部的感覺,正常足部保護性感覺閾值是5.07,感覺低于此閾值水平有發生足部潰瘍的危險。痛覺檢查針刺足底9個不同部位和足背1個部位,2個以上部位無感覺表明痛覺顯著喪失。振動覺試驗使用生物振動閾測定儀進行足部檢查,感覺閾值大于25V者,說明足部發生潰瘍的危險性明顯增加;或使用有刻度的音叉在拇指末關節處檢查,可診斷患者有無振動覺減退,如檢查3次中有2次答錯,表明音叉振動感覺缺失。《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32康復功能評定足部供血評定間歇性跛行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導致足部供血不良,患者出現間歇性跛行,足部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若踝-肱壓力指數(ABI)<0.9提示有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存在;ABI≤0.5提示有嚴重的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ABI=踝動脈收縮壓/肱動脈收縮壓。經皮氧分壓(TcPO2)主要是反映皮膚微循環狀態的指標,TcPO2<30mmHg提示足部有發生潰瘍的危險;TcPO2<20mmHg潰瘍幾乎無愈合的可能,預示有截肢的危險。《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33康復功能評定心理評定情感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情感異常是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患者主要表現情緒低落、沮喪、煩惱等。輕者患病后僅感到不愉快,對日常生活影響不明顯;重者出現興趣下降或缺乏,且伴無望、無助、無價值感,感到現在和未來沒有希望,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沒有希望,在實際生活中感覺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甚至感覺自己的存在毫無價值。由于抑郁情緒,導致患者出現自殺觀念、自殺企圖或實質性的自殺行為,危及生命;或者出現睡眠障礙,表現為入睡困難、早醒、夜間覺醒次數增加或缺乏睡眠感等;還可伴隨軀體癥狀,表現乏力、周身不適、食道燒灼感、腹脹、腹瀉、便秘及頭部、胸部、腹部疼痛。《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34康復功能評定意志行為對糖尿病患者飲食限制會改變以往固有的進食行為模式,由于這種改變會帶來各種心理需要不能滿足的問題,患者很難按照醫囑限制自己的飲食量和種類情況。個性問題在臨床上,有學者觀察到糖尿病患者有被動、依賴、幼稚、適應性不良、動搖等個性問題。《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35康復功能評定自我監測糖尿病的自我監測是由病人及其家屬對病情變化和治療效果進行觀察、監控,是糖尿病綜合治療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漫長的治療過程中,病人與醫生接觸時間是有限的,而大部分時間需要病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治療,每一位病人不僅應熟悉治療目標和治療方法,而且還要熟悉監測手段,掌握監測技能,能夠在醫生的指導下,真正實現治療達標,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帶病長壽。《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36康復功能評定糖尿病控制標準理想控制較好控制控制差空腹低于6.1(110)6.1~7.8(110~140)高于7.8(140)餐后2小時低于8.0(144)8.0~10.0(144~180)高于10.0(180)糖化血紅蛋白A1C(%)低于7.07.0~9.0高于9.0《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37康復功能評定尿糖的監測尿糖測定快速、方便、經濟,不會給病人帶來痛苦,在糖尿病治療過程中作為血糖控制好壞的一種監測手段還是很有價值的。對于大多數糖尿病病人,尿糖和血糖是一致的,血糖增高,尿糖“十”增多,表明糖尿病控制不良;血糖下降,尿糖減少或轉陰,表明病情好轉。尿糖的監測可分為尿糖定性和尿糖定量。定量監測需送醫院化驗室檢查。血糖的監測血糖自我監測工作,是糖尿病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血糖譜的監測工作,是嚴格控制糖尿病高血糖發生和減少低血糖發生的重要保證。血糖自我監測不受腎糖閾變化影響,能精確地反映機體實際血糖水平,便于醫生和病人了解糖尿病控制情況,及時調整治療藥物。《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38康復功能評定體重的監測肥胖及消瘦對糖尿病的控制都是不利的。肥胖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有高胰島素血癥,而高胰島素血癥是糖尿病心腦血管并發癥的危險因素;消瘦患者營養不良,機體的抵抗力下降,易于疲勞及感染,也應糾正。因此,糖尿病病人需要經常了解體重變化的情況,使體重維持在標準體重的正負10%以內較為理想。《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39康復功能評定康復治療康復治療目標使血糖達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糾正代謝紊亂,減輕或消除臨床癥狀;防止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避免引起心、腦、腎、眼、血管和神經等病變;肥胖者減體重,維持較好的健康和勞動能力;兒童保持正常的生長發育;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延長壽命,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康復治療原則早期治療、長期治療、綜合治療、治療措施個體化。《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40康復治療原理運動鍛煉可增加肌細胞和脂肪細胞膜上葡萄糖運載體的數量運動鍛煉能促進肌細胞和脂肪細胞對葡萄糖的轉運和利用,通過提高肌細胞和脂肪細胞胰島素受體后功能,增強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從而改善糖代謝異常,降低血糖;可以提高肌細胞、脂肪細胞和肝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的數量和受體的結合力,通過胰島素受體水平,改善機體對胰島素的利用能力。運動鍛煉能加速脂肪組織分解運動鍛煉能促進游離脂肪酸和膽固醇的利用,降低血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濃度,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濃度,糾正脂代謝功能紊亂;選擇性地減少腹腔內脂肪,減輕體重,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運動通過縮小脂肪細胞體積,導致血清腫瘤壞死因子(TNF-α)分泌減少。運動鍛煉改善糖代謝,控制血糖運動鍛煉通過改善糖代謝和控制血糖,預防和減少糖尿病慢性并發癥,降低糖尿病的致殘率,減少病死率。《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41康復治療康復治療方法糖尿病康復治療強調綜合治療的五方面:即飲食控制、運動療法、藥物治療、糖尿病教育及血糖自我監測。以飲食治療和運動治療為基礎,根據不同的病情予以藥物治療,糖尿病教育及血糖自我檢測是保證治療實施的必要手段。1型糖尿病以胰島素治療為主,配合飲食和運動療法。1型糖尿病在兒童和青少年中的發病率較高,運動是兒童正常生長發育所需要的一個促進因素,運動鍛煉有著雙重意義。一方面可促進患兒生長發育,增強心血管功能,維持正常的運動能力;另一方面可增強胰島素在外周組織的作用,有助于血糖的控制。經常參加運動的1型糖尿病患者其糖代謝控制較好,今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和病死率均明顯減少。《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42康復治療在制定1型糖尿病患者運動方案時,因多為兒童或青少年,應多注意運動的興趣性和直觀性,不斷變換運動的方法和內容,以提高他們對運動的積極性,并使運動能長期堅持,達到促進生長發育的目的。運動的種類和運動強度可根據1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齡、病情、興趣愛好和運動能力而制定,如:選擇步行、慢跑、踢球、跳繩、游泳、舞蹈等。開始時運動強度以最高心率的50%~60%為宜,運動時間從20分鐘開始,逐漸延長,每周運動3~4次,隨著運動能力的提高,可逐漸增加運動的時間和運動次數。每次運動應適度,不要過度勞累,以免加重病情。《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43康復治療飲食療法飲食療法是糖尿病的基本治療措施之一。不論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都應重視飲食治療,目的在于控制熱量的攝入,減輕胰島的負擔,控制血糖升高以減輕癥狀和減緩合并癥的發生與發展;維持合理的體重,特別是使兒童得到正常的生長和發育;保持患者基本營養素需求,使患者身心處于最佳狀態。但是單純靠限制飲食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并不理想,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著胰島素抵抗,節制飲食并不能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必需配合運動鍛煉才能發揮理想的治療效果。《疾病康復》人民衛生出版社44康復治療飲食療法原則嚴格控制每日總熱量:以能維持標準體重為宜,即對肥胖者宜控制總熱量以減肥,對消瘦者宜保證熱量攝入以增加體重。合理搭配三大營養素:①碳水化合物的控制要合理,適量的糖類有利于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和改善葡萄糖耐量,因此糖類可占總熱量的50%~60%,即進食量以200~350g/㎏·d為宜。對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者可適當放寬;②蛋白質攝入量宜接近正常人,約占總熱量的15%~20%,應以肉、蛋、乳、豆等優質蛋白為主;③減少脂肪攝入,使脂肪攝入量占總熱量的25%~30%,其中膽固醇宜低于300mg/㎏·d。《疾病康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中國數顯量具產銷需求分析及投資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 湖北省襄陽三中2025年高考英語二模試卷含解析
- 職業技術學院2024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 廣東省廣州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綜合測試(二)(二模)數學試題 含解析
- 上海市金山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中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生態環境監測中的遙感與GIS技術考核試卷
- 電氣安裝石油與開采設備考核試卷
- 管道配件生產的自動化技術考核試卷
- 船舶改裝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安全管理協同考核試卷
- 納米材料在海水淡化處理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2025年山東鐵投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煙草行業信息化總體技術架構設計與實施方案
- 2025年國家電投公開招聘管理單位筆試遴選500模擬題附帶答案詳解
- 陜西省商洛市新高考綜合改革政策培訓課件
- 鐵礦石采購合同三篇
- 電工電子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湖南大學
- 國開數據庫運維網考復習題及答案
- 【MOOC】能源與氣候變化應對法-西南政法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行測筆試題庫2024
- 【MOOC】計算機網絡-南京農業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出口單證實務》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